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下雨天呆在家里身上起疹子会出红色的疹子

你好,我的身上一下雨潮湿的时候就会起一种硬的红色的疙瘩,痒得我很难受,起初起一两个,后来就慢慢变多。请问这是什么病啊,吃什么药可以治疗?
来自于:新疆|
提问时间: 16:47:36|
病情描述:
你好,我的身上一下雨潮湿的时候就会起一种硬的红色的疙瘩,痒得我很难受,起初起一两个, 后来就慢慢变多。请问这是什么病啊,吃什么药可以治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是否为,避免受凉,不吃海鲜辛辣食物,以免诱发过敏,可以服用,等抗组胺药,若不好看皮科。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五个月的宝宝身上出红色疹子
五个月的宝宝身上出红色疹子
五个月的宝宝身上出红色疹子,已有五天时间,一周前宝宝打了白百破后,开始发烧至38.3度,吃了1.25毫升美林两次,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四次共两袋。烧退后发现宝宝背上有许多红色疹子,如图http://img.bimg.126.net/photo/
EWaEttaEJcaPayVYFI8O2w==/0072526.jpg
一天后有所消退,第二天向脸部,耳后漫沿如图http://img.bimg.126.net/photo/
EWaEttaEJcaPayVYFI8O2w==/0072526.jpg
现在脸上也有,如图http://img.bimg.126.net/photo/
a3USMUHhhWSSabc8q5bjiA==/0072511.jpg
请问有谁能帮忙看下是怎么回事,谢谢。图片可尽情放大。
你家宝宝出的是幼儿急疹,就是发烧后出的疹子。
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发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左右的宝宝。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幼儿急疹应重在护理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年轻的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给孩子退烧,应查看疫苗接种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上传图片不清楚,我重写过。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身上出红疹。 自从上次在山上被毛毛虫咬过后几天,身上就会出红色的疹子,而且很像麻疹,在身上红疹出来_百度知道
身上出红疹。 自从上次在山上被毛毛虫咬过后几天,身上就会出红色的疹子,而且很像麻疹,在身上红疹出来
身上出红疹。自从上次在山上被毛毛虫咬过后几天,身上就会出红色的疹子,而且很像麻疹,在身上红疹出来之后一两天,手心脚心也有了,但是很痒,没有发烧,问一下是不是麻疹,不是的话是什么,而且好几个月了,都没好,该如何治疗
提问者采纳
过敏!!我也是这样样的,不过我是对其他东西过敏
去医院叼水
然后再吃维生素C
医生应该会给你开药的
打过针,打过盐水,也吃过药,但是就是没好
那你用香菜煮水,然后涂在身上,让身体里面的毒素发出来就好了
我过敏的时候也是没怎么好,然后涂了以后身体就肿了,然后过了一天就消肿,然后我现在就好的差不多了
是煮过的水涂身上还是香菜贴身上
有时候会发出来,有时候会退掉
把香菜放进水里煮
煮过的水往身上擦是嘛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你得的不是麻疹,麻疹有发热,和口腔典型的麻疹粘膜斑,一般10天左右痊愈,你的状况可能过敏的因素大,用点抗过敏药物试试
针也打过,药也有吃都没好,盐水也打了好几天
那主要还是没有对症得到有效治疗,做一下血检和血涂片检查看看
擦过敏药膏
直接去皮肤科
去医院看看,祝你早日康复
疹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家宝宝20天,眉毛旁边长了红色的小疹子,最近老是雨天和家里潮湿有关系吗?怎么预防这个小疹子不再出_百度知道
我家宝宝20天,眉毛旁边长了红色的小疹子,最近老是雨天和家里潮湿有关系吗?怎么预防这个小疹子不再出
我家宝宝20天,眉毛旁边长了红色的小疹子,最近老是雨天和家里潮湿有关系吗?怎么预防这个小疹子不再出现?
我有更好的答案
除湿。晾晒被褥。涂抹治湿疹的药膏。
松花破壁粉很好用。也治宝宝红屁屁。
注意通风和卫生,如果皮疹比较多,可以买点炉甘石洗剂涂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疹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宝宝一下发烧一下不发烧,两三天之后身上就出红色的疹子了,有人说是急诊,不用管它三四天就好了,又有人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上起疹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