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加零点四除以0.2减0.2x 10减一除以0.05等于l

三星级典型题解题题典
&&&&&&&&&&&&&&&&
/ 三星级典型题解题题典 
【解题关键和提示】此题中括号内2 4 ÷2 2 ×1 1
可以一步同时计算,这样约分比较简单。9 3 11★★★例25 6.3×[(1.4 + 1 )÷1.12 - 1 1 ]3 6【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计算步骤较多,容易出错,计算时要一步步认真去做,中括号内的 两个小数,必须化成分数才能计算,而 6.3 则不要化成分数,与中括号内的 计算结果可直接约分。  ★★★例26 [2.74 - 0.56×(2
519 17- 1 + 2.275)]×12 60 20解 原式 = [2.74 - 0.56×(2
519 11 17- 1 + 2 )]÷12 60 40 203 17= [2.74 ? 0.56×3
]÷8 20= [2.74 ? 1.89]÷ 172017= 0.85÷ = 120【解题关键和提示】此题中小括号内是同级运算,可直接通分,一次计算。★★★例 27 化简:0.84×0.15×0.450.54 ×0.14×0.3【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中分子、分母都是小数,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 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去掉小数点,然后再约分,这样不容易出错。  1★★★例28 1 + 12 ? 13 ?41 1 1解 原式 = 1 +12 + 13= 1 + 42 +13= 1 + 4213413 13= 1 + = 130 30【解题关键和提示】1 1 1此题应从最下面的分母算起,即先算3 + 4
= 3 4 ,再算1 ,这样一步步34从下往上计算。典型题库 一、直接写出得数。★1.83/8+1.625 ★2.5.75+1/4★3.4.8-23/5 ★★4.15/6+2.75★57.2×5/18 ★6.12/3÷0.5★★7.42/3×0.15 ★★8.6.25÷5/24★9.4.34+0.6 ★10.72.86-0.12★11.0.5×0.2 ★12.3.3÷1.1★★13.15.16-2.86 ★★14.4.3×0.3★15.0÷0.05 ★16.1.25×0.8★17.98+0.2 ★18.10-0.9★19.7.2÷0.01
★20.1.7+3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 计算1 2 ? 1.25 ? 1 5 时,正确合理的方法是( )。3 6A.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B.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C.两种方法都可以 D.无法确定  ★★2.下列各式中,把分数化成小数和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的 算式分别是( )。  A.22 ×0.25÷1 13 21B.6.3×172C.5.6 + 451÷0.8- 9.15D. + 0.5 - 0.23★3.与 0.075÷0.25 值相等的算式是( )。A.0.075÷25 B.0.75÷25C.7.5÷25 D.75÷25★★4.2 余( )。 A.2 B.20C.200 D.2000★★5.下列各个乘积中,积比被乘数小的是( )。 A.12×1.2 B.1.2×1.2C.12×0.12 D.0.12×I2三、判断。1 13 ÷2★★★1.
3=3 1 ÷2 1 ÷2 1 ×1 3 =1 11 32 ×13 42 3 3 4 8=( )=( )  四、改错。下面各题的计算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用
“??????????”标出来并改正。★1.1 4 ? 4 ×1 2 ? 1 2
? 1×0 ? 05 5 3 3★★2.2.4+3.6÷1.2×3=2.4+3.6÷3.6=2.4+1=3.4五、脱式计算。★★1.287×304-28350÷27★★2.3.2×1.44÷6.4+1.2×(0.1-0.02)4★★3.575 1? 4 ×7 111? 124 1÷8×5 81★★★4.14×0.2 ? (7.2×20? 6÷50)★★★5.0.9 + (7 7 - 3.8) ×(1 1 - 125%) ÷ 71★★★6.119813÷[(63041? 5 )÷31292] ? 12.5% ×85★★★7.31 5÷[(413 4? 3 )×1? (37 10? 2 )×1 ]8 12 24 73 118 12 171 8★★★8.(6
310六、化简。3- 10.5×) ×(75 6? 5.2) ÷(12×2 )3 17★1.
4151 22 ?★★2.
1 31? ×13 41 1 220 ? 6 ×★★3.
52 12 ? 1 ÷43 6★★4.1 + 111 - 11 ?2★★★★★★5.
0.55×1.9×5.41.75×3.8×2.26.0.8×0.72×1.25÷0.116.95÷1.5 + 1.05÷1.5                             简便计算典型题解★例 1 1.24+0.78+8.76解 原式=(1.24+8.76)+0.78=10+0.78=10.78【解题关键和提示】  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因为 1.24 与 8.76 结合起来,和正好是整 数 10。★例 2 933-157-43解 原式=933-(157+43)=933-200=733【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减法去括号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减去这几个 数的和。因此题 157 与 43 的和正好是 200。★例 3 ==3823【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中的减数 998 接近 1000,我们就把它变成 1000-2,根据减法去括号 性质,原式=,这样就可口算出来了,计算熟练后,998 变成 1000-2 这一步可省略。★例 4 0.4×125×25×0.8解 原式=(0.4×25)×(125×0.8)=10×100=1000【解题关键和提示】  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因为 0.4×25 正好得 10,而 125×0.8 正 好得 100。★例 5 1.25×(8+10)解 原式=1.25×8+1.25×10=10+12.5=22.5【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乘法分配律,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用每一个加数分别与 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例 6 9123-(123+8.8)解 原式=.8==8991.2【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减法去括号的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连续减去这 几个数,因为 9123 减去 123 正好得 9000,需要注意的是减法去掉括号后, 原来加上 8.8 现已变成减去 8.8 了。★★例 7 1.24×8.3+8.3×1.76解 原式=8.3×(1.24+1.76)=8.3×3=24.9【解题关键和提示】此种解法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即几个数同乘以一个数的和,可用这几个数的和乘以这个数。★★例 8 解 原式=9999×(1000+1)=+9999×1=【解题关键和提示】此题把 1001 看成 1000+1,然后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去简算。★★★例9 2 1 ? 25 3 ? 0.5×25.75.2 43解 原式 = 2541×(22+1+0.5)3= 25 ×443= 25×4+ ×44= 103【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中运用了两次乘法分配律,因此不能只满足第一次简算成功,要继 续寻找合理灵活的算法,直到全部结束。  ★★★例10 73 2- (45 33 1+ 1
) - 15 3解 原式 = 7 3 - 4 2 - 13 - 115 3 5 33 3 2 1= (75- 1
) - (45 3+ 1
)3= 6 - 6 = 0【解题关键和提示】此题根据需要,运用了两次减法去括号的性质。★★★例 11 14.8×6.3-6.3×6.5+8.3×3.7 解 原式=(14.8-6.5)×6.3+8.3×3.7=8.3×6.3+8.3×3.7=8.3×(6.3+3.7)=8.3×10=83【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中的 8.3×3.7 不能在第一次简算时误看作 6.3×3.7,第一次它不 能参与简算,那么就把它照抄下来,看后面是否有机会。第一次简算的结果 正好出现了 8.3×6.3,这样可以进行第二次简算。★★★例 12 32×125×25 解 原式=4×8×125×25=(4×25)×(8×125)=100×1000=100000【解题关键和提示】  把 32 分解成 4×8,这样 125×8 和 25×4 都可得到整百、整千的数。典 型题库一、简算。★1. ★2.5076+99★3. ★4.428×25×4★★5.328-189-28 ★★6.43.2-(3.2-1.28)★★7.8
77 2- 1 - 2★★8.3
5+ 1.83+2
715 9 9 12 124 4 4★★9.2×3.6+25 5+2 ×5.45★★10.7 1 ×( 7 - 0.125)9 8★★11.999+99+2★★12. ( 1 + 1 + 1 )×242 3 6★★13.3 3 - 3 4 + 6.625 - 6 58 9 94 3 5 4 2★★14.4×( + ) - ÷5 4 6 5 9★★15.6
413+ 12.38+3 9133+ 7.623★★16.4.75×4.75+4+ 4 ×4.254 4★★17.25×2×1.25×4×5×8★★18.84×0.25+16÷4★★★19.14.43+2
22119+ 3 + 15.57215★★★20. (3123 4- 1 ) - (17 77- 1 )12★★★21.5 5 ×4+3 1 ÷4 + 1 ×318 5 4 57 5 7 5★★★22.39.37×14+60.63×14+17×11 11- 14 ×11 11二、改错,下面各题错在哪里,请改正。★★1.27 7×3.6 + 211 117 7+ 2 ×6.4 = 211 11×(3.6 + 6.4)29 4= ×10 = 2611 11★★2.5731-(731-525)==5                             求未知数典型题解★例 1 x+32.8=64.5 解 x=64.5-32.8x=31.7【解题关键和提示】  先分析 x 是什么数,x 是加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出 x,得 出结果后可把 x 代入原式验算。1★例2 x - 122= 1.2解 x = 1.2 + 12 12x = 13.7【解题关键和提示】  经分析 x 是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可求出 x,最后可把 x 代 入原式进行验算。2★例3 36 - x = 1632解 x = 36 - 1631x = 193【解题关键和提示】  经分析知 x 是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求出 x,最后可把所求出 的 x 代入原式验算。★例4 5x = 25 232解 x = 25 ÷532x = 515【解题关键和提示】  经分析知 x 是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求出 x, 然后把 x 代入原式验算。3 1★例5 x÷3 = 65 31 3解 x = 6
×33 54x = 225【解题关键和提示】经分析知 x 是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可求出 x,然后代入原式验算。★例 6 125÷x=8 解 x=125÷8x5= 158【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很容易错误地认为 x=125×8,x=1000,因为 125×8 是简算中常碰 到的一对数,经分析知 x 是除数,根据“除数=被除数÷商”可求出 x,然后 代入原式验算。★★例 7 x+(1.5-1.2)=7 解 x+0.3=7x=7-0.3x=6.7【解题关键和提示】  先把 1.5-1.2=0.3 这一步算出来,然后再分析“x+0.3=7”中 x 是加数, 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出 x,最后代入原式验算。x★★例8解= 0.54x = 0.5×4x = 2【解题关键和提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 x 是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因此 x=0.5×4,x=2,然后把 x=2 代入原式验算。★★例 9 0.2x+4.6=38.4解 0.2x=38.4-4.60.2x=33.8x=169【解题关键和提示】  先把 0.2x 看作一个数,经分析知 0.2x 是一个加数,根据“加数=和-另 一个加数”可求出 0.2x=33.8,然后再分析 x 是什么数,x 是因数,根据“因 数=积÷另一个因数”可求出 x,最后代入原式验算。3★★★例10 15解∶4 = x∶3.534x = 1
5.6x =4x = 1.4【解题关键和提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可知4x = 1 3 ×3.5,然后再进一步求出x的值。5★★★例11 2.5x + 1 1 x = 3 23 7
x = 36 7   2 5x = 3 ÷37 6   6x =7【解题关键和提示】根据乘法分配律:2.5x+1 1 x可以写成(2.5+1 1 )x = 3 5 x,那3 3 6么原式可变成3 5 x = 3 2 ,这时再分析x是因数,根据“因数 = 积÷另一个6 7因数”可求出 x,最后把 x 代入原式验算。★★★例 12 8.75÷x-2.5=4.5解 8.75÷x=4.5+2.58.75÷x=7 x=8.75÷7 x=1.25【解题关键和提示】  先把 8.75÷x 看作一个数,经分析 8.75÷x 是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因此可求出 8.75÷x=4.5+2.5 即 8.75÷x=7,然后再分析 x 是除数,根据“除 数=被除数÷商”可求出 x,最后代入原式验算。典型题库一、求 x。★1.x+2.5=3 ★2.x÷72=238★3.6.4x=5.12 ★4.1.5÷x=1★5.x-0.01=1 ★6.x÷1=0.1★7.3x-2.5×4=17 ★8.999-x=9★9. x×0.72 = 0.576★10. x÷ 5 = 10561★11.2x - 52x 31= 1429★12.2.7 - 3x =101 1 4★13.=1.5 5★★14.12x+2x = 63 7★15.9.5x - 2.7 = 11★16. 7 x - 4.2 =
28 15★★17. x∶12 = 16∶0.8★★18.75%x - 4.5×3 = 0★★19.2.6∶x = 2 3 ∶6★★20.3x - 1 = 3 15 4 2二、改错。★1.999-x=100 ★2.x÷625=625解: x=999+100 解: x=625÷625x=1099 x=1★★3.9.5x+11=27 ★★4.x×8=12.5 解:9.5x=27+11 解:x=12.5×89.5x=38 x=100x=38÷9.5x=4
文字叙述题典型题解★例 1 一个加数是 0.208,另一个加数是 10.9,和是多少? 解 0.208+10.9=11.108【解题关键和提示】解答此题的根据是“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例 2 和是 2894,一个加数是 0.01,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解 =2893.99【解题关键和提示】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解答此题。★例 3 3.02 比 2.03 大多少? 解 3.02-2.03=0.99【解题关键和提示】根据“大数-小数=相差数”来解答此题。★例 4 比 1.02 多 2.01 的数是多少? 解 1.02+2.01=3.03【解题关键和提示】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例 5 4 个 0.25 是多少? 解 0.25×4=1【解题关键和提示】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注意此题的相同加数是0.25,相同加数的个数是 4,因此列式时不能用 4×0.25。★例 6 0.75 乘 4 的积是多少? 解 4×0.75=3【解题关键和提示】注意“乘以”和“乘”的区别,列式时被乘数的位置不要弄错。★例 7 1.44 里有多少个 0.12?解 1.44÷0.12=12【解题关键和提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例 8 求 4 是 5 的百分之几?解 4 ×100 % = 80%5【解题关键和提示】甲数求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用乙数×100 %计算。★例 9 什么数加上 0.12 得 0.21?(用方程解) 解 设什么数为x+0.12=0.21 x=0.21-0.12 x=0.09【解题关键和提示】把题中要求的未知数用 x 表示,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然后再分析 x 是什么数,从而求出 x。★★例 10 120 与 48 的和乘以 30 与 18 的差,积是多少? 解 (120+48)×(30-18)=168×12=2016【解题关键和提示】
题目要求积,先要找出被乘数和乘数,而题目中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 要求出被乘数与乘数。分析推理过程如下:★★例 11 用 3.02 与 2.03 的差去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解 (3.02+2.03)×(3.02-2.03)=5.05×0.99=4.9995【解题关键和提示】  注意此题中“去乘”与“乘以”的区别。列式时“它们的和”就是被乘 数。★★例12 10 个0.15与4.5的2 1 倍的和是多少?2解
0.15×10+4.5×2 12=1.5+11.25=12.75【解题关键和提示】  注意“几个几”与“几的几倍”的区别,虽然列式时都是乘法,但要注 意被乘数的位置。★★例 13 用最小的三位数去除最大的一位数再加上最小的一位数,结果是多少?解 (9+1)÷100=10÷100=0.1【解题关键和提示】  注意分析最小的三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最小的一位数各是多少,还要 弄清“除以”和“去除”的区别。  ★★例 14 一个数的 1.5 倍是 3.1 与 0.4 的差,这个数是多少?(用方 程解)解 设这个数为 x。1.5x=3.1-0.4【解题关键和提示】  把题目中要求的这个数用 x 表示,根据题中所给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 出方程来解。★★15 25.16 除以 3.7 的商,减去 6.2 与 0.4 的和,差是多少? 解 (25.16÷3.7)-(6.2+0.4)=68-6.6=61.4【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最后要求的是差,因此先要找出被减数和减数各是什么?分析推理 过程如下:列式为:25.16÷3.7-(6.2+0.4)★★例 16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自然数的和是最小的合数的百分之几?解
2 + 1 ×100% = 75%4【解题关键和提示】最小的质数 + 最小的自然数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最小的合数×100%。★★例 17 6.4 减去某数的 3 倍等于 1.9,求某数。 解 设某数为 x。6.4-3x=1.93x=6.4-1.96.4 - 1.9x =3x=1.5【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虽然没有要求用方程解,但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解较简便。★★例18 18 的 5 比什么数少29?(用方程解)6解 设什么数为 x。x - 18× 5 = 296x-15=29 x=29+15 x=44【解题关键和提示】此题要注意分析“18 的 5 ”与“什么数”之间谁是大数。如不认真分析,6列出方程容易写成18 × 5 - x = 29 ,数量关系就错了。6★★例19 1 1 与1 1 的差除12 ,商是多少2 31 1解 12÷(1 - 1
)2 3= 12÷ 16=72【解题关键和提示】
可以把此题看作“一个数除 12,商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文字题。主要 数量关系是求两数的商,用除法,同时要理解“除”与“除以”的不同含义。 分析过程如下:  ★★★例 20 甲数是 260,乙数比甲数的 3 倍多 20,甲、乙两数的和是 多少?解 260+(260×3+20)=260+(780+20)=260+800=1060【解题关键和提示】基本数量关系:甲数+乙数=两数之和对应条件: 260 (260×3+20)列式为: 260+(260×3+20) 注意此题如果审题不认真,容易错误地看成是求乙数。1 3★★★例21 315的 ,减去286除以23 4的商,差是多少?解
315× 1 - 286÷2 33 4=105-104=1【解题关键和提示】  题目最后求差,先要找出被减数和减数,而题目中都没有直接给出,因 此要求出被减数与减数。分析推理过程如下:  ★★★例22 某数的 4 比120的20%多24,求某数。5解 设某数为 x。4x - 120 ×20% = 245x - 24 = 24x = 24 +24x = 48× 54x = 60【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可以先看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一步计算文字题,主要 数量关系是一个数-另一个数=24,然后再把“某数的 4 ”代入“一个数”,把“120 的20 %”代入“另一个数”,5用方程即可求出某数。  ★★★例 23 一个数加上 4.25 乘以 2.5 的倒数的积,和是 3.8,求这个 数。  解 x+4.25×12.5= 3.8x+1.7=3.8 x=3.8-1.7 x=2.1【解题关键和提示】解答此题要弄清“倒数”的概念。此方程还可列为:x+4.25× 2 = 3.8,5即先把2.5的倒数求出来是 2 。5★★★例 24 比一个数少 40%的数是 37.5,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解 x×(1-40%)=37.560%x=37.5 x=37.5÷0.6 x=62.5【解题关键和提示】  解答此题要重点理解“比一个数少 40%”这句话,实际上是比一个数少 这个数的 40%,因此列式应为 x-x×40%即 x×(1-40%)。典型题库一、写出下列式子。★1.83 与 x 的 5 倍的积。★2.x 的 2 倍与 28 的差。★3.5 个 125 连加。★★4.a 与 b 的差的 3.5 倍。★★5.用 c 去乘 a 与 b 的积。1★★6.31的a倍与b个 的积。5★★7. x的5倍比 3 大10。4★★8.x 的 25%比它的 20%多 0.2。★★★9.三个连续的奇数,中间一个是 n,其他两个是多少。★★10.求 a、b、c 三个数的平均数。二、选择。★★★1.5 1 与3.7 的差除以 1 与 1 的和,商是多少?列出的算式应2 7 2该是( )。1 1 1A. (52- 3.7)÷ +7 21B.521 1- 3.7÷ +7 21 1 1C. (5- 3.7)÷( + )2 7 21 1 1D.5- 3.7÷( + )2 7 2★★★2.7.8 减去1.8 的 5 所得的差,除3.4 ,商是( )。9A.0.5 B.1.0250C.2 D.51★★3.20 与 3.1 的差的 6 倍,再除以 0.7,商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20-3.1×6÷0.7B.(20-3.1)×6÷0.7C.(20-3.1×6)÷0.7D.20-3.1×(6÷0.7)★★4.43 减去 2.01 与 2.2 的和,所得的差再除以 2,结果是( )。 A.2.245 B.0.045C.2.195 D.22.2三、判断。★★1. “一个数的3
比1.2 少8,求这个数。”列式是: 310 10x - 1.2 = 8。( )★★2. “ 5 与 2 的差除 11 ,商是多少”的结果是: 45 。( )7 7 15 77★★3. “6减去3 3 与 2 的积后,再除18 3 ,商是多少?”5 3 5列式是:18 3 ÷(6 - 3 3 × 2 )。( )5 5 3四、列式计算。★★1.两数之和是 341,一个加数是 0.99,另一个加数是多少?★★2.除数是 0.78,被除数是 0.39,商是多少?★★3.25的3
比10少多少?10★★4.比 2.4 多 0.8 的数的一半是多少?★★5.甲数是 30,它比乙数少 30,乙数是甲数的几倍?★★6.比 15.6 的 3 倍少 4.2 的数是多少?★★7.15.6 比一个数的 3 倍多 0.6,这个数是多少?★★8.18的 5 减去24 除以2 2 的商,差是多少?6 3★★★9.4.6 减去 1.2 与 1.5 的积,所得的差除以 3.5,商是多少?★★16.从 37.9 里减去 3.8 的 5 倍,所得的差再除以 0.9,商是多少?★★★17.一个数的 3 倍减去 12.12 的一半等于 10.44,求这个数。3★★18.20减去18的 ,用所得的差去除13,得多少?4★★19.2.4的 7 与一个数的30%相等,求这个数。82★★★20. 什么数的6倍与150的 相等。51★★★21. 一个数的4.5倍减去2的80%,差是1.5,这个数是多少?2★★22.105减去2 2 除108的商,差是多少?5★★23.甲数是 54,比乙数的 2 倍还多 6,乙数是多少?★★24. 某数的9
减去1.9 ,所得的差比5.7 少2.2,求某数。13★★★25.甲数是乙数的 3.5 倍,甲、乙两数之和是 5.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综合题库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23 2 +21 6 +4 351★2.1747 51- 4 - 2.85★★3.8 5 + 3 11 + 1 4 + 6
99 2079 206★★4.3131×0.83 + 613×0.831★★5.72×3.8+5.2×72+ 7.5★6.92
×535★7.17.28+9.9★★8.0.36×8.4+0.36×0.6+0.36★★9.4.9 ×7
710 10+ 2.4 ×70%★★10.91★★11.342 5 1×1 +3.25+7 ×37 7 43★★12.13×0.8×13×0.125★★13.4.7+1 711+ 5.3+3 411★★14.32×1.25×25★★15.8.88×125★★★16.47
7- (9 3 - 13 8
)15二、计算。7 15★1.÷285★2.8★3.43.6×1.5—21.43★★4.750.4+235.2÷98×8.5★★5.10 2 ? (2 1 ? 0.75) ×1 335★★6.(366 52 3 5- 1
) × ? 23 4 12★★7.(2 2 + 1 2 - 5) ÷5 5 × 109 3
63 1 39 112 4★★8.57? 1
×36 7? 2 ÷3 9★★★9. [(0.4+ 1 )×1
5-1.3× 1 ]÷0.15★★★10.123 224 2 7÷0.8×[6 +15 3 823×(3.15-2 )]4★★★11.0.58÷[3 1 +0.81×(2 7 - 25 )]× 53 9 27 182 9 13★★★12. [(4+2×1.2)÷ -53 10 15]÷2.42 1? 1★★13. 化简
31? 2÷3.255★★14. 化简★★15. 化简0.8×2.7×0.060.54×0.4×1.82.8 ? 0.5×0.87.2×1.6×2.51★★16. 化简1?22 ? 13 ?3★★17. [5-3 7 ÷(1 5 +2.25× 1 )]÷0.12583★★★18.22-9046 33 8 3÷6 +1 ×55 23 4★★★19. [2 2 +2.4×(5.625 - 3 5 )]÷(3 3 ? 1.75)5 8 41★★★20.92三、求 x。÷[22 7 6-( ×13 13 7+0.4)]-1.5★1.x+78=172★2.576-x=3245★3. x÷ =1056★4.36x=1807★★5.x-36133=4013★★6.3 7 ÷x= 2 +1 118 3 12★★7.0.2x+4.6=38.4★★8.12.5%x=14.41★★9.5.1-3x=12★★10.4∶3=x∶2 141★★11.45%x-3.5=1424★★12.x=3.2×25%5★★13.3x- 1 =3 14 2★★14.256-8x=64★★★15.63 3x-34 5x=21★★★16.
x166.4?4四、列式计算。★★1.126 与 72 的差除以 9,商是多少?★★2.3 2 与4.5的和,乘以5与4 1 的差,积是多少?5 4★★3.一个数的 1.4 倍与 3 的和是 10,求这个数。★★4. 一个数的3 1 倍加上3.2 等于20,求这个数。2★★5.一个数的 1.5 倍正好是 5.8 与 1.9 的差,求这个数。★★6.315的 1 减去143除以2 3 的商,差是多少?5 4★★7.2.8 与 6 的积,减去 1.75 除以 7 的商,差是多少?★★★8. 甲数是5.1,比乙数的3倍还多1 1 ,乙数是多少?2★★★9.一个数的 4 倍与 40 的和正好是 120,求这个数。(用方程解)1★★10. 一个数的80%等于423的 ,这个数是多少?3★★11.72减去它的 5 ,差是多少?9★★★12.比一个数的 45%少 3.5 的数是 14.5,求这个数。(用方程解)1 21★★★13.1.125的 ,除以 与0.16的和,商是多少?9 254★★★14. 一个数的 等于3.2的25%,求这个数。5★★★15. 一个数的 5 比24的1 1 倍多15,求这个数。8 4★★★16.一个数的 75%减去 4.5 与 3 的积等于 0,求这个数。★★★17.25 增加 40%后再减少 20%,结果是多少?★★★18.3 3 与 4 的积,减去0.45除以0.9的商,差是多少?5 9                             看图计算典型题解★例 1 求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解 长方形周长:(4+3)×2=14(厘米) 长方形面积:4×3=12(平方厘米) 正方形周长:3×4=12(厘米) 正方形面积:3×3=9(平方厘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熟记并正确运用长、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注意周长与面积单位的不 同。★例 2 求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米) 解 平行四边形面积:20×16=320(平方米)三角形面积:15×6÷2=45(平方米)梯形面积:(20+28)×10÷2=240(平方米)【解题关键与提示】熟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正确运用。★例 3 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分米)解 小圆周长:2×3.14×3=18.84(分米) 面积:3.14×32=28.26(平方分米)大圆周长:3.14×10=31.4(分米)面积:3.14×( 10 )2 =78.5(平方分米)2【解题关键与提示】  熟记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注意区分直径、半径,并注意周长与面积单 位的不同。  【解题关键与提示】熟记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 2360×n,并注意计算准确。
★例 5 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 面积。解 12÷2=6(平方厘米)【解题关键与提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例 6 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跟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的 面积是多少?你还能画出跟画斜线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解 三角形 ABD 与三角形 CBD 的面积都跟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3×2÷2=3(平方厘米)★★例 7 计算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解 4×4-3.14×4×4÷4 2×2×3.14÷2=16-12.56=4×3.14÷2=3.44(平方厘米) =6.28(平方厘米)【解题关键与提示】(1)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半径为4的圆面积的 1 ,即为所求阴影部分4的面积。(2)阴影部分的面积正好是半径是 2 厘米的圆面积的一半。★★例 8 下图中圆的周长是 18.84 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解 18.84÷3.14÷2=3(厘米)(3+6)×3÷2 -32 ×3.14× 14=13.5-7.065=6.435(平方厘米)【解题关键与提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面积- 1 圆面积,因此,此题关键是求出4圆的半径(也是梯形的上底)。★★例 9 下图是一个圆环,R=2 厘米,r=1 厘米,求出它的面积。解3.14×22 -3.14×12=3.14×(22 -12 )=3.14×3=9.42(平方厘米)【解题关键与提示】圆环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例 10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解 (16÷2)×4÷2×2=32(平方厘米)【解题关键与提示】通过旋转将阴影部分转化为:只需求出底是(16÷2),高是 4 的 2 个三角形面积即可。典型题库 求下面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1.★★2.★★3.★★4.★★5.★★6.★★7.★★8.★★9.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 典型题解  ★例 1 小红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得了 81 分,政治比语文多 5 分,数学 比政治又多 6 分,数学得多少分?解 81+5+6=92(分) 答:数学得 92 分。【解题关键与提示】 弄清楚政治与语文、数学与政治的关系,一步步求出所求问题。  ★例 2 某煤厂第一批运来煤 900 吨,第二批运来煤球 500 吨,第三批运 到的是木炭,已知木炭的数量比煤和煤球的总数少 400 吨,煤厂运来木炭多 少吨?解 900+500—400=1000(吨) 答:煤厂运来木炭 1000 吨。【解题关键与提示】  题中告诉我们木炭的数量比煤和煤球的总数少 400 吨,因此首先要求出 煤和煤球的总数,然后再从煤和煤球的总数中减去木炭比煤和煤球的总数少的 400 吨,剩下的就是运来木炭的吨数。★例 3 某农机厂计划生产 800 台拖拉机。平均每天生产 44 台,生产了10 天,余下的任务要求 8 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解 (800—44×10)÷8=360÷8=45(台)答:平均每天要生产 45 台。【解题关键与提示】  要求余下的任务 8 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首先要知道余下的 数量,从“计划生产 800 台拖拉机。平均每天生产 44 台,生产了 10 天”可 以求出余下的数量是 800—44×10=360 台,再用 360÷8=45(台)即是余 下的任务 8 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的台数。★例 4 一个车间有 25 排机器,每排有 5 台,每台用 3 个人操作,这个车间一共有多少工人?解 3×5×25=375(个) 答:这个车间一共有 375 个工人。【解题关键与提示】 这类连乘应用题一定要注意被乘数的位置,列式时注意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思,如“3×5”表示每台用 3 个人操作,每排 5 台用多少个人操作,如 列成“5×3”,意思就错了。  ★例 5 一个修路队修路,每天修 4 千米,需要 10 天才能完工,后来改 进了技术,只要 8 天就可修完。改进技术后,每天修路多少千米?解(4×10)÷8=5(千米) 答:改进技术后,每天修 5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知道改进技术后 8 天就可修完,要想求每天修路多少千米,还必须知道这条路一共有多长,从“每天修 4 千米,需要 10 天才能完工”可以求出这条 路的全长,再用全长除以修的天数,就可得出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例 6 学校买 10 个篮球和 8 个小足球,共付出 300 元。每个小足球 价格 15 元,每个篮球价格多少元?解 (300-15×8)÷10=180÷10  =18(元) 答:每个篮球价格 18 元。【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的关键是要求出“买的小足球共多少元?”“买的篮球共多少元?”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每个篮球的价格就可以计算了。  ★★例 7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童装用布 2.4 米,改进剪裁方法后,每套节 省用布 0.2 米,原来做 264 套童装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解 2.4×264÷(2.4—0.2)=633.6+2.2=2880(套)答:原来做 264 套童装的布,现在可以做 2880 套。【解题关键与提示】 要想求“现在可以做多少套?”关键是要求出“现在有多少米布”及“现在每套用布多少米。”  ★★例 8 某工人每月工资 600 元,十二月份发工资后,他将工资的一半 存入银行,其余的在食堂吃饭支出 200 元,买奶粉 3 袋,每袋 6.80 元;年底 领到超额奖 450 元,他现在有现金多少元?解 600÷2—200—6.8×3+450=300—200—20.4+450  =529.6(元) 答:他现在有现金 529.6 元。【解题关键与提示】注意此类题中“支出”要从总数中减去,“领到”要加上。  ★★★例 9 某生产队积肥,第一次 25 人,平均每人积肥 600 千克;第 二次 15 人,平均每人比第一次多积 200 千克,若每亩地平均施肥 500 千克,这些肥料能供几亩地使用?解 [600×25+(600+200)×15]÷500=[1]÷500  =2=54(亩) 答:能供 54 亩地使用。【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关键是要求出两次共积肥多少千克,在求第一次、第二次各积肥多少千克时注意被乘数的位置。  ★★★例 10 甲、乙两地相距 40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 每小时 45 千米的速度行驶了 6 小时后,要求汽车在 2 小时内到达乙地,那么 汽车平均每小时至少要比原速度加快多少千米?解 (400—45×6)÷2—45=130÷2—45=20(千米)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至少要比原速度加快 20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汽车在 2 小时内需要走过的路程,已知甲、乙 两地相距 400 千米,又知汽车以每小时 45 千米的速度行驶了 6 小时,因此可 求出汽车在 2 小时内到达乙地需走过的路程是 400—45×6=130(千米), 另外,求出汽车在 2 小时内到达乙地的速度后,还要注意减去原来的速度, 因为最后要求的是汽车平均每小时至少要比原速度加快多少千米。  ★★★例 11 某运输队有一项运送 720 吨货物的任务,每天运 45 吨, 运了四天后,因特殊情况,余下的货物要在 9 天内运完,每天要多运几吨?(先分步列式后综合) 解(1)四天运了多少吨?45×4=180(吨)(2)还剩下多少吨?720—180=540(吨)(3)剩余货物要 9 天运完,每天平均运多少吨?540÷9=60(吨)(4)现在每天要多运几吨?    60—45=15(吨) 综合算式:(720—45×4)÷9-45=540÷9—45=15(吨)答:每天要多运 15 吨。【解题关键与提示】此题已知条件较多,分析时可从问题入手,其思考过程如下:典型题库  ★1.少先队员捡废铁,一月份捡了 898 千克,二月份捡了 978 千克,三 月份比二月份少捡 15 千克。问三月份捡废铁多少千克?  ★★2.某生产队有两块棉田,一块是 14 亩,每亩收皮棉 91 千克,另一 块是 17 亩,每亩收皮棉 103.5 千克,这两块田共产皮棉多少千克。  ★★3.红星农场要收割 540 公亩小麦。原计划 6 天收割完,实际每天比 原计划多收割 18 公亩。实际用多少天收割完?★★4.益生农机厂计划生产 800 台拖拉机。平均每天生产 44 台,生产了10 天,余下的任务要求 8 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5.买 2.5 千克的桔子比买 1.5 千克的苹果多花了 4.3 元,已知每千 克苹果 1.8 元,每千克桔子多少元?★★6.一盒同样规格的铁钉共重 600 克,取出 250 个铁钉后,剩下的重525 克。原来这盒铁钉有多少个?  ★★7.一个小商店运进 15 袋红枣,每袋 24 千克,若每 500 克售价为 1.8 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8.小红在假期里读一本小说,原计划每天早晨读 10 页,中午读 8 页,用 15 天读完,实际她每天晚上又读 9 页,这样她提前几天读完?  ★★★9.某机械厂用 5 个大铁块、3 个小铁块,浇铸了一个重 555 千克 的机件;又用同样的大铁块 7 个、小铁块 3 个,浇铸了一个重 705 千克的机 件。问大、小两种铁块每个各重多少千克?  ★★10.某工厂举办业余文化学习班,参加第一期的 92 人,第二期比第 一期多 45 人,第三期是第一期的 2 倍。问三期共有多少人参加了学习班?  ★★★11.某工厂徒工平均每人每小时能加工零件 4 个,师傅每人每小时 平均能加工零件 7 个。一个车间共有师傅、徒工 35 人,在一小时内共加工零件 155 个。问师傅、徒工各几人?  ★★12.园林工人要给 600 棵果树剪枝。原计划 12 天完成,实际比原计 划每天剪的棵数的 1.5 倍还多 5 棵,实际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3.修一条路,已经修好 700 米,比没修的 4 倍还多 20 米。这条路全 长多少米?  ★★★14.宏光造纸厂去年造纸 4.8 万吨,今年前 8 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 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今年的平均月产量比去年增产多少万吨?★★15.某校六年级三个班共有 60 本科技书。如果二班向一班要来 2 本,再送给三班 5 本,则三个班的本数正好相等。三个班原来各有多少本?  ★★16.货场有一批货物用 5 辆载重量是 4 吨的卡车和 4 辆载重量是 8 吨的卡车各运了 10 次,还剩下 80 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17.某生产队计划挖一条长 2400 米的水渠,已经挖了 5 天,平均每天挖 60 米,剩下的用 25 天挖完,平均每天应挖多少米?(用方程解)  ★★18.某建筑工地要运 64 吨水泥。先用 6 辆载重 4 吨的汽车运一次, 剩下的改用载重 5 吨的汽车运,一次运完需要多少辆?(用方程解)★★★19.停车场上停着大客车和小轿车,停车场上的大客车数比小轿车的 3 倍多 15 辆,比小轿车的 4 倍少 35 辆,两种车各有多少辆?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和倍比问题 典型题解★例 1 某人步行,3 小时行 15 千米,7 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 15÷3×7=35(千米)答:7 小时行 35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先求出一个单位量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几个单位的总量即7 小时行多少千米。这类解法叫“归一法”。★例 2 5 个人 2 小时植树 20 棵,6 个人 3 小时植树多少棵? 解 20÷5÷2×6×3=2×6×3=36(棵)答:6 个人 3 小时植树 36 棵。【解题关键与提示】  要求 6 个人 3 小时植树多少棵,必须先求出 5 个人 1 小时植的棵数,再 求出 1 个人 1 小时所植的棵数。★例 3 一辆卡车 3 次运货 20 吨。照这样算,9 次可运货多少吨? 解 20×(9÷3)=60(吨)答:9 次可运货 60 吨。【解题关键与提示】  9 次是 3 次的 3 倍,每次运货量不变,运的货一定是 20 吨的 3 倍。这类 解法叫“倍比法”。  ★★例 4 某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用 5 吨,40 天用完,如果改进锅 炉,每天节约 1 吨,这批煤可以用多少天?解 5×40÷(5—1)=200÷4  =50(天) 答:这批煤可以用 50 天。【解题关键与提示】  从“计划每天用 5 吨,40 天用完”中,可求出煤的总吨数,把总吨数除 以改进锅炉后每天用煤量,可得用煤天数。★★例 5 某车间用 4 台车床 5 小时生产零件 600 个,照这样算,增加 3台同样的车床后,(1)8 小时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2)如果要生产 6300 个零件几小时可完成?解 600÷5+4÷(4+3)×8=30×7×8=1680(个)6300÷[600÷5÷4×(4+3)]=6300÷[30×7]=30(小时)答:(1)8 小时可以生产 1680 个零件。(2)如果要生产 6300 个零件30 小时可以完成。【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要求的两个问题都需知 1 台 1 小时生产的零件数,因条件中有小时 和台数两个量,需用“两次归一”,即先求出 4 台 1 小时生产多少,再求 1台 1 小时生产多少。  ★★例 6 8 个工人 3 小时制作机器零件 360 个,如果人数缩小了 2 倍, 时间增加了 5 小时,可制作机器零件多少个?解 36O÷8÷3×(8÷2)×(3+ 5)=15×4×8  = 480(个) 答:可制作机器零件 480 个。【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中人数缩小了 2 倍指现在的人数是 8÷2=4(人);时间增加了 5 小 时指现在的时间是 3+5=8(小时)。★★★例 7 12 人 25 天挖了一个长 60 米、宽 2 米、高 2.8 米的防空洞,照这样的速度计算,30 人用 20 天挖防空洞可以挖土多少立方米? 解 60×2×2.8÷12÷25×30×20=336÷12÷25×30×20=1.12×30×20= 672(立方米)答:30 人用 20 天挖防空洞可以挖土 672 立方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和例 6 不同在 12 人 25 天挖的立方米数未直接给,因此第一步先要 通过“长 60 米、宽 2 米、高 2.8 米”求出挖的总数为 60×2×2.8=336(立 方米),然后方法同例 6。★★★例 8 某工地的一项工程,原计划由 30 人工作,每天工作 8 小时,45 天完工。为了提前完工,实际由 54 人工作,每天工作 10 小时,可以提前 几天完工?解 45-8×30×45÷(10×54)=45-1=45-20  =25(天) 答:可以提前 25 天完工。【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工程的总工时数 8×30×45= 10800(小时)及实 际每天做工时数 10×54=540(小时)。典型题库  ★1. 一台拖拉机 5 小时耕地 75 亩,照这样计算,14 小时可以耕地多少 亩?★2. 三年级少先队员 3 天栽树苗 2700 棵,按照这样的速度,栽 8100棵需要多少天?★3. 某工人 4 小时做机器零件 27 个,8 小时做多少个?  ★★4. 5 台机器 8 小时共生产钉子 5000 千克,7 台这样的机器 24 小时 共可生产钉子多少千克?★★5.一部 6000 字的稿件,3 个打字员 4 小时打完,如果要 2 小时打完,需要几个人?  ★★★6.中山公园有一块长 10.4 米,宽 5 米的花坛,共种 200 棵花,南 湖公园有长 40.95 米、宽 5 米的一个花坛,也准备按中山公园花坛的种花疏 密程度栽种,问能栽多少棵花?  ★★★7.工程兵某连要修一条公路,3 天修路 6000 米,剩下没修的路比 修好的 2.5 倍少 304 米,求还需多少天可修完?(保留两位小数)  ★★8.养路队维修铁路,25 人 5 天维修 6250 米,如果按此生产率计算, 如果再增加 5 个人维修 15000 米铁路,需用多少天?★★★9.某连队要修一条长 520 米的水渠,10 天修了 320 米,剩下的要求 4 天完成。剩下的每天要比前 10 天每天多挖多少米?★★10.20 个人 5 小时摘棉花 500 千克,摘棉机每小时可摘 250 千克,100 个人 8 小时所摘的棉花,如果用摘棉机去摘,几小时可摘完?  ★★11.3 部推土机 45 分钟推平 1350 公亩土地,两部这样的推土机,要 推平长 300 米,宽 120 米的土地,需要多少时间?    ★★12.某农场养马 16 匹,养牛 46 头,10 天吃草 6500 千克。每头牛每 天吃草 11 千克,每匹马每天吃草多少千克?  ★★13.服装厂原计划 16 人在 5 天里做 160 套学生校服,刚要生产时又 增加了任务,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需要 20 人做 9 天才能完成。增加的 任务是多少套?  ★★★14.学校买来一批粉笔,原计划 18 个班可用 60 天,实际用 45 天 后,有 3 个班外出了,剩下的粉笔够在校班级用多少天?★★★15.12 人 5 天平整土地 360 公亩。如果每人每天工作效率提高25%,30 人平整 2700 公亩土地需要几天完成?              2.求平均数 典型题解  ★例 1 一个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红得 100 分,小明得 98 分, 小兰得 96 分,小平得 90 分,平均每人多少分?解 (100+98+96+90)÷4=96(分) 答:平均每人 96 分。【解题关键与提示】先求出总成绩和总人数,然后求出平均数。  ★例 2 一辆汽车前 2 小时每小时行 42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 40 千米, 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 (42+40)÷(2+3)=82÷5  =16.4(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 16.4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先求出行的总路程和总时间,然后求出平均数。  ★例 3 某校少先队组织了 4 个采树种小组,采摘树种支援大西北的绿 化。第一天采到 15 千克,第二天采到 20 千克,第三天采到 19 千克。(1) 平均每天采到树种多少千克?(2)平均每组采到树种多少千克?(3)平均 每组每天采到树种多少千克?解 (1)(15+20+19)÷3=18(千克)(2)(15+20+19)÷4=13.5(千克)(3)(15+20+19)÷3÷4=4.5(千克)  答:平均每天采到 18 干克树种,平均每组采到 13.5 千克树种,平均每 组每天采到 4.5 千克树种。【解题关键与提示】  平均的总数是共采到的树种数,始终不变;按什么“单位”平均,三个 问题的要求各不相同:问题(1)要求按“天数”平均;问题(2)要求按“组 数”平均;问题(3)要求按“每组每天”平均。★例 4 学校食堂第一周烧煤 308 千克,第二周烧煤 313 千克,第三周烧煤 288 千克。若每周按 6 天计算,这三周内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解 (308+313+288)÷(6×3)=909÷18  =50.5(千克) 答:这三周内平均每天烧煤 50.5 千克。【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先求出三周烧煤总数及烧煤天数,然后再求出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 克。  ★★例 5 少先队五一中队,一次数学测验的结果是:第一小队 12 人, 每人平均 95 分,第二小队 12 人,每人平均 96 分,第三小队 13 人,每人平均 97 分,第四小队 12 人,每人平均 90 分,这个中队的平均分是多少?(保 留一位小数)解 (95×12+96×12+97×13+90×12) ÷(12+12+13+12)=4633÷49  =94.6(分) 答:这个中队的平均分是 94.6 分。【解题关键与提示】  先求出每个小队的总成绩,再求四个小队的总成绩及总人数,最后求平 均分。★★例 6 解放军某团一连野营拉练,第一天走了 32.5 千米,第二天走了 34.5 千米,第三天比前两天的总和的一半多 1.5 千米,平均每天走多少千 米?解 [ 32.5+34.5+(32.5+34.5)÷2+1.5]÷3= [67+35]÷3  = 34(千米) 答:平均每天走 34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此题的关键是求第三天走了多少千米。“第三天比前两天的总和的一半多 1.5 千米”,因此前两天的总和除以 2 再加上 1.5 即(32.5+34.5)÷2+1.5=35 即为第三天走的千米数。★★★例 7 某车间三个小组制作一种同样的机器零件,甲组 5 人做了1000 个,乙组 6 人做的与甲组数量相等,丙组 7 人做的比甲、乙两组的总和 还多 50 个,平均每人制作多少个?解 (0×2+50)÷(5+6+7)=4050÷18  =225(个) 答:平均每人制作 225 个。【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与例 6 已知条件差不多,不同的是总份数没直接给,把甲、乙、丙 三组的人数加起来就是总份数。  ★★★例 8 有五筐苹果,第一至第四筐每筐平均有苹果 181 个,如果 加上第五筐则平均为 169 个,第五筐有苹果多少个?解 169×5-181×4=845- 724  =121(个) 答:第五筐有苹果 121 个。【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根据四筐的平均数 181 个,可求出四筐的总数是 181×4= 724(个)。 又根据五筐的平均数 169 个,可求出五筐的总数是 169×5=845 个,最后再用 五筐的总数减去四筐的总数就是第五筐的数量。典型题库  ★1.李师傅上午工作了 3 小时,共加工零件 246 个,下午工作了 4 小时, 共加工零件 342 个。李师傅这一天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2.自行车修理部在四月份上半月修自行车 165 辆,下半月修自行车195 辆,四月份平均每天修多少辆?  ★★3.一辆汽车给公社运化肥,上午运 5 次,共运 30.7 吨,下午运 4 次,比上午少运 6.5 吨,平均每次运化肥多少吨?★★4.某书店一月份出售书 1235 本,二月份出售 1009 本,三月份出售1340 本,四月份比三月份少出售 208 本,五月份至年终书的出售量比前 4 个 月的 3.5 倍少 198 本。这年平均每月出售多少本书?  ★★5.前进化肥厂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化肥 9800 吨,下半年平均每 月生产化肥 18700 吨,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 15000 吨,今年计划平均每月生 产化肥多少吨?  ★★6.一列火车前 5 小时行驶了 260 千米,后 7 小时比前 5 小时每小时 平均多行驶 9 千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7.某农场 35 人用一周时间锄一块地,前 3 天共锄地 70.3 亩,后 4天共锄地 120.8 亩,平均每人每天锄地多少亩?  ★★8.一艘轮船从甲港驶往乙港,因顺水行驶 10 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 甲港时逆水,比去时多行了 5 小时。甲、乙两港之间相距 250 千米。求这艘 轮船来回的平均速度?★★★9.李明同学数学、语文、外语考试的平均分是 97 分,数学、语文的平均分是 96 分,他的外语考了多少分?  ★★10.某化肥厂四月份生产化肥 4006 吨,五月份生产化肥 5000 吨。如 果要使第二季度平均月产量达到 4800 吨,六月份至少要生产多少吨化肥?★★★11.有两块麦地,第一块 3 亩,第二块 5 亩,两块地平均亩产麦子370 千克。第一块平均亩产 320 千克,第二块平均亩产多少千克?  ★★★12.某校五年级一班一次数学考试,第一组 9 人,平均分数是 90 分,第二组 10 人,平均分数是 89.5 分,第三组 10 人,平均分数是 92.2 分, 第四组 9 人,共考了 774 分。这个班同学的总平均分是多少分?              3.行程问题 典型题解★例 1 两个县城相距 22 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 6 千米,乙每小时行 5 千米,几小时后相遇? 解 22÷(6+5)=2(小时)答:2 小时后相遇。【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可用两种方法解,(1)先求出二人每小时速度之和,减去甲每小时 的速度,就等于乙每小时的速度。(2)从两城距离中减去甲 2 小时所行距离, 就等于乙 2 小时所行距离,求每小时行多少干米再除以 2 即可。★例 2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个县城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 6 千米,乙每小时行 5 千米,2 小时后相遇,两个县城相距多远? 解 (6+5)×2=22(千米)答:两个县城相距 22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求两个县城相距多远实际上是求甲、乙二人的距离之和,距离之和= 速 度之和×相遇时间。★例 3 两个县城相距 22 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对而行,2 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行 6 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 方法(1):22÷2-6=5(千米)  方法(2):(22-6×2)÷2=5(千米) 答:乙每小时行 5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题中的 22 千米是两城的距离,是甲、乙二人一共所行的路程,实际上是 二人所行的“距离之和”,而甲、乙二人共行(6+5)千米是行进时“速度之 和”。求“相遇时间”就是看“距离之和”里包含了几个“速度之和”,就 是几小时相遇。  ★★例 4 甲、乙二人同时从 A、B 两个县城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 6 千 米,乙每小时行 5 千米,2 小时后二人还相距 4 千米。两个县城相距多远?解 (6+5)×2+4=26(千米)答:两上县城相距 26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全程分成了三段:甲走的、乙走的、未走的,三段路程加起来,即得两 城间的距离。因此,可先求出二人 1 小时共走的路程即速度和,再乘以二人 行走的时间,这样就成为已走的和未走的两个部分相加了。如下图所示。  ★★例 5 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4 小时后 两车在途中相遇,甲、乙两地相距 240 千米,汽车每小时行 45 千米。自行车 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算术两种方法解)解 方法(1):设自行车每小时行 x 千米。4x+ 45×4=2404x=240-1804x=60
x=15 方法(2):(240-45×4)÷4=15(千米)答:自行车每小时行 15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两车已相遇,全程分成汽车走的与自行车走的两段,两段总长 240 千米, 用方程解较方便。用算术解,可以这样想:全程-汽车走的路程=自行车走的 路程,再除以自行车走的时间,即得速度。★★例 6 东西两地相距 60 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 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 10 千米,二人每 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解 甲:(60÷3+10)÷2=15(千米) 乙: 15-10=5(千米)答: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15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甲每小时比乙快 10 千米,为二人“速度之差”,60÷3= 20(千米)为 二人每小时的“速度之和”,因此,求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可用“和差问题” 的方法解答。  ★★例 7 两个车间要组装 7200 台电视机,第一车间每天组装 250 台, 第二车间 5 天的组装量第一车间 4 天就能完成。现在两个车间同时开工,几 天后能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时,两车间各组装了多少台?解 7200÷(250+250×4÷5)=7200÷(250+200)==16(天) 第一车间:250×16=4000(台) 第二车间: 00(台)答:16 天后能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时,第一车间组装了 4000 台,第二车间组装了 3200 台。【解题关键与提示】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求出第二车间每天组装的台数。由“第二车间 5 天的 组装量第一车间 4 天就能完成”可知 250×4=1000(台)既是第一车间 4 天 的工作量,也是第二车间 5 天的工作量。因此,再用 1000÷5 就可求出第二 车间每天组装的台数。★★★例 8 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 400 米,小刚和小华在跑道的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向相反方向起跑,小刚每分钟跑 152 米,小华每分钟跑 148 米。 几分钟后他们第 3 次相遇?解 设 x 分钟后他们第三次相遇152x+148x=400×3300x=1200x=4答:4 分钟后他们第 3 次相遇。【解题关键与提示】  两人在环形道上跑步,开始“反向”,后来会转化成“相向”,所以实 际上就是相向相遇问题。相遇时两人正好走完一圈。全长 400 米,所以第 3 次相遇时两人共跑了(400×3)米。因此可以按照“甲程+乙程=全程”列方 程解,也可用算术方法解。即:(1)400×3÷(152+148)= 4(分)(2)400÷(152+148)×3= 4(分)  ★★★例 9 A 港和 B 港相距 662 千米,上午 9 点一艘“寒山”号快艇从 甲港开往乙港,中午 12 点另一艘“天远”号快艇从乙港开往甲港,到 16 点 两艇相遇,“寒山”号每小时行 54 千米,“天远”号的速度比“寒山”号快 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  解“寒山”号比“天远”号快艇先开时间:     12-9=3(小时) 从“天远”号开出到与“寒山”号相遇的时间:     16-12=4(小时) 方法(1):“天远”号比“寒山”号快的千米数:(662-54×3)÷4-54-54=500÷4-54-54=125-54-54              =17(千米) 方法(2):设“天远”号每小时比“寒山”号快 x 千米。以下略。【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中的时间是用“时刻”替代的,只要把时刻转换成时间就简单了。换算的方法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例 10 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 126 千米的 A、B 两城出发、相向而行。3 小时后,在离两城中点处 24 千米的地方,甲、乙二 人相遇。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解 甲的速度:(126÷2+24)÷3=29 (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126÷2-24)÷3= 13(千米/小时)答:甲骑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29 千米,乙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3 千米。【解题关键与提示】 此题可用线段图表示: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除以8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