2014东莞寮步镇西溪幼儿园西溪小学的毕业班成绩

《小学英语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成果推介会活动简讯
& & 4月23日,西溪小学英语科组开展了《小学英语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成果推介会,旨在推广科组所研究课题的成果,以课例示范突显出课题研究的主题“快乐、高效”。
镇教办英语辅导员梁小丽、镇中心组成员、各兄弟学校英语科组长及教师代表等30多位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罗小珊老师的导课为推介会拉开了序幕。紧接着就是袁小燕老师的单词课课例展示,她自然亲切的教态,步骤分明的教学设计无不展示出快乐、高效课堂的精神;在袁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知识掌握度较高。在评课交流中曾主任对袁老师的这节课评价较高,他认为,从本节课来看袁老师对单词课的理解较深入透彻,纵观整节课,始终渗透着语用,注重语篇概念,整体输入—局部分解—整体输出的结构合理且有效。
课题主持人尹锦欢老师的课题汇报是整个推介会的重要环节。她从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教学评价有效实施、主要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简单而有条理地展示了整个项目研究的成果。
最后梁小丽辅导员对本次推介会进行评价及指导。她对本次推介会的展示较为满意,同时她认为,研究一个课题虽不简单但也并非难事,鼓励各观课学校参与课题立项。
本次课题推介会在梁小丽辅导员的一番讲话中落下帷幕。相信经过本次推介会,无论是立项科组还是观课老师,都对“快乐、高效”的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东莞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C05版:学习周刊·留学
本版新闻列表
东莞日报社旗下媒体:  
寮步西溪小学举行师生书画展
小记者 伍灏 小记者导师 陈圆
&&&&9月17日下午,西溪小学师生书画展在寮步图书馆二楼启动。寮步镇主管教育的副镇长刘松泰、寮步科教办副主任钟应芬、寮步宣传办副主任钟健德等领导以及中山大学牛端博士、广州外语艺术学院副教授关俊莅临指导,上屯小学校长钟沃坤和热爱书画学习的各界人士应邀共赏这场书画艺术盛宴。西溪小学校长刘路通带领本校美术老师及辅导老师为各位嘉宾介绍每幅作品的创意和创作过程。几位获得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金奖及银奖的学生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东莞市小学英语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顺利举行
&&& 公元2012年3月21日上午九时,醉美寮步风和丽日,人文西溪日丽和风,来自各镇街和市直属学校的精英汇集一堂,共同参与邓宁霞老师主持的《东莞市小学英语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
因缘而起,由愿而生。课题缘由五年前邓宁霞老师的一个柔美愿景:让教育成为幸福而美丽的事业!君子成人之美,课题成人之功。
&&& 缘原于宏愿,愿成于勤业,邓宁霞老师以行动研究为宗,以解放教师生产力为旨,以东莞小英教育高水平崛起为标,着力开展前期调研运作。五年光景,宏伟规划蓝图初显:分享、支持的学习型团队(学校英语科组是天然的行政团队)成为教师成长的助力平台,校际、镇际团队教科研交流活动成为常态工作;每位老师找到自己适合的成长方式和成长平台;培养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具有个性化教科研成果或资源库系统的品牌教师。
为实现这一规划,经过五年的前期实践,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果:《东莞市小学英语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立项。
&& 开题报告活动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首先由莞城中心小学邓凤娇老师作课题分析,再由三位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一个专题分享“教师个性化教学体系建设”(也是这个课题的一个主打项目)进行操作解析,最后由邓宁霞老师作开题报告。
邓凤娇老师从“课题背景SWOT分析”、“一线教师工作结构分析”、“建立个性化教学系统分析”、“建立个性化研究方式分析”、“课题概括性回顾”、“课题战略愿景”六个方面对课题的架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让全体与会者对课题有了初步的理性认知。通过邓凤娇老师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课题的基本情况,知道了我们的优势:小英教师平均年龄30左右;学历本科率90%以上;有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核心成员一批;有全国赛课获奖教师一批;青年教师极具发展潜力。懂得了我们的不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小英教师很少;教师个人核心竞争力不明显,缺乏核心成果;教师主动学习动力不足;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不深广厚重。认识到了我们的挑战:小英教师普遍教学任务重;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开始呈现,突破高原区所面临的压力重重;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师范教育训练不足,基本教学技能急需补课;存在部分转岗教师。看到了我们的机会: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有一大批小英教师具备了成名成家的潜质;新入职的教师专业底子厚;可以开始规划品牌塑造和品牌输出战略。
&&& 通过邓凤娇老师的简析,我们对这个课题有了初步的理解。这个课题是什么:是改善教研工作方式和改进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行动研究。这个课题为了什么:教研员思考如何为教师自下而上的主动发展搭建平台;教师思考如何主动寻找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这个课题正在做什么:帮助老师建立基础性的教学实践系统;建立个性化的研究方式。这个课题怎么做:深入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切入点,持续、深入、全面地关注某个话题,最终形成关于这个话题的较成熟的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开拓教育视野,以关注更多的话题,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这个课题进一步怎么做:结合宏观发展规划,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口,以学习型团队为组织形式,以团队合作交流展示研讨为平台,以教师个性化品牌为目标,形成百花齐放式的发展局面。
&&& 接下来三位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本次开题分享的专题“教师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展开了论述。
来自石排中心小学的陈琼珍老师分享了她率领的课件团队带来的海量课件库,一至六年级十二册课文每一课时都配套的课件系统。该系统在邓宁霞老师的指导规划下以初步模版的形式出现,为一下步的课件库升级作前期准备。陈琼珍老师说:“这个课件要音视频齐全,素材丰富;从此,我不用费时间去摆弄投影仪;我不用再提录音机上课;从此不用再去反复切换光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PPT的顺序或进行修改。”她的分享让我们充满了期待,同时,我们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下一步如何把这套课件库升级为自己个性化的课件系统。
&&& 来自桥头中心小学的吴楚智老师分享了她率领的电子题库团队。她们对本学期三至六年级的所有课文都配套了电子习题。她说:“电子题厍要全面覆盖知识点;我不用再去把题目打成电子稿;我可以随时把题目整合进课堂;我可以随时把容易错的题目集合起来;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题目进行专项训练;我可以在课堂讲评后及时复印给学生巩固;我结合整套教材最终形成了个性化的训练体系。”
&&& 来自寮步西溪小学的曾水平老师分享了他的个性化档案管理系统。他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性质划分,把散乱的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一方面可以及时有效地对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成长档案的保存和整理,同时也清晰地规划了自己专业成长。
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令人激动的是,他们在邓老师的领导下结成了真正相互支持,相互分享的学习型团队,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开展各自项目的过程中,又结识了更多的朋友,结成了新的学习型团队。可以说,这次分享活动以及他们在分享前所做的工作,完美地诠释了学习型团队的内涵。
&&&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邓宁霞老师对课题作开题报告。邓老师从“教得有效、教得轻松、教得有成就感、教学相长、享受教学、享受生活”六个方面为我们高阶引领了“教学风格、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品牌”对于如何做名“幸福老师”的深远意义。接着她详细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概念“深度汇谈”,向我们指出,深度汇谈就是成员之间把最真实的想法亮出来,让对方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而不是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邓老师指出:仅仅有新的改革项目是不够的,无论这个项目设计得多么完美,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对思考、观察和信仰方式进行深入探究,而这些方式影响着我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的问题。如果缺乏这种有意识的深入的对话,那么,即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也不会长久,也敌不过对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的需求。接着,她以凤岗镇田小学英语科组团队成长为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习型团队中每个人都受益的现实版本。同时,她详细解释了我市现有的团队运作的方式。
&&& 通过课题解读,我们从新的高度认识到这个课题的实施方式和深远含义,那就是,在宏观方向促进教师不断完善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微观方向不断开展深度的小课题研究;在中观方向不断把微观的研究成果整合在宏观的教学体系中。通过这一引领,我们恍然大悟,我们平时不断地研课议课,搞各种教科研工作,最终不都是一步步把这些微观的深度教科研成果用于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吗?突然间,我们似乎为平凡的工作找到了一条通向系统的光明大道。为了进一步推进这个课题,市教研室小学英语还专门在学科论文评选方面另设一篇讨论和研究学习型团队建设的专题论文的评选方案。
&&& 开题报告指出:关起门做研究、不重视分享将导致教师做大量的同类型工作或重复性工作,浪费大量的宝贵人力物力!要在分享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相似的工作,把精力抽出来做创造性的工作。开题讲座为东莞市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作出战略构划,一是建立个性化的实践体系:教案、电子课本、课件库、电子题库、教学分析、考察目标、个人管理系统等。二是建立个性化的认识体系:对学科本体知识的深化,如,对个人英语素养的提升,对语言学知识的积累,对语言习得的理解等;对学科教学法知识的认识,如,对课程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对教学的认识,对教育的理解等。三是建立个性化的研究体系:质的研究,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运用研究;实证研究,行动研究等。四是建立个性化的表述体系: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教学技巧、设计校本课程、编写学生阅读材料,编制习题、完成论文著作等。五是建立个性化的价值体系:相信孩子的成长有其独特性;相信孩子的多元智能;相信教师科学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相信教师良好的示范教育能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相信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能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建立自己的教育信仰和教育哲学等。
&&& 开题报告解读了这个课题的组织框架:一是夯实基础:帮助教师建立基础教学体系; 二是高效课堂:把这套教学体系不断升级为精品,为高效课堂服务; 三是个性化教学:课题组成员相互支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体系,促进自己以及成员形成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四是品牌塑造:研发个性化的核心教科研成果。
为了让更多的老师成为学习型教师,更多的团队成为学习型团队,邓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加入本课题的思路:一是各课题成员学校要承担下一学期的电子题库建设工作,在八月份要完成,以备下学期开学时用;二是各课题组成员着力检查自己在运用这套课件时的感受,下一阶段将集中力量升级课件;三是配合教材改版升级课件库和电子题库,特别是形成专项训练的电子题库;四是力争出精品课件库。她指出:各英语科组、备课组、教师个人组建适合的学习型团队,以具体的承担本教学系统中的某个项目,自行研发感兴趣的教学产品或以某个项目研究为载体,加入本课题并申请举办展示、交流、分享活动。
&&& 活动最后,邓老师深情感谢了参与本次项目的老师,他们是:南城中心小学:梁咏杰、陈彩琼、刘小莉、赵韶英、赖敏英、黄桂英、 陈敏香、何石娣、林玲、梁燕菲、吴敏华、欧阳玉芬;石排中心小学:陈琼珍、陈淑怡、邹艳丽、王柳娇、叶妙霞、曾秀娟、 王秀云、邓柳章、罗改珍、王妙霞;南城阳光一小:冯冬燕、王淑敏、黄旗峰;南城阳光二小:许宇华、杨沛珊;寮步科教办:梁小丽;寮步西溪小学:尹锦欢、曾水平、尹慧仪、 刘若兰、罗小珊、袁小燕、 刘婷婷;寮步中心小学:刘爱琴;寮步横坑小学:张志敏;寮步河滨小学:蒋经权;莞城中心小学:张凝、邓凤娇;桥头中心小学:吴楚智、李衬兴,莫彩英,罗秀兴,冯惠娟。特别鸣谢:陈琼珍、吴楚智、张凝、许宇华、冯冬燕、梁咏杰、尹锦欢、张志敏。
&&&&&&&&&&&&&&&&&&&&&&&&&&&&&&&&&&&&&&&&&&&&&&&& 莞城中心小学邓凤娇老师作课题分析报告
&&石排中心小学陈琼珍老师作建立课件系统的经验介绍
&&桥头中心小学吴楚智老师分析电子题库
&&&寮步西溪小学曾水平老师分享教师个性化档案管理
&&邓宁霞老师作《东莞市小学英语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开题报告
&你看!你看!幸福轻展了美丽的笑靥:今天,我们就是一个学习型团队。学生学(书)杂费的减免条件和减免结果信息
《东莞市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出台,规定本市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将免收杂费,初中生和小学生每学期分别只需交纳160元和100元课本资料费,最高可分别少交375元和225元杂费。
义务教育将免收杂费
据了解,为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粤发〔2005〕18号)的要求,结合东莞实际情况,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制订了《东莞市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经市政府同意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方案》规定,目前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对象为有东莞市户籍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即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普通学生(即非借读生)免除原定书杂费标准中的杂费部分,只交纳相应学段的课本资料费标准。其中小学生标准为100元/学期,初中生为160元/学期。而借读生则参照普通生杂费标准进行减免,其余部分不予减免。即原借读生杂费标准中高出普通生杂费标准的那部分费用不在减免范围,仍需由学生交纳。
对于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本市户籍学生,同样可享受减免待遇,并参照对应等级的小学或初中的减免标准执行,经核定后,有关部门将对民办学校进行相应补贴。
财政每年补贴1.46亿
据了解,目前在全市各类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62万名,其中本市户籍学生约28.5万名。
根据《方案》显示,在普通小学、县一级小学、市一级小学和省一级小学就读的学生,每学期分别可少交185元、210元、225元和255元。而在普通初中、县一级初中、市一级初中和省一级初中就读的学生,每学期则分别少交270元、310元、335元和375元。
据悉,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全市将少收教育经费约1.46亿元。这部分费用全部由市镇两级财政共同分担,并列入市镇财政预算安排,具体分担办法将由有关部门制定后另行下发。
学校负责核准免费教育对象
为保障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关部门要求各学校(含民办学校)凭学生提供的户口簿,或所在派出所出具的身份证明材料,按照规定的免费教育对象条件,核准本校免收杂费的学生名单。
据悉,在核准免费教育的对象后,各学校还要按照上述免费教育的对象、免费标准,计算需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总额,并将所需补充经费编列在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内,报所在镇区宣传科教办、财政分局审核。由宣传科教办汇总后报市教育局,市属学校直接报市教育局。再由市教育局审核汇总后,编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报市财政局审核,按预算管理程序审批后执行。
市财政将预算安排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所需补充经费预算,下达至镇区财政分局和市直属学校。并按月或季度将补充经费划拨给镇区财政分局和市直属学校,镇区财政分局再将经费下拨辖区内各中小学校用于公用经费支出。
西溪小学教导处抄录
2015年6月3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寮步西溪小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