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怎么做啊,有的算出来是56还有的是28,用一元一一元二次不等式计算题

y的一半比它的1/3大4( 用不等式表示) 这道题好像只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亲们看看这道题是不是出错了_百度作业帮
y的一半比它的1/3大4( 用不等式表示) 这道题好像只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亲们看看这道题是不是出错了
y的一半比它的1/3大4( 用不等式表示) 这道题好像只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亲们看看这道题是不是出错了
1/2y-1/3y>4,1/6y>4,y>24.
应该是吧。。。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成都市的中小学生将告别寒假,迎来开学。不过,光华小学五年级的王灿(化名)在这个假期却很繁忙,因为她每周都要忙着去上两三次奥数课。前两天,王灿从奥数课上带回来一道题,半天做不出。王灿的妈妈找到西南交大的博士朋友帮忙,结果这道“雷人”的奥数题,让这位理科博士足足解了半小时。     家长:奥数题博士解了半小时       王灿的这道奥数题是这样的:某车站要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如果同时开放3个检票口,那么40分钟后检票口前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4个检票口,那么25分钟后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8个检票口,那么队伍多少分钟后恰好消失?       对于这道“雷人”的奥数题,王灿左思右想也做不出来,“我虽然读到小学五年级,但是学校里学的数学没有这么复杂。”王灿苦着脸说。王灿的妈妈李女士在另一个学校教小学,她试着解了一下题,然而教语文的她对奥数也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李女士想到她的一个朋友——西南交大的刘博士,“刘博士学的是理科,解这种题应该是‘小菜一碟’吧!”周六,刘博士应邀上门来玩,一看到这道题,他连称有点“雷人”。随后,精通函数、几何等数学各种方法的刘博士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出了这道题,“答案是10,也就是队伍10分钟后消失。”李女士算了一下,连看题带争论,到最后演算成功,已有半个小时。    我也算出来了,不过累得头晕眼花。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因为题目太难,本沙发就有楼主亲自坐下了!    
  有没有插队现象?有没有逃票现象?
  作者:于大有0 回复日期: 17:08:08 
    有没有插队现象?有没有逃票现象?  ————————————————————————————————架设没有  
  杂我算出来是15分钟啊  不过我不是博士...晕.我再算算.
  对于初中没有进过学校前三名,扩招前没有考入过首批重点本科的人——  这道题基本无解。
  12.5分钟对不?答案是多少?
  什么叫奥数?  奥数就是把初中生的课题,再加上特殊条件,然后让小学生来做    
  4个口要25分钟,那2个口就要50分钟  8个口要12.5分钟  这样算对吧
  ,“答案是10,也就是队伍10分钟后消失。”    
  这个博士应该是砖家级的
  日,有点难。我算算先。好久不懂这个脑子了。
  以每分钟来人Y个,原有人Z个,每票口每分钟处理X人  有方程:40Y+Z=3×40X
---式一  
25Y+Z=4×25X
---式二  相减得15Y=20X-&3Y=4X ---式三代入式一得  
40Y+Z=90Y-&Z=50Y ---式四  设用8个闸口时K分钟可结束  存在等式 KY+Z=8×KX ---式五  将式三,式四代入式五,以Y为主  KY+50Y=6×KY-&K+50=6K-&K=10  10分钟结束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7:14:54     
我也算出来了,不过累得头晕眼花。      对于初中没有进过学校前三名,扩招前没有考入过首批重点本科的人——    这道题基本无解。  ---------------------------------------------    这是关键,    
  作者:diablo_qzh 回复日期: 17:22:47   ——————————————————————————————  这位同学,你设了几个未知数啊?  
  这博士的水平...不会他的名字就是刘博士吧...
  “精通函数、几何等数学各种方法的刘博士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出了这道题”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7:24:13 
    作者:diablo_qzh 回复日期: 17:22:47     ——————————————————————————————    这位同学,你设了几个未知数啊?  ------------------------------  严格来说就一个,前半段的是不定方程...不过五年级的奥数应该是有这样的了,我以前小学华罗庚杯赛的难多了
  作者:酒酣扬意跨神骢 回复日期: 17:23:55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7:14:54          我也算出来了,不过累得头晕眼花。          对于初中没有进过学校前三名,扩招前没有考入过首批重点本科的人——      这道题基本无解。    ---------------------------------------------        这是关键,  
  10分钟对吗?
  好奇一把做了一下。题目对小学生来说确实是很难,得列好几个方程,不过本质上是一元一次的。对于博士来说半个小时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也就列方程的时间,三两分钟吧
  40分和25分进入的人数是自然数,这个自然数是12的倍数。那么8的倍数,对应的该是多长时间的自然数倍数?  题目简化下 一下子就解答出来了啊 小学数学很简单的
  我花了十分种:  假设初始积压人数为X,每分钟来人B, 每分钟每口子处理A,则  X/(3A-B)=40  X/(4A-B)=25    SO X=120A-4B=100A-25B  A=3/4B  X=50B    SO X/(8A-B)=50B/5B=10  得解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27:58 
    10分钟对吗?  ——————————————————————————  对!  
  牛吃草问题,10分钟。
  哎,不错,博士25分钟就解出来了,连我都花了5分钟
  开闸放水问题 有一定数学水平的高中生应该就可以解出来了 也就是说 省重点的理科A班学生应该没问题
  作者:就牛咋样 回复日期: 17:29:43   ——————————————————————————  对!牛吃草。
  新浪几百人留言没有做出来的,乐死我了。  
  就是开闸放水的问题 我前面说的 其实漏掉了一个字 差 很关键的
  这个问题难的的是,开3个口、4个口、10个口,3种状况下处理的人数是不同的。
  如果用二元也可以,仅仅设每分钟每闸口处理X人,每分钟到闸口Y人  根据题目,4个闸口比3个闸口少处理15分钟,可列出方程  3×40X-4×25X=15Y-&4X=3Y ---式一  那么闸口原有人应该为:3×40X-40Y=50Y  那么8个闸口处理的时间应该就是50Y/(8X-Y)=10  这就可以了
  作者:zuozuo5250 回复日期: 17:31:36 
    开闸放水问题 有一定数学水平的高中生应该就可以解出来了 也就是说 省重点的理科A班学生应该没问题  ——————————————————————————  要求不低吧。  
  我是这样算的,,,设X为提前的分钟数,Y为人数。。  则有(方程一):XY+40Y除于3等于40  方程二: XY+25Y除于4=25  解方程得出X=50
Y=3分之4  再设经过Z分钟在8分钟内过完
,,得出10分钟  
  作者:justest 回复日期: 17:33:27 
    就是开闸放水的问题 我前面说的 其实漏掉了一个字 差 很关键的  ——————————————————————————————  思路错了,你太轻敌了  
  我做法 应该对吧??? 这个是最简单的解程了
主要是在建立2个方程组
所需的时间也很短   
  对高智商的人来说此题无解。。
  博士也不是什么都会的!我打赌易中天就绝对做不出!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40:46 
    我做法 应该对吧??? 这个是最简单的解程了 主要是在建立2个方程组 所需的时间也很短   ————————————————————————————————  结果不错,过程太跳跃。  我是列的四元三次方程组,因为有一个恒量(提前进入人数),所以得解  
  这算简单的啦
  作者:麦白 回复日期: 17:42:36 
    博士也不是什么都会的!我打赌易中天就绝对做不出!  ——————————————————————————————  于丹、余秋雨、易中天、阎崇年都不行。让他们写个对练还可以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40:46        我做法 应该对吧??? 这个是最简单的解程了 主要是在建立2个方程组 所需的时间也很短     ————————————————————————————————    结果不错,过程太跳跃。    我是列的四元三次方程组,因为有一个恒量(提前进入人数),所以得解        ============================================================小学会四元三次方程??????  你怎么教会他啊
  我说的是最简单的方法
所要的时间也是最短的。。。。。。  别搞那么复杂
  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    这个题的难度在于开始思考的时候这个量容易被忽略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40:46          我做法 应该对吧??? 这个是最简单的解程了 主要是在建立2个方程组 所需的时间也很短       ————————————————————————————————      结果不错,过程太跳跃。      我是列的四元三次方程组,因为有一个恒量(提前进入人数),所以得解                ============================================================  过程跳跃 ?整个思路就是建2个方程组
求XY出来。。。难就难在建方程组这里。。。。。难道你说我过程跳跃是写在网上的??我晕
在这里写过程很麻烦
我就简单写了下~~~懂的人都应该看得明白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46:39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40:46          我做法 应该对吧??? 这个是最简单的解程了 主要是在建立2个方程组 所需的时间也很短       ————————————————————————————————      结果不错,过程太跳跃。      我是列的四元三次方程组,因为有一个恒量(提前进入人数),所以得解                ============================================================小学会四元三次方程??????    你怎么教会他啊     我说的是最简单的方法 所要的时间也是最短的。。。。。。    别搞那么复杂  ————————————————————————————  教会小孩列方程,比教会他这道题要轻松得多。  
  奶奶的,做了这些题有什么用!!!!!!!!!!!!  我数学完全忘记了,我做不出来。  请问LZ要证实什么问题呢,  这些就是读书的门栏!  数学学到初中的文化就已经足够用,对这方面没兴趣的人也必须得作为高考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吗的!
  出题太垃圾  难道所有检票口都一样大  难道所有人都以相同的动作通过检票口
齐整得象阅兵式?  难道不准妇女儿童跟老弱在检票过程中休息下!  难道不能发生一个同志因长时间排队身体不适口吐白沫倒地  难道..............  中国的专家只允许中国的孩子用标准的方式来生活
  难道这些专家就忘记了什么是生活
  难道学习就是这些恐怖的数学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46:39    ————————————————————————  你的方法最简单,但是依然需要设立未知数  
  作者:迷失的小鸡鸡 回复日期: 17:50:15   作者:yuncx 回复日期: 17:50:46   ——————————————————————————————————  什么叫奥数?    奥数就是把初中生的课题,再加上特殊条件,然后让小学生来做  
    作者:迷失的小鸡鸡 回复日期: 17:50:15     作者:yuncx 回复日期: 17:50:46     ——————————————————————————————————    什么叫奥数?      奥数就是把初中生的课题,再加上特殊条件,然后让小学生来做  ------------------------------------------  
  我记得初中那时才正式学 未知数 方程组  但在小学5年级左右那些有幸被选上去学奥数得
老师早就教了       做这些题就要靠设知数~~~~~~~~~~
  找的应该是性学勃士吧
  当初学奥数的时候好多题比这个难多了~
  作者:huangjerry 回复日期: 17:55:31 
    我记得初中那时才正式学 未知数 方程组    但在小学5年级左右那些有幸被选上去学奥数得 老师早就教了             做这些题就要靠设知数~~~~~~~~~~  ——————————————————————————————  有点超前学习哦  
  有没有人敢用纯小学手段来解?  非天才莫尝试,会累断脑筋的!  
    以每分钟来人Y个,原有人Z个,每票口每分钟处理X人    有方程:40Y+Z=3×40X ---式一     25Y+Z=4×25X ---式二    相减得15Y=20X-&3Y=4X ---式三代入式一得     40Y+Z=90Y-&Z=50Y ---式四    设用8个闸口时K分钟可结束    存在等式 KY+Z=8×KX ---式五    将式三,式四代入式五,以Y为主    KY+50Y=6×KY-&K+50=6K-&K=10    10分钟结束  ========================================================  我看上面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40Y+Z=3×40X
只在 Y&3X 时成立。不然 Z 成负数,不符合条件  25Y+Z=4×25X
只在 Y&4X 时成立。  KY+Z=8×KX
当 K =10 时 Y&8X   那么 当
8X&Y&4X 的时候 K 不能 = 10  就是说 人还没到 票就检完了。存在真空期,  可以说只算了一半,如果考试上这题 10分的话 你只能得到 3分。  那个博士也是3分博士。
  因为检票速度和开多少口来多少人无关,假设每个检票口每分钟检一个人,再计算就可以了!
      以每分钟来人Y个,原有人Z个,每票口每分钟处理X人      有方程:40Y+Z=3×40X ---式一       25Y+Z=4×25X ---式二      相减得15Y=20X-&3Y=4X ---式三代入式一得       40Y+Z=90Y-&Z=50Y ---式四      设用8个闸口时K分钟可结束      存在等式 KY+Z=8×KX ---式五      将式三,式四代入式五,以Y为主      KY+50Y=6×KY-&K+50=6K-&K=10      10分钟结束    ========================================================    我看上面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40Y+Z=3×40X 只在 Y&3X 时成立。不然 Z 成负数,不符合条件    25Y+Z=4×25X 只在 Y&4X 时成立。    KY+Z=8×KX 当 K =10 时 Y&8X     那么 当 8X&Y&4X 的时候 K 不能 = 10    就是说 人还没到 票就检完了。存在真空期,    可以说只算了一半,如果考试上这题 10分的话 你只能得到 3分。    那个博士也是3分博士。  ============================================  SORRY, 上面大小符号都写反了。。。我真马虎
  售票员说没票了,人群马上就消失了!
  作者:wawavava 回复日期: 17:59:19   ——————————————————————————————  哇,你高才啊。
  春运期间不能这么算的
  奥数本没有错,本来奥数就需要一些超前的知识,错的是某些家长把这些东西强加在小孩的身上。
  的确是十分钟  三元一次方程算出  不用算出具体XYZ  只要算出Y/Z和X/Z就搞掂  水平也太次了吧
  从上一个答复开始做  做到现在    每分钟来的人数是x  排队人数是Y  (y+40x)/3/40  =(y+25x)/4/25    (y+40x)/6=(y+25x)/5  5Y+200X=6Y+150x  y=50X    每分钟每个通道能通过人流=3X/4  50x/(8*3x/4 -x)=10    为当今的奥数悲哎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一起喊    让奥数来得更复杂些吧    我们要成为地球的天才!  
  我用了不到三分钟算出来的,毕竟需要看题,演算。。。。  只能说那个博士太烂了。。。  这道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点难度,但是对中学生来说,应该是一道很容易的题
  应该多算算春运的票    
  10分钟解出来。不过开始没看明白,提前排队的问题。草,答案是10分钟。奥数没有错。但是也不能全国小学生都学奥数啊。还不是变相敛财。
  有没有人敢用纯小学手段来解?非天才莫尝试,会累断脑筋的!  ——我现在就想找个人来用纯小学数学来算,我看他这么算出来的?  
  我儿子是五年级小学生,他也正在学奥数,刚才我看到楼主发的这道题,就把他叫过来,让他试试,他跑过来,我还没有把题念完,他就说这个太简单了!下面是他列出来的算式:   生长量(3*40-4*25)/(40-25)=4/3   原有量 40*3-4/3*40=200/3(或25*4-4/3*25=200/3)   最后 200/3 / (8-4/3)=10(min)      
  纯他吗闲的
让教育部长去做
算死他丫的!
  最后的答案是10分钟。
  作者:yujx69 回复日期: 17:30:26 
    牛吃草问题,10分钟。  -----------------------------  牛顿的牛吃草。。。。  哈哈,感觉回到了小学5年级。不设未知数,那个公式长的喲。。。
  博士也不是算奥术的而已,没啥丢人的。这是标准的牛吃草问题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8:10:07 
    有没有人敢用纯小学手段来解?非天才莫尝试,会累断脑筋的!    ——我现在就想找个人来用纯小学数学来算,我看他这么算出来的?  -----------------------  这个就是牛顿的牛吃草问题,这玩意的确是小学5年级的奥数水平。  
  二元一次方程得到原始人数及每分钟进站人数,再一元一次方程得到时间。初二水平的题。只是小学生会不会解二元方程?
  给你们贴个现成的,自己琢磨琢磨吧,其实真的挺简单的    牛顿在他的著作&普通算术&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12头牛4周吃草3格尔,同样的牧草,21头牛9周吃10格尔.问24格尔牧草,多少头牛18周吃完?(格尔--牧场面积单位)   12头牛4周吃牧草3格尔,那么10格尔草地,12×3=36头牛,吃4周。     10格尔草地每周长草:(21×9-36×4)÷(9-4)=9 24格尔草地每周长草:9÷10×24=21.6     10格尔草地原来有草:21×9-9×9=108, 24格尔草地原来有草:108÷10×24=259.2     259.2÷18=14.4 14.4+21.6=36头牛。     答:24格尔牧草,36头牛吃18周吃完
  作者:风儿拂过柳絮飞 回复日期: 18:11:59 
   作者:看帖回帖不发帖 回复日期: 18:17:28   ————————————————————————————————  高人
  作者:酒酣扬意跨神骢 回复日期: 17:23:55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7:14:54          我也算出来了,不过累得头晕眼花。          对于初中没有进过学校前三名,扩招前没有考入过首批重点本科的人——      这道题基本无解。    ---------------------------------------------        这是关键,  ------------------------------------------  牛吹的太大了。我小学5年级一起学这个的同学,还是有不少连大学都没考上的。  这么多年了,小学5年级的奥数还是这个东西,没想到。。。  我还能想起一些来,比如著名的  鸡兔同笼  钟表的数学  去伪存真系列的推断题
  这个博士智商稍微不够点
  我想起了中学时代,我在参考书上找了一道偏难的几何题,然后求教于毕业于重点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结果他也没有算出来。  后来,我把书后面的提示给他看,他才做出来。    
  数学就和打游戏一样,没有学过类型题,累死也没用。  这和智慧倒也关系不大。  
  其实很多数学题都并不难的,只是我们没接触过没学过,一时没找到办法而已。  再说数学被人误读的也太多了,著名的就是“1+1=2”的哥德巴赫猜想。我敢说TY上起码有一半的人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大学时号称牛逼不已的某专业课导师就经常拿哥德巴赫开涮,说他脑子有包没事猜想1+1为什么等于2干什么。而且几次三番几次三番的说。。。  我一直不忍心揭穿他。。。。。。。  
  作者:看帖回帖不发帖 回复日期: 18:28:45 
    其实很多数学题都并不难的,只是我们没接触过没学过,一时没找到办法而已。    再说数学被人误读的也太多了,著名的就是“1+1=2”的哥德巴赫猜想。我敢说TY上起码有一半的人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大学时号称牛逼不已的某专业课导师就经常拿哥德巴赫开涮,说他脑子有包没事猜想1+1为什么等于2干什么。而且几次三番几次三番的说。。。    我一直不忍心揭穿他。。。。。。。  ————————————————————————————————  这老师肯定不是教数学的。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8:30:18 
    作者:看帖回帖不发帖 回复日期: 18:28:45        其实很多数学题都并不难的,只是我们没接触过没学过,一时没找到办法而已。      再说数学被人误读的也太多了,著名的就是“1+1=2”的哥德巴赫猜想。我敢说TY上起码有一半的人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大学时号称牛逼不已的某专业课导师就经常拿哥德巴赫开涮,说他脑子有包没事猜想1+1为什么等于2干什么。而且几次三番几次三番的说。。。      我一直不忍心揭穿他。。。。。。。    ————————————————————————————————    这老师肯定不是教数学的。  ----------------------------------------  教文科专业课的,呵呵,在我们面前他起码就说过10次,在加上他给企业搞培训、讲课什么的,可能在100W人面前说过100次了,我要是揭穿他,他估计能惭愧钻到地底下去
  看来,  不分文理科很有必要。  
  我中小学同学成绩一流的男生没有读博的。
  约10分钟搞定,  的确是10分钟队伍消失
  呵呵,我12岁儿子一分钟给我答案是10分钟。学奥数有方法的,对小孩子很简单
  这题超简单啊
  这博士可能是文科博士。。。噢,不是可能,简直是一定的。
  这种应用题我小学的时候都是用一个式子算出答案的,设未知数,或者借助了超过一个式子,都不算本事。    25×[(40-25)÷(3×40-4×25)×4-1]÷[(40-25)÷(3×40-4×25)×8-1]=10
  作者:我是看热闹的 回复日期: 18:39:37 
    我中小学同学成绩一流的男生没有读博的。  ——————————————————————————————————  一入大学,蓦地发现,中学的东西完全没有关系了。中学的课程,那叫精益求精;大学的课程,那是走马观花。大学学有所成的反倒是入学时成绩不好的人,他们凭借个人兴趣在某方面形成特长。  唉,中学时只有一个女孩一直排在我前面,大学时又是一个女孩稳居第一。不知道为什么。    
  作者:我是看热闹的 回复日期: 18:39:37 
    我中小学同学成绩一流的男生没有读博的。  --------------------------------------------  哈哈,仔细一想还真是的,好像读博的都是当年成绩二流的    不过还好,我成绩三流,嘿嘿
  120V=X+40Vc  100V=X+25Vc  8yV=X+yVc    求y=?  不就是解这个方程组么?  y=10
  作者:就要来了 回复日期: 18:45:09 
    这种应用题我小学的时候都是用一个式子算出答案的,设未知数,或者借助了超过一个式子,都不算本事。        25×[(40-25)÷(3×40-4×25)×4-1]÷[(40-25)÷(3×40-4×25)×8-1]=10  ————————————————————————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就叫类型题  
  作者:看帖回帖不发帖 回复日期: 18:46:58 
    作者:我是看热闹的 回复日期: 18:39:37        我中小学同学成绩一流的男生没有读博的。    --------------------------------------------    哈哈,仔细一想还真是的,好像读博的都是当年成绩二流的        不过还好,我成绩三流,嘿嘿  ————————————————————————————————  这说明应试教育选拔的人才,很有局限性,聪明不是唯一的素质,还有兴趣、毅力等,都很关键    
   这种应用题我小学的时候都是用一个式子算出答案的,设未知数,或者借助了超过一个式子,都不算本事。    .cn    25×[(40-25)÷(3×40-4×25)×4-1]÷[(40-25)÷(3×40-4×25)×8-1]=10  
  我孩子是这样做的:假设一分钟来1份人,则开三个检票口共检120份人。开四个检票口共检100份人。120-100=20份人,是40-25=15分钟来的人。1分钟来4/3份人。原有120-4/3*40=200/3份人。开8个检票口需200/3除以(8-4/3)=10分钟
  作者:就要来了 回复日期: 18:45:09   
    这种应用题我小学的时候都是用一个式子算出答案的,设未知数,或者借助了超过一个式子,都不算本事。        25×[(40-25)÷(3×40-4×25)×4-1]÷[(40-25)÷(3×40-4×25)×8-1]=10     ==========================================================    正规的解法就是列方程组,其他所谓的“速算”不过是“花架子”而已。  数学重要的是:用更一般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  而不是掌握一些不具一般意义的所谓的技巧。  
  作者:diablo_qzh 回复日期: 17:22:47 
    以每分钟来人Y个,原有人Z个,每票口每分钟处理X人    有方程:40Y+Z=3×40X ---式一     25Y+Z=4×25X ---式二    相减得15Y=20X-&3Y=4X ---式三代入式一得     40Y+Z=90Y-&Z=50Y ---式四    设用8个闸口时K分钟可结束    存在等式 KY+Z=8×KX ---式五    将式三,式四代入式五,以Y为主    KY+50Y=6×KY-&K+50=6K-&K=10    10分钟结束  -------------------------------------------------------    和我一样的思路。
  花了有7分钟,这题目对小学生来说难了点,而且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不觉得三分钟作出来有什么可骄傲的,要是让快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来做基本上三分钟都可以做出来的.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8:47:37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就叫类型题  =====================================  那倒不是,我们当时都是临时现想。那时候我经常和一个同学比着写作业,比的就是一定要用一个式子。整个小学,只有一道题我俩不约而同地用了两个式子,呵呵,还是没分出胜负。
  公务员考试题目类型。  要求40s内解出。
  哈哈,小孩两分钟搞定,说巨简单~~~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8:47:37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就叫类型题  =====================================================    奥数的那些庸师就是靠这么忽悠你们赚钱的。  庆幸小时候没去学啥奥数。  要不然,很简单的2元一次方程组都会被吹得天花乱坠。
  用方程简单的很
  楼上的都不是人,是牛人。
  不用方程,纯粹用小学的方法:      设每分钟每检票口检票1人  则
每分钟来的人数是(3*40-4*25)/(40-25)=4/3  所以检票前已到的人是3*40-4/3/40=200/3  若开8个窗口,则每分钟检票人数比来的人数多8-4/3=20/3  所以 开8个窗口需要的时间是(200/3)/(20/3)=10分钟。
  作者:就要来了 回复日期: 18:45:09 
    这种应用题我小学的时候都是用一个式子算出答案的,设未知数,或者借助了超过一个式子,都不算本事。        25×[(40-25)÷(3×40-4×25)×4-1]÷[(40-25)÷(3×40-4×25)×8-1]=10      很好很强大,要是你一直不长大该有多厉害
  作者:风儿拂过柳絮飞 回复日期: 18:10:44 
     我儿子是五年级小学生,他也正在学奥数,刚才我看到楼主发的这道题,就把他叫过来,让他试试,他跑过来,我还没有把题念完,他就说这个太简单了!下面是他列出来的算式:     生长量(3*40-4*25)/(40-25)=4/3     原有量 40*3-4/3*40=200/3(或25*4-4/3*25=200/3)     最后 200/3 / (8-4/3)=10(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
  奥数,说白了就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之类的。。。。。。。    现在大伙想奥数平民化,说白了就是奢望自己智力超群或者某方面有非常好的天赋,以前一直没被挖掘出来,亏了。。。。。。
  作者:waiter2 回复日期: 19:10:46 
    作者:风儿拂过柳絮飞 回复日期: 18:10:44         我儿子是五年级小学生,他也正在学奥数,刚才我看到楼主发的这道题,就把他叫过来,让他试试,他跑过来,我还没有把题念完,他就说这个太简单了!下面是他列出来的算式:       生长量(3*40-4*25)/(40-25)=4/3       原有量 40*3-4/3*40=200/3(或25*4-4/3*25=200/3)       最后 200/3 / (8-4/3)=10(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    ————————————————————————  确实是聪明,不过搞这些偏难怪踢没啥用,不如多出去玩会儿——一个昔日天才的忠告。  
    作者:就要来了 回复日期: 18:55:46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8:47:37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就叫类型题    =====================================    那倒不是,我们当时都是临时现想。那时候我经常和一个同学比着写作业,比的就是一定要用一个式子。整个小学,只有一道题我俩不约而同地用了两个式子,呵呵,还是没分出胜负。    ========================================================    小时候这么干,可以说是年少好胜。  长大了,还拿这个拿出来吹,那就是无聊了。    这种东西你算得再快,式子列得再少,也不是什么本事。  因为明白了方法,是个人都会算。    本身就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别人早研究透的东西,你就算搞出所谓的N种速算法,也没有意义,因为那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现在想来,最没有用的就是几何,但我偏偏在几何上用功最多。这门课程不知道现在取消没有。  
  没感觉题目难啊? 刚才解了下,不到5分钟!就设个4元一次方程来解而已,小学5年级的奥数也就差不多这样吧! 那个博士太久没做小学奥数题目而已~
  开3个口,需要40分钟;开4个口需要25分钟。由此可计算出每分钟来的人的单位数(40*3-25*4)/(40-25)=4/3(一个检票口一分钟检票的人数为一个单位)。开始检票的时候,排队的人数25*4-4*25/3。  假设八个检票口检票需要X分钟,则在X分钟里面新增加的人数为4/3*X,则总人数为25*4-4*25/3+4/3*X,另外8个窗口检票的人总数为8*X,等式组成方程。解X=10。奥数的题目有时候需要另辟蹊跷来解,这道题目不算难。不过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习惯性方程思维,反而不容易想到一些简单的方法。
  如果都取极限值就非常好算,设开始检票的时候没有人,每分钟来一个人
  假设原有排队人数为常数A,每分钟到来人数为常数B,每分钟检票口检票人数为常数C。所求未知数为X。根据题目要求,可得出以下等式:  1. A+40B=120C  2. A+25B=100C  3. A+XB=8XC  等式(1-2)/等式(2-3)得一元一次等式15(100-8X)=20(25-X)  解得X=10    顶多3分钟计算完毕。  
    怀念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每次见到这种题目,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挺亲切,有点惆怅
  假设检票前有80人排队,每分钟来一人,每分钟每个检票口通过一人    开三个口:40分钟后刚好没人  开四个口,25分钟后剩五人
五个人四个口算不上排队吧?  开八个口,11分钟后剩两人
三个人八个口也算不上排队吧?      所以答案是十一分钟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9:38:20 
    现在想来,最没有用的就是几何,但我偏偏在几何上用功最多。这门课程不知道现在取消没有。  =========================  放屁没用,学工程的你几何不行还搞毛啊
  作者:吃饱了真的不饿 回复日期: 19:56:31 
    假设检票前有80人排队,每分钟来一人,每分钟每个检票口通过一人        开三个口:40分钟后刚好没人    开四个口,25分钟后剩五人 五个人四个口算不上排队吧?    开八个口,11分钟后剩两人 三个人八个口也算不上排队吧?            所以答案是十一分钟    ————————————————————————————————  你这个假设本身是不允许的。
  奥数?  有志者去吧,  一般人就别去折腾了。  听说,幼儿园都有奥数了。。。。。。。。。
  天涯的高人真是多啊,看来在小学阶段,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上大学后,智商就降低了。  
  唉,孔二狗黑道里面就有这道放水题
  所谓奥数就是用简单的方法求解复杂的问题。看谁更会技巧,但是NB人通常不这样做。    举个例子,在不知道有限差分之前,很多人会想很多看似NB的近似方法,甚至是总结很多经验公式去拟合复杂的边界条件,以求取解析解。这就叫杂耍,也是奥林匹克比赛的中心思想。所以迄今为止,没有一条NB的理论是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诞生的    等到你知道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方法以后,所有的NB近似方法全部歇菜,一个方法通吃所有复杂边界。这才叫颠覆性的创造,真NB    而中国现在缺的就是后者,大家都喜欢玩一些杂耍的东西。而没有创造性。
  这道题引出了不少数学高人。  我印象中数学好的人,物理不一定好,不知道是否有普遍性。    
  胆结石 胆囊炎        我叫张明方,在山东济南从事军医35年。颠沛流离中不忘医德祖训以忠于患者为根本。    我研制明方胆石贴,用山熊胆、穿山甲、水蛭等血肉有情之猛药,使药性归经入穴,直接灌注胆囊,调整胆汁成分,不浪费丝毫药力,效果霸道惊人。经山东省5大医院联合临床验证,2天贴一次,当天必可止住疼、胀。2个周期, B超可见胆石缩小。3-4周期胆结石会完全消失。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用此方百中,根本无需手术。国家给我&中国百名杰出医药大师&称号。    专家热线:010 --     短信
         
  我晕了。。。
  一看便知是牛吃草问题
  博士算个屁,谁也别装逼
      作者:看帖回帖不发帖 回复日期: 18:15:12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18:10:07        有没有人敢用纯小学手段来解?非天才莫尝试,会累断脑筋的!      ——我现在就想找个人来用纯小学数学来算,我看他这么算出来的?    -----------------------    这个就是牛顿的牛吃草问题,这玩意的确是小学5年级的奥数水平。               作者:看帖回帖不发帖 回复日期: 18:17:28 
    给你们贴个现成的,自己琢磨琢磨吧,其实真的挺简单的        牛顿在他的著作&普通算术&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12头牛4周吃草3格尔,同样的牧草,21头牛9周吃10格尔.问24格尔牧草,多少头牛18周吃完?(格尔--牧场面积单位)     12头牛4周吃牧草3格尔,那么10格尔草地,12×3=36头牛,吃4周。         10格尔草地每周长草:(21×9-36×4)÷(9-4)=9 24格尔草地每周长草:9÷10×24=21.6         10格尔草地原来有草:21×9-9×9=108, 24格尔草地原来有草:108÷10×24=259.2         259.2÷18=14.4 14.4+21.6=36头牛。         答:24格尔牧草,36头牛吃18周吃完  ==========================================================    正解!  
  40分钟3个口子消化  25分钟4个口子消化  消化的显然快于新进  快多少  每分钟消化40分之1  或者每分钟消化25分之一  25分之1减去40分之1等于200分之3  25分之1加200分之3乘4等于十分一  完毕
  很简单,10分钟;把原来排队的人考虑进去就可以算出来了。    知道方法了,就简单,不知道方法,就非常复杂,没有任何考察智力或锻炼智力的地方!
  这个博士太歪了,我解这个题用了三分钟,用的四元二次方程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20:17:58 
    这道题引出了不少数学高人。    我印象中数学好的人,物理不一定好,不知道是否有普遍性。  ==========================================================================  数学家的思维模式和哲学家有得一拼,除了部分搞应用数学的以外,大多数人物理烂得一塌糊涂
  典型的牛吃草问题!!!你说的那个奥数教师有问题,估计博士也把学过的奥数给忘了
  老牛吃嫩草,老题换新题
  一不小心把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看成了牛顿吃草问题
  搞了一下,列方程2分钟,计算麻烦些,5分钟,共用时7分钟。  这是什么数奥呀,分明就是把初中的题目给小学生做!  我已经给我五年级的女儿下了命令,不准再去上书奥课!
  我半分钟口算都出来了
  作者:犬出没 回复日期: 20:10:41 
    所谓奥数就是用简单的方法求解复杂的问题。看谁更会技巧,但是NB人通常不这样做。        举个例子,在不知道有限差分之前,很多人会想很多看似NB的近似方法,甚至是总结很多经验公式去拟合复杂的边界条件,以求取解析解。这就叫杂耍,也是奥林匹克比赛的中心思想。所以迄今为止,没有一条NB的理论是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诞生的        等到你知道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方法以后,所有的NB近似方法全部歇菜,一个方法通吃所有复杂边界。这才叫颠覆性的创造,真NB        而中国现在缺的就是后者,大家都喜欢玩一些杂耍的东西。而没有创造性。  ----------------------------------------------------同意!
  丢人啊,这种提名也拿出来  上过学没有啊???
  其实很简单的,我多年前也上过小学奥数班,其实是牛吃草问题,小学奥数书上都有类似的题目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山歌。为了个什么奥赛,把孩子的美好童年的都毁了。小学生做初中的题,初中生做高中的题,高中生做大学的题。大学生做社会题。
  最简单的式子之一是:    25÷[(40-25)×(8-3)+25]×40=10    能够正确理解这个解法式子的小学生就算人才了。
    呸~~小时候这类题做多了~~~~~    参加过奥赛的同鞋们肯定能记得这类题是牛顿首提的马吃草问题~~  
  这个问题至少让我们知道,奥数是多么无聊的一个活动,如果有孩子因此免于煎熬,幸甚。
  作者:犬出没 回复日期: 20:40:20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20:17:58        这道题引出了不少数学高人。      我印象中数学好的人,物理不一定好,不知道是否有普遍性。    ==========================================================================    数学家的思维模式和哲学家有得一拼,除了部分搞应用数学的以外,大多数人物理烂得一塌糊涂  ——————————————————————————————  好像很多喜欢哲学的人,物理比较好。  
  你看你们,瞎折腾什么?
    假设原有排队人数为常数A,每分钟到来人数为常数B,每分钟检票口检票人数为常数C。所求未知数为X。根据题目要求,可得出以下等式:    1. A+40B=120C    2. A+25B=100C    3. A+XB=8XC    只有这种思路是最严谨的,其他都是扯淡
  作者:马掌坪 回复日期: 20:59:52 
    搞了一下,列方程2分钟,计算麻烦些,5分钟,共用时7分钟。    这是什么数奥呀,分明就是把初中的题目给小学生做!    我已经给我五年级的女儿下了命令,不准再去上书奥课!  
  其实用求特定字母来代替消除,很简单,5min搞定~哈哈,还是工科的好,理论加实践,理科理论学多了,不知道用什么了!
  没学过奥数,看不懂上面很多高人的奥数术语和解法。  通过最笨的列方程解决。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19:55:47 
        怀念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每次见到这种题目,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挺亲切,有点惆怅  
  作者:首席观看者 回复日期: 23:06:52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19:55:47              怀念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每次见到这种题目,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挺亲切,有点惆怅     同感    =================================================  还有看80后的回忆之类的帖子,总是很感动。童年少年都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是把每个窗口的吞吐效率作为不变量给出等式,得到单位时间来人相对开始售票前一刻总人数的相对值,然后马上就能得到8个窗口时间喽,    那个刘博士啊~~~~真tmd丢人,别的其他如果有什么不行就算了,这个也不行,理工科?你母校,博士生,硕士生,大学本科生的脸面都让你丢尽了!!!还精通什么什么的,那个记者也是居心叵测。    从来也不报导点积极正面的大学生形象,尽丢人
  俺就别丢人了,  看了半天,题目都还没有理解.....  睡觉  
  作为天涯特聘心里医生兼头号道德家,我必须要说:后面放几个城管,一分钟都用不了!!!
  3*40x = i + 40y  4*25x = i + 25y  8zx = i + zy    求z,答案z=10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22:50:34 
    作者:犬出没 回复日期: 20:40:20        作者:我的名字是龙 回复日期: 20:17:58          这道题引出了不少数学高人。        我印象中数学好的人,物理不一定好,不知道是否有普遍性。      ==========================================================================      数学家的思维模式和哲学家有得一拼,除了部分搞应用数学的以外,大多数人物理烂得一塌糊涂    ——————————————————————————————    好像很多喜欢哲学的人,物理比较好。  =================================================================================  好像至今还没有一个,这哲学家能在物理学界有所简述的。哲学家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理。  倒是有很多物理学家信奉一定的哲学思想,比如爱因斯坦相信上帝是不会执骰子的,不过他错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窗口的服务态度不好,还有人愿意在那排队吗
  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3分钟解决。
  牛吃草问题,10分钟。  ==================  正解!!!!
  我已经十一年没碰过数学了。生活中也只是简单的算算人民币。。。  第一眼看到这个题,觉得很简单,因为每分钟来几个人根本不需要考虑。就假设为每分钟来一人好了。可算了算把自己绕进去了。稀里糊涂的算了二十分钟,终于又醒悟了。就是嘛,每分钟来几个人都无所谓,只要不是零就行了。好歹是算出来了。。。。。  我初中根本没进过前三名,扩招前也没考上本科,更别说重点了。。。
  囧,这不是考公务员的常见题型吗,用最笨的方法列个方程组也花不了多少时间,那博士可能是交大艺术系的= =
  牛顿古题
牛吃草   难题1000里面的第1000题   我唯一小学没做出来的题
  额……还好我学的是文。
      作者:宋祖道 回复日期: 23:57:54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窗口的服务态度不好,还有人愿意在那排队吗                    这才是素质教育。
  作者:es2roser 回复日期: 22:53:07 
      假设原有排队人数为常数A,每分钟到来人数为常数B,每分钟检票口检票人数为常数C。所求未知数为X。根据题目要求,可得出以下等式:      1. A+40B=120C      2. A+25B=100C      3. A+XB=8XC        只有这种思路是最严谨的,其他都是扯淡  =================================================  个人认为所有这种假设原有排队人数的思路都不严谨!!!    各位请仔细审题:“某车站要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    正确的假设是提前A分钟排队,每分钟来B人,8检票口时x分钟消失,则有:  每个检票口通过人的速率=(40+A)*B/(3*40)=(25+A)*B/(4*25)=(x+A)*B/8x  上式不但可以解出x=10,还可以解出是提前50分钟排队,而两个进出速率是不固定的,固定的是进出速率之比4/3    至于上边不设变量只用一个式子解出的高人,在下只能膜拜,无语..
  原来小学五年级还没学方程式............................
  天涯就是牛人多啊
  奥数就是初中的题目 给小学生做,高中的题目拿给初中生做,大学的题目给高中生做。没意思
  这博士是学化学的。              
  牛顿牛吃草问题  牛吃草问题经常给出不同头数的牛吃同一片次的草,这块地既有原有的草,又有每天新长出的草。由于吃草的牛头数不同,求若干头牛吃的这片地的草可以吃多少天。   解题关键是弄清楚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求出每日新长草的数量,再求出草地里原有草的数量,进而解答题总所求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1.(牛的头数×吃草较多的天数-牛头数×吃草较少的天数)÷(吃的较多的天数-吃的较少的天数)=草地每天新长草的量。   2.牛的头数×吃草天数-每天新长量×吃草天数=草地原有的草。
  不懂得算
  不懂得算
  不懂得算
  不懂得算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呗!有什么难得!主要是对小学生没有学过这个,他们要用另一种途径来做所以困难!  小时候的三年级的暑假俺也参加过几天的奥林匹克小组,里面就是教人用特色的方法,甚至推测猜测法来解题!后来,俺不那么下功夫,暑假就知道玩,去了几个星期就不去了。后来想起来特后悔,吃不了苦,就得不到甜!  小时候很早家里就给俺进行数学教育,特别是应用题,小学前每天都要坐上几道。后来一是因为没持续参加数学小组,另是因为自己贪玩认为自己数学好考试没问题,所以数学作业就不写,有时候可也不认真听。最后积少成多,在初中的时候,数学大崩溃。特别是几何,差的一塌糊涂。老师教的做辅助线的规则方法,上课都没听过。到考试时整天瞎画辅助线,越画越难整!中考时候数学一般,几何很差!  到了高考,数学还是不那么突出。毕竟落下的很难再补上。痛定思痛后立体几何认真学了,还不错。解析几何,由于运算能力不怎样?往往写了方程式解不出来。哎!  到了大学后,高等数学几乎是自己学习的。难着参考书习题集拼命的学,最后考研的时候数学成绩还不错!终于在人生中补上来一点!  数学呀,心中永远的遗憾!当初要是多坚持,不放弃,不那么自大,全心全意的对待它。我的人生将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多考几分大学,研究生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郁闷中。。。
  这道题算出来了10分钟,可惜竟然忘了记自己解题的时间 不过挺简单的啊,估计我也就算了十分钟
  提起买票就来气,周五回家,三个小时的火车,居然晚点6小时,又退票,对重买票,没座了,站回家的。
  I got it in less than 10 min
  某车站要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设:提前m分  8个口队伍多少分钟后恰好消失,设:n分  设:单口每分检票y人,每分钟排队x人  解:120y=(40+m)x,100y=(25+m)x,8ny=(n+m)x  式一式二得x\y=4\3 m=50   代入式三则 8n\n+50=4\3  解得n=10  感觉这个思路不难 起码可以做中学题目,不过小学生。。
  三元一次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应该都会。。。。但前读后忘记的人多。。。。比如说ME。。。。
  是一个效率的问题吧。  3*40 = 120  4*25=100
  他们的增加率是20%, 但是只是增加了一个窗口,效率增加了20%  如果是=10分钟,考虑到增加8个窗口,效率应该也是递增的,  3/4=1.333333  8/3=2.666666  增加率20/效率比1.3 = 15 大概  将效率考虑进去应该是 15*2.666=39  100*0.6 = 6   嘿嘿,不懂数学,自己瞎研究下大概象这样。  
  作者:迷失的小鸡鸡 回复日期: 18:01:19 
      售票员说没票了,人群马上就消失了!    ===========================================================  顶一下!!
  卖票的会不会先出好票分类呢?那样还要占用一定时间的
  这个题目需要30个小时?需要你算的头昏眼花?没搞错吧。  我就用了一会就出来了。这个很简单的呀
  不对吧,简单的替代算法  a:每分钟来的人数  b:每分钟检票人数  c:开始检票时已有的人数  d:开8个检票口,应该花的时间  根据条件1和2,最后可以得出200b=20b*d,推导过程也很简单  小学生算的话5分钟应该可以解决的
  楼主的答案是不正确的!我是中科院数学所的,我认为该题应该用高等数学及混沌学理论来解题。大家的解题思路都漏掉了几个关键的参数和变量。比如:我们应该考虑车站当时是否处于春运期间?在十个检票口排队的人中有没有黄牛?因为黄牛会反复排队倒购车票,所以即使开再多的检票口人流也消失不了。还要考虑售票窗口内部工作人员是否会倒卖车票?如果是,那么排队人群中任何人都买不到车票,还将继续排队等待第二天或第三天的车票,排队人流短时间内也无法消失!所以,这道奥数题出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理性逻辑的看问题。同时,该题也是一个我们中科院数学所和铁道部合作立项,共同攻关的国家863科研项目。再透露一下,我现在是用我国自行研制自行开发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国产山寨手机上网留言。
  楼主的答案是不正确的!我是中科院数学所的,我认为该题应该用高等数学及混沌学理论来解题。大家的解题思路都漏掉了几个关键的参数和变量。比如:我们应该考虑车站当时是否处于春运期间?在十个检票口排队的人中有没有黄牛?因为黄牛会反复排队倒购车票,所以即使开再多的检票口人流也消失不了。还要考虑售票窗口内部工作人员是否会倒卖车票?如果是,那么排队人群中任何人都买不到车票,还将继续排队等待第二天或第三天的车票,排队人流短时间内也无法消失!所以,这道奥数题出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理性逻辑的看问题。同时,该题也是一个我们中科院数学所和铁道部合作立项,共同攻关的国家863科研项目。再透露一下,我现在是用我国自行研制自行开发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国产山寨手机上网留言。
  楼主的答案是不正确的!我是中科院数学所的,我认为该题应该用高等数学及混沌学理论来解题。大家的解题思路都漏掉了几个关键的参数和变量。比如:我们应该考虑车站当时是否处于春运期间?在十个检票口排队的人中有没有黄牛?因为黄牛会反复排队倒购车票,所以即使开再多的检票口人流也消失不了。还要考虑售票窗口内部工作人员是否会倒卖车票?如果是,那么排队人群中任何人都买不到车票,还将继续排队等待第二天或第三天的车票,排队人流短时间内也无法消失!所以,这道奥数题出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理性逻辑的看问题。同时,该题也是一个我们中科院数学所和铁道部合作立项,共同攻关的国家863科研项目。再透露一下,我现在是用我国自行研制自行开发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国产山寨手机上网留言。
  楼主的答案是不正确的!我是中科院数学所的,我认为该题应该用高等数学及混沌学理论来解题。大家的解题思路都漏掉了几个关键的参数和变量。比如:我们应该考虑车站当时是否处于春运期间?在十个检票口排队的人中有没有黄牛?因为黄牛会反复排队倒购车票,所以即使开再多的检票口人流也消失不了。还要考虑售票窗口内部工作人员是否会倒卖车票?如果是,那么排队人群中任何人都买不到车票,还将继续排队等待第二天或第三天的车票,排队人流短时间内也无法消失!所以,这道奥数题出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理性逻辑的看问题。同时,该题也是一个我们中科院数学所和铁道部合作立项,共同攻关的国家863科研项目。再透露一下,我现在是用我国自行研制自行开发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国产山寨手机上网留言。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等式组计算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