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朗读mp3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可以分为几大段?

文&&言&&文
当前位置:
>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
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如《林海》。&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怎样划分段落
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
1、整体分割法。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部分归并法。步骤是:第一,先给第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二,把说明同一内容的邻近自然段归并成一个大段。
3、提取中心法。先抓住文章中占较多篇幅的主要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标志分段法。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如《伟大的友谊》中的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就应划归下一段,如果过渡段主要是总结上文的,也可以归上段。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归纳段意
分段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归纳段意。这实际上就是把整篇课文概括成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我们不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还能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归纳段意的方法
;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相关的阅读答案
最热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热门语文文档
最新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九册教案前三单元_学霸学习网
九册教案前三单元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1.海上日出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 1 和图 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 1 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 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 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预习《夕照》。2.夕照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2 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悟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过夕照的景象吗?交流。 2、小结: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交流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的开放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误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5.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估计学生可能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作者说是&如诗的夕照&? 夕阳为什么会是调皮的?为什么把它比作石榴?&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概和激动?等等。简单问题随时解决, 如果是教学的重点问题留在后面教学中解决。) [意图:这个大环节中,学生第一遍读课文,重点是解决字音问题,把课文读通顺;第二遍读课文并交流是让 学生说出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这时的感受一般是浅显的;第三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请 学生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以学定教。] 三、细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解决学生疑问。 1.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课文,相信大家能在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请学生自由朗读,可以把最喜欢的夕照的景象 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把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请学生朗读最喜欢的景象,其他学生仔细听并展开想象。在听完以后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由于作者是 按照夕阳落下去的经过来描写景象的,所以在引导学生交流中,应该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考虑按 照时间的顺序安排交流,以便让学生有顺序地想象夕照景象。 当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调皮,&当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的时 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像熟透了的石榴,&当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 生体会&'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其他 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交流想像到的景象时相机解决。 3、你们想像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夕照的录像片断)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意图: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夕照的美景,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四、品读,升发情感。 1、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和想象,听得出大家庭已经读懂了课文,并且都有很喜欢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让我们 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次请小组合作选择各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等),把你们眼里的夕照美丽 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汇报,大家评议。(各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配乐。)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 4、课文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如诗的夕照&,你们能不能写几句诗来赞美一下夕照 的景象? 5、学生交流所写的诗句。 [学生通过写诗,可以尽情表达对夕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在练笔中明白&如诗的夕照&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夕照》,课文时的生字掌握得怎样呢?请学生看拼音写汉字(投影出示)将错误较 多的生字重点纠正。 2、请掌握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致函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照都有比了什 么,画出来并小组时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次来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中的这些句吧。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感悟作者的描写手法。] 三、背诵课文。 1、作者描写了这么美的夕照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请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2、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 3、把你背诵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边听边想象。 4、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夕照的景象,请学生配音解说。 [意图:用小组时背诵、给画面配音解说等到形式, 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在背诵中再次感悟、 想像夕照奇丽。] 四、讨论。 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时交流一下。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对景色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感受,还可以是其他的,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意图: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鼓励学生阅读时有不同的读感受。] 五、练笔。 1、你观察的夕照景象是怎样的呢?请你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像作者一样,用一些恰当的比喻 写出自己的观察。 2、全班交流,建议教师要注意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教学小结: 本文行文条理清楚,用词贴切,比喻逼真,写出了夕照如诗如画的景观。希望同学们在了解课文怎样写夕照变化 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3.古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1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能背诵并任选一首默写。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准备 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课上或课外学过李白、苏轼的哪些诗或词。 2、收集一些描写山水的古诗读一读。 三、学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首,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首。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交流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描写水的诗 2、自己把《望天门山》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 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 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6、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想象,写一篇短文。 第二学时 1、交流背诵学过的苏轼的诗,描山水的诗。背诵《望天门山》。 2、自己把《题西林壁》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 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 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特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用张开的手来帮助理 解――“横看”五个手指像五座山峰;侧看就是一座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要想象:远处看到的可能是什么样――崇 山峻岭,连绵起伏;近处看到的可能是――一座或几座山峰;高处看到的可能是――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头;低处 看到的可能是――悬崖峭壁,仰头看那山是十分雄伟…… 5、那么,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小组讨论。 6、大组交流,明白:作者写景中寄寓了一个深刻而又普遍的道理――当局着迷,旁观者清。 7、背诵和默写。 4*.迷人的张家界 目的要求: 1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 有感情的读课文,继续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3 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课文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 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片(仪)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喜欢旅游吗?到过什么地方?这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再去一个旅游胜地――张家界看看。 3、板书课题。 4、简要介绍张家界。 二、检查预习 1、课文你预习了几次?读了几遍课文?每次都有什么收获? 2、预习中,还有那些读懂的地方? 3、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张家界吗? 4、谁能大胆的、有感情的给同学们朗读一下课文? 5、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自学,理解课文。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和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2、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放进去,体会一下,课文越读你的感受越怎样? 3、分组讨论,说说你认为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那一部分写的特别好,好在那里?试着有 感情的朗读。 四、重点深究 1、指名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出示挂图,指导欣赏。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1 第一问。 3、交流,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张家界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游后整体感受 山 高 多 美妙神奇 水 清澈美丽 动植物 众多珍奇 自然环境优美 4、指导朗读, 多美的人间仙境啊,你想不想当导游,带同学们去旅游?指名朗读。 五、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全文围绕什么写的? (迷人) 读读开头和结尾, 能体会到什么? (首尾呼应, 强调了这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 2、指名读 3-5 自然段说出第一句话的作用。 (三、四自然段开头点出本自然段所描写的对象;五自然段开头概括了本自然段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练习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处(chǔ chù)理 切(qiē qiè) 菜 活泼(pō bō) 承担(dān dàn) 数(shǔ shù)字 捕(pǔ bǔ)捉 2、给多音字组词。 舍(shě) 散(sǎn) 都(dū) (shè) (sàn) (dōu) 3、指导朗读。 板书设计: 4 迷人的张家界 游后整体感受 山 高 多 美妙神奇 水 清澈美丽 动植物 众多珍奇 自然环境优美积累?运用一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描写自然景物的对联。 2.阅读《大理三塔》。 3.口语交际。 4.习作 课时安排:6 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对联 1、教师简介祖国古老文化――对联。 2、学生自由诵读对联。 3、教师大概介绍对联的内容。 4、学生练习背诵对联。 二、阅读短文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了解大意,找出文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 这篇短文介绍的是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介绍的是云南的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 和它周围的优美环境, 详细介绍了 大理三塔的壮观景象。) 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3、教师指导、小结: 第一自然段,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 第二自然段,大塔的样子。(大塔的样子写得最详细,可分三层来理解:一写大塔的名称和它的大小。二写它的总体形 态美。三写了它的具体构造。) 第三自然段,两座小塔的样子。 第四自然段,大理三塔的价值。(这一段最后的排比句表达的意思非常全面深刻。) 4.引导学生分段。大家看,这四个自然段中,那些自然段意思比较接近,可以归为一段?段意怎么归纳? 5.教师小结:(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比较接近,可以归为一段:介绍大理三塔的样子。) 6.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7.朗读指导。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 学生自读题目要求。 1.给学生简介什么是导游。 2.你们愿意当导游吗?愿意把大家带到你的家乡看看吗? 3.那么你准备怎么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呢? 二、 学生讨论。 1.你的家乡在哪里?怎么走? 2.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名胜、风景?或者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3.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三、学生同桌互说自己的家乡。 四、 请两三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1.大家注意听,看别人是怎么介绍的。 2.听的时候可以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让导游解答。 五、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当了一回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将来我们还要学会向别人介绍我们湖北,介绍我们中国。向世 界各地的朋友介绍我们的祖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她的历史、现在和将来。需要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 需要我们具有一流的表达能力,那样才能把我们的祖国介绍给世界,介绍给未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现在应该怎 么办呢?(好好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训练自己的说话水平。) 六、 请大家回家把我们学校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第三课时 作文指导 一、 提出学习任务 1、大家自读作文要求。看看这次作文确定的范围是什么,要求我们写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类型的内容。 2、小组讨论自己的理解情况。 二、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校园内或别处的景物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三、再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出示作文要求 (1) (2) (3) 写校园内(或别处)的一处景物, 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内容具体,可以加入丰富的想象。 写好后修改。(用上修改符号)2、逐条讨论分析 3、大家看一看:我们的校园里有那些景点可以写? 如:教学楼,大操场,小花园等。 大家思考一下,你准备选取哪里的景物来写?这个景点可以分为几点来写? 4、交流启发,拓宽思路。 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5、你准备重点写什么? 6、请两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材料及思路。 第四课时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第五、六课时 作文讲评:第二单元 5.挑山工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挑山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生字词,练习用:“耽误”、“朴素”造句。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存疑。 1、让学生提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 2、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讨论并弄懂。教师告诉学生“学习原本就是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解决不懂 得问题“要靠你们自己反复读,用心想,主动去探索知识。” 二、质疑答难 鼓励学生缘疑质难,或主动引导,或有意激发,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1、小组合作讨论: (1)作者奇怪的是,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作者为什么感到奇怪?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着重从挑山工登山的姿势、路线来理解。 折尺形路程比游人约多一倍,可结果花的时间不比游人多,这是不解之谜。 (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指导学习重点段: 师生围绕“你还知道了什么?”“你是用什么办法来理解这句话,或明白这个问题的?”启迪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 “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悟出:抓住句子中的关键重点词语是读懂一句话的重要方法;抓住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是读 懂一段内容的重要方法,将各段的段意联系起来,就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讨论: 1、“我”与挑山工三次相遇分别是在什么地方? (找出课文中的词、句)。相遇与我感觉有什么共同特点? 2、品析“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儿?”什么理?用课文里的词句理解;与“我跟你们不一样儿”,挑山工与游人有什么不 一样呢? (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挑山工: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不断攀登) 3、朗读出挑山工朴素、自豪的感情。 4、从我“心悦诚服”到“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仅仅是挑山工说的揭开我心中的谜的这番话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与周围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实例,展开讨论、联系,确实感到这段富有哲理的话是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及深刻意义的话。 5、作者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怎样的画?(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6、作者为什么说“我需要它”,而且“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作者需要的仅仅是这幅画吗?(作者需要的不仅 仅是这幅画,而是画中挑山工那种认准目标,不断登攀的精神。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是因为作者需要这种精 神激励自己前进。) 三、归纳学法: 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第一个环节是“去的趟”――理解内容和思想。第二个环节是“来回趟”――学习作者怎 样表达内容与思想。 1、学习的顺序:预习――提问;讨论――读懂了什么?练习――存在疑问,归纳学法。 2、可提供参考的读书方法: (1)根据课后提示,指导带着问题读书。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词品句读书。 (3)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全面理解课文读书。 (4)观察画面,叙述内容读书。 (5)文中标点的运用,体会内涵读书。 (6)边读边思,展开想象,理解文章读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挑山工跟游人相比,有什么特点? 2、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归纳总结,感情朗读。 1、联系课后第 4 题,说说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受到了什么激励? 2、突出以下内容: 使学生明确课文的思路,懂得《挑山工》全文紧扣中心,层层叙述,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脉络贯通,首尾呼应, 阐述哲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体会文章的含义。 三 作业设计(可任选一题,也可采取学生自己设计) 1、写一则读书笔记。 2、画一幅《挑山工》的画。 3、小练笔《我心悦诚服了……》。 4、制作读书笔记卡片。 5、办一张《劳动创造美》手抄报。 板书设计: 5 挑山工 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 挑山工: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不断攀登 课后记:本文的学习,学生弄懂了挑山工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决心向挑山工学习这种精神。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 1945 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 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 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 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 的自由,革命者外外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 精神.)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讨论: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 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 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 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4、小结: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 三、学习第五段. 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板书设计: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其人 他的事迹 他的品格 作业设计: 一、抄词. 追悼 正月 爱抚 逝世 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饱经风霜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三、阅读句子并作答.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 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高粱情 一、教学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 课时)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6 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 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 102 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 20 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 102 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 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用重点 号划出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 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读中激情。 同学们,由于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 起。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敬佩、赞美) 请大家带着敬佩、赞美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最喜欢的部分。 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 21 世纪的未来。积累、运用二 学习目标: 1、背诵名言警句。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蜜蜂酿蜜中感悟哲理。 3、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梦或者是梦想。 4、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学习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课时安排:5 课时 课前准备:观察写作对象,搜集整理材料。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教师介绍名言警句的来历和它的教育意义。 2.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背诵。 二、提出学习任务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学习抓中心句的方法自学。 三、朗读《蜜蜂的赞美》,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 蜜蜂酿蜜有哪两个特点?(蜜蜂值得赞美的特点是:她的劳动非常辛勤、她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2)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蜜蜂的身上我们受到的启发是:1、做什么事都是要付出辛勤劳动的,学习也是这样,不下一番苦功夫, 哪里有收获呢?2、学习,工作都是一种创造性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方法,都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把积累来的材 料进行加工,处理,变成自己的方法、本领。) (3) 你对短文那一部分感兴趣,读一读,并把它背下来。(短文中,培根的话、鲁迅先生的话很值得去读一读,背一背。其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我们 在学习过程中要仔细分析、理解,体会其中的意思。)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 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口语交际是要求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梦,人们经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内容多种多样, 有趣的梦,难过的梦,高兴的梦,离奇的梦,充满幻想的梦,都可以讲。也可以讲自己的梦想。 大家把课本上的题目要求看一下。 题目意图:说话的内容和要求是: 内容:梦 梦想要求:1、内容不限,自由说 2、听懂说话人的意思,进行评价。 二、学生明确什么是梦,什么是梦想。举例说明。 1.教师大体介绍一下:什么是梦?什么是梦想? 2.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梦或梦想。 3.分组进行互相评说。 4.教师评价,指导。 三、推出代表给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梦想。 1.指名说自己的梦想。 2.组织全班学生评价、完善、补充。 3.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总结: 1.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 2.鼓励说得好的同学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向报刊投稿。第三、四课时 一、 提出学习任务 写一篇记叙文。写一个自己尊敬佩服的人。 一、 指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1. 2. 请大家把作文要求读一遍。 归纳一下这次作文的要求。二、 再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本次作文的目的不是写事,而是通过事来表现人。要把事情写清楚。) 1.体裁:写人。 2.范围:自己熟悉的人。 3.内容要求:值得佩服的特点。 4.要求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 三、学生讨论,交流,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 1、你打算写谁?为什么要写他?他的哪些品质值得你佩服? 2、这个人的哪一点或哪件事令你尊敬或佩服?你准备用什么事例来表现他的这种品质或本领? 3.你打算如何处理这篇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4.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谁,怎样写。 5.请一、两个同学在班上说说自己的构思。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五、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六、交流作文,修改作文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第三单元 8.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 12 个生字;理解 24 个新词语的意思。 2、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领袖是永远值得人民怀念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逝世无限悲痛,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课文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一段“等灵车”的场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热爱和怀念周总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紧扣语言文字,体会人们失去总理的沉痛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生对当时当地的情景缺乏感性的体验,所以对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灵车时的心情不容易理解。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学生听诗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 1、师述:刚才,我们听的这首诗,是为了怀念总理而作的。你们从课外书、网上查找到了哪些有关总理的故事,请 你讲述给大家听好吗?(说说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2、学生交流:(可回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手术之后》等学过的课文,让学生讲述《周总理的睡衣》、《一 束鲜花》等故事,感受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的基础。) 3、教师板书: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4、师深情讲述:1976 年 1 月 8 日上午 9 时 57 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 之中,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泪水浸透了。当时,“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下了道道禁令,不许人们去悼念,不许人民缠 黑纱、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 1 月 11 日那天,,总理的遗体送去火化后,灵车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要途径长安 街。一清早,人民群众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含着巨大的悲痛迎送总理的灵车。 下面,让我们随着录音《十里长街送总理》回到令人难忘的那一天,看看这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 (二)放录音,看录像。 问:听了录音,你的心情怎样? (三)释题:(出示课题) 1、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题的意思?(谁在干什么?) 2、“长街”指什么地方?(横贯北京东西的长安街) 3、 “十里”写出什么?(街长)这么长的街都挤满了人,说明什么?(人多)这么多人来送总理,说明了什么?(总 理深受人民爱戴) (四)学习第一段: 师:人们知道总理的灵车要经过长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长安街上,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 1、自由读第一段,找出能说明人民爱总理的词句。 2、交流: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从“两 旁、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看出人多。) (2)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的方向。(三个“都”说明人 们爱总理的心情是一致的,为失去总理而感到悲痛。) (3)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 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相互扶着肩,踮着脚 望着。望着…… 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 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吗? (这两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热爱、崇敬周总理这一点是统一的。) C、青年夫妇呢?(板书挤下探着张望) D、少先队呢?(板书泪痕满面扶着踮着望着) 3、你能想象―下他们当时的心理和语言吗? 4、你还读懂了什么?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渲染气氛,好比天也与人同哀,写出人们悲痛的心情。) 5、在十里长街上挤满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说说吗?是 有人叫他们这样做吗?(自发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对周总理的哀悼) 5、指导朗读。 6、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周总理的敬爱和沉痛悼念的心 情。 7、归纳段落大意: (1)出示投影: 第一段写谁?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等灵车”这一感人场面,让我们知道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完成作业上(1、2、3 题) 3、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第二、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第一段,进人情境。 1976 年 1 月 1]日,北京城格外肃穆,长安街格外沉寂。成千上万的人缠着黑纱、佩着白花,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 暮色里。他们带着泪痕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总理灵车的到来。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人们从早上等到下午,从下午等到傍晚。夜幕开始降下来,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这时,人们的心情 怎么样?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按“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的方法来学习。 (3)学生交流,边朗读边体会。 重点体会: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 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写人们看到总理灵车一致的举动,从而间接写出人们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对总理 的无限热爱。 “眼睁睁”写出了人们望着灵车缓缓前行,想留却留不住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神态,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愿:希望灵 车停下,多看一眼总理。 “顾不得”既反映了人们十分珍惜这一去不返的历史时刻,又表现了人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浑 然不觉。 (4)试着设计一道填空题,加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例如人们的身体――,眼睛―――,泪水――,都是为了能。 冬日的寒冷不再可怕,人们――;长时间的等待不算什么,人们――;满面的泪水顾不上擦,只要能。 (5)就在这长安街,看到此情景,人民群众想到了些什么? 指名讲,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既然是非常“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赞美的语言,但为什么几个同学朗读 的语调反而低沉,声音反而轻了呢? (6)是啊!这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然而今天总理却已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我们再也看不见他那矫健的身影,听不 到他那爽朗的笑声,这更增添了人们心中的悲痛。 (7)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学习第三段。 (1) 总理与人们心连心。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人们在人行到上奔跑。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又是如 何? (2) 默读课文,在读中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 (3) 学生交流,重点体会: 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表达了人们不忍与总理永别,希望多看总理一眼,希望总理永远 与我们在一起。) (4)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长安街上,站在送行的行列中,你会怎么想? (5)灵车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对这二行动,你是 怎么体会人们的感情的?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4、小结学法,总结全文。 5.作业: 作业本第 4 题。划出课文中使用“反复”的句子,体会人民送总理的心情,知道反复的作用,仿写一句话。9再见了,亲人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那些材料。 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理解 15 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唯一”“深情厚谊”造句。 3、知道反问句又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改写成陈述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要理解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教具:录音机、录相带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 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通过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能说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 事。 教学重点:读懂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初步感知的情况。 (二)检查预习 1.介绍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2.读本课的生字词: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自读、 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暂时:zàn 友谊:yì 血泊:pō “捣”和“谣”的字形 4.解释不懂的词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的年糕相似。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三)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2.提问: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说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 事?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50 年 10 月 25 日,志愿军就是唱着同学们刚听到的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出国参战的,今 年刚好是志愿军赴朝参战 52 周年。他们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志愿 军老战士一起追忆那动人的告别场面,去听一听离别时他们对朝鲜亲人都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书思考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志愿军回忆了哪些往事? 板书:大娘缝补衣服送打糕救伤员 小金花救老王 大嫂挖野菜 (三)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后两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画批) 2.然后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几夜不眠昏倒路旁失去孙孙 牺牲妈妈 失去双腿 3.这些事情为什么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呢?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默读 3 分钟后,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抓住“几夜没合眼、冒着炮火、唯一、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体会。 点拨:“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 小结:是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与帮助。体会大娘确实像慈母一样,关心帮助志愿军,想志愿军所想,急 志愿军所急,这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4.用相同的方法理解体会 2、3 自然段。同时加强感情朗读的指导。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在表达上的特点。(个人读、师生对读 等形式) (1)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对大娘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对金花,如对下辈女儿,应怀着 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如对同辈亲属,应怀着关切的情感朗读。 (2)学生自己选读喜欢的段落,并试着背一背。 (四)饱含激情学习第二部分(以读代讲) 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到祖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些什么?(齐读第二部分) 再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板书设计 9.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洗补衣服 几夜不眠 大娘 送打糕 昏倒路旁 (雪中送炭) 救伤员 失去孙孙 (唯一) 小金花 救老王 牺牲妈妈 (同归于尽) 大嫂 挖野菜 失去双腿 (血的代价)10*.秋天的怀念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 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 儿。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1 课时) 二、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学生研读为主,尝试探究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通过观看幻灯片,来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 七、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催人类下的母 爱(板书课题)。 [意图:以情激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投入。] 二、布置自学。 1、自由读课文。 2、根据新闻记者提示,边读边在书法上标标画画。 三、交流汇报(以阅读提示为纲)。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犯病,竟成永诀。)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可通过以下语句,边读边悟。)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 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母亲虽然自己身患重病,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觉,却默默地承受着我的粗暴无理。) (2)&'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 都死了。&(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没有心思再养花。) (3)&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E&(语虽朴素,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 (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E&(母亲是要把萧瑟的秋天挡 在窗外,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渐出窗外吧。) (5)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E(能够带孩子出去 走走,母亲竟是如此兴奋!她希望我能开心、快乐。) (6)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E&(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临终时仍 挂念着孩子。) 3、体会作者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引导学生注意前面语句中的重点词语,那是作者细心观察体会到的,也是令他记忆犹新形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妹 妹的陪伴下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之所以 浓墨重彩地写这些菊花,也许正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切嘱托,&咱娘 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E&) 4、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然后再交流。) 四、延伸拓展。 这篇课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因为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感情。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母爱的作品、故事?在 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了吗?请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或是抄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 ▲教学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第十课《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10.秋天的怀念 我 暴怒 思念 伟大的母爱 母亲 安慰 去世11*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句理解每段及全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刚学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这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 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准本课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即可。 2.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画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②可以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它的含义。 3.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随机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班上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并加以指导。 1.提问: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呢?谈谈你的看法。 2.投影出示并体会这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有责任感。) 板书:不放弃 责任感 信任 3.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复述给自己的父母听。积累?运用三 学习目标: 1、背诵成语,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写读后感。 学习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及小论文。 教学时间:5 课时 课前准备:广泛阅读,喜欢读的文章多读几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合作完成小论文。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成语。(在老师大概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二、提出学习任务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朗读《外婆家的石桥》,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 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 (2) 外婆家的石桥为什么会给“我”留下美好的怀念?又为什么会引起“我”的恼恨? 说一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五、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读后感 学习要求: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指读题目要求,明确写读后感的作用与方法。 1. 什么叫读后感? 2. 写读后感有什么好处? 3. 写读后感首先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二、出示写读后感的方法: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即感受最深的一点或机点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3、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学生讨论:如何写好读后感 1.指名再读题目要求。 2.同桌讨论自己的写作打算与设想。 3.指名在班上说说自己的思路。 4.教师适当指导。第三课时 一、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二、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四、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第四课时 作文评讲: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实践活动 学习要求:搞小发明,写小发明论文。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是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搞一项小发明,并且把发明的过程 写下来在全班交流。 学习过程: 一、 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1.搞一项小发明。 2.把这项发明的过程写成论文。 3.在班级交流论文。 二、 鼓励合作:可与自然课的学习相结合。 观察、试验 三、写小发明论文或写《我的发现》。 四、请家长给予帮助、支持。 五、成果交流、展示。评选出优秀小论文。 六、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向报刊投稿。&& 第四单元 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 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 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 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 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 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 篇访问记, 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 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 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 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 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 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 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 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 5 段;(2)按初见草 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 2 段; (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 可分为 3 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 1 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 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 2 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 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 3 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 4 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 拘束、羞涩、鄂温克。第 5 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 1 段。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 1、2 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 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 1 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 1 段。 三、教学过程(一)讲读第 1 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 1 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 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 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 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 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 1 段第 1 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 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 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 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 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 1 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 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 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 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 2 段。 1.指名读第 2 段。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 2 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 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 客人。) 3.讲读第 1 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 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 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 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 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 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 2 层。 (1)指名学生读第 2 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 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 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 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 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 1 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 1、3 题。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 3、4、5 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 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 3、4、5 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文第 1、2 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 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 3、4、5 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2.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 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 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 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 忍别”是什么意思?第 1 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 第 2 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 思是: 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直到夕阳西下, 人们还在互相攀谈, 依依不舍地告别。) 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 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 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 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 人民感情深厚。)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 颂各民族的团结。 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 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 同时, 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 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 作 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 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 4 题。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 的方法。 2、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 物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台。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录像导入 同学们,大家能不能用最响亮的声音把课题读一遍?(威尼斯的小艇) 这“威尼斯”,你去过吗?好,我们现在就到威尼斯,去领略―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 好吗?[放录像] 游览了威尼斯,你都见到了些什么? 这些啊,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也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在游览威尼斯时,也都 见过,而且是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可他为什么在众多的事物当中,选择了“小艇”来写呢?请 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 2、初读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3、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交通工具) 板书:[交通工具]说到这一点呀,我记得文中有句话叫“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你说 这“大街”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汽车”呢?(小艇) (2)这一课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 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有)都写了谁? (写了商人、妇女、老人、小孩都离不开小艇) (3)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儿[主要的工具],从这里、我们得出了小艇的―个特点,你 说是什么?(小艇作用大,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他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结合板书样子奇特;驾驶技术特别好;作用大) (4)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从整体上认识到了小艇这些特点。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是要 来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抓住小艇的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的。 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 (1)这儿哪些词直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请读书,作上记号。 (长、窄、深、翘轻快灵活) (2)除了这些,作者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几个比喻?(3 个)唉?怎么同 是这小艇,用了 3 个不同的比喻? (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 (3)作者通过观察细致,抓住了不同的特点描写得很精彩。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 一下吧! (4)出示模型现在我们就可以不看书,来把小艇的特点回忆起来。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你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还 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船夫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呢? 我们能不能给这个部分设计个表格或是提纲,让人一看就知道,“船夫技术特别好”?请 大家边读边设计。 (2)讨论评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同学的设计(投影卡片):提问从他的设计中,你看出他读懂了什 么呢? A、我看出他读懂了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船只很多,速度很快的情 况下,船夫能操纵自如;在拥挤的情况下,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在极窄的地方做到平 稳穿过的船夫做到了平稳穿过的。 3、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过渡:我们通过表格设计、讨论评议,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 并具体写出“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的。对于“小艇作用大”这个特点,他同样地观察得 很细致、描绘得很精彩。 请大家快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哪个自然段写得精彩? (2)讨论评议 重点第六自然段 读最后的这一自然段,大家再看看,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A“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一句写得精彩。这―句,精彩在哪儿呢? 精彩在作者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威尼斯, 显得很生动这儿哪些词让你觉得作者用上了 拟人的手法? (“沉沉地入睡”)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而且点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样的特点? (静)。 B、“小艇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声音”写得精彩。 这一句,又精彩在哪儿呢? (精彩在它告诉我们,威尼斯小艇在夜里也给人们带来欢乐。)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吗? (这一句写出了夜里的许多声音,但是显得很寂静。这半夜里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却让我们感到这夜,更加――(宁静了) 作者虽然写的是声音,但却显出这夜是静的,写得 多精彩啊! C、“水面上渐渐沉寂,只有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一句精彩 这句精彩在哪?(月影摇晃给人美的感觉) 轻轻的摇晃,让我们感到威尼斯城夜是怎样的一种美?(静的美) “摇晃”是动的,怎么让人有静的感觉?在什么情况下,月亮影子才会在水面摇晃? (水面 静时) 上文中哪个词点出这时水面的静?(沉寂) 你看我们读书时,不能只盯着一个词,而要联系上文,同时还得注意下文,现在我们来 看看下文,唉?你说水面这时为什么会沉寂下来?(与小艇有关? (小艇停泊――水面才静下来)文章在这一自然段中哪儿点出?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句点出)。 正因为小艇停泊了,我们才看到――(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我们才注意到――(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 我们才注意到――(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 d、作者通过拟人写静,通过动态、声音反衬静,而这静则更突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 ――(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3)感情朗读 作者的描绘多精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威尼斯月夜的静寂的美景吧![播放威尼斯 之夜录像]老师先读第一句“水面上渐渐沉寂,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老师读时强调了 哪些词? (渐渐、摇晃)很静、很美;一起读好吗?(齐读) 三、总结课文。 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 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是怎样细致的观察并抓住小艇的三个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的。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交通工具 样子奇特; 驾驶技术 特别好; 作用大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城市,小艇成了()。小艇外形(),行动()。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不管怎么拥挤, 他()。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2、朗读课文,背诵前四段。 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 《三峡之秋》 教学内容:三峡之秋 教学要求: 1、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 VCD,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 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 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 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 VCD 三、新授 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 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 峡什么特点? 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 《积累?运用四》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介绍健康小常识。了解一些健康小常识。 2、通过查找资料,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介绍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时,学会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习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都可以, 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通过学习,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短文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文章内容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应在多读的基础上,理 解内容。 教学时间: 六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背古诗《夜书所见》和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古诗,了解诗意。 2、阅读《邯郸学步》,明白成语含意。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一、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试读通全诗。不明白的查查字典。 2、抽读,集体读。 3、了解含意: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想想: A: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你读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围绕着茅舍,好像晋朝陶渊明的家,我绕遍篱笆边的菊花,一直到日 渐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没有其他花开了。 补充: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二、阅读《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 2、通读短文。抽读,小组内读。 3、思考问题:(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今天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 明天跟那个人后面走几步, 可学来 学去,总是不像,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丢掉了,所以他最后连 路都不会走了。 作者借这个故事,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盲目, 不能机械、 简单地模仿别人, 而应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说说你的体会。由学生自由讲解,教师引导。 三、练习: 1、读背古诗。 2、讲故事《邯郸学步》,说清成语含意。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介绍健康小常识,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的健康小常识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引入。 二、分组介绍: 1、以四人小组介绍,并记一记笔记。 2、小组搜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绍。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别人介绍时要注意口齿清楚、简明扼要。 2、听别人介绍时要认真、有礼,如有不同意见可作适当的补充。 3、因为每一种“小毛病”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注意说话要谦虚,不能引起争吵。 四、练习: 整理你本课了解的健康小常识。 补充资料: ①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休息,实在走不动,也应请同学扶着走一段。 ②烈日下突然晕倒,要赶快到阴凉通风处,在太阳穴上涂风油精等。 ③上体育课时扭伤了,应先立即用冷水敷,让血凝固,24 小时后再用热水敷。 ④课间不小心擦伤了,要及时用碘酒或双氧水消毒,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⑤要注意保护视力,课间一定要走出教室向远处看看,让眼睛作适当的调节。 ⑥流鼻血时,不能仰头,而应把相反方向的手高高举起。 ⑦春天的时候不能到外面小摊上乱吃东西,因为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⑧咳嗽时,可用冰糖、贝母炖梨子汤喝;⑨黄瓜和西红柿都很有营养,但两样东西不可 以放一起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写你想写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 2、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天的怀念朗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