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女兵脚上磨出水泡处理偏方起水泡怎么处理?

共5566个阅读者,0条回复 |
发表时间: 08:54
长征路上女兵来例假怎么办? &&
依之米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378-1.html
部分女红军于1949年在北京合影。 (资料图片)
部分长征女杰合影,左起:陈琮英、蔡畅、夏明、刘英。
2月14日,北京。漫天纷扬的小雪带来漫漫的哀思。被誉为“长征英雄,海南女杰”的长征女红军谢飞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谢飞是海南文昌人,是参加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谢飞的逝去,让人回顾起万里长征路上女红军战士的英勇历史与慷慨壮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个刻度,一个瞬间。但对那些慷慨奔赴万里长征的女红军战士来讲,却是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当时有2000多位女红军参加了长征(除从江西瑞金出发的中央红军的30位女红军外,陆续加入长征征程的其他方面军女战士共2000多人)。她们与男红军一样浴血奋战、艰苦跋涉。一部分女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长征;另一部分女红军却在战斗中、行军中倒在漫漫的征途上。
女红军们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经历了重重磨难,像男人一样战斗,她们为部队筹来了一担担粮食,救助了一位位伤员,唱响了一支支催人前进的战歌,谱下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去与留的艰难抉择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正面临着一道进和退的难题,中国革命也处于危急关头。与此同时,红军中的女战士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是随主力红军一起走,还是留下来开展游击战?
1934年9月中旬,中央妇女部部长李坚真接到中央组织局主任李维汉的命令:草拟一份随红军主力一起行动的女红军名单。李维汉告诉她:“组织上决定要挑选一批身体好、会做群众工作的妇女干部随部队转移,到湘西去开展工作。你们妇女部先出个名单给我,总数不要超过30人。”当时苏区的形势已经非常紧迫了,能够跟随大部队行动对每一位妇女来讲都是一种荣耀,有的还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安全的保证。但并不是每一位女战士都能紧随大部队,有许多人不得不留下来,面对更残酷的局面。就算是名单上的女人们,也并不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的。她们首先要通过体检关。
被通知体检的女红军们,很多人从生下来就没有进过医院,更没有见过那个神秘笨重的X光机。但检查身体是政治纪律,必须严肃对待。她们走进苏区红色医院的大门,平生头一次量身高、测体重、验血、验尿、照X光,她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就此被改写了。
日傍晚起,王泉媛、邓六金、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周越华、钟月林、贺子珍、钱希均、萧月华、康克清、曾玉、谢飞、谢小梅、蔡畅、廖似光等30名女红军和8万多中央红军一起迈开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开始了长途跋涉。她们的行装很少,只许带15斤重的东西,其中包括换洗的衣服和一些日用品,粮食由部队发放,同时还给她们每人配发了一只大搪瓷缸子,里面塞着毛巾和牙刷。女红军们把搪瓷缸子挂在腰间,成了红军长征途中一道别致的风景。
坚决“不得八块钱”
长征伊始,面对日益严峻和恶劣的局面,当时部队有条纪律,如果有红军在途中跟不上队伍,就会被寄养在老百姓家里,组织上留下八块钱作为生活费。因此女红军们提出了一句简单朴素的口号: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
在行军途中,女红军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原始标准。阴雨天被淋得像落汤鸡,在严重缺水地区脸上又常蒙着一层灰尘。恶劣的条件使得女红军的性别意识淡化。她们最头痛的是来例假。当时在敌人的尾追下部队不停地赶路,尽管腹部绞痛、两腿发抖,但捂着肚子也得一步一步往前挪。住宿时,三五个人挤在一起,还要躺在潮湿的土地上。女红军危秀英居然练出了站着睡觉的本事。
长征的女性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头上长满了虱子。彭德怀曾开玩笑说:“无虱不成军,没有虱子的不算长征干部!”无论男女,无论职务高低,宿营时都有一项“功课”,就是捉虱子,谁也不笑话谁。为免去麻烦,有的女红军干脆就推个光头。一些顽皮的小战士常常和她们开玩笑,趁她们不注意,从身后一把掀掉帽子,女人们光亮的脑袋暴露出来,那些战士们则哄堂大笑:“快看,尼姑来了。”“尼姑也来闹革命了!”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女红军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不抛弃不放弃。部队进入云贵高原时,邓六金发高烧,拉起了肚子,连话都说不出了,但就是不肯拿八块钱。危秀英见状,主动向连长请求让她来照顾邓六金随部队一起行动。有几次,邓六金看到矮小的危秀英累得气喘吁吁,实在过意不去,含着眼泪说:“秀英,你走吧,把我留下,要死就死我一个……”危秀英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我们都不能死!革命还没有成功,只要我在,我就不能把你一个人留下!”这对红军姐妹,一个病,一个累,她们相扶相持,最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女红军的欢愉时光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哪怕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刚开始突围的时候,女红军们还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即使走在队伍中,也会拿着一把小梳子,时常拢一下散落下来的头发。到了宿营地,马上找个地方几个人凑在一起洗个澡。但随着红军进入白区,地形复杂,环境越来越艰苦,她们唯一的享受就是用热水泡脚了。
每到宿营地,女红军们总是先支起锅灶烧上一大锅水,热了以后打到洗脸盆里,再把酸痛的双脚泡进去,一边泡脚,一边聊天儿。温热的水将脚掌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打开,酸痛和劳累顿时随着滚滚的热气飘散开来。此时,该是这些女战士们最欢愉的时光了。
女红军刘彩香保护脚的方法,和大家不太一样。一到宿营地,别人都累得躺在行李上懒得动弹,她虽然也累,却不急着躺下,而是绕着行李跑几圈,跳一阵儿,做一些简单运动,使紧绷的肌肉慢慢松弛下来,这样全身血脉平稳流通,然后再去休息。这无疑就是朴素的运动科学,可惜连她自己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女红军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长途跋涉的行军,其中身体健壮的女红军,一人要护理三四个担架的同时,还要帮助其他人背行李、干粮和药箱。每到宿营地,男红军就像泥一样倒在地上一动都不想动。但是,这些女红军是不能倒下的,她们要先安顿伤员。急行军的间隙,她们还要在伤员们休息的时候,去村子里说服老百姓作挑夫,补充那些中途损失的人。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好以后,她们才能享受那段美妙的泡脚时光。由此看来,她们的脚走过的路又何止二万五千里?
长征中最小的女红军
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叫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是中共早期党员。王新兰7岁时,因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党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
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虽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鼓励妹妹王新兰报名参加红军。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便大着嗓门说:“我什么都能干!”“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如数家珍般把王新兰几年来为党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第二天一大早,王新兰就到红四军报到了。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员会工作,王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爬冰卧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她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五百农妇缴一团”
同样是女红军,有的在痛苦中成为母亲,有的必须拿起枪直面鲜血和死亡。
长征中,在红四方面军的后方战线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妇女独立团(后改编为独立师),当时成立时有2500余人,独立师师长为张琴秋。她们剃着光头,穿着军装,打着绑带,肩负着运输、筹粮、警卫后方机关等艰巨任务。她们不仅是一支出色的后勤部队,还是一支善战的战斗队。二过草地后,这支队伍只剩1000余人。妇女独立师师长张琴秋兼任第1团团长、政委,她总是腰束皮带,斜挂短枪,英姿勃勃。三年前她已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这是当时女性在军队中担任的最高职务。
让张琴秋更加出名的是在一次川军的一支部队进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时,独立师师长张琴秋带领500女兵和医院保卫科男同志进行周旋,用计使川军在阵前倒戈。全川为之震动。“五百农妇缴一团”被当作奇闻刊登在当时的媒体《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上。在国民党的一些报纸上,红军女将领张琴秋被说成是“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的能人。
因为参加战斗,红四方面军女红军人数一直在减少,妇女独立师也被缩编为妇女独立团。三大主力会师后,她们随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最后仅剩300余人。有的女红军,牺牲时连名字也没有留下。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而红二方面军至少有18名女红军参加了长征,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就在其中。红25军参加长征的是7名女护士,当时被誉为“七仙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伟大的长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长征奇迹,也成就了坚强不屈的长征女兵。(文本刊特约撰稿 沙可)女兵阅兵高强度训练:一半人脚起泡 有人脱水晕倒
日消息,近日记者来到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实地探访阅兵训练活动。据悉,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9月3日举行的阅兵式将共编50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包括三军仪仗队以及10个英模部队方队。据悉,此次徒步方队中的三军仪仗队女兵首次参加大阅兵。图为8月14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一名军官从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JFU00AN0001.jpg
http://img3./photo/-21/t_B1IT5JFU00AN0001.jpg
8月14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一名军官从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KP100AN0001.jpg
http://img3./photo/-21/t_B1IT5KP1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2./photo/-21/600x450_B1IT5L4D00AN0001.jpg
http://img4./photo/-21/t_B1IT5L4D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5./photo/-21/600x450_B1IT5LR600AN0001.jpg
http://img3./photo/-21/t_B1IT5LR6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MQ800AN0001.jpg
http://img4./photo/-21/t_B1IT5MQ8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NDG00AN0001.jpg
http://img4./photo/-21/t_B1IT5NDG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O.jpg
http://img3./photo/-21/t_B1IT5O.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OR500AN0001.jpg
http://img3./photo/-21/t_B1IT5OR5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Q0O00AN0001.jpg
http://img3./photo/-21/t_B1IT5Q0O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6./photo/-21/600x450_B1IT5QGD00AN0001.jpg
http://img2./photo/-21/t_B1IT5QGD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6./photo/-21/600x450_B1IT5QUV00AN0001.jpg
http://img4./photo/-21/t_B1IT5QUV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RT500AN0001.jpg
http://img6./photo/-21/t_B1IT5RT5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4./photo/-21/600x450_B1IT5SGN00AN0001.jpg
http://img2./photo/-21/t_B1IT5SGN00AN0001.jpg
日,北京某阅兵训练基地,正在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女兵。
http://img3./photo/-21/600x450_B1IT5TCI00AN0001.jpg
http://img3./photo/-21/t_B1IT5TCI00AN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参考消息网8月25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对经过特别挑选而参加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的62名解放军女仪仗队员来说,疼痛和不断的训练是她们展现最佳状态的努力之一。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3日报道,她们接受了高强度训练,一个月就穿坏一双马靴,但她们决心要在下个月的阅兵式上吸引全国的目光。报道说,去年2月,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北京军区范围内遴选了第一批女仪仗队员。但参加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队员想要有超出预期的表现。最初的竞争是激烈的,并且持续了数轮。每一名队员都必须在一个评委小组面前走过。只有62人通过了遴选,但这一数字会进一步缩减,在阅兵式当天,只有51人能上场。阅兵式徒步方队总教练刘士胥大校说,她们要做到头线、手线、枪线、腿线、胸线、帽线“六线合一”,方队要达到横线、竖线、斜线分明。自6月以来,她们每天训练至少8个小时,通常都是在烈日下走方阵,直到她们的行动完全整齐划一。军医一天24小时待命,因为她们的身体面临着巨大挑战。大约1.2万名官兵以及坦克、飞机和其他军事装备将在9月3日接受检阅。有一半的女队员脚上都起了水泡,由于训练中要端超过3公斤重的步枪,她们的肩膀和背部都在忍受疼痛。在艰苦的训练环节,她们要一动不动站两个小时,有些人因此脱水甚至晕倒。另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8月24日报道,在8月炙热的阳光下行进一天后,身着戎装、手持钢枪参加阅兵式训练的中国官兵有几种放松方式。位于京郊的训练基地中有《毛泽东传》、按摩椅——还有一个盒子,里面有迪士尼卡通人物、恐龙和玩具警车。军队按摩师薛浩(音)说:“游戏可以让他们放松精神。”不过,不要指望下周将与坦克和装甲车一起行进走过天安门广场的1.2万余名官兵中的任何一员承认这是在过家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女兵分队队长程诚说:“我们的确有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她在训练基地接受采访时还说:“减压的最好方式是更加刻苦训练。”在基地,军官喊着口令,在士兵组成的队列中拉起直线以确保列队整齐。这种拼搏精神使程诚被选为参加此次阅兵的62名女仪仗队员之一。过去3个月,她们每天训练8个小时。在9月3日,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女仪仗队员将首次亮相阅兵式。此次阅兵式将展示全球最大规模常备军的最新武器,并将在其他几个方面实现创举。外国军队将参加北京的此次阅兵式,尽管中方已向多国发出邀请,目前只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应邀来京。此次阅兵式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这一天被定为公共假期。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从1937年持续至1945年,英美和其他西方国家在那场战争中与中国结盟。但近年来,中国强硬的领土要求等行为令西方领导人对其避而远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的标识表现的是和平鸽飞过长城,以强调中国阅兵式的和平目的。训练教官刘世军(音)说,阅兵式并非意在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教官王叶诚(音)说,士兵们“以苦为乐”。解放军女仪仗队员为参加阅兵式在训练(香港《南华早报》网站)退潮留下的潮线,是大海澎湃的痕迹;雨后留下的彩虹,是雨滴生命的记忆;阅兵留下的印记,则是军人最骄傲的荣誉。阅兵女兵防晒霜被汗水冲刷 导弹车官兵脱衣撕下皮拼血性:伤痕印记作“勋章”战旗因英雄的鲜血而艳丽。这次阅兵,十个战功赫赫的英模方队昂首在前,就像十柄锃亮的尖刀,彰显着中国军人的血性。在受阅官兵身上,一道道伤痕则是血性最好的见证。一次训练结束,舰空导弹方队乘载员白昭朋在脱衣服时,发现衣物与肩部皮肤发生了粘连,他使劲一拽才看到,内衣上竟粘着一块皮,肩部皮肤也由于剧烈撕扯,血水、汗水混杂着流了下来。原来,乘载员训练所用枪背带有一个铁扣,暴晒下即便与皮肤间隔着衣物,依然会造成红肿、起泡等不同程度的烫伤。“几乎每名乘载员都要经历这一遭,等到那块皮肤成茧、变厚,就好了!”白昭朋笑着向记者展示自己的那块“阅兵疤”。阅兵也是特殊的战场,上了战场就要有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豪气和胆气。上士郭佳去年参加抢滩登陆演习,出舱前眉骨不慎被撞破,鲜血直流,他简单处理后就带着全班跃入大海发起冲锋,以致现在眉骨上还留有一道疤。进入方阵后,为了练习挂枪的稳定性,他又带头用背包带系着马扎挂在肩上,时间一长,在肩上、背上、胸前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枪带印”。“枪带印”“钢盔圈”“拍枪斑”……为了阅兵付出这些,值得吗?“军人眼中只有任务和完成任务,这点苦算什么,值!”郭佳豪言作答。创纪录:分秒必争显本领“0.01秒!”在常规导弹第三方队最近一次考核中,上士何停停所在的排面创下了方队误差最小纪录。何停停激动地跟记录仪合了个影,照片则被挂在了方队门口,成为方队训练的新标杆。0.01秒是什么概念?肉眼已经根本无法辨别,只有靠仪器才能识别。这一绝技怎么练出来的?为了不影响发动机转速,车辆的空调设备被禁用,在烤箱一样的驾驶室内,何停停一天最长要坐10个多小时。练到极致图啥?“既是为了以最高标准驶过天安门,同时也是战场的需要。”何停停说,导弹发射需要发射车在指定位置停得又快又准,如果有可能,他们希望能再创新纪录。除了官兵身上的印记,阅兵训练中,训练纪录也不断刷新。在各个英模部队方队中,比端腿时间、比军姿时间都是家常便饭,有的方队军姿一站就是4小时。“可别小看了这4个小时,训练的是军姿,磨练的是大家的耐力和意志。”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中士唐功建参加过军区的“猎人”集训,一次曾在“敌”指挥部附近潜伏了三天三夜,拇指粗的蜈蚣从眼前爬过也一动不动,最终抓住机会成功“斩首”。血汗洒在阅兵训练场,目光紧盯未来战场。这些骄傲的纪录、光荣的烙印,不断诠释着受阅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官兵在打赢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欧阳浩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解放军情妇惊人内幕被爆:文工团女兵已声誉全毁(11)
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
编辑:萧梦飞
法律顾问:程序支持: 网站客服:抗战阅兵女兵训练曝光:强度狠 喝水用超大水壶脚起泡掉皮
  三军仪仗队女兵正在训练,协调一致,步伐整齐。
我们的服务器正在拼命加载数据...
静音切换最大音量
[作者: 责任编辑: 沈亚楠]女兵疑问:红军长征走了很多冤枉路为何不走捷径
责任编辑:dlei
核心提示:她发现红军绕着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走了很多“冤枉路”,心中的疑问就更大了:从苍溪出发,翻过秦岭就是延安啊,为什么红军不走捷径?
官兵在纪念雕塑前聆听红军强渡嘉陵江的战斗故事强军路上,踏着红军足迹走 &&第13集团军某旅冬季野营拉练情景教育见闻长征脚步急,红军足迹深。1月26日午后,正在进行冬季野营拉练的陆军第13集团军某旅,来到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四川省苍溪县西武当山红军渡,一堂情景教育课就此展开。刚走进纪念园区,上士焦岳峰就看见一只红军草鞋的雕塑,和一组深刻在地上的脚印。&我知道,当年红军就是穿着这样的草鞋,三过草地,万里长征,走到圣地延安,走向革命胜利。&焦岳峰脚上已经磨出多个血泡,但看到这座雕塑,他仿佛忘了疼痛,与战友们一起踩着红军的脚印,默默走了几圈。该旅在现场开展&先烈们,我想对您说&&&主题活动,焦岳峰第一个打开了情感闸门:&我们追随着你们的足迹一路走来,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这250 多公里的实战化徒步拉练,永远无法感受你们经受过的艰难困苦。6天时间过去了,很多战友脚上都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就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请相信,我们一定会沿着这条强军精武之路坚定地走下去!&指导员向威告诉记者,焦岳峰是连队骨干,一路上苦活累活争着干,自己负重30多公斤,还经常帮助体能较弱的战友背东西。焦岳峰谦虚地说:&这不算啥,班长就应该为战士做榜样。&稚气未脱的上等兵李东亮是连队年龄最小的兵,入伍时刚过16岁。在连续多天昼夜行军中,连队的干部骨干都对他的表现赞叹不已。这个朴实的云南小伙,拉练途中背负着通信装备,绕着队伍忽前忽后地来回跑,一天下来要比别人多走不少路。他告诉记者:&最疲惫的时候,就想一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样一路心理暗示、自我激励,会发现自己体力倍增,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坚持到底。&有人说,现在的年轻战士吃不了苦,嫩肩膀挑不起千斤担,但记者在拉练中接触到的战士都很坚强。上等兵涂跃今年19岁,去年在营区附近拉练时拖了连队后腿;这次拉练强度成倍增加,他非但没有落后半步,还抢着帮战友背物资。他说:&我刚被选入尖刀班,自我要求当然要高人一筹,咋能辜负领导和战友的信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80多年前,仅有28万人口的苍溪县,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打过大小战斗100多次。渡过嘉陵江后,他们兵分两路,连战连捷,势如破竹。&站在红军雕塑前,我心潮起伏、暗自惭愧。&拉练第一天走下来,卫生队新兵张雯雯就磨破了脚后跟,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她咬紧牙关才不致掉队。&部队早就摩托化了,为什么还要磨&铁脚板&?&一路上,张雯雯总在想这个问题。到红军渡参观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示意图时,她发现红军绕着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走了很多&冤枉路&,心中的疑问就更大了:从苍溪出发,翻过秦岭就是延安啊,为什么红军不走捷径?&红军四渡赤水、三过草地,都是靠双脚走出来的。他们以走创造战机,以走寻求生机,走出了绝境险地,走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站在红军草鞋的雕塑前,旅长钟兵充满哲理的解说,拉直了张雯雯心中的问号,也让官兵明白了这次拉练的意义。每天行军四五十公里,自己还能撑多久,一开始与张雯雯同龄的女兵们心里也没底。250多公里的徒步行军,对这些跨入军营不久的女兵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走进红军纪念馆,听完红军女师长张琴秋在这片热土上留下的传奇故事,她们心中充满了力量。女兵们采来几朵菊花摆在红军雕塑前,齐声宣誓:&80年前,你们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今天,作为红军的传人,我们也要从这里出发,开始新的长征&&&(特约通讯员 文 庆 特约记者 罗未然)
相关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上磨出水泡怎么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