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青菜青绿莹莹莹的,像什么

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由于业务调整,文集已放置文集作者的个人中心。请至其个人中心收藏夹中浏览。
豌豆荚准备干什么:1.2亿美元的想象力
日,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豌豆荚发布会。CEO王俊煜在台上踱步,徐徐到来,语速和节奏都显得不急不躁。“在做了所有这一点一点的事情之后,把它们联成了一个面,我们今天终于可以宣布,豌豆荚做的,是‘移动内容搜索’。”王俊煜在说完这句话之后,自信而骄傲地站在舞台正中央,停顿了几秒钟——这是整场发布会最长一段时间的安静。豌豆荚终于可以说自己在做“搜索”了,豌豆荚终于可以宣布融资的细节了。这并不出人意料,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今年8月,百度宣布以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外界不禁联想到豌豆荚。王俊煜彼时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件事情很提气。”百度收购91,与其说是提了豌豆荚的气,倒不如说是提了投资人的气。百度收购91之后不久,王俊煜飞赴日本。虎嗅获悉后与豌豆荚联系,被告知是“与一些内容厂商谈合作”,“比如游戏类的”。而对于是否在接触软银一事,则闭口不谈。本周一,豌豆荚宣布完成由日本电信巨头软银牵头的1.2亿美元B轮融资,为豌豆荚提供财务咨询的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杜永波表示 ,“获得软银集团领投的1.2亿美元是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大的一笔非并购类融资“,在给媒体的公关稿中,更是注明“赶得上一家赴美IPO公司的估值”。DCM(豌豆荚A轮投资机构)董事合伙人林欣禾(Hurst Lin)将豌豆荚放在无线互联网大潮的背景趋势下,认为行业“处于十年一次的变革初期“,而豌豆荚则处在“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起点”。未来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机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是业界的共识。而想要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豌豆荚,下一步就是要围绕“移动内容搜索”做文章。换句话说,移动应用基因库、豌豆洗白白、视频追追看,这些具体的产品特性和功能,都已经是过去时,是豌豆荚做过的事,1.2亿美元所赋予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想象力,远不止这些。豌豆荚下一步会做什么?豌豆荚的应用搜索曾经经历了一次打破重来的过程,究其原因,是为了从系统架构设计上满足未来的需求。技术团队并没有选择一个很快容易上线的产品。这个决策为豌豆荚搜集和积累数据,带来了很大的优势。数据积累,也是豌豆荚现今很愿意说的一件事。数据积累之后,目前业界比较热的是“预期计算(anticipatory computing)”,所谓“预期计算”,就是一种足够智能的算法,能够在庞大的数据当中找到我们需要的,并且精确地去理解,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什么时间会出现在哪里,可能会需要些什么等等。简单说,是类似Google Now一样的服务。在问及豌豆荚是否会推出相关服务的时候,豌豆荚向虎嗅表示,“会有一款类似的产品”,“Google Now还是偏生活类服务的,豌豆荚要做内容方面的“。“移动内容搜索”是一个足够值1.2亿美元的概念。如果说雅虎靠扮演“内容黄页”的角色成为了互联网入口,那么谷歌则是用更方便的“内容检索”取代了雅虎,也形成了一套基于搜索的商业模式。豌豆荚现阶段对内容的分析处理,个人认为,更偏向雅虎的“内容黄页”。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内容还在靠介质分类(应用、音乐、视频、电子书、图像/主题)。豌豆荚的“短板”&有人说豌豆荚拿了软银的钱,终于有了“靠山”。但是豌豆荚这个公司却不像一个把“靠山”当回事儿的公司,对于产业、生态系统、用户和产品,王俊煜的想法都不太像一个“接地气”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比如最开始做内容收录的时候,创新工厂建议王俊煜组建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编辑团队,但是王俊煜偏不,他一定要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当传出联想收购豌豆荚的消息时,后者矢口否认,“我们不卖”。当谈到豌豆荚如何进一步扩大用户装机量这个现实问题时,王俊煜表示,“希望用户用了我们的产品,觉得好,再推荐给其他人”。换句话说,是“口碑传播”。但不要忘了,91和360两大安卓分发平台都有其他产品、服务或网站支撑,“强制安装”的新闻屡见不鲜。我们假设中国互联网是一个小白用户占绝大多数的市场,像豌豆荚这种坚决“不把用户当傻子,而是要把用户当聪明人”的产品,面临百度和360这两家公司的产品时,该如何应对?
后参与评论
内容分发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沉淀,的确需要搜索的介入:基于同爱好的搜索,apps搜索,影视的搜索(追剧),壁纸(图片搜索)
这些都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1.2亿美金应该是这样来用的;从粗糙简单的分发入口,豌豆荚绝对不是91和360的对手,把入口做宽,做深,想法很不错。
外患如此,内患在于豌豆荚一直硅谷文化,扁平化,但是真的不接地气,太过美好,内部员工也到200人规模,企业发展进入管理瓶颈,绩效瓶颈。 如何拆分,小而美,或许是内部的变通。
小而美的内部变通 内容搜索的入口变宽,豌豆荚还是有的呢~加油 豌豆。
by:新浪-HR一枚。
移动内容搜索?在移动端的搜索是难以想象的碎片化,场景化,与PC是完全不同的。豌豆荚是想在积累app、壁纸、音乐、视频等之后,将“分发”的概念转化为“搜索”的概念,不过请注意,用户在移动端的搜索是极其细分的,豌豆荚,也只不过是软件搜索的一条路径,仅此而已。所以,为豌豆荚默默的点上一根蜡烛。
三句话点评豌豆荚PC端越来越卡,手机端越来越流氓。移动内容搜索,你丫就是想成为一个浏览器。融资1.2亿美金,就是为了下一步高价卖出去。
littleben:
谢谢您的反馈,PC 端性能问题,最近几个月的版本不断在优化,您可以试试最新版本,如果还是卡的话,请告知一下电脑配置吧,非常感谢;手机端是指什么情况呢?
回复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豌豆荚是你的,你做这样一家公司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你是为了一个非常美好而纯粹的宏愿,那也要考虑现实不让你顺利地直达目标吧?你总要考虑各方面最好的平衡吧?还是说一句:对不起,这样做对不起我的初衷,我就不融资,我就要死磕、如果有违原则,我关张大吉!//@俊世太保:关于第一句,豌豆荚流氓不流氓自有公断,这里我不予评价。关于第二句,豌豆荚现在想分发内容、app、流量,这就是PC端浏览器想要做的事情。关于第三句,软银的投资入股,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利退出,我不看好豌豆荚的上市。被卖给巨头将是唯一选择//@首明: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不够了解急着下结论而后悔
回复 :关于第一句,豌豆荚流氓不流氓自有公断,这里我不予评价。关于第二句,豌豆荚现在想分发内容、app、流量,这就是PC端浏览器想要做的事情。关于第三句,软银的投资入股,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利退出,我不看好豌豆荚的上市。被卖给巨头将是唯一选择//@首明: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不够了解急着下结论而后悔
对的,太流氓了
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不够了解急着下结论而后悔
别干到最后黄了,成了豌豆黄。
应该是黄豌豆。。。
应该是黄豌豆。。。
不跟360,百度,腾讯做分发正面战场较量是正确的选择,搜索是个侧翼战,现在巨头都还看不懂,有足够的时间发展,看好豌豆荚
你的意思是巨头们都是****咯???
豌豆荚现在的app里面广告太多了,下载的软件,上面注释的是无广告,结果安装到手机,却是带广告的,明显是app审核有问题,不看好豌豆荚。
littleben:
请问具体是什么应用呢,会请同事处理一下的。
littleben:
请问具体是什么应用呢,会请同事处理一下的。
这是豌豆加的必经之路,也只有这条路,不过最后还是太不过被收购的命运,路是越走越窄,关键是要越走越专业
越升级越难用,现在都卸载了
豌豆荚融了资还是突围很难 ,前面的360 91还有紧随其后大有赶超之势的腾讯应用宝。豌豆荚现在竞争力很弱基本都是依靠初期发展的用户,而且没有做新的推广。现在融了资也就告诉未来的买家我值多少钱,然后卖给BAT是条比较好的出路。
记得在哪儿看到过一个报道,说豌豆荚的此笔软银投资主要是用来完善产品线,但是个人觉得应该在推广也会下一部分功夫?
扯淡吧,豌豆荚这么流氓,明显是拿用户当傻逼
日,豌豆荚宣布获得软银集团领投的 1.2 亿美金投资。我持续4年跟踪这家移动内容搜索创业公司,85后CEO王俊煜为您解读豌豆荚成长@junyu 广东人的创业榜样
我们假设中国互联网是一个小白用户占绝大多数的市场,像豌豆荚这种坚决“不把用户当傻子,而是要把用户当聪明人”的产品,面临百度和360这两家公司的产品时,该如何应对?这就是为啥豌豆荚的粉丝都有一种不知从何来的优越感。哈
豌豆荚诞生 4 年,不知不觉也变成了「3 亿用户的选择」~ [可爱] 感谢我们的用户,帮助我们验证了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
早晚打水漂
豌豆荚绝对是有自己想法的公司。从当初的wm手机连接电脑上网,到如今的连接电脑下载不耗费手机流量。电视剧追追看。等很受用户欢迎的创新应用。。希望豌豆荚做的更好!
懒得在手机上搜索任何内容,这是真的。
最早由于创新工厂的缘故,下过豌豆荚,感觉和91、360一样是个下载应用的地方,基本没用过。如今要走“移动内容搜索”,又重新下载体验,看到视频、电子书、音乐等分类,视频的接入主要有快播、腾讯视频、爱奇艺等,从这个入口引导下载视频应用,电子书可引导到iReader、多看、书旗等阅读类应用,这种方式也挺新颖,不过其他分类,比如健康、理财似乎缺少此类场景。
还是觉得王俊煜比较靠谱点。在这互联网时代,出位要么抓创新思维,要么抓技术。前者大多数靠忽悠,后者低调做事,不同风格不同效果。只不过站在王俊煜的角度,可能走技术路线会让他更得心应手点把?
百度很艰难啊,不成为领跑者,就必须得跟在后面,并和大部队竞争~~
豌豆荚CEO王俊煜,直到2013年9月勉强收支平衡,从应用分发平台向整合综合娱乐内容移动搜索产品转型;360推出游戏、音乐等在内的雷电搜索;百度推出轻应用与91助手对接;阿里控股的UC布局移动搜索市场;@价值投资V赖杨飚: 持续4年跟踪这家移动内容搜索创业公司,85后CEO王俊煜为您解读豌豆荚成长@junyu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植物大战僵尸2豌豆荚有什么用?
关键字:豌豆荚 植物大战僵尸2
  问:植物大战僵尸2豌豆荚有什么用?植物大战僵尸2豌豆荚怎么用?
  答:豌豆荚可以在同一格内堆叠种植多个豌豆使威力倍增,最多种5株,每多种一次其每次攻击就可以多发1颗豌豆,但都只能攻击本行的僵尸。
为更好推动开放架构发展,打造开…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与相关的文章
童话手抄报
太平洋亲子网童话手抄报专区,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童话手抄报图片、童话手抄报内容、童话手抄报资料等……
专题手抄报
节日手抄报
童话手抄报排行榜
更多童话手抄报内容豌豆荚的员工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经常看到各种介绍办公环境的文章,我还是想知道他们的员工每周六天的工作都是什么样的?每天都做些什么?
按投票排序
首先说一下,这是我的习惯,不能代表广大豌豆们。每天早上九点半到十点半之间会到公司(如果上午有会十点之前就会到了),然后进行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刷微博、Twitter、Facebook、G+ 等一系列 SNS 网站,这项活动对于我来说是具有多种意义的,首先第一要义是看看娱乐八卦啦、新闻啦,为一整天的社交活动积累谈资…其次是看一下 IT 圈的新闻啊,了解一下行业状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新闻和动向。大概会花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过程中捎带着把早餐也就吃完了,不过最近豌豆实验室成长实在太快,现在人多到十点以后到是铁定没早餐吃了…然后就真正开始一天的工作了。看看我们内部数据系统 Muce 里面和自己手头的工作有关的数据,有异常和疑惑的地方要立刻和设计师或其它工程师沟通下;清掉 Gmail 里的邮件(很多豌豆有在深夜工作的习惯,一觉醒来有很多未读邮件并不稀奇),和自己有关的要整理成 to-do,需要持续关注的标个星;在 Asana 上看看今天的 to-do 都有哪些,调整优先级、deadline 等;看看 Jira 上的 bug 情况,确定哪些是今天要解掉的;看看 Google Calendar 今天的 schedule,如果有面试提前把简历捞出来大概看一眼,然后发邀请、处理别人的邀请、调整有变动的邀请等等。这些事情大概会花掉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基本上就快到午饭时间了,这个时候如果开始写代码很快就又要中断,所以我一般会选择吃个水果休息一下,看一下刚才捞出来的 to-do 和 bug,如果有需要和别人简单沟通的(所谓简单沟通就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工程师都不喜欢被临时打扰并占用很长时间,所以如果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还不如约个会)就走过去聊几句,然后就可以享用豌豆实验室名声在外的丰盛午餐了。下午在一点左右开始正式写代码。每个工程师的工作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对我来讲写代码效率最高的一天只有两个时间段——下午一点到三点半左右(我中午不犯困也不午睡),晚上八点到十点左右。所以我会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做 design 或者写 feature 相关的代码,期间每隔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去吃个水果,到处晃晃,玩玩猫或者和豌豆们聊个天休息十分钟左右。三点半以后,开始解 bug,给别人做 code review。五点半左右会把今天遇到的所有问题集中整理出来,该发邮件的发邮件,该当面去找别人的就走过去当面聊。六点是我们组的 daily sync 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晚饭吃了(没错,我们还提供晚饭,并且是质量非常高的晚饭,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们的内部订餐系统 )。吃过晚饭后就可能有很多同事离开公司了,约会呀,回家陪老婆孩儿啊等等,所以我会把需要和其它工程师合作的内容安排到每天下午,晚饭后的工作通常是我独立完成的部分。没错,我晚上也会工作,但不是外界猜测的创业公司压力大、没人性那样的原因,是因为本身写代码对我来讲和休闲娱乐没什么区别,另外很重要的是——女朋友和我在一家公司,我不需要离开公司就可以约会,还有空调吹,多好 =。=六点半到八点这段时间应该是一天效率最低的一段时间,我通常的选择是就着水果和饮料把 Google Reader(T-T 泪,现在是 Feedly 或 AOL Reader,我还没有抉择最后到底用哪个)刷了,把需要精读和收藏的添加到 Pocket 中。八点之后就重复下午一点到三点左右的流程,然后在十点左右结束。结束前再花一点时间刷 Gmail,完成后就肥家了。回家之后,可能会继续写点代码,不过也是以解 bug 为主了,或者从 Pocket 中捞内容出来看。十二点到一点左右会睡觉。周六会比较特殊,我很少在周六写 feature、做 design,但会例行的解 bug 和看数据等。其它的时间会用来清掉 Pocket 中积累了一周的内容,看看技术 blog 等,周六对我的意义是学习和充电。而且周六会有各种课外活动——火锅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酒协、音协等各路神仙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三、四点就开始有人陆续离开公司了,我在这天通常也会离开的比平时早,去吃个大餐看个电影和朋友玩个桌游什么的。和开头说的一样,我的习惯不能代表所有豌豆。其实豌豆们的工作习惯甚至作息习惯都是差别很大的,比如著名的好男人范大仁 老师每天都会很早(八点到九点之间)到公司,除非有要紧的事情晚上也是要回家吃饭的。重要的是每个人在这里都不会被客观条件束缚,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最舒服的工作方式。====================================一觉醒来居然这么多人赞同,而且居然还都不是鄙荚的人......那不得不做个广告了,如果你向往这种工作方式 wangye.,你懂的另外,想了解更多关于豌豆们工作的细节,可以参考 老湿的这篇 再补充一下,我们不只招工程师呦,开放职位请猛击
#变成了活脱脱的招聘帖#
我的生活习惯和wangye差不多,每天早上10:30 - 11:00到达公司, 会和几个团队成员先sync一下各种事情的进展,很快很轻量. 然后想今天该写神马东西。基本上是从TODO list里捞有用的东西出来,作为一个主要写C++的工程师,人生很大的一段时间在编译链接,于是趁这些时间会浏览各种新闻和刷微薄...12:00 吃免费的午饭,同时一边写代码。一直写到下午5点,中途偶尔会去1 on 1或者开会讨论,但是讨论的东西一定是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不会有扯淡的东西。任何会议如果觉得打断你写程序的思路,都可以忽略,老板不会找茬。下午6点,吃免费的晚饭。6点半,团队的sync meeting,总结下今天做的的事情,和短时间未来的计划,看看最新的产品数据(大概是明天或者未来一周)7点,写程序,或者随便上网看看8点半,回家9点,开始写自己的一些项目,可能是开源项目,也可能是学一些新东西,也可能是陪老婆11点半,睡前刷邮件12点,看pocket中收藏的文章12点30,睡觉周六因为我家住得略远,而且高速特别堵车(G6),为了不把生命浪费在堵车上,偶尔会home office。内推邮箱: huang at =========update ==============我已经不在客户端团队, 今年因为个人兴趣, Transfer 到了 Infrastructure 团队, 主要工作是开发豌豆荚内部使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Distributed Cache, RDB, NoSQL). 豌豆荚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地方, 只要你能胜任, 你是有很大的自由来选择更喜欢的事情做.工作方式还是差不多, 整个团队人不多(5人...), 但是平均水准极高, 阵容堪称豪华, 而且很少开会. 要做的东西, 涉及的算法, 边缘情况的处理, 技术方案等, 几乎都是在吃饭时间, 日常交流时间讨论得出. 除了最近面试比较多以外, 写代码的时间不会有人干扰, 对于码农来说简直完美.
我也写写自己的早上10到11点之间来公司(家住的比较近,出门打车20分钟就能到),运气好的话到公司还能有早饭每天上午的工作效率较低,一般不会去做feature之类的事情,看看jira一两个小bug就差不多了12点到12点 吃饭,然后下楼出去走一圈1点回来开始写码,1点到5点的效率较高,做点比较耗时的工作5点开始肚子就开始有感觉,偷偷的看看微博,汽车之家之类的网站6点在公司吃晚饭,在一家管早中晚饭的公司幸福感是很高的7点左右开完Team的sync会,去游戏室投投篮球,换换脑子和心情8点到10点又是写码高效的时期,继续奋斗10点半到家,陪陪老婆和狗12点开始翻邮件,看看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事情,之后看看订阅的RSS,然后去挺尸内推邮箱: lixiaopeng at update:已经连续工作9天,每天至少10小时了...
参加过豌豆荚创始人丁吉昌的干货分享活动。说是公开课,其实主要是豌豆荚在深圳创建分公司的工作交流会,介绍豌豆荚研发产品的流程和模式。个人感觉他们的方式有点像早年的google,会上他也表示豌豆荚是比较崇尚google的工程师文化的。为什么在深圳创建分公司呢?丁吉昌说,深圳空气比北京好,北京虽然还是中国互联网的中心,但深圳也是有很多人才的,而务实的南方系之一,深圳的创业氛围非常好,很多创业公司。再者他们想来深圳看看,在智能硬件大潮里能做点什么。记得马扎说过,他不想把facebook做成一个纯互联网公司,他想做成一个软件公司,做出一个平台,让所有的开发者为facebook开发产品,从而形成生态圈以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看看windows,看看mac,你或许能理解为什么谷歌要做google os。而android在智能硬件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平台地位,因此,有理由相信,豌豆荚也在朝这个方向去发展——为智能硬件对接的android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支持,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公开课主要分享的是如何用纯互联网的方式带团队研发产品:一、选方向(立项)1. 电梯时间(一句话愿景)一句话把你的产品核心功能说清楚,它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求。2. 机会和趋势,决定当前策略需要解释清楚为什么做这个产品,看到了什么趋势和机会在里面。这一点需要做一些市场的research,来验证你的idea是否已经烂大街的人在做了。你能想到的东西,别人往往也能想到,如果已经有人在做,那么需要思考如何把这个事情做得比他们还好,寻找机会。3. 目标用户的特征和核心需求产品的目标用户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样的属性。确定好用户属性后,需要为用户建模,模拟用户的场景,提炼出核心的功能需求。4. 现存的解决方案和各自的优势调查了解现在有什么样的竞品,这些产品的swot分析。5. 我的产品(豌豆荚)去做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其他公司做得更合适假设豌豆荚做应用搜索,有没有比豌豆荚更合适的公司去做。通过分析发现,百度是最合适的,因为他们有多年的搜索技术积累,而豌豆荚当时的员工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技术是没有百度强的。6. 相关技术驱动和限制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技术,我们自己做有没有优势。自己做了以后,能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防止竞争对手抄袭赶超。7. 人员需求、发布策略和核心衡量指标做这个项目需要用到的人员架构。再分析出发布的策略,刚开始的版本不需要做的太华丽,太华丽了吸引来的是高级用户,但第一版本的bug肯定是非常多的,不会完美,这时候如果得罪了高级用户,那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来了。核心衡量指标是指做一个产品最重要的数据指标,比如做一个功能要覆盖多少用户,1亿还是8000万,rotation是多少。8. 豌豆荚如何跨团队的项目沟通由于知识架构和个人擅长的领域不一样,团队的每个人,或者是不同的团队对于同一个产品的产品设计、商业视角、市场规划都可能不一样,因此在选方向时,需要把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人员,技术、设计、客服、BD、等等全部叫上开会,统一大家的意见,形成凝聚力。产品研发的skill:1)标准开发流程,错开时间点本来做产品研发的时候,一个团队一个项目,项目有可能会重复。还有一个问题是,在一个月里面,几个团队以同样的节奏开发产品,最后提交上线的时候,全部一块提交,A团队提交了一行代码,导致B团队的产品流量下降,或者B团队提交了一个代码,导致C团队做的工作都白做了。因此跨团队的沟通非常必要。下图是豌豆荚为不同团队制定不同的研发节奏的项目表。前两周开发R1项目时候,R2项目是不做开发的,R1项目开始测试的时候,R2项目开始开发,到最后排R1上线,提交代码,这时候不会和R2冲突,R2这时候做测试,准备上线,R3又开始做开发...就按照这样的节奏循环。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痛苦,木有办法协调一致,研发人员天天叫苦,最后豌豆荚成功把这个流程做好了。现在两天提交几个项目都可以,甚至一天内都可以提交不同的项目。2)项目可见这是豌豆荚自己开发的工具,上面显示了不同项目(重大发布还是迭代或修改bug)、由谁负责,产品目标是做什么。产品有没有讨论用户需求,原型和设计稿是否做好了,有没有做商业分析,技术讨论有没有做,marketing plan是否制定,有什么样的发布策略。一般重大发布是需要产品原型、技术讨论和marketing plan都做才能发布的。而小发布、bug修改、迭代只需要其中一个或两个交付物就可以发布新版本。3) A/B testA/B test指的是测试一个产品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数据表现。二、定目标-OKROKR即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目标和关键结果)OKR是谷歌应运而生的一种员工管理制度,因此在这里,豌豆荚用自己的方式在向google致敬。1. 首先它是个沟通工具。它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objectives指的是项目。需要和成员沟通,我们在做什么事,这个产品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而做的,做这个产品的目的是什么。2. 它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并非既定的Roadmap(产品路线)对方向和目的做出说明,作用是为了解答每个成员的疑惑。豌豆荚的做法是在公司内部做了一个论坛,公司的任何成员可以匿名或真名提出问题,可以向公司内部任何人包括CEO提出问题,问题的后面会有comments,真名提出的问题会优先得到解答,匿名提出的问题在别的同事赞同超过10个以后会得到解答。roadmap指的是项目在每个时间点需要跑完成的事情。就像大家来参加3w的活动,11点离开,这就是roadmap。我个人理解主要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在实际做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在细节部分作调整。3. 必须可量化有了年度目标后,需要制定半年目标,再制定季度目标,再到每月的目标。目标是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去完成的。4. 制定者和执行者一致,团队和个人一致制定目标的人需要去按照目标去完成任务,公司有公司目标、团队有团队目标,经理有经理目标,设计有设计的目标,pm要做的是保证团队成员的目标和团队目标是一致的,让他们保持在同一条线上。5. 与个人绩效考核无关okr要和绩效考核无关,如果和绩效考核挂钩的,team成员可能会瞎写,本来可以完成1亿的使用量指标,他可能只写8000万,这样用低标准去做事,完成1亿还能得到奖励。这样就会存在层层压目标,到一线执行可能只有5000万。豌豆荚鼓励大家写出自己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A. 季度OKR会议最佳实践: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季度产品研发的情况,调整主要成果。B. 月度会议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延期,本来预计需要2天完成的,因为遇到bug或者一个问题而拖延。本来2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需要3个人完成,本来要2个人才能完成的,做的时候发现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因此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调整,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资源和方向,预防资源浪费,保持高效的开发节奏。三、控进度(项目管理)Asana,集邮件、办公、文档、沟通于一体的团队任务管理工具。可以产看到所有人的日程安排,多方位的沟通。个人点评:我们目前在用tower+dropbox的团队协作工具,市面上还有很多团队协作工具,其实没有最好的标准,只要工具能帮助团队高效便捷的协作即可。2. 站立会议(Daily Sync),在做研发产品的过程中,成员每天做一个简单的工作进展update。例如豌豆荚每天会有10分钟左右的站立会议,各个成员用片30秒讲昨天完成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计划做什么。但不需要讲个人是如何做工作的,例如为了做应用搜索这个项目,我怎么做research,怎么实施,我怎么做的非常好。这样PM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从而尽量减少一个项目做了一个月才发现人手不够或者资源闲置的现象。3. 多方沟通不同团队可以跨团队开会,不同的人也可以跨团队开会。豌豆荚有一个时间表,包括团队和个人的日程安排都有。周三是不开会的,专心写代码。4. Goole Docs、Gmail、Hangouts一系列办公工具。google docs是一个同步工具,深圳公司的人编辑了文档,北京的同事可以在上面随时修改,同步。gmail主要是用来处理一些不是非常紧迫的事情,比如说一个成员做某个工作需要别人的协助,他就可以把邮件抄送给所有相关的人员。hangouts是google的沟通工具,QQ,微信其实都可以。5、周会每周写周报总结,用邮件方式发送和抄送给team成员,让所有人都了解你每周做了什么,完成的怎么样。6. 数据验证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对产品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早前提出的目标是否已经完成,验证项目的方向是否是正确的。比如说,为什么有一段时间用户增长很快,有一段时间用户下降很多,PM要经常去看自己做的产品的数据,团队的成员也要经常去看。PM要首先发现这个问题,如果管理PM的人首先发现了这个问题,那PM要受惩罚。PM需要和队员协力找出原因,把事情解释清楚。四、带团队(人员管理)1. 到喜爱的团队。Re-Org(组织结构调整)& 换组/工作内容。这个在我看来就有点像google早期为100个团队做排名的做法,把搜索引擎那一套用到公司管理当中,谁的项目做得好,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我们可能在做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成员做着做着,发现别的小组做的项目很有意思,想加入,那他可以在半年一次的绩效考核公布时期申请调小组。条件是:1)在原有组别中工作完成达标,0.8分(满分1分,0.6分是及格,分数是自己、PM和另一个同事三个人评的,自己的分数要和PM一致),2)该成员具备相应的能力说服其他小组的PM,3)其他组别有工作空缺,4)原小组的PM不能拒绝,他需要说服现在的老大让他走。对于PM他需要把小组带好,产品做好才有人愿意跟,想要调小组或换内容的人也需要把工作做好才能换。对于小组人少的产品设立牛逼奖。比如2个人开发了一个业界领先,数据表现很好的产品,团队可以得到5万奖励。2. One on One了解团队成员状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困惑,甚至是生活中需要帮忙的地方。PM少说话,鼓励团队成员发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A) 经理还是教练?PM是做经理还是做教练,经理是管理小组成员,天天盯着他们的绩效指标。教练是引导、推动小组成员去工作。B) 排忧解难成长。给成员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当一个成员做工作做得不是很好的时候,PM需要了解情况并提出帮助。C) 帮助职业规划。帮助成员解答对于项目的前景的困惑。例如,一个做开发的同事需要了解windows项目的前景,他要知道他再做几年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关闭。3. 个人OKR和Perf体系。A) 绩效不与OKR挂钩。OKR与绩效挂钩,成员容易瞎写。B) 鼓励挑战难度。豌豆荚鼓励成员提出跳一跳可以摸到的目标。C) 鼓励超越优秀。level 1的成员把level 2难度的事情做得很好,那他可以获得奖励。比如奖励google I/O门票套餐。D) 低level的事做不到优秀会惩罚。 例如一个Level 2的工程师去做level 1的产品,没做好,bug一大堆,那他就会被惩罚。比如说请团队成员喝咖啡,一杯咖啡三四十,一个团队十几个人,那就是不小的惩罚,当然也有赖皮的,赖皮的会天天受到骚扰。E)做事不及格会惩罚。豌豆荚有一个内部公开文档,公司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其他成员半年来参与的项目、工作、绩效和成果。五、排干扰规定每周三不能开会,专心写代码。每个季度写计划的时候,不写代码。Hack Day,聚集成员team building,去外部搞活动做开发,可以去任何地方玩,公司出钱,例如Muce、洗白白和应用搜索。个人点评:这个有点像facebook的编程马拉松,马扎早年在facebook搞过边喝啤酒写代码的方式招新。后来的马拉松,谁写出漂亮的功能有奖励,奖励是马扎的adidas人字拖,而编程马拉松的开场是经常是在一个聚会里,大家喝的差不多了,一个程序员跑去放一段带劲的DJ。2. Polish week。这个活动主要是查漏补缺,让周围的朋友或同行帮助提出bug,一些小问题。解决bug最多的可以得到冈本、固态硬盘和相机等,解决bug最多的日冠军可以在公司找一个漂亮的女神合影。by@geekspree 微信公众账号geekspree博客
以前去豌豆夹面试过(实习,12年11月份),去了两次。给我的感觉非常棒。都是在上午十一点左右。总体感觉就是创业公司那样温馨团结。人都非常nice!超级nice!进去之后,不管是谁都会跟你微笑点头,我坐休息区那儿等候面试的时候,好几个在那儿休息的工作人员就问我有没有人来招待啦,需不需要帮忙找谁啦之类的。然后,目测好吃的好多啊。各种饮料水果工作餐。有一次面试完,由于没吃早饭,饥肠辘辘。离开的时候工作人员们正在吃中饭,集中在那一起吃。我边走边看,简直眼冒金光啊!这时就有一位姐姐面带微笑问我,要不要留下来一起吃啊!我摸着空空的肚皮,最终还是违心得说了句,不用了,我还不饿! 最后,当时好像养了两只喵啊,不知道现在多少只。我面试的时候就有一只白喵蹭进来,在我脚边蹭了蹭。我心想,糟糕要跪,没带鱼,难道它也是面试官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莹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