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大家怎样教五岁的孩子做一年级数学题难倒教授a有熟悉这个的吗?感谢各位9c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请问下谁知道数学题 我爱数学了解的说下吧,我在此先感谢大家了9c
z小chick砂颐5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才是我们该有的胸怀象雾霾一样遮住那绝望和羞耻纠结而无法自拔已记不清明天该是什么日子啊·错觉让我们展翅飞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国外有个概念叫做terrible two。普及程度类似于我们的“三岁看到老”和“七八岁讨狗嫌”。翻译过来类似于“糟糕的两岁”。糟糕,明显包括爸妈的心情。&br&两岁不是简单指24个月的那个月,指的是一个时期。多见于18-30个月当中的某一段,有个别甚至会延长到3岁半。&br&那么这段时间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br&走路不是问题了,甚至都开始小跑了。世界彻底从平面变成立体了,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四肢了!可以去拥抱世界了!&br&和熟悉的家人可以“自由”的交流了,虽然说的不很清楚,字数可能没那么多,但是连比划带猜毫无阻力呢!&br&本来一切都比之前好了许多,怎么开始学会耍赖闹脾气了呢?之前我的天使宝宝哪去了?&br&&br&这一时期以前,我们看到的都是生理方面的问题,吃饭睡觉学走路,现在,恭喜爸爸妈妈,我们升级了,请进入下一大关:幼儿心理学大关!&br&多数父母从这时候开始,要更加关注小朋友的心里发育了。【真正需要把他当做一个人哦!】&br&&br&“HI ,你好,陌生的直立世界!我有了灵活的双手和双脚了,他们都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了,可是,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用,我什么都想试试,可是后果总是有点糟。&br&我喜欢开心,我也喜欢笑,爸爸妈妈也喜欢。可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见过有小朋友会打人,咬人,躺在地上耍赖皮,是不是生气的时候就应该这样?”爸爸妈妈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打我吼我,是不是生气的时候就该这样?【不打孩子的父母请给自己无比热烈的掌声,你们真棒!】&br&&br&那么,有情绪的时候应该怎么办?&br&&br&首先,我们要知道,&b&小朋友为什么发脾气&/b&?&br&&br&比如,他想打开一个瓶盖,但是打不开,然后就摔瓶子,生气,打人。这类问题我们归纳为&b&能力问题&/b&,就是以他的肌肉发育水平来说,他无法完成这个行为,就像两岁小朋友一定不会单脚连续跳。&br&&br&&b&能力问题如何解决&/b&:&br&第一步,&b&要共情&/b&!!!!!!&br&帮他&b&说出他想说出来的话&/b&:真想打开这个瓶盖啊!要是能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就好了!你是特别想把它打开对吗?【是。转入第二步。否。转入第三步。】&br&第二步,想办法。&br&我们来一起想办法吧,要不我们去找条毛巾来,试试是不是因为摩擦力太小了?我们增大点摩擦力试试。&br&【如果打开了】太棒了,&b&下次&/b&我们&b&还&/b&一起&b&想办法&/b&,玩去吧。&br&【如果没打开】那我也来试试好不好,哎呀,我也打不开啊(就是能打开也要装作打不开),我们去&b&找人来帮忙&/b&吧:“爸爸你好,请问,你可以帮我们一个忙吗?谢谢你。”恩,&b&下次&/b&我们解决不了的时候,&b&也&/b&可以试着&b&去寻求帮助&/b&。&br&第三步【由第一步转入】&br&他并不是一定要打开这个瓶盖,开始他可能只是想试试,但是没有成功,他觉得我现在拥有了这么多“力量”,&b&无法接受自己能力不足&/b&这个结果。那么,我们需要帮他学习如何面对“挫折感”。&br&&br&&br&或者,他发脾气就是&b&耍赖皮&/b&!(通过耍赖,打骂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br&例如:逛超市,不买这个就不走了!躺在地上打滚,打妈妈!&br&&br&纯粹耍赖皮主要&b&以情绪控制为主&/b&,&b&共情为辅。&/b&&br&&b&第一步&/b&,&b&离开触发区域。&/b&直接把孩子抱走,抱离玩具区,眼不见心不烦,等一会他就忘了。&br&&b&第二步,遵守原定规则。&/b&拿出你们的超市购物单,说,刚才那个不在我们的购物计划里面,如果你特别想要,请下次我们写购物计划的时候写进去(请放心,他下次一定会忘的。如果他竟然想起来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就买吧,一般淘宝都比超市便宜哈)。&br&&b&第三步,共情。&/b&那个玩具看起来真不错啊,妈妈看见喜欢的东西也想买。妈妈刚才看见的那个包包,妈妈也特别喜欢,要是能买回家就好了。&br&&b&第四步,继续共情,给出解决办法。&/b&你心情不好,妈妈可以理解,你可以握着我的手,或者趴在我身上,如果你觉得趴在地上会好受点,你可以趴在路旁边,不要影响别人走路。&b&过一会坏情绪就会离开的&/b&【这句话很重要,是一句正向的暗示】。&br&&br&请时刻牢记,2周岁小孩智商情商都没有看上去那么高!&b&你总有更好的解决办法&/b&!&br&请尽量使用积极,正向的解决办法,尽量不要扩大矛盾(就事论事,不要向家里人身上扯,对孩子依然是正向的引导)。&br&请&b&不要使用暴力&/b&,因为这一定是最差的!&br&&br&---------------------------------------------------------------------------&br&突然点赞很多,送彩蛋一枚:&br&以上办法完全适用于女朋友,家中的老妈,不谢!
国外有个概念叫做terrible two。普及程度类似于我们的“三岁看到老”和“七八岁讨狗嫌”。翻译过来类似于“糟糕的两岁”。糟糕,明显包括爸妈的心情。 两岁不是简单指24个月的那个月,指的是一个时期。多见于18-30个月当中的某一段,有个别甚至会延长到3岁…
&img src=&/v2-530b66aae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v2-530b66aae_r.jpg&&&p&今年10月非常荣幸能作为唯一的一个男嘉宾来参加TEDxsuzhouWomen,所以我特意在PPT中做了这样一个表情来颁给自己。&/p&&img src=&/v2-2b1ba77e67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2b1ba77e67_r.png&&&p&&b&今天我的主题是融入生活的儿童性教育,我想从我自己的故事开始。&/b&&br&&/p&&p&在很久很久以前,我还是一个特别天真单纯的小男孩,有一次我带着很多小孩子都会有的问题,去问我的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爸爸先是一阵骚动,然后他故作镇定地和我讲,他说“你是你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当时我很震惊,也感到很痛苦之后,我还不是特别相信我爸,于是我就去问我妈,我妈也是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说:“对,你爸说的对,你就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在这种几乎绝望的情况下,我怀着最后的希望去问我的爷爷奶奶,希望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果然他们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答案。他们说:“你妈说的都是错的,你怎么可能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呢?你是爷爷奶奶向观音菩萨求了好久,终于送到我们家的。”&img src=&/v2-cca3d10bc2bb00b73775c14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cca3d10bc2bb00b73775c14_r.png&&&/p&&p&其实我们会发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问出各种各样与性相关的问题,比如说我从哪里来?男生为什么是站着尿尿,女生为什么是蹲着尿尿的?为什么男生有小鸡鸡,女生没有小鸡鸡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完全是一种蒙圈的状态。&b&因为性,它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隐晦的话题&/b&,比如说像在二三十年前,我要是站在这么多人面前谈论性的话,往往下去之后这些人就会往我身上扔一些香蕉什么的,就会觉得我是在传播色情信息。包括我爷爷奶奶,我现在回家他们问我你是做什么的呀?我说我是做儿童性教育的。然后他经常会打电话跟我说,你有没有被抓起来呀?他一直以为我是在做性工作教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就非常的尴尬。&/p&&p&&b&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我希望通过今天18分钟的分享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b&&/p&&p&&b& 叁个故事&/b&&br&&/p&&p&在讲之前,我想到之前网上有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妈妈在女儿上大学之前,放了一个安全套在女儿行李箱里,没想到却引来女儿的破口大骂。她说:“你有病啊,你怎么给我这么恶心的东西!”其实这个行为,在我们性教育领域的人看来,简直开明得不要不要的。甚至说我自己特意给她做了一个奖状,希望说有一天我能见到她,给她颁一个“开明的不要不要奖”。&img src=&/v2-1e64e8a6e79048dfe2ea40de13b071bf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1e64e8a6e79048dfe2ea40de13b071bf_r.png&&&/p&&p&&b&但是为什么这个孩子,在得到妈妈的安全套之时会破口大骂呢?&/b&&/p&&p& 我们知道全国各地的流产人数非常高,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包括你现在去大学周边、去旅馆,基本上是找不到货,开不了房间的,因为都满了。当然你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可能我成熟比较晚,所以说抢不过。&/p&&p&&img src=&/v2-8d4e55d04d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8d4e55d04d_r.png&&后来我想起我另一个朋友,我和她分享这件事情的时候,她也跟我讲,其实她妈妈在小学时就告诉过她什么是安全套,到高中时每次出门都会给她一个安全套。听到这件事情以后,我是非常震惊的,我就跟她说:“哇塞,你妈也太开放了吧。”没想到她对我说其实我妈从小跟我讲这些,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p&&p&我有另一个朋友在国外读书,她在国外读大学,她男朋友和她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情。她的男朋友跟她说,他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时候,是在他自己家里。然后当他们准备要进行某些不可描述的行为的时候,这个男生竟然下楼找他爸爸要了一个安全套。我听完完全是震惊状态。&/p&&p&&b&这三个故事,同样都是和安全套相关的事情,为什么三个人都是截然不同的?&/b&第一个是破口大骂,第二个说没什么,第三个甚至向他爸爸要了一个安全套。&/p&&p&&b&其实,今天我特别想和大家讲的就是,性教育其实是一个连续性的行为。&/b&很多人觉得等孩子长大自然而然就懂了,或者说性教育就是老师过来上堂课等等。&/p&&p&一个没有从小接受性教育的人,他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img src=&/v2-a40ef832fc58b0c99bf1ed18baf54748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a40ef832fc58b0c99bf1ed18baf54748_r.png&&&/p&&p&我之前在江西的一个留守儿童学校支教,我是教性教育的。课前我就跟那些孩子聊,他们下课在那里打篮球,孩子就问我“老师你是教什么课的呀?”当时我还没有敢说自己是教性教育的,我只能委屈自己说我是教生理卫生课的。因为我害怕我说是教性教育的,他会很震惊,离我很远。于是我就说我是教生理卫生课的。没想到的是那个孩子还是露出了非常鄙视的表情说:“咦,你怎么讲这么恶心,这么黄的东西。”当时我就非常尴尬了。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在一群孩子面前,我说:“你知道生理卫生课是讲什么东西的吗?”他们回答说,不就是那方面的东西嘛。我又问他们:“你为什么觉得这些东西是一个非常恶心的东西呢?”他说:“你不要再讲啦,好恶心啊!”他就会以这样的一个状态来跟我讲。&/p&&p&其实你会发现这群孩子,如果他们认为生理卫生课是非常恶心的,在上课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有一个动作,就是会趴下来,或者遮住自己的眼睛。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瞄缝看,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动作,就是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后一直在那边笑。性格活泼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在后面拍桌子大笑。 &/p&&p&如果说他们从小到大接受过性教育,他们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特别抗拒这种基本的安全地基础的生理卫生知识,以及与人交往相互尊重等等。&/p&&p&我想起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大学期间也是学性教育这个专业的,当他进入到深圳的一所社工机构里面,在这个社区里做社工的时候,他就特别注重性教育。有一次,他们叫我过去给那边的孩子上课交流。因为这群孩子已经在这个社工的影响下已经上了三四年的性教育课,有一次我给他们讲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我让他们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出一个裸体的男性和一个裸体的女性,并且在上面注明,当你进入青春期以后,男性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女性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你会发现那群一直在接受连续性性教育的孩子们他们是非常淡定的。他们会直观的画出阴毛的生长,他们也会直观的画出女孩子来月经,乳房发育等等。而那些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让他画,他基本不可能画得出来。你让他说青春期有哪些变化,他基本上是不怎么讲话的。同样的,那些基础的知识,他们也完全不会去了解,去学。&/p&&p&经常我们上完课,会有女生过来跟我们的老师沟通,当然不全是跟我这个男老师沟通。有些女孩子会跟女老师说“我最近乳房发育,里面有个硬块,平时有一点疼,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现象。”她会以为这个是个问题,就会很害怕。我就问:“平时你不跟你爸爸妈妈说吗?”&b&她会说其实他们不好意思跟她们的父母或者老师沟通,可能是今天正好有我们这样的人和他们去讲这样的知识,她才会过来问一下我们。&/b&&/p&&p& 很多人都会觉得说,一说到连续性,就必须把它纳入义务教育里面。因为这是从幼儿园,或者一年级到六年级、初中、高中,才是连续的。&/p&&p&&b&但是大家没有考虑过的是,老师这个群体是否有能力给孩子上课?&img src=&/v2-354c88f20d7de5ceb52a5b5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354c88f20d7de5ceb52a5b5_r.png&&&/b&&/p&&p&其实老师也很可怜,他们就和我们的父母一样,从来没有接受过性教育,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去讲。&/p&&p& 我有一次在无锡,给一群无锡当地非常好的初中里的一群初中生上性教育课。上完这个课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我今天讲的这些知识,你们平时在学校里有学吗?”他们就说,其实他们的科学书上是有的,他们很期待老师能上这个内容。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每次老师上到这边,不仅他们自己班,他们隔壁班老师也经常这样子,说“这节课大家自习好了。”他们就会非常非常失望。&/p&&p&21世纪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里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乃至黑科技,什么陪小孩子玩的机器人,VR技术,甚至很多线上的教育。但是我们的性教育依然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一样,让人觉得非常尴尬、忌讳。&/p&&p&&img src=&/v2-32855c96aac1d1bcc907e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32855c96aac1d1bcc907e_r.png&&一般想象中的性教育是什么样的呢?比如专家或者妇产科医生,搬着长桌子在上面讲,让孩子啊坐在那边听。放一个很笼统的PPT,什么生理期的变化巴拉巴拉讲一堆。或者人们以为应该是老师过来给一群孩子上一堂生理卫生课,又或者某一个家长到了一个时间段然后跟孩子说:“你过来,我跟你说些话”之类的。很多人会觉得性教育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形式,&b&但其实它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我们一直讲的,性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说是简单的一句话。&/b&&/p&&p&比如说孩子问自己的父母,我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呀?爸爸说,你是男孩子。像这样一段简单的对话其实就是性教育。甚至小孩子问,爸比这是我的什么东西呀?然后爸爸说,这是你的小鸡鸡,你的阴茎。讲这么一段话其实也是性教育。&/p&&p&性教育很多时候是融入到我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p&&p& 有亲吻镜头。我们经常跟孩子一起看电视,看的时候突然出现接吻的镜头,孩子会问:“他们在干嘛?”然后这时候全家人就开始找遥控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或者敷衍说“你长大就知道了。”其实这个时候是家长跟孩子进行性教育最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告诉他,这是两个人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当然前提是两个人都是自愿的。如果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那你就不能强迫他跟你亲吻。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p&&p&&img src=&/v2-4c31d98a18c8c804f203ad4894ebe7f6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4c31d98a18c8c804f203ad4894ebe7f6_r.png&&(抱歉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图)&/p&&p&同样的,比如说亲子共浴。&b&亲子共浴其实是我一直非常鼓励家长和六岁以下的孩子一起洗澡的一种方式。&/b&很多人会觉得说非常尴尬,说我把裸体暴露给孩子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影响。其实对孩子而言,是因为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洗澡,所以我会脱掉衣服,我们会看到对方的身体。其实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而且在洗澡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就会知道男性是长什么样的,女性是长什么样的,大人是什么样的,小孩又是什么样的。他自然而然就知道了,知道后他就不会出现在幼儿园里比如撩女孩子的裙子,掀对方的衣服,或者两个人赤裸相见玩一些小游戏等等的情况。这就是我们讲的,亲子共浴是一种非常好的机会。当然很多家长还是会觉得我害羞的,那其实你想想你和你爱人第一次洗澡的时候,你也很害羞对吧。当然洗过一次之后,你也就淡定了。所以说这也是一样的道理。 &img src=&/v2-0f911dcf0fce2c08b4d19f82c70e725f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0f911dcf0fce2c08b4d19f82c70e725f_r.png&&&/p&&p&&b&有一句话是,等孩子长大了,他自然而然就懂了,不需要你再说什么了。你不要太早给孩子讲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我经常会听到的一种质疑。&/b&&/p&&p&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家长他跟我咨询,她跟我说,老师我孩子十岁了是个男孩子。有一天他就问我说,妈妈什么是色情图片?她当时就很生气,她就觉得说你才这么大,问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当时妈妈还说了孩子一下,说了他之后以为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他翻开自己的手机,那个网页的浏览记录,就发现孩子在自己手机上搜索什么是色情图片。你想,孩子如果自己通过互联网去获取、搜索什么是色情图片,会得到什么?会得到各种各样职业的那种图片。&/p&&p&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恰恰是我们家长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好的机会。很多人对性教育都会有误解。比如说我每次跟别人说我是做性教育的,他们就会问“你那边有没有片子、种子”什么的。又或者说当他们问我是给谁进行性教育的呢?我说我是做儿童性教育的。他们就会说,你太过分了吧,连孩子都不放过。&/p&&p&我很无奈。&/p&&p&&img src=&/v2-c9ef5b653ec7fc8fae37d6a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c9ef5b653ec7fc8fae37d6a_r.png&& 性教育不仅仅教别人怎么啪啪啪之类的,其实也包括比如说家庭关系、价值观、你去看待与性相关的事情的态度,以及文化社会权利甚至说包括人体发育性行为心理健康等等,这都是性教育的内容。&img src=&/v2-023edafe105b9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023edafe105b9_r.png&&&/p&&p& 今天我讲了这么多就是想和大家讲(敲黑板,给大家划重点),性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行为,不是说等到哪一天你觉得孩子到一定年龄段,你再去和他讲这些知识,她会更容易去理解。比如说当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乳房发育的时候,身体出现变化了,你这个时候再跟她讲,但是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因为本身在性教育缺少的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们认为性是色情下流的。你突然跟孩子讲“色情下流”的事情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拒绝的。&/p&&p&所以说当你觉得到了那个时候,其实孩子早已拒绝跟你有任何的沟通了。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天真单纯的时候,你去跟他讲这些,他会觉得“哦,是这样子的呀!”他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带着某些兴趣去看待某些事情。等他真正到了一定时间的时候,你再跟他去讲这些,他就会去学习,会接纳,会更加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或者说看待别人,与别人建立一个合理的正确的交往方式等等。而且性教育也应该是融入到生活中的。&img src=&/v2-693eef6c08d6c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693eef6c08d6c_r.png&&&/p&&p&最后想跟大家分享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p&&p&&b&只是我心中还有一片净土,&/b&&/p&&p&&b&即使在别人看来寸草不生,&/b&&/p&&p&&b&但在我心中始终是一尘不染。&/b&&/p&&p&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儿童性教育的话题。&/p&&p&谢谢大家!&/p&&p&TEDx视频原链接:&a href=&/?target=https%3A///x/page/w035524apdu.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x/page/w035524&/span&&span class=&invisible&&apdu.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欢迎关注知乎专栏:儿童性教育;微信公众号:保护豆豆&/p&
今年10月非常荣幸能作为唯一的一个男嘉宾来参加TEDxsuzhouWomen,所以我特意在PPT中做了这样一个表情来颁给自己。今天我的主题是融入生活的儿童性教育,我想从我自己的故事开始。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还是一个特别天真单纯的小男孩,有一次我带着很多小孩子…
&img src=&/v2-7a5f1eea46e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a5f1eea46e1_r.jpg&&&img src=&/v2-b97c25dcda3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97c25dcda3b_r.jpg&&&br&&p&上个周末,我去青海西宁参加了红粉笔十周年活动。我之前有过两次红粉笔支教经历,一次在青海海东,一次在丽江束河,我在之前的推送:谢谢你带我去你的世界旅行,让我看到从未见过的美丽里也写过。&/p&&p&这次作为志愿者代表之一,我在会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演讲,谈了一点对教育的看法,可以和你分享。&/p&&p&PS:文末有我写的几首诗。&br&&/p&&blockquote&&strong&孩子不是天使,需要好的规则引导&/strong&&/blockquote&&p&在座的各位, 听过以下说法的请举下手:孩子是天真的、无邪的、单纯的,孩子是天使。&br&&/p&&p&显然,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这是一种对孩子理想化的、诗意的想象。如果我们真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支教,去接触孩子,&b&我们会被现实的耳光无情地打醒。&/b&&br&&/p&&p&我第一次支教,是在青海海东。当时教三年级小朋友,第一天上课,我买了10盒彩笔,带到班上。&br&&/p&&p&我在分彩笔时,有小朋友问我,“这个笔是给我的吗?”&br&&/p&&p&我当时觉得应该培养一下小朋友的分享意识,就说,“这些彩笔是老师买给大家的,不是买给哪个人的。你们都可以用。用完还到讲台上就好。以后这些彩笔就放在教室里,作为大家美术课教学用品。”&br&&/p&&p&说完,我就开始上课,没过几分钟,就听到讲台下小朋友们的吵闹声。&br&&/p&&p&这边两个小姑娘找我裁判红色笔该归谁先用,那边有小男孩告他同桌的状:「老师,他把蓝笔弄坏了。」最让我崩溃的,是有小孩把笔偷偷藏起来,下课时不肯归还,其他小朋友跟我说:「老师,他把绿色笔藏自己书包里了。」&br&&/p&&p&这一节课上得我头晕脑胀,颇为受挫。下课后,我坐在空荡的教室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br&&/p&&p&答案很简单,我做错了一件事——&b&我让彩笔的所有权属于公有,但又没有明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权的具体分配规则。&/b&比如当几个孩子都想用一只笔时,谁有权先用?&br&&/p&&p&也没有规定如果把笔弄坏了,应该怎么赔偿?不归还应该受到什么惩罚?谁负责这些笔的保管和分配?&br&&/p&&p&在规则不明晰导致每个人的权责不明晰,进而导致每个人都会按有利自身的方式去理解执行规则,甚至直接破坏规则。(因为破坏了,也没什么后果嘛。)&br&&/p&&p&那我为什么没有预先设计好规则呢?&b&因为我潜意识里把小朋友当成了相互关爱的小天使&/b&。&/p&&img src=&/v2-7a5f1eea46e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a5f1eea46e1_r.jpg&&&p&但其实孩子和我们一样,就是人啊。&b&人性的美好和糟糕,优点和缺点,孩子也都有啊。他们也有破坏欲、占有欲、攻击性呀。&/b&&br&&/p&&p&你想一下,我们这些大人在面对所有权不明确的物品时,我们会做什么?我们有多大概率会去好好爱惜使用它?&br&&/p&&p&要避免这种课堂乱象,我们要做的是&b&通过改变规则,引导孩子们改变行&/b&为。&br&&/p&&p&我第二天去上课时,教另一个班,也是三年级,我也带了10盒彩色笔,也是发给小朋友。&br&&/p&&p&平均分下去,每个人手里拿到3支颜色不同的彩笔,我告诉他们,“&b&你手里所拿的这3支笔就是老师送给你的。&/b&&b&但你之后要画的画上,至少要出现9种颜色。&/b&在开始画画之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可以举手问我。”&br&&/p&&p&有个小姑娘举手;“可是我只有3种颜色笔,怎么画出有9种颜色的画?”&br&&/p&&p&“你可以找其它小朋友借。除了借之外,谁知道其它办法?”&br&&/p&&p&“我可以用我的笔跟别人换。”一个圆脸男生抢答。&br&&/p&&p&“对,除了用笔换,还可以用别的东西换吗?”&br&&/p&&p&“帮他做值日?”后排一个瘦高的男孩举手说,他想要荧光黄的笔,谁愿意借给他,他可以帮对方做一次值日。&br&&/p&&p&“对,刚才有人说用笔换,是用物品交换,你说用做值日,这是用劳动去换,那除了物品、劳动,还有别的方式去换吗?”&br&&/p&&p&“谁借我荧光黄的笔,我可以教你写你不会的数学题。”有个小学霸说。(荧光黄在小朋友那真受欢迎啊。)&br&&/p&&p&“这是用知识来换。发现没有,&b&即使你手头只有3种颜色,你也可以画出有很多种颜色的画,只要你和其他人合作。&/b&而合作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借,也可以拿你有的东西和别人换,比如知识,物品,劳动,时间……只要你有的是其他人需要的就可以。你如果足够用心,&b&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b&&br&&/p&&p&这堂课上的小朋友们就安静许多,我从讲桌上看下去,就是一排排埋头画画的小脑袋,彩色笔在这些孩子手中传来传去,间或能听到他们在小声交谈用笔的条件。&br&&/p&&p&这堂课结束后,我收获的是小朋友画好的五颜六色的画,小朋友们收获的可能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享、合作、交流,如何借助外在力量实现自己想做的事。&br&&/p&&p&而这一切,是建立在,我一开始就明确了彩笔的所有权的前提下。如果我一开始没有做这样一个制度设计,资源的使用、流转就不会这么顺畅。&br&&/p&&p&&strong&而这种制度思维其实是可以用在所有课上的。&/strong&我们在支教时,都可以思考一下,我希望这门课能引导孩子做什么样的行为,培养孩子什么样的意识。&br&&/p&&p&要知道,&b&人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产物&/b&。这在孩子身上,体现可能更为明显。&br&&/p&&p&我们如果以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相处,&b&就更需要用心去设计好的制度,去鼓励他们分享合作、思考探索,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赞赏他们对同伴的帮助和善意。&/b&&br&&/p&&p&再举个例子。&br&&/p&&p&我们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你肯定听过老师说,“你们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之类的话。&br&&/p&&p&但&b&如果只是这么说,没有具体规则&/b&引导小朋友要在一个团队里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取胜时,&b&你很难让孩子体会到你所说的团队合作的必要性。&/b&&br&&/p&&p&比如数学课上,选一道待解决的难题,然后把孩子分四个组,让他们小组讨论,最后每个组派一个人上来解题。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出现,数学能力最强的那个小朋友上来答题。&br&&/p&&p&而一开始不会的小朋友还是不会。&/p&&p&你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规则改变,减少这种局面的出现。比如,你告诉他们:你会每个组随机挑一个人上来答题,你可能会挑看上去不会答的小朋友。你们要自己组获胜的话,就得确保每个同学都掌握了解题方法哦。&br&&/p&&p&我就用过这种方法,出现的局面是,一组里那几个成绩好的小朋友主动给成绩差的小朋友讲题,生怕他们不会做,之后被老师点到,会影响自己组的成绩。于是本来不会的,在其它小朋友的辅导下,也学会了。&br&&/p&&p&其实有许多种办法,可以帮你在小朋友间创造互帮互助的氛围。&br&&/p&&p&关键是,你心里要清楚,&b&不要用混乱低效的规则,甚至是无规则,去考验孩子的自律性,去诱惑他们暴露弱点。这样做,不是坏就是蠢。&/b&&br&&/p&&p&&b&而要设计出好的规则,引导孩子展现自己身上最好的那些面,让他们有机会帮助他人、去分享、去创新,去动脑解决问题,让他们找到成就感、自信心。&/b&&br&&/p&&p&关键是,我们要&b&爱孩子本来的样子&/b&。&br&&/p&&p&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理想化的浪漫主义的但其实并不存在的天使孩子。&/p&&blockquote&负责筹划红粉笔十周年活动的老友秦勇给了我4个命题:&b&梦想、热爱、改变、未来&/b&,让我写4首诗。我按要求写了,也一并和你分享。&/blockquote&&img src=&/v2-84e9ecb8dda6d6fa81dad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84e9ecb8dda6d6fa81dad6_r.jpg&&&p&&strong&梦想&/strong&&/p&&p&你睫毛弯弯做着彩色的梦&/p&&p&想开着飞船去探索宇宙&/p&&p&想潜入深海和鲸鱼同游&/p&&p&想跑进森林与蝴蝶共舞&/p&&p&想驾着白色帆船去遥远国度漫游&/p&&p&寻找遗失的宝藏和四季如春的岛屿&/p&&p&我亲吻你的额头&br&&/p&&p&许诺帮你圆梦&/p&&p&我要用一支红粉笔&br&&/p&&p&在你心里画出&/p&&p&明亮的阳光 &/p&&p&信仰的核心 &/p&&p&远方的星辰&/p&&p&和不知疲倦的风&/p&&p&让风带着我们一起上路&br&&/p&&p&去看怪兽精灵和马,&/p&&p&星空云朵和花&/p&&br&&p&&strong&热爱&/strong&&/p&&p&哲学家说,&/p&&p&教育是&/p&&p&「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p&&p&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p&&p&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p&遇见你后,我懂了。&br&&/p&&p&我教你三角函数、和弦变奏、&br&&/p&&p&素描水彩、诗词歌赋……&/p&&p&而你告诉我&br&&/p&&p&一片草叶和另一片草叶最细微的不同&/p&&p&还慷慨介绍你的朋友:&/p&&p&透明的海豚、&/p&&p&月光白的麋鹿,&/p&&p&以及害羞的鸢尾&/p&&p&给我。&/p&&p&你一笑,&br&&/p&&p&干净的露水就打湿了我的心。&/p&&p&让我想起世界小的时候&br&&/p&&p&以及我小的时候&/p&&p&的样子&/p&&img src=&/v2-f59ba1cb81fccb13c3c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59ba1cb81fccb13c3c8_r.jpg&&&p&&strong&改变&/strong&&/p&&p&年轮转了十圈&/p&&p&小苗长成树木&/p&&p&荒地变成操场&/p&&p&你从孩子走向少年&/p&&p&你想看&br&&/p&&p&村庄稻田槐树之外的世界&/p&&p&想拥抱遥远地方的男人女人&/p&&p&天上的星辰&/p&&p&地上的钻石&/p&&p&不知名岛上的花&/p&&p&深邃如夜空的思想&/p&&p&你渴望了解&br&&/p&&p&自己的力量和限制&/p&&p&软弱和强大&/p&&p&以及确认&/p&&p&内心那个不会屈服的夏天&/p&&p&你在变&br&&/p&&p&我也在变&/p&&p&最初学习陪伴追随,&/p&&p&后来学习放手目送&/p&&p&不变的是&br&&/p&&p&在你身上种春风的心&/p&&p&不变的是&br&&/p&&p&爱你明亮的眼、清澈的脸&/p&&img src=&/v2-f3bd60d446d2aa203b3d37928aab697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3bd60d446d2aa203b3d37928aab6974_r.jpg&&&p&&strong&未来&/strong&&/p&&p&你让我看见我&/p&&p&我让你成为你&/p&&p&你梦着我的梦&br&&/p&&p&我写着你的诗&/p&&p&你点亮我的天空&br&&/p&&p&我闪耀你的眼睛&/p&&p&从此,&br&&/p&&p&山谷里多了一片&/p&&p&彩色森林 &/p&&img src=&/v2-6d2bccca20f2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d2bccca20f21_r.jpg&&&p&&b&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br&&/b&&/p&&p&&b&和你分享我欢喜的各种:杂物、书、电影、小店……还有妙人&/b&&/p&
上个周末,我去青海西宁参加了红粉笔十周年活动。我之前有过两次红粉笔支教经历,一次在青海海东,一次在丽江束河,我在之前的推送:谢谢你带我去你的世界旅行,让我看到从未见过的美丽里也写过。这次作为志愿者代表之一,我在会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演讲,谈了…
更新&br&最近在忙自己的小琴房~&br&哦耶~宝宝现在有自己的小琴房教课啦~&br&真开心~啦啦啦~(王者荣耀之庄周台词)&br&作为一个从来胜率都不低的辅助,我今天在“可爱的小学生游戏之王者荣耀”中居然连输三盘排位,内心忧伤得也是不要不要的——果然是周末到了。&br&于是决定转战知乎,怒刷一波邀请回答。&br&------------------------------------------------------&br&由于非常直白地嫌弃了某评论(宝宝就是这么耿直~),于是就被其它的评论说是“高高在上”——居然还有人说我“高处不胜寒”。&br&好的,宝宝跪求“高处不胜寒”。&br&&br&我估计给我点赞的幼教老师居多,此外还有一些抱有相同理念的家长。&br&所以,简单地挑几个我觉得值得拿出讨论的评论说一下。&br&【一】&br&&img src=&/v2-ad6f845fe0af2bc06efdc7d_b.jpg&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3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v2-ad6f845fe0af2bc06efdc7d_r.jpg&&&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70630dbb7e730fb325c7873&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70630dbb7e730fb325c7873& data-title=&@是沙溪& data-hovercard=&p$b$70630dbb7e730fb325c7873&&@是沙溪&/a& 说的其实不错。确实带着很多主观情绪在。&br&我之所以带着很多主观情绪,其实主要不是针对家长。&br&我其实更多的反感情绪来自于:&b&媒体煽风点火、不负责任的胡乱报道&/b&&br&回到新闻本身来看,这篇报道的四个小标题:&br&1、让家长“头大”的作业&br&2、躲不过的“洋节日&br&3、幼儿园活动带火商家生意&br&4、老师越来越“刁难人”了?&br&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层层深入,但真正的重点其实都放在了家长感到很头大、很麻烦——&br&因为谁都会注意看新闻的开头部分,所以在开头部分写了那么多好像很复杂(然而并不)的让家长“感到头大”的事情,还各种排比、反复、夸张、对比、层递……写作手法倒是不错,真是拼。&br&而真正应该作为重点的内容,或者说,我们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幼儿园教育,我们设置这些教育任务的目标,却写得含糊不清,一笔带过,甚至还写老师自己都觉得有些过度了。&br&&br&所以,这样的新闻报道,我也只能科科了。&br&此新闻的原标题为《幼儿园作业难坏了爸妈,老师、家长谁之过?》,&br&而最后,改成了《幼儿园作业“刁难爸妈”:给孩子做手工熬通宵》&br&真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就将矛头直指园方及教师。&br&我现在想想“口诛笔伐”这个成语还真是非常贴切呢。&br&&br&不好意思哦,本宝宝虽然不在幼儿园很久了,然而然而看到这样的报道,依然会感到很不爽。&br&毕竟宝宝自己也是个玻璃心嘛,所以看别人也是玻璃心~&br&&br&至于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4cf7ccd5f2cd811c37957a9&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4cf7ccd5f2cd811c37957a9& data-title=&@陈小菲& data-hovercard=&p$b$4cf7ccd5f2cd811c37957a9&&@陈小菲&/a& 所说的“家长不表现出来受到打击,小孩子就不会有什么感觉”,并且提出了“家长肯定自己孩子就可以了”这样的观点。&br&其实这是一种作为家长来说非常好的态度,我甚至觉得家长最好都应该有这样的态度——是的,我就是这么理想主义。&br&但是现实则是,因为社会的残酷,导致&b&家长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重大,所以有些压力会不自觉地映射到孩子身上去&/b&。&br&譬如我就要经常去安慰和引导我的某位家长,让她对孩子的学习不要太焦虑。站在旁人的角度来看,她的孩子已经足够优秀了,她应该没必要对孩子这么焦虑。&br&然而这样的家长,因为各种原因,永远都会把重要的注意力放在“看到别人家更优秀的孩子”以及“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br&但是,这种事情是她自己所希望吗?其实家长自己也不希望的,但作为家长的时候往往很难注意到这一点。&br&事实上,&b&为了自己孩子,中国的家长真的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b&。&br&&br&“&b&孩子,作为你的父母,我相信我对你的肯定,能够给予你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永远伴随你的成长,直到你有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b&”——&br&倘若,作为家长能有这样的心态,那就是非常非常好的。&br&然而可惜的是……&br&对吧~&br&&br&【二】&br&&img src=&/v2-bea46da0c838c40e3c823ecbedf5f061_b.jpg&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v2-bea46da0c838c40e3c823ecbedf5f061_r.jpg&&&br&这是我觉得一个最好最直接也最现实的评论(虽然有点抖机灵)。&br&点赞数比较高,我觉得也是合理的。&br&即使成人不说什么的,小朋友们自己心里也会有许多评论的。&br&所以,才需要老师们进行积极正面地引导呀,&br&所以,才要不断提高老师的素质呀。&br&所以,才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呀。&br&之前还看到一个问题在问什么硕士毕业去做幼教是不是社会资源浪费……&br&唉,知乎上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也真是无奈了。&br&&br&换个角度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嘲笑别人的作品?&br&小朋友这种生物,难道是天生自带“嘲讽”技能的嘛?&br&此外,再思考一下,很多时候,小朋友真的是在“嘲笑”吗?&br&&br&举个小例子:&br&昨天上课给小朋友示范一段节奏,然后看到她一直在笑。&br&我问她笑什么?&br&她很天真地告诉我:我刚刚看到你有弹错了。&br&然后她又好奇地问我:老师,你也会弹错呀?&br&我说:嗯,是呀,我不小心也弹错了呀。&br&接着问她:不过,刚才的节奏,你基本上搞清楚了嘛~&br&小朋友又听了两遍,觉得OK,就自己去练了。&br&&br&在这个案例中,当然可以把这个儿童的行为定性为:嘲笑。&br&然而,&b&如果作为一个教育者,不去定义这某种负面行为的话,不去加强儿童的负面行为概念,他们怎么会反复练习到记住并且养成习惯呢&/b&?&br&&br&【三】&br&&img src=&/v2-5a5ad21ed0b45aac72a8ad59b3aa1608_b.jpg&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1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v2-5a5ad21ed0b45aac72a8ad59b3aa1608_r.jpg&&&img src=&/v2-9bec03c51e7c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1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v2-9bec03c51e7c_r.jpg&&&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5cca3d1c7e13c4db6908&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5cca3d1c7e13c4db6908& data-title=&@好大一只尼玛君& data-hovercard=&p$b$5cca3d1c7e13c4db6908&&@好大一只尼玛君&/a& 的评论已经尽量站在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上了,甚至提出了作为幼教老师非常好的反馈和做法。&br&“切,回答者也就是在网上高调唱的好呀,实际上怎么样谁知道呢?”——相较于这种评论来说,“我们都知道不能因为自己没遇到这种情况,就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这样的评论,其实才是一种比较理性和客观的态度。&br&&br&事实上,我确实是试图站在一个比较“高大上”的角度上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前提是建立在教师受过职业培训之后,是比较懂得教育方法、比较注意教育行为的情况下。&br&然而,并不能排除一些教师,因为职业能力、工作经验、甚至个人素质等等问题,造成不良的影响(矮油,我也会写出这么官话的语句哦,好嫌弃啊)。&br&&br&譬如说之前与你讨论的那位家长遇到的老师。&br&我当然觉得这个老师做法是不恰当的(不恰当不代表不对),我也认同评论中的建议与做法。但这种做法,只有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才能看得到和想得到。&br&处于当事情况下的家长和教师,往往就未必了。&br&展开分析一下就是:&br&如果家长是你的朋友,你的观点就会倾向于:哎呀,现在的老师啊,怎么都这么狠得啦?我们家长做的这样辛苦,老师还不满意啊?到底要怎么样啦?&br&如果老师是你的朋友,你的观点就会倾向于:现在的家长啊,小孩子的事情都像个死人一样不管的,叫他们和小孩子一起做点东西都做不好的啦!&br&至于剩下的,往往会站在更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观点上,各自站队。&br&&br&此外,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话:为什么这个老师会有这样的行为?&br&主观原因多半是老师个人素质与工作能力的问题,客观原因呢?&br&如果老师经常收到家长很敷衍的作品,老师也会有一种“怎么都是这样”的感觉?&br&教师甚至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就是要把好的作品拿出来给你们看看,敲打敲打你们,你们以后都要好好配合!”&br&然而,只有当家长说出来自己的不满了,旁人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待的时候,才能发现到这样的做法有多么幼稚。&br&&br&&b&而家长本身往往是不会在微信群、QQ群、甚至当着教师的面,去跟教师说这种事情的。&/b&&br&所以我建议看到这里的幼教老师们,自己真的要警醒和反思一下。因为,家长工作没有那么好做的。&br&许多家长即使在网上骂得再凶、评论得再刻薄,真的敢于直接把话这样说给教师知道、去给教师提意见的,其实少之又少。&br&&br&我与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e34ddac154f69adc1c2219&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ae34ddac154f69adc1c2219& data-title=&@唐蕊蕊& data-hovercard=&p$b$ae34ddac154f69adc1c2219&&@唐蕊蕊&/a& 之所以不愿意搭理的主要原因,并非高高在上。真正的原因在于:&br&&b&家长无非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认可(“我在很认真很负责地养孩子”),又不敢去给自己的老师提意见。最后,借着评论新闻和评论他人的观点,把他们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b&&br&其实是很简单的“踢猫效应”,我们只是不想做那只被踢到的猫。&br&所以,哪有什么高高在上?&br&(是啊,要不是游戏里的路人太坑排位输得太惨,我也不会吃饱了撑着来写这些有的没的)&br&&br&我写下以上这段内容,并未为了证明对错,只是提供了个人的观点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可能性,给大家看到而已。&br&同时,我也觉得这是个关于家长工作非常好的案例(详细见评论区),如果有幼教老师看到了,可以做一些经验上的参考。&br&再说一遍:&b&在现实中,家长有许多的不满,是未必会说出来让我们的教师知道的&/b&。&br&&br&此外,我也不认为“&b&我自己能做到,所以别人应该做到&/b&”。&br&就在我的周围,也有许多老师认定“我就把要教的东西教好了,别的事情管那么多干嘛?”,还有诸如“我只想教个课,我才不想和家长多话”之类的想法。&br&在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抱着一腔热血去和家长交流教育,结果碰壁受刺激,最后心灰意冷——这样的教师案例,每个学校都不胜枚举。&br&甚至有些工作久的教师会把这样的态度,主动传授给新上岗的教师——&br&而这样的情况,谁造成的呢?对以后的家长来说,公平吗?&br&&br&然而,作为一个教师,我把我的家长视为我教学工作的合作者,我愿意花时间和他们沟通,引导他们更好的教育小孩子——我既然不可能要求别人做到,那至少我是可以让自己做到的呀。&br&所以我写回答当然会很理想主义。&br&做老师的人啊,还是需要一点理想主义的。&br&&br&【四】&br&&img src=&/v2-0a96eeb76476bd3bbf5284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v2-0a96eeb76476bd3bbf5284_r.jpg&&&br&许多人至今对幼教还是懵懂无知,总觉得是玩玩闹闹跳跳就好了。&br&事实上,当我们的教师即使教一首儿歌,也是需要写非常多的教案,做很多的准备工作。&br&但是家长只能看得到:哦,今天学了个儿歌啊。&br&光是要写的教学资料,就远超过家长的想象。还有各种关于幼儿观察记录,吃喝拉撒睡样样不能少。此外,还要环境布置、主题活动……还要各种创新,都是费脑子的事情。&br&即使如此用心地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还是遇到家长的抱怨:你们幼儿园事情怎么这么多的啦?&br&所以,我觉得有一部分的家长,素质有待提高。&br&&br&我今年很高兴遇到一个家长。她表示自己孩子的幼儿园活动确实非常多,甚至多到了折腾的地步。&br&但她还是很热衷地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也明显感觉到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br&我们的幼教老师,在现实工作中能够听到家长这样说一两句,其实心里就已经很安慰了。&br&要赚大钱的人,是不会选择做幼教老师的,太辛苦了——而且未来很少会有学生记得你,往往都是一毕业就人走茶凉。我自己都记不住我当年的幼儿园老师,人家倒是记得我。&br&导致我现在已经很看淡学生的来来往往,反倒是学生各种难受不舍。&br&(关键是我的学生中,并没有可以在游戏里带我超神带我浪的人。就连打个渣三还要我来带……感觉好忧伤啊)&br&&br&更多的家长,往往都是这种情况:&br&&img src=&/v2-53f8d68b559d8ff15f6af258e6c0c845_b.jpg&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v2-53f8d68b559d8ff15f6af258e6c0c845_r.jpg&&&br&写更新写了一半忽然看到的,觉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br&毕竟我看教育理论性的东西,确实太多了,有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而且,作为非手残党人士,有时候并不很能理解一些家长的想法和做法。&br&因为我帮我的学生、朋友以及邻居家的孩子,做过PPT、设计过宣传海报、还帮忙写过作文以及等等的各类手工作业。&br&但是,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97ffe54ccde8a3aced3&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397ffe54ccde8a3aced3& data-title=&@檬檬的傻瓜蛋& data-hovercard=&p$b$397ffe54ccde8a3aced3&&@檬檬的傻瓜蛋&/a& 你网上这样跟我提反对是没有用的呀——这个事情又不是我来管。&br&这种事情你应该去跟你们的老师说呀。&br&&b&因为,你把这段文字复制下来,发给你们的班主任老师看,让他知道你们的实际情况,比你在这里实名反对我的回答,更能实际有效地改善现状。&/b&&br&&br&作为一个曾经的幼教老师,我只是站在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观点上,来驳斥这个无良的新闻、顺便给家长解释一下我的想法而已。&br&(看到这个评论区哦,我都不好意思写“教师们的想法”,只好写“我的想法”了。)&br&&br&PS:&br&更新到这种程度嘛,我觉得刷得差不多了。&br&本回答以后就不再更新了,评论区的各位自生自灭吧。&br&这样本宝宝又可以能去刷排位了。&br&毕竟我还是很想要孙膑的精灵王皮肤,啦啦啦~&br&&br&------------------------------------------------------&br&(分割线以下为本宝宝带着情绪气的第一次回答)&br&------------------------------------------------------&br&&b&说真的,你们这些家长是可以不做这些事情的&/b&!&br&&br&不要总是把责任推到幼儿园、推到老师身上,我们老师其实真的不求结果。&br&要是老师追求精美的结果,即使在幼儿园里流水线量产做出来的手工成品,也足以吊打家长熬夜作品。&br&然而要这样对比的话,那就没有意思了呀。&br&&br&园方和老师的重点在于:&b&请和孩子一起做&/b&!&b&请和孩子一起做&/b&!&b&请和孩子一起做&/b&!&br&请各位家长不要本末倒置。&br&&br&你们家长不会做,没关系。&br&&b&小朋友根本不在乎自己做的什么样子,小朋友在乎的是:这是我爸爸妈妈陪我做的!&/b&&br&幼儿园知道你们平时在家想不到,帮你们想好了,让你们找机会做一下。&br&哪怕做个残次品送到幼儿园里交上去也无所谓的。&br&&br&然而如果家长就是不想做、就是不肯做,幼儿园老师也无可奈何。&br&真的,不信你们可以试试看。&br&幼儿园老师其实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弱势群体。&br&不要跟我说什么哎呀要是不做的话,那老师会怎么怎么样的呀。&br&你真的不做,老师会因此欺负你家孩子?会虐待你家孩子?&br&明显就是&b&家长的自我焦虑和被害妄想。&/b&&br&幼儿园和老师只不过在合理的引导亲子关系,以及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而已——完全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既定目标和要求。&br&&br&----------------------------------------------------------&br&&br&另外,我又要开始骂这种“博眼球”的新闻了,和“&b&幼儿园老师打人了!&/b&”这种是一个级别的,一个成功的行业污蔑类新闻而已。&br&标题中“幼儿园作业”,“刁难”这种用词,明显就有某种导向性。&br&通常意义来说,幼儿园阶段应该是没有“作业”这种概念的。&br&所以,“&b&幼儿园作业&/b&”这种提法本身就是用来引起争议的;此外,“刁难”一词,是用来引起反感情绪的。&br&&b&当一个人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即使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都可以用“别人在刁难我”来主观表达个人的反感情绪。&/b&&br&&br&同样的新闻内容,完全可以写成“&b&丰富学前教育内容,提高家庭亲子互动&/b&”。&br&内容也可以写家长与孩子一同完成作品以后,孩子获得了满足:爸爸妈妈陪我一起做的!&br&&br&然而,标题写成这样,有谁要看?&br&内容写成这样,又要说:这种都是官样文章!&br&&br&动不动说要重视幼儿早期教育,真的教你们怎么做了,一个个又开始叫苦不迭。&br&动不动说要重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真的要锻炼小孩子的素质了,一个个又开始诋毁反感。&br&动不动说要寓教于乐融入生活,真的放到实际操作中实践了,一个个又开始怨声载道。&br&&br&以前有人跟我说: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家长素质。&br&现在真心觉得,家长的素质果然应该多加提高。
更新 最近在忙自己的小琴房~ 哦耶~宝宝现在有自己的小琴房教课啦~ 真开心~啦啦啦~(王者荣耀之庄周台词) 作为一个从来胜率都不低的辅助,我今天在“可爱的小学生游戏之王者荣耀”中居然连输三盘排位,内心忧伤得也是不要不要的——果然是周末到…
&p&&b&上帝創造萬物皆善,因人之干擾而變壞。——盧梭&/b&&br&&/p&&br&&br&&p&------[多图]------[视频]------[建议电脑上观看]-----------------&/p&&br&&img src=&/ee0b6a5cbb1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e0b6a5cbb1a_r.png&&&img src=&/79dcfb7a7c448c8b7d1d28b0dbecb5a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79dcfb7a7c448c8b7d1d28b0dbecb5a8_r.png&&&img src=&/889be0c42e586769fccab69dac3b187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89be0c42e586769fccab69dac3b1877_r.png&&&img src=&/d2c96a4b5bcad5ba9c33f0c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2c96a4b5bcad5ba9c33f0cb_r.png&&&br&&p&「森林幼儿园」就是在森林中开办的幼儿园。在森林幼儿园中,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教师,森林里的原木、石头就是课座椅,「老师」只进行看护与引导,儿童在是学习的主人,在游(瞎)戏(玩)中发展身心。&/p&&br&&p&比如说:&/p&&p&「爬树」&br&&/p&&img src=&/37dda9ea989f55f981fefb2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7dda9ea989f55f981fefb2e_r.png&&&img src=&/dc0cdaa85a8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c0cdaa85a8f_r.png&&&img src=&/eb4e15914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b4e15914f_r.png&&&img src=&/1ddd8e56c42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1ddd8e56c425_r.png&&&img src=&/686b5ccffcc5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86b5ccffcc57_r.png&&&img src=&/5dbab9a6fc59caf39f08d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dbab9a6fc59caf39f08db_r.png&&&img src=&/7d2d954fe02b5c82face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7d2d954fe02b5c82facea_r.png&&&img src=&/65ae4f97bc3b74be2728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5ae4f97bc3b74be2728c_r.png&&&img src=&/6b2a3b9ca3a2b2ef52e9a882a3c11fa1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b2a3b9ca3a2b2ef52e9a882a3c11fa1_r.png&&&br&「小萝莉?」&img src=&/0daff0858b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daff0858b5_r.png&&&img src=&/f8fb33d3a864ca26b8dea0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8fb33d3a864ca26b8dea0_r.png&&&b&「NO!BORN TO BE WILD!」&/b&&br&&br&「滑雪」&br&&img src=&/f61fb71b59bb01eaaf091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61fb71b59bb01eaaf0915_r.png&&&img src=&/ebef59b8d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bef59b8de_r.png&&&img src=&/d62c22ae3f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62c22ae3f7_r.png&&&img src=&/bee887b803dc029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ee887b803dc029_r.png&&&br&&p&「远足」&/p&&img src=&/c990bef3c913bb4abe75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990bef3c913bb4abe75c_r.png&&&img src=&/f2c480ed9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2c480ed9b_r.png&&&img src=&/f8de6ce30ed82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8de6ce30ed82_r.png&&&br&&br&「滚雪球」&br&&img src=&/2adedef088b4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2adedef088b4_r.png&&「再推下去」&br&&img src=&/faba70db5cc2ce63c130a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aba70db5cc2ce63c130aa_r.png&&&br&「城堡」&br&&img src=&/d4162ccdcceb4ed5dab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4162ccdcceb4ed5dab7_r.png&&&br&&br&「Feeding!」&br&&img src=&/673ab067e365dad91ced5f79ebbc2cd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73ab067e365dad91ced5f79ebbc2cd7_r.png&&&img src=&/4abcdcfe4bf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abcdcfe4bfc_r.png&&&img src=&/a465ab509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465ab509e_r.png&&&img src=&/cc73c023ea41ea3fa1ee991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c73c023ea41ea3fa1ee991_r.png&&&br&「游戏」&br&&img src=&/0561acb851ca4d59daef8b7d409c4ef9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561acb851ca4d59daef8b7d409c4ef9_r.png&&&img src=&/aae3fcfd1f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ae3fcfd1f_r.png&&&br&「做木工」&br&&img src=&/43a262cd469dc0cd5480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3a262cd469dc0cd54806_r.png&&&img src=&/b978b982ed246d8a17b04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978b982ed246d8a17b04_r.png&&&img src=&/c1cbae17c8ebcd70086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1cbae17c8ebcd70086d_r.png&&&img src=&/0964aff74e505eaa88190eddebf176d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964aff74e505eaa88190eddebf176dd_r.png&&&img src=&/43a262cd469dc0cd5480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3a262cd469dc0cd54806_r.png&&&br&「观察动植物」&br&&img src=&/e99fe5fe609c4c1af856c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99fe5fe609c4c1af856cf_r.png&&&img src=&/d90f7ea20c162c0a4e8ef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90f7ea20c162c0a4e8ef6_r.png&&&img src=&/44fd52c0f97df7738fbecd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4fd52c0f97df7738fbecd5_r.png&&&img src=&/4aa78cd3cd504ccc7d6f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aa78cd3cd504ccc7d6fd_r.png&&&br&「开火车」&br&&img src=&/9a05a585e17e7afe4ec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a05a585e17e7afe4ecf_r.png&&&img src=&/bcf409dc96f70d92ac352b07b0a961b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cf409dc96f70d92ac352b07b0a961bd_r.png&&&br&「做奇怪的东西」&br&&img src=&/d11b32c962b8edaed04c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11b32c962b8edaed04c5_r.png&&&br&&br&「自己发明的游戏」&br&&img src=&/eabf086cc2e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abf086cc2ee_r.png&&&img src=&/88deeb64d350cf3abe04b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8deeb64d350cf3abe04b7_r.png&&&img src=&/8b229105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b229105b_r.png&&&br&「极地救援」&br&&img src=&/99f6432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9f6432d_r.png&&&img src=&/04c7aa1ecc40b46f6dae60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4c7aa1ecc40b46f6dae607_r.png&&&img src=&/1e2cd5bf301bedef759417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1e2cd5bf301bedef7594175_r.png&&&br&在「森林幼儿园」中,儿童需要学会如何弄脏自己,如何探索周围,去触摸,去刺激自己的感觉,去发现问题与找出答案,去冒险。&br&&br&&br&和其他你能想象的到和不能想象到的东西,有兴趣可以看下面视频。(图片截自视频)&br&
↓&br&&p&------------------[视频]-----------------&br&&/p&&p&这里有一些介绍森林幼儿园的视频。以后答主若是找到了新的视频也会在这里更新。&/p&&p&---&/p&&p&&b&&u&注意:不看视频可能会看不懂以下内容,推荐看编号01(3分钟)、02(&/u&&/b&&b&&u&3分钟&/u&&/b&&b&&u&)、03(15分钟)、04(15分钟)、08(40分钟)。&/u&&/b&&/p&&p&&b&&u&01、02无语言要求。&/u&&/b&&/p&&p&&b&&u&03、04、08,需要听得懂英文。&/u&&/b&&br&&/p&&p&其他还有一大堆,自己挑着看吧,后来又下了一大堆,还没空上传到优酷。&/p&&p&---&/p&&p&&b&优酷视频专辑:&/b&&b&&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Q2MTc1NjY3Mg%3D%3D.html%3Ff%3Dfrom%3Dy1.2-3.4.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森林幼儿园(Forest Kindergarten)&i class=&icon-external&&&/i&&/a&&/b&&br&---&/p&&p&更新记录:&/p&&p&日07:20:55 - 6个视频。&/p&&p&日16:34:23 - 28个视频。&/p&&br&&br&&br&&br&--------------------&br&-------正文-------&br&--------------------&br&&br&&p&------------------[起源]-----------------&/p&&p&森林幼儿园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p&&p&在1952年由丹麦Ella Flatau创办,位于丹麦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起名为「森林幼儿园(WaldKindergarten)」(「wald」在德语中是「森林」的意思)。这位全职妈妈(也有人称她为学前教育家)经常带着自己和邻居朋友的子女去森林中游玩,发现了其中的益处,于是和其他父母联合创立了森林幼儿园。&/p&&br&&p&答主认为,&b&这种「起源说」只能指典型「德式」森林幼儿园的起源&/b&,因为「森林教育」的这种「返璞归真」的教育方式在各个国家、地区、民族、文化都很容易并生的发源。而且也有证据证明其他国家在更早的时候有不同于典型「德式」森林幼儿园的「森林教育」模式的出现。(华德福幼儿园就是一个例子,1926年,华德福学校开辟出了一座小木屋、一个花园和一个沙坑,形成了第一个「华德福幼儿园」的雏形,华德福教育同样提倡关注自然、体验式教学、环境教育。)&/p&&br&&p&20世纪90年代,森林幼儿园就逐渐在欧洲传播开来并流行起来。&/p&&p&其后,&b&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流入德国,在德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b&,在媒体的报道下让世界所知。(对于德国森林幼儿园的数量,答主看到过多组数据:100所(1999)、200所、500所(2006)、700所()、1000所(2012)、1400所(2014)、1500所、2000所(占幼儿园总是5% - 10%)。有些数据的来源答主确定不了时间,数量这么多也可能是真正发展迅速。(答主不能确定2016年有多少,还请有在德国的朋友可以补充一下)&/p&&br&&br&&br&&br&&p&-----------------[称呼]----------------&/p&&p&&b&森林幼儿园的模式绝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多元化的,以不同的文化、不同地理特征、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等为背景,各有所不同&/b&,也有不同称呼(如自然教育、环境教育、野外教育、森林教育;各各概念有所差异,可能是目标不同或是理念不同,但在具体的教育方法论上比较相似,总的来说大同小异),为了方便,下文以「&b&森林教育&/b&(学前教育阶段)」来称呼。(有的地区是针对中小学的),另一方面以「自然教育」来统称这种提倡亲近自然、提倡户外运动、提倡自发的探索与学习的教育模式。&br&&/p&&br&&p&「森林教育(学前教育阶段)」有很多称呼,答主认为最为普遍的是&b&德国的「森林幼儿园(Forest Kindergarten)」&/b&、&b&英国的「森林学校(Forest school)」&/b&。&b&日本&/b&称其教育模式为&b&「野外教育」&/b&。还有一些其它的乱七八糟的名字「自然幼儿园(Nature Kindergarten)、「树林幼儿园(Wood Kindergarten)」、「户外托儿所(Outdoor nursery)」、「自然学前班(Nature Preschool)」等等这些排列组合。每个幼儿园(学校)也会有一些自己的奇怪的名字,如:英国的内兰德学校(Nayland School)、达夫林森林学校(Duffryn
Forest School)、秘密花园户外托儿所(Secret Garden Outdoor Nursery),美国的雪松之歌自然学校(Cedar Song Nature school)、地球母亲学校(Mother Earth School)、台湾的台北市的田园教学、台北县乌来种子学苑、花莲县西宝国小,德国的伊德斯坦因(Idstein)森林幼儿园、森林幼儿园(WaldKindergarten)。这样。&/p&&br&&br&&br&&br&&p&---------------[类型]---------------&/p&&p&以答主对森林幼儿园的了解,将其进行了以下分类(分类不是绝对的,各个分类之间可能会有交叉):&br&&/p&&p&基本发达国家都有森林幼儿园,不同国家森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形式、内容等都有所差别,最为典型的几个地区是:德国(欧洲)、英国、日本、美国。&/p&&br&&p&--------------------&br&&/p&&p&根据进行「森林教育」的形式来分类,可分为:&b&完全式、混合式(又分:定期式、活动式)、环境式、传统式、留学式、阶段式。&/b&&/p&&br&&p&----------[完全式]----------&/p&&p&日常教学都在森林中,或绝大部分时间在森林中。通常是一个白天或是半个白天。德国多为这种形式。&/p&&br&&p&----------[混合式]----------&/p&&p&混合式不完全在森林中进行教学,有固定的校舍与建筑,但强调亲近自然的理念。可分为:定期式、活动式。&/p&&p&--[定期式]--&/p&&p&&b&一周中的几天、或一个月中的几天进行「森林教育」&/b&。欧洲很多是这种形式,德国除了完全式之外,以这种形式居多。&/p&&p&--[活动式]--&/p&&p&相比较定期式活动式进入森林的机会更少,常常是一年中的某些节日,或特意的组织才展开。日本、美国很多幼儿园和中小学是如此。&/p&&br&&p&----------[环境式]----------&/p&&p&环境式及为&b&在一个自然特征明显的环境中建立的幼儿园或学校&/b&,比如在森林中、树林中、大山里,或是在人工改造的环境中,等。在日常教学中,能密切与自然接触,不算严谨的「森林教育」但又与其有相似的效果。英国一些学校是如此。&/p&&br&&p&----------[传统式]----------&/p&&p&传统式与环境式有相似之处,指的是一些地理特征特与文化背景定的地区,人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与「森林教育」很相似,但并没看有刻意的去打造外来文化传播来的「森林幼儿园」。&/p&&br&&p&----------[留学式]----------&/p&&p&&b&留学式指的是有专门的「森林学校」或「教育中心」,各个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一天的活动或短期的留学。&/b&近年得到迅速发展的&b&「营地教育」&/b&便属于留学式,但营地教育不局限于「森林教育」。考研夏令营、野营、主题活动营及类似的活动便属于「营地教育」。&b&起初「营地教育」指的仅仅是野营(camp),后来拓展出(现在主要是)让青少年在集中的时间在设计好的&/b&&b&「营地」中进行系列主题活动。&/b&&/p&&br&&p&留学式多存在于日本、美国,针对中小学生居多。答主所留视频中07便是如此。&/p&&p&与混合式不同的是,混合式由学校第一方组织「森林教育」,而留学式通常由其他合作伙伴准备「森林教育」的内容,包括建筑、课程、材料、饮食及其他活动策划。&/p&&br&&p&「营地教育」与「森林教育」的区别是:「营地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而「森林教育(学前教育阶段)」更多面向幼儿及低年级儿童;「营地教育」教学目的可以有很多,亲近自然可以只是其中一种,「森林教育」强调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活动;「营地教育」不一定要在自然界中开展,也可以是城市内,「森林教育」离不开大自然。&br&&/p&&br&&p&----------[阶段式]----------&/p&&p&&b&阶段式指的是在学校教育的某个阶段频繁的进行「森林教育」,比如小学3年级在专门的学科课程中进行专题的自然科考的行为。&/b&美国很多中小学采用这种形式。&/p&&br&&p&与混合式与留学式不同的是,&b&阶段式特别强调某一阶段去森林中科考,这种科考是围绕课程的,有明确既定预设的目标&/b&。或者说,去森林与野外科考,就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强调的是课程内教学,而不是「自然教育」的理念。&/p&&br&&p&--------------------&br&&/p&&p&根据每个国家的特色可分为:德式(欧式)、英式、日式、美式、华德福式。&/p&&br&&br&&br&&p&-------[德式(欧式)]------&/p&&p&德式(欧式)叫「森林幼儿园(Forest Kindergarten)」,德式的“园区”就是真正的森林(野地),有固定的营地,其中有可移动的庇护所(Shelter)或是工具小屋(Tool shed)、户外厕所(Outdoor toilet)、篝火(Fire pit)、通常集中是一块遮雨布、帐篷、拖车、木屋、砖瓦房,主要面向「学前儿童」。孩子们基本全待森林里,时间短的是四个小时,长的六七个小时的也有,年龄越小时间越短,通常在固定的地点父母早上送来,晚上接走。活动有自发性的和老师引导的,比如爬树、玩泥巴、观察东西就是自发性的(就是把小孩放到森林里他们瞎玩,想想你小时候),吃饭的时候跟着老师唱歌、听故事、专门观察一些东西、做手工就是老师引导的,年纪越小参与的活动越少,更多少自(瞎)发(玩)性的,年级大一些老师就会给出一些准备好的活动。年龄分配上,有混龄制的、也有根据年龄分组的,全部为小班教学,师资配比较高,20多人的一个班会配四五位老师左右。平常刮风下雨也在都(外)会(面)外(鬼)出(跑),吃饭吃带的食物或幼儿园准备的食物。服装上,有的是穿冲锋衣,有的是幼儿园准备的专门的外套和胶鞋(防脏耐磨)。(德国基本法明令禁止提前教育,所以德国的幼儿教育基本就是玩)&br&&/p&&p&-----&/p&&p&最开始的德式森林幼儿园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当然政府肯定不同意,协调后在“必须在幼儿活动的森林里准备一辆拖车或一间小木屋以遮风挡雨;幼儿教师必须佩带通讯设备,以备不时之需;幼儿必须随身携带口哨,以防止走丢时进行呼救”的条件下试行了,而大大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德国学前教育极为「民主化」,很多幼儿园由家长筹建)&/p&&br&&p&德国森林幼儿园的兴起于与德国著名教育学家&b&福禄贝尔&/b&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福禄贝尔认为,上帝、自然、人类是一个整体,人的活动(教育)是为了达成「生命的统一」,所以「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他提倡「短途旅行与远足」,并在所著《人的教育》一书中进行了描述。&/p&&p&-----&br&&/p&&p&欧洲的「森林幼儿园」都和德式较为相似,有的强调华德福的「人智学」教育,有的则不然。&/p&&p&以德式为典型的「森林幼儿园」认为「刀」、「火」、「锯」、「木棒」是安全的,且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及其自主、平等。&br&&/p&&br&&p&------------[英式]-----------&/p&&p&英式叫「森林学校(Forest School)(没用Preschool)」针对「学前儿童」,也针对「小学低年级」。相比德式,英式的「自然教育」很多都依托于学校、幼儿园附件的公园、野地,常常不是全部是就都在户外度过。(加拿大也叫「森林学校(Forest School)」)&/p&&p&英国政府发布(2006)的「课外教育(学习)宣言(the Manifesto for
Educ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outside指不同的环境,不局限于森林)引发了「自然教育」的发展,所以衍生出了「森林学校」。&/p&&p&英国将森林教育称之为「森林教育模式(FEI: forest education initiative)」&/p&&p&英式最大的特点是对于场地与幼儿的控制很大程度高于德式。&/p&&br&&p&------------[美式]-----------&br&&/p&&p&美式一是模仿德式的「森林幼儿园」。二是在2011年 5 月启动的「绿丝带学校计划(Green
Ribbon Schools)」后,让中小学生在野外进行科考等。&/p&&br&&p&------------[日式]-----------&br&&/p&&p&日本有「野外教育」的说法,相较德国,参与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较多。日本在自己独立的文化背景下,教学理念也与欧美有所不同。&/p&&br&&p&---------[华德福式]--------&br&&/p&&p&华德福幼儿园严谨上不能算是森林幼儿园,只是与森林幼儿园比较相似,都同样注重与自然的接触。很多华德福幼儿园与森林幼儿园的理论相互融合,典型的德式森林幼儿园便是这样。德式森林幼儿园就吸收了很多华德福幼儿园的思想,比如说其中的「晨圈」就是其一的。相比传统的森林幼儿园,华德福幼儿园更注重儿童的艺术教育,而且华德福的的「人智学」教育理念也不同于森林幼儿园那样针对幼儿,很多的「华德福学校」面向整个儿童时期(3-18岁)。&/p&&br&&br&华德福教育争议很大,以后专门开个答案讲一讲。&br&&br&&br&-----------[一日活动]-----------&br&以下摘自Wikipedia,翻译有误请指出。通道:&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Forest_kindergart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rest kindergarte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Each forest kindergarten is different, partly because the organisations are independently minded. But typical activities and goals may include:[1][2]&br&每一个森林幼儿园都不一样,可能是因为这些组织是独立运作的。但是典型的活动和目标有这些:&/blockquote&&img src=&/8dffaeeb269a7f430e6420_b.png& data-rawwidth=&1031& data-rawheight=&7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1& data-original=&/8dffaeeb269a7f430e6420_r.png&&&br&&br&-----------[相关理论]-----------&p&(百度有介绍)&/p&&p&华德福人智学教育&/p&&p&卢梭自然主义教育&/p&&p&福禄贝尔尊重自然的教育思想&/p&&p&杜威四个教育哲学命题&/p&&p&人本主义教育&/p&&p&营地教育&/p&&p&环境教育&/p&&p&森林教育&/p&&p&自然教育&/p&&p&户外教育&/p&&p&野外教育&/p&&p&体验式教学&/p&&p&沉浸式教学&/p&&p&探究式学习&/p&&br&&br&&p&-------[一种哲学思潮]-------&br&&/p&世界是危险的,是充满困难的,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能适应这个世界吗?&br&将孩子放到可控的、有一定危险的环境中,孩子会建立自己的「危险管理」能力,知道如何去评估事物的风险,知道自己是否能应付这种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br&将孩子放到一个具有一定困难的环境中,能锻炼孩子坚强的个性、自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出客服困难的品性。孩子遇到了困难,首先会想办法自己解决,如果自己无法解决,会去找同伴寻求帮助,这又锻炼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br&诸此,等等,就不过多阐述了。&br&-----&br&你若说这些都是玄学?下面也有实证研究。&br&&br&&p&----------[实证研究]----------&br&&/p&&p&针对特殊儿童有奇效!&/p&&blockquote&&p&万瑾,陈勇.发达国家森林教育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8期:36,37&/p&&p&英国研究:森林教育是有益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受过森林教育的学生相对于未进行过森林教育的学生来说,在自信心、注意力、学习积极性、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更为突出。[1]&/p&&br&&p&德国研究:森林教育对身患疾病的孩子(比如唐氏综合症,紧张焦虑,言语障碍,自闭症等)的注意力、毅力、合作和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上都有很大的改善与提高。[2]&/p&&br&&p&美国研究: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美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成效显著,环境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环境教育已成为每所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3]&/p&&br&&p&日本研究:据多年来对毕业的孩子们的跟踪研究显示,森林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有更好的主动思考和行动的习惯,有更强的综合认知能力,而且他们非常自然,与人交往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充满热情。[4]&/p&&p&[1][2]Liz O'Brien, and Richard Murray (2007),A marvelous opportunity for children to learn [EB/OL].&a href=&///?target=http%3A//www.forestry.gov.uk/pdf/fr0112forestschoolsreport.pdf/%2524file/fr0112forestschoolsreport.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forestry.gov.uk/pdf/fr0112forestschoolsreport.pdf/$file/fr0112forestschoolsreport.pdf&i class=&icon-external&&&/i&&/a&&/p&[3]王静.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br&[4]儿童森林幼儿园 [EB/OL].&a href=&///?target=http%3A//iizuna-gakue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izuna-gakue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ed.jp/kodomonomori/top.html.&/blockquote&&br&&br&&p&---------------&/p&&img src=&/f980fa86ce5de443d5d05f_b.png& data-rawwidth=&1& data-rawheight=&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img src=&/b493eabfdcf9e568a60f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493eabfdcf9e568a60fd_r.png&&&p&Why do you think its(Forest School) good for you?&br&&/p&&img src=&/ae4adb4d523c6db5ebf7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e4adb4d523c6db5ebf7b_r.png&&&p&Because, the great outdoor, isn't it?&/p&&p&---------------[完]---------------&br&&/p&&br&&br&&br&&br&&br&&br&&br&&br&&br&&p&---------------&br&&/p&另外一个方面,森林教育的理念,&b&对中国农村学前教育有奇效!&/b&&br&这是后话了,以后开个答案。&br&&p&---------------&br&&/p&&p&由于答主对「森林幼儿园」的了解还很不全面,可能会有未提及的、不全面的、甚至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答主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普及开来,也考虑过相关的项目,可能近几年会尝试。&/p&&p&---------------&/p&&p&这个答案很久以前写的,其中我很多观点我已经有了改变,很多信息也可以补充上来,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整理补充。大概在17年再来完善的补充一次。&/p&
上帝創造萬物皆善,因人之干擾而變壞。——盧梭 ------[多图]------[视频]------[建议电脑上观看]----------------- 「森林幼儿园」就是在森林中开办的幼儿园。在森林幼儿园中,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教师,森林里的原木、石头就是课座椅,「老师」只进…
10月4日,终于和德国的朋友联系上了,更新在最后。&br&=====================================================&br&&br&这个题干里证伪的材料吸引了我,想补充点内容,订正些内容,然后再是认认真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必删去,相反,很有意义)&br&&br&订正和补充内容是针对关于Vorschule以及教育制度的理解。首先我声明我借鉴的也主要来自大英百科全书的注解,和对照英国的情况。&br&&br&Vorschule是19世纪中期普鲁士和德国北部城邦对于预备课的称呼,而这个预备课所预备的就是12岁到18岁的Secondary School(中学)。由于普通小学(Primary School)课程内容和中学教育衔接不是很好,在Vorschule体系中会增设一些必要的课程,而Vorschule本身有私立也有功立并且都是要收费的。所以造成了普通家庭上学难的问题。接下来就是题干提到的魏玛宪法,对于Vorschule的禁止。&br&&br&回到题目原本的方向,&b&德国真实的学前教育情况是怎样的?&/b&上个月bbc有个很有意思的纪录片《Make Me a German》(让我当回德国人),想看看英国人按德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一段时间会是虾米感觉。于是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德国有孩子家庭孩子的平均数量)去德国一个普通城市(纽伦堡,巴伐利亚区第二大城市,兼顾小镇风情和拜仁区富裕城市气息,还有值得玩味的纳粹时期遗迹,非常值得一去,啊啊,离题了。)生活一个月的时间。牵涉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就提到了&b&学前教育&/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教授做中国数学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