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一会一下,疼的时候象坠子挽一下,一下过去就好了,电脑卡住不动一会就好会又一下

南彡君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每个人的理想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南彡君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2ef3a1_6fbf93c',userId:,blogListLength:7};17&跳转到页
回复: 1040 | 浏览: 1305298
| 字体: tT
阅读权限40&主题0&UID8638226&帖子3498&积分3473&
91UID388145 &精华0&帖子3498&财富18569 &积分3473 &在线时间138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姚家看不上朱家了,世态炎凉啊!
阅读权限20&主题2&UID8566022&帖子62&积分69&
91UID315944 &精华0&帖子62&财富1709 &积分69 &在线时间543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悠宝妈妈 发表于
喜凤还在她身边服侍,她已经配了人,嫁给了家里的管事,挽起了头发,显得老成多了。
。。。。。。。。。。 ...
同疑惑,感觉卫大写这种家长里短不在行
阅读权限50&主题83&UID8605828&帖子8390&积分9038&
91UID355749 &精华0&帖子8390&财富72878 &积分9038 &在线时间111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公子,不早了,还是快点儿睡吧。
朱慕贤的头终于抬起来一点点,看着书墨。
他不睡,书墨当然也不能睡。贴身伺候主子的人,当然得比主子起得早,比主子睡得晚。主子有什么事儿,你得使出十二分力来去伺候,去办好。主子没想到的,你也得尽量替主子周全,替他想到。
朱慕贤回过神来:“你先去睡吧,我再看会儿书。”
“公子,这俗话说得好,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这书也不是一晚上就看得完的。您瞧,都要敲三更鼓了,明儿还得早起。”
朱慕贤把书合上:“也好。”
虽然对着书这么长时间了,其实还一直停留在刚翻开的那一页上。这半天他什么都没看进去,一个字都没进脑子。
外面雨渐停了,起了大雾。尽管窗子关着,但是潮湿的空气还是从眼睛看不见的缝隙渗进来,散布于屋中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潮意粘在脸上,帐子上,枕褥上,那一股湿凉,让人觉得不舒服。
朱慕贤觉得象是又回到了从前那个时候。祖父在朝上被申斥,回到家中之后闭门不出。家中人心惶惶,虽然是在自己家中并没有外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象是生怕声音大了一些,灾祸就会从天而降,这个家会彻底毁灭。
那时候他还懵懂,不知道明日自己会身在何方。心象是悬在半空,一片茫然。晚上一个人躺在屋里头,四下里空荡荡静悄悄的,他怎么都无法合眼。仿佛一闭上眼,眼前的平静就会失去。
他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懂事了。虽然这份懂事来得太快,也太残酷。
虽然情况并不一样,可是这种茫然无奈的感觉是一样的。
京城的情形,父母必然隐瞒了他许多。如果朱长安没有说漏嘴。他只能一无所知。
可是现在就算知道了,他也什么都做不了,也不能做。
这种任人摆布,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的感觉。越成长,就越发鲜明。即使摆布他的人是至亲长辈,这种滋味也绝不好受。
两年之前家中没遭变故之时,他也从来没体会到这些。那时候……他差不多什么都不懂,除了读书,每天要烦心的也不过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母亲与父亲闹气。表妹又使小性子,同窗间有了什么龌龊不和……再大的风波,现在看来也都是不值一提。
有时他会想,人若是可以不长大就好了,那就不会懂得这么多烦恼。有时候却又会想,要是他能快些长大成人就好了,能接过家中的重担,能保护身边的亲人——
有这种感慨的。不止他一个人。
又林也时常会有这种感慨。
想一想,她来到这里,也有十来年了。十来年!人一生有多少个十来年?尤其在这个人的寿命普遍都短的年月。可是不知不觉。时间过得比想象中要快。她努力的学习并适应着,希望自己能快些长大。年纪小的时候,一举一动都不可能自由,时刻有人守着她,母亲、祖母、乳娘,丫头——她那时候真怕自己什么时候不留神说出不该说的话,又或是举止不合乎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只想着,快些长大吧,长大了就能自由轻松得多。
现在她是长大了,可是她要面对的难关。比小时候要面对的还要复杂棘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嫁得好,下半辈子大概可以过得平安和顺。可以说,她能否过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父母为她做的选择。
虽然要嫁的人是她,可是要嫁什么人。由不得她自己选。李光沛是个开明的父亲,可是他毕竟是这个年代的男人。他决不会问又林,你想嫁什么人?可有中意的人选?
这会儿可没有自由恋爱这回事——就算给了她选择权,又林甚至都不知道该选谁。
她能认识什么人呢?除了亲戚邻居家的人,她不可能认识什么外人。而就算是表兄,他们也没说过多少话,更谈不上对彼此有什么了解。对于这个范围以外的陌生人,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所以她只能服从家中长辈的安排和选择。
门当户对,人品可靠,家里人一定会为她考虑周全,会替她安排得很好。而她呢,就要象祖母和母亲一直教导她的那样,恪守闺范,温顺本份,做一个贤妻良母。
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
只是她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开始,要和一个也许从未谋面的男子做夫妻,从洞房开始认识,互相了解,适应未知的一切——
这由不得她不惶恐。
所以人总是这样矛盾。未长大时盼着长大,长大了之后又觉得烦恼太多。
德林一早起来,扒着窗子朝外看了看。雨已经停了,雾还没有散——于江这个季节本来就多雾。
“少爷醒了?”
德林一掀被子就跳下了床,乳母连忙拦着他:“哎哟,可不能光着脚,这地下凉着呢,少爷先穿上鞋再说。”
“我去看看表弟!”
“那也不能就这么出去啊。”乳母哄着劝着:“表少爷他们赶了那么远的路,肯定是很累的,得好好休息,哪能醒这么早?少爷不妨等一会儿,等太阳升起来了,用过了早饭,再去找表少爷,那会儿海源少爷是一定起身了。”
德林听着也有道理,站在那儿让乳母给他穿衣穿鞋。等他衣裳刚穿好,就听见海源的声音在外面嚷嚷:“德林?德林?你起床了没?”
德林眼一亮,嘴里应着:“起来了!”
乳母还在给他系衣带,德林已经等不及了,拔腿就往外跑。乳母喊着:“少爷慢点儿,别磕着。”德林哪里慢得下来,他自己把衣带胡乱打了个结,一掀门帘,就看见海源站在门外头,脸被冷风吹得红红的,正眯着眼朝他嘿嘿笑。
“你已经起来啦?我还想着起不了这么早呢。”
“我爹早上起来总要打一趟拳的,我和哥哥也跟着起了。你才刚醒?真是只懒猪。”
德林分辩着:“胡说,我平时也起得早,我起来还要读书呢。”
“读什么书?”
海源虽然比德林还大,可是对书本从来没兴趣。
“先生天天都会教十个字儿,还会教一段书,一定要会背,背不下来要打手板的。”德林为了显示自己的优秀,特别加重语气说:“打得可疼呢!背错一处要打两下。”
海源听到要挨打,果然对他肃然起敬:“那你被打过?”
德林含含糊糊地说:“嗯……多数时候我都会背。”
但是在家里头,大姐比他年长许多,他识字儿还是大姐教的,这就不说了。就是玉林,也比他聪明多了,什么书读一遍半遍的就会背,他要花几倍的时间才能记得住背得出来。再说写字儿,他不是写得大了就是写得小了,一急的话就更不成个样子,比两个姐姐也差得远。可是在海源面前,他还是很骄傲很有底气的。因为昨天他们一块儿玩的时候,他已经发现了,海源连棋子儿上那几个字都认不全,数数也不如他能数得多。这让屡屡被姐姐们打击信心的德林终于拾回了自尊——瞧,不是他很笨,比他笨的人还大有人在呢。姐姐们是女子,本来就和他不一样,不能放在一块儿比较。
“那你今天还去学堂吗?”
说起这个,德林就有些沮丧:“父亲没发话……我还得去。”
海源安慰他:“没事儿,那你只管去,我在家等你。你晌午不就能回来了吗?”
因为现在海源年纪还小,李家也没指望他一下子就学出什么名堂来,一天也只用念一个多时辰,至多两个时辰的书。小小年纪,笔管都握不太稳呢。要是把他逼紧了,一来他会吃不消,二来,要是他因此而惧怕、厌恶书本,那就适得其反了。塾师是个老秀才,虽然学问不见得多好,但是脾气却是很好,对学生也有耐心。
“你不知道,我们家后头有个朱家哥哥,他可是有大学问的人,开春就要下场了,那才叫用功哪。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候全在念书。”
“那可真够了不起的。”海源一见着书本就觉得头疼,上头的大字就算教了他,这次会念了,下次见着还是不大认得出来。你瞧,那一个一个方块儿的字长得都差不多模样,乍一看个个都面善,再仔细瞧,个个儿都叫不出名来。可是有人居然一天到晚捧着书不离手,多不容易啊。
就算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会还是不会。
“不过隔壁周家几位哥哥都不大爱念书,他们还拜了师学了拳脚呢!可厉害了!上次庙会的时候遇着个偷儿,被他们看见了,三拳两脚就给打翻在地了。”
“真的?”
“当然真的,等后晌我回来了,我带你过去看看你就知道了。他们家后院里有木棒、石锁……可有意思呢。”
男孩子说起学武,总是满心向往的,这是一种天性。
——————————
昨天打着打着字,新换的键盘突然有两三个键都不能用了,怎么按都没反应——折腾了半天都不行。今天拿去店里调换了一个,希望这个可以一帆风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近比较忙,更新断断续续吧~假期回来会补上,勿催勿帮更!姐妹们,新年快乐~
阅读权限50&主题83&UID8605828&帖子8390&积分9038&
91UID355749 &精华0&帖子8390&财富72878 &积分9038 &在线时间111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又林走到窗子下头的时候,就听见屋里传来的笑声。
魏妈妈打起帘子,笑着说:“姑娘来啦?”
又林朝她点了下头:“妈妈今天不忙?”
“进来跟老太太回话,正要家去。”
又林客气一句:“妈妈慢走,天冷,要是没要紧事儿,打发别人回事儿也是一样的,不用事事自己亲力亲为的。”
魏妈妈笑着说:“多谢姑娘体贴,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哪能就倚老卖老的先起躲懒来了。”
又林领着白芷进了屋。正屋里头只有个小丫鬟,正在撤茶盏。说笑声是从西屋传来的。
李老太太她们正在抹牌。
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了,人有了年纪,越发不爱出屋子。可整日闷坐在屋里头又难以打发时光,所以邻里几家老太太爱往李家来,抹不抹牌倒是其次,关键是有个作伴儿的,有人陪着,说说话喝喝茶,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又林把斗篷解下来交给白芷,自己进了西屋。朱老太太先抬起头见着她:“哟,李大姑娘来啦。”
其他人也笑着招呼,又林含笑都见过礼。其中一位李家本家的老太太笑着拉过她的手摩挲了两下:“真是,几天不见,又变了个样儿,真是越长越俊啦。依我看,和你年轻的时候倒是更象了。”
后一句话是朝李老太太说的,李老太太笑得眼都眯了起来:“瞧你说的。这都多少年啦,年轻的时候儿什么样谁还记得。”
“怎么不记得?活脱儿的象你嘛。一转眼儿就成大姑娘了,我怎么觉得昨天她还扎着小辫儿穿个红袄到处乱跑呢,该说婆家喽。”
瞧,老太太们说话就是这样,三句不离婚嫁。又林早就习惯了这种调侃,驾轻就熟地露出了羞涩的表情,半低着头微笑。翠芝已经让开了位置。又拉了个圆凳过来,又林就坐在李老太太身后替她看牌。
打牌对这些后院的女人们来说可不单单是为了消遣。四奶奶有时候得了闲,也会和人一起抹个牌、听个戏。这是正常的社交活动,很多要办的事情。也就在说笑间就办完了。
李老太太半侧着身,让又林看牌,一面问:“你从哪儿过来的?”
“从我娘那里出来,又去了厨房一趟。您昨天不是说想吃汤团吗?我去的时候厨房正调馅料呢,有鲜肉火腿的,有玫瑰豆沙,还有另外两样馅儿。”
“哟。你家还真是舍得下功夫,听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那位本家的老太太笑呵呵的打出张牌来:“今儿晚上我就不走了,你祖母赢了我这么些钱去,我晚饭就在你们家吃了,好歹得吃回本来。”
李老太太也笑了:“我倒不可惜那锅汤团,就是怕团子太黏,把你嘴里剩的那两颗半牙也给粘下来了,那会儿你可不要找我赔你的牙。”
一桌人都笑了。
李家是镇上的大姓。族人极多。既有象李老五那样不成器的,当然也有那可交可亲的人。这位老太太就是其中一位,人很是豁达诙谐。人老了齿脱发稀也是寻常事。这位老太太也是,一张嘴就露出那豁牙来了。
朱老太太也笑:“说起汤团儿,昨儿我们家小三儿从京城来了,晚上也做了汤团。他就吃了一个,吃完了还一个劲儿喝汤。我问他是怎么了,他说,汤团黏在嗓子眼儿里咽不下去了。”
李老太太说:“这东西北地的人刚一来,是吃不惯。”
另一位老太太说:“李家的菜是好,上次送我那个腌萝卜干儿,腌菜心儿。都比我们家自己腌得强多了。我还说呢,到底你们家的腌料是怎么拌的?也教教我们,藏着掖着可不成啊。”
一听这几个人的口气,又林就知道李老太太今天下午手气肯定不错,是赢家。要不然另外三家不会一起联合起来,总是把话头瞄准自家了。
一时茶点送来。莲子银耳羹又香又糯,几位老太太把牌推了,坐到一旁吃点心说闲话。又林在一旁服侍李老太太,递茶盏递帕子,看得其他几个人好生羡慕。
“你倒是有福气,儿孙都是孝顺的。瞧这个孙女儿,这么懂事听话伶俐,叫人多羡慕啊。”
李老太太笑着说:“快别夸她啦,她还毛躁得很呢。”
“听说你大孙子已经开蒙读书啦?你瞧瞧你,当初别人都说你命苦,现在再瞅?她们家那儿孙什么样?有什么出息?”
李老太太年青守寡,家计一度十分艰难,寡妇门前是非又多,吃苦受累,到现在总算是过上了清闲享福的太平日子,可以说是苦尽甘来了。
朱老太太问又林:“你这几天怎么没到我那儿去了?你祖母说你帮她抄的那经书,字又大又清楚,我正想着劳烦你也帮我抄一卷呢,谁知道你又不去了。”
又林一笑:“看您说的,您哪天得空,让人来叫我一声,我一定过去。”
她可是大姑娘了,朱家又有年轻子弟。朱慕贤也就算了,毕竟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他为人正派,又在书院念书,偶尔才碰上一回,不算什么。但是又从京城来了个三少爷,这么一来又林就不方便过去了。
“那可说定了啊,明儿你可得过来。我那儿有从京城才捎来的新鲜东西,可给你留着呢。”
一旁的人察颜观色,看朱老太太对又林那副打心眼儿里喜欢的模样,笑着打趣:“哟,这知道的是你们两家住的近,不知道的,还以为又林是老姐姐你家的姑娘呢。”
朱老太太拉着又林的手拍了一拍:“那敢情好,我是一文不花,白捡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孙女儿,那做梦也得笑醒啊。”
“那还不简单,你要真喜欢,让李家大姑娘认你当个干娘算了。”
朱老太太和李老太太一样辈份,要是认了又林当干女儿,可是平白短了这些人一辈了。不过她们平常这样开玩笑也都惯了。又林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只是抿着嘴笑。她今天穿着一件青底儿带牡丹花儿的小夹袄,下头是撒花百褶裙,头发挽了个松松的堕马髻,耳朵上戴了一对水滴样的玉坠子,轻轻的来回打晃,映得一张脸越发显得粉雕玉琢。
“诶,我说真的啊,李家大姑娘可真是难得,瞧这人品模样儿,我孙子要是没娶妻,那是打破头也要把她给娶回家去啊。”
这话仿佛意有所指,不过说的人听的人都似乎没放在心上,只是呵呵一笑。又林借着害羞,就从屋里躲出来了。
似乎从她上次生辰一过,人人见了她都要提起婚事来,仿佛一个不小心,她就要嫁不出去成了滞销货似的。
又林呼出一口胸中闷气,转身去看玉林。
玉林正坐在窗子下,盘着腿在那儿做针线。她的神情异常认真,又林走过去她也没察觉。
又林探头,看见她在绣的是个寿桃,颜色均匀,过渡自然,这女红功夫可真练的不赖。又林当年象她这么大的时候,可没她这份儿耐心和定力。就算是现在,让她踏踏实实做半天针线一动不动,也实在难为她。
“咦?姐姐来啦?”
“来瞧瞧你做什么呢。”
玉林连忙放下针线,招呼郭妈妈来倒茶。又林说:“不用忙,刚刚才在祖母那儿吃过茶。这是绣的什么?”
“鞋面儿。”玉林小声说:“祖母的寿辰也快到了,我想拿这个当寿礼,姐姐你看合适吗?”
“挺合适的。”又林由衷地说:“寿桃的寓意好,你这绣活儿也很拿得出手了。”
“是郭妈妈手把手教着我弄的,我也就绣个鞋面儿,鞋底鞋帮那些还是靠别人来做。”
郭妈妈也是李老太太身边儿使了很久的老人了,她熟知李老太太的脾**好,既然由她指导着,那这份儿礼就算不太出彩,也会合李老太太的心意。
“姐姐打算送祖母什么?”
小丫头挺灵精的,还知道多打听比较。
四奶奶原来说要替又林预备的,又林说要自己动手预备。她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些礼节人情上头的事,自己多历练总是好的。反正这是在自己家,做得不妥了,有人指点,可以改正。将来要是自己过日子了,出了什么差错,可再没人能指点——也很难有改正的机会了。
她也压低声音说:“我想做一个屏风,快做好了。等成了,先让你看看。”
姐妹两人相视而笑,带着共同分享了一个小秘密的喜悦和亲热。
——————————————————————————————————————————————————————————————————————————————————
对不起大家——真心抱歉,状态一直不好。俺让大家失望了。
一直在努力的找状态,大概是一开始的设定有缺陷,所以中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坎总觉得很难过去。
另外活色生仙也是一样,总想把结尾写得更好一点==,结果一直拖啊拖的,实在是……无颜以对大家。嗯,近期应该会完结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近比较忙,更新断断续续吧~假期回来会补上,勿催勿帮更!姐妹们,新年快乐~
阅读权限40&主题0&UID8638226&帖子3498&积分3473&
91UID388145 &精华0&帖子3498&财富18569 &积分3473 &在线时间138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居然更了,真是惊喜!
阅读权限30&主题2&UID8673837&帖子279&积分285&
91UID423760 &精华0&帖子279&财富4076 &积分285 &在线时间582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真好,又看了这么多
寻找那些美好的注定要失去的小幸福
阅读权限30&主题5&UID8727555&帖子370&积分426&
91UID481396 &精华0&帖子370&财富3013 &积分426 &在线时间131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家长里短的,情节太慢了。
阅读权限50&主题18&UID8614903&帖子6996&积分7051&
91UID364821 &精华0&帖子6996&财富74395 &积分7051 &在线时间1500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第七十九章
本帖最后由 pulidia 于
08:42 编辑
李老太太寿辰前十几日,家里就忙碌起来了,上上下下好一通洒扫,门窗柱子还重新上油上漆。栽在大缸里的万年青,每片叶子都有人仔细擦拭过,油绿绿的闪闪发亮。天气已经入冬,满目萧瑟,这些万年青却还精神抖擞,给院子凭添了几分生气。
又林和妹子说得确实都是实话,她准备的寿礼是个小桌屏。屏风一共四扇,连框高一尺六寸,十分精致小巧,四扇上头的画分别是松竹梅石四友,都是又林自己画的。虽然画的不算是顶好,难得的一片心意。按着尺寸先打了底子,画了差不多半月的功夫,再加上裱糊、做框子底座的功夫,时间卡得正正好,恰在寿辰正日前两天送了回来。
因为吩咐的时候说是给老太太的寿礼,那匠人经常做李家的生意,对大主顾自然格外精心讨好,哪怕是这么一样小东西,也是尽心尽力。虽然东西是小,去了工本人力,挣不着什么钱。可是这东西是大姑娘安排的,又要是送给老太太的。这东西摆在老太太桌上,早晚看着,要是做得一个不好,岂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屏风送来,又林自己动手拆了外头包的木屑花和棉纱,小心翼翼的把屏风从里头取了出来。
小英睁大了眼睛:“这……做得可真好!”
小英是全程目睹了又林的整个准备和制作过程的。从一开始打底勾线的时候她就在一旁伺候着,捧笔、裁纸、端茶递水,眼看着白纸上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渐渐绘上了图形,上了颜色,现在裱好了,变成了精美的屏风。这种成就和感慨,不独又林有,她这个全程旁观的人也一点儿都不次于她。
“姑娘的手真巧。这画儿画的真好。这屏风做的也好,老太太一准儿会喜欢。”
又林把屏风摆在小桌上,又调了下角度,退后了一步。左右端详着:“嗯,我开始还怕太小了些,现在看倒是不大不小正合适。”
“是啊,老太太那张几案也不大,摆个小矮松石子儿盆景都满当当,这屏风大小高矮正好,摆上头再合适不过了。回头来客要是问起来。老太太说是姑娘亲手绘了画让人做的,别人肯定羡慕得紧。别家的儿孙哪有这份儿孝心哪?就算有,也没有姑娘这么心灵手巧啊?”
又林笑着看了她一眼:“你最近这嘴是挺甜的,比以前是有长进。[].行了,先收起来吧。”
为了这份儿寿礼她可没少费心思。倒不图什么面子不面子,也不图别人的夸奖。只不过吃的穿的用的,前两年能送的都送过了,总不能年年送那两样。就是李老太太不说她敷衍了事,她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今天送了屏风,明年又送什么呢?这人情礼节。果然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得好好儿下功夫琢磨钻研哪。
李老太太一早说了,也不算是整生日,就不大肆操办了,自家人关起门来乐一乐,吃碗寿面也就行了。李光沛和四奶奶虽然这么答应着,可是亲戚朋友那天来了,总不能拒之门外吧?李家当年落魄时,请人来都未必来。现在不比往日,李家虽然不显摆。可是眼见着还是宽裕阔绰起来了,很多人都不请自来。
所以李老太太那么吩咐,四奶奶也答应着,回头该怎么预备还是怎么预备。开库房取各种家什器物,家里也张灯结彩,洒扫一新。菜蔬酒肉也提前让人采办了。因为本地的山珍干货存量不够,还特意让人去了趟杭州府。
事实证明,四奶奶的未雨绸缪果然是有先见之明的。提前一天就陆续有客来了,远客家里一时住不下的,安排到亲戚邻舍也有,镇上的客栈里头也包了院子。等正日子那天,果然亲朋云集,有的又林认得,有的她都叫不上名字来——比如李光沛表叔家出了嫁的姑奶奶的女婿也来了——瞧这七转八绕的关系,脑筋不好的一时间真会给绕晕。
这就是活脱的富在深山有远亲了,何况李家又没真住在深山里。
左邻右舍也有所表示,周家和李家一向亲厚,这寿礼送的也不小气,寿面、寿桃各一抬,万字纹、长青松、福字纹和梅花纹缎子各四匹,大扇六开寿屏一架。而且贺寿时周家一家大小全到了,他们家兄弟不少,人多势众,齐刷刷的一起磕头拜寿,动作整齐的好象在家练过似的。李老太太自然喜上眉梢,连声说快起来,每人都发了红包。瞧着别人家人丁兴旺,李老太太难免想起自家——虽然两个孙子,两个孙女,也不算单薄了。可是谁会嫌孙子多呢?能多生就多生,挤得站满这堂屋才好呢!
不过现在也不错了,两个孙子大的已经开蒙读书,小的也身子健壮。人呐,得会知足,不能太过贪心。不知道惜福的话,反而现有的福分也会折损的。
又林的寿礼果然博了众人一致夸奖——就算做的并不出彩,来客们也不会扫主人家的兴。更何况这屏风做的实在精致,画儿的寓意好,都是长寿的象征,画的又着实不错。要是外头买去,就算买着一样好的,可是这是孙女儿所画,意义又不一样。
玉林的寿鞋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众人对她本人的兴趣远大于她送上的寿礼。
她的身世并不是什么特别隐秘的事,很多人都知道她母亲是当年李光沛在外头纳的一个妾,都没正经磕头敬茶进门,生下一个女儿就去世了。现在看这小姑娘出众的美貌,不难猜出她母亲当年必然是个大美人。
有的人不免就在肚子里嘀咕,李光沛一向跟正人君子一样,家里没妾,也没和丫头们扯不清。可是你瞧,再正派的人他也有偷腥的时候,哪有猫儿不吃鱼的?平时正派那是看不上,真遇到美人儿了,一样也要显露本性啊。
玉林很是识趣,送了礼之后就找了个理由回自己屋里去了,外头再热闹,都和她没有多大关系——虽然她年纪不大,可是这种情形她早就习惯了。
玉林进了自己的屋子,又习惯性的拿起针线来——
并不是她特别喜欢做针线,而是别人都想让她这样。
老实,本份,不出头不惹事……
玉林早就知道,自己并不是母亲生的。就算她也管四奶奶叫一声母亲,但那只是个名份——她的亲娘早就死了。
在这个家里头,她象个外人。祖母对她格外严厉,父亲的冷淡,四奶奶的敷衍……她都明白。
就是姐姐和弟弟,对她还好。姐姐一直把她和德林同样看待,德林和她也亲厚。
玉林有时候也会想,她的亲娘长什么样子呢?她没有任何人可以打听,但是照镜子的时候,她有时会恍惚,在镜子里自己的眉眼间寻找另一个人的影子。
她一定很美丽。眉毛弯弯的,眼睛水汪汪的——她的样子和家里人都不太象,那只能是象她的亲生母亲。
如果她还活着,自己现在会过得怎么样呢?
她想得太入神,一个不留心,针尖重重扎在手指头上。玉林疼得身子一跳,连忙甩了两下手,又放进嘴里吮了吮。
前头人声扰攘,十分热闹。刚刚听丫鬟说,临州的姑奶奶一家子也来了。
玉林对这个姑姑的印象很淡漠。同样,姑姑对玉林也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一个小孩子,又是女孩儿,还是妾生的,用不着关注。再说,姑姑对妾这种身份有着天然的反感,自然对妾生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又林对姑姑的到来也意外之极,这位姑姑总是这样,行事毛躁,哪怕现在女儿都出了嫁生了孩子,她已经升级做了外婆,仍然没改了她的性子。说来就来,都没事先让人先捎个信儿。照她的想法,回自己娘家,还用得着费劲见外的先知会?来了不就来了,难道娘家还能装不下自个儿?
这次她来,可和上次不一样。上次是狼狈不堪的逃回娘家来求援的,这次却是全家一起来给亲娘贺寿,前呼后拥的那架势自然不一样。
李老太太看到女儿回来,自然高兴。尤其女儿还带着外孙一块儿来的,外孙长得虎头虎脑的,不象小时候那么顽劣不懂事,规规矩矩的磕头拜寿,看着就叫人心里喜欢。
又林觉得姑姑和上次来相比,富态了一些,眉眼间也显得和气多了。看来自从分家以来,她自己做了当家主母,日子过得应该是很和顺。再说,前些日子听说冬梅表姐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过得也很美满,姑姑去了最大的一桩心事,心情自然好。
“哟……又林都成了大姑娘了!”姑姑十分诧异:“真是女大十八变啊。我总记得上回来还挺小的,让我瞧瞧,啧啧,真是越长越好看了。”
又林大大方方的向姑姑行礼问好,又问表姐的近况。姑姑果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说:“小时候就有人说你表姐是有福的。从她及笄,来说媒的人远近都有,可不少呢。我不舍得她嫁远了,就嫁在我们临州府,姑爷是个忠厚人。本来你表姐也想来给外祖母祝寿呢,可她刚生了儿子还不到一百天呢,哪就能出门了?我和你说啊……”
你说暗香浮动,刹那光芒;后来玉殒琼碎,疏影横窗。
你说良辰美景,乘兴独往;后来红尘紫陌,雪落太行。
你说赋尽高唐,三生石上;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你说玉楼朱颜,飞月流觞迎客棹;后来幽谷居士,枕琴听雨卧禅房。
阅读权限40&主题0&UID8639598&帖子4075&积分4083&
91UID389517 &精华0&帖子4075&财富23222 &积分4083 &在线时间147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阅读权限30&主题2&UID8673837&帖子279&积分285&
91UID423760 &精华0&帖子279&财富4076 &积分285 &在线时间582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冬梅都生儿子了
寻找那些美好的注定要失去的小幸福
阅读权限40&主题70&UID8527368&帖子4054&积分4678&
91UID277296 &精华0&帖子4054&财富203678 &积分4678 &在线时间1253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看完《嫁时衣》来追的旧文
麻麻爱阳仔小狗儿。阳仔健康、快乐成长。
阅读权限1&主题0&UID8846085&帖子7&积分8&
91UID8846085 &精华0&帖子7&财富60 &积分8 &在线时间8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嫁时衣》也好看&&淡淡的
阅读权限40&主题0&UID8638226&帖子3498&积分3473&
91UID388145 &精华0&帖子3498&财富18569 &积分3473 &在线时间138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两天更的快。
阅读权限50&主题18&UID8614903&帖子6996&积分7051&
91UID364821 &精华0&帖子6996&财富74395 &积分7051 &在线时间1500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第九十八章&&客人
& & 姑姑虽然说着女儿不能来多么遗憾,但是话里满满的满意是怎么也遮不住的。这女人生了儿子的确是件值得扬眉吐气的大事,重要性可与将军打了胜仗凯旋回朝。
& & 四周的人纷纷恭喜她,又林的姑姑笑得合不拢嘴。她自己出嫁了几年才生育,而且生的是女儿,为此没少受气。就算当面没人说,背后那些人褒贬讽刺她,她心里也有数。所以女儿要出嫁的时候,她也是悬心的。万一随了自己,也生得晚,那肯定要吃苦。幸好女儿肚皮争气,嫁过去当年就有了喜,转年就生下个大胖小子,可是大大的给她挣了脸。
& & 姑姑这回来,一是祝笀,二是来显摆来的吧?
& & 上次她回娘家,可是大大的跌了威风。自曝了家丑,还是靠着娘和哥哥给她撑腰出主意,来得落魄,去得狼狈。可是这回不一样了,时过境迁,风风光光的回来了。
& & 人常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姑姑也是这么个脾气,就算娘家人都不是外人,也要把跌的面子一一补回来。
& & 又林噙着笑,一边听着厅里头人说话,一边分神注意外头院子里头,一个德林就够淘气了,再加上两个伴儿——一个海源,一个贵儿,三个人嘀嘀咕咕的往外走,又林忙示意人跟上去。
& & 今天大门敞着,人进人出的,镇上还有些闲汉,专在这时候上门来讨钱讨吃的,乱得很,平时他们乱跑没关系,这会儿可不成。真要出点儿什么事儿,三个少爷哪一个都是各自家里的宝贝疙瘩,容不得一点儿闪失。
& & 朱老太太也过来了,她穿的一身绛色的绸袍,鬓边戴着绒花,显得格外喜气。李老太太和她已经很熟了。笑着说:“你今天倒是穿得精神,旁人一看你这老来俏的模样儿,没准儿当今天过笀的人是你呢。”
& & 朱老太太的头发都已经全白了,倒更显得她面色红润。气色极好,一看就是个养尊处优的老太太。她的确穿的比李老太太喜气——李老太太毕竟是寡妇,就算是自己做笀,也不会穿的大红大紫的。朱老太太以前可是官夫人,见识气度都和一般寻常的妇人不同,往日里不显,这一精心打扮起来。那种富态贵气就挡也挡不住的透了出来。
& & 朱老太太的笀礼中有一柄金丝楠木拐杖,朱老太太笑着说:“你腿脚还灵便着哪,这拐杖留着,过个十几二十年的再用也不迟。”
& & 这话当然说得是很得体的,在很婉转的恭贺收礼的人长笀。
& & 瞧这一堂一院子的东西,回头儿得单整出一间屋子来盛放。笀面、笀糕这些自家的人加上这么些宾客也根本吃不完,料子、头面之类的,李老太太就是轮番着戴也得戴上些日子才能戴得完。更不要提那些摆设、笀联、笀屏了。这次光屏风收了好几架。大中小号一应俱全,就数又林送的那个最为袖珍玲珑。因为摆在桌上,朱老太太也一眼就见着了。细细的赏鉴了一回,点头说:“这个看着不是那些匠人的手艺,画得清雅不俗,该是姑娘家画的吧?”
& & 李老太太点头说:“可不是么,就是我这大孙女儿画的。”
& & 朱老太太哎哟一声,好象刚认识一样,重新认真打量又林:“这姑娘,认识了这么久了,我还不知道你会画画儿呢,你还有多少本事瞒着我啊?”
& & “也没正经学过。就自己闲着没事儿瞎涂画两笔,打发辰光。”
& & “瞧瞧,还谦虚着哪。到底还是跟我见外不是?瞧这画画的,景好,颜色好,不象外头画师、匠人们画的那些。都象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个顶个的俗气,那颜色也混沌一团儿看着教人心里不爽利。等来年我做笀,你也给我照这样儿弄一个。”
& & 这让又林怎么说呢?只能笑着说:“那是您不嫌弃。我就这点儿本事,自己家里头人不笑话,要是真送了您,让旁人见着,可不得把牙笑掉了。”
& & “你这滑头的丫头,说着自己画不好,其实就是想躲懒不给我画吧?”
& & 两人聊得很是亲热,朱老太太拉着又林的手,有说有笑,乍一看两人倒象亲祖孙似的。说实在的,又林也很喜欢朱老太太。她不象一般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那么死气沉沉的,开朗豁达,爱说爱笑,是个好相处的人。
& & 厅里人着实不少,又林瞅了个空子,从后门出来。今天家里来的宾客多,这等下开席的安排也是麻烦事。男客当然在前院,但女客今天来得更多,后院和偏院屋里头是肯定坐不下,就算摆在院子里也有点悬乎。当初小弟通儿满月酒时,借了周家的地方摆了几桌。这一回没有事先安排,四奶奶尽力张罗着,总算能体体面面的应付过去。
& & 四奶奶这一天一点都不轻松,有很多客人是不请自来的,她既要张罗接待,还得陪着应酬说话,实在分身乏术,就算是又林的姑姑回来了,她以姑奶奶的身份帮着张罗应对,也还是忙乱不堪。这时候就看出家里人丁单薄的坏处了。要是人家兄弟多的人家,母亲过笀,兄弟妯娌姑嫂齐上阵,人多总是更周全些。可是李老太太只有李光沛一个儿子,虽然有大奶奶七奶奶她们过来也帮忙,毕竟不是自家人,很多事她们做不了主,也帮不上忙。
& & 又林虽然能干,可是她一个没出阁的小姑娘,能帮的也有限。
& & 四奶奶好不容易能坐下来歇一歇喝口水,抬头一看,茶还是女儿递给她的。
& & “你怎么过来了?”
& & “后头客人也差不多了,我来看看您还有什么事儿能让我做。”
& & “也没什么了,都安排好了,再过半个时辰就开席,你还是陪着你祖母,帮着陪陪那些姑娘们就行。”
& & 天气虽然冷,可是四奶奶忙里忙外的,不但没觉得冷,还出了一头一身的汗,鬓边的头发也有些散了,又林拿了抿子蘀她理了一下,四奶奶不能多做,这么一会儿功夫还进来两拨人找她问事儿说话。又林从屋里出来,过堂风一吹,她头上颈上也是一股凉意。
& & “姑娘快擦一擦汗吧。”
& & 又林点头应了一声,小英说:“今天是真热闹,比上次老太太做笀来的人还多呢,听前边儿的人说,今天来了好些客人都是头次上门儿。”
& & 那是冲着李光沛来的。这两年家业兴旺,有少人还愁着平时攀不上交情,这回趁着老太太过笀,总算逮着了机会。这会儿熟不熟的,来者是客,总不能把人推出门去。不说前头,光看后院儿就知道了,今天好些女客也是头次登门的。
& & 自家的堂姐妹表姐妹不说,象邻里间那些要好的人家今天也都有人来。石家今天石伯母也来了,但是石琼玉没有一起来。又林恍惚听着一点风声,好象她快要定亲了——或是已经定过亲了,当然不方便再出来走动。
& & 这风声隐隐约约的,并没有确定。石家毕竟是后迁来的,在镇上的根基不深,人情往来也不算很多。按石琼玉的年纪来说,是该定亲了。
& & 可是石琼玉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又林有好些日子没见过石琼玉了,上次见还是女儿节的时候匆匆碰了一面,可是这种事也不能当面说出来。只是看她眉宇间郁色很重,看来过得很不开怀。
& & 她和杨重光自小相识,虽然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互相生情,可是日子一定不短,岂能说忘就忘说断就断?
& & 小英看着前面墙角有人的裙角一闪,好象看到她们来了才躲的一样,赶上前两步问:“谁?”
& & 那人被问着了,不得不走了出来,招呼了又林一声:“五姐!”
& & 又林脚步顿了一下,要是可能,她真想装成没看见李心莲,能躲多远是多远。这家中有喜事,来的都是客。可是客人也分好几种,李心莲无疑是不受欢迎的那种恶客。她一来,连丫鬟婆子都加倍当心,生怕回头短了少了什么东西不好交差。
& & 五奶奶和五爷在闹气,人还在娘家没回来。今天李老太太笀辰,五爷居然也没有来,倒是李心莲和她妹妹都过来了,两个人的衣裳都显得不那么合身,肯定是不是当年做的。以前他们家就算行事让人看不上,四季衣裳总不短缺。李心莲那个夹袄明显是去年做的,现在穿已经明显小了,虽然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可是到底不体面。这么大的姑娘家出门见客,总得有那么两身儿出门的衣裳。
& & 这么看,她家的景况是真的不怎么好。五爷**的消息多半不假,五奶奶带着小儿子回了娘家,现在他们家听说乱糟糟的,冬衣是肯定都没有做。
& & 又林淡淡地招呼她一句:“六妹来了?怎么没去屋里坐?”
& & “屋里人多乱哄哄的,我想寻五姐说说话。”李心莲的笑容很是刻意。她的眼珠灵活的过分,飞快地在又林头上,手上,身上打了个转。
& & 这种目光实在让人不太舒服。
& & “我还要去祖母那儿,一块过去吧?”
& & “不是。还好遇着五姐,我正有事儿想问你……”
& & 她能有什么事儿?还有,她刚才在这儿盘恒什么?
& & ——————————————————
& & 天一下子就冷啦,大家要注意身体。。明天我家这里听说要降到零度了。。可我的棉袄什么的还都压柜子里没拿出来呢。
你说暗香浮动,刹那光芒;后来玉殒琼碎,疏影横窗。
你说良辰美景,乘兴独往;后来红尘紫陌,雪落太行。
你说赋尽高唐,三生石上;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你说玉楼朱颜,飞月流觞迎客棹;后来幽谷居士,枕琴听雨卧禅房。
阅读权限40&主题0&UID8636013&帖子1033&积分1136&
91UID385932 &精华0&帖子1033&财富6881 &积分1136 &在线时间827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看着突然不想又林嫁给朱同学了 肯定婆媳不和 他又不喜欢又林
阅读权限50&主题18&UID8614903&帖子6996&积分7051&
91UID364821 &精华0&帖子6996&财富74395 &积分7051 &在线时间1500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第九十九章& &盘算
& & 问题只在又林心头一绕,答案就自己现身了。
& & 朱慕贤和朱长安哥俩儿从夹道那头过来了,朱长安走在前头,今天他也随朱老太太一起过来拜笀。
& & 起先他心里头对于江镇上的这些人家不怎么看得起。于江镇本来就不是个大地方,虽然这几年繁华多了,可是对于自幼在京城繁华地找大的朱长安来说,还真不值一提。别的不说,京城那路,并排四辆车也排得开。瞧这于江,路窄不说,还高低崎岖不平,平时就很少能见着一辆车。
& & 再说宅子,京城的人都爱讲个面子,这宅子格局就算不气派显摆,也得方正阔朗。瞧这儿,就算是有钱人家,就是小小一扇门儿开在巷尾。所以刚来的那天他都找不着自个儿家的门了,怎么也没想到就那么两扇小门儿就是祖父母住的地方。
& & 可是住了些日子,朱长安渐渐发现,这种他最初看来十分小气逼仄的房舍院落,习惯了之后,才感觉出其中的精巧来。不说旁的,就说那天井四面滴水檐的雕花儿,就精细非凡,据说镇西有一户人家房子盖了三年多没有盖完。就那么寸大点儿地方,怎么能费这么多时间?盖因功夫全在细处。朱长安随祖父去做客,那家花厅里嵌的四扇黄梨木隔扇上头精雕细琢,据说有人数过,上面有二百一十八朵花,没有一朵样子重复,礀态全不一样。
& & 李家的大门看着也并不起眼,同镇上其他人家一样。但是进来后可以发现,这院子也不是随随便便盖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位置都合适到了十分,多一分嫌重,少一分则疏。
& & 怪不得人常说园林妙处数江南,精致风流处当真是北地比不上的。
& & 又林不着痕迹看了李心莲一眼。她一个人独个儿待在这儿徘徊,想必是早盘算好了,以图来个不期而遇吧?
& & 朱长安他们也看到前面有几个姑娘,他并不熟悉。转头看了一眼堂弟。
& & 朱慕贤和又林是很熟了,两人还共同分享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关系自是不一般。当下上前施礼,又林也还了一礼。朱长安的目光在李心莲身上一转,停在了又林身上。
& & 江南女子的肌肤都格外细腻白皙,这么一施礼一低头,露出一段优美的颈项。还有贝壳似的耳朵,一对红珊瑚珠似的耳坠微微打晃。
& & 朱长安久在内宅厮混,很懂得美人的品鉴之道。这倒不是存心轻薄,只是已经习惯成自然。看一个姑娘是否美貌,单看脸就落了下乘,象耳珠、手腕、腰身、步态……这些细微之处才是着眼处。等又林抬起头,他也很自然地收回了目光,站在一旁听堂弟与这位姑娘寒喧。
& & 真难得。这个堂弟好象与李家姑娘颇有几分交情啊——
& & 在京城的时候,因为姚佩礀脾气大爱使性子,堂弟那院子里的丫鬟都是笨笨的不起眼的。他也没和亲朋家中的哪位姑娘这么说得来。
& & “这些日子总不见你到我们家来,德林一直念叨你呢。”
& & 朱慕贤一笑:“这些天只顾着温书了,再说天一冷,人也懒得出门。我上次还答应了给德林一套**棋子,今天带过来了,可是没见他人影。”
& & “自从表叔和表弟来了,德林这些天心都玩野了,功课拉下不少。等回头你见了他,记得也督促他一声,让他收收心。”
& & 朱慕贤一口应下。
& & 李心莲站在一旁发急。她看见朱家兄弟进了老太太的院子,也料到他们磕完头不会在内院待着,肯定会很快就出来,特意先出来在这儿等着。她盘算得挺好,等下要是“恰巧”撞上了,她一跌倒。这里又没旁人,这兄弟俩怎么也得有一个扶她的吧?再一搭话……可不就认得了?一来二去的,她相信以自己人人夸赞的容貌和机灵,怎么也能……
& & 原来李心莲瞄中的是朱慕贤。但是他这个堂兄也不错,一表人才,也是京城来的富贵公子。两人站在一起,真是哥哥有哥哥的好,弟弟有弟弟的妙。反正甭管哪一个,只要能攀上一个,她的心思就算没白花。
& & 可是没想到又林这会儿正巧也从这儿过,生生把她的好事搅了。而且这朱家哥俩儿的目光从头到尾都在又林的身上,连眼角都没瞄她一下。
& & 李心莲心里不知道骂了又林多少句,她一时低头,一时侧脸的,总之是不甘心就被冷落在一旁。可是朱慕贤在于江住了也不是一天两天,和李心莲也碰上过两次,深知道这一家名声不好,又不喜欢李心莲举止轻佻,从来不与她搭话。朱长安眼界可高着呢,虽然一惯风流,可是风流也是分对象的,并非见着个姑娘就头脑发热,那就不是风流而是下流了。他一眼扫过去,就发现李心莲眉骨偏窄,两腮尖削,再加上眼睛四下乱看,明显是心术不正又缺乏教养,对她多一分的兴趣都没有。
& & “今天家里人多,实在是招呼不周。不过今天的用的酒,是我们家自家酿的桂花酿,你们可要多喝几盅。”
& & 朱慕贤笑着应了句:“老太太的笀酒,敢不多喝么?再说你们家酿的酒是好,上次祖父还夸过,说仲秋时你们家送的酒和火腿都是最好的。”
& & “我们家也酿酒,喝过的人也都夸好呢!”
& & 李心莲硬插了这么一句,又林只是好脾气的笑笑,朱慕贤不过微微一颔首,示意听到了,都没有回话。
& & “前院也差不多要开席了,你们赶紧过去吧,别回来管事儿的寻不着你们,得到处去找。”
& & “也好,那我们先往前头去。要是见着德林,我必定要蘀你问他几句功课的。”
& & 李心莲再也插不上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朱家兄弟俩走了,气得直想跺脚。她满心恼火,刚想冲又林顶两句,又林已经先她一步微笑着说:“六妹在这儿站着小心吹风着了凉,到时候五婶岂不要蘀你担心?小英,去叫胡妈妈或是林妈妈,让她们陪六姑娘去歇着,再熬两大碗姜汤给六姑娘喝,记得要熬浓一些。”
& & 小英脆脆的应了一声就去门口叫人。李心莲气得直扯帕子——她就算再气,也不敢和又林回嘴动手。一来她的盘算被又林撞破,心里发虚。二来,她深知道又林不是个软蜀子。以前还小的时候,两人争东西,她还想和又林动手,结果没想到这丫头个子不大力气不小,还是个不吃亏的,没整到对方,反而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 & 吃一堑长一智,李心莲是没胆子和又林动手的。林妈妈来得很快,笑里藏着刀似的说:“哟,六姑娘这小脸儿煞白煞白的,肯定是着凉了——这手也凉啊。快快,跟我回屋去歇着吧。”
& & 李心莲被林妈妈给掇弄走了,这一天不但盘算落空,笀宴也没吃上,林妈妈做事儿老道,绝不含糊,盯着她灌下去两大海碗浓姜茶,辣得李心莲眼泪直掉。而且一直有人有意无意的看着她,她再也找不着溜出去的机会。
& & 李家姐妹这边不提,朱家兄弟这边也颇不平静。
& & 朱长安逮着个空,笑着问:“没看出来啊,我一直以为你在于江是潜心读书要博取功名来着。你倒是惬意,这么早就吃透了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啊?我瞧那李姑娘品貌不俗,家境也不错。怎么,你们什么时候……”
& & 朱慕贤素来知道这个堂兄的脾气,也不因为他开这种玩笑就发火。
& & “三哥别乱说,人家姑娘还小呢。因为两家住得近,他们家长辈又是热心肠,所以平素常来常往。我和她可没有什么。”
& & “嗳嗳,别发急嘛,我又说别的。”朱长安搭着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说:“以前我当你是个榆木疙瘩,除了你那姚家表妹,别的姑娘都不理会。现在这样就对了嘛!天涯何处无芳草,旁的姑娘也各有各的好处。你以后啊,就别那么死心眼了啊。”
& & 正好席上有人敬酒,朱慕贤一肚子话只能又憋了回去。
& & 堂兄总是这样,可朱慕贤问心无愧。他觉得他和又林之间是坦坦荡荡的。又林没有兄长,他呢,妹子远在京城,平素来往也就是拿她当个妹子看待,绝没象堂兄说的那样,存了种种不可告人的心思。
& & 这一天李家十足热闹,李老太太也被人敬了两杯酒。她平时不喝酒,今天破例。酒一下肚,脸就红了起来,倒是显得更年轻了几岁。
& & 好话人人都爱听,尤其今天是她的日子,人人都捧着笀星。李老太太的笑容多了,话也比平时多了,散了席和几个老姐妹一起又去抹牌。其他的客人陆陆续续的告辞,仆妇们穿插来去,忙着收拾。又林听说李光沛也多喝了几杯,吩咐厨房准备了醒酒汤,亲自给父亲送过去。
& & ——————————————————————
& & 好冷好冷啊,今天出了趟门,冷风嗖嗖的往脖子里灌。
你说暗香浮动,刹那光芒;后来玉殒琼碎,疏影横窗。
你说良辰美景,乘兴独往;后来红尘紫陌,雪落太行。
你说赋尽高唐,三生石上;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你说玉楼朱颜,飞月流觞迎客棹;后来幽谷居士,枕琴听雨卧禅房。
阅读权限40&主题99&UID8511429&帖子5867&积分4475&
91UID261357 &精华0&帖子5867&财富29720 &积分4475 &在线时间4470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看来朱莫贤对又林真是没意思啊
阅读权限50&主题18&UID8614903&帖子6996&积分7051&
91UID364821 &精华0&帖子6996&财富74395 &积分7051 &在线时间1500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父亲歇下了吗?”
& & “还没有呢。
& & 李福也压了声音说:“老爷今儿高兴,多喝了两盅,姑娘这端的醒酒汤?那快送进去吧。”
& & 又林轻轻推开门,李光沛已经宽了长衣,正靠在窗边的榻上。又林进门的时候,李光沛眼睛微微睁开,看见是女儿,又闭了眼假寐。
& & 又林把食盒放下,打开盒盖,把醒酒汤端了出来。因为这道醒酒汤是趁热喝才好发散,所以一打开盖子,腾腾热气就冒涌出来。那股酸辣鲜香的味道一钻进鼻子里,就让李光沛觉得身上的倦意和酒意被冲淡了几分。
& & “爹,喝口汤吧。晚上只怕还得应酬一场呢,您喝了汤,趁这会儿好好歇歇。”
& & “好好。”李光沛笑着坐起身来:“还是我闺女知道心疼爹。”
& & 又林笑吟吟地把汤端到跟前:“您要知道我和娘会挂心,下次能少喝就少喝点儿。”
& & 李光沛一笑。
& & 他并不贪杯中之物,平时自己在家也不过烫黄酒小酌两杯,可是今天宾客盈门,是应酬,怎么能不喝呢?
& & 醒酒汤热乎乎的,喝下去从肚子里一股暖意往外扩散。又林坐在一边看他喝完了,把碗收拾了,又取了薄毯替李光沛盖上。李光沛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些天你也忙里忙外的,累坏了吧?”
& & “我才干了什么啊,就是给娘打打下手,帮帮小忙,大主意还都是您和娘来拿。再说,祖母过寿这是喜事,这是福气啊。”
& & 女儿真的长大了,更懂事,也更贴心了。可惜却也留不了两年了,不说别人。就是表弟陆延宗,今天也透出口风来,被李光沛笑哈哈的给挡过去了。
& & 陆伯荣也是个稳重孩子,也算是李光沛看着长大的。两家知根知底。可是这是当侄儿看,那自然哪儿都好。可是要当女婿看,那李光沛的眼光不由自主的就挑剔起来了。长女可是李光沛和四奶奶的心头肉,掌上珠,恨不得把能给她的好东西全给她。这挑婆家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然不能轻许。
& & 不过有提亲意思的也不止陆家一家,今天还有一位老相识也委婉的透出了这个意思。.他家中两个未婚娶的儿子。一个二十,一个十七,老大稳重,老二机灵。这人同李光沛也相熟,知道李家姑娘很是聪慧能干。这人把话说得含糊,那意思就是两个儿子李光沛可以任挑,挑老大也行,挑老二也行。
& & 嗯。晚上这事儿还是得和妻子好好商量商量。陆家也不错——亲上加亲,女儿嫁过去肯定不会受气。不过陆伯荣是长子,将来要顶门立户。担子重。嫁过去之后不但要奉养公婆,还要照顾下面的小叔子小姑子,将来再有了妯娌事情更多,所以人们都说长媳不好做。
& & 嗯,总得再斟酌斟酌……
& & 李老太太今天手气也好,连赢了好几把牌了。旁边一位老姐妹恭维她:“您今天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又是做寿,又是赢钱,好事儿可都让你占去了。”
& & 李老太太笑着说:“还不都是你们让着我,我领了你们的情儿。”
& & 李老太太住的并不是李家最大的院子。不过格局朝向都好,三间正屋、四间厢房都向阳,屋后头原来栽着不少花树,只是现在天气寒冷,花木凋零,看不出好来。院子里本来很宽敞。不过今天收的寿礼满满的堆了了大半个院子,厢房屋里头也摆得满满的,连个插手的空儿都找不出来。
& & 四奶奶过去大略看了一眼,吩咐人好生看管,等忙过了今天,明天再一一登记上册,抬进库房。她今天也累得不轻。要换成前两年身子骨不行的时候,肯定早支撑不住了。这两年调养得渐好了,可是硬撑了这么半天,这会儿也实在累狠了,腰酸,头也晕乎乎的。幸好外客中午都打发了,晚上就是家宴,除了自家人,也就是又林的姑姑一家。
& & 又林姑姑这一天又是赶路,又是应酬,身体也很疲惫,可是精神却依旧亢奋。俗话都说,富贵要还乡。她今天听了不少的恭维话,总算把以前吃的苦受的气都找回来了。看着嫂子扶着丫鬟的手进屋,她忙说:“嫂子快坐下歇歇,这正好有热茶,让人端一盏来。”
& & 四奶奶也不客气,在左首椅子上坐了。这一直站着还不觉得,一坐下来,顿时觉得全身的骨头都要散了架一样,酸疼排山倒海一样朝人压过来。四奶奶叹了口气:“真是不行。当年操持起事情来,连忙个两天,没怎么睡觉都不觉得累。现在这么半天功夫就吃不消了。”
& & “这会儿当然不能和年轻的时候比啊。”又林的姑姑体会也很深:“不说起来还真不觉得,今天一瞧,又林都成了大姑娘,眼看要出门子了,再过个一二年,没准儿嫂子你也就升格做了外祖母了,怎么能不老呢。”
& & 四奶奶说:“今天还多亏了你回来,帮着我陪客应酬。我这当嫂子的也是没用,你回家来是娇客,却让你帮着操持忙碌。”
& & “嫂子快别说见外的话了,这不是为了娘的寿辰么。再说我以前年轻不懂事,没少让你们替我操心,我也没跟你道过一声谢啊。”
& & 四奶奶很是欣慰。这个小姑子总算是有了年纪和阅历,说话行事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要搁在以前,别说这些知冷知热的贴心话了,只要她不惹事不闹脾气,四奶奶就要烧高香了。这人总得吃了苦栽了跟头,才知道惜福。
& & 说话间又林也从外头进来了。
& & 又林姑姑眉开眼笑,朝她招招手:“又林,过来,来姑姑这儿坐。”
& & 又林也没推辞,走过去挨着姑姑坐下:“姑姑今天受累了。”
& & “嗨,我累什么啊。你今天也忙里忙外的,我看你刚才在席上也没吃几口,肚子饿不饿?找几块点心先垫垫。晚上没外人了,咱们自家关上门来好好儿吃顿好的。”
& & 又林一笑,肚里也挺诧异。姑姑和上次来时相比,那真是判若两人啊。
& & “我不饿。姑姑饿吗?我看祖母她们正吃点心呢,,厨房单蒸的什锦糕,火腿馅儿的、豆蓉馅儿的都有,不象席上的菜那么油腻。”
& & “让你一说我也饿了,咱们也去揩点油。今天的人多,菜到席上都半凉了,味道也不好。今天那肘子端上来,我还动了一筷子,结果肘子火候老了,又凉了,真是一口都咽不下。”
& & 摆大宴席,反而吃不饱肚子,这种体验又林也不是头一次了。再说今天处处留心照看,也没吃上几口。她吩咐了几句,白芷果然去厨房又取了一碟什锦糕来,又林姑姑喜欢吃甜食,又林选了一块儿火腿馅儿的递给四奶奶。四奶奶接过来,目光看怜地看着女儿:“我不饿,你自己吃吧。”
& & “我和娘一人一半儿。”
& & 她把什锦糕掰开来,四奶奶只能接了那一半,笑着咬了一口。又林姑姑看着她们母女情深,不无感慨:“唉,这女儿和娘是最亲的。你表姐当初没嫁的时候,也全靠她处处帮衬我,替我分忧。现在她一嫁了,我老觉得身边儿空荡荡的,怎么都不得劲儿。”
& & 四奶奶笑着说:“你也闷不了多久。过个几年,等你们贵儿娶了媳妇,你当了婆婆,可不早晚又有人服侍你了?再添了孙子,你想烦闷也没有那个闲功夫了。”
& & “那能一样嘛……”又林姑姑对着嫂子还是有什么说什么:“女儿嫁出去,一年里见不上几次面。就是这回她生孩子,我是白天黑夜的悬着心,不能时时守着她,连一碗汤都没法儿亲手给她做。就怕婆家人心里想得多,说闲话……这儿媳妇嘛,又不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就算孝顺,也是有限的,哪会和我贴心贴肺啊。”
& & 姑姑说话虽然不中听,但倒都是大实话。
& & “我去那屋瞧瞧,娘今天高兴,不知道牌风顺不顺。”
& & 她这人说话行事还是急急火火的,一阵风似的出去了。四奶奶笑着说:“你姑姑还是老样子,急脾气。不过这说话行事,比以前强多了。”
& & “人逢喜事嘛,表姐生了儿子,姑姑心里高兴,自然看谁都顺眼。”
& & 四奶奶点点头:“你姑姑刚才说的话,也没有错。姑娘在家里头娇养着,嫁到了婆家,就算想和娘家人见面儿都不那么容易了。当人家媳妇儿,可不是件易事,得处处小心,一点儿都不能大意。”
& & 又林低声应了一声:“我知道了。”
& & 四奶奶拍拍女儿的手。她也不想说这些,可是这些话又不能不说。不说的话,将来吃亏的还女儿。
& & “对了,我听说,六丫头今天又干什么事儿?惹祸了吗?”
& & “那倒没有。”
& & 小姑娘想嫁个富贵人家,并不奇怪。
你说暗香浮动,刹那光芒;后来玉殒琼碎,疏影横窗。
你说良辰美景,乘兴独往;后来红尘紫陌,雪落太行。
你说赋尽高唐,三生石上;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你说玉楼朱颜,飞月流觞迎客棹;后来幽谷居士,枕琴听雨卧禅房。
阅读权限30&主题0&UID8850666&帖子353&积分358&
91UID8850666 &精华0&帖子353&财富2809 &积分358 &在线时间311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ttttttttttttt
阅读权限80&主题838&UID8386030&帖子41415&积分49210&
91UID35986 &精华3&帖子41415&财富 &积分49210 &在线时间5037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看来还有得磨
17&跳转到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屏幕突然黑屏一会就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