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psp3000价格16-105价格咋不一样

您所在的位置:
旅游选它没错 索尼16-105镜头功能简析
日07:39  
蜂鸟网  
样张及评价
16-105 100mm F9 1/13s ISO 125,手持拍摄
16-105 50mm F9 1/6s ISO 125手持拍摄
16-105 24mm F9 1/320s,注意罗马字母的锐度
我并不认为这是科学的,但是我相信图片自己会说话。在我看来,16-105在各方面和其它几支镜头都是相同的,甚至有些更好。所以,我决定在易趣上把我的其他镜头都卖掉。
·索尼16-105在16mm广角端比17-35、18-250和28-75更加锐利。在较小光圈时差距逐渐缩小。
·在50mm时,这支镜头和28-75在F8时的锐度一样,但是边缘锐度要比28-75好得多.(公平的说,我认为的28-75可能有问题,它在我的相机包里摔过,难道是因此对焦不准?)
·在50mm的所有光圈下,16-105都比18-250更好,和28-75的表现一样好。
·在100mm的所有光圈下,这支镜头比18-250更好。
·我还发现16-105这支镜头的对比度和色彩似乎也更好。
·16mm端的畸变比18-250在18mm的畸变控制得更好。
·它在全开光圈时的色散比某些镜头多,但是在F5的时候几乎都消失。
·它也是所有镜头里对焦最快的。
·我注意到16-105在16mm时若带Heliopan UV滤镜则没有暗角,二使用普通Hoya 62mm滤镜则会有。
考虑到18-250的巨大变焦范围,其在F8时的表现还是非常惊人。但是由于我的绝大多数拍摄是风景类,因此多2mm广角对我来说更加重要。
更多关于“”的新闻
( 07:20:59)
( 07:13:03)
( 07:14:37)
( 00:00:00)
( 00:00:00)
( 10:52:00)
( 06:27:00)
( 05:19:59)
( 00:12:00)
( 05:20:05)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最受关注的手机
最热门的内容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板块:
【菜鸟】选镜头 之“我的A55配镜之路”索尼10支热门镜头点评【观点+样片】[大结局]
【菜鸟】选镜头 之“我的A55配镜之路”索尼10支热门镜头点评【观点+样片】[大结局]
26356浏览 / 185回复
第一版 美能达 100-300 美能达 100-300 IX 100-300 APO和这个很类似
锐度: ★★★☆&&&&&&& &色彩:★★★★
焦段:& ★★★&&&&&&&&&&&&做工:★★★☆
价格: ★★★★★&&&&&&推荐:★★★★☆
首先说明,这个头到我的手里,不足600元,不像那些 AOP NEW D之类的,要接近2000元的价格。
我个人感觉,有更好的D7000 宾得K7,或者佳能60D之类的,为什么选择 A55?????
我想许多人都是为了这个性价比和都功能选择的A55吧。在镜头的选择上。我有和选镜头一样的,就是性价比。
在淘宝上看上了这个头,说说这个头的三大优势,和我选择他的原因。
一,我看中他的价格便宜,最便宜的长焦狗头,比索尼 75-300头还便宜的。
二,我看中了他小巧轻便,55的口径,套头刚好一样,420克的重量,和套头差不多的高度长度,谁也不像带着一个不常用的负担吧?
三,我看中了他的画质,最令我吃惊的是,他的画质比75-300的画质还要好,和70-210F4基本是一个档次上的。
我本来就是需要一个便宜点的焦段长焦镜头而已,买回来之后才知道,这画质真让我吃惊。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头配合外闪的情况下,画质出奇的好。是在是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之后除了各种新版本,也只不过是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提高了一点镀膜,改善了紫边色散一级强光下的鬼影。具体的分辨率和画质,我从来没看出来各个100-300之间的画质之前区别。
此图100~150焦段画质非常好,150~300,焦段画质也不错,当然需要配合外闪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人像表现也令我满意,还能当做非常不错的人像头。
当然这个头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焦段,如果是55-300,有这样的画质就好了,变焦比越大,画质也会越差,也许3倍变焦是保证画质的最大极限了,否则就不会那么多小炮小白的都是牛头了。 100焦段,拍摄人像也没什么,不过,如果距离比较狭窄,就显得比较局促,上了这个头,就注定要是长焦模式了,中焦几乎都没有,好在有18-55,50& 1.8可以辅助他完成这些事. 然后是对焦,也许长焦狗头就是这样吧, 对焦长焦端如果对面没有鲜明的对比度,不明显,对焦比较犹豫,所以我拍摄天上的风筝,我选择手动对焦.不过,拍摄人像自动对焦很准确.
器材:&[]时间: 14:29:25&&快门:1/320&&光圈:F/9.0&&焦距:150毫米&&感光度:100&&器材:&[]&&镜头:Minolta AF 100-300mm F4.5-5.6时间: 14:50:44&&快门:1/60&&光圈:F/4.5&&焦距:100毫米&&感光度:800&&器材:&[]时间: 12:55:41&&快门:1/500&&光圈:F/5.6&&焦距:300毫米&&感光度:200&&器材:&[]时间: 15:02:58&&快门:1/320&&光圈:F/5.0&&焦距:140毫米&&感光度:100&&器材:&[]时间: 11:42:22&&快门:1/80&&光圈:F/5.6&&焦距:300毫米&&感光度:1600&&
上面有300毫米,150毫米焦段 100毫米的几个图.自己看吧.
索尼DT 50MM F1.8定焦& 美能达 50 1.7 和这个很类似
锐度: ★★★★☆&&& 色彩:★★★★☆
焦段:& ★☆&&&&&&& &&& &做工:★★☆
价格: ★★☆&&&&&&& & 推荐:★★★☆
50.F1.8, 俗称大眼睛 小痰盂(佳能)定焦标头。50MM的焦距 F1.8的大光圈,简单的结构,简单的应用,造就了这个4大单反家族中最贵的人像标头。
价格高达 1780(苏宁)~1380(淘宝)的价格,敢和许多流行变焦镜头笔试价格了。优点和缺点一样的鲜明。个性独立。鹤立鸡群。
优点:1,全光圈焦段锐度出色MTF曲线表现优异,强于套头的50端的锐度甚至强于套头的18端的锐度。可以说是索尼家族2000元以下镜头里的锐度王(谁能说说2000以下锐度超过这个头的告诉一下,咱实在是不知道了。)2,重量轻巧,只有170克,虽然比佳能小痰盂的130克还要重了一些。但是这个重量配合430克的A55机身,总重量600克,一斤多点走天下,实在是和小DC区别不大了。3,光圈全开画质不错,下降不严重,就算50 1.4的头,通常也要收缩到1.8才能得到较好的画质,而这个头是可以全开的,收缩到2.2画质就几乎完美了,继续改变光圈,对画质的影响不大,但是相对精深大一些,所以让人误以为锐度提高了。4,相同光圈下,焦外效果比套头的好的多,套头的焦外通常2线性明显,(虽然有柔化,但是好像是3个图之间的重影,让人看了难受,但是50头的焦外却是完成的高斯模糊,过度也均匀自然)5,F1.8大光圈的好处,就是比套头的进入镜头的光量提高了几倍,相应的可以使用更低的感光度,更加快速的快门得到更好的抓拍效果。6,自带遮光罩,49毫米的口径长得比55毫米套头还粗(难道是为了加固?)这个自带遮光罩真有意思,因为镜头内缩了很多,所以导致你想用镜头盖划伤镜头不可能。所以UV之类的也可避免了,至于粗细,也许是塑料机身为了加强而造成的,SAM平顺马达的对焦也不错。7,色彩油润,中心和边缘的画面反差较小。(这两项是我自己拍摄显示器时自己对比的结果,近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密封性能非常不好,新镜头没几天里面就会进入几十个颗粒非常大的灰尘,虽然在照片上看不出来,但是如果说这东西对画面没有影响的话,我猜测谁也不信吧。2,50毫米定焦,等于全画幅75毫米焦距,虽然很接近85毫米的美人头的标准,也是不错人像焦距,但是,如果想要非常清楚的人像大头贴,你必须非常接近被拍摄者,或者说镜头得紧贴人的面部才能得到毫发毕现的人像高清效果。3,相反的,如果想拍摄清楚一个人全身照,你家最好有200平米以上的房间。比如我家60平米的房间,只有客厅里用28毫米焦距才能勉强拍摄清楚人物的全身照。当然这个在室外不算什么,在家用的话,套头好了。4,性价比,毕竟佳能的小痰盂在相同的焦段光圈只有这个镜头 1/3价格。好吧,我承认这个头的质量锐度比小痰盂强,但是能对得起那3倍的价格吗。我认为不是的。5,全塑料镜头,甚至小PP也是。这是许多人不满的原因之一,并且还不是超声波马达,甚至连焦距窗都没有。对于这个价位的镜头这一点是在是不厚道,至少得给一样吧。一样也没有,省了那么多,价格总得便宜吧,相反价格最贵。哎。索尼镜头价格贵,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啊。6,视频拍摄时,光圈一样不可调,最多只能3.5.也就是说,虽然你有1.8的大光圈,可是拍摄视频,光圈决定权不在你。视频拍摄此头和套头的区别几乎没有,甚至有点劣势(焦段)。
最后总结一下这个头:“虽然品质出众但是个性鲜明,桀骜不驯,爱恨交加,”有人说,如果你能用好这个头,你才真的出师了,我想这句换真的不无道理。所以,这个是我目前抽屉里的特殊情况备用头。
我用这个主要在以下情况使用:1,拍摄宝宝生活的重要活动,比如生日,比如影集制作(意境和锐度)2,拍摄家人的艺术写真。(锐度和虚化)3,拍摄一般近摄的微距。4,拍摄一些重要的书籍,绘画,翻拍老照片,(锐度)
以下情况我是不会使用这个头的。1,旅游记录,他的焦段不合适。锐度对于到此一游的情况也无所谓。2,日常挂机和杂牌。焦段不合适,遇到重要场合抓拍不便利。3,超级大景深微距(我会用反接套头)4,人像抓拍和大头贴,我会用100-300的头,因为他距离更远,不打扰被摄者。
顺便谈谈 美能达 5.0 1.7& 和美能达 的50 1.4.
曾经有一个价格1420元的美能达 50 1.4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当我失去她的时候,我只能在 索尼 50 1.4 和 美能达 50 1.7之间选择。
为什么最后选择了50 1.4呢?因为我的终极目标不是全副,而是A77,到顶了。许多文章都有介绍,501.8虽然是一个DT头,半幅专用,但是,毕竟对数码单反做了专门的优化。可以说,这个头就是为索尼5系列的机器量身定做的人像标头,加上非常变态的MTF曲线,出色的锐度,和良好的轻便特性,从各方面来讲,都不输给 美能达的 5.0 1.7,或者可以说,这个头就是 最最新版的美能达 50 1.7.或者是美能达的马甲。最要命的是,二手市场的价格,这两个头的价格几乎完全一样。所以,锐度更高,大光圈可用度更高的 索尼,就比被胶片机专用的 美能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是我选择的理由。注意,仅仅是我。别和我谈我是否权威。我没别的目的,只是我个人了见解,仅供参考罢了。。
器材:&[]时间: 18:54:01&&快门:1/80&&光圈:F/2.8&&焦距:50毫米&&感光度:100&&
器材:&[]时间: 10:21:02&&快门:1/80&&光圈:F/1.8&&焦距:50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Sony AF DT 50mm F1.8 SAM时间: 14:13:55&&快门:1/125&&光圈:F/1.8&&焦距:50毫米&&感光度:100&&器材:&[]&&镜头:Sony AF DT 50mm F1.8 SAM时间: 14:12:37&&快门:1/80&&光圈:F/3.2&&焦距:50毫米&&感光度:500&&
美能达 70-210 F4.&& 【至于F3.5-5.6,请直接扔掉】
锐度: ★★★☆&&& 色彩:★★★★
焦段:& ★★★☆&&& 做工:★★★☆
价格: ★★☆&&&&&& 推荐:★★★☆
也谈 美能达 70-210 F4.
先说明,这个头咱还没有用过,但是没吃过猪肉咱也看过猪跑,因为很喜欢这个头,所以他的片子我是必看的,是自己非常想入的一个头。因为他的参数和焦段和佳能的小小白是一样的,但是价格只有几分之一。但是,我觉着他是一个被高估了的镜头,至少和他目前被炒到如此的高价是不符合的,当初1000出头的价格才是他应该在的价位。(炒作之前的价格)
要知道咱们华夏女孩版主可是花了几百块就买了这个镜头,猜测低于500元,具体不知。如果这样,他比美能达100-300还超值呢。。
首先这个头在F11之前的紫边是非常严重的,说明不是什么牛头,镀膜和非球面镜的应用也是非常老的技术了。
其次。就目前来看,我只看到2次片子出片是非常锐,非常出色的,也不知道是否PS过了。其他的片子,至少我从未看出他和美能达 100-300,索尼75-300,之间的具体区别。
总之,锐度,色彩,紫边,都不是让人满意的。加上很重的重量,很长的长度,使用便捷性比美能达长更加长焦100-300也没有优势,还有网友发了这个头的摄月能力,连一般的DC也没啥优势(这个不公平,210实在是焦段不够)
当然,最近,终于又一次,有一位大虾的片子体现了这个头的威力,画面锐度出色,层次分明,明显和一般狗头有了不小的差距,达到了肉眼可辨的程度了。但是,一次,只有一次。只有一次,实在是不能说明什么的。所以目前的我的态度是,观望,继续观望。如果我没有100-300头,我会毫不犹豫的入这个头的。可是有600多元的100-300,再入这个也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主要是焦段重复和差距不大。
可以说,当初这两个头上市的时候,价格和定位几乎就是重复的。
当然我的观点是建立我目前现有的镜头基础上的。由于并没有亲身参与评测,仅仅是我购买前的个人想法,仅供参考吧。
由于自己没有这个镜头,所以给出这个头的中毒帖地址和解毒帖地址,仅供大家参考。从两个帖子看来,真是那句话,后面的头更关键,否则720G也一样出废品的。
解毒帖:& 这个算是最反面教材
中毒帖:& 这个是我认可的唯一一个70-210 F4作品,这锐度,这色彩绝了。注意是唯一,没有之一。
到目前为止,其他任何70-210的样品,不是不好,而是还暂时对不起他的价格,和他莱卡的血统,但是上片让我震撼。(当然。其他帖子也很漂亮,真是锐度还是不够突出而已)
总之千元以下果断入手,绝对超值,1500以下,可以考虑。1500+,就可以考虑适马70-200 F2.8 定焦微距,更加啊合适了。毕竟只比这个头贵了几百元而已了
淘宝许多人报价2200元。适马的是2890元,差价690元,一个是20多年的老头,一个是全新的正品。大家自己权衡吧。言尽于此吧。
---------------------------------------------------------------------------------------------------------------------------
也谈 腾龙A16 17-50 MM F2.8 恒定大光圈。
它的具体参数为:本身采用13组16枚镜片结构,其中包含了1枚LD特殊低分散镜片和2枚非球面镜片。该镜头的视角范围为78°45'31°-11'-78°,最近对焦距离27cm,最大放大倍率是1:4.5,最小光圈为F32。它的内部包含7枚圆形光圈叶片,滤镜口径为67mm,镜头体积为74x81.7mm,重434克。
这支镜头,可以说是腾龙的骄傲,展现了腾龙的诚意。曾经获得多个大奖。恒定F2.8大光圈,17毫米广角,50毫米中焦,3倍标准变焦,67毫米大口径,出色的锐度。从哪里看都是一个 套头完美升级版。
但是个人以为,这个不应该是你套头的替代品,而是你套头的升级品(这不一样吗?),替代。只得是,许多人只要单机不要套头,或者直接出了套头上A16,我觉着这是不对的,而升级,是当套头无法满足你对画质,光圈,色彩,锐度的要求的时候,打算升级一个相对比套头好一个层次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了。对于索尼套头,升级产品主要就以下 3个 A16(恒定大光圈)& DT16-105(焦段好) DT16-80(锐度和名气)。而这三个我最为看好的就是A16,原因只有2个,一个是价格便宜,第二是恒定光圈。至于其他的,后文自有说明。
还是那句话,A16,几乎是一款处处和套头作对的产品,出色的锐度,超大的口径,更大的广角,恒定的光圈。无一不是吸引人的眼球的指标,关键是他还获过许多大奖,在各个论坛,A16出色的作品也层出不穷。 他等于一个 17毫米 F2.8广角大光圈 风景+35毫米 F2.8标头+ 50MMF2.8人像头+一个套头。四合一。简直太超值,太方便了。
不过,以上这些,腾龙是这么想的,许多入门的菜鸟也是这么想的。。。。
这个头,可以肯定的说,一定比各家的套头强的多。但是别忘记,他依然是针对套头升级版市场的专用头,他的客户目标,正是那些对套头不满的用户。如果你每每发现自己套头的作品有这样或者那样缺陷的时候,就是该升级A16的时候了。
凡是也总是双刃剑。所谓样样通,样样松。A16,也许想做得太完美,结果,也留下了许多不太完美的结局。
1,他的价格高达 2500元左右,几乎6倍于套头的价格。使得只为改善一下套头画质的人犹豫不决。毕竟6倍的价格能否获得6倍的画质改善呢?
2,他焦段完全和套头重复,广角加1,长焦减5.等于没区别。所以,从取景到构图,和应用方便性来讲,和套头没有区别。
3,重量,一个标头高达 430克的重量,刚好等于A55的自重,相当于套头重量的2倍,增加的不少负担啊。
4,色彩,此头具有非常代表性的腾龙黄,(真不知道索尼黄+腾龙黄=是否等于“太上黄”啊)
5,大光圈,虽然标称F2.8大光圈,可是许多人为了提高锐度,依然使用F3.5甚至F8来摄影,在相同的F值下,画质相比套头区别就优势不够明显了。
6,品牌,毕竟在这里,他有2大竞争对手,一个是原厂的索尼DT18-105,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蔡司。可谓前有豺狼,后有虎豹,买了这个头,就需要经常被提问为什么不买蔡司 16-80ZA的提问。(就回答没钱算了)
------------------个人意见:本人现在资历尚浅,还没有到达分辨腾龙A16与原厂套头之间差距的层次。所以,目前乖乖用好自己的套头,啥时候,套头坏了,旧了,咋用咋不爽了,限制了我对摄影的热情爱好,不能提高摄影技术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套头换成 A16
下面几个图,是我自己用佳能60D 配合腾龙A16拍摄的,画质我自己很不满意,仅供参考吧。
器材:&[]&&:&[]时间: 00:03:07.55&&快门:1/60&&光圈:F/2.8&&焦距:50毫米&&感光度:320&&器材:&[]&&镜头:&[]时间: 00:03:11.48&&快门:1/60&&光圈:F/2.8&&焦距:50毫米&&感光度:400&&器材:&[]&&镜头:&[]时间: 00:02:38.86&&快门:1/30&&光圈:F/2.8&&焦距:17毫米&&感光度:100&&
这个是局部放大图。。
器材:&[]&&镜头:&[]时间: 00:02:38.86&&快门:1/30&&光圈:F/2.8&&焦距:17毫米&&感光度:100&&
器材:&[]&&镜头:&[]时间: 00:02:34.52&&快门:1/40&&光圈:F/2.8&&焦距:17毫米&&感光度:160&&器材:&[]&&镜头:&[]时间: 00:02:03.57&&快门:1/30&&光圈:F/5.6&&焦距:17毫米&&感光度:125&&器材:&[]&&镜头:&[]时间: 00:00:56.37&&快门:1/40&&光圈:F/5.6&&焦距:26毫米&&感光度:320&&一直想买这个组合,就用这个组合拍摄了几张,为了上传只是调整了一下大小,JPG压缩质量选择的是95.有需要的可以上原图。也可上局部截图。
器材:&[]&&镜头:&[]时间: 00:00:33.29&&快门:1/40&&光圈:F/5.6&&焦距:26毫米&&感光度:200&&
腾龙 18-200.& 或者索尼18-200(据说是腾龙代工,画质相同,有待考证)
锐度: ★★★☆&&&&& & 色彩:★★★☆
焦段:& ★★★★ & & & 做工:★★★
价格: ★★★★☆&& &推荐:★★★☆
参加了2次车展,2次外拍摄影,发现,换镜头好麻烦啊。遇到好的场景,换一次镜头通常。需要好几分钟,美好的画面都错过了,更要命的是,你要不断的换来换去。一天就要换至少要换10多次。这就乐不起来了,如果是专业摄影也就罢了,如果是旅游,就太痛苦了。所以,。当初选择A55,不选择 60D,D7000,不就是图了A55的小巧轻便功能强大,旅游,家庭,专业,视频多项业务兼并,可是,每次出门,我背着 3个镜头,一个三脚架,1个闪光灯,2节备用电池,1组闪光灯备用电池,吹气筒,镜头笔,快门线,遮光罩。各种滤镜的时候,。。。。。天哪,到底是我玩摄影,还是摄影玩我啊。。我的书包里再也没有地方放置小食品了,没有地方携带笔记本随时查看刚刚拍摄完成的照片了,说真的,有时候我真的很怀念我富士S205& 富士S2000HD的年代,怪不得,有的人玩了几年单反后,有出了单反入了富士长焦S205了。。。。。
突然间,又回想起去年使用的佳能500D和腾龙18-200的头了,虽然当时对这个头是深恶痛绝。许多时候画质连DC都不如,对焦也是死慢死慢的。不过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虽然画质不够理想,甚至连套头也不如,对焦也犹豫不够精确,甚至不能防抖,(镜头和500D都不防抖)导致我拍摄的许多PP都是模糊的,不过,焦段是在是让人满意, 远近通吃,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不足1500元的价格。完全对得起他的质量。可以说,虽然这个镜头是一个 差评如潮的镜头,(包括我自己也骂了它许久)不过,确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挂机旅游常用头。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全焦段,11倍变焦,就是他最大的优势。免去的换镜头的烦恼,免去了镜头反光板的进灰,关键,省却了不少时间,可以更加专注于摄影,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更快的抓拍。要命的是,随着使用熟练于熟悉,配合恰当的参数,画质越来越变得可以接受了。
不要说什么腾龙18-200是垃圾狗头连套头和DC都不如破镜头了,看看日本镜头销量排行榜,这种大变焦狗头几乎都占据了各个家族的销量前三名,甚至第一名。难道日本人都是傻子,就咱华夏子孙聪明无比?我想,存在既是合理,当初选择A55,不选择 60D,D7000,不就是图了A55的小巧轻便功能强大,旅游,家庭,专业,视频多项业务兼并,可是,每次出门,我背着 3个镜头,一个三脚架,1个闪光灯,2节备用电池,1组闪光灯备用电池,吹气筒,镜头笔,快门线,遮光罩。各种滤镜的时候,。。。。
这不,有了腾龙18-200,一切都迎刃而解了。A55+腾龙18-200=“便携式长焦DC” 无论大小还是重量几乎是和S205一个基本的,但是画质还是有非常大优势,快门,感光,等等。。。。。。发帖半年后,我觉着这个镜头特别好,买来替换之前的套头和 100-300.现在作为挂机头,非常给力。画质不输给 50定焦,秒杀套头,某些情况秒一下721 F4也可以。。
&&镜头我的评测。。
既然说到这里顺便说说适马的 18-200,是用我学生的550D+适马18-200头玩了几次,几个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这个头的画质完全等于 套头+长焦的效果,也就是,完全可以取代 双头套装,画质完全没有区别,加上适马高达72毫米的口径,实在是无比的威武,不知道的以为小龙炮在世呢。并且方便了不少。
其次,这个头画质和腾龙18-200的画质差距微乎其微,但是重量和口径优势明显,并且增加了防抖,令人不解的是,之前腾龙的价格略贵一些,目前恰恰相反。适马要贵一些,要2200元。
这个头的锐度,画质,对焦速度,和色彩也达到了基本然我满意的程度,可能是外观和价格的原因,第一印象就比腾龙的好不少。不过使用后就发现,他的边缘锐度,和感觉还是略微低于腾龙的。
不过,我想作为入门第一头,或者旅游备用头,还真是不错的选择。选择的原则就是不差钱就适马,差钱就腾龙。画质差距不大。不过,对于A55 MS 适马没有 MA借口的,唯有腾龙可以选择,算是不小的遗憾了。
下图为500D +腾龙18-200,为我自己日常拍摄。图片随机挑选的,仅供参考,也就说,菜鸟手中的腾龙基本就是这个水平了。。。
器材:&[]&&镜头:&[]时间: 14:33:26.99&&快门:1/60&&光圈:F/5.6&&焦距:119毫米&&感光度:1600&&器材:&[]&&镜头:&[]时间: 10:12:39.92&&快门:1/80&&光圈:F/16.0&&焦距:47毫米&&感光度:1600&&器材:&[]&&镜头:&[]时间: 14:34:52.19&&快门:1/60&&光圈:F/6.3&&焦距:200毫米&&感光度:1600&&器材:&[]&&镜头:&[]时间: 10:51:56.54&&快门:1/80&&光圈:F/32.0&&焦距:60毫米&&感光度:1600&&器材:&[]&&镜头:&[]时间: 13:35:25.35&&快门:1/100&&光圈:F/5.0&&焦距:63毫米&&感光度:400&&
也谈蔡司 16-80 za
号称是5000元价位,最强 APS-C 最强大变焦镜头。总之好评如潮。褒贬统一。名门之后,优良血统,做工出色,锐度敢把定焦拉下马,焦段合理,抗眩光优秀。最要命的,镜头上有个蓝标志(知道我说的是啥吧)
有人这么说,如果不是蔡司,就没人入索尼的门。蔡司是索尼的标志,是索尼的旗帜,是索尼的骄傲,是索尼的精神灵魂。可是君不见,索尼的卡片机和DV机上,也印着一个大大的蔡司标记吗?(蔡司认证)其实这个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蔡司认证的索尼镜头而已。毕竟只是A700的套头。嗯嗯。再牛也是一个套头。虽然是套头之王。
曾经个叫富兰克林的人讲了一个故事“小时候,我家人给了我了许多压岁钱,让我买我心爱的东西,我揣着钱,看到路上有个人,吹着一个漂亮的银光闪闪的哨子。我把所有的压岁钱都给了他,买了这个哨子。吹着我心爱的哨子,高兴的跑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后来我的家人告诉我,我的压岁钱至少可以买几十上百个这样的哨子。----------《哨子》
个人以为,这个蔡司套头,就是这个所谓的哨子。因为。他的焦段,他的参数,他用途,他的光圈,他的定位,他的非全副,他的所有,都是套头配置。虽然他是最牛的。拥有他后,你一样还需要大光圈,还需要长焦,还需要恒定光圈,还需要定焦,还需要广角,还需要。。。。。。总之他是一个不错的挂机套头。
只是,凡是我们只看到了它的好处,坏处呢?
1,价格,5000元价位,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比A55的单机价格还要贵,自然是一个好东西了。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大了,这里不乏众多,恒定大光圈的变焦副厂头可以选择,如果是佳能,人家的15-85,也是一个套头而已(一般配60D销售)价格也便宜的多。2000多的腾龙A16,在锐度和大光圈上,都和此头有一定的优势,管家是价格便宜了一倍还多,还有大光圈,与大口径。
2,浮动光圈,再怎么好,也只是一只浮动光圈镜头而已,没有恒定的大光圈,就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档位上吃亏不少,快门速度,也相应的降低。
3,焦段 16-80,的确是日常常用焦段,不过,许多人都觉着135还不够,何况是80.到时候你还是想要上720G,想要上美人定焦头,
4,价格,比套头贵10倍,比A16贵2.5倍。可是画质和应用能强多少呢?我想,不用多说也知道吧。毕竟他的定位就在那里。
5,非全副头,这么牛的一个镜头,上全副的话,还要出掉,是不是有些可惜啊。DT头,毕竟是低端头的代名词啊。半幅相机再牛也无法和全副比吧。
所以,淡定,一定要淡定啊。蔡司的粉丝,对焦段要求不高,对画质要求甚高,倒是可以考虑,否则。。
我的一个朋友说的非常好。如果你在DT 18-105 和18-80za 之间犹豫,那么,显然你还无法分辨这2个头的画质和色彩的优劣,索尼 用一般的套头即可满足你了。如果你能够达到一眼便知 105& 和80za的区别的程度,那么这两个套头哪个都无法满足你了,你会要求换更好的头,或定焦,或全副,或恒定中长焦,或超广角,或。。。。。
台湾的网友也对这个头深入的评测,结论是,相对不错,但是绝对没有那么神。
以上是我在三思之后自己的心得,仅供参考。实在是菜鸟的一家之言
------------------------------------------------------------
闲谈 索尼 DT 16-105& 价格3000左右。
首先我们知道这个焦段,这个价格,佳能有18-135,尼康有18-105.宾得???忘了。。所以,这个头可以说是焦段非常实在的头,甚至可以比腾龙的18-200更有优势,和18-250持平,毕竟16毫米的广角,比18拥有更大的震撼力,再说,这也毕竟是原厂大变焦套头啊。更有甚者,说这个和 蔡司的DT 16-80za有着相同的血统。算了吧,本来 16-80血统就不太纯,就别提他了。
这个头也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镜头,好评颇多,锐度不错,焦段合理,做工也尚可,总之,是3000多元价位非常优秀的一支镜头。作为常年挂机头,也实在是找不出太多的缺点。
慢着,有没有发现其实淘宝上出这个头的人挺多的。为什么?
1,焦段其实和套头优势不大。55于105之间的差距,也不过一个是中短焦,与中焦的区别。18和16比,在有全境模式的A55面前,显得压力不大。所以从焦段上他只是一个套头加强版,和当年的18-70(400多远的套头)有着相同定位和简单的升级。 (A16,也表示压力不大。)
2,光圈,毕竟他是一个可变光圈的狗头,嗯嗯。你说是驴头我也没办法(个人以为80%的可变/浮动光圈镜头都是狗头驴头,80%的恒定大光圈镜头都是牛头,)所以,要景深没景深,要虚化没虚化,要快门没快门。所以。。这个也没有优势 (A16 表示嗤之以鼻)
3,锐度,这个网友的片片非常多了,锐度可以说距离蔡司的16-80za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只能说比默认套头略强,不过,真把他和套头拍摄的片子放在一起,让众网友分辨,估计真没几个可以分辨出来的。逆光,紫边,和抗眩光,和蔡司的16-80有着巨大的差距。
4,价格,3000。哎太尴尬了。他要面对 腾龙 18-200,18-250,焦段的全面压制。还比他便宜。A16,比他也便宜好几百,人家是恒定大光圈。 虽然16-80比他略贵几百块,可人家是蔡司。要玩精深,50 1.4,2000多比他强多了。。所以,此头本无错,只是价格定位出了问题,既生瑜何生亮啊。。
有句话总结的非常棒,拥有此头的人,总后悔怎么没多加点钱换 蔡司。或者改日出了此头上蔡司,而上了蔡司的头,对着这个头,只有无尽的蔑视。。(虽然差距不多)
至于这个头,台湾有个网友进行了专门的评测。具体的大家百度一下自己看下吧。还是挺中肯的。
我最想入的下一个镜头:
腾龙 18-250&& 索尼 18-250& 双胞胎。
上文说到既然腾龙18-200是值得推荐的,那么这个更加高级腾龙18-250也应该是认可度非常高的一个镜头了。说实话,我也挺喜欢这个头的,其实 18-270,更加吸引人,可惜没有索尼口的,寒。还是那个老话,如果你选择索尼A55,那么你就一定不是一个以纯摄影为职业的专业摄影师。这样的人会上全副,至少也是D7000 7D之流。所以,辩解多功能,家用专业两不误,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论坛上经常有人问,腾龙18-200如何,因为很便宜,不出几分钟,你就一定会看到回帖,“垃圾,不如18-250”我不知道这样回帖的人是否认真的比较过这两个头的画质,或者专业的评测。由于目前手里没有这两个头。所以暂时也无法制作专业的评测文章了。但是,依旧是可以通过大量的片子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这个头拥有和上面腾龙18-200一样的有点和缺点。并且焦段还多了50MM,结果就是拥有了长焦模式。至少比18200.有用不少的优势,还有,做工,口径,以及研发年代,加上索尼自己的改进,我想,或多说少,应该比18-200强一点吧。别多不说,一目了然的就是价格了,几乎贵了一倍啊。
其次,从目前日月版主的片子看来,用的真的不错。画面干净整洁,锐度也可以接受,色彩如果用RAW,完全不是问题。可以说,有了这个头,是完全可以取代 18-55和75-300的双套头的,无论从画质和色彩,锐度,都可以取代。除了价格比第一个贵一倍。别的几乎没差别。也就说,你多花1倍的价格,换来的就是方便,重量,抓拍效率“更快,更爽,更轻松”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一倍的价格还是非常值得的。
最后,如果对锐度,色彩,或者大景深有着特殊要求朋友,就不要考虑了,因为他也的确无法满足你,不过,当有这些需求的时候,一个50 1.8& 或者1.4,就行了。平时就挂着这个头,总应该没错的。
所以,我目前的想法是,如果有闲钱,就再入一个腾龙的18-200,如果经济许可,18-250当然是更好的选择,2者差距很小,有钱上好一点的,没钱上差一点的呗。
最后给大家上一个最牛对比图吧,看色彩看看锐度,3个头的综合实力。
先出场的 是索尼锐度王 50 1.8然后是索尼性价比王 套头DT18-55 ,看来也能不算太差。最后就是美能达的100-300,看来差距还是有点的。这张不算,下一张能好点。这个也是美能达100-300& 100端。挽回点面子。 300端的我就不上图了,还是要差一点点的。嘎嘎。
来晚了,坐等后续文章。
楼主请谈谈16-80,谢谢!
坐等楼主的后续。
有同志说我对这里的头都否定,那才是错错错了呢。我的原则是,买你能够承受的,买得起的最好的镜头即可。尽量价格便宜,焦段全面,有大光圈,锐度够用。色彩较好,即可,至于那些笔者暂时买不起的镜头,只能等等再说。
说几个关于锐度的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原文《Lens Sharpness : The Never-Ending Quest》作者Michael Reichmann是一个看来干了四十多年职业摄影的家伙;原文链接:费劲巴拉地把这个帖子翻译过来,因为俺觉得这老哥说的还是颇有道理的;贴在这里,供大家有个扯淡话题。毕竟英文已经久弃不用了,翻译难免会有失准的地方,大家不妨到原文链接处对照查阅。以下为正文。这玩意儿,够锐吗?我遭遇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这只镜头的锐度是不是比那支更好?或者换个问法,你觉得这个镜头怎么样、锐度如何?或者、更泛点儿的;变焦镜头能跟定焦一样锐吗?得。我就来一笼统回答你们这些问题;但愿我这次答完了,这辈子你们就别再问我了。并且,要是有人问到你头上,你也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这就开始。大家都这么关心锐度干吗?总有些玩摄影的人喜欢干这种测试对比的事儿。他们拍的片儿印出来,首先不是看自己的图片质量(是不是对独特光线、位置或者物体有所捕捉),而总是首先关注片子的“物理技术指标”。为那么个锐度,他们经常烦恼、抱怨。他们乐意用定焦头而不是变焦头。他们甚至买了顶级机身和镜头;但,有了这些之后他们干吗去了呢,真的从此沉下心拍照片了?不。他们的抱怨和烦恼更多了,“再锐点儿就更好看”“这头还是不够锐”。听着耳熟吧?玩儿摄影的只要还在世,肯定难免关心自己镜头的锐度;这玩意儿是玩儿摄影的本能。咱们买来换去,一心想体验完美锐度的光辉。――我是不是该出尼入佳? ――还是出佳为尼? ――靠,买套莱卡得了,听说莱卡镜头牛履亍 ――但,康太时如何?蔡司镜头不是也岗岗的么。 ――哥们,那可都恶贵啊。值那么多钱么……我知道你未必这么想过,但你肯定听别的玩儿摄影的人这么说过。不信,坛子里看看去,一半多的帖子都扯着镜头锐度呢――多数乍看上去还都说得跟真的似的。我干专业摄影师已经40年,曾经兼业余发烧友、教师和记者三职于一身,对有关摄影和器材方面的事儿知道得多了。说到镜头锐度这事儿,一句话:它重要、也不重要。接着就尽量言简意赅点儿来告诉你们个中的真相;那些真正老手们知道、但新手们和没经验的人们不知道的真相。要是你觉得我的话有点讽刺劲儿,没关系、我就是想这么说来着。嗯,先请大家注意,我经常用的一个词儿“一般”,“一般来说”“一般情况下”。没辙,宇宙万物间必有例外;咱们说的就是普遍的一般情况,要不然,咱们还讨论个什么劲儿啊。一、一般来说,定焦头比变焦头锐。就是这话。所谓“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你要高锐度,别买变焦头。但是,你要一个镜头更全能,就得买变焦头,不买就是傻子。定焦头为啥更锐?一堆理由。变焦头比定焦头需要更多镜片组件,导致更困难的设计、成像更多各种形态的光学色散、更低对比度、更多的耀斑等等。定焦头普遍比变焦头光圈更大,而光学原理告诉我们,大光圈镜头比小光圈镜头更锐――小光圈衍射效果更严重。说完了定焦头,我来说说我有的三只最锐的的镜头:佳能的70-200/2.8L IS、莱卡的M系列28-35-50mm TriElmar,和宾得 67的55-100/4.5;都有不比定焦头差的锐度。就跟我说的,这不是一般的情况;“普遍”的意思就是有不普遍的情形发生。二、普遍地说,原厂镜头比副厂镜头更锐。原厂希望你们买他们的原厂镜头,不希望你们买副厂的。不这么干就不赚钱,赚钱是人家的目的。因此,他们要尽力做尽量物美价廉的镜头。但是,专业摄影师和其他认真的玩家总想要最好的镜头,明知那些会很贵。怎么办?主流大品牌于是做两条镜头产品线,有时用标志(佳能L)、有时只是用价钱来区分。这样,两种市场都兼顾。副厂基本对机身生意不感兴趣,只管卖镜头。而很多业余玩家的购买决策因素只是价格,因此就凭这点副厂的生意就有空间。要是你想买某类镜头里最好的,买原厂顶级。要是图省钱,买副厂。不管你怎么想,200刀就能买到、还附赠天光镜的适马、腾龙或者别的副厂头,不可能比卖900刀的佳能或者尼康这类原厂头还来得更锐、色散和形变更小、耀斑更少、做工更好……有例外吗?偶尔有。有些型号的镜头设计相对容易,副厂低成本的制作可能品质却还不错。但,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下面的一个“大道理”。三、大道理:一分钱,一分货。开宝马或者凌志,跟开奇瑞或者夏利,能一样吗?不能。那价格差远了去了。便宜没好货,对吧。买镜头跟买车一样;优质的就贵。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够了?只好你自己琢磨。你买得起奔驰,挺好;你玩儿得起莱卡的定焦,买去呗。但别因为自己买不起,就说人家那个比你贵了两三倍的镜头“不值”。对于买得起的人来说,人家值着呢。买不起没关系,用自己买得起的也能玩儿得挺好。四、真理:好技术秒杀好锐度。现在正经说,这是“大真理”了。你可以苦恼于你想要的镜头的锐度,但如果你的拍摄技巧不是一流,给你个最牛碌木低芬裁黄ㄓ谩随便用什么镜头,要拍出最好效果,这些事儿你必须干: 用一个坚固的三脚架。我拍摄的时候,95%的风景照、自然野生照片,我都用三脚架。绝对的。三脚架我有三个:大号的、更大号的和最大号的。只有在扫街作人文纪录拍摄的时候、出于无奈我才手持。手持导致照片品质下降,尤其是风光和自然摄影。 用反光板预升和快门线。任何震动都导致锐度下降。手端相机、大光圈外加快门速度还慢,您还琢磨照片锐度呢,――想什么呢您呐?用防抖镜头。佳能的IS和尼康的VR,可以说是最近这些年来镜头设计上最伟大的发明;真有用,是真他妈的有用啊。尤其对于特别需要认真对待的长焦拍摄工作来说,即便有三脚架,带防抖的L头就太体现价值了;那真是贵有贵的道理。用镜头的最优光圈。典型的情况是不要开到最大和最小。最好的镜头也难以做到最大光圈就有最好的锐度,而到了F22或者F32这种情况,衍射导致成像模糊。多数镜头在最大光圈收2-3档的时候达到最优光圈。 用细颗粒、高解像度的胶片。你想要知道你花了钱得到啥,对吧。当然这意味着你的ISO低于100,也就是你得支起三脚架、用快门线、反光板预升……如果上述技巧并非你日常拍摄技巧的一部分,那么你看来你的最大问题并非来自你的镜头。除非你懂得如何把一个镜头发挥到最大,否则你没资格评判它。五、要锐?你的图片处理技巧和设备,必须跟你的拍摄技巧和镜头一样好。不管是化学暗房还是数码暗房,不管是用放大机还是用计算机,差的那个环节一定会让你对好镜头的投资打折的。说实在话,你敢说你印出来的照片跟拍下来的图像一致吗?恐怕不是你的镜头的过错。很有可能是拍摄之后的因素导致图像品质下降。设想一下这个区别:你拿着你印出来的照片,跟眼前的景色作对比。拍摄当中的一大堆因素决定成像是否足够好。这里包括:镜头解像力 胶片的解像力相机镜头的晃动采用的光圈、导致的景深胶卷平整度――压片盘工作精确吗胶片厚薄均匀程度――全都精确合焦吗胶片颗粒――有时颗粒感显得图片更锐,有时相反放大机平行度――如果平行度失准,锐度肯定下降底片传送压力均匀度和胶片平整度放大镜头的质量和使用的光圈像纸呈像解析度当然数码后期处理也有自己的因素,包括:底片扫描输送器的平整度扫描仪的精度锐化程度打印机的解像力打印纸的呈像解析力对于数码相机来说,上述很多因素同样适用。明白这意思了吧?镜头的锐度只是一大堆因素之一,通常根本不是决定一副照片锐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六、说到底的一句话,“天理”这话你受得了么?很严重的。我干了40年职业摄影,总结出来的一个天大道理。――大多数镜头,比大多数摄影师更好。这话听着不爽?好。就要这效果。你多琢磨琢磨吧。是,不同牌子的镜头有区别。但,也就像某些个莱卡或者蔡司的镜头能算登峰造极。顶级的尼康佳能镜头跟它们也差不多了。另一方面,有些适马腾龙图丽也已经不错,甚至有些已经很好。可是,上面这些话完全基于个人体验;没有谁的话是宇宙真理。而完全没问题的是,我几乎极少见到一般“玩摄影的人们”拍的照片哪怕能发挥出最烂的镜头的最起码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镜头就是不一样,而有些人却说压根儿没区别。这区别不是皇帝的新衣,你看出来、他就看不出来;事实上这经常只是经验和技巧的事儿,你想要提高就能提高的。因而,除非你完全掌握了摄影技巧,知道如何寻找、如何够着你的拍摄题材;否则,别在锐度之类的事儿上患得患失了。买个你买得起用得着的镜头就得。别瞎琢磨了,拍你的片儿去。
★一个镜头的解像力到底能有多高?最常见的一个问题通常是:镜头A比镜头B锐度高吗?类似的问题:您觉得这支镜头怎样?锐度高吗?或者更普遍点的问题诸如: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和定焦镜头的同样好吗?▲够了!现在我就来回答你的这些问题(还包括其他你也许没问到的),从此直到地球的末日,你就再也不会问此类问题了。如果再有人问你,你知道该让他们上哪儿找答案 - 这里。 -----------------------------------------★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摄影者关心镜头的锐度?▲因为摄影者总是喜欢测试和比较。当他们把照片冲洗出来或用高倍放大镜仔细看他们的幻灯片时,通常他们不是去看自己是否拍得正确,他们最关心的总是设备的技术指标而不是照片本身。 -----------------------------------------★自然的,他们大惊小怪,然后焦躁不安。他们扔掉变焦镜去买定焦。他们去买最昂贵的机身和镜头。但是,买来之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专心致志的去追求摄影艺术吗?没有,他们更加大惊小怪,更加焦躁不安,觉得要是有一个解像力更好的镜头,他们的照片肯定会更好。嗯,听起来耳熟? ▲地球上没有不关心镜头解像力的摄影师。这也是任何摄影装备焦躁狂的典型症状。我们不停的买进卖出不同品牌的相机和镜头,为了有一天能到达锐度的天堂。 -----------------------------------------★我要不要把尼康相机卖了换佳能?我要不要把佳能镜头卖了换尼康?NND,也许我应该买一个莱卡,我听说莱卡镜头绝对的好;但是,也许康太时(CONTAX)更好?它们用的蔡司镜头可是名声在外啊。不过,这些镜头都那么贵。它们真的值那个价钱??? ▲我知道也许你并没想到这些问题,但你肯定听别人谈论过。去网上那些摄影论坛看看,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在讨论类似的问题,许多帖子都缺乏真凭实据,还有些根本就是在误导。 做为一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以及职业摄影师四十余年,同时也是摄影记者和讲师,本人熟悉摄影的方方面面。摄影器材(特别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镜头锐度),当然是重要的- 不过,更多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 一些宇宙级事实:现在我将告诉你一些事实。所有真正的可知论者都应该知道的事实,但是它们通常不被摄影新人所了解,或者从来没人系统的论述过。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这篇文章有不少讥讽之辞(也许该叫挖苦?)请忽略那个幕后的人,这里的每个字都是我写的。 最后,在你进入这个镜头锐度的最后圣殿前,请注意我在文中常用“一般来说”这个词,因为必须要把几个例外排除后绝对真理才会成立,要不然我们又怎么会争来吵去呢? -----------------------------------------★定焦镜头的锐度比变焦镜头高(一般来说) ▲顾名思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追求绝对锐度,那就别买变焦镜头。不过,如果你需要摄影灵活性,请一定买变焦镜头。不这样做那你就是傻瓜。 -----------------------------------------★为什么定焦镜头锐度更高?好几个原因。因为要变焦,所以变焦镜头的镜片数目比定焦的多。这样以来变焦头就更难设计,更容易发生光学色差,镜片数目多也会减低对比度并增加光斑(特别是逆光时的反光- 译者注)。 ▲定焦镜头通常比变焦的光圈大。光学定律(衍射定律)告诉我们-在同样情况下,大光圈镜头比小光圈的锐度高。 OK,这是定焦镜的一般规律,让我来说说我的三支锐度最高的镜头,它们是:佳能的70-200F2.8L IS变焦镜;莱卡M系列的三段式变焦镜头 Tri-Elmar 28-35-50mm;宾得67的55-100mm F4.5 变焦镜。这三支变焦镜比我用过的任何定焦镜都不差。这就是我前面为什么老是用“一般来说”这个词。 -----------------------------------------★原厂镜头比副厂镜头锐度高(一般来说) ▲相机生产商希望你购买他们的镜头,如果你购买其他品牌的镜头,他们就无法通过卖镜头来赚你的钱。赚钱是他们的唯一目的,因此,他们不得不生产一些尽量廉价的镜头。但是,职业摄影师和严肃的业余摄影爱好者需要的是光学素质最好的镜头,其制造成本非常高昂。怎么办? 大多数相机制造商因此都有两个不同的镜头系列,有的在其镜头上注明镜头(象佳能的“L”系列专业镜头,)是哪个系列的,有的生产商干脆什么也不说,通过镜头的价格来区分。这样他们就能兼顾不同的市场需求。 而镜头制造商通常对销售机身不感兴趣。他们要卖的是镜头。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买镜头时主要看的是价钱。为争夺市场,这些镜头制造商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如果你要的是最好的镜头,买原厂专业头就是了。如果想省钱,那就买副厂镜头。不管你怎样尽心去拍摄或祈祷,一支200美元的副厂头(通常附送免费天光镜),如适马(SIGMA)腾龙(TAMRON)牌镜头或其他的什么牌,在锐度、逆光表现、色差、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绝对比不上一支售价900美元的原厂镜头(如佳能,尼康等)。 那有例外情况吗?也许,有时候。有些类型的镜头设计并不复杂,所以有些廉价副厂镜头也相当不错。但是,这也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谈到的另外一个宇宙秘密。 便宜无好货 (猫熊觉得此处更适合译成'一分价钱一分货')试驾一辆宝马或者凌志,再试驾一下尼桑或者CHEVY。觉得有区别吗?那是当然。比比价钱。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便宜没好货了吧? 镜头和车也是一样。高质量意味着高价格。多好是“足够好”?足够好?只有你自己知道。如果你买得起奔驰,那很好。如果你负担得起莱卡定焦镜头,那就买好了。如果你买不起,那就别自欺欺人的说那些贵两三倍的镜头根本不值那个价钱。对那些买的起的人来说它们就是值!对那些买不起的人- 算了,忘了它,好好去玩那些你买得起的镜头吧。 -----------------------------------------★好技术胜过好镜头 现在介绍最正确的真理之一。你可以对一支镜头的锐度担心来担心去,但是,如果你的摄影技术不是一流的,拥有一支高解像度和高对比度镜头也毫无用处。怎样充分挖掘一支镜头的潜力?建议取下:▲1、使用结实的三角架我的风景摄影,自然和野生动物摄影95%都使用三角架。严格的说我有三个三角架:大的,更大的,和最大的。只有一种情况我会手持相机拍摄- 那就是街头纪实摄影。手持相机常常会导致劣质图象,特别是风景和自然摄影时。2、使用反光板锁定和快门线。 震动,任何震动都是锐度的死敌。不要在慢速快门和大光圈时手持相机,然后再去担心镜头的锐度。你到底在想什么?3、图象稳定器 不管是佳能的IS(image stabilization)还是尼康的VR(vibration reduction),都是近25年来镜头设计上最伟大的发明。它们确实真有用,而且是真TMD有用!当使用长焦镜头来进行严肃的摄影创作时,即使是使用三角架,佳能“L”系列IS镜头的图象稳定器之作用也珍贵如金,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们都那么贵。(猫熊声明:此处有朋友提出异议,因为传统上大家认为上架子后为了获得最好的质量,一般建议是关闭防抖系统的,总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4、用镜头的最佳光圈 一个镜头的最佳锐度通常不在最大光圈或者最小光圈处。只有那些最昂贵的镜头在最大光圈时才会和光圈小两档时的光学表现一样好。由于衍射作用,没有一个镜头的最佳锐度是在光圈F22或者F32。绝大多数镜头的最佳锐度在最大光圈小两到三档处。5、用细颗粒高解像度胶卷 花了那么多钱,你一直想得到最佳解像度的图片,不是吗?当使用最佳光圈时,你还应该同时使用ISO100或者更低速的胶卷(如ISO50的 FUJI VELVIA - 译者注),相机的反光板锁定功能,三角架,以及快门线。 -----------------------------------------★你的图象后期处理设备和技术也应该和你的摄影技术和镜头一样好▲不管是传统的化学药水暗室还是现代的数码暗室;不管是用放大机还是用电脑,一旦你的后期处理设备和技术不是最好的,你在镜头上的投资将化为乌有。 有时候你也许会抱怨:这照片质量怎么这么差?!但那可能不是你镜头的错。那很有可能是你的后期处理设备和技术不够好,镜头再好也是白搭。(冲洗药水配方不精确或者反复使用次数太多,或者冲洗时间把握不好,相纸不够好,打印机不够好,或者PHOTOSHOP水平太烂等等等等-译者注) 如果以上这些你没有全部做到,你的那些昂贵的专业镜头也没法得到好照片。只有当你注意了以上所有这些,你才能决断你的镜头是否达到了它的最佳性能。 -----------------------------------------★看看那些挂在墙上的照片,回想一下相机镜头前的实际场景,它们之间可能有很多差异。有太多因素决定一张照片的最终清晰度,或者锐度: 镜头的解像能力;胶卷的解像能力;相机或被摄体的移动;所用的光圈以及其相应景深;是否使用了最佳光圈;胶卷平度- 相机的压力盘(压住胶卷的那个小长方形盘)正常工作吗?(也就是胶卷是稳妥的否上好了-译者注)胶卷厚度 - ???(这里我不知道怎么翻译,请各位高手指点。译者注。) ▲胶卷颗粒- 有时候颗粒使图片看起来更锐利,而有时候则正好相反!放大机的平衡度- 许多并不平, 所以也达不到最佳锐度;底片输送机的精确度和胶卷的平度;放大机的镜头质量和所用光圈; 相纸的解像度;当然数码后期处理也有相应的问题, 它们包括: 扫描仪的胶片输送器是否平整?扫描仪本身的解像力以及其所用的驱动软件;后期处理对锐度的调整;打印机本身的解像度;所用打印纸的解像力; 对数码相机来说,传统相机的许多注意事项和数码后期处理的原理也同样适用。 那我以上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镜头的锐度只是决定最终照片锐度的众多因素之一, 而且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底线 准备好了吗?这就是最终答案。作为摄影师40年来我一直在钻研镜头锐度这个问题,答案就是我上面所总结的这句话。 -----------------------------------------★“大多数镜头比大多数摄影师要好” 这句话让你觉得不爽吗?很好。这正是我要的效果。想想看。 ▲是的, 镜头品牌之间是有差异的。莱卡(LEICA)镜头肯定有它特别之处,蔡司(ZEISS)镜头总体上来说是顶级的。顶级的尼康和佳能镜头也几近完美。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有些镜头,如适马(SIGMA),腾龙(TAMRON)和图丽(TOKINA)简直就是垃圾,但有些确实也相当不错。 以上这些都是我个人经验的总结。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但是这是我个人不容置疑的宝贵经验。这些年来我遇到不少摄影者,他们对怎样发挥镜头的最佳解像度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一无所知,却老是在那里抱怨镜头不够锐利。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坚持说不同镜头品牌,不同镜头系列,或者不同产地的镜头之间差别甚大,而有的人说他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这并不是新编“皇帝的新衣”。通常这是摄影经验和技术所造成的,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些经验和技术都是可以学到的。 因此,在你完全掌握所有摄影相关技巧之前,别再过多担心镜头的锐度了。买那些你买得起的镜头,以及那些与拍摄类型相符的镜头。最重要的,别担心了,好好享受摄影的乐趣吧
等看其他头的体验。
对 楼主 神雷震子 说:=========================继续..............
坐等听课,受益匪浅
坐等721的评测,急需一只这焦段的头
等着看结果呢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每个回帖可获得2个Z金豆
回复本帖:【菜鸟】选镜头 之“我……
请您尊重作者尊重原创作品,回复有价值的内容
查看个人信息
每日大转盘
当前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z2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