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批评虚荣的人、没钱还要买苹果6、用文言文怎么讽刺不懂装懂的文言文他们?不要太短、谢了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课外文言短文阅读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胡古琴,汤汤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蹦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善鼓琴”中的“善”& 善于,擅长
“若泰山”中的“若” 好似,像
“伯牙所念”中的“念” 心里所想的
“摔琴绝弦”中的“绝” 断绝
&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一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徒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儿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说:“此处也不适合我的儿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说:“这正是我的儿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处子】安顿儿子
【乃】:于是,就。
【嬉】游戏,玩耍。
【贾(gǔ)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圣贤。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的母亲是分不开的![2]
焉:焉是个文言虚词,常用在句末作语气词,相当于了。但有时又相当于于之,即在这里,在那里。上文遂居焉,即遂居于之,意为就住在这里。又,《》夫大国,惧有伏焉。惧有伏焉,即俱有伏与之,意为担心齐国在那里有埋伏。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1)盐。既得盐美,便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2),返为其患。天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3)害之。
译文、解释
1、益:增加
2、爽:败坏(口味)
3、反:同“返”,相反
4、昔:从前
从前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端出食物来,他嫌淡而无味。主人听罢,便为他添了点盐进去。愚人尝到了盐的美味,便想:味道所以这么好,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少少一撮,尚且如此,满满一把,岂不更妙?这愚人不懂其中的道理,便单单吃那盐。吃罢,口颤舌抖,反而得了苦楚。
这就譬如那些外道,听说节制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绝了饮食。或是断七日,或是断十五日,空佬佬地使自己遭一番困饿,却对修道毫无益处,活像那个愚人,因为盐可
调出美味来,就单是吃它,致使口颤舌抖,外道的断食也是这样。
适。“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去。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三国魏)】
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执长竿入城门者”:做事,不会思考,不懂变通。
“老人”:自作聪明,好为人师。
这个故事说明了四点【寓意】:
1.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非均匀分段。
3.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4.不要自作聪明,否则会贻笑大方。
鲁:鲁国,在山东。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
不可入:不能进入(城门)。
计无所出:计,计谋,策略。指想不出办法。
俄:不久,一会儿。
老父(第三声):老人。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至:来到。
非:不是。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名词作状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截:截断
但:只,只是。
而:连词,表顺接,然后。
遂:于是,就。
之:代词,指竹竿 。
依:依照。
入:进入。
1.计无所出。
想不出办法了。
2.遂依而截之。
于是鲁国人就把长杆截断了。
3.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杆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管宁割席(拼音:guǎn
n&ng gē x&),出自《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不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友。
管宁、华歆共②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⑨。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把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后来,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座位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带着官帽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再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属《德行》第十一则。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②共:一起
③捉:拿起来,举起,握。
④掷:扔。
⑤去:抛去。
⑤尝:曾经。
⑥乘轩服冕:复词偏义。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⑦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如同,好像。
⑧废书:放下书 。废: 停止。
⑨观 :观望
⑩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⑾窥:偷看
⑿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子:指你
⒀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
【割席断交】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但是,华歆贪慕虚荣,就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
但是,管宁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也未免有些武断。不过,他很有定力,而且他发现了与华歆不志同道合,迟早会割席!
也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
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这样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出自管宁割席的成语
成语即管宁割席,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华歆掷轩冕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_给菜除草___
(2)管挥锄与瓦石不异。____________
(3)又尝同席读书。____________
(4)有乘轩冕过门者。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华捉而掷去之。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4,“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
5.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参考答案】
2,(1)共同(2)没有差别(3)曾经(4)······的人
3,(1)华歆拿起来又扔掉了金子。
(2)管宁读书和原来一样,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4,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5.管宁与华歆锄地时发现了金子和豪车经过门前两个人的态度。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尝试的地方吗?
1.楚:楚国(古代国家名)
2.习:学习
3.操:控制,这里指驾船
4.折:指船调头
5.旋:指船转弯
7.徐:慢慢地
8.惟舟师之是听:只听从师傅的(教导)。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倒置句式,应按“惟听舟师之”理解
9.惟:只,仅仅
10.舟师:传授驾船技术的人
11.渚:水中小洲
12.莫:没有
13.遂:于是就
14.尽:全部
15.遽: [j& ]急忙
16.谢:辞别
17.椎:用椎敲,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18.径:径直
19.亟:立即,突然
20.犯:遇到
21.乃:于是,就
22.四顾:四周张望
23.柁:通假字同“舵”,驾驶
释“惟舟师之是听”这是文言中的一种倒置句式,应按“惟听舟师之”理解,“是”无义,句意为“只听从船师的教导”。又,《学弈》:“惟弈秋之为听”,应按“惟听弈秋之”理解,意为“只听弈秋的讲解”。又,成语“唯利是图”,意为“只贪图利益”,其中“是”「无义」
乃四顾胆落: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
椎鼓径进:敲鼓快进。
1.学无止境,不要因为自己学了些皮毛就骄傲自满,否则会犯下大错,人们工作、学习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2.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不能略有新知就骄傲自满,略有进步就妄自尊大,否则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3.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学习或工作中不断进取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
直不疑,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直不疑是南阳人,担任侍郎侍奉汉文帝。他的同舍郎官请假回家,误将同舍郎官的金子拿走。一天后同舍郎发觉,无端怀疑直不疑,他谢罪说确实拿了金子,便买了金子赔偿了他。后来请假的郎官返回,把金子还给丢金人,使这位以前丢金子的人大为惭愧,因此称直不疑为长者。
(1)南阳:郡名。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2)有告归:有人请假回家。
(3)亡:这里作妄。意:疑也。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1)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骗子就难行骗。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
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2)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3)使:命令。
(4)南郭:复姓。
(5)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6)请:请求。
(7)说:通“悦”,喜悦。
(8)廪食(lǐn s&)以数百人: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
(9)以:用,拿。
(10)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或遂。
(11)好∶喜欢,喜悦,此处是喜欢。
(12)逃:逃跑。
(13)立:继承王位。
(14)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像现在的笙。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曾子之妻之市①②,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zh&)②。”妻适市来[1]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 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
(3)其子随之而泣:曾子的孩子就哭了。之:指曾子妻子要去市场。
(4)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5)反:通“返”,返回。
(6)顾反为女杀彘:回头回家时给你杀猪(吃)。
(7)待:依赖。
(8)彘(zh&):古代意为“猪”。
(8)适:往,到,去。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9)特:只不过,仅,只是。
(10)止:阻止。
(11)戏:玩笑,戏弄。
(12)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13)非有知:没有知识,意思是孩子很单纯。
(14)待:依赖。
(15) 是:这。
(16)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17)而:则,就。
(18)非所以成教也:不能把(它)作为教育的方法。
(19)烹(pēng):煮。
(20)反:通“返”,返回。
(21)遂:于是。
(22)婴儿:孩子。
(21)成教:教育有效果。
曾子为了不失 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 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
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体现了“言必信”的道德理念。但这不见得是韩非 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
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 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要有言必行。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今常用义:适合.文中古义:往,到;如"妻适市来".
今常用义:特别,特殊.文中古义:只是;如"特与婴儿戏耳".
今常用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古义:学习的人;如"待父母而学者也".
今常用义:"成人教育"的简称.文中古义:完成教导,教好;如"非所以成教也".
(1)还,动词,回去;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还,,动词,交还;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3)xu&n动词,通"旋",回转,掉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动词,回来;如:"顾反为女杀彘".
(2)动词,看;如:"顾野有麦场".(《狼》)
(3)动词,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1)动词,制止,阻止;如:"妻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2)副词,同"只",只有;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1)动词,欺骗;如:"今子欺之".
(2)动词,欺负;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名词,儿子,女儿,泛指孩子;如:"子而不信其母"."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2)代词,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如:"今子欺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1)动词.教育.如:"是教子欺也".
(2)动词,使,让 ;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1)动词,相信;如:"子而不信其母"."愿陛下亲之信之".(《》)
(2)形容词,诚实;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1)动词,实现,完成;如:"非所以成教也".
(2)动词,成为,形成;如:"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狼》)
1.判断句:
(1)"待父母而学者也"中的判断主语"婴儿"省略,"待父母而学者"是判断谓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婴儿)是向父母学习的啊".
(2)"是教子欺也"中的"是"是判断主语,"教子欺"是判断谓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1)省略主语
①"顾反为女杀彘"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顾反为女杀彘";该分句可译为"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②"特与婴儿戏耳"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特与婴儿戏耳";该分句可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2)省略宾语
①"婴儿非与戏也"之中,介词"与"之后省略宾语"之",代"婴儿",即"婴儿非与(之)戏也";该分句可译为"孩子不能欺骗啊".
②"是教子欺也"之中,动词"欺"后面省略宾语"之",代别人,即"是教子欺(之)也";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3)省略介词
"妻适市来"之中,谓语动词"适"后面省略介词"于",表示"适"的处所,即"妻适(于)市来";该分句可译为"妻子从集市回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督导及辅助
3月07号 新斯文国学YK-16(余3人)
3月08号 新斯文国学YK-15(余1人)
3月07号 新斯文国学YK-14(已报满)
3月07号 国学初级一阶C1-10(余3人)
3月08号 国学初级二阶C2-8(余2人)
3月08号 国学经典诵读班(余1人)
国学语文初中小升初冲刺班国学语文小学其他
您的当前位置: >
《中庸》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孔子的中庸之道影响中国几千年。可以说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这一论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至今也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
(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
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
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常肿铀肌?鬃尤ナ篮螅寮曳治伺桑铀际瞧渲幸慌伞\髯影炎铀己兔献涌闯墒且慌伞4邮Τ泄叵道纯矗铀佳в诳鬃拥牡靡獾茏又辉樱献佑盅в谧铀迹淮印吨杏埂泛汀睹献印返幕竟鄣憷纯矗泊筇迳鲜窍嗤摹K杂&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仲尼曰(1):&君子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 (第2章)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惧。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
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最高的道德标准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
①鲜:少,不多。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谁能食而知其味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聪明反被聪明误
子曰:&人皆曰:&予(1)知。&驱而纳诸罟N陷阱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第7章)
(1)予:我。(2)罟(gu):捕兽的网。N(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3)辟(bi):同&避&。(4)期月:一整月。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子日:&回(1)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第8章)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
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什么是真正的强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9),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3)报:报复。(4)居:处。(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
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8)矫:坚强的样子。 (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深的道行。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
(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4)见知:被知。见,被。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君子之道费而隐
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
(1)费:广大。隐:精微。(2)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3)与:动词,参与。 (4)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老
鹰。戾,到达。(6)察:昭著,明显。 (7)造端:开始。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如此两方面的性质结合起来,使道既广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唱歌,卡拉0K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个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下棋,知道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思议的人满街都是,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匹夫匹妇与&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VV尔(5)?&(第13章)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4)庸:平常。(5)胡:何、怎么。VV(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换言之,一条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欢迎所有的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走一样。相反,如果只允许自己走,而把别人推得离道远远的,就像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只准自己&革命&而不准别人(阿Q)&革命&,那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条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人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又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这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说人家,就是自己,不也还有很多应该做到的而没有能够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圣贤如孔子,不就从四大方面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吗?那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哪里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呢?说不定还深沉得很呢。
不过也不要紧,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说到底,还是要&言顾行,行顾言&,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庸之道。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9)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第14章)
(1)素其位: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素,平素。现在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2)夷:指东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当时的少数民族。(3)无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入,处于。(4)陵:欺侮。(5)援:攀援,本指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投靠有势力的人往上爬。(6)尤:抱怨。(7)居易:居于平安的地位,也就是安居现状的意思。易,平安。(8)俟(si)命:等待天命。(9)射:指射箭。(10)正(zheng)鹄(gu):正、鹄:均指箭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分守己。
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一个不能适应现状,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回到我们在《大学》读解里面举过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尔发现卖大饼的人很赚钱,一个月一两千,比自己给大学生上课还赚得多了许多,于是便放下课不上而去卖大饼。
这样做值得吗?不值得,这就叫做不守本分,不&知其所止&,这个例子也许举得有点极端,但它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是否&下海&问题时的一个真实报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山望到那山高&,实质上是没有认识清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与&这山望到那山高&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迷失是不满足自己的职位,总是奢望向上爬,奢望高升,总是怨天尤人,而不像圣人所说的那样&反求诸其身&。用耕云先生在其禅学讲话中的说法:这种人没有认识到&一部机器,大的轮轴固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个小螺丝钉,就会出故障,就会由松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构成需要,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其实,耕云先生在这里所说的道理,也正是毛泽东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的情神。只可惜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羡慕,甚至嫉妒别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向上爬,&行险以侥幸&,结果是深深地陷入无休无止的勾心斗角和无尽的烦恼之中,迷失了本性。
凡有奢望,必生烦恼。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吧&&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15章)
(1)辟:同&譬&。(2)迩:近。(3)卑:低处。 (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鼓,弹奏。翕(xi),和顺,融洽。耽,《诗经》原作&湛&,安乐。帑(nu),通&孥&,子孙。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
无所不在的道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1),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3)如此夫!&(第16章)
(1)齐(zhai):通&斋&,斋戒。明,洁净。盛服:即盛装。(2)&神之格思&&&:引自《诗经;大雅。抑》。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揣度。矧(Shen),况且。射(yi),厌,指厌怠不敬。(3)掩:掩盖。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
另一方面,也是照应第12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是&费&,是广大。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也离不开它。
既然如此,当然应该是人人皈依,就像对鬼神一样的虔诚礼拜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1),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笃(3)焉。故栽者培之(4),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大德者必受命。&(第17章)
(1)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飨(xiang):一种祭祀形式,祭先王。之,代词,指舜。(2)材,资质,本性。(3)笃:厚,这里指厚待。 (4)培:培育。 (5)覆:倾覆,摧败。(6)&嘉乐君子&&&:引自《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即《诗经》之&假乐&,&假&通&嘉&,意为美善。宪宪,《诗经》作&显显&,显明兴盛的样子。令,美好。申,重申。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总有一天会受命于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由此看来,儒学并不是绝对排斥功利,而只是反对那种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换言之,儒学所强调的,是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
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方方面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最后落脚到&真诚&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本章以后各章,就是围绕&真诚&的问题而展开的了。
回到本章的内容来看,首先谈的是政治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政治型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学具有头等重要的话题。孔子把政治比作芦苇,取的是它的可塑性。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尧舜禹汤文武执政,于是有仁政;纣王执政,于是有酒池肉林;始皇执政,于是有焚书坑懦;太宗执政,于是有贞观之治;希特勒执政,于是有法西斯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孔子提出&为政在人&的问题,强调执
政者的修养。这与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对执政者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
关于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除了因进入民主时代而再无君臣关系外,其它几项关系都依然是与我们血肉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也都是需要我们正确处理而不可忽视的。至于处理这几项关系的三种德行,智、仁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倒是&知耻近乎勇&一点,值得我们补上两句。俗话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道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能够赶得上别人呢?&(《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知道羞耻是赶上别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以&毋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实质,正是因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别人,从而免于羞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富民兴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知耻近乎勇&的道理所在。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段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最后说到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立于&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则都是执著的体现。&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其实,无论是纲还是目,也无论是精神还是态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举凡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这样的纲,张开这样的目,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总而言之,本章内容丰富而涵盖面广,几乎涉及到《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各个环节,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诚则明,明则诚
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2)明矣,明则诚矣。
(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就。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 也就会做到真诚。
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 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后,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 里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至诚可参天地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2);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
(1)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 (2)赞:赞助。化育:化生和养育。 (3)参天地:与天地并列力三。参,并列。
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真诚者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人类真诚。真诚可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2)形:显露,表现。(3)著:显著。(4)明:光明。(5)化:即化育。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通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
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不遗余力的了。
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祯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
(1)前知:预知未来。 (2)祯祥:吉祥的预兆。③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4)见(xian):呈现。蓍(shi)龟:蓍草和龟甲,用来占卜。(5)四体,手足,指动作仪态。(6)如神:如神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心诚则灵。
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可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了。
至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现象,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你说它是迷信也罢,说它是无稽之谈也罢,反正不仅一般人津津乐道,就是正统儒学的经典,不也同样认为这种现象&几乎蓍龟,动乎四体&吗?
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就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
一言归总,还是说到真诚的出神入化功用。
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3),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4)之宜也。
(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的意思。(2)自道(dao):自我。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来实现。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倒正好用得上我们以前常爱引用的那句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自己解放了,全人类都解放了,世界也就大同了。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
说到底,还是真诚的奇妙神功。
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4)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11),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1)息:止息,休止。(2)征:征验,显露于外。(3)无疆:无穷无尽。(4)见(xian):显现。章:即彰,彰明。(5)一言:即一字,指&诚&字。(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7)斯:此。昭昭:光明。 (8)华岳:即华山。(9)振:通&整&,整治,引申为约束。(10)一卷(quan)石:一拳头大的石头。卷:通&拳&。
(11)不测:不可测度,指浩瀚无涯。 (12)《诗》云:以下两句诗均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语气词。放(wu)语气词。穆,深远。不已,无穷。不显,&不&通&丕&,即大;显,即明显。
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 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是军人的风范。
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懦学修身的要求。不仅不已,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而这正是天地的法则,说穿了,还是由真诚的追求而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终极目的。这使人想到诗人屈原在《桔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质上足一种巨人哲学,一种英雄主义追求。
这种哲学,这种追求在过去的时代里一直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止统。直到现代主义兴起,市场经济发达,一种&非英雄化&、&非英雄主义&的思潮出现,这种哲学,这种追求才受到挑战。
&参天地&的巨人是做不了了,不朽的英雄也难当了,但是否真诚的追求也不要了呢? 这倒是摆衣我们这个过渡的时代的一个严峻问题了。
有人说:&无奸不商。&这当然是与&诚&相悖逆的选择。
而你又作何回答,作何选择呢?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谓与?
(1)洋洋:盛大,浩翰无边。(2)优忧:充足有余,(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4)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5)其人:指圣人。(6)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7)凝聚,引申为成功。(8)问学:询问,学习。(9)倍:通&背&,背弃,背叛。(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人雅.A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其实,五句所论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要协&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文正公书》)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
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子曰:&愚而好自用(1),贱而好自专(2),生乎今之世反(3)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4),不考文(5)。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6)。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 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7),杞不足征也(8)吾学殷礼(9),有宋存焉(10);吾学周礼(11),今用之,吾从周(12)。&
(1)自用: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自以为是,不听别人意见,即刚愎自用的意思。(2)自专:独断专行。(3)反:通&返&,回复的意思。(4)制度: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制订法度。(5)考文,考汀文字规范。(6)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指车子的轮距一致;书同文指字体统一;行同指伦理道德相同。这种情况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出现的,据此知道《中庸》有些章节的确是秦代儒者所增加的。(7)夏礼,夏朝的礼制。夏朝,约公元前2205年&&前1776年,传说是禹建立的,(8)杞:国名,传说是周武王封夏禹的后代于此,故城在个河南杞县。征,验证, (9)殷礼:殷朝的礼制。商朝从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到纣亡国,一般称为殷代,整个商朝也称商殷或殷商。(10)宋:国名,商汤的后代居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11)周礼:周朝的礼制。(12)以上这段孔子的话也散见于《论语&八佾恰》、《论语&为政》。
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背)&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也有&不在其位,下谋其政&(《论语&泰伯》)的意思。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问题。
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具有复古主义倾向的看法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札&。因为夏礼已不可考,而殷礼虽然还在它的后裔宋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也已是过去的了。所以,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的确不能随随便便地给他扣上&拉历史倒车&的复古主义者帽子。
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王天下有三重焉(1)其寡过矣乎!上焉者(2),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3),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4),建诸天地而不悖(5),质诸鬼神而无疑(6),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7)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8),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9),近之则不厌。
《诗》日:&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10)。&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11)有誉于天下者也。
(1)王天下有三重蔫:王(Wang),作动词用,王天下即在天下做王的意思,也就是统治天下。三重,指上一章所说的三件重要的事:仪礼、制度、考文。(2)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3)下焉者:指在下位的人,即臣下。(4)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君王。(5)建,立。(6)质:质询,询问,(7)俟:待。(8)道:通&导&,先导。(9)望:威望。(10)&《诗》曰&句:引自《诗经&周颂&振鹭》。。射(yi),《诗经》本作&&,厌弃的意思。庶几(ji),几乎。夙(sU)夜:早晚,夙,早。(11)蚤:即&早&。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于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于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这一章承接&居上下骄&的意思而发挥。要求当政者身体力行,不仅要有好的德行修养,而且要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要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样。不管你把自己的德行吹上天,也不管你的规划有多宏伟,做一两件实事,拿一点政绩出来给我们看看:你修的路在哪里?你建的房在哪里?你办的学校在哪里?市场是否繁荣?物价是否上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成为老百姓的公仆。
提高到理论上来说,这一章所强调的,依然是重实践的观点。&本诸身,征诸庶民&,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这是主客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客观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观意图、见解、理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愿望。从而使自己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
这里当然还是蕴含着儒者对伟大与崇高的向往和对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
圣人的伟大之处
仲尼祖述(1)尧舜,宪章(2)文武,上律天时,下袭(3)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1)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2)宪章:遵从,效法。(3)袭:与上文的&律&近义,都是符合的意思。(4)覆帱(dao):覆盖。(5)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6)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7)敦化:使万物敦厚纯朴。
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用的交替光明。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天地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为孔于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
这一章以孔子为典范,盛赞他的德行,为学者塑造了一个伟大、崇高而不朽的形象,使他流芳百世而成为后代人永远学习与敬仰的楷摸。
这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
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际了,从中庸之道方方面面的阐述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榜样上来。
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诗》曰,&衣锦尚N(1)。&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2)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3)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4)!&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5)。&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6)。&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a钺(7)。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8)。&是故君于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9)&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如毛(10)。&毛犹有伦(11),&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2)。&至矣!
(1)衣锦尚N:引自《诗经&卫风,硕人》。衣(yi),此处作动词用,指穿衣。锦,指色彩鲜艳的衣服。尚,加。N(jiong),同&裟&,用麻布制的罩衣。(2)暗然:隐藏不露。(3)的(di)然,鲜明,显著。(4)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引自《诗经&小雅&正月》。孔,很。昭,《诗经》原作&沼&&昭、搁同,意为明显。(5)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引自《诗经&大雅&抑》。相,注视。屋漏,指古代室内西北角设小帐的地方。相传是神明所在,所以这里是以屋漏代指神明。不愧屋漏喻指心地光明,不在暗中做坏事,起坏念头。(6)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引自。诗经&商颂&烈祖》。奏,进奉,假(ge),通&格&,即感通,指诚心能与鬼神或外物互相感应。靡(mi),没有,(7)a(fu)钺(yue):古代执行军法时用的斧子。(8)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引自《诗经&周颂,烈文》。不显,&不&通&丕&,不显即大显。辟(bi),诸侯。刑,通&型&,示范,效法。(9)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引自《诗经&大雅&皇矣》。声,号令。色,容貌。以,与。(10)德如毛:引自《诗经&大雅&杰民)。(you),古代一种轻便车,引申为轻,(11)伦:比。(12)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引自《诗经.大雅&文王》。臭(Xiou),气味。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诗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于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对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
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至于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制性的劳动改造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后世学者难道可以不用心去钻研体会吗?&
的确也是如此啊!
&&上一篇: &&&&下一篇: &&
北京新斯文教育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18号长远天地A1座四层3A06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5-60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讽刺人的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