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般情况如何通过分析地面,高空地面天气图单站内容如何进行天气预报

预报服务应知应会复习题解答59-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预报服务应知应会复习题解答59-3
RRR24小时总降水量,tR6小时降水量;⑦SpSpSpSp重要天气现象,用红色填写;⑵高空等压面图填图格式;TTTHHH①TTT等压面温度;D0D0D0○H0H0H0;qqq△H24②HHH等压面位势高度;③D0D0等压面温度露点差;;④ddff等压面上的风向风速;;⑤H0H0H0主要等压面之间厚度;;⑥qqq等压面上比湿;;⑦△H24等压面上过去24小时
RRR 24小时总降水量,tR 6小时降水量。⑦SpSpSpSp 重要天气现象,用红色填写。⑵高空等压面图填图格式。TTT HHH ①TTT 等压面温度D0D0D0 ○ H0H0H0q q q △H24 ②HHH 等压面位势高度③D0D0 等压面温度露点差;④ddff 等压面上的风向风速;⑤H0H0H0 主要等压面之间厚度;⑥q q q 等压面上比湿;⑦△H24 等压面上过去24小时变高。在上述项目中,前四项必填,后三项可根据需要填写。2、掌握天气图天气分析方法,特别是天气系统分析。天气图预报方法仍是各级台站主要预报方法。只有在正确的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的作出天气要素预报。下面就形势预报一般程序作一简要说明。㈠对历史状况进行研究。Ⅰ、分析高空图上近期中高纬度大形势的演变情况。一般是看乌拉尔山到鄂霍次克海广大地区内西风带中大槽、大脊移动发展情况。Ⅱ、分析高空图上近期热带高压变化情况,尤其是夏半年。Ⅲ、分析高空、地面图上近期主要天气系统高压、低压、槽线、切变线、锋面的演变情况及高低空配合情况。Ⅳ、大致确定大气环流演变趋势,找出未来影响本地区的天气系统。㈡根据历史资料和现状对未来天气作预报。Ⅰ、对影响天气系统作深入分析,分析其位置、强度及移动情况的演变。Ⅱ、然后应用外推法、相似法、变压(变高)法判断影响系统未来的发展和移动趋势。Ⅲ、根据影响天气系统的空间温压场结构及与周围天气系统的联系,应用涡度平流、温度平流及引导气流原理,确定系统的强度变化,未来移动路径及影响本地时间与影响程度。Ⅳ、结合天气学模型法、资料统计法、经验预报指标,并考虑地理条件影响,以确影响系统的强度变化范围及移动速度。最后,综合以上分析,作出未来影响预报区域天气系统的发展和移动预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作出气象要素预报。目前,数值预报的形势预报水平已超过有经验的预报员,在作形势预报时,可把天气学方法和数值预报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综合分析考虑,会得到更好的效果。3、传真图资料接收⑴预热传真机(尤其在冬季); ⑵调频;⑶按时启动; ⑷对相; ⑸接收。4、微机基本操作,特别是能够通过网络接收、传送资料、文件等数据传输通信操作,应用软件操作。 ⑴DOS系统下的基本操作:磁盘操作、文件操作等,包括显示目录、拷贝文件、 编辑文本、打印等等; ⑵通过Nove 网接收、传送资料,联通市台服务器后使用copy命令即可;⑶应用软件:观测程序、报表程序、编辑程序、传真图接收程序等等;5、熟练掌握预报服务产品的分发及预报服务流程中各项要求。⑴了解和掌握当地天气气候特点和大尺度环流背景;⑵分析主要不流形势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的演变情况;⑶对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物理量诊断分析、数值预告产品、单站资料反映进行综合分析;⑷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初步预报结论;⑸若未来有灾害性天气影响本区,则执行灾害性天气服务工作流程,若没有灾害性天气影响本区,则发布短期预报;⑹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有明显出入,应及时发布订正预报;⑺对外服务包括向政府部门汇报、发布公众预报、专业用户服务及三情汇报、情报服务等;⑻在灾害性天气过程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灾情调查、三情汇报、进行服务总结和技术总结。6、目前微机上常用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⑴操作系统:DOS 6.×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⑵编程语言:汇编语言、FORTRAN语言、C语言、BASIC语言、数据库语言等等。 第一章 我国天气预报业务现状与展望 一.选择题:1.新的天气预报技术路线建立的时间是:(a)。a.八十年代 b.八十年代中期 c.八十年代末2.到2010年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可用时效是(c)。a.7天 b.8天 c.10天3.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预报员的经验仍将在(b)内发挥重要作用。a.中期天气预报 b.短期、短时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4.你认为常规天气要素预报产品加工有分工应是(c)。a.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省台、地(市)台、县站五级。b.国家气象中心、省台、地(市)台、县站四级。c.国家气象中心、省台、县站三级。d.国家气象中心、县站两级。e.省台、县站两级。5.下世纪初我国有限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为(c)。a.二十五公里 b.十几公里 c.几公里二.填空题:1.新的天气预报技术路线是: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 综合运用各种气象信息和预报技术方法。 2.wmo定义的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是:某时效500hpa高度预报与实况高度场的相关系数≥0.6,认为该预报时效是可用的。3.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由于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工作滞后,业务天气预报指导产品品种少,质量不高,制约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总体效益的发挥。4.制作天气预报产品有四道工序,它们是:一制作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二对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主的预报信息进行加工,研究客观定量预报方法;三建立客观定量的配套预报方法;四预报员的经验订正。 5.新的预报流程就是从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获取业务所需的各种信息,输入天气预报入机交互处理系统,采用人机交互作业方式,检索、分析各种气象信息,制作各种天气预报产品,将生成的各种预报产品输入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产品库,由该系统分成。 第二章 VSAT卫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一.选择题:1.当人造卫星离在心的距离约等于(c)时, 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相同。 a.1600公里 b.45860公里 c.35860公里2.亚洲卫星二号(AsiaSat Ⅱ)静止通信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c)。a.100.5°E b.105.5°E c.101.5°E3.PES小站工作正常时,机箱数码显示器应显示(c)。a.闪烁的横“-” b.数字“4” c.闪烁的点“?”数字4.TES小站通话时,其CU板数码显示器应显示(b)a.“数字“8” b.数字“7” c.数字“4”5.机房中对安全保护地的要求,在设备端测量接地电阻(a)。a.>2Ω b.>4Ω c.>6Ω二.填空题:1.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的一个特例,它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中转发无线电通信信号,在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2.卫星通信按卫星运动形式可以分为静止卫星通信系统和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3.通信星所用频段中,Ku频段是指12.4~18GHz。4.PES小站分为天线、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几部分。5.TES网络采用每个TES小站均可通过卫星直接通信的“网状”结构。6.9210工程计算机局域网采用了集线器型的组网方式。 第四章 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方法 一;;;;;;;;;;;;;;;;;;;;;;;;;;;;;;;;;;;;;;;;;;;;;;;;;;;;;;;;;;;;;;;;;;;;;;;;;;;;;;;;;;;;;;;;;;;;;;;;;;;;;;;;;;;;;;;;;;;;;;;;;;;;;;;;;;;;;;;;;;;;;;;;;;;;;;;;;;;;;;;;;;;;;;;;;;;;;;;;;;;;;;;;;;;;;;;;;;;;;;;;;;;;;;;;;;;;;;;;;;;;;;;;;;;;;;;;;;;;;;;;;;;;;;;;;;;;;;;;;;;;;;;;;;;;;;;;;;;;;;;;;;;;;;;;;;;;;;;;;;;;;;;;;;;;;;;;;;;;;;;;;;;;;;;;;;;;;;;;;;;;;;;;;;;;;;;;;;;;;;;;;;;;;;;;;;;;;;;;;;;;;;;;;;;;;;;;;;;;;;;;;;;;;;;;;;;;;;;;;;;;;;;;;;;;;;;;;;;;;;;;.选择题: 1.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用于刻画有无暴雨的动力过程特征的数值产品是(c)。 a.温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b.涡度、散度、风速垂直切变及K指数c.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及垂直速度d.散度垂直变化、稳定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散度2.卡尔曼滤波方法适用于制作(b、c、d)a.降水预报 b.温度预报c.风的预报 d.湿度预报3.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的大气过程变化的共同特征的方法是(d)。 a.天气学分型、归类b.统计学聚类分析c.以天气学方法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d.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4.在双判据、双重MOS的预报方程设计中,双判据、双重MOS预报方程的含义是(b)。a.根据不同地点预报对象的特点,计算机自动将降雨分为二级,求出相同因子但系数不同的二重MOS预报方程,再根据拟合结果,给出二个判据。b.对已求出的MOS预报方程,根据拟合结果,找出两个临界值作为判据, 再对拟合预报值在两个临界值之间的样本另建方程,并找出其临界作为判据。c.对已求出的MOS预报方程,根据拟合结果,找出两个临界值, 将样本按时间分为三个区间,对拟合预报值在中间区间的样本另建方程,并找出其临界作为判据。d.对已求出的MOS预报方程,根据拟合结果,找出两个临界值作为判据, 再将拟合预报值在临界值附近的个例提出来,再建一次方程,并找出判据。5.在暴雨预报的动力相似过滤方法中,获得相似的方法是(a)。a.三种从总样本起步作三次相似过滤,最后可获得15个最佳相似样本。b.统计学聚类分析c.必须首先求形势相似,然后求系统相似,再求要素相似d.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对二类各有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6.在MOS大降水概率预报中,用于提高预报地点的大降水气候概率的方法为(a、b、c、d) a.根据高空与地面形势的配置,对明显无大降水出现可能的样本作消空。b.从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出各自的6个不同条件对样本进行过滤c.采用在同一降水气候相似区域内大降水样本共享的方法d.天气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消空7.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P坐标系的垂直速度可以认为是(b)a.一种特殊的暴雨天气学模型b.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有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c.一种暴雨中尽度数值模式d.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无约条件的垂直积分8.在MOS大降水概率预报中,求得变量因子的方法为(c)a.根据高空与低空与降雨关系密切和物理数据之差求得b.从当地的观测资料中选出若干能反映温湿变化的要素,如风向的变化(顺转或逆转)、14时水汽压的24H变量c.预报时效之差为24H的数值预报值的时间变量d.预报时效为24H的数值预报值的时间变量9.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P 坐标系的高空垂直螺旋度与低空垂直螺旋度的不同点是(c)a.同属一种暴雨天气学模型,但一个构造了高空模型,一个构造了你空模型b.都是暴雨数值模式的一部分,只是预报层次不同c.都是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和垂直积分,但约束条件与积分方向不同d.都构造了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但一个在高空,一个在低空二、填空1.客观天气要素指导预报和作用有培训作用,提醒作用,控制作用,初始预报,最终预报。2.X方向有4个点(X-1,X0,X1,X2),其相对湿度分别为28,30,40,90(%),按线性插值,某地位于X0与X1之间,DX=0.5,其相对湿度为32%。3.数值预报产品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分析误差和模式误差。4.如果某地的风向风速为东风4(m/s),那么分解为u=-4m/s,V=0。5. 强降水的落区与强度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动力释用预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无需历史资料。6──=0.206.某地某月漏报中雨10次,空报中雨4次,报对6次,其TS为 30 。7.检验数值预报模式特征量有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倾向相关系数、 距平相关系数和技巧评分。 8.使用EC数值预报产品作MOS降水预报的最大缺点是缺少高分辨率的历史资料。三、问答题:简述MOS、PP、KF、诊断分析等方法的技术要点。答:①MOS方法要求有数值模式的历史资料, 通常用多元线回归来确定预报量与数值模式输出变量(预报因子)之间的统计关系。在作业务预报时, MOS方程所使用的数值产品与建立MOS方程所用的样本资料都应出自同一个动力模式, 这样能反映动力模式的某些系统性误差及其预报的习惯性倾向。②PP方法要求有相当数量的高低空观测资料,通常用多元线性回归来建立预报量与同时该或稍早一些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预报因子)之间的统计方程。在作预报时,是将数值模式输出变量来代替建方程时预报因子的观测值。PP方程可用于任一动力模式,它取决于模式预报的精度,它能弥补数值模式的系统性误差及不精确性。PP方法也不能象MOS方法那样弥补由于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引起的模式预报质量的下降。 MOS方法一般优于PP方法的缺点是必须保持数值模式的稳定,样本资料要长。③卡尔曼滤波就是为了解决MOS方法的缺陷而应用到气象领域, 它只需要少量的数值产品的历史资料,就能建立起适应数值模式的统计模型,它的气象意义就是通过前一时刻预报误差反馈到原来的预报方程,及时修正预报方程系数,从而提示下一时刻的预报精度。滤波的两个重要方程为,预报方程:yt=xtβt-1和状态方程:βt=βt+at(yt-yt)。卡尔曼滤波方法适用于连续性变量如温度、湿度和风的预报,缺点是预报值的变化滞后于实况的变化。诊断分析是应用大尺度场的资料,用适当的热力学、动力学方程,对个例进行分析,概括出某种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的概念模型,以此来制作短期天气预报。 第五章 气象卫星图像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作用 一.选择题:1.气象卫星始于(d)。a.50年代 b.30年代 c.70年代 d.60年代2.目前气象卫星探测主要采用(b)方式获取信息。a.观测 b.被动遥感 c.主动遥感 d.探空3.发展成熟的逗点云系中,强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a)云区中。a.涡度逗点 b.斜压带 c.变形带 d.斜压与变形带交汇4.GMS-5水气探测通道获取的探测值是(c)。a.水汽 b.反照率 c.红外辐射 d.云的信息5.(c)在地球大气中的传播是卫星对地遥感探测的基础。a.反射 b.发射 c.电磁辐射 d.散射6.MCC形成在(a)环境中。a.弱强迫大气 b.强斜压 c.强垂直切变 d.大气锋生7.热带洋面上的云团主要有(c)。a.暴雨云团 b.雷暴云团 c.季风、信风以及“玉米”花云团d.MCC8.水汽图像中的水汽,是反映(d)对流层中上层的水汽分布。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中层 c.对流层 d.对流层中上层9.斜压叶状云型与高空西风气流中的(b)锋生现象相联系。a.波动 b.锋生现象 c.不稳定大气 d.稳定大气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预报服务应知应会复习题解答59等内容。 
 应知应会复习题2013.4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7.在评审专家面前不要表示和同事的答案不统一,不...医院至少开展 2 种以上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如 电话...  (15 分) 七,消防知识(15 分) 超市理货员应知应会技能比赛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0 小题) 1、( A )验收时要首先核对供应商送货单与门店...  应知应会知识复习题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新教师应知应会应知应会知识复习题 1、“两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两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两基” ...  00-2014年年轻干部综合知识考试应知应会复习题(第5...处理问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为宗旨,严肃认真...答案:ABCDE 6、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  企业文化应知应会复习题 1.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四统一”是:统一的企业精神、统一的企业宗旨、 统一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统一的中国石油标识。 2. 集团公司的...  客户服务专业应知应会题库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客户服务专业知识复习题提纲: 1、了解企业文化相关...3、客户来电咨询如何查询自己的飞信号,该如何解答? ...  员工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复习题 1.新入厂人员均须经过哪三级安全教育? 答:公司级、车间级(分厂、部门)、班组(工段)级三级。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使用安全规定是...  教育系统应知应会考试复习题纲 一、 填空题 1. 为实现我市教育事业“ 一年上...努 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建 服务型 、 创新性型 、 学习型 、 节约型...  铁路知识考试 应知应会复习题_交通运输_工程科技_专业...临时限速服务器具备与不同型号的列控中心、CTC和...2013年注会设计统考真题及答案 89份文档
应届生求职...第一章 基本天气图分析
本章知识点
地图投影的方式;地图比例尺;底图范围的选取;气压场的基本型式;地形等压线的概念;天气图的分类;常用的天气图底图的特点;等压线、等温线及等高线分析的技术规定;天气图的概念;地面天气图;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地面图上等压线和等变压线分析应遵循的原则;等压面图上等高线、等温线、湿度场、槽线和切变线和温度、湿度平流的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天气图的概念;地面天气图;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地面图上等压线和等变压线分析应遵循的原则;等压面图上等高线、等温线、湿度场、槽线和切变线和温度、湿度平流的分析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相关基本概念;熟悉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的填图和分析方法;掌握温度平流分析方法
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所学知识加以练习。
第一节 天气图简介
一、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
二、天气图概念
天气图是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观测记录的特制地图,它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地区的天气情况。
三、天气图的种类
地面天气图:填写地面气象要素和一部分高空气象要素的天气图。
高空天气图:填写同一等压面上气象记录的等压面图。
辅助天气图:有地面辅助图和高空辅助图等。
第二节 天气图底图
概念:用来填写各地气象台(站)观测记录的特制空白地图,称为天气图底图,或简称底图。
(1) 底图的范围和内容
为了分析一个地点和一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及其变化,除了对本地区天气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相当广大地区的天气情况。所以,底图应包括足够大的地理范围。
底图范围的大小,主要应根据预报时效的长短、预报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季节而定。
例如,用作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底图,其范围应当大些,如半球天气图;而用作短期、短时天气预报的底图,其范围就可以小些,如我国常用的欧亚天气图、东亚天气图或区域小图;在冬季和中、高纬地区,因上空盛行西风气流,天气系统主要来自于西方和北方,故底图上邻近预报区域的西边和北边的范围应该比东边和南边的范围大些;在夏季或低纬地区,东边和南边的范围则应适当大些。一般来说,高空天气系统的水平尺度比较大,所以高空天气图所包括的地理范围应比地面天气图要广些。
底图上印有测站的区号、站号和站名,并采用适当的颜色表示出、陆地、海洋地势及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此外,在图的下边还标有天气图的种类,所采用的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等。
(2)地图投影简介
地球可以近似地看成圆球体,将地球上的经、纬线及海陆地形等地球表面情况在平面上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地图投影法。球面在几何学上属于不可展面,把球面展成平面时,不可能不发生裂隙和重叠。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物体投影到平面上时,必然要产生误差,投影的方法不同,误差的分布也不同。在地图投影中,通常按照下列三个方面的要求来选择地图投影法。
地图投影方法:
①正形:即在每一点上,经圈及纬圈的缩尺一样,地球上两交线间的交角也保持不变,这样可保证地区的形状。
②等面积:是地图中任何部分的面积与地球表面上相应部位的实际面积的比例都相等,但形状和方向有差异。
③正向:即保持方向准确,各区域经纬线都正交。
基本的概念
映像面:投影的投射面叫做映像面。它可以是平面、圆锥面或圆柱面。
映像平面:映像面沿某一条经线切开所展成的平面。
地图:映像平面按地图比例尺缩小后的图。
标准纬度:映像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纬度。标准纬度上,映像面上的距离精确的等于地球表面上相应的距离。
天气图底图常用的正形投影法有兰勃脱圆锥投影法、极射赤面投影法和麦卡托圆柱投影法三种。
1)兰勃脱圆锥投影法
投影光源在地球球心,映像面为一个与地球表面北纬30°和60°相割的圆锥面,圆锥面的圆锥角等于90°,标准纬度为30°N和60°N。用这种投影方法制成的地图,其经线是一组由北极点向赤道辐射的直线,纬线是一组以北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由于这种投影在中纬度地区的变形比较小,所以它适用于作中纬度地区天气图的底图。气象上常用的欧亚高空图和地面图都是采用这种投影而制成。
2)极射赤面投影法
投影光源在南极,其映像面是一个与地球表面北纬60°相割的平面,标准纬度等于60°N。用这用投影方法制成的地图,其经线是一组由北极点向赤道辐射的直线,纬线是一组以北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由于这种投影在高纬度地区的变形比较小,所以它多用作极地天气图或北半球天气图的底图。
3)麦卡托圆柱投影法
投影光源在地球球心,其映像面是一个与地球表面南北纬22.5°相割的圆柱面,标准纬度等于南北纬22.5°。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地图,其经线是间距相等相互平行的的直线,而纬线是与经线相垂直的直线。由于这种投影图在低纬度地区的变形比较小,所以它适合于作低纬度地区天气图的底图。
地图比例尺
(1)等号式:1cm=100km
(2)比例式:1:
(3)文字式:一千万分之一
(4)图解式:
(5)复合图解式:
经过某种投影后,因为各纬度上的放缩系数不同,不能用同一个比例尺来度量底图上任何地方的实际距离,这时就需要用复合图解尺。
天气图底图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要分析的天气客体的规模和底图范围有关。
小比例尺底图包括的地区范围大,适宜于研究大规模的天气客体;大比例尺底图包括的地区范围小,只适宜于研究规模小的天气客体。
我国常用的比例尺:
东亚天气图 1:
图上1cm相当于实际100km;
欧亚天气图 1:
图上1cm相当于实际200km;
北半球天气图 1:
图上1cm相当于实际300km.
第三节 地面天气图分析
地面天气图是填写气象观测项目最多的一种天气图。它填有地面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如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和雨、雪、雾等;还填有一些能够反映空中气象要素的记录,如云高、云状等;既有当时的记录,又有一些能反映短期天气演变实况及趋势的记录,如三小时变压、气压倾向等。因此,地面天气图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通常包括海平面气压场、三小时变压、天气现象和锋等。
等值面及等值线
某一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称为物理量场。物理量场有向量场和标量场之分,对于标量场可以用等值面的方法来描述。所谓某一要素的等值面,就是用该要素在空间相等的点所组成的空间曲面。
天气分析预报业务中,我们不能用等值面的立体模型来表示要素场,而采用绘制于平面上的等值线来表示。所谓等值线是某一特定面与空间等值面的交线,由于和等值面相交的面的形状、方向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一组等值线,构成不同的天气图,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要素场的特征。
当相交的面是水平面或铅直面时,则得到等高面图或空间垂直剖面图;
当交面是等压面、等熵面时,它们分别得到等压面图、等熵面图等。
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
天气图上的等值线是根据填于图上的要素记录,按照一定的规则绘制而成的。这些规则是:
①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
②等值线一侧的要素值总是高于或低于另一侧。这就是说等值线只能在高于和低于它本身数值的两个测站之间通过。
③等值线不能相交、分支和在图中中断。(如图1.9)
④高值区和低值区相邻的等值线,两者的数值总有一个差值(一个规定的数值间隔),而两个高值区或两个低值区之间相邻的等值线,其数值相等(如图1.10)。即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是连续的,相等或差一个间隔。
海平面气压场的分析
空间等压面与某一平面的交线称为该平面上的等压线,如空间等压面与海平面的交线就称为海平面等压线。应遵循的原则:
① 遵循等值线分析原则;
② 遵循地转风原则,风向与等压线近于平行;(如图1.14) 
③ 遵循梯度风原则,在低压区,等压线可分析得密集一些,高压区可分析得稀疏一些;风速大的地方等压线密,风速小等压线稀疏;
④ 两条数值相等的等压线,要尽量避免相互平行相距很近;(如图1.13)
⑤ 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必须有明显的折角,且折角指向高压一侧;
⑥ 绘制等压线的技术规定:
等压线以1000.0hpa为基准,间隔2.5hpa分析一条,其等压线的数值规定为:02.5,1005.0hPa等,依次类推。
高压中心标蓝色“G”,低压中心标红色“D”。并在等压线两端或闭合等值线上标等值线数值,以0.1hpa为单位。
高、低压中心的符号应标在气压数值最高或最低的地方,而不一定标注在最内一条闭合等压线的几何中心处。
(一般情况下,大范围的空气运动,不可能构成很大的风切变现象,所以,在没有确实可靠的记录为依据时,图中应尽可能绘制成实线所示的形式。)
地形等压线的绘制
在山地区域,有时由于冷空气在山的一侧堆积,造成山的两侧气压差异很大,使画出来的等压线有明显的变形或突然密集,但是这一带并无很大的风速与此相对应。为了说明这种现象是由于山脉所造成的,将这里的等压线画成锯齿形(图1.17),并称这样的等压线为地形等压线。
我国常见的地形等压线有天山地形等压线,长白山地形等压线,祁连山地形等压线等。
分析地形等压线时应注意:
① 地形等压线以波状线表示,如图1.17所示。
② 当地形等压线过宽时,可将若干条地形等压线合并成一条或几条波状线表示。但是,几条等压线不能相交于一点,而应进出有序,两端条数相等,如图1.17b。
③ 地形等压线通常应分析在山脉冷空气堆积的一侧,并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或分析在背风坡一侧。
等三小时变压线的绘制
三小时内的气压变化△P3反映了气压场最近改变状况,使我们能从动态中观察气压系统;它是确定锋的位置、分析和判断气压系统及锋面未来变化的重要根据。因此在地面图上分析三小时变压线具有重要意义。
绘制等三小时变压线同样要遵循绘制等值钱的基本原则,绘制时可参考绘制等压线的方法和步骤。除此之外,还须遵守下达技术规定:
(1)等三小时变压线用黑色铅笔以细虚线绘制。
(2)等三小时变压线以零为标准,每隔一百帕绘一条。但在某些很强烈的变压中心的周围,等变压线很密集时,可每隔两百帕绘一条。在气压变化不大(小于一百帕)时,可只画零值变压线。
(3)每条线的两端要注明该线的百帕数和正负号。
(4)在正变压中心(负变压中心),用蓝(红)色铅笔注“+”、“-”,并在其右侧注明该范围内的最大变压值的实际数值,包括第一位小数在内(如图1.20)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和步骤
无完全一致的规定,初学者采用以下程序比较适合:
① 绘制△P3线及勾画规范所规定的天气区(天气区的标注方法见表1.2)。
② 描绘锋和高低压中心的过去位置,并注明时间和强度(锋的表示方法见表1.3)。
③ 从最近几张连续的地面和高空图了解最近天气过程中的一般形势及发展趋势,掌握大致的演变情况。
④ 初步确定锋的位置。
⑤ 轻描等压线。
⑥ 将初步绘制的气压场及天气分布情况与初步确定的锋区校正,最后确定锋的位置和类型。
⑦ 完成绘制工作,包括等压线描实及其他规范规定的符号。
第四节 等压面图分析
为了全面认识和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除了分析地面天气图之外,还要分析高空天气图,即填有某一等压面上气象记录的等压面图。
等压面的概念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由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可能都相同,所以等压面不是一个水平面,而是一个像地形一样的起伏不平的面。用来表示等压面的起伏形势的图称为等压面形势图,等压面相对于海平面的形式称为绝对形势图。
等压面的起伏形势可采用绘制等高线的方法表示出来。具体的说,将各站上空的某等压面所在的位势高度值填在图上,然后连接高度相等的各点绘出等高线,从等高线的分析即可看出等压面的起伏形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和等压面凸起部位相应的是一组闭合等高线构成的高值区,高度值由中心向外递减;和等压面下凹部位相应的是一组闭合等高线构成的低值区,高度值由中心向外递增。
还可以看出,等高线的疏密同等压面的陡缓相对应。等压面陡峭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等压面平缓的地方,等高线比较稀疏。
分析等压面形势图的目的是要了解空间气压场的情况。
等压面的起伏不平实际上反映了等压面附近的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的高低。
等压面上位势值高的地方对应等高面上气压值也高,等压面上位势值低的地方对应等高面上气压值也低;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气压水平梯度大。因此通过分析等压面图上的等高线的分布,就可以知道等压面附近空间气压场的情况。
同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的高度也较四周高,表现为向上凸起,而且气压高的越多,等压面凸起的也越厉害;同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低的地方,等压面高度也较四周的低,表现为向下凹陷,而且气压越低,等压面凹陷越厉害。
等高面的气压分布与等压面上的高度分布相当。
为什么不用各个等高面的气压分布图来反映空气气压场的情况?
因为,在天气分析中,用等压面图比用等高面图更优越!
P坐标系的优点。
地面图,在等高面上分析等压线;
高空图,在等压面上分析等高线。
等压面上分析的项目:
等压面图上必须分析的项目
(1)在各等压面图上分析等高线、高、低中心及槽线、切变线。
(2)在各层等压面图上分析等温线及冷、暖中心。
(3)同时间地面天气图上的锋(通常在850hPa或700hPa等压面图上,用黑色铅笔按单色印刷图上的符号描绘)。
等压面图上选择分析的项目有:
(4)等露点线或等气温露点差值线、干湿中心。
(5)脊线。
(7)平流零线和冷暖流。
(8)同时间地面天气图上大范围的雷暴、降水等天气区(只在850或700或500hPa等压面图有关地区上描绘),用彩色铅笔勾划出其范围,并在其中标注该种天气现象(雨除外)的基本符号(或云状符号),(或云量的成数)。降水区、云区用绿色,雷暴区用绿色。为避免与等值线混淆,还可沿天气区内轻涂相应的颜色。
(9)同时间的、前12小时的或前24小时的地面天气图上主要气压系统中心位置及其移动路径(通常在700hPa或500hPa等压面图上描绘)。
等高线的分析
等高线也是等值线,分析时除应遵守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地转风原则
因为等压面的形势可以反映出等压面的附近气压场的形势,而等高线的高(低)值区对应于高(低)压区,因此等压面上风与等高线的关系,和等高面上风与等压线的关系一样,适合地转分关系。因此,等高线的走向要与风向基本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值区在右,低值区在左;风速与等高线的梯度成正比。
② 温压场配置合理,上下等压面图的等高线分布型式应配置合理,并与等压面间的平均温度场相适应。通常,冷性低压随高度增高而加强,暖性高压也随高度的增高而加强;反之,冷性高压和暧性低压则随高度的增高而迅速的减弱或消失。低压中心随高度向冷区倾斜,高压中心随高度向暖区倾斜。
③ 热成风原则,等压面图上等高线的分布,一般比海平面气压场简单。在北半球,700hPa以上直至对流层的各等压面图上,除低纬度地区外,总的形势是环绕极地的西风气流,等高线沿纬圈,呈现为带有槽脊起伏的波状形势。北部为低压区,南部为高压区。
④ 梯度风原则,低压密集,高压稀疏。
⑤等高线分析的技术规定
850hpa以148位势十米为基准线准,间隔4位势十米分析一条。
700hpa以300位势十米为基准线准,间隔4位势十米分析一条。
500hpa以552位势十米为基准线准,间隔4位势十米分析一条。
其他等压面均以间隔4位势十米分析,基准线值均为4的倍数。
高位势中心标蓝色“G”,低位势中心标红色“D”。并在等高线两端或闭合
等值线上标等值线数值,以位势十米为单位。
在AT700和AT500图上分别用带箭头的蓝、红色铅笔实线表示过去12小时或 24小时高、低压中心移动路径,并标出高低压中心的强度(标至10位数)。
等温线的分析
分析等温线时除应严格遵守等值线分析的基本规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等温线的分析,主要应依据等压面图上的温度记录,还可以参考等高线的形势。因为700hPa以上等压面图上的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气压脊往往对应温度脊,气压槽往往对应温度槽。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槽(脊)常落后于气压槽(脊)。700hPa以下的等压面图上,也有相反的情况,即温度槽(脊)对应着气压脊(槽),这时要特别注意上、下配合。此外,在气压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温度场都有一定的特点,分析中也应该加以考虑。
② 在温度梯度较大的地区,应注意是否有锋区,对温度记录稀少的地区,可根据上、下两层等压面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和位势梯度的改变情况,利用热成风原理判定冷、暖区的分布,确定等温线的大致走向。
③ 在高原和山地区域,有的测站海拔高度接近850hPa或700hPa等压面,地表温度的剧烈日变化会影响到等压面上的温度。如当冬季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烈时,在08时850hPa或700hPa图上该地气温往往明显偏低;夏季昼间地面增温强烈时,20时图上,气温又往往明显偏高。因此,分析温度场时要注意以上情况。
湿度场的分析
湿度场的分析和温度场的分析相同,分析等比湿线或等露点线或等温度-露点差线。湿度场中有干湿中心和湿舌、干舌,这些与温度场中冷暖中心和暖脊,冷槽对应。
温度平流和湿度平流
由于冷暖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引起的某些地区增暖和变冷的现象,称为温度平流。
由于干湿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引起的某些地区湿度改变的现象,称为湿度平流。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天气图底图,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分析方法,对天气图的连续分析和研究,就可获得天气过程发展的规律,从而制作出天气预报。天气图是制作天气预报的基本工具之一。
1. 天气图式填有各地___的特制地图,它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区域的___。
2. 在日常气象业务工作中,需要绘制哪些天气图?___
A.地面天气图;B.等压面图;C.辅助天气图;D.天气图底图
3. 简述兰勃脱圆锥投影的一般特征。
4. 简述极射赤面投影的一般特征。
5. 简述麦卡托圆柱投影的一般特征。
6. 地面天气图上需要填写哪些内容?
7. 简述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
8. 试述海平面气压场的分析需要遵守的原则。
9. 等压面上分析的项目有哪些?
同一时间气象观测记录,天气情况
投影光源在地球球心,映像面为一个与地球表面北纬30°和60°相割的圆锥面,圆锥面的圆锥角等于90°,标准纬度为30°N和60°N。用这种投影方法制成的地图,其经线是一组由北极点向赤道辐射的直线,纬线是一组以北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由于这种投影在中纬度地区的变形比较小,所以它适用于作中纬度地区天气图的底图。气象上常用的欧亚高空图和地面图都是采用这种投影而制成。
4. 投影光源在南极,其映像面是一个与地球表面北纬60°相割的平面,标准纬度等于60°N。用这用投影方法制成的地图,其经线是一组由北极点向赤道辐射的直线,纬线是一组以北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由于这种投影在高纬度地区的变形比较小,所以它多用作极地天气图或北半球天气图的底图。
5. 投影光源在地球球心,其映像面是一个与地球表面南北纬22.5°相割的圆柱面,标准纬度等于南北纬22.5°。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地图,其经线是间距相等相互平行的的直线,而纬线是与经线相垂直的直线。由于这种投影图在低纬度地区的变形比较小,所以它适合于作低纬度地区天气图的底图。
6. 地面天气图是填写气象观测项目最多的一种天气图。它填有地面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如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和雨、雪、雾等;还填有一些能够反映空中气象要素的记录,如云高、云状等;既有当时的记录,又有一些能反映短期天气演变实况及趋势的记录,如三小时变压、气压倾向等。因此,地面天气图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
7. 天气图上的等值线是根据填于图上的要素记录,按照一定的规则绘制而成的。这些规则是:
① 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
② 等值线一侧的要素值总是高于或低于另一侧。这就是说等值线只能在高于和低于它本身数值的两个测站之间通过。直线不能相交、分支和在图中中断。
④ 高值区和低值区相邻的等值线,两者的数值总有一个差值(一个规定的数值间隔),而两个高值区或两个低值区之间相邻的等值线,其数值相等。即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是连续的,相等或差一个间隔。
8. 空间等压面与某一平面的交线称为该平面上的等压线,如空间等压面与海平面的交线就称为海平面等压线。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应遵循的原则有:
① 遵循等值线分析原则;
② 遵循地转风原则,风向与等压线近于平行;
③ 遵循梯度风原则,在低压区,等压线可分析得密集一些,高压区可分析得稀疏一些;风速大的地方等压线密,风速小等压线稀疏;
两条数值相等的等压线,要尽量避免相互平行相距很近;⑤
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必须有明显的折角,且折角指向高压一侧。
9. 等压面图上必须分析的项目有:
(1)在各等压面图上分析等高线、高、低中心及槽线、切变线。
(2)在各层等压面图上分析等温线及冷、暖中心。
(3)同时间地面天气图上的锋。
等压面图上选择分析的项目有:
(4)等露点线或等气温露点差值线、干湿中心。
(5)脊线。
(7)平流零线和冷暖流。
(8)同时间地面天气图上大范围的雷暴、降水等天气区(只在850或700或500hPa等压面图有关地区上描绘),用彩色铅笔勾划出其范围,并在其中标注该种天气现象(雨除外)的基本符号(或云状符号),(或云量的成数)。降水区、云区用绿色,雷暴区用绿色。为避免与等值线混淆,还可沿天气区内轻涂相应的颜色。
(9)同时间的、前12小时的或前24小时的地面天气图上主要气压系统中心位置及其移动路径(通常在700hPa或500hPa等压面图上描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面天气图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