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特色 steam小红信是什么头的英语是什么

字号选择:小大超大
外媒看庐江
庐江小红头千里一篓寄相思
随着天气转冷,家住庐江县的王甫斌师傅忙得不可开交,他正在制作当地的一样特色小吃:小红头。小红头是当地市级非遗项目,王甫斌从事这门技艺已有几十年,是传承人。
小红头在庐江县有百年历史,别看个头小,来历却非一般。传说清朝光绪年间,著名将领、庐江人吴长庆奉旨平定朝鲜兵变,班师回朝,受到皇帝接见。吴将军的随军家厨叫陈长宽,做得一手好菜,更有绝活&油糖烧卖&,这种点心不仅甜软香酥,而且能抵饱,极受战士们的喜爱。因此,在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时,他将100篓色香味形俱佳的&油糖烧卖&献上,太后和皇帝品尝后大为赞赏,慈禧太后更在烧卖上端点了红以表重视,小红头遂以得名。从此,庐江小红头驰名天下,经久不衰,经过几代人的改良,现在的小红头制作更精细、味道更可口。
在王甫斌的家中,他向记者展示制作小红头所需的配料,共有白糖、猪油、桂花糖、馒头屑、金桔、青红丝等七八样。王师傅说,除了这些传统配料,还可依据客户的要求加上核桃仁等其它配料。在庐江小红头市级非遗的申报单位&&庐江锦怡假日酒店里,两位厨师现场演示了制作过程:将猪油切成碎丁,与大馍屑拌和再绞细,加入白糖、青梅、核桃仁、金桔饼、糖桂花拌成馅心,另将揉好的面团擀成直径约6厘米的荷叶边皮子。然后用皮子包馅心,封口包成石榴花形,每个高约2.8厘米。在每个顶端点上食用红色素,上笼屉摆整齐,用大火蒸十来分钟即可。厨师介绍,小红头可以趁热吃,也可以冷却之后储存起来,待食用时下油锅爆炒,这些食用习俗,符合当年作为军粮的特征。
正因为要便于存放、携带,所以小红头的制作是有季节性的。厨师们从头年10月忙到来年4月,春节前后是旺季。今天,小红头不再是军粮,也不是贡品,而是庐江民众欢度春节的美食、走亲访友的礼物。王甫斌介绍,特别是一些在异乡的庐江人,更愿意多带几篓小红头,寄托思乡之情。吃着小红头,想起家乡;吃完小红头,挂起小篾篓挂,睹物思乡。去年,还有来自台湾的客人向他订购小红头,小红头无意间成为了传递两岸情意的纽带。
庐江小红头申报成为市级非遗后,王甫斌更忙了。他说,自己有个想法,就是不再局限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进一步扩大小红头的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尝到自己家乡的美味。
【采访手记】
现代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庐江小红头已不是唯一美味佳肴。但对于大多数外地庐江籍的人来说,相隔千山万水,能有机会尝到家乡味是一件美好的事,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最好的味道。
责任编辑:章礼军
文章来源:/00.shtml庐江特产有 哪些?_百度知道
庐江特产有 哪些?
 小红头   庐江“小红头”是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染一点红,故而得名。  相传在清同治年间,清军著名将领吴筱轩,是庐江县沙湖人,奉命出征。随身家乡厨师常为他做此点心,很受吴的赞赏。该厨师回乡后,在庐江城关岗上开设“段万和”饭店,继续做这种点心,深受食者欢迎,遂驰名于世。  “小红头”制作十分考究,选料精细。其特点: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馈赠亲友,携带方便。食用时:蒸、炸、炒均可。清光绪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奉献宫廷。1979年省小食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1982年北京“方便小食品”会上受到好评。  三河米饺   在安徽合肥与庐江有个交接小镇—三河。这里有一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人称“三河米饺”。传说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有关,流传至今。  陈玉成生于广西藤县,14岁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他随太平军长期转战大江南北,屡立战功。清咸丰四年,他率领太平军一举攻克了重镇武昌城,接着随秦日昌大破清提督孔广顺于应山,斩清西安将军扎拉芬于随州。陈玉成的太平军所向披靡,清军闻风丧胆。不久,他被天王洪秀全授于正丞相之职。以后几年中,他四处作战,数次攻破清军主力江北大营,有力地保卫了天京安全,又被天王授于前军统帅之职。  1858年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另一主力湘军决战于安徽合肥的三河镇。年轻的主帅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全军将士备受鼓舞,无不奋勇杀敌。太平军犹如天降神兵,经数日苦战,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彻底扭转了天朝后期军事上不利的形势。天王洪秀全为表彰陈玉成的赫赫战功,加授他“英王”称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军“三河大捷”。陈玉成的丰功永载史册。  英王陈玉成的军队爱护百姓,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三河镇老百姓拥护太平军,在战斗最艰苦的日子里,家家户户给太平军将士送吃送喝。其间,最受太平军战士喜爱的就是“三河米饺”了。以后,陈玉成及太平军的足迹踏遍了江南江北,“三河米饺”的美名也被传扬到各地,至今盛名不减当年。  尤其现在的庐江更在形、色、馅、味上加以改进,已经成为这里早点铺和酒店的一道美味的主食。  “三河米饺”的制作方法如下:  主料和辅料(以30只计算):  籼米粉1500克,猪五花肉200克,豆腐干500克,酱油100克,精盐15克,葱末75克,姜末10克,味精1克,干淀粉75克,熟猪油35克,菜籽油1500克。  制作技艺:  1.将猪肉、豆腐干切成黄豆大的丁。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油烧热,先将肉丁倒入炒熟,再加入豆腐干丁、葱末、姜末、酱油、精盐5克、味精煸炒,同时将干淀粉加水调稀,缓缓淋入锅内,用锅铲不停的搅动,烧开即成馅心。  2.将锅置中火上,放入米粉和精盐10克拌匀,炒至米粉温度至60℃左右时,加入清水2400克,搅拌均匀,烧熟出锅。将粉团放在案板上稍凉、揉透,做成每个重约65克的面剂。先将案板上抹菜油少许,把面剂揉成圆放在上面,用刀压成直径10厘米、厚1.7毫米的面皮,左手托皮,包上馅心1份,捏成饺子形状,即成生坯。  3.铁锅置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烧至七成热时下入饺子生坯,炸至呈金黄色时,改用中火再炸5分钟左右,出锅即成。  芹芽  是由庐江县白湖镇金坝村农民吴成树利用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在传统蔬菜水芹的种植过程中改良品种,创新工艺,经多年努力培育而成的特色蔬菜,由于它洁白如玉,鲜嫩清香美味,属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并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消肿等功效,所以备受消费者青睐。  冻米糖   春节前,农村家家切糖制作冻米糖。传说此俗已流传了近千年,至今仍在延续着。 冻米糖是将上乘糯米蒸熟后放在露天晒、冻,然后下锅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饴糖做成。然后用刀切出一片片印痕,食用时用手分片即可。制作再讲究些的可加上红、绿米和桂花、芝麻、桔片米等天然香料,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糕点。  麻酥糖   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为传统名品。 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 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庐江特产名茶“白云春毫”。最有代表性的 还有就是蜂蜜
特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庐江特产“小红头” 据说曾被列为贡品
发布日期: 14:52:00|
|来自: TOGO论坛
相关标签: &&&
摘要: 在微博上搜美食看美食,偶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家乡美食——小红头,是俺们庐江的特产。
  在微博上搜看,偶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家乡&&小红头,是俺们庐江的特产,于是就去搜了下小红头由来。
  庐江&小红头&是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因顶端染一点红,故而得名。小红头&制作十分考究,选料精细。其特点: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馈赠亲友,携带方便。食用时:蒸、炸、炒均可。清光绪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奉献宫廷。
  儿时对&小红头&的记忆还是挺深刻的,三个字&死难吃&!因为总觉得又冷又硬,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蒸的缘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袖珍的甜烧卖,对它的印象非常不好。长大后听同学说从县城带了小红头,里面的馅料种类挺多的,豆沙、芝麻什么的,味道挺好,貌似现在出了改良版的小红头么?我到现在也不得而知。。。不过想着有机会去县城一定要买点小红头,尝尝到底怎么样,说不定一改记忆中的感觉。
责任编辑: 若水329
文章导航条
资讯美食购物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生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生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
问题类型:
请选择问题类型
意见与建议
如果意见被采纳,将会有金币奖励!请勿在消息中发送密码、银行卡账号等资料
已用字数:
剩余字数:
上传图片: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及时反馈信息给您!庐江小红头的来源谁知道啊?
庐江小红头的来源谁知道啊?
庐江小红头 江传统名点,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小而圆,大如钱,顶端染有一点红,故名“小红头”。据传清同治年间,清军著名将领、庐江人吴长庆率师赴朝鲜平叛,官兵因常食随军厨师所做的油糖烧卖而食欲振,体格壮,士气旺,凯旋归来,受到了同治嘉奖。为谢主龙恩,吴长庆让厨师精制油糖烧卖,特在其顶端逐个染上了一点红,表示吉祥如意,作为贡品,从此“小红头”闻名于世。
其他回答 (1)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广西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红书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