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的优缺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主题词:煤化工
中国煤化工产业前景 MTP最具优势
&&& 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完成的《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我国将打造七大煤化工产业区,分别是黄河中下游、内蒙古东部、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2007年,随着企业和资本的踊跃参与,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异常活跃。 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长期维持在100美元以上,煤制油和煤制化学品更显竞争优势。
&&& 通过研究得出:在我国发展煤化工的路线中,甲醇制丙烯(MTP)将最具竞争优势。
&&& 当前世界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是,中东石化产能急剧增长,中国需求和产能同时快速增加,中东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石化工业的重心。和中东地区廉价的乙烷裂解制乙烯为主相比,我国的石化企业大都通过石脑油裂解生产乙烯,在原油价格高涨的今天,原料成本早已经不具备竞争力。
&&& 单从乙烯产品线的经济性考虑,中国的竞争力已经远远不如中东。但是,石脑油裂解除了乙烯产品外,还有重要的丙烯等产品,这是乙烷裂解装置不能生产的。和中东相比,生产丙烯衍生物是中国的核心竞争优势。而和MTO路线相比,MTP能够获得更多丙烯产品。
&&& 从中国的需求趋势来看,丙烯的增长幅度将高于乙烯。2006年中国乙烯当量需求1730万吨,2012年将达到305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9.9%;2006年中国丙烯当量需求1150万吨,2012年将达到213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8%。
&&& 从中东和中国的供需平衡来看,未来我国的丙烯供应将严重不足。根据METI预测,中国乙烯2012年当量缺口将达到1240万吨,届时中东可出口的供应当量为1740万吨。中国丙烯2012年当量缺口将达到590万吨,而中东可出口的供应当量仅为440万吨。未来从中东地区进口,可满足我国乙烯衍生物的供应,但丙烯衍生物的供应远远不足。
&&& 在此形势下,大规模煤基甲醇和MTP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的市场需要。根据2008亚洲甲醇及衍生物峰会组委会提供的数据,在2007年,我国甲醇产量近1100万吨,在2008年产量将突破1300万吨。截止到2007年,我国的甲醇还是以传统的应用为主,主要是甲醛、醋酸、MTBE等,新型应用如二甲醚(DME)等比例较小,不足10%。根据石油化工规划院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MTP产能将达到150万吨,消耗甲醇470万吨。
??????????
??????????
??????????
Copyright &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TM 版权所有 
是(简称“”)旗下门户 TM 旗下网站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泰然六路雪松大厦A座4楼 邮编:518040 >>
联系电话: 2 71599 传真: 9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及其相应的处理技术探究
下载积分:199
内容提示:煤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及其相应的处理技术探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8|
上传日期: 17:25:3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及其相应的处理技术探究.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油价下跌威胁煤化工地位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胡茗皓
  “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导致煤化工的成本优势缩水。”日前,卓创资讯新型煤化工分析师吴婷对记者表示。“以当前投产最多的煤制烯烃为例,根据我们的调研,煤制聚烯烃不含税的成本一吨在6400元,油制聚烯烃的成本不含税合计在一吨元,相比较之下在成本方面煤制烯烃可以说并没与什么优势。”
  吴婷表示,煤化工经济效益取决于其产品与石油化工产品的竞争,据测算在每桶100美元的原油价格体系下,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产品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国际油价降至每桶69美元,其盈利空间急剧缩小。
  煤制烯烃成本优势缩水明显
  煤化工政策门槛的松动,让国内煤化工项目又火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开始至今,煤化工项目总投资约达5000亿元,共计22个煤化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准许开展前期工作。而各地上报发改委欲获得“路条”的煤化工项目达104个,总投资额估计在2万亿元左右。
  据介绍,以当前新型煤化工的典型代表煤制烯烃而言,在原油价格为每桶100美元时,其与石脑油制烯烃每吨差价有1000多元。但目前两者价格已经相差无几,华东地区煤制烯烃利润从去年的每吨3500元缩小到400元左右。
  煤制烯烃项目的盈利水平受油价和煤价波动影响较大。在我国煤制烯烃最大的优势在于煤炭资源丰富和生产成本低。然而随着原油价格下跌,国内煤制烯烃优势呈逐渐缩小之趋势。从煤制烯烃和石脑油制烯烃成本结构对比来看,煤制烯烃财务及折旧占成本40%,煤炭原料总计占成本43%。而传统的石脑油制烯烃原料成本占比则达75%,受原油影响颇大。意味着煤制和石油制烯烃的成本差已经出现明显缩减。
  据推算,以聚丙烯为例,10月份,国内石脑油制聚丙烯成本约在9400元/吨上下,而煤制烯烃制聚丙烯成本约在6400元/吨,较9月初两者成本差距缩减20%。
  影响煤制乙二醇项目投产
  “受油价下跌利好,传统石脑油制乙二醇成本下降,盈利情况明显好转,当前理论盈利在1000元/吨附近。而甲醇制以及煤制乙二醇虽仍有盈利,但和石脑油制乙二醇相比,已无利润优势。” 安迅思化工市场分析师陈艳表示,由于煤制乙二醇尚不能完全运用到聚酯行业,和传统烯烃制乙二醇相比,其优势仅在成本这一块。而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跌和煤炭价格的小幅回升,给煤制乙二醇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当原油加价格在90美元以上时,煤制乙二醇有较好的竞争优势。80美元以上时,煤制乙二醇仍有生存空间。但如今国际油价下降至65美元,煤制乙二醇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
  由于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中将“2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合成气制乙二醇”作为鼓励类石化项目,而国内乙二醇又是高度依赖进口,因此近几年来,国内煤制乙二醇项目投建项目此起彼伏。陈艳表示,如果全部按照计划上线,那么至2018年,国内煤制乙二醇产能仍有接近400万吨的新产能投放。
  陈艳表示,暂时来看,煤制乙二醇尚不能突破技术难关,无论是装置本身抑或是产品质量,仍未达到稳定的阶段,因此装置上线或是长期运行,仍存在一定瓶颈。
  “只有油价在75美元以上时,我们乙二醇还有竞争优势。”国内某甲醇制乙二醇生产商坦言,“如今油价在70美元以下,我们没有优势可言。”
  可以预见,油价的持续下跌给热火朝天煤制乙二醇,泼了一大盆的凉水。即使装置技术难关能够解决,但是如果油价按照部分市场人士预估的维持在70-80美元,那么未来5年内,也将给计划中的近400万吨新产能的顺利如期投产,打上一个不小的折扣。
  煤化工投资需谨慎
  低油价短期内将持续已是共识。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导致煤制油的价格优势已不如从前。11月28日,在第六届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上,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据统计,在建的煤制油项目每年可达3000多万吨产能,原来油价100美元/桶,煤化工等产业有优势,现在油价在跌,煤制油产业的价格优势就消失了,利润空间大大压缩,对于煤化工企业的投入不要那么大胆。
  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启文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对煤制油产业仍然充满信心。“油价涨涨跌跌是正常现象,不足为奇。我相信这种下跌是暂时的。我还是坚持一点:煤制油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方向,符合我国国情,是保障油气供应安全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不可原地踏步停止发展。只要油价不跌破50美元/桶,煤制油就有利润。考虑到地缘政治、大国关系、世界经济等因素,我认为不会跌破50美元。如果跌破这个数值,那也许就是发生世界经济危机了。
  煤炭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瑞峰认为,我们对现代煤化工的未来发展还是谨慎乐观看待的。他预测,受新型煤化工用煤增长拉动,化工用煤在2020年前增长较快,年均增速14%,之后增速下降,2025年达到峰值6.3亿吨(约4.2亿吨标煤)后持平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油价下跌近40%至每桶70美元左右,这一数字已是煤制油等项目的盈亏点。明年原油价格或仍在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低位徘徊,在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这将影响业主的投资热情,煤化工发展目标可能要低于此前预期。虽然当前油价走势应该不会对煤化工项目的推进构成实质性影响,但若油价长期处于低位,煤基产品的相对价格优势将下降,从经济角度考虑,可能影响到业主的投资决策。(闫志强)[责任编辑:胡茗皓]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煤化工要闻 &
原油价格持续低位 新型煤化工成本优势减弱 日08:52 来源:|&&&&讯:2014年,国际油价跌幅超45%,创2008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而目前,这一大跌态势已蔓延至2015年。1月5日,国际油价扩大跌幅,布伦特油价一度暴跌逾6%,最低至每桶52.66美元,为2009年5月以来首次跌破55美元,WTI原油跌破50美元。期权市场数据显示,越来越多交易者预计油价会跌得更低,甚至押注跌到每桶20美元。
&&&&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必将引发煤化工与石化产品竞争力的影响。随着油价进入低价时代,煤化工,特别是以竞争力取胜的新型煤化工,还能走多远呢?
&&&&油价暴跌新型煤化工竞争优势减弱基化工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油所占比例接近80%,油价大跌必然带动石化产品成本大幅下降。煤化工产品中,煤炭成本占到30%左右。油价的下跌直接吞噬了煤化工企业的利润。2014年,油价的暴跌,让煤化工市场大为受挫。据“我的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粗苯主流地区跌幅近60%,月内跌幅达10%,高温煤焦油最终也跌入“两千”大关。而与此时同时,被赋予煤化工市场新希望的新型煤化工也是备受煎熬,单纯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为主业的煤化工企业的日子变得十分艰难。
&&&&以煤制烯烃为例,近年石油价格高位运行,抬高了石油路线乙烯生产成本,而煤炭及甲醇价格的下行,又降低了煤制烯烃(或甲醇制烯烃)成本,此消彼长,煤制烯烃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当油价100美元/吨波动,煤炭价格300元/吨时,DMTO装置吨烯烃完全成本不足7000元,而石油路线吨烯烃完全成全已高达9600元。不过随着油价的不断下滑,制烯烃对煤制烯烃就有了成本上的竞争力。
&&&&多机构分析认为,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烯烃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多在油价65~85美元/桶。原油价格100美元/桶时,煤化工行业一般效益较好;而以50~60美元/桶的油价计算,几乎所有的煤化工产品均已无利可图。
&&&&新型煤化工项目或暂缓推进煤化工产业为政策驱动型产业,近年来,国家对煤化工的政策也从“严控”转向“肯定”。据悉,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煤化工西部鼓励项目的目录,将煤化工12个省市其中8个省市列为了鼓励项目。政策的肯定,也使得近两年煤化工项目投资热潮高涨。2013年以来,共有14个新型煤化工项目(9个煤制气、4个煤烯烃、1个煤制油)获得“路条”。根据规划,预计年仅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4类项目的总投资规模就将超过10560亿元。
&&&&2014年,煤制油除已投产的220万吨产能外,现已拿到发改委“路条”的新项目产能多达1160万吨。当前我国在建及已开始前期工作的甲醇制烯烃项目有29个,产能合约190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合计1500万吨。其中,我国已经有9套甲醇制烯烃项目投产,合计烯烃产能436万吨/吨,到年底,国内煤经甲醇制烯烃(或甲醇制烯烃)总产能将达606万吨/年。然随着油价的持续走跌,神华、大唐、兖矿等国内主要煤化工企业在新项目的推进上,态度都变得更加谨慎。伊泰集团目前已开工建设的一些煤制油项目推进已开始有放缓迹象。煤制烯烃的那些规划还未实施的煤制烯烃项目或暂缓推进。
2014年国内主要烯烃装置
&&&&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已投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都处于示范阶段,前期投入巨大,动辄上百亿元,大多数企业在银行有巨额贷款,如果因为油价下跌而减产或停产,企业就要承担更多的偿贷风险。
&&&&新型煤化工未来?
&&&&对于新型煤化工市场而言,未来存诸多问题,环保、物流、水资湖、产业风险问题。而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问题就是盈利空间的问题。对于2015年的油价走势,市场并不看好,新型煤化工市场在失去盈利支撑点的背景下,后期走势令人担忧。不过,对新型煤化工行业而言,道路虽是曲折,但前景仍是光明。
&&&&从新型煤化工自身发展机遇来看,原料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力军,为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提供了有效保证。同时因的资源不足,煤制油和煤制气也利于我国石油依赖度的下降。同时,从需求角度来看,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需求空间较大。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2400亿m3,年均需求增速为18.4%煤制烯烃方面,预计年我国乙烯和丙烯需求平均增速约为5%,至2020年供需缺口仍然较大,分别达1700万吨、315万吨。
&&&&油价低位,短期将使得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不过从长远考虑,油价低位运行,可以使得新型煤化工后期的发展更趋于理性。一方面,油价走跌,会使得企业盲目投资热度会有所降温;另一方面,企业在考虑技术、环保因素外,还会考虑产品的经济性,有利于企业去科学规划、系统研究发展路线,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把握市场走势,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差异化的产品,以此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责任编辑:黄京京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
| | | | | |调结构延长链条
转方式抵御“寒流”
平煤神马高端煤化工彰显竞争优势
&&本报讯&(记者马禄祯&通讯员时&达&杨跃彬)&5月24日,记者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化工公司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依靠高附加值产业链条的有力支撑,首山焦化、中鸿焦化和朝川焦化在国内化工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均突破1000万元,同比增利4996万元。&&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梁铁山说:“近年来,我们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坚持高起点、高技术含量,围绕煤炭深加工做文章,形成了以煤为源头的全球最完整的尼龙化工产业链条,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规模和焦炭生产规模均为世界第一。其中,焦炭生产每年可就地消耗原煤3200万吨,既固化了市场,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精煤和焦炭销售占集团营业收入的四成以上。通过延伸高端产业链,集团76.3%的精煤在内部焦化企业消化,产出的30多种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了集团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更加明显。&&3月份以来,国内精煤市场量价齐跌。首山焦化研究增加集团内部精煤用量的配方,使内部精煤用量由原来的40%提高到80%以上。其他焦化企业也纷纷增加内部精煤用量,使集团精煤产品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有了稳定的去向。&&此外,精细煤化工产业正逐渐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山焦化每年产出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3万吨粗苯。这些焦化副产品经过加工之后,通过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成为产业链下游的尼龙化工公司和帘子布公司的原料,生产出尼龙66盐、工业丝、帘子布、工程塑料等产品。首山焦化与中钢集团合作,利用煤焦油生产针状焦,项目投产后,将使开封炭素公司实现原料国产化,并成为世界一流的炭素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京宝焦化130万吨焦炭所产煤气将全部制成液化天然气,中鸿焦化每年所产煤气将制成10万吨甲醇、5万吨合成氨,朝川焦化利用所产的煤气建设了8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使尼龙66盐的生产获得稳定的原料保障。③10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化工工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