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集合问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集合之间的关系 [高一数学 PPT课件]
下载积分:186
内容提示:集合之间的关系 [高一数学 PPT课件]: 集合之间的关系自学书P10-P13回答下列问题
1.集合之间有那些关系
2.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定义
3.子集,真子集的性质
4.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自学提纲引:观察下列集合(一)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读作:A包含于(is contained in)B,或B包含(contains)A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二)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一个集合有多种表达形式.(三)真子集的概念定义: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集合B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真包含”关系(四)子集与真子集的性质  (五)集合的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六)  与  的区别 1,2,5,7课堂练习书13页练习A,B课堂小结...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50|
上传日期: 10:09: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集合之间的关系 [高一数学 PPT课件]
官方公共微信高一数学集合。题目完整。谢谢。, 高一数学集合。题目完整。谢谢
高一数学集合。题目完整。谢谢。
高一数学集合。题目完整。谢谢。
因为2属于s
所以1/1-2属于s
所以-1属于s
因为2属于s
1/1-a=2解得
a=1/2
所以s中两个数是-1和1/22
因为a属于s
则1/1-a属于s
所以1-1/a属于s3
激顶馆雇弋概龟谁骇京 若s只含一个元素
则a=1/1-a
a平方-a+1=0
此方程无解
设S是由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所构成的集合,①1∉S;②若a∈S,则1"(1-a)∈S,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2∈S,则S中必有另外两个数,求出这两个数;(2)求证:若a∈S,且a≠0,则1-1/a∈S;(3)集合S能否只含有一个元素?若能,求出这个元素;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解:由条件②可知1/(1-2)∈S,激顶馆雇弋概龟谁骇京
,另外一个数只要能证明(2)就能求出 不好意思(2)我证明不了
nxliszahfisdnfhoesbgo8ogdfnhoidesn
和和和哈哈哈哈哈哈.........不会啊!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高中数学教案:高一数学《集合》教案模板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人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符号是学好本节的关键.为此,在教学时可以配备一些需要辨析概念、判断符号表示正误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加深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关于牵头图和引言分析&  章头图是一组跳伞队员编成的图案,引言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本章的内容无论是分析还是解决这个实际间题,必须用到集合和逻辑的知识,也就是把它数学化.一方面提高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说明集合和简易逻辑知识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基础.
2.关于集合的概念分析&  点、线、面等概念都是几何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集合则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
  初中代数中曾经了解“正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初中几何中也知道中垂线是“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从而阐明集合概念如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现实世界.
3.关于自然数集的分析
教科书中给出的常用数集的记法,是新的国家标准,与原教科书不尽相同,应该注意.
&&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分顺序的.集合和点的坐标是不同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l,0)和点(0,l)表示不同的两个点,而集合{1,0}和{0,1}表示同一个集合.
&&& 5.要辩证理解集合和元素这两个概念&&&& (1)集合和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符号和是表示元素和集合之间关系的,不能用来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例如&
&(3)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合条件.&&&& 6.表示集合的方法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本小节列举法与描述法所使用的集合的记法,依据的是新国家标准如下的规定.
7.集合的表示方法分析&  集合有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它们各有优点.用什么方法来表示集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l)有的集合可以分别用三种方法表示.例如“小于&π 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就可以表为:&   ①列举法:{0,1,2,3}& ;&   ②描述法:{0,1,2,3}& ;&   ③图示法:如图1。&   (2)有的集合不宜用列举法表示.例如“由小于π& 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就不宜用列举法表示,因为不能将这个集合中的元素―一列举出来,但这个集合可以这样表示:
 实际上,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集合.
  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无限集,不宜采用列举法,因为不能将无限集中的元素―一列举出来,而没有列举出来的元素往往难以确定.
&&& 8.集合的分类&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如图1所示.
教学设计方案&?合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二、讲解新课:&& &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例子见书):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注:
  (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  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阅读教材第二部分,问题如下:
  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2.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是什么?试各举一例。&(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A| P(x)}& &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如:
{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三、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共3种)&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四、课后作业:教材P7习题1.1&五、板书设计:
一、知识点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主要教会学生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在认识集合时,应从两方面入手:&  (1)元素是什么?&  (2)确定集合的表示方法是什么?表示集合时,与采用字母名称无关。
下页更精彩: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对一类集合的包含关系问题的探讨——高一数学课堂渗透理性精神的教学案例--《上海中学数学》2013年Z1期
对一类集合的包含关系问题的探讨——高一数学课堂渗透理性精神的教学案例
【摘要】:正一、前言著名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莫里斯·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的课程目标包括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一丝不苟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学落实科学的学生发展观,不仅仅在于打牢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还必须有意培养创新意识和理性精神.培养理性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他们求真、求实、求简和求新的数学精神.笔者以解决"一类集合的包含关系问题"的教学为例,对高一数学课堂如何渗透理性精神进行了思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6【正文快照】:
一、NlJ胃著名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莫里斯·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的课程目标包括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一丝不苟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学落实科学的学生发展观,不仅仅在于打牢高中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