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竖式计算练习题。 4.76×12= 2.8×53 103×0.25 谢谢大家了!

校园时讯 && 校内新闻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二次备课—林昌蓉
发布人:林昌蓉老师
动态类型:校内新闻
发布时间:
2014年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二次备课—林昌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p.55--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讨论: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3、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十第1题。
4、完成练习十第2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
5、完成练习十在作业本上完成。第3题。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6、完成练习十第4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七&、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p.56--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5×10&&&&&&&&&50×10
5×100&&&&&&&&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45.3&&&&&&0.7&○&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
(3)提问:你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把0.351乘1000,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完成第57页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完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第5-7题。
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
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
“一块五一斤”
“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二、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及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这三种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这苹果的单价吗?
列式:9.6÷3
(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竖式计算时,追问:为什么要把上的小数电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1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
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
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2、你能根据“单价×数量=总价”验算上面各题吗?
3、总结法则,
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第60页练一练。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说说: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2、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4、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课时
& & & & & & & & & & & & & & & &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90÷10&&&&&&900÷10
900÷10&&&&&&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千克=(&&&)吨
(3)提问:你会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第61页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完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完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5、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说说表格中用到的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6、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课
& & & & & & & & & & & & & & & & & &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全班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十一第11题
指名回答,说说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4、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
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十一第13题
思考:“1千克小麦能加工成多少千克面粉”运用的数量关系是什么?1吨小麦呢?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14题。
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如何进行单位转换?
3、练习十一第15题
读题后指名说说算式以及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两种方法:864÷12÷30
864÷30÷12
如果出现:864÷(12×30)也请学生说说想法。
指出:这种做法不妥当,还是用前面两种为好。
4、练习十一第16题
说说如何求平均体重?平均体重应该在哪个范围内?为什么?
5、练习十一思考题
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明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说明甲数和乙数是10倍的关系,一共是11倍。16.5÷11=1.5,甲数是1.5,乙数是15。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乘小数(一)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0.52+0.48=&&&&0.17+0.33=&&&&&3.6+6.4=
0.8×3=&&&&&&&3.7×5=&&&&&&&&46×0.3=
二、新授:
1、教学例7。X&k&&B&&1&&.&c&&o&&m
(1)出示例7
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1.15米&&&&&&&&&&&&&&&3.8米
阳台 & & & & & & & & & & & & & & & & & &房间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提问:如果要求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
3.6×3.2≈&&&&&&&(&&&&&)
让学生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可能有三种情况。
(4)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很快计结果。
3&.&8&&&&&&&&&×10&&&&&&&&&&3&&8
×3&.&2&&&&&&&&&×10&&&&&&&×&3&&2
7&&&6&&&&&&&&&&&&&&&&&&&&&&&7&&6
1&1&4&&&&&&&&&&&&&&&&&&&&&&&1&1&4
1&2.1&&&6&&&&&&&&÷100&&&&&&1&2&1&&6
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4)师生讨论,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10,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原来的积是12.16。
2、第65页试一试。
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计算3.2×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
学生尝试完成,展示学生作业。
解释算理,得出: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来的积是3.68。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2)同桌互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小结: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5页练一练第1题
说说你是如何点出积中的小数点的?
2、完成第65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指出:对的要打“√”,不能不打。不对的要打“×”,然后再订正。
4、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说说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后,指名回答估计得数,再计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乘小数(二)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难点: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指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例8。
(1)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2)学生试做。
×&&0&.&2&8&&&&&&提出:要&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
2&&&2&4&&&&&&&&&&&&上小数点?
5&&&6&&&&&&&&&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
0&.&0&7&&&8&&4&&&&&&&&&&怎么办?
(3)强调: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66页练一练:独立完成,说说:要注意什么问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集体校对。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
2.51x0.7&&&&&&&&&2.51x5&&&&&&&&&2.51x5.7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
3、准备题:练习十二第8题
指名回答结果,选取几个结果,说说是如何取近似值的?
二、、新授:教学例9。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说说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
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6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二第9、10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九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乘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学会比较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大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比较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1、第12题:
先让学生心算,再指名口答。
2、第6题:
指名说说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第7题:
说说数量关系,再解答。
4、第11题: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5、第13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6、第14题:
先让学生计算每组中的三道题,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观察:把每题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思考: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比大小,有什么规律?
小结:当一个因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因数小。
当一个因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因数大。
7、第15题:
观察题目的特征,问:能不能不计算,直接比较出大小关系呢?
用什么知识来解决此类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第16题:
指名回答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列式后,指名说说如何进行估算?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是怎样保留近似值的?
9、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样保留整数的?
10、第18题:
先让学生读读称盘上的刻度,知道每种水果的重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交流时,说说数量关系和取近似值的方法?
指出:人民币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即使本题不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我们在计算出结果后,也要自动的保留两位小数。
11、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42÷21&&&&&&&&120÷12&&&&&&&&96÷48&&&&&&&&250÷50
374÷34&&&&&&&192÷16&&&&&&&&125÷25&&&&&&&1050÷5
2、计算:2250÷18
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
1、出示例题。
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7.98÷4.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小组讨论。
学生试做。
可以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同的倍数,商怎么样?(不变)怎样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把7.98和4.2都乘10,变成79.8÷42。
4、你能把这道题做完吗?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
三、巩固练习
1、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主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第69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交流:结合例5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
3、练习十三第1题
指名口答。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十三第2题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5、练习十三第3题
指出:对的要打“√”,不能不打。不对的要打“×”,然后再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一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被除数是整数时的小数除法的处理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出示练习十三第4题。
想:用什么数量关系来解题?
自主完成,再集体交流。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新授。
1、出示例11
(1)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出问题:妈妈买了多少千克萝卜?
(3)指名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1.5÷0.75=
(4)提出:要想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要乘几?被除数呢?
(5)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
(6)学生尝试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第70页试一试。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http://w&ww.xkb&&1.&com
3、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70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下面各题应该怎样移动小数点。
再让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2、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填?
3、练习十三第6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交流:你是怎样移动小数点的?
4、练习十三第7题
学生读题后,想:已知长方形面积和长,求高的方法。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5、练习十三第8题
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二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4.003&&&&&3.996
3、计算下面各题:
7.3×0.315(保留两位小数)
0.&27×0.45(保留三位小数)
4、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计算出整个积的值,然后看要求保留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一)&教学例12X&K&b1.&C&om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 海狮 海豚 飞鱼
速度(千米/时) 40 50 64
海狮的最高游速大约是多少千米/分?
学生读题后,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分”的意义。
指名列式,师板书:
学生尝试计算,遇到困难的时候相机提问:
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说明: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这道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0÷60≈0.67(千米)
小结: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算出比需要的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们的商,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结果。
(二)&完成第71页试一试。
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多少千米/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0÷60≈ &&&&&&64÷60≈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X&k&&B&&1&&.&c&&o&&m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如何求出商的近似值的?
2、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说说数量关系,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一组一组地比较计算,比较每题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小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4、练习十三第13题。
指导学生利用第12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三课时
& & & & & & & & & & & & & & & & &&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教学目标:
能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出示练习十三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说说:如何取商的近似值的?
1、出示例13,学生读题。
2、学生列式,尝试计算。
3、问:最多可以买几个?商应该如何取近似值?
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适当进行辨别,取哪个近似值更合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根据生活实际,最多只能买到6个足球。
4、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小数除法的商都是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商的近似值的,有时候在实际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72页练一练。
学生尝试计算,集体交流。
交流:如何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理?两道题的商的近似值,你是如何考虑的?
2、完成练习十三第14题。
学生读题,审题。
想一想:这两道题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理?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交流:如何取商的近似值?除到商的小数点后面第几位就可以了?
3、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三第16题。
(1)想一想: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多少倍?应该如何解答?
思考:这题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
(2)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指名回答后,分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解答。
集体交流。
5、完成练习十三第17题
先让学生计算第(3)、(4)两小题。
观察第(1)-(4)小题,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规律,完成(5)-(9)小题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四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教学目标:
能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
4.8÷0.16=&&&&4.2÷0.4=&&&&&2.9÷0.01=&&&&6.42÷0.03=&&&&&&&&&&&&&&&&&&&13÷0.2=
4.2÷0.02=&&&&7.28÷0.7=&&&&49÷4.9=&&&&&&100÷0.5=&&&&&&&&&&0.81÷0.27=
一、激活旧知:
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25×4+32×2&&&&99÷(85-52)&&&&[120-&(82+13)]×12
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2.说说怎样算比较方便。
25×73×4&&&&35+78+65&&&&102×32
指名学主口答简算过程和得数,直接板书出得数。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整数运算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律?
3.揭示课题。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知道了整数
运算中存在的运算律,而且知道了应用运算的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那这些规定或规律在小数运算中是不是适用呢?我们今天就学习小数四则
混合运算,通过具体的问题和计算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1)解答例题,认识运算顺序。
出示例14,让学生阅读例题、观察平面图,说说知道了些什么,要求什么
引导:求这块菜地的面积可以怎样想,你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不同解法。
交流:你想先算什么,再算菜地面积呢?怎样列式的?(板书算式)根据你的想法,算式里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有不同算法的说说看,你是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的?&(板书算式并计算结果)你这样的算式里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少?大家把答案填一填。
提问:结合问题观察这里两题的运算,你能说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
指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也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要先算乘、除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完成“练一练”第1题,巩固新认识。
提问“练一练”第1题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
两人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有错的改正。
2.学习小数计算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l)了解小数计算的运算律。
①引导:请大家观察上面两种解法的算式和结果,想想有什么联系,你
有什么发现?(板书两个算式的等式)
这里哪种解法比较简便?你从这个简便计算里想到什么吗?
指出:这两种解法都是求的这块菜地的面积,结果是相等的。比较这两
种解法和结果,可以发现符合整数乘法的分配律;比较计算过程的简便算
法,可以发现这样的小数计算也符合应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的
②让学生计算教材上每组里两个算式的得数,比较两题的相同和不同,
在O里填上合适的符号表示两个算式的关系。
交流:这里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两题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明加数或乘数相同、位置不同或运算顺序不同等,发现两个算式是
你还能写出像上面这样的小数计算的几组算式吗?请大家分别写出几
组这样的算式,比较得数是不是相等。&&交流:每组类型你分别写出的哪些算式?(板书一些算式)
提问:观察这样的几组类型的算式,你有什么要说的?
指出: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和乘法。
(2)根据运算律填空。
①7.8×0.8×1.25&=7.8×(&&&&×&&&&&)
②1.7×4.2+1.7×0.8=1.7×(&&&&&+ )
③1.03×12=(1+
学生口答,呈现结果.并要求说说反映的什么运算律。
(3)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出示“练一练”第2题。
引导:观察一下,这三道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同桌同学先互相讨论一下,再算出得数。(指名三人板演)
检查:你用简便方法是怎样算的?这样算简便在哪里?(有错的改正)
说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根据运算律或规律在计算中凑成整数用口算算出得数的,就可以应用运算律或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所以计算时可以先观察:一看算式特点,能不能应用运算律计算;二看数的特点,能不能应用规律计算时凑成像1、O.l这些便于口算的数,或者是整数、整十、整百这样能使计算简便的数。如果满足这样的要求,就可以用简便方法算。
三、巩固新知
1.做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板书。
说明:小数口算要根据小数计算万法算,关键是处理好小数点的位置。熟悉了口算,就能帮助我们用口算进行简便计算。
2.做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完成右边三题,独立计算;指名三人板演。
交流:每题用简便方法是应用的什么运算律,怎样计算的?
说明:注意数的特点,是简便计算的前提。
3.做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板书算式和得数)
说明:解决问题时,列出算式后也要注意能不能应用规律使计算简便。
如果有简便计算的方法,也要用简便方法算。
4.拓展提高。
出示:用4、0.8、l.20这三个数,编一道能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的算式。
你能想到哪些不同的算式?(学生编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请说说你的算式。板书学生的算式。说说你的算式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四、总结反思
1、回顾总结。
提问:回顾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四第2、3题(左边三题)第5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五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计算规律,能应用计算规律简便计算;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关
于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相关的运算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计算得数,提高运算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具体问题估计结果并解释自己的方法,
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简捷地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
4.6+8.2=&&&&&&&3.2×200=&&&&&&&&&&&&&&&&432-25-75=
10-6.9=&&&&&&&&1.3×0.4+0.3×13=&&&&&&&&&4.2÷0.6=
58+36=&&&&&&&&&1.08×0.5=&&&&&&&&&&&&&&&&0.8÷0.16=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我们练习这方面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相关规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同时要能应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实际问题昀数量关系。
二、练习计算
1.做练习十四第6题。
出示两组算式。
提问:观察每组两题,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你估计结果会相同吗?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这里每组的两题虽然数都相同,但运算符号和计算顺序是不同的,那结果能不能应用整数运算的规律判断是相同的呢?现在请大家算一算、比一比。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板书得数。
比较每组的题,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从结果可以看出,大家的估计是正确的,也就是整数的运算规律
在小数计算里同样适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对一些计算进行简便
2.根据运算规律填空,改写算式。
17.82-(7.82+5.5)=17.82-
8.6÷2.5÷0.4=8.6&&&&(&&&&&&&&&&&&&&&&&)
9.6÷(3÷0.8)=9.6
学生口答,教师呈现结果。
提问:每组中的两道算式,哪一道计算要方便一些?
3.做练习十四第7题。
让学生思考哪些式子能简便计算,怎样简便计算,把原来的算式改写成
能简便计算的式子,不算得数。(学生改写,教师巡视、了解)
交流:哪些能简便计算,怎样算简便?(教师板书改写成的式子)
8.53+6-8.53+6等于0吗?改写时怎样想的?
2.12-&(1.12+3×0.33)和(8.25-3.75)÷2.5÷4能不能简便计算?怎
三、解决问题
1.做练习十四第11题。
让学生阅读习题,了解题意。
提问:你知道了些什么?票据上要解决哪些问题?
你能根据票据上的条件,说说这里应该怎样解决问题吗?(指名几个同
学生解决问题、填写票据。
交流: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根据学生交流,分步板书算式和结果)
2.做练习十四第12题。
(l)让学生读一读习题,了解题意。
提问:题里有哪些条件?
引导:你能估计出妈妈大约用去多少元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交流:估计妈妈用去多少元?说说你估计的方法和结果。(让几名学生交流,可以有不同的估计方法,如先估出2千克鸡蛋和2箱牛奶大约各用多少元,再得出大约用去多少元;或先估出1千克鸡蛋和1箱牛奶大约多少元,再估出一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是怎样列式的?你能说说剩下的钱是怎样想的吗?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四、总结拓展
1.练习小结。
提问:通过上面练习你认识了哪些新内容?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有了哪些认识?
你在练习过程中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摘录条件:
3支圆珠笔2支铅笔&&&&&&&8.7元
2支圆珠笔3支铅笔&&&&&&&6.8元
引导一:从条件上看,如果把两次买的合起来,你能知道什么?
那你能知道1支圆珠笔和1支铅笔一共多少元吗?如果买2支圆珠笔
和2支铅笔呢?
你现在能求出圆珠笔和铅笔的单价各多少元了吗?
引导二:把两次条件比一比:第一次少掉1支圆珠笔、换成1支铅笔,就
少了多少钱?
那把第一次的3支圆珠笔全换成铅笔,这样买5支铅笔就要少多少钱?
应该付多少钱?你能求哪种笔的单价了?
能算出圆珠笔的单价吗?
引导三:如果第二次把1支铅笔换成1支圆珠笔,要多多少元?(以下思
路与引导二类似)
让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解答,校对结果。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的计算,第8-10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六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回顾、整理本单元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乘、除法,更加正确地计算小数乘、除法的得数;能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能联系实际合理用求近似值的方法,求出问题结果的近似值。
2.使学生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知道小数乘、除法的关键是确定得数小数点的位置,提高运算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整理、归纳知识和方法,体会数学的内在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联系,根据实际合理应用求近似值的方法。
& & &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0.13÷0.13=&&2.37÷0.01=&&&&2.82+3.18=&&&&0.5÷0.2=
0.96+0.06=&&&4.5×0.2=&&&&&0.84÷0.03=&&&&3.3×0.4=
一、引入课题,回顾整理
谈话:我们这个单元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内容已经学习完成,这节课是本单元复习的第一课时,先整理与练习这个单元学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了解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更加正确她计算;同时要能求积和商的近似值,根据需要求出实际问题的商大约是多少。
1.回顾内容。
引导: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内容,你学过哪些知识呢?同桌互相交流。如果有记不清楚的可以打开课本看一看,互相说一说。
提问:你能说说学习过哪些知识吗?小数乘法包括哪两种类型?小数除法呢?
2.讨论梳理。
引导: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比,小数乘法和除法计算主要是小数部分的处理。那它跟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呢?是怎样计算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整理、沟通相互间的联系。
出示讨论题(见教材),让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
那小数乘法按整数计算,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对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你有哪些认识?
现在你能说说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关键在哪里吗?
小结:小数乘、除法,计算时都可以按整数计算方法算,关键是小数点位置的确定。乘法中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除法中除数是整数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对齐;除数是小数时,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按除数是整数的方法算。
二、复习计算
1.做“练习与应用”第1题。
呈现第1题,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提问0.7×0.8、0.63÷9、3.5÷0.7是怎样算的。
结合提问说明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要点正确;有错的订正。
2.做“练习与应用”第2题。
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写出得数。
交流并呈现得数。
比较:第一组乘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儿不同?
第二组除法计算时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小结:小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算,关键是根据乘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小数除法都是按整数除法计算的,关键也是小数点的处理: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对齐;除以小数,移动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计算得数。
3.做“练习与应用”第3题。
让学生计算后两道题,并用计算器验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根据计算器的验算,现在哪些同学算对了?
乘法怎样算的?积里点小数点要注意什么?
除法的商为什么是8,怎样算的?
指出:在积里点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o补足数位;得数能化简的要化简,而且要先点出小数点再化简。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转化时,要看除数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结果。
三、复习求近似值
1.做“练习与应用”第4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确认结果。
提问:这里用什么方法保留近似值?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怎样做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指出:按要求取得数的近似值,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一般用四舍人的方法。除法计算保留商的近似值,只要除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四舍五入保留得数大约是多少。得数用近似值表示时,要用约等号。
2.做“练习与应用”第6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解答,得出结果。(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这两题都用什么方法列式的?
看看第(1)题是算到商的哪一位,用的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的?
第(2)题除到商的哪一位,取近似值用的什么方法?
为什么两道题取近似值的方法不一样?
指出:在实际问题求近似值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应用求近似值的方法。这里第(1)题余下的继续除商不满1,就不够再做1个蛋糕,十分位上不管商几,都应该舍去,所以用去尾法;第(2)题,虽然余下的不够商1,但不管十分位上商几,余下的都要用1个包装盒,所以应该用进一法。像这样余下的按问题意思不够1个,就舍去尾数;余下的还要用1个时,就在结果里进上1个。
3.做“练习与应用”第7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引导:你能估计樗数在哪个范围吗?请你来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平均数一定在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之间,所以应该在11.7吨和13.6吨之间。那每月用水量的平均数究竟是多少呢?请你计算得数.保留整数。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得数大约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求的近似值?
说明:像这样的问题,不存在余下的够不够或者还要不要再用1个时,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四、复习总结
1.总结收获。
提问:通过整理与练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有了哪些认识?还有什么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
指出:通过整理与练习,大家进一步知道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要注意的问题,了解了求近似值的方法。同学们还知道了和小数加、减法一样,计算小数乘、除法关键是处理小数点。小数乘法是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小数除法当除数或转化后的除数是整数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的前四题,第5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七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2)
教学目标:
1_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正确计算;能&探索、发现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相关的简单规律;能应用小数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计算、观察和分析、归纳等发现小数乘、除计算中简单规律的过程,发展比较、抽象、概括,以及简单推理等能力,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和相应的数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小数计算存在的规律,体会探索规律的成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相关规律,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比较、发现相关规律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1.5×0.3=&&&&&&&5.6÷8=&&&&&5.9÷0.01=&&&&&&2.3×4=
0.15×2=&&&&&0.24÷0.4=&&&&&&0.5÷0.5=&&&&&&0.5×0.7=
学生口算,板书得数;结合口算选择3-4题说说算法。
(2)&10×(&&&&)=1&&&&0.5×(&&&&)=1&&&&0.25×(&&&&)=1
0.2×(&&&&)=1&&&0.4×(&&&&)=1&&&&1.25×(&&&&)=1
2.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继续整理和练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重点要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方法。同时探索发现一些计算中的规律,并应用小数计算解决一些关于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练习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第8题。
(l)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填写得数。
引导:大家一组一组地比较每组的两道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桌合作,互相讨论讨论。
(2)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同学们说了几种不同的发现,那我们先来找一找:一个数乘什么数积比原来大,乘什么数积比原来小?一个数除以什么数商比被除数大,除以什么数商比被除数小?
说明: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在这个单元已经发现的规律: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大,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小;除以比1小的数商比被除数大,除数比1大的数商比被除数小。
(3)引导:那还有什么规律呢?根据每组题的特点和刚才一些同学的发现,请大家想一想:两题里乘、除号后面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同一个数分别乘和除以这两个数,得数怎样?
说明: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那用同一个数分别去乘和除以这两个数,得数相同。比如,前四道里0.1乘10的积是1,那一个数除以0.1就等于这个数乘10;反过来乘0.1就等于这个数除以l0. 数学就是这样奇妙、有趣,有让你意想不到的规律!
(4)填空。(口答、板书)
5÷0.&2=5×(&&&&&)&&&&&&&&&&&4×2.5=4÷(&&&&)
6÷(&&&&)=6×(&&&&)&&&&&&&8×(&&&&)=8÷(&&&&)
[设计说明: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他们有自己观察、思考问题的特点和经验,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观察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题组包含的一些规律,再有层次地引导交流、理解,在交流、辨析中逐步丰富认识、获得规律,使他们能把自主探究和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结合起来,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亲历知识的发现、建构过程,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既照顾到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能有自己的发现(包括过去已经有过的发现),由此收获自信,还能发展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究能力,大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其实就是学习共同体需要的学习方式、过程和结果。]
2.做“练习与应用”第9题。
出示第9题,要求学生先观察每组两个式子的相同和不同,再思考、判断、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板书呈现)能说说怎样想的吗?
指出:一个数乘或除以的数相同时,可以根据乘的和除以的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判断得数的大小。
3.做“练习与应用”第10题。
(1)引导学生了解要求,明确注意使用简便算法。
让学生独立计算左边两题,要求可以简便的地方用简便方法。(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提问:第一小题什么时候可以用简便方法?简便方法算
(4×3.6+3.6)怎样想的?
第二小题呢?(1.7×101-1.7)怎样算简便一些?
(2)学生完成右边两题,注意应用简便算法。
交流:这两题是怎样用简便算法的?
说明: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每一步计算时算式和数的特点,如果能简便计算,就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4.讨论“练习与应用”第11题。
让学生说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还有什么要求。
引导:根据条件求1千克是多少元,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呢?自己先找一种食品思考有哪些方法,再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你想到哪些不同的方法?用一种食品做例子说说你的想法。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方法:
(1)换算单位,按单价一总价÷数量计算:比如葵花子,先把160克换算成千克作单位再列式计算。
(2)先算出1克多少元,再算1千克多少元:比如葵花子先用3.2÷160算出1克多少元再计算。
(3)先算l千克是已知数量的几倍,再算1千克多少元:比如核桃仁,先算1千克足200克的几倍再解答。
5.做“练习与应用”第12题。
让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是怎样想的?
有不同算法吗?(板书算式)说说你的想法。
追问:回头想一想,这里有几个4.5厘米和几个1.2厘米?为什么?
指出:因为有8个4.5厘米,只有7个1.2厘米,从图上看可以用(4.5+1.2)×7+4.5或者(4.5+1.2)×8-1.2解答,也可以用4.5×8+l.2×7解答。(有错的订正)
三、探索实践
1.做“探索与实践”第13题。
出示:0.44444×0.99999&&&&&&0.66666×0.99999
提问:像这样的乘法,在计算器上相乘时数位不够,根据你的经验,有什么办法得出它们的积?(在练习九的第3题曾经有过经验:从这类问题的简单算式开始找出规律,再填写得数)
那就请看第13题,先用计算器计算每组前三题的积,再写出后两题的积。
学生计算后交流结果。
2.做“探索与实践”第14题。
学生交流每千瓦·时电的价格,全班统一单价。(有峰、谷用电量及价格的,应该让学生明白两种用电量及相应电价的意思,并明确价格各是多少)
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用电量和每千瓦·时电的价格计算自己家上个月应付电费是多少元。
交流计算方法。(用峰、谷电计量用电量的要说明计算方法)
3,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引导:小明家用电超过100千瓦·时吗?为什么?
那超过部分的电费有没有办法算?求出了超过部分的电费,能求出超过多少千瓦·时吗?
问题可以怎样解答呢?请大家列式解答,有困难的同桌商量。(指名板演)
交流:怎样列式的?每一步算的什么?
说明:(结合算式)我们可以先用64.6减100×0.02的积算出超过部分的电费,再除以0.6求出超过100千瓦·时的用电量。这样加上l00就是小明家十月份的用电量。
四、评价与反思
1.自我评价。
让学生了解评价学习表现的三个方面内容。
独立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在☆上涂色表示。
交流自己的评价结果,教师鼓励、肯定,提出对学生学习的希望。
2.布置作业。
完成“练刁与应用”第11题,选择一种方法列式,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竖式计算练习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