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赞3381代表名片add是什么意思思

>>>>>>>>正文
&索&引&号&dzx-政府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td colspan="3" class="govvaluefont1年12月26日在丹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公开日期&<td class="govvaluefont1-01-10
日在丹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侯美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以项目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推进县城扩容,奋力加快“三化”同步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宜业宜居、创新创智”美丽新丹寨建设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财政收入预计完成2.7亿元,净增1亿多元,增长64.6%;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75亿元,净增0.75亿元,增长73.5%;财政支出预计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4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4亿元,增长94%,其中50万元以上的投资预计完成28.8亿元,增长97.4%。全部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8亿元,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6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预计分别为13.8亿元、8.7亿元,分别增长40.1%、41%;个人存款增加3.9亿元,增长40.1%,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4410元,增长19%。
2012年,丹寨县在全省88个县市区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预计排名全省第14位、全州第2位,比2011年又跃升了22个位次,比2010年跃升了54位,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和劳动就业增长速度预计排名全省第1位、金融机构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增长速度预计排名全省第2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计排名全省第3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预计排名全省第4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速度预计排名全省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预计排名全省第8位、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速度预计排名全省第10位,树立了令全州、全省都为之瞩目的“丹寨速度”。年初以来,有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全省督查工作会议、全省生态移民会议、全省“民企进园区”推进行动启动仪式、全省教育工作现场会等一系列省州会议在丹寨召开,共有10多位省级领导,60多位厅级领导到丹寨视察指导工作,有毕节、黔南、铜仁及州内共40多个市县区组团1000多人到丹寨考察学习。目前,正在筹备全国营养午餐改善计划现场观摩会、全省第二轮第三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
开发区建设迅猛推进。金钟大道1-5标基本完成铺油、绿化和亮化,并初步接通扬武;长兴大道初步接通长青,50平方公里的大县城和开发区四点组团加快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锦绣路、丹阳路、金钟一路等园区路网加快推进。启动了3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其中四层15万平方米厂房的主体工程正在进行二、三层施工,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日新增供水3000吨的城区供水二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7000万元的第二供水厂项目启动建设,供气、通讯管网及企业服务中心、医院、学校、物流园等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企业建设如火如荼,开发区有44户企业入驻,溢鹏木业等13户企业建成投产,九鼎车厢厂、兴富祥等30户企业加快建设,部分车间开始试产,明年上半年将全面建成投产,以机械装备制造、特色食品工业、木制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培育成效明显,预计开发区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财政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同比增长96%。金钟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主导力量和强劲增长极,成为全州第二个列入贵州省重点培育的“511”示范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清华启迪科技园丹寨创新基地启动建设,全县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105亿元,到位资金43.5亿元,占州下达任务的140%,履约率为100%。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完成《丹寨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第四次修编和七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城南大十字、开发区大十字已经初步建成,龙泉大道南延工程基本建成,并接通321国道线,改变了城南出入口的对外形象,金钟大道西延、龙泉路续建、体育路和兴泉西路延伸等城市路网工程完成90%的形象进度,县城内多年来遗留的断头路基本打通,产城互动快速推进。完成县城龙泉大道“白改黑”、龙泉大道两侧建筑民族风情提升改造、鼓楼鼎公园美化亮化改造、县城垃圾填埋场等工程建设。321国道线羊甲至台辰段改(扩)建、县城供水管网、县城民族体育馆、龙泉综合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及恩泽小区、中联小区、滨河花园小区、东湖湾花园小区、北部小区等城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第三季度整脏治乱满意度测评综合排名全省第七、全州第三。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县城区和七乡镇政府驻地主干道全部安装路灯,羊甲至城江公路沿线及扬武乡、长青乡风貌整治基本完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年新增城镇人口约10000人,城镇化率上升到25%,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实施“三个万元增收计划”,全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38.4%;全年粮食总产量5.8万吨,同比增长31.8%;肉类总产量完成1万吨,同比增长29%。全面推进“两项重点、八条线”项目,全县建成千头以上黑毛猪场13个,其中年出栏万头黑毛猪养殖场4个,黑毛猪存栏6.8万头、出栏10.6万头;新建成高标准茶园1.1万亩,全县可采茶园达3万亩,产值2亿元;完成商品蔬菜种植1.6万亩,产量3.2万吨;完成烤烟种植4450亩,收购烟叶1万担;完成低产林改造5.1万亩、蓝莓种植0.4万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例由60:40调整为47:53。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引进硒锌薯类食品生产、仰阿莎富硒食品加工、三泉茶叶加工、俊健辣椒制品及冷鲜猪牛肉综合加工、面条及薯片食品生产等1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硒锌生态食品工业园,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扶贫攻坚成果显著,列入全省10个以“三化”兴“三农”首批扶贫攻坚整县推进示范县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扶贫办联合开展的产业扶贫试点县,全年争取到扶贫资金8665万元,比去年增加5179万元。扶贫项目实施正在加快推进,今年全县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0250人。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完成“石桥旅游区开发项目”、“东湖苗族文化园项目”等项目编制,“蚩尤文化园整体打造项目”列为全州18个重点项目之一。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预计实现2.2亿元,增速排名全省34位。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与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注册登记企业565户,注册资金12亿元,其中2012年新增349户,新增注册资金4.1亿元;全县个体工商户3353户,注册资金1.1亿元,其中2012年新增652户,新增注册资金4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19%,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完成《丹寨县2011~2014年水利建设规划》等规划编制,完成干坝水库和乌郎山水库除险加固、重点小农水、“五小”、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小流域水土保持和农村安全饮水等一批水利项目建设,解决了农村2.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艰苦努力,以彻底解决县城和开发区供水为目标的吊洞水库正式开工建设;马颈坳水电站全面恢复重建,交星水库和排砖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在省水利厅的帮扶下,争取到了一批新的水利项目。全面启动涉及17个村约
的通村水泥(油)路工程建设,完成投资944万元;正在进行第二批总投资4242万元涉及15个村约
通村水泥(油)路工程招投标,即将全部开工建设。彻底改变丹寨对外交通的凯里至羊甲高速丹寨段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近亿元,2014年建成通车后,从丹寨到凯里仅需半小时,比现在减少1个小时;321国道羊甲至台辰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县城新的城市主干道和城市景观。开通了县城公交车,极大地方便群众和学生的出行。建成10个电信C网基站、8个
基站,实现
网络县城全覆盖。龙泉(城南)110千伏供电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明年六月建成投入使用;县城北部至烧茶工业园区35千伏线路架设工程开工建设,开发区220千伏变电站获得正式立项,前期设计工作正式启动。这些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后,将为开发区和工业的大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民生建设持续推进。完成《丹寨县2012—2020年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规划》,启动了七个乡镇3700户16650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即将完成439户2000人的搬迁安置。县城和开发区的加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居民就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1172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8.9%,排名全州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支付补偿费3381万元。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433万元、发放冬春粮食救助和季节性缺粮1714吨、各种救灾救济资金461万元。七个乡镇启动了敬老院建设,完成兴仁敬老院主体工程,完成扬武乡敬老院建设,即将实现首批100人入驻。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775户、廉租房建设1860套,1000套公共租赁房建设快速推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三先”机制,矛盾纠纷在基层调解率达97%,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党的十八大及省、州、县重大活动期间实现“四零”目标,群众安全感测评为97.4%,排名全省第7位。2012年确定的“十件实事”即将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幼儿园和寄宿制小学建设实现新突破,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高出全州35个百分点、全省25个百分点,寄宿率高出全州11个百分点、全省27个百分点。高中教育进一步加强,高考本科上线率63%,综合排名全州第5位,民族高中与北京八中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职业教育“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基本形成;在实施“4+2”教育工程增比进位中,每月均排名全省第三、全州第一。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完成县人民医院新建并正式投入使用,医院的整体环境和硬件设施达到州内先进水平,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丹寨第二医院建设基本完成,并投入试运行。龙泉、扬武、长青、南皋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快速推进。全县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78‰、2.73‰,同比分别下降0.25个千分点和1.35个千分点。文化建设“十个一”工程深入推进,成功举办“云上丹寨,腾飞梦想”、“2012中国.贵州丹寨祭尤文化节”、“蚩尤文化高峰论坛”、龙泉山蚩尤文化园开园等以“云上丹寨”为品牌的推荐活动,出版发行《丹寨印象非遗》大型珍藏画册,启动电影《丹寨往事》拍摄;新闻宣传跃上新台阶,丹寨新闻上中央台7条、省台14条、州台158条、《贵州日报》48条,丹寨的影响力和外向度快速提升。完成县图书馆改扩建、160个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和十二五期间“村村通”一、二期工程。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政府对建设项目均实行预先审计,集体研究控制工程栏标价,节约财政资金近亿元。国防教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气象、档案等各项事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一年来的艰苦努力,使这一年成为丹寨建设资金投入最多、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得到了省、州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这是县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5+2”、“白加黑”辛勤工作、狠抓落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全县各个领域和基层一线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丹部队、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助推丹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2013年的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奋力赶超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是我县实现整体脱贫的决战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当前,我们有省州的大力支持、交通区位的改善、开发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政策环境等有利条件,特别是有团结务实、创新奋进的领导班子和思想统一、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抓好明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工业和城镇化起步晚,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开支大,融资困难,土地资源要素制约突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群众开放、开发的思想意识滞后,致富的基础弱、门路少;干部的思想开放度、创新创智的意识还不强,少数部门大局观念和执行力弱,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与丹寨的快速发展要求很不适应。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基于以上形势,按照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县人民政府2013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 围绕整体脱贫和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兴县、项目立县、城镇带县、开发区强县战略,奋力加快“三化”同步发展,加快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以开放促开发、以“三化”兴“三农”,大力提高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比重,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建设“宜业宜居、创新创智”美丽新丹寨。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力争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同比增长41%,力争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62%。工业总产值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56%,力争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总收入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30%,力争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5亿元,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5248元,同比增长19%。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分别控制在4.8‰、<font face="仿宋_GB‰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州下达指标内。
2013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一是完成1万人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完成3300套民生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兴仁镇中心敬老院、龙泉敬老院入住,完成排调、长青、雅灰、南皋敬老院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建成扬武社区和金钟社区。二是完成圈舍修建40万平方米,年出栏商品黑毛猪15万头;完成茶叶种植2万亩、蓝莓标准化种植0.6万亩;完成绿海蓝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大尖坡生态养猪示范区、城江蔬菜生产示范区、兴仁村和摆泥村有机蓝莓种植示范区等核心园区,受益群众达2万人以上,迅速打造成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三是完成吊洞水库建设投资1亿元以上,马颈坳水电站建成发电,完成150公里以上通村水泥(油)路建设,争取全县水泥路、油路通达的村达65%以上。完成龙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丹寨城北变电站至烧茶工业园区35千伏线路建设,并投入运行;启动开发区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四是建成丹寨职中实训综合大楼,建成开发区小学、金钟幼儿园、金钟中学教学楼及部分设施,明年9月投入使用正式招生;初步建成开发区医院并投入使用。五是完成开发区主次干道20公里路网建设,金钟大道通达扬武乡、长青大道通达长青乡、其他支线路网实现连通,基本建成开发区的主次干道;完成开发区供水工程建设,启动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六是完成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农贸市场和加油站建设,完成开发区公安局综合大楼、排调镇加油站建设。七是完成县城民族体育场馆建设,启动老城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建成县殡仪馆并投入使用,实现城区殡葬集中治丧。八是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培训产业工人2000人以上,实现开发区就业3000人以上,发展微型企业200户以上。九是基本完成兴仁镇区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卡拉村新农村建设打造,全面启动石桥景区的建设,争取打造成为省级示范旅游景区。十是全面启动城南城市综合体和金钟城市综合体建设,完成城南二个四星级宾馆主体工程建设,启动东湖五星级宾馆和开发区四星级宾馆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2013年主要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围绕建设“现代企业生态城”目标,强化督查和协调,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企业建设和工业招商引资。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上半年全面建成金钟大道、长兴大道、锦绣路、丹阳路,实现核心区道路全面畅通。启动食品园路、长兴一路、长兴二路、金钟二路等道路工程建设。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完成15万平方米四层标准厂房建设,并着力引进大批中小企业入驻。加快开发区第二供水厂建设、启动开发区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核心区全面实现“七通一平”。加快服务中心、政法小区、开发区小学、开发区中学、环保气象业务大楼、开发区医院、企业职工公寓、金钟居民区(安置区)和金钟社区等配套项目建设,初步建成设施齐备、功能配套的金钟社区,启动龙泉镇镇政府大楼、开发区宾馆、商业大楼、金融部门服务园区网点建设和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向开发区迁移,初步形成新城市架构。
加快区内企业建设。充分发挥省级“511”示范园区的优势,大力扶持兴富祥装备制造、九鼎车厢等企业和清华科技园建设,加快电子、机械零部件、钢结构、高碳铬铁合金冶炼、辣椒制品及猪牛肉冷鲜熟食品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产,招收产业工人3000人以上,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加快服饰生产加工、电机铸件生产、管材生产、年产10万吨铸件及精加工、茶多酚提取、刺梨深加工、蓝莓精深加工生产等项目建设,争取到明年底全面建成投产;鼓励扶持微型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入园区,提高标准厂房入驻率。完成工业投资30亿元,新开工项目30个以上,新投产企业2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
加强工业招商引资。依托标准厂房,围绕清华科技园、装备制造、木制品产业、特色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等园中园,不断策划、挖掘和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全程代理,借力延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立招商引资激励考核制度,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强化项目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线索跟踪对接,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努力实现储备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落实项目跟踪推进责任制,全力抓好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力争全年招商引进资落地项目40个以上,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以上。
(二)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按照县城与开发区互动开发、互促开发、互补开发,建设现代企业生态城的思路,大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带动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城镇建设发展。坚持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全面完成金钟大道、长兴大道、G321线城区段改扩建等城市干道工程和龙泉二路、体育路、龙泉路向南延伸、兴泉西路延伸等城市支线路网建设。加快城南城市综合体和金钟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新的城市景观。启动东湖景区建设,把东湖打造成为一个集会议、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名片。完成县民族体育馆、县城供水水源保障与管网扩建、开发区供水工程和排调镇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县城区振兴路、国土路、兴泉路等人行步道改造,完成殡仪馆、龙泉路及其延伸段、广场路等路段路灯安装和县城主干道夜景亮丽工程,提升县城品位;加快卡拉村、石桥村等新农村示范点和兴仁镇小城镇示范建设。全面启动扬武乡撤乡建镇和城市社区的建设工作,优化乡镇区划布局,更好地服务园区,加快城镇化步伐。全面加快七个乡镇,特别是县城区、扬武乡和长青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确保完成1万人的扶贫生态移民安置任务,确保城镇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完成兴仁、扬武和长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10个重点村规划编制;完成工业区6.5平方公里、县城西部片区5.47平方公里、东湖片区2.1平方公里、卡拉片区0.9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整脏治乱,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招商引资和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环境。
加快城镇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隆天花园、龙井商住楼、城南四星级酒店、城南片区房地产、中央名府、教师公寓、城北花园、东湖五星级酒店、金钟大十字开发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带动社区服务、餐饮、娱乐、通讯、建筑、装修等各行各业发展;完成县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城东、排调加油站建设,争取金钟开发区物流园落地建设,带动商贸、物流业发展;启动联通公司办公用房、开发区和4个乡镇
网络全覆盖基站建设以及县城区、开发区、兴仁镇集镇光纤宽带建设,带动信息服务业大发展。积极引进和扶持设立一批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大力宣传推介 “云上丹寨”文化品牌和七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进石桥、王家村、龙泉山、卡拉村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全面提升羊甲至城江公路沿线村寨民族特色打造和风貌整治,扩大丹寨旅游的影响力;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客商对民族工艺、民族特色饮食进行研发和生产,对民族民间活动进行包装和组织,丰富民族文化旅游的内涵,吸引更多旅客到丹寨旅游和消费,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变现”。加快石桥古纸产业园、石桥接待新村、石桥世行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启动蚩尤文化园旅游基础设施和卡拉村游客接待中心建设。
(三)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按照“抓龙头、建基地、扩农户、冲市场”和“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以开发区硒锌生态食品工业园和丹寨绿海蓝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龙头,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按照“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以项目化推进为统领,全面加快<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font-size: 16mso-hansi-font-family: 仿宋_GB平方公里的丹寨县绿海蓝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完成核心区主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大尖坡生态养猪示范区、城江蔬菜生产示范区、兴仁村和摆泥村有机蓝莓种植示范区、周边村寨乡村旅游开发区等核心园区,初步形成“一园四区”格局,着力打造成为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深入推进“三个万元增收计划”和“两项重点、八条线”特色产业项目实施,充分利用农业项目、扶贫产业项目和国开行信贷资金,加快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培育。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个,实现年出栏商品黑毛猪14万头;建成“一点一线一园”高标准茶叶基地1.5万亩;建成商品蔬菜基地2万亩、精品果园0.5万亩,种植优质硒米0.8万亩、优质烤烟0.45万亩;新建蓝莓基地0.6万亩、中药材1万亩,实施低产林改造5万亩,实现“三个万元增收计划”覆盖30%以上农户。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争取粮经比达到40:60。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小额信贷、互助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培育2家以上的州级示范合作社,培育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建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县乡综合超市、农贸市场等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和“农商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网络和渠道,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力争8万亩粮食增产工程、3万亩粮油高产创建工程、10万亩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和“菜篮子”工程等重点农业项目工程落地实施。完成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项目,为农业产业化储备土地。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各种补贴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调整乡镇政府工作重心,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打造合作社、乡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支持和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农村宅基地、农村林权,增加农民土地收益,解决农民移民进城的后顾之忧,为做大农业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完善农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创新金融支农机制,满足生态移民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业灾害补偿机制,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发展条件
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交星水库和排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央特大抗旱补助等项目建设,加快吊洞水库建设,建成马颈坳电站,启动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龙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省水利厅帮扶的优势,争取立项建设南皋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孔庆水库、龙泉水库、烟水配套、抗旱应急水源等水利工程,争取列入全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管护水平,确保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坚持集约节约用水,大力推广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送水,推进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扩大水资源覆盖面,基本解决丹寨工程性缺水问题。
大力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打通对外交通大通道,全力搞好凯羊高速公路丹寨段建设的协调工作,力争明年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全力推进G321线城区段改(扩)建,确保完成路基工程,实现部分通车,启动台辰至下司公路四级公路大修、全面开工G321线台辰至羊甲公路改造;搞好城江至台辰段、县城至羊甲段的道路保畅保洁,树立对外良好形象;力争羊甲高速公路丹寨出入口至普安火车站、G321线台辰至乌地二级公路动工修建。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重点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和丹寨水库大桥建设,加快第一批
的通村水泥(油)路建设,积极向省州争取下达第二批
以上的通村水泥(油)路建设项目。力争扬武经党早至排调公路、卡拉村新农村建设公路、兴仁镇蓝莓基地公路及雅灰上丛桥、兴仁点力桥和兴岩桥动工修建,全面改善城乡通达条件。加强对公路的管理和养护,重点完善和维护好县内主要公路险灾路段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确保人民群众通行安全。
大力推进电力设施建设。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完成龙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丹寨城北变电站至烧茶工业园区35千伏线路建设,确保上半年前全面建成投运;启动220千伏开发区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开发区供电线路的改造,开工建设丹寨供电综合大楼。全面启动开发区及县城闭路电视、电信、联通、移动、宽带等网线改造和建设,实现县城规划区全覆盖。
(五)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按“小学向中心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全部建设寄宿制学校”的要求,建成烧茶寄宿制小学、开发区寄宿制小学,建成开发区中学教学楼及部分设施,明年九月实现招生,完成五里小学教学楼和雅灰、扬武、南皋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大力发展乡村公办幼儿园,完成县示范幼儿园扩建、金钟幼儿园、卡拉村幼儿园建设,组建5所偏远村幼儿园,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加快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民族高中实验楼、2号综合楼、运动场建设,建设成为州内一流中学;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按“厂中校、校中厂”的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建成职校开发区实训大楼,加快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丹寨分校规划和建设,针对开发区企业的需求,培养企业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实现校企全面对接,学生入区就业。启动和提升“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健全“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充分利用清华启迪科技园丹寨创新基地,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生态产业。重点加快金钟开发区机械加工基地建设,争取金钟开发区列入省级的企业孵化器,争取省级公共技术交流和转移的信息交流平台延伸到丹寨;启动黑毛猪养殖技术推广培训项目,争取丹寨硒锌米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集成项目列为厅地县合作项目启动实施;争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立健机械公司等企业发展,不断提升入园企业科技含量。加快丹寨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工作,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县人民医院后续工程建设,完善设备设施,巩固“二甲”创建成果;完成丹寨第二医院建设、三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卫生监督综合楼建设,启动疾控中心业务楼和开发区医院建设,力争96套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县民族中医院项目获得上级立项,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
计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加强妇幼保健和传染病防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全面推行计生 “双诚信、双承诺” 工作,促进人口“控量提质”和性别比平衡,实现“双降”目标。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围绕文化建设“十个一”计划的实施,深度挖掘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特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举办系列活动,着力打造“云上丹寨”文化名片,提升丹寨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文化软实力。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农村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维护,实现全县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完成县城民族体育场馆建设,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有地方看书、锻炼,能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三下乡”、文明村寨、文明户创建和全县性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娱乐方式。加强对网吧、歌舞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进一步净化文化环境。
(六)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社会保障建设。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富民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再就业帮扶,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全县综合参保率达100%,实现城乡居民全民参保。巩固新农合参合覆盖面,提高重大疾病住院报销补偿比例,减轻群众负担。明年四月实现兴仁镇中心敬老院入住,明年上半年完成龙泉镇敬老院入住,明年底排调、长青、雅灰、南皋敬老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争取实现入住;启动县社会福利中心扩建工程,争取落实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项目。实施低保提标工作,为城乡低收入家庭提供生活保障。争取1000套廉租住房、2000户农村旧危房改造、1300套公共租赁住房、1000户棚户区改造项目立项实施,加快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在全县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中扎实开展与贫困村、贫困户“手挽手、一帮一” 活动,用真心、真情去帮去扶,让4000多贫困户真正受益,实现脱贫。2013年全县要实现整体脱贫,为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继续抓好省级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工作,落实好社会管理“三在先”制度,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着力化解过去的矛盾,关注潜在的隐患,在推进工作中动态把握稳定,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领导定期接访、机关干部下访、重大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制度,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加强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应急建设,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丹寨的良好形象。
(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财政改革。坚持开源节流,强化预算刚性,在县级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对各项收付行为的监管,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税收和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提高政府综合调控能力;加强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管理,积极推行公务卡试点,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和定点保险,有效减少开支。深入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对重点项目支出实行跟踪问效,提高资金效益。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加快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提升财政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化投融资改革。创新融资办法,深度挖掘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资产融资潜力,全面推进项目和资产融资,减轻政府项目配套资金和各类工程款支付压力。凡涉及到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大额资金拨付,均通过集体研究再按程序实施,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发挥政府资金的最大效益。制定土地、矿产、林业、水利及旅游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定,全面实行公开招标选择经营主体,强化签定协议后的约束,在规定期限内不开发建设的,依法收回重新出让。全力争取农发行、建行和贵阳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壮大全县金融规模;积极筹划、包装一批政府和企业贷款项目,加强融资调度,落实好与省州信用社、国开行、工行等签订的《政银合作协议书》、《农业产业化扶贫攻坚合作协议》,争取2013年有5亿元以上的信贷资金投放到我县。优化土地、矿产、林业、旅游等资源整合,主动借助省州融资平台,借壳融资支持开发区和县城的发展;激活县担保公司、国资公司、金建公司、城投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有效解决建设发展资金困难。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千方百计加大土地报批、收储和出让力度,为城镇化、工业化储备土地,为发展筹集资金。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非公经济的财税、金融和政策支持,扶持成规模、上水平的非公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利用开发区即将建成标准厂房,制定更加优惠政策,吸引大批中小微企业入驻。进一步落实好“3个15万元”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扶持大学生、广大农民工回城入区创业就业。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非公经济人士和企业制度,深入搞好帮扶工作,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争取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6%以上。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提升环境竞争力
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保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6.6万亩林业建设任务,保护好青山绿水。围绕打造生态有机蓝莓品牌,稳妥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走循环发展之路。加快农村沼气、农村电网改造,减少对资源的损耗。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林地征占用定额制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强重点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等管护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全力争取列为国家级生态补偿试点县。
积极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加快经济开发区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大力宣传“1+1”优惠政策,动员、鼓励和支持村民移民到县城、开发区居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启动中心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垃圾、污水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加快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开发区和城镇的绿化、美化工作,提升城区和开发区品位。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推进建筑节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整治。严把环评审批关,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鼓励企业开发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支持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和问题整改,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县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管,启动县城污水管网收集系统、金钟片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县城雨水收集工程和兴仁镇、排调镇垃圾填埋场,争取明年动工建设。加大城区、开发区及重点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监测,严防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九)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加快构建高效服务政府
当前,丹寨已经站在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上,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破十立”的新要求,乘势而上,努力增强全面战略思维能力、聚焦思考能力、具体实践能力、干成事能力、服务服从能力、整体提升能力“六种能力”,不断推进开放、创新、高效、清廉政府建设,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建设开放政府。实施“开放兴县”战略,切实搞好外联开放、活动开放、招商开放,努力扩大开放度,建设开放型政府;树立一切皆有可能的开放意识,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让丹寨往来的客商更多、干事的热情更火,发展的氛围更浓。建设服务政府。围绕发展搞服务,推行全程代理服务、全程跟进服务;完善领导联系、干部分包企业制度,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落实好县委书记、县长公开承诺每个到丹寨的企业家都见面制度,随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构建“服务丹寨”。建设高效政府。按照“简”、“优”、“限”的要求,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树立干字当头意识,敢想敢干、立说立行、勇于担当、干就干成,以追求快节奏、讲究高效率赢得快发展。树立积极争取的意识,增强干成事的能力,对确定的目标务求实现。建设清廉政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贪图享乐、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形成良好政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形成“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奋勇攻坚,以增比进位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咬定小康目标,狠抓落实,奋力加快“三化”同步发展,为建成“宜业宜居、创新创智”美丽新丹寨而努力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片上mob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