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
<font COLOR="#FF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5&)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下列小题。10、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 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10、D& 11、B
试题分析:
10、该区域外力以淤积作用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2米的位置与检测距起点的距离越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图中两者距离在1975年至1978年间,两者距离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D正确。
11、在1992年——1997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小所致。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C、D错。
考点:流水作用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一幅坐标图,考查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重点考查流水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正确提取图中信息,联系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原理,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2015&)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9312;-&#9319;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列各题。5、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大理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灰岩&&&&&&&&&&&&&&&&&&&&&&&
D、安山岩&&&
【答案】5、C&&&
试题分析:图中&#9312;——&#9319;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读图分析,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处是向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向斜,外力侵蚀成山,A错;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向斜,受侵蚀成岭,B错;乙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疏松被侵蚀成谷,C对,D错。
6、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与周围岩石不同。读图,丙处岩层按顺序形成较晚,且没有侵入或切断的形态,是在地表沉积形成,可能是石灰岩等沉积岩,或是石灰岩变质成的大理岩,A对。不可能是岩浆岩,B、C、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名师点睛】图中岩层序号代表岩层年龄的新老关系。根据不同地质构造岩层年龄新老关系,判断出背斜、向斜构造。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背斜顶部岩层易受张力,岩层较松散,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根据丙处岩层序号,判断出为沉积岩,如是岩浆岩,会把原来沉积岩层切断。
(五)(2015&)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地震和火山&&&&
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1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9312;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9313;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9314;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9315;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9312;&#9313;&&&&&&&&
B、&#9312;&#9314;&&&&&&&&
C、&#9313;&#9315;&&&&&&&&&
D、&#9314;&#9315;
【答案】11、C&
试题分析:
11、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及褶皱。C正确。
12、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构造海洋板块的岩层往往形成较薄的沉积物堆积进而形成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沉积岩在地球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或高温下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C正确。
考点:板块构造、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该题 以
(六)(2015&)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
13、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来源:学科网]
&#9312;岩浆冷却较快&&&&&&
&#9313;岩浆冷却较慢&&&&&
&#9314;在地表形成&&&&&&
&#9315;在地下形成
A、&#9312;&#9314;&&&&&&&&&&&
B、&#9312;&#9315;&&&&&&&
C、&#9313;&#9314;&&&&&&
D、&#9313;&#9315;
14、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答案】13、D& 14、D
试题分析:
13、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D正确。
14、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物质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
考点:常见岩石。
【名师点睛】该题通过分析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三大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换,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受热后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等。
(201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28、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答案】28.C&&
试题分析:
28、甲为湄公河入海口形成的湄公河三角洲,为河流下游,流速减低,从上中游携带而来的泥沙随着流速降低沉积下来形成,故C正确。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地貌成因、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等。
【名师点睛】该题以世界某部分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确定是东南亚地区,可以根据经纬网或者泰国湾来判断出东南亚,然后在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从而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甲地地貌是属于堆积地貌,结合所学知识,在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的区别,位于河流入海口出的三角洲地貌属于堆积地貌;第(3)问,难度不大,只要判断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结合教科书结论就很快得出答案。所以,总体上,该题组难度不大,叙述对属于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就行。
(2015&广东卷)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试题分析: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降水多少等对河床的侵蚀程度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河床的形态;而通航里程不会影响河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的强弱,进而对河床的形态影响不大。故选B。
考点:流水的侵蚀作用。[来源:]
【名师点睛】该题是一道简单的文字选择题,没有图表信息,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河床的岩石性质和流域地区的降水量有关,而河流的流程长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2015&)图2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答案】4.C&&
试题分析:4、图示甲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易发生在地势坡度较大地区,乙地低平,不易发生;从地下水位分析,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而丙村地势低平,所以比丁村土层深厚。故选C。
5、从图示地势起伏及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而山前平原地势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洪积扇面积与地势的起伏和降水量;渠水通过蒸发、径流及下渗参与水循环。故选A。
考点 :外力作用、水循环
【名师点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主要是在流水、风力、冰川和海浪等四种外力作用下,经过侵蚀、搬运、堆积形成。而喀斯特地貌只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泥石流实际是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坡度较大地区,而坡度较小地区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且在水量、含沙量一致情况下,坡度越小,沉积层越厚。
(2015&)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9312;&&&&&&&
B.&#9313;&&&&&&&
&#9314;&&&&&
【答案】9.A&&&
试题分析:9.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故选A。10.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9313;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9312;&#9315;位于上游,水量不变,&#9314;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判断、等高线判读。
【名师点睛】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背斜为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为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新.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名称:&#9312;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9313;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9314;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9315;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9316;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9317;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9318;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2015&)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 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答案】5.C&&
试题分析:
6、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故答案选C。
7、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组以南美洲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组第一小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学生做错,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因为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两个不是安第斯山脉的成因;第二小题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大山脉往往形成分水岭,影响河流流向,而煤炭资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均与安第斯山脉无关。
(2015&)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1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12 、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答案】11、D&&
试题分析:
11、读表格,根据表格中各点的坐标,可以判断地层的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是东北-西南方向,D对。小组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所以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是东北-西南方向、A、B、C错。
12、根据表格中信息,CDS岩层年龄由新-老,根据各点的经度判断,由S两点向两侧依次出现D、C岩层的点,所以该地质构造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C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岩层新老关系等。
【名师点睛】
利用经纬网定位,是一项基本能力。利用好材料中的图文知识,是做题的技巧。学生可以做简图,标注出各点,然后可以直观判断走向。要注意材料中一句话,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类型、构造地貌及成因。
(2015&)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答案】3.
试题分析:
3、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称为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故选C。
4、图示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剖面图判读。
【名师点睛】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在高温高压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各类岩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首先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然后收外力的侵蚀,使破碎岩石离开原来的地方,被搬运到其它地区,最后沉积下来,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我的更多文章:
( 07:34:54)( 07:28:04)( 07:25:22)( 16:52:49)( 09:12:30)( 10:38:24)( 14:32:15)( 08:23:12)( 08:03:52)( 07:54:3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例谈能力立意题与教材的关系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为例--《地理教学》2014年11期
例谈能力立意题与教材的关系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为例
【摘要】:正能力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载体。能力立意题是以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核心知识、学科基本技能等作为主要载体,通过特殊的情境设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能力立意题与教材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55【正文快照】:
能力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载体。能力立意题是以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核心知识、学科基本技能等作为主要载体,通过特殊的情境设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能力立意题与教材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的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德元;[J];安徽教育;1986年08期
雷宗晓;;[J];四川教育;1986年06期
陆新春,黄绪信;[J];科学课;1988年03期
顾建新;;[J];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11期
侯丽君;浦松岩;;[J];才智;2011年18期
谢自付;[J];安徽教育;1982年01期
张辰志;[J];安徽教育;1989年03期
李正伦;;[J];天津教育;1990年Z1期
李维钧;[J];江苏教育;1993年Z2期
王海南;;[J];湖南教育;199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玮;;[A];第三届中学化学教学优秀论文交流暨表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建平;易军红;;[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盛国定;梅娟;;[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卓国卫;;[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库来夏;;[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李克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李凌寒;;[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李学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于曦;;[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李学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新安县职业高中
赵跃;[N];学知报;2011年
王 勇  郭 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江苏省常州市教研室 胡澄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睢县后台小学
肖新花;[N];学知报;2010年
张勇;[N];人民武警;2006年
张晓龙;[N];边防警察报;2006年
李建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赵荣涛 王庆民
刘伟;[N];人民武警;2007年
绍兴市元培中学
何伯义;[N];绍兴日报;2007年
湖北省赤壁市正扬小学 吴震球;[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振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严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姚国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陈白棣;[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崔励;[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张志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张西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刘鑫;[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卓斌;[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李楚梅;[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高一地理判断题判断正误!急需~_百度知道
高一地理判断题判断正误!急需~
海平面下降,向斜一定发育成谷地。( ) 37.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50.山区的交通路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 48.在地貌上。( ) 38.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 4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北多南少,气候干旱(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 47.在内力作用中。( ) 46.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东亚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人类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南北两极点为零。( ) 45.从南向北流动的洋流是暖流。( ) 39.地转偏向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40.暖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4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背斜一定发育成山岭。( ) 43.近年来,西多东少。( ) 41.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不断减少36.全球气候变暖、侵蚀、堆积,导致蒸发旺盛。( ) 49.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搬运
提问者采纳
海平面下降,向斜一定发育成谷地。(错) 37.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对) 50.山区的交通路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对) 48.在地貌上。(对) 38.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 4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北多南少,气候干旱( 错),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对) 47.在内力作用中。(错) 46.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东亚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人类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南北两极点为零。(对) 45.从南向北流动的洋流是暖流。(错) 39.地转偏向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对) 40.暖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4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背斜一定发育成山岭。(错) 43.近年来,西多东少。(错) 41.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不断减少36.全球气候变暖、侵蚀、堆积,导致蒸发旺盛。(错) 49.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搬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高一地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必修 1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北京市大峪中学 李宗录 (102300)
第一部分 知识体系分析
一、高中地理的体系结构
二、必修Ⅰ的知识体系
本模块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四部分。本模块是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传统内容,教学是一般不少于 54课时(按 18周计、每周 3课时)。本模块的教学课时只有 32课时,并且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按原来课程设计的内容容量也要压缩。所以必须用全新的思路来选择本模块的教学内容。
1 、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 1)从人地关系的角度
本模块知识内容的选择,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考虑。因为这样既可以突出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又可大大删减传统学科知识。
要素选择: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一一剖析,而本模块的内容标准没有对生物、土壤等要素作为学习要求。
重点选择:对于某自然地理要素,所选择的内容也很不系统。例如,关于地质的知识只选择了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关于地貌知识只选择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关于大气知识只选择了大气受热、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关于水的知识只选择了水循环和洋流。
难点选择:即使选择的内容,对其要求也简单明确。例如,对于太阳,只要求其对地球的影响,删除了关于太阳本身的知识;关于洋流,删除了洋流的成因、类型等知识。
( 2)从学生学习的角度
作为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本模块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
基本原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
基本规律:主要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
基本过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
2 、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习能力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模块的内容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
第二:举例说明(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
第三: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3 、重视基本地理观念的培养
基本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等。
人地关系:物质循环及能量交换的地理意义。
4 、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为解决课程理念、学习目标与学科知识的矛盾,改变从知识学习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本模块内容设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运用于课程内容设计,即从同类中选取隐含着本质性因素、基础性因素的内容作为案例,让学生透过案例窥一斑而知全豹,举一反三,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然后由个别的知识向同类知识迁移,进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例如,为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选择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案例;说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为案例;说明自然条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要求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三、章节知识体系
(1)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选择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要讲述自然地理学中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内容。自然地理学具有严谨而庞大的学科体系,如果从学科体系考虑高中阶段应学习的内容,将很难做出选择。从人地关系这条主线看,学习自然环境主要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没有必要按自然地理各部门系统的学习,而应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环境。学生通过自然环境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会分析对地理环境有着深刻影响的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很复杂,那些过程应为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过程”呢?首先,这些过程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其次,这些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第三,这些过程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不会因涉及的知识过深过难而成为学习障碍。因此《课程标准》中选择了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为了方便学生对这四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解,《课程标准》还选择了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规律,包括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大气受人过程、天气系统等。
( 2)“地表形态的塑造”的内容选择
“地壳物质循环”是四大过程之一。而“地表形态的变化”则是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A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地球圈层结构知识的延伸,在分析了大气圈、水圈之后,侧重分析岩石圈的变化,为后面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做好进一步的铺垫。
B 、“地表形态”是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之一,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是学生认识、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地球上大规模的、宏观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重要组成部分。地形(地貌)与气候一起,是区域地理差异形成的两个基本性因素。
C 、“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内力作用”内容只有在本部分进行讲解和阐述。而外力作用的理解还要追溯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部分内容,正是由于太阳辐射,才导致了地球上大气、水体的运动;正是由于大气(风力作用)、水体(河流、冰川、海浪)的运动,才构成了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外部动力。所以,把“地表形态的塑造”放在大气、水体之后来讲,这样的体系体现了这种内容上的前后联系。
D 、本部分内容涉及的一些地貌景观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这就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的阐述,说明由此形成了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为学生理解地貌成因提供了分析工具。
E 、“地表形态”对聚落、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人类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人类的各种活动。
第二部分 课标标准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 1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一、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上,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化。
地壳是岩石构成的,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岩石的分类,即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次要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这需要涉及各种地质作用,但一般不必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条标准的重点。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出他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溶为岩浆等。
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地质作用等内容未作明确要求,因此,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探索不必要的知识最好不要涉及。但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矿产资源都来源于矿物,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内容。
二、教材比较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 4.8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 2-3-13 地壳的物质循环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 、岩石圈的组成
( 1 )岩浆岩
( 2 )沉积岩
( 3 )变质岩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 2-1-2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
图 2-1-3 岩石圈结构示意
图 2-1-4 花岗岩(左)与玄武岩(右)
图 2-1-5 沉积岩形成示意
图 2-1-6 石灰岩受热变质成大理岩
图 2-1-7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 2-1-8 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二)岩石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一)地质循环
(二)岩石的转化
图 2-1 石英
图 2-2 金刚石
图 2-3 方解石
图 2-4 花岗岩
图 2-5 山谷峭壁露出的沉积岩
图 2-6 片麻岩
图 2-7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
图 2-8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1 、章节结构
人教版专章讲述。中图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鲁教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 、内容比较
关于地壳中的物质。既然是要学习物质的循环,那么首先得明白是那些物质,地壳中的物质自然是各种类型的岩石了。传统教材中“化学元素 → 矿物 →岩石→岩石圈”是学科本位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似乎确实没有必要掌握这么多地学知识,特别是化学元素、矿物的知识。岩石的类型(或地壳中物质的类型)是学习地壳中物质循环必备的知识,是课堂教学中的必学内容。
关于地壳中物质的循环。按照湘教版的说法,地壳中的物质循环包括地质循环和岩石的转化。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与软流层之间的物质转化,岩石的转化是指各大类岩石之间的物质转化。人教、中图、鲁教都只讲到岩石的转化,对于地质循环并未涉及。地质循环也许对于知识的系统性有用,但对学生生活生产用处并不是很大,可以不作为必学内容。岩石的转化是地壳中物质循环的重点,不同岩石(或物质)完成转化的地质作用,可以结合图像、文字材料一定给学生交代清楚。
3 、图像选择
( 1 )人教版示意图
( 2 )中图版示意图
( 3 )鲁教版示意图
( 4 )湘教版示意图
三、教学建议
1 、教学目标
( 1 )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及其转化过程。
(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化。
2 、教学重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3 、教学难点:循环运动观念的建立
4 、教学用具:课件
5 、教学策略:学案导学
6 、教学过程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概念扫描
地表形态的
也是岩石圈物质的
。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
的相互转化。
2 .过程探究:读图说出地壳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岩 浆 → 岩浆岩:
岩浆岩 →岩 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变质岩:
沉积岩→岩 浆:
变质岩→沉积岩:
变质岩→岩 浆:
3 .规律总结:图中地壳物质的循环包括几个循环过程。
循环 1: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循环 2 : 岩浆→岩浆岩→岩浆
循环 3: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岩浆
循环 4:岩浆→岩浆岩→变质岩→岩浆
循环 5:沉积岩→变质岩
循环 6:沉积岩→沉积岩
4 .迁移应用:关于地壳物质的循环示意,还可以设计成怎样的联系图表?
例如:读下图 请你说出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意义。
①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②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③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④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融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课标 2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一、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 1989 年)中,将地形和地貌合称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个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一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的骨架做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做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二、教材比较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 、能量来源
2 、表现形式
( 1 )岩浆活动
( 2 )变质作用
( 3 )地壳运动
A 水平运动
B 垂直运动
二、外力作用
1 、能量来源
2 、表现形式
( 1 )风化作用
( 2 )侵蚀作用
( 3 )搬运作用
( 4 )堆积作用
图 4.1 基拉韦厄火山与喜马拉雅山
图 4.2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石柱
图 4.3 海水侵蚀地貌
图 4.4 冰川侵蚀地貌
图 4.5 海水堆积地貌
图 4.6 风力堆积地貌
图 4.7 地貌景观
图 4.8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 1 )背斜
( 2 )向斜
(二)断块山
(三)火山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图 4.9 褶曲示意
图 4.10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
图 4.11 被侵蚀确实的褶皱
图 4.12 断层示意
图 4.13 华山
图 4.14 火山示意
图 4.15 日本富士山
图 4.16 某山区公路走向示意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图 4.17 河谷的演变
图 4.18 河流堆积地貌
图 4.19 黄河三角洲卫星影像
图 4.20 实验图片
图 4.22 河流地貌对聚落造成的影响
图 4.23 聚落的位置与发展
图 4.24 崇明岛的位置
图 4.25 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一、地质作用
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 、岩浆活动
2 、地壳运动
( 1 )方向: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 2 )结果:褶皱、断层(地垒、地堑)
3 、变质作用
二、造成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
1 、风化作用
2 、侵蚀作用
3 、搬运作用
4 、沉积作用
图 2-3-1 岩浆活动示意
图 2-3-2 火山喷发
图 2-3-3 褶皱形成示意
图 2-3-4 褶皱作用形成山脉
图 2-3-7 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破坏
图 2-3-8 六大板块示意
图 2-3-9 岩石的物理分化
图 2-3-10 岩石的生物分化
图 2-3-11 流水侵蚀作用
图 2-3-12 沉积作用
图 2-3-13 地壳的物质循环
图 2-3-15 科罗拉多大峡谷在美国的地理位置
图 2-3-16 科罗拉多大峡谷略图
图 2-3-17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岩层分布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 、内力作用的“足迹”
( 1 )褶皱
( 2 )断层
2 、外力作用的表现
( 1 )流水作用
( 2 )风力作用
图 2-1-1 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
图 2-1-2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
图 2-1-3 岩石圈结构示意
图 2-1-4 花岗岩(左)与玄武岩(右)
图 2-1-5 沉积岩形成示意
图 2-1-6 石灰岩受热变质成大理岩
图 2-1-7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 2-1-8 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
图 2-1-9 六大板块示意
图 2-1-10 褶皱形成示意
图 2-1-11 背斜、向斜示意
图 2-1-12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图 2-1-13 断层形成示意
图 2-1-14 断块山
图 2-1-15 流水侵蚀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图 2-1-16 冲积扇示意
图 2-1-17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
图 2-1-18 风机作用形成的沙丘
图 2-1-19 冰斗
图 2-1-20 海岸地貌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第二节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 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图 2-1 石英
图 2-2 金刚石
图 2-3 方解石
图 2-4 花岗岩
图 2-5 山谷峭壁露出的沉积岩
图 2-6 片麻岩
图 2-7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
图 2-8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图 2-9 天长日久,水可以雕刻出有神壮美的峡谷
图 2-10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图 2-11 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
图 2-12 阿拉伯半岛卫星影像
图 2-13 东非裂谷带示意
图 2-14 背斜构造和发育在背斜上的谷地示意
图 2-15 向斜构造和发育在向斜上的山地示意
图 2-16 断裂示意
图 2-17 华山西风的千仞峭壁,就是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
图 2-18 日本富士山
图 2-19 地震裂缝
图 2-20 海蚀地貌景观
图 2-21 风蚀地貌景观
图 2-22 梯田
1 、章节结构
人教版在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安排了三节内容,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中图版安排在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鲁教版安排在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的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安排在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分为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两节内容。
从章节顺序来看,人教版、中图版把本部分内容安排在大气圈、水圈之后,在学习外力作用时就会顺理成章。
中图版、鲁教版、湘教版与课程标准的顺序一致,只有人教版做了改动。
2 、内容比较
( 1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均属于地质作用,但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均未就此概念做出阐释。只有中图版将其定义为“由自然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这个概念跟本课标关系并不是很明显,建议取消。
( 2 )内力作用:各版本基本上都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关于地壳运动的处理,除地壳运动方向阐释基本一致外,作为内力作用中最主要的表
现形式,规律和结果各版本的处理不尽相同。
地壳运动规律(板块运动):人教版是在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中,作为解释褶皱山的形成而出现的,也就是服务于褶皱山形成的解释,并未做知识点专门化处理。湘教版在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中把“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作为一个专门的知识点,对板块构造运动做了系统的阐释。中图版作为阅读材料、鲁教版作为知识窗出现。这些处理中,以人教版的处理为最佳,既避免了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又结合山地成瘾的解释介绍了板块构造学说。
地壳运动结果(地质构造):人教版在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中,通过对褶皱山成因的阐释,巧妙地对褶皱(背斜、向斜)进行了阐释;通过对断块山的解释,巧妙地对断层(地垒、地堑)的知识进行了阐释。湘教版在“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中”,对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结合地形均作了阐释。中图版在“地壳运动”标题中,对褶皱和断层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出现了地垒、地堑,但并没有出现背斜、向斜等概念。鲁教版在“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标题中,把“内力作用的‘足迹’”分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作了介绍,但未涉及地垒、地堑知识。中图版、鲁教版为了追求“去学科中心”而造成的硬伤是明显的,人教版、湘教版的视角、内容都较合理。
关于岩浆活动的处理,人教版在第二节山地的成因中,结合“火山”对其进行了阐释。中图版从理论上进行了阐释。湘教版在“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中对岩浆活动进行了阐释。鲁教版未作解释。
关于变质作用的处理,人教版、中图版均作了简单说明,鲁教版、湘教版均未在内力作用的表现中提及该概念。
值的注意的是,传统教材中地壳运动的方向、地壳运动的规律、地壳运动的结果这些学科本位的知识架构,在各版本教材中都遭到了抛弃,这是很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现象,也说明了各版本的编写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那就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重心不在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而在于“地表形态”,并且是“结合实例”。从这个角度分析,人教版、湘教版通过把“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进行捆绑,突出主题,举例(山地)恰当,在课改方面做出了有意的探索。鲁教版尚不全面,但作为“举例”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中图版则仍然沿用理论体系的阐释,教材的编写沿用传统的“理论——实例”的演绎方法,而且内容并不系统,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地区山地的地质构造图,让学生分析家乡山脉的成因,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质野外实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人教版还探讨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密切的结合。
( 3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关于表现形式:人教版除了运用“理论——实例”的传统演绎法,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梳理外,还通过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专题讨论了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鲁教版主要从流水作用、风力作用这两种主要的外力作用,阐释了其对地表形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比较类似大纲版的人教版教材。湘教版重点阐释了“侵蚀——堆积”过程中形成的“侵蚀——堆积”地形,仅稍作举例,这样的处理兼顾了知识的系统性,突出了重点;湘教版还提到了固结成岩的概念,了解一下还是可以的。中图版则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梳理,举例严重不足,仅有几张景观照片。
另外,人教版还探讨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3 、图像选择
三、教学建议
1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 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 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2 、教学重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4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5 、教学策略:学案导学策略
6 、教学过程
【知识点 1 】内力作用
1 、概念扫描
A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
。它主要表现为
。在内力作用中,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B .地壳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C .山地有多种类型,如
D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
,其基本单位是
,基本形态是
E .当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就形成
2 .过程探究
A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B .褶皱山
岩层新老关系
对地表形态的的影响
C .断块山
断层位移方向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岩浆喷出方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沿线状裂隙溢出
沿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3 .规律总结
( 1 )认识边界类型
( 2 )认识六大板块
( 3 )在世界地形图上,绘出生长界,观察大洋中脊与生长界的关系,总结出海洋、裂谷的形成与生长界的关系,并举出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的例子。
( 4 )在世界地形图上,绘出消亡界,观察消亡界沿线的地形,总结出山脉、海沟、岛弧与消亡界的关系,并举出喜马拉雅山等例证。
4 .迁移应用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痕迹。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请根据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
( 1 )公元 79 年 -15 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 2 )公元 15-18 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3 )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哪些特征?
【知识点 2 】外力作用
1 .概念扫描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 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主要是
▲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
▲ 四种方式。
2 .过程探究
( 1 )河流侵蚀地貌
( 2 )河流堆积地貌
( 3 )风力侵蚀地貌
( 4 )风力沉积地貌
( 5 )海水地貌
( 6 )冰川地貌
3 .规律总结
对地貌的影响
4 .迁移应用
( 1 )张家界
( 2 )黄河三角洲
( 3 )云贵高原与黄土高原
【知识点 3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知识点 4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第四部分 课题研究
——崇明岛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四部分 课题研究
——科罗拉多大峡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