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显示器屏幕校色有一条色带显色错误

有关屏幕,最容易误导你的14个参数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有关屏幕,最容易误导你的14个参数
买数码产品时需要注意哪些有关屏幕的参数?
无论你是在京东还是苏宁易购买3C产品,他们在宣传大部分的高清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时都会把“屏幕特性”作为主要卖点。可不幸的是,其中很多数据都不靠谱。不仅普通消费者会被忽悠,就连很多专业人士也会中招。在这些坑爹参数的误导下,消费者根本搞不清楚究竟哪款屏幕比较好。那么现在,我们就随著名的显示科技公司DisplayMate董事长雷蒙德·索内拉博士(Dr. Raymond Soneira)来一起了解一下那最容易误导你的14个屏幕参数。(原文有删节)
这项数据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了——只是屏幕对角线的长度而已嘛。这话没错,但这却无法告诉你这块屏幕到底有多大。当你使用屏幕时,真正的关键因素是屏幕的面积(即宽度乘以高度)。而对角线长度上的细微差别就可能导致屏幕面积上的巨大变化。所以仅仅根据对角线长度来判断的话,你便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估计。想要大致比较两块不同尺寸屏幕的大小,你可以取对角线尺寸的平方,然后再进行比较。例如一台7英寸(7×7=49)的平板电脑的屏幕面积要比一台10英寸(10×10=100)平板屏幕面积的一半还要小。屏幕面积还取决于屏幕的高宽比(下文有详细解释)。对角线长度相同的情况下,高宽比较低的屏幕面积比较大。比如对角线长度同样都是10英寸,一块高宽比为4 : 3的屏幕面积要比一块16 : 9的屏幕大12%。如果你数学不太好,那就去参数表上找找屏幕的高度和宽度,再把这两个数值乘在一起就行。
16:9的高宽比
高宽比是指屏幕的宽度除以高度,我们通常用它来标示屏幕的形状。这一参数既可以用比例来表示(如16:9),也可以直接用两数相除的商来表示(如1.78)。另外一种计算高宽比的方法是用水平像素数除以垂直像素数(1920除以1080同样可以给出1.78的高宽比)。16 : 9是高清电视的标准比例,因此可以完美地显示在16 : 9的屏幕上。虽然这样的屏幕经常被叫做“宽屏”,但其实大部分的宽银幕电影的高宽比都要远大于16 : 9,因此使用这样的屏幕观赏高清影片时,你会看到屏幕上下各有一条黑边,减少了屏幕的实际可视面积和分辨率。另外一个常见的屏幕高宽比是4 : 3,也可以写作1.33。这一比例更接近我们常用的纸质文档的长宽比,因此也就更适合阅读文本文档,而不是宽屏影片。iPad的屏幕高宽比即为4 : 3,而iPhone的屏幕则为3 : 2(也可以表示为1.5)。其他常见的高宽比有5 : 3(或1.67)和16 : 10(或1.6)等。
PPI(每英寸像素数)
自从苹果推出视网膜屏幕后,每英寸像素数(PPI)就成了人们选购屏幕最关注的参数。但同时,这也是最坑爹的参数之一。没错,在PPI比较高的屏幕上的画面的确更锐利,但真正的决定因素是你眼睛可看到的锐度,而这又取决于用户观看屏幕时的距离(还有你的视力)。所以想要判断某块屏幕是否达到视网膜屏幕的标准,仅仅有PPI参数是不够的,你还要知道观看距离。iPhone 4的屏幕拥有惊人的326PPI,是因为人们使用手机时距离屏幕会比较近(大概仅为30厘米左右)。而使用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时,屏幕通常会在四五十厘米以外,因此仅仅需要215PPI就可以达到苹果的视网膜屏幕标准了。事实上,现有的高清电视在正常的观看距离下就已经是苹果定义的视网膜屏幕了。
色域即屏幕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通常人们会认为色域越广的屏幕就越好,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你想在屏幕上看到色彩还原准确的照片、视频或其他内容,你的屏幕色域必须与生产这些内容时使用的标准色域(sRGB / Rec.709)相符。色域再广的屏幕也无法显示出原内容中没有的颜色,只会过分渲染和扭曲原内容中的颜色。窄色域屏幕无法显示出原内容中全部的颜色,但屏幕色域过广的话,会显示出过度饱和过分艳丽的颜色。这就是为什么色域稍窄的屏幕显示效果要好于色域过广的屏幕。大部分的LCD屏幕色域都要略小于标准色域,而与之相对,大部分OLED屏幕的色域都要比标准色域大。
在一些显示器的参数表和评测中会出现NTSC色域的参数,而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屏幕的生产商或评测作者已经过时了。NTSC色域标准是在近60年前制定,并且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过时了。其实这一标准从来没有成为过真正的色域标准,因为即使在当时,也没有任何电视机达到过这个标准。而在现在,使用这一早已过时的标准更是荒唐。
你可能在许多高清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上看到过这一参数。1600万色基本上是目前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数码相机)的统一标准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看到这么多颜色,因为较高的色数和较广的色域不是一回事。1600万色只是指这款产品可以支持1600万种红、绿、蓝三原色的组合。这三原色中每种可以有256阶亮度,三种合并就能产生1670万种组合,但这并不是你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的颜色数。这1600多万种组合中有很多重复:例如纯红色就有256种。并不是所有的屏幕都支持1600万色,有时你可以在屏幕参数表上看到“26万色”这样的数据。而那些声称支持1600万色的屏幕也无法直接产生这么多颜色,在后面关于18位色和24位色的段落里我们会作更详细的介绍。
有些屏幕上会标示说支持十亿,甚至上万亿种颜色。但正如上文所说,这并不是说这块屏幕就有这么广的色域,只是表示它可以产生这么多三原色组合而已。在屏幕内部的数据处理中,每种颜色可以有1024级或更多级的亮度。如果你用上文中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相乘,就可以得到几十亿甚至上万亿种组合。听上去很牛吧?但其实都是扯淡。原因有两个:首先,大多数消费级产品都只有256级亮度,所以你能得到的最多也就这些了;其次,对于大多数屏幕来说,就连准确显示这256级亮度都很难保证,更不要提1024级了(大多数屏幕都会有些瑕疵,这些瑕疵导致屏幕无法产生256级不同的亮度)。如果你看到哪个屏幕上标示说可以产生上十亿或上万亿中颜色,那就无视它吧,这只是营销手段而已。
18位和24位颜色与递色
正如上文中提到过的,所谓1600万色显示只不过是红绿蓝三原色的最大组合数。而要产生这么多组合,每种颜色需要有256阶亮度,转换成二进制的话就需要八位数字。三原色各需要八位数字,加在一起就是24位。这就是你在某些产品上会看到的“24位颜色”。一些较低端的屏幕只能产生64阶亮度,也就是每种颜色6位数字,三种颜色加起来是18位数字。这就是所谓的18位色,最多可产生262144种颜色。可问题是,64阶亮度可以产生的颜色数太少,以至于会导致原本颜色过渡平滑的图片(如天空和人脸)上出现明显的不连续色带,这一现象被称作假轮廓。而常用的弥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空间递色,即用相邻的几个像素来产生过渡色,但这种方法会降低图像的锐度;第二种方法是时差递色,即通过快速变换某一像素的颜色来产生过渡色,而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可能会产生明显的闪烁。你要小心的是:有些只能产生262144色的18位屏幕会通过递色来冒充1600万色的24位屏幕。靠近观察,某些递色现象是可以被发现的。
超过170度的可视角度
许多数码产品的屏幕参数表上都会标注可视角度一项。而这一数据是指可以从屏幕上看到质量尚可的图像的最大角度范围。170度的可视角度意味着左右各90度中有85度是可视的。这项数据听上去好像是在说:只要你不是从那荒谬的5度范围内看屏幕,就一定可以看到完美的图像。但其实,这项数据也是扯淡。根据定义,所谓的最大可视角度是指屏幕对比度降至10的位置。而这通常只是正对时屏幕对比度的1%,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图像质量会非常差。对于几乎所有的屏幕来说,从正中间以外的任何角度观看,图像质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例如,在30度位置上,高端IPS LCD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都会下降约一半。而在其他LCD显示器上,15度位置上就会有明显的色差。因此,标准的可视角度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在移动设备屏幕测试和高清电视屏幕测试中,客观地测量了不同屏幕的可视角度。而选购时最好的评估方式是亲自从不同角度观看一张色彩丰富的静态图片,来体会一下这块屏幕的可视角度表现。
对比度可以告诉你一块屏幕在显示较暗的内容时表现怎样。这项数据是在暗室中测量的。如果你经常在较暗的环境中看电影,那就要重点关注这项数据。但如果你是在明亮的环境中观看电影,或者只是观看普通电视节目和体育比赛(这些节目几乎没有多少较暗的画面内容),那对比度高低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移动设备屏幕的真对比度至少要有500,而高清电视则至少应该有1500的对比度。电影发烧友们的目标则是拥有4000对比度的等离子电视,或者他们正在焦急地等待拥有更高对比度的OLED电视。
动态对比度和百万对比度
我们经常会看到标有2万甚至上百万对比度的屏幕。如果这块屏幕不是OLED屏幕,那这样的数据就是忽悠人的动态对比度。“动态”这个词有时不会在参数表上出现。这个数据是指一张图片上最亮处的最大亮度与另一张图片上最暗处的最低亮度的比值,因此这样的结果对某一张静态图片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数据十分具有迷惑性,尤其是在厂家没有标明“动态”的情况下。真正的对比度是你从一张图片上可以看到的效果。最好的LCD屏幕的真对比度大概为2000,而最好的等离子屏幕的对比度大概为5000。所以当你看到任何远高于这个数值的对比度时,就直接忽略它吧。OLED屏幕的对比度则可以从50000一直到几乎无限高。
这是显示器营销大战中又一个被夸大的参数。当视频中相邻两帧之间的物体位移过大时,LCD显示器可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使画面变得模糊。标准视频内容的帧速是每秒60帧,换句话说,就是每17毫秒就会有一帧画面通过。而响应时间表示的就是屏幕的反应速度,通常以毫秒为单位。为了得到清晰的画面,屏幕制造商需要将屏幕响应时间降至17毫秒以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使用了很多尖端的科技,但同时也用了不少营销手段来忽悠消费者。你在广告中能看到从8毫秒到4毫秒甚至1毫秒的响应时间,但使用高速摄影技术,我们发现大部分屏幕的真正响应时间要远高于30毫秒。所以这又是个毫无意义夸大宣传。
LED电视与屏幕
市面上从来没有任何LED电视或消费级LED屏幕。真正的LED屏幕只有那种大型户外广告牌。而那些被作为LED电视与屏幕销售的产品不过是使用LED背光源的LCD屏幕,仅此而已。
原则上说,最大亮度当然是越高越好。但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将屏幕亮度设定得过高,而过高的亮度不仅会导致眼疲劳,还会浪费能源并影响电池续航时间。不同环境光照下有不同的最佳屏幕亮度。许多屏幕使用自动亮度调节功能来控制屏幕亮度,但我们发现这些功能都没什么用。只有在很明亮的环境下你才需要很高的屏幕亮度。但在这些环境中,屏幕反光的影响要比屏幕亮度更大。反光会遮挡屏幕上的内容,你只能看到自己的脸和你身后的区域。这样的反光不仅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还会导致眼疲劳,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聚焦在反射的内容上。
文章编译自Gizmodo: 16 Misleading Display Specs and What They Really Mean
作者: Raymond Soneira
你可能感兴趣
没杀到。。
”亿万颜色“ 中“有些屏幕上会标示说支持十亿,甚至上万亿种颜色。但正如上文所说,#这并是#说这块屏幕就有这么广的色域,”
是不是应该是#这并不是说#啊
额 其实我很想了解什么ips面板 pva面板和pls面板到底什么差别...
引用 ' 的话:额 其实我很想了解什么ips面板 pva面板和pls面板到底什么差别...出门右拐可以问答~吼吼~
呃,营销就是一门忽悠的艺术。
很好的一篇文章,学习啦!~
的话:呃,营销就是一门忽悠的艺术。顶!
为什么16个参数翻译出来变14个了~
有一些原本就知道,不过很有用
疑问:“移动设备屏幕的真对比度至少要有500”这是针对TN-LCD来说的吧,那么AMOLED的对比度可以去到多少?应该可以加两个零吧……
好文章。。。
oled屏还是有的,不过目前大部分用在手机上,能用来取代桌面pc或者笔记本的大面积led屏还是很贵的,而且寿命不长,但是的确已经能买到了
的话:为什么16个参数翻译出来变14个了~删节了~看了原文,最后两个介绍的不太详细意义不大,可能就删掉了吧……
除了屏幕,其他的也科普一下嘛~
三星的55寸OLED电视已经展出了,价格是60000RMB。
被忽悠了 俺这个是号称LED的屏幕
学习了。。
现阶段还是买pdp吧,哈哈哈
的话:被忽悠了 俺这个是号称LED的屏幕
。。。撞脸了
智能科学专业
的话:被忽悠了 俺这个是号称LED的屏幕 哇。。。撞得好厉害。。。。
mark,too...
两三年前,一同事买电视机,说起LED,我说没听说过,上网查有介绍,估计那个LED电视就是文中的LED背光。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三星7108手机最上面出现一排数字是怎么了,我滑动屏幕他还有一条线出来。_百度知道
三星7108手机最上面出现一排数字是怎么了,我滑动屏幕他还有一条线出来。
您谢使用三星手机
您手机启显示提针位置现您说述情况
根据描述请参照网址操作步骤取消显示指针位置
希望答您所帮助祝您愉快
欢迎您登陆三星数字服务平台提问:
已回答630151
响应时间&44小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我手机解决需要设定找发者选项显示指针位置勾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手机新贴的钢化膜,由于在膜与屏幕之间有一条缝隙,喔就用湿纸巾擦,后来留下痕迹了,怎么办,用湿纸巾擦_百度知道
手机新贴的钢化膜,由于在膜与屏幕之间有一条缝隙,喔就用湿纸巾擦,后来留下痕迹了,怎么办,用湿纸巾擦
手机新贴钢化膜由于膜与屏幕间条缝隙喔用湿纸巾擦留痕迹办用湿纸巾擦屏幕干痕迹啊啊啊办啊
美哈佛项研究发现造光暴露5导致体物钟紊乱褪黑激素水平降低尤其晚黑暗间玩手机、电脑类电科技产品让更清醒难入睡科家表示造种现象些光源产量蓝光于同研究发现蓝光容易影响情绪增加抑郁危险手机电脑等电设备显示屏除含量紫外线辐射间着些电显示屏使眼球晶体蛋白质化、变浑浊弹性与透明度降刺激、损伤色素细胞增加黑色素形色斑降低皮肤质量加速皮肤化知觉我形种怕习惯早晨睁眼第件事摸摸手机哪晚睡觉前件事玩手机似乎离手机我与世隔绝般孤独手机蓝光形残食着我眼睛既离手机保护我眼睛呢于我言阻隔蓝光间照射减少损伤效使用眼防蓝光手机钢化膜能效解决点据效数据蓝光按现技术理论仅能阻挡30%左右我美眼防蓝光钢化膜内第款使用防蓝光膜制作双面光胶(叫抗蓝光AB胶)贴合手机真能够减少30%蓝光达保护眼睛效间玩手机觉眼睛酸痛、干涩、疲劳些症状普遍我都意尽管数码眼疲劳暂引起重视转变种慢性病眼抗蓝光钢化膜能帮解决些问题适合经玩手机用减轻蓝光眼睛刺激消除眼睛酸涩、发热或者疼痛等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使用眼防蓝光手机钢化膜您家撑起层保护膜拒绝健康拒绝健康产品更拒绝微商新品眼抗蓝光钢化膜保护眼睛保护理窗想解更咨询v我:VIP24646我眼防蓝光钢化膜种傻瓜贴膜非容易贴购买本产品附送贴膜视频自贴比专业贴膜更专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湿纸巾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弄点清洗剂贵买瓶平手机脏清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手机屏幕有一条线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手机屏幕有一条线是怎么回事
用黄色背景显示线黑色白色背景蓝色昨才买事
提问者采纳
能手机收外力挤压液晶现断裂情况段间要让手机碰撞挤压月液晶自填充保护越越行安趣看看吧百度搜索安趣即希望答案让您满意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手机屏幕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根据描述应该工厂讲彩线现象问题原於LCD屏幕杂质导致RGB线条间短路影响各种同背景视觉效建议换~~
应该是液晶显示屏缺陷,还是去换一个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1134|回复: 0
RGB显色系统详解(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上一章讲完了
,今天继续分解RGB模式。
& & & &   同理,RGB拾色器难的并不是软件界面本身,而是要理解RGB显色系统本身的原理、特点和局限性,才能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 & & & 1. RGB色光加法色原理
& & & &   人眼的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可以感应颜色细节的椎体细胞(明视觉),和仅仅感应明暗的杆体细胞(暗视觉)。
& & & &   椎体细胞又按含有的视锥色素的不同,分为三种: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
& & & &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照进人的眼睛,这三种感色细胞就会受到相应的信号刺激,从而在大脑中产生一种综合的颜色感觉。
& & & &   这种由色光混合,呈现颜色的办法,就叫做色光加法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等量的)红色+绿色=黄色;
& & & &   红色+蓝色=紫红色;
& & & &   绿色+蓝色=青色;
& & & &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 & & &   而改变他们之间的配比,还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色彩。
& & & &   不要问我为什么RGB加起来就是白色的问题。。。我还想知道为什么呢摔!颜色本来就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科学家至今也没完全搞清楚大脑识别颜色的原理。对大脑神经元的研究仍然是一门非常非常年轻的学科。总之,颜色科学目前还是一门现象学,只知道“是什么”,还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不要纠结了(其实最纠结的是楼主)!
& & & & 2. 典型的RGB显色系统——液晶显示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先休息一下,欣赏一下世界名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 & & &   为什么要放这幅画呢?因为这幅画采用的“点彩画法”,完美的展现了色光的动态混合原理:
& & & &   人眼的分辨率是有限的,约1’。只要不同的色块,对人眼形成的视角小于1’,并列色块的颜色就会在视觉中产生混合,形成新颜色。
& & & &   这就是现代显色系统——显示器、印刷品、打印系统——的工作原理。
& & & & 对于大家现在最熟悉、最常用的液晶显示器而言,就是:
& & & &   图像被分解为按矩阵排列的像素(pixel),每一个像素又分为3个不同颜色(RGB)的子像素(sub pixel)。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图的第一行是照片,但是不是很清楚,原谅楼主的渣手艺。
& & & &   第二行是示意图:所有的图像都是由一个个不同亮度的RGB小色块组成的。虽然是示意图,却跟楼主在显微镜下面看到的一模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楼主就是拍不出来。
& & & &   看一下别人拍的资料:显微镜下的显示屏像素(不同屏幕)。
& & & & & & & & & & & & & & & &
& & & & -------冷门知识大放送:这些一根根的黑色的线是怎么回事?
& & & &   液晶显示器的每一个子像素,相当于一个由电信号控制的小开关。这个开关可以控制出光量的大小。如果信号强,就让通过这个开关的光多一点;信号弱,就让光出来少一点。
& & & &   为了控制这些开关,其实液晶面板上布满了导电的走线。而这些走线容易在光照下被腐蚀,所以给走线涂上黑色的遮蔽层,保护线路用。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黑线”。
& & & &   如果有人跟楼主一样,还用过下面这种老手机的话,你一定还记得当年的屏幕还能用肉眼看到这种黑线。随着苹果在市场上引入“视网膜屏幕”的概念,现在的手机屏幕的像素越来越高,你已经很少能看到手机屏幕上的黑线了。
& & & & & & & & & & & & & & & &
& & & &   (猜猜“视网膜屏幕”的定义是什么?对了,就是像素在人眼中的视角要小于极限分辨率1’。)
& & & &   现在我们用的显示器都支持24位色,也就是经常说的16M色。
& & & &   这意味着我们能在显示器上显示256×256×256×=种颜色!
& & & & How?
& & & &   有很多资料都解释过了这个问题,估计你们也看得腻了,楼主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今天要用全新的角度,重新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 & & &   来来,祭出色彩学里的大杀器——CIE色度图!
& & & & 长这个样子:
& & & & & & & & & & & & & & & &
& & & & 3. 大杀器——CIE色度图
& & & &   色度图有时候我们开玩笑也叫它马蹄图,因为长得像个马蹄印。。。
& & & &   这个东东绝对是颜色科学里面的巅峰之作、终极武器,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良药。但其来历又是十分的曲折,导致好多专业人士其实都没有搞明白,楼主打算回头单开一章讲它的来龙去脉。
& & & &   学会看色度图,就像修炼内功,虽然跟武功招式不怎么沾边,但绝对是通向武林高手的必经之路。现在就别管它怎么来的,先搞明白它怎么用!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已经知道,颜色是光形成的。任何一种颜色,只要有光谱数据,就能用公式算出其在色度图上的坐标。也就是所有地球上能实现的颜色,都可以通过色品图的坐标标注出来,不会超过这个范围。所以在这个马蹄图的外围是一片黑暗,意思是:没有啦!
& & & &   但是色度图是一个二维的图对不对?而色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所以色度图是不包含明度信息的。实际上,色度图的坐标,标注的是RGB三原色之间的比例,也就是相对大小,不是绝对大小。白色和黑色对它来说坐标一样,所有低明度的颜色在色度图上都没有,这一点要注意。
& & & &   色度图中间,是饱和度为0的消色,越靠外的颜色饱和度越高,最后终止到光谱轨迹和紫红色的谱外光轨迹为止。
& & & &   色度图上任意两点的色光混合,新生成的色光,其坐标一定在两点之间的连线上。哪一边的信号强度大,就更靠近那一边。嗯,大概就是这样,谁劲儿大谁赢:
& & & & & & & & & & & & & & & &
& & & &   理解这几条很重要。有了色度图的帮助,原来的很多概念就能得到非常直观的呈现:
& & & & --三原色--
& & & &   我们已经知道,G和B的混合色,颜色坐标在G和B的连线上。反过来说,G和B的连线上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由G和B混合实现。
& & & &   那么,如果再添加一个R光,就会在色度图上形成一个三角形对不对?这个三角形里的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通过RGB三色的混合而形成。这不就是三原色加法色的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三角形里的所有颜色,就是这个RGB显示系统能得到的所有颜色,也就是我们说的色域。这个三角形面积越大,能显示的颜色也就越多。因此,理论上说,RGB的坐标就应该越靠外越好,也就是RGB三原色的饱和度越高越好。
& & & &   但由于材料物理特性的限制,饱和度提高,亮度就会相应的下降。想要亮度不下降,饱和度还要高,就得——加钱。。。所以显示器的色域是综合考虑饱和度亮度成本的一个折中方案。
& & & &   还有一种扩大色域的方案,就是增加一个原色,从三角形变成四边形。Sharp就在的他家的电视上推出了“四色技术”,在RGB的基础上增加了黄色。从楼主在实物上看的效果上说,的确很赞,不过当然是贵╮(╯_╰)╭
& & & &   另外,可不可以不用RGB做三原色呢?当然可以,色度图上其实可以随便选出3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只要能形成一个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还可以把白色区域包含进去,就可以做三原色,比如CMY。
& & & & & & & & & & & & & & & &
& & & &   但是呢,你们可以在图上比划一下,是不是还是选RGB的覆盖的面积比较大呢?所以从早期的笨重无比的CRT电视,到等离子电视,到液晶显示屏,到彩色电子纸屏幕,所有采用色光加法色的系统,都用RGB做三原色,就是因为RGB可以实现色域的最大化。
& & & & --色相环--
& & & &   在色度图里面画一个圈儿,是不是就是色相环了?
& & & &   色相环可以视为一个简化版的色度图。
& & & & & & & & & & & & & & & &
& & & & --补色--
& & & &   连接颜色R和白色E,画一条直线,青色正好在这条直线上。那么也可以说,C和R混合,可以形成白色,所以C和R是互补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色相环上相对180°的颜色是互补色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白色其实是一片很大的区域,而不是一个点,所以互补色其实也不是唯一的,也是一片很大区域。
& & & & PS. 白色其实是一种非常非常诡异的颜色,同样是白色,但色差却可以很大!你们平时注意观察一下,几乎没有一模一样的白!相当难搞,调色师的噩梦!回头楼主要专门八一下。
& & & & --色差--
& & & &   这就说到了色差,大家估计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
& & & &   先说说RGB系统自己的色差来源。RGB三原色并不是唯一的。每一种颜色其实在色度图上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所以RGB的坐标其实有无数种选法。
& & & &   事实上,由于材料工艺的限制,每一台显示器的RGB三原色坐标值都不一样!哪怕同样的品牌,同样的工厂,同样的原料,同样的产品线,做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为什么呢?这个就跟种萝卜似的,没有哪两个萝卜长出来能一模一样,就是那么任性。
& & & &   三原色都不一样,色域也就不一样了,连带着配出来的混合色当然也不一样了。
& & & &   厂家顶多也只能尽量缩小色差,控制色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办法无外乎就是,加钱。。。咳咳,其实就是前期控制原料,后期统一校准什么的。但是这个也只能限于同一个品牌的情况下。不是同一个品牌的?你管的着么?
& & & &   那么有没有行业标准?有,比如常用的行业标准NTSC。找到的图还附赠了sRGB的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但是!现在的主流技术,色域范围一般都比NTSC的标准小。比如你们经常看到的,某某牌子的显示屏色域达到85% 啊之类的,就是指它的色域占NTSC标准的比值。只有最近这一两年,技术进步后,某些品牌的高端显示器能达到100%的NTSC色域,甚至更高。不过,目前大部分显示器连全面覆盖NTSC的标准都做不到,更别提控制色差了。
& & & &   所以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淘宝店主都会不厌其烦的告诉你,色差问题不退货!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_╰)╭
& & & &   再来说说RGB系统和CMYK系统之间的色差。
& & & &   从色度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出来,CMY和RGB的三角形,覆盖的区域就是不一样!无论怎么折腾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两者不重合的部分,从原理上讲,就是不可能不带色差的互换显示的!
& & & & 所以,当你用PS做的图,不仅仅是在RGB系统(电脑、手机)上看,而且需要用CMYK系统(打印机、印刷厂)出实物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使用超出CMYK色域范围的颜色。
& & & & 当然,深究起来,CMYK系统和CMY色光混合色还是有区别的。CMYK系统是减法色,它和加法色最大的区别,就是减法色两色混合后的新颜色,坐标不一定在两点之间的连线上,会拐弯的&&拐&&弯&&&
& & & & (这事儿比较费口舌,一时半会儿讲不明白,先打个广告,下下一章讲CMYK系统&)
& & & & --24位色--
& & & &   24位色,就是RGB通过不同比例配置出来的混合色。
& & & &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说起,如果RGB三原色,都只有ON/OFF两种状态,那么生成的就是2×2×2=8种颜色。
& & & &   以R和G的混合色为例。混合色只有1:1 这一种比例,所以R和G的连线上只有一种新颜色。在色度图上的位置,就是RGB三色和白色的的连线的交点。这样的混合色也被称为中间色,因为位置在原色的中间。
& & & & & & & & & & & & & & & &
& & & &   进一步复杂化,如果RGB有3种状态,OFF/LOW/HIGH,那么可以生成3×3×3=27种颜色。
& & & &   R和G的混合色,有3种比例:1:1,1:2,2:1。所以R和G的连线上有三个中间色。这些新的“点”使得色度图上生成的网络更加密集。
& & & & & & & & & & & & & & & &
& & & &   是不是像蜘蛛网一样╮(╯_╰)╭其实再考虑到明度的因素,这个蜘蛛网本来应该是三维的,上图是三维的蜘蛛网在二维平面的投影。但是楼主怎么也没找到CIE的三维图,就算找到了,这个二维图都画得要吐血了,三维的图楼主其实也没什么信心能画出来。。。大家将就看了&
& & & &   RGB三原色在开和关之间能形成的中间状态越多,混合色的比例种类就越丰富,这个“蜘蛛网”也就越密,在色度图上能形成的新颜色自然就越多了。
& & & & 所以,为了得到足够多的中间色,RGB系统从一开始的2位色,到4位色,到8位色,不停的向上升级,一直到24位色。
& & & &   这个N位色的N,由RGB三种原色可以控制的状态数(以二进制的位阶计数)的总和来决定。所以24位色,也就是R、G、B这三种颜色,在计算机内部分别分配了8位数据深度,可以有2^8=256种状态。
& & & & 24位,指的是每一个像素的颜色信息在计算机内存里占用的数据深度。而16M色,则是指它所能形成的颜色的总数。是同一个东西,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
& & & & ----24色够用了吗?
& & & &   一般而言,人眼对色相的分辨能力在180种左右。对明度的辨别力比较高,能分辨约600种明暗层次。而不同的颜色的饱和度识别能力是不一样的,红色能识别约25级,而黄色只能识别4级。按饱和度平均识别10级算,人眼能识别的颜色数为180×600×10=1080000种。
& & & & 当然不排除有些人眼力劲儿特别好的,这个数还能往上长长。
& & & &   但总的来说,16M色对人眼的识别能力来说,足足的够用了。采用了16M色的显色系统后,原来的过度色出现“色带”问题的情况基本绝迹。这说明显色系统显示的颜色已经足够精细,完全可以实现颜色的平滑过度。现在我们看到的“色带”问题,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是图像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显色系统的问题。
& & & &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还要32位色来干什么呢?
& & & & 呼&好多字了&
& & & & 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教程编号:136297 作者:endlessring 出处:站酷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屏幕显示蓝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