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室用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做实验时弄到衣服上了,怎么洗掉

当前位置:
>>>化学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成功的保证。请分析造成下列不..
化学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成功的保证。请分析造成下列不良后果的原因。(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发现试管破裂了。(4)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后,小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未见木条复燃。
题型:问答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1)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中(2)可能是集气瓶底没有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3)可能是试管口向上倾斜(或可能试管没有预热或可能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等)(4)可能装置气密性不好(或可能药品的量太少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化学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成功的保证。请分析造成下列不..”主要考查你对&&氧气的制取和收集,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氧化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2)放热;(3)生成物的特性
发现相似题
与“化学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成功的保证。请分析造成下列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081728534419898215790051527254697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氧气的收集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①认识常用实验仪器;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收集方法;(2)①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②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解答:解:(1)①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②高锰酸钾是固体,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制取氧气,故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来收集氧气;(2)①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是2.5g;②设:生成1.6g气体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2H2O2&MnO2&.&2H2O+O2↑ 68&&&&&&&&&&&&&&&32x&&&&&&&&&&&&&&&1.6g g解得x=3.4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4g100g×100%=3.4%;(3)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因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食盐的溶解.故答案为:(1)①集气瓶;②A;C;(2)①2.5;&②3.4%;(3)搅拌(加速溶解);&&CBDE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比较简单,了解发生装置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及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配制溶液的步骤等即可解答.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C和F都是无色气体,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1)F的化学式为;(2)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A与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选用装置AD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填“从水中取出导管”或“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填序号).(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请写出装置B内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口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A.1→2→4→3&&&&&&&&&&&&&&B.2→1→3→4C.4→3→1→2&&&&&&&&&&&&&&D.3→4→2→1②请写出饱和NaHCO3溶液除杂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化学式为CH2O.(1)新装修的房屋最好不要马上居住,因为(2)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科目:初中化学
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乙为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若丙溶液为浅绿色,丙的化学式:;(2)乙→H2O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3)甲→乙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实验操作如图所示:(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g;(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用(填序号);A.调节游码& B.添加砝码& C.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D.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3)将A,B,C,D,E按正确操作顺序排列.
科目:初中化学
日是第22届“世界水日”,本届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Cooperation),请你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选填“能”或“不能”)将河水变成纯水.(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生成氯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小丽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2所示,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如图3中的(填序号,下同);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如图3中的.(4)小丽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选填“硬”或“软”)&水.(5)图Ⅰ中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冷凝管应从(选填“a”或“b”)处进水.
科目:初中化学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气.请你参与探究:图中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
科目:初中化学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染料、药物、树脂等,其化学式为C6H7N,下列有关苯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苯胺属有机物B、苯胺由C、H、N三种元素组成C、苯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6:7:1D、每个苯胺分子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洗掉高锰酸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