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塑性退化尸王爆什么

我关注的版块:
查看: 1397|回复: 10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偶然偏心是什么意思?
土木币12072
考虑结构地震动力反应过程中可能由于地面扭转运动、结构实际的刚度和质量分布相对于计算假定值的偏差,以及在弹塑性反应过程中各抗侧力结构刚度退化程度不同等原因引起的扭转反应增大;特别是目前对地面运动扭转分量的强震实测记录很少,地震作用计算中还不能考虑输入地面运动扭转分量。采用附加偶然偏心作用计算是一种实用方法。美国、新西兰和欧洲等抗震规范都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考虑附加偶然偏心,偶然偏心距的取值多为0.05L。对于平面规则(包括对称)的建筑结构需附加偶然偏心;对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结构,除其自身已存在的偏心外,还需附加偶然偏心。
&比较全面的解释&
&太有水平了,学习提高,赞一个!&
&哦哦,貌似懂了一些,非常感谢&
In my shoes, just to see
what it's like to be me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没有人 发表于
考虑结构地震动力反应过程中可能由于地面扭转运动、结构实际的刚度和质量分布相对于计算假定值的偏差,以及 ...
哦哦,貌似懂了一些,非常感谢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五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76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5 积分
土木币21099
主要是考虑荷载实际分布的不均匀与施工偏差造成的质量偏心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土木币1033
没有人 发表于
考虑结构地震动力反应过程中可能由于地面扭转运动、结构实际的刚度和质量分布相对于计算假定值的偏差,以及 ...
太有水平了,学习提高,赞一个!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广州老庄真是太恶心了,买通了土木在线结构版主cadway,不仅无缘无故删除我的帖子,还封了我的土木在线IP。对于cadway这种和广州老庄串通一气,无理由删除一篇面授学员正常询问的帖子而且毫无任何理由的封我的IP不让我继续发帖的行为,我一定和土木在线投诉到底!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攻城师666444 发表于
太有水平了,学习提高,赞一个!
广州老庄真是太恶心了,买通了土木在线结构版主cadway,不仅无缘无故删除我的帖子,还封了我的土木在线IP。对于cadway这种和广州老庄串通一气,无理由删除一篇面授学员正常询问的帖子而且毫无任何理由的封我的IP不让我继续发帖的行为,我一定和土木在线投诉到底!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没有人 发表于
考虑结构地震动力反应过程中可能由于地面扭转运动、结构实际的刚度和质量分布相对于计算假定值的偏差,以及 ...
广州老庄真是太恶心了,买通了土木在线结构版主cadway,不仅无缘无故删除我的帖子,还封了我的土木在线IP。对于cadway这种和广州老庄串通一气,无理由删除一篇面授学员正常询问的帖子而且毫无任何理由的封我的IP不让我继续发帖的行为,我一定和土木在线投诉到底!
三星工程师, 积分 8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 积分
学习学习了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学习了 感谢·
新人进步奖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18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8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
第25卷增刊岩土力学Vol.25Supp.200;文章编号:-(2004)增刊-;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吕爱钟;(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泰安,27101;摘要:从岩石(岩体)基本性质的试验研究;岩石塑性;中图分类号:TU45文献标识码:A;Somesituationandprogress;LUAi-zhong;(Col
第25卷增刊
Vol.25 Supp. 2004年9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Sep. 2004文章编号:-(2004)增刊-0001-09 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吕爱钟(山东科技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山东 泰安,271019) 摘
要: 从岩石(岩体)基本性质的试验研究;岩石塑性力学研究及岩石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岩石流变力学研究;岩石损伤、断裂力学研究;岩石块体力学研究;分形-岩石力学研究;岩石渗流(耦合)力学及环境岩土工程;岩石力学计算方法及位移反分析;智能科学方法在岩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非线性科学方法(混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10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并回顾了岩石力学专家们一些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关
词: 岩石力学;状况;进展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Some situation and progress in rock mechanics study in China LU Ai-zho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an 271019, China)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ock mechanics study and its progress in China are stated from ten aspects such as te plasticity and pla coupling seepage/stress and environment geot numerical methods and displa int chaotic behavior and predictive. It also briefly reviewss the main success achieved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 progress1
言新中国成立以后,交通、能源、水利水电与采矿工程各个领域遇到了许多与工程地质及岩土力学密切相关的技术难题。例如特殊的区域性构造地质、松散破碎复杂岩基、高地应力作用下的极软岩、大跨洞室围岩的大变形、水工隧洞群之间的相互受力作用、高陡边坡的长期稳定、以及“三下”采煤等等。由于这些领域的需要,对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1,2]杂多变的岩石力学课题[5],需要研究和解决。下面分10个方面,简述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2
岩石(岩体)基本性质的试验研究岩石试验是岩石力学的基础,是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随着试验设备和手段的提高,岩石力学的试验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常规的岩石力学试验发展很快,如单轴拉伸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岩体抗剪试验、岩石流变试验、断裂试验等。近年来,随着大批重大岩石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岩石力学特性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了若干非常规的岩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例如:利用高倍扫描电镜对岩石的细观时效损伤特性所进行的细观试验分析、岩石损伤力学特性的CT试验、岩石声发射试验、膨胀岩的膨胀试验,复杂应力条件下岩石在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多轴卸荷破坏试验等。。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有历史意义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勘测的大规模展开,为岩石力学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以及实际的工程应用注入了巨大的活力[3,4]。80年代末,中国政府决定正式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更大量的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摆在中国专家、学者们的面前,如长达6 km、最大坡高达170 m的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开挖,其整体稳定性与变形机制、岩体流变与地下水渗流等等极为复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作者简介:吕爱钟,男,43岁,博士,现任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建筑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E-mail:。2
岩石塑性力学研究及岩石塑性应变梯度理论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类材料的变形机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变形状况有一定差异,还会出现定性上的失误。例如一些实际体缩的材料会算出体胀,反之,体胀会算出体缩;又如岩土材料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屈服面非正交,而按经典塑性力学算出的必然正交。诸如此类问题,国内外岩土力学界早有发觉,并通过大量试验加以证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指出岩土类材料不服从关联流动法则,提出了非关联流动法则及具有剪切屈服面与体积屈服面的双屈服模型来修正计算。然而,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形成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国内郑颖人、沈珠江、龚晓南等岩土塑性力学专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注意到经典塑性力学中存在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与应力主轴不旋转假设。正是这些假设,使经典塑性力学无法较好地适应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经过国内岩土塑性力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从固体力学原理出发,把经典塑性力学拓展为广义塑性力学,它既适用于岩土类材料,也适用于金属。岩石材料达到塑性破坏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岩石破坏后具有应变软化特性,并有时伴随着变形失稳过程,这是岩石力学非线性本构研究的难点,也是固体力学中的核心研究课题。在经典塑性力学中将具有应变软化特性的这类岩土材料视为不稳定材料,经典塑性理论中的德鲁克(Drucker)公设不再适用,尽管伊留辛公设可以描述不稳定材料,但伊留辛公设与德鲁克公设一样要满足塑性势面与屈服面相同的条件(岩土材料的塑性势面与屈服面是不一致的)。具有应变软化特征的这种材料不总是不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岩石在软化区是稳定的,而对另一些岩石在软化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同种岩石,在不同条件下,其软化区的稳定性也不相同。因此,传统的唯象学本构理论在岩石应变软化区的应用遇到了极大的理论困难。基于传统的连续体力学的弹塑性理论和各种宏观尺度下的本构关系,没有考虑细观尺度的影响,实际上在岩石中含有可见尺度的小裂纹和节理,通过岩石试件的实验,已经发现试件的尺度效应和应变局部化现象。尺度效应现象已经比较熟悉,而应变局部化相对陌生。所谓应变局部化是指一个宏观均匀的岩石试件,受到均匀的压缩载荷作用,在峰值强度前,岩石试件各处的变形场基本上是均匀的,[6]而在接近和超过峰值强度后,变形会强烈集中到一个区域或条带上,变成非均匀的变形场,破坏出现在局部。尺度效应和应变局部化这是传统的宏观连续介质理论不足以解释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考虑在传统弹塑性理论的框架下,发展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即在本构关系中引入应变梯度项。即材料的本构关系不仅与应变有关,而且与应变梯度有关,若考虑一维情况,则有σ=f?,ldε??ε??dx?式中l是为了应变梯度项与应变项在本构关系中量纲的匹配,而引入的一个依赖于材料细观结构的内变量,称为材料长度参数。通常认为,材料长度参数和材料的颗粒直径和裂缝尺寸有关,材料的质地越均匀,其值越小。当l=0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退化为经典的塑性理论。在金属类材料中,目前,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有多种提法,例如,有用转动变量表示的偶应力理论,用应变梯度表示的应变梯度理论,并且有各种高阶梯度的理论,CS(Couple Stress)应变梯度塑性理论(也有称偶应力理论)和SG(Stretch and rotation Gradient)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已在断裂力学中得到了应用[7],很多成果在岩石力学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中值得借鉴。在国内岩石力学界,潘一山、冯吉利等人(1998)最早涉入岩石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研究[8],王学滨等人在此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9]。所涉及的主要工作有:岩石失稳破坏的应变梯度模型研究;冲击地压后变形破坏的梯度塑性理论;多孔介质动力应变局部化分析的梯度塑性模型;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岩石试件剪切破坏失稳判据;岩石材料应变软化尺寸效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岩石单轴压缩作用下变形局部化的梯度塑性解;考虑应变率及应变梯度效应的断层岩爆分析。4
岩石流变力学研究在软岩和极软岩、节理裂隙发育或高地应力条件下,岩石的流变特性更为明显,已成为工程设计计算中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我国学者虽然在岩石材料流变学的研究方面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较快。在实验设备研制方面,早在80年代,同济大学研制了岩体弱面剪切流变仪(1982),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制了岩石三轴流变仪(1982),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了多功能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石增刊
吕爱钟: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 3三轴流变仪(1985)等等都是其代表。这些试验设备的研制和应用大大促进了岩石流变力学在我国的发展[1]。在岩石流变学理论与应用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工作。已故的陈宗基教授在中国率先建立了岩石流变的扩容方程(1981),其特点是不仅考虑一般的蠕变,而且考虑其扩容变形也随时间增长而发展,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矿山井巷围岩稳定性评价以及岩爆和地震方面的研究;孙钧(1984)结合一些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流变研究,对岩块、节理和软弱夹层以及断裂破碎带的非线性流变特性分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最近,又结合有限元数值方法,研制了真三维粘-弹-塑有限元非线性数值分析程序软件,用于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开挖施工全过程做三维数值模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9年,夏才初提出了考虑加载历史影响的蠕变试验,并对岩石流变性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探
讨[10];1993年,金丰年对岩石的时间效应从试验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了应变速度、载荷速度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可变模量的非线性本构方程[11];1995年,李永盛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4种岩石的蠕变和松驰试验[12];1997年,刘保国研究了岩体粘弹、粘塑性本构模型的辨识原理及其工程应用[13]。现有绝大多数岩石流变模型没有考虑参数的时间相关性,而实际上,岩体在水和风化等因素的作用下,某些力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明显
的[14];现在国内学者对粘弹力学中的微分型模型研究和应用的较多,比较熟悉Laplace变换解法,而对积分型模型和积分算子方法国内知者甚少[15],实际上,积分型本构形式包含了微分型本构形式所能表达的内容,并可以超越在它之外,也就是说积分型本构形式更具有一般性。损伤裂隙的统计,得出了损伤裂隙分布模型,并由此定义出损伤张量,进而引入有限元计算;谢和平(1987)将岩石粘弹塑性非线性大变形有限元计算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矿山地下开采、地表沉陷、路基稳定性分析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并出版了《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专著(1990);杨延毅(1990)完成了《节理裂隙岩体损伤-断裂力学模型及其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博士论文;李新平(1990)完成了《多裂隙岩体的等效连续弹性损伤断裂模型、强度特性及有限元分析》博士论文,将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结合起来,考虑了裂隙对岩体应力、应变的损伤效应,建立了岩体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方程(1992)[16];孙钧(1992)、赵永红(1993)分别采用带有微型加载装置的扫描电镜对岩石的微损伤扩展进行研究,并用于三峡船闸高边坡闪云斜长花岗岩的损伤扩展分析(1997);这些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岩体损伤力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岩石损伤机理的解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杨更社等(1996)在岩石损伤的CT识别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通过CT可以定量地与岩石损伤变量和损伤扩展联系起来,为建立岩石损伤扩展本构关系奠定了基
础[17]。李术才(1996)完成了《加锚断续节理岩体断裂损伤模型及其应用》博士论文,按应变能等效假设及自洽理论建立了加锚断续节理岩体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及其损伤演化方程,并将其应用于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重点分析了边坡节理尖端产生次生裂纹的可能性及演化长度和用锚固手段减少节理损伤演化区和边坡变形量的效 果[18]。在开挖爆破、地震、核爆等动荷作用下动力损伤特性的研究国内外刚开始不久,李宁(2002)提出了裂隙岩体的细观动力损伤模型[19]。6
岩石块体力学研究浅部天然硬岩几乎都是受到非连续面切割的岩体。因此,一般可以将它看作一种块体结构。在块体理论中,认为结构面是贯通的,并且强度很低或不具有强度,而块体则是刚性的。这一理论首先是由石根华提出的(1977),块体理论首先将结构面和开挖临空面看成空间平面,将各种作用荷载看成空间向量,应用几何方法(拓朴学和集合论)详尽研究在已知各空间平面条件下岩体内可构成多种块体类型及其可动性,然后,通过静力平衡计算,求出各类失稳块体的滑动力,作为工程加固措施的设计依据,块体理论在我国水电工程、边坡稳定分析中得到较好的应用。5
岩石损伤、断裂力学研究损伤力学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材料变形与破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载和环境的作用下,由于细观结构的缺陷引起的材料或结构的劣化过程,称为损伤。岩石材料是一种自然地质体,其内部各种节理、裂隙和微缺陷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损伤力学的发展为合理考虑岩石材料各种分布缺陷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末,损伤力学在岩石力学的应用在国内受到极大关注,周维垣(1985)首先将损伤力学应用于二滩拱坝坝肩稳定分析,进行了岩体4
2004年近年来,石根华(1985)又将块体理论得以发展,形成了DDA的理论和方法,DDA(不连续变形分析)是分析块体系统运动和变形的一种新的数值模型,与前期的块体理论不同,它是将块体本身视为可变形体。邬爱清等学者(1997)认为,DDA模型将岩体完全离散化,这与实际岩体的情况不十分相符,将DDA模型与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模型结合起来,如将DDA模型与有限元数值方法相结合,应该是DDA模型工程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20]。孙钧(1997)及其课题组研制了二维DDA程序软件,DDA方法在三峡船闸高边坡岩体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效果。Cundall(1971)提出的离散单元法是分析裂隙块状岩体的较好方法之一。离散元法是专门用来解决不连续介质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最初它的研究对象是岩石等非连续介质的力学行为,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不连续体分离为刚性元素的组合,使每个刚性元素满足运动方程,用时步迭代的方法求解各刚性元素的运动方程,继而求得不连续体的整体运动形态,离散元法允许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滑动乃至块体的分离,不一定满足位移连续和变形协调条件,尤其适合求解大位移和非线性问题。王泳嘉(1986)首次向国内介绍了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几个应用例子,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矿山边坡的稳定分析,按裂隙、断层等结构面的切割情况并由计算机优化划分单元,得到了边坡破坏过程的动态分析。此外,离散单元法在矿山放矿动态模拟中也有应用。当考虑单元本身的变形时,这就是可变形的离散元法[21],DDA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可变形的离散元模型。目前,开发离散元商用程序最有名的公司要属Cundall加盟的美国Itasca国际咨询公司,该公司开发的二维UDEC(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和三维3DEC(3-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code)块体离散元程序,主要应用于模拟节理岩石或离散块体岩石在准静态或动载条件下力学过程的工程问题。近年来,离散单元法和有限元、边界元的混合分析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更加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离散元法允许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滑动乃至块体的分离,当假定节点位移满足连续条件时,可利用Itasca公司开发的FLAC(fast lan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程序进行计算。FLAC是一种显式差分程序,该程序的基本原理和算法与离散元法相似,可以对连续介质进行大变形分析。FLAC程序可以进行边坡、基础、坝体、隧道、地下采场、洞室、开采沉陷预测、岩石变形局部化分析等问题的模拟分析。FLAC还具有很强的前处理功能和后处理功能。由于该程序特别适合于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推出以后,立即受到重视,目前,在国际岩土界相当流行。FLAC程序引入国内仅有数年时间,现已从FLAC2D拓展到FLAC3D,已引起许多科研单位的广泛兴趣。该方法求解使用了离散模型方法、动态松弛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3种技术,从而,将连续介质的动态演化过程转化为离散节点的运动方程和离散单元的本构方程求解。7
分形-岩石力学研究岩石内部含有大量不同阶次、形状极不规则的微孔隙、微裂纹等内部缺陷,是造成岩石宏观非弹性变形和各向异性的根本原因,这些微孔隙和微裂纹的扩展与岩石的强度有直接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数学家Mandelbort创建的分形理论,研究数学领域和自然界中经典欧氏几何无法表述的极其复杂和不规则几何形体与现象,并用分形维数定量刻画其复杂程度。分形-岩石力学是定义在分形度量空间的岩石力学理论,具体地说,是研究考虑自然分形效应的岩石介质变形破坏规律的力学理论[22]。20世纪70~80年代,分形-岩石力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是对现象的描述,如对地形地貌、裂纹扩展路径、裂隙网络的分形计算,然后与一些物理量挂钩,得到一些关系并加以解释。目前,分形-岩石力学的研究已进入第二个层次,也就是对岩石分形的物理机制和演化规律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分形-岩石力学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是令人瞩目的,其中谢和平的工作最具代表性。他在国内最早开设“分形岩石力学”(Fractals-Rock Mechanics)课程。自1985年以来,将分形理论与岩石损伤和断裂力学有机地结合,从刻画岩石材料细观结构入手,在微、细、宏观不同层次上揭示岩石和岩体的力学机理、行为和演化过程。以谢和平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在分形岩石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为:应用分形维数反映岩石损伤演化程度(用分形维数构造损伤张量);用分形几何描述岩石节理与断裂表面形态、断层分布、岩石孔隙结构;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地震、滑坡、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报;根据矿震的分维变化预测冲击地压和岩爆;岩石爆破块度分布的分形结构、岩体裂隙间距的分形特征、煤岩变形及破裂电磁辐射信号的分形规律、岩石渗流过程的分形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已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岩石工程实践中,但要完整增刊
吕爱钟: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5而理想地应用于工程实际看来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将分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应用于实际工程是当前国内岩石力学工作者正在努力的方向。挖对周围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对地面建筑物、道路、土地的破坏等问题。应用以力学为基础的岩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是无法解决大部分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因为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不是单纯的力学问题,在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化学的或生物的问题,甚至还涉及到社会问题。方晓阳(2000)在关于21世纪环境岩土工程展望中[26],论述了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评价的重要性,同时,讨论了常规岩土工程方法不适用研究土与环境相互作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两个环境岩土工程问题DD台湾海峡横跨工程(相当不利的环境条件有地震、火山活动、海啸、台风、暴雨、强海浪及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理特点)和戈壁沙漠绿化工程(沙漠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热、风和水,沙漠绿化目的是使沙漠-水-环境的相互作用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使广大的废地变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田)。8
岩石渗流(耦合)力学及环境岩土工程天然岩体并非总是单一的固相介质,有时在固相介质中的孔隙中赋存有液相和气相,这样的介质称为三相介质体。在许多情况下,必须考虑液体(水或油)、气体(煤矿瓦斯等)在多孔隙和裂隙岩体中的流动规律,这是一个三相介质耦合的相互作用问题,所形成的应力场对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岩体中的冷库、气储存库、油库、核废料处理等都涉及多相介质的相互作用问题。当前,水电站大坝建设中的岩体渗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三峡高边坡需要研究水位上升的渗流诱发的滑坡和地震。因此,耦合岩石力学研究应予以高度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很大进步。陶振宇把岩石力学的应力-渗流耦合分析应用到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研究上,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赵阳升(1993)针对矿山岩石力学特点,建立了煤体-瓦斯耦合的力学模型,并对冲击地压与瓦斯突出的统一失稳理论进行研究,在矿山工程中取得了初步成功[23]。目前,在核废料的地质贮存和高温岩体的地热开发中所涉及的耦合力学分析还要考虑由热产生的温度场耦合。环境岩土工程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分支,环境岩土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岩土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土壤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地球化学、采矿工程等。袁建新(1996)对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并对各类废料的力学和化学性质及溶质传输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环境岩土工程可供选择的课题(水土流失、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土地砂化或盐碱化、滑坡与山崩、城市垃圾、核废料处置、地震、洪水等问题)[24]。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其表现方式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种类型[25]。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或环境质量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和能量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破坏是指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非排污性活动过程中所引起的问题。例如,边坡开挖引起的滑坡灾害,打桩、盾构和顶管推进以及基坑开9
岩石力学计算方法及位移反分析前面所提到的岩土塑性力学、流变力学、损伤、断裂力学、块体力学、分形D岩石力学、渗流(耦合)力学的理论(在数学上往往是由一系列偏微分方程组构成)等一旦建立,对于具体问题,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如何进行求解?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形下难于通过解析的方法求出它的解析解,通常必须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求解,数值法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能模拟岩体的复杂力学特性,也可很方便地分析各种边值问题和施工过程,并对工程进行预测和预报,因此,岩石力学数值分析方法是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有效工具。30年来,岩石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有限差分、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块体元、无限元、流形元及其混合应用等各种数值模拟技术,使复杂的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的设计成为可能。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国,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已不仅由线性发展到高度非线性和大变形问题,由二维发展到三维,同时,还可以考虑流变、渗流与应力场耦合、损伤、断裂以及动力效应。国内出现了一些享有声誉的有限元程序,这些程序均在许多大型岩石工程中得到了良好应用。不同数值计算方法的结合,更能充分发挥各种数值方法优势互补的作用。如有限元-边界元的混合、有限元-离散元的混合、有限元-无限元和有限元-块体元的混合采用等。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18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等内容。 
 我国岩体力学的发展历史和 发展历史和现状 我国岩体力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前,岩体力学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的。尽管我们的祖先们曾创 造过世界瞩目的...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浅谈我国岩体力学问题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本文描述...卸荷岩体力学研究现状及... 25人阅读 5页 2....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浅谈我国岩体力学问题的现状和发展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历史和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前, 岩体力学研究基本上...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高等岩石力学 王述红 论文题目:岩石动力学研究现状及...会的成立,标志着 我国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走向新的...  第一节 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发展动态 一、国际...与学会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及管理方面的专题研究。...通过科技攻关,有力地提 高了我国岩石力学总体水平...  搜 试试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现状及... 7页 2财富值 岩石...今后,随着能源、交通、环保、国防等事业的发展, 更...  发育情况等; 用水文地质学方法了解赋存于岩体中 ...力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岩 体力学发展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用系统论、 ...  项目都把岩石力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程及与地学有关...第一节 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发展动态一、国际岩石...通过科技攻关,有力地提高 了我国岩石力学总体水平。...  岩体力学的发展展望及发展方向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岩体力学的发展展望及发展方向张永伟 学号: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和由它组成的地质体在外力作用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化尸王爆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