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bcde五种烃六种烃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如下

当前位置:
>>>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②H2O③NH3④X⑤C2H4⑥P2O5根据它..
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②H2O&③NH3④X&⑤C2H4⑥P2O5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推断X可能是(  )A.CH3OHB.CH4C.Fe2O3D.SO3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东城区一模
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发现,都是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但原子个数不同,①中2个原子,②中3个原子③中4个原子,④是未知的,⑤中6个原子,⑥中7个原子,则按照原子个数由小到大的顺序,④中应有5个原子.A中有6个原子,故A错误.B中有5个原子,故B正确.C中有5个原子,但氧化铁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中有4个原子,故D错误.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②H2O③NH3④X⑤C2H4⑥P2O5根据它..”主要考查你对&&分子的定义,原子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分子的定义原子的定义
分子结构图: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分子是其中的一种。世界上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构成单质,也可以构成化合物。如:氧气、氢气、C60等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水、二氧化碳等化合物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概念的理解: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物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需要大量的集合体一起来共同体现,单个分子无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④“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如果不是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这层含义上,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分子的运动状态、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变成了共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问隔变大,这是物理变化;水通直流电.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这是化学变化。分子的表示方法:分子可用化学式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气,也可表示1个氧分子。分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绝大多数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碳、硫、磷等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例如,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对原子的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②原了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原子的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⑤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原子可用元索符号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1个氧原子。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古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理论,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组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主要表现为质量的不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发现相似题
与“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②H2O③NH3④X⑤C2H4⑥P2O5根据它..”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57942823132716642722872853699481盐山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
烃(打包) doc--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盐山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
烃一、考纲要求1.理解烃的分子结构决定烃的化学性质。不同类别的烃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化学 性质。2.应用烃的组成、通式和性质的知识推断烃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3.掌握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方法。4.掌握烷烃、单烯烃和炔烃的系统命名法,能对物质名称和结构简式进行互译。5.掌握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要求;掌握制溴苯、硝基苯的原理、装置特点和操作方法。6.掌握烃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燃烧反应及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特点,能判断高聚物的单体。7.掌握各类烃有关燃烧反应的计算及其规律。8.了解石油的成分、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的基本原理及其广泛应用。二、知识结构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一)知识点1.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点:有机物是以碳元素为基本组成元素的化合物。碳元素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 构成碳链和碳环,与无机物相比有如下特点:(1)分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2)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导电性差,多数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4)多数有机物熔沸点低,易燃烧,受热易分解;(5)有机反应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慢。2.烃的分类及其通式
饱和烃--烷烃(CnH2n+2(n≥1)
烯烃(CnH2n(n≥2)
链烃 不饱和烃 二烯烃(CnH2n-2(n≥3)
炔烃(CnH2n-2(n≥2)烃
环烷烃--CnH2n(n≥3)
苯及其同系物(CnH2n-6(n≥6)
稠环化合物:如 3.各类烃的结构特点及其重要性质烃
结构特点
重要化学性质
烷烃
链烃、C-C键
稳定、取代(特征反应)、氧化(燃烧)、裂解
烯烃
链烃、C=C键
不稳定,加成(特征反应)、氧化、加聚
炔烃
链烃、CC键
不稳定,加成(特征反应)、氧化、加聚
二烯烃
链烃,2个C=C键
不稳定,加成(1,2加成和1,4)、氧化,加聚
苯及其同系物
芳香烃,一个苯环
稳定,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苯的同系物侧链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4.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注意烷烃和环烷烃、烯烃和二烯烃不互为同系物。(2)同分异构体:组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因此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5.烃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以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称某烷;若碳链上有取代基则作为支链,距支链较近的一端为起点对碳原子编号命名。若有多个取代基时,按由小到大顺序命名。(2)烯烃和炔烃:以含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命名为某烯或某炔;从距C=C 或C≡C较近的一端为起点对主链碳原子编号;取代基名称写在前面,取代基和双键、叁键的个数用中文二、三等标出,并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明C=C或C≡C所在位置。如:CH3-CCH-CH3
名称:2-甲基 -2-丁烯.
CH3(3)苯及其同系物:以苯环为母体,先命取代基,再命名苯环,如:
甲 苯 -CH2CH3?乙苯 6.煤和石油(1)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2)石油的分馏原理;(3)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4)煤的干馏和干馏产物.7.有关计算(1)通过计算判断或确定烃的分子组成和结构;(2)通过烃的燃烧反应,计算烃、耗氧量和产物之间的数量关系。8.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二)能力点提示:1.几种气态烃的实验室制法:(1)制甲烷CH3
CH4↑+Na2CO3要注意断键部位,这也正是要在无水环境中进行的原因;该反应是减少一个碳原子的反应, 如:?制乙烷 CH3CH2COONa+NaOHC2H6↑+Na2CO3制苯
C5H5COONa+NaOHC6H6+Na2CO3(2)制乙烯要注意温度控制在170℃左右;该反应是单键变双键的一种反应,如用异丙醇制丙烯:
(3)制乙炔电石与水反应制乙炔时,常伴有特殊难闻的气味,是因为发生以下反应所至:CaS+2H2OCa(OH)2+H2SCa3P2+6H2O3Ca(OH)2+2PH3Ca3As2+6H2O3Ca(OH)2+2AsH3↑2.取代反应的特征在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中,烷烃分子每去掉一个氢原子换上一个卤素原子要消耗 1个卤素分子,另外一个卤素原子则与换下来的氢原子结合生成卤化氢(这一点与加成反应是 不同的)。因此烷烃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的最大物质的量之比为:CnH2n+2~(2 n+2)X2(卤素单质)3.加聚反应的书写及高聚物单体的判断(1)加聚反应的写法:①单烯烃的加聚反应为:n CHCH
R2②共轭二烯烃的加聚反应为:n CH CH-CCH2
CH-CHC-CH2A
B(R1、R2、A、B可以是-H、-CH3、-C2H5或其它基团)③不同单体加聚时还要考虑可能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例如苯乙烯与乙烯间的加聚反应: n
-CH CH2+nCH2CH2CH-CH2-CH2-CH2
CH2-CH-CH2-CH2 (2)高聚物单体的判断①聚乙烯型链节为两个碳原子的,则其单体看作乙烯型,如:
     CH3CH2-CH
CH-                       ?CH-CH
单体为 R1-CH
R2②1,3-丁二烯型链节为四个碳原子,且2,3碳原子间有C=C,则应对应1,3-丁二烯找单体,如:CH2-CH
CH3单体为CH2
CH C-CH CH
R3③混合型(ⅰ)当链节有四个碳原子,且C、C间无C=C时,应视为含有2个乙烯型单体,如:?
CNCH2-CH2-CH-CH2
(ⅱ)当链节更长时,首先看有无C C ,若有,则与C
C相边的左 右各一个C原子,共同看作1,3-丁二烯型,其余C原子每两个看作一个乙烯型结构。如:
R2 CH2-CH-CH2-CH
CH-CH2-CH-CH2 单体为:CH2
CH-R2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同分异构体书写通常是按碳链异构
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 按官能团异构
位置异构的顺序书写。例如写出分子式为C4H8的同分异构体时,首先按碳链异构写出:①CH2=CH-CH2-CH3 1-丁烯
②CH2 =C -CH3
乙-甲基-1-丙烯,再按位置异 构写有:③CH3-CH=CH-CH3 2-丁烯
??    CH3? ④CH3-C=CH2?
与②式相同排除,最后按官能团异构写有:④    ?          CH3? CH2-CH2
⑤CH2--CH-CH3甲基环丙烷。注意,烷烃没有官能团异构和位置异构,只有碳链异构,因此,碳原子数相同烷烃 和不饱和烃相比,其同分异构体数目要少。(2)苯环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①苯和甲苯都没有同分异构体,乙苯等其他苯的同系物,由于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不同因此存在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8H10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C2H5
对二甲苯分已式这C9H12 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分子式为C9H12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②苯的同系物被一个原子团取代,如: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判断因取代基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时可采用"对称轴"法。即在被取代的主体结构中,划对称轴,取代茎只能在对称轴的一侧,或是在对称轴上而不能越过对称轴(针对一元取代物而言)。如二甲苯的对称轴如下(虚线表示):邻二甲苯
   (小圆圈表示能被取代的位置) 对二甲苯
因此,邻、间、对二甲苯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分别有2、3、1种。5.计算并推断烃的分子式及其结构简式 注:(1)气体摩尔质量=22.4L/mol ×dg/L(d为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2)某气体对A气体的相对密度为DA,则该气体式量M=MADA.(3)由烃的分子量求分子式的方法: ①M/14,能除尽,可推知为烯烃或环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②M/14,余2能除尽,可推知为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③M/14,差2能除尽,推知为炔烃或二烯烃或环烯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④M/14,差6能除尽,推知为苯或苯的同系物。6.烃完全燃烧的有关规律(1)等物质的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n+的值,n+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2)等质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氢的质量分数,即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3)等质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CO2越多,氢的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H2O越多。(4)最简式相同的烃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有:①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及质量分数 不变;②一定质量的混合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不变,生成的CO2的质量均不变。(5)对于分子式为CnHm的烃:①当m=4时,完全燃烧前后物质的量不变;②当m<4时,完全燃烧后物质的量减少;③当m>4时,完全燃烧后物质的量增加.?7.各类烃与H?2加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饱和烃
与H2加成的最大物质的量之比
烯烃
1∶1
二烯烃
1∶2
炔烃
1∶2
苯及其同系物
1∶3
苯乙烯-CH
CH2
1∶4
8.二烯烃1,4加成的规律:?
9.根据烃的分子式推断其可能具有的结构从烷烃通式CnH2n+2出发,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C键或形成一个环,则减少2个氢原 子;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C键,则减少4个氢原子。依此规律可由烃的分子式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结构,再由其性质可确定其结构简式。例如分子式为C5H8的烃可与等物质的量Br2加成,试推测其可能的结构并写出其结构简式.先根据其分子组成可知其分子比对应的C5H12少4个氢原子,可能是二烯烃、炔烃或环烯烃,再根据其与Br2的加成比例可知 其为环烯烃,结构简式为
四、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C.所有的有机物都很容易燃烧;D.大多数有机物聚集时形成分子晶体.知识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特点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2.下列各实验都需要用温度计:①实验室制乙烯,②制硝基苯,③制苯磺酸,④石油分馏, 其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插入反应液面以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
D.②③知识点:考查温度计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能力点:归纳总结的能力。3.某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表示为(
知识点:本题考查高聚物单体的判断及加聚反应的特征能力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4.有人设计了以下反应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C3H8C+H2B.C3H8C3H6+H2 C.C3H8+H2OCO+H2D.C3H8+O2CO2+H2O
H2OH2+O2?知识点:考查丙烷C3H8的一些化学性质。能力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
知识点:本题考查烯烃的系统命名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6.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两层,溴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B.碘化钾溶液
D.酒精知识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特点及烃的性质能力点: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7.下列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①CH3(CH2)2CH3
②CH3(CH2)3CH3
③(CH3)3CH④(CH3)2CHCH2CH3
⑤(CH3CH2)2CHClA.⑤②④①③
B.④②⑤①③C.⑤④②①③
D.②④⑤③①知识点:本题考查烃的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沸点高低的有关规律能力点:培养学生理解识记的能力。8.12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D.4知识点:本题考查烃燃烧前后物质的量变化规律及各类烃的分子组成特点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9.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可能是(
)A.甲烷和乙烯
B.甲烷和丙烯C.乙烷和乙烯
D.乙烷和丙烯知识点:本题考查平均式量的运用和烯烃的性质能力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在烧焦的鱼、肉中,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3,4苯并芘,其结构简式为
知识点:本题考查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的特征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右图(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 "金刚烷",根据题中叙述和图形回答11题。11.金刚烷分子中有(
)A.2个-CH3结构?B.4个-CH2-结构C.4个-CH-结构
D.6个-CH-结构?
知识点:本题考查"碳四价"的运用能力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知识点:本题考查烯、炔烯加氢后碳链不变的知识点能力点: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 14.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结构简式A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异构体的数目有(
D.12知识点: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取代物数目的规律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5.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下: (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知识点:考查有机物、无机物、烃、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能力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能力。16.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知识点:本题综合考查了乙烯和乙炔的分子构型?能力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迁移能力.17.有关实验室制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要伸入到反应物的液面以下;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黑;C.生成的乙烯气体中混有少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开始加热时不要太急,使温度逐渐上升至170℃,并保持170℃.知识点:本题考查实验室制乙烯的相关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18.等物质的量的与Br2起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知识点:本题考查二烯烃的加成规律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19.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通过对 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ZnC2水解生成C2H6
B.Al4C3水解生成C3H4C.Mg2C3水解生成C3H4
D.Li2C2水解生成C2H4知识点:本题考查制乙炔的反应,是个非氧化还原反应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20.A、B两种烃组成的混合物,当混合物质量一定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为一恒量:那么A、B两种烃①互为同分异构体;②互为同系物;③具有相同的最简式;④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③④
D.③④知识点:本题考查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燃烧的有关规律能力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2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 CO2和3.6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炔;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知识点:本题考查烃的平均分子式的确立及运用能力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2.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
D.6知识点:本题考查苯环上取代物的书写能力点: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23.当前我国环保急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指的是(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知识点:本题考查有关环保的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4.科学家于1995年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0含多个碳碳叁键的链状烃, 其分子中含碳碳叁键最多是(
D.无法确定知识点:本题考查烃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的关系能力点:培养学生处理新信息的能力.25.某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C11H16,经分析分子式中除含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还含 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CH?"它的可能结构式有(
D.3种知识点: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6.燃烧下列混合气体,所产生的CO2的量一定大于燃烧相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CO2的量 的是(
)A.丁烯、丙烷
B.乙炔、乙烯C.乙炔、丙烷
D.乙烷、环丙烷知识点:本题考查烃燃烧的有关规律的运用能力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27.m mol乙炔跟n 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乙烯,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A.(3m+n)mol
B.(m+-3p)molC.(3m+n+2p)mol
D.( m+)mol能力点:本题考查元素守恒的运用?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非选择题28.1mol某烃A和1mol苯完全燃烧,烃A比苯多消耗1mol O2,若A分子结构中无支链或侧链 ,则:(1)若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
;(2)若A为链状烯烃,1mol A最多可和2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且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加成 后的可能产物只有2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知识点:本题综合考查了烃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的关系以及二烯烃发生1,4加成的规律能力点: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9.请写出六种你学过的有机化合物的结合简式,这些化合物燃烧后产生的CO2和H2O(g) 的体积比符合如下比值(各写三种):(1)V/V=2的有
。(2)V/V=0.5的有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C、H之比能力点:知识再现能力30.工程塑料ABS树脂(结构简式如下),合成时用了三种单体,ABS树脂的结构简式:知识点:本题考查高聚物单体的判断?能力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31.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反应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产物。请看下列反应: 根据以上反应所表现的卤代烃的性质,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反应条件。(1)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规律?能力点:培养学生将规 律应用在解答问题中的处理能力。32.已知烯烃、炔烃在臭氧作用下发生以下反应:CH3-CH=CH-CH2-CH=CH2CH3CHO+OHC-CH2-CHO+HCHOCH3-CC-H2-CCHCH3COOH+HOOC-CH2-COOH+HCOOH某烃分子式为C10H10,在臭氧作用下发生反应:C10H10CH3COOH+3HOOC-CHO+CH3CHO试回答:(1)C10H10分子中含
个叁键。(2)C10H10的结构简式为
.知识点: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能力点:培养学生对新信息处理、理解、转化的能力。33.分子式为C6H12的某烯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本题考查乙烯的分子构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4.根据下列叙述回答第(1)~(3)题。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由自然界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液) 2H2(g)+O2(g)-517.6kJ(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2)已知:CH4(g)+2O2(g) 2H2O(g)+CO2(g)+890.3kJ,1g H2和1 g CH4 分别燃烧后,放出热量之比约是(
D.4.6∶1(3)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以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H2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H2,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以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氢气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水的分解。能力点: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对能源的利用有一定的了解。35.一定量的C8H18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完全裂化生成CH4、C2H4、C2H6、C3H6、C4H8五种物质的混合物,该混合气体物质的平均式量为
.知识点:本题考查混合烃的平均式量的计算方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6.碳正离子[例如,CH+3,C2H+5,(CH3)3C+等]是有机物反应中重要 的中间体。欧拉因在此研究领域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碳正离子CH+3可以通过CH4在"超强酸"中再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CH+5失去H2可得CH+3。(1)CH+3是反应活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
。(2)CH+3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三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
(填角度)。(3)(CH3)2CH+在NaOH的水溶液中反应将得到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为
。(4)(CH3)3C+去掉H后将生成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为
。知识点:本题考查碳正离子与自由基的区别?能力点: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37.含有C=C-C=C键的化合物与含有C=C双键的化合物很容易发生1,4-环加成反应, 生成六六环化合物,例如: 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写出适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简式)知识点:本题考查二烯烃1,4加成规律的应用?能力点:培养学生处理新信息及将其归纳成一种规律并加以应用的能力。38.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③在50~60℃以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填写下列空白:(1)配制一定比例浓H2SO4与浓HNO3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具有
气味的油状液体。知识点:本题考查硝基苯的制取原理及其性质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 39.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2+2H2O
C2H2↑+Ca(OH)2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 ,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从而可测定电石中CaC2的含量。(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如果所制气流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 号)是
.(2)仪器连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项操作只进行一次):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④待仪器3恢复到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的水忽略不计)。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为止,关闭活塞。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若实验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
杂质。(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为1.60g,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 ml,此电石中CaC2的百分含量是
%。本题考查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实验的能力。 40.有一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烯烃A和一种气态烷烃B组成,它对H2的相对密度为12,把1体积的混合物和4体积氧气混合,放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点燃,使两种烃都充分氧化,如果反应前后的温度都为150℃,测得容器内压强由反应前的1.00×105Pa增强到反应后的1. 04×105Pa。问烃A、B各是什么烃?它们体积比是多少?知识点:本题考查平均式量和平均分子式的运用及物质的量与压强的关系能力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41.有两种气态链烃的混合气体,已知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碳原子数均小于5;1体积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可得到3.6体积CO2和3体积水蒸气,气体体积均是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定的:(1)分析判断两种烃各是哪一类;(2)通过计算和推理,确立这两种烃的分子式以及它们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比。知识点:烯烃、炔烃(二烯烃)完全燃烧后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运用。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1.D
(2)CH2=CH-CH2-CH=CH-CH3或CH3-CH=CH-CH=CH-CH3
29.(1) CHCH?C6H6
CH3OH ?H2NCNH?2?30.CH2=CH-CN,CH2=CH-CH=CH2,31.(1)CH3CH2CH2CH2BrCH3CH2CH=CH2+ HBrCH3CH2CH=CH2+HBrCH3CH2CHCH3
Br(2)(CH3)2CHCH=CH2+HBr(CH3)2CHCH2CH2Br(CH3)2CHCH2CH2Br+H2O(CH3)2CHCH2CH2OH+HBr32.(1)二,二。(2)CH3C≡C-CH=CH-C≡C-CH=CH-CH3 38.(1)先将浓HNO3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H2SO4,并及时搅拌和冷却。(2)将反应容器放在50~60℃的水浴中加热;(3)分液漏斗(4)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39.(1)6接3接1接5接2接4(2)②①③⑤④(或①③②⑤④)(3)其它可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4)80%40.解:由题意可知混合烃的平均式量=2×12=24.∴气态烷烃B必为CH4.又∵CH4燃烧前后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压强增大是由烯烃A燃烧引起的。设烯烃A的分子式为CnH2n,占a体积。CnH2n+O2nCO2+nH2O
(相同情况下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  1体积
a(-1)∴a(-1)=5(1.04-1.00)
① 又16(1-a)+14na=24
②联立①②解得:a=0.2
n=4∴A的1-丁烯或2-丁烯或2-甲基-1-丙烯,体积比为1∶4.41.解:这两种均能使溴水褪色,它们都是不饱和烃。若这两种烃都是烯烃,则燃烧后生成 等体积的CO2和H2O(气),可见不合题意,舍去;若这两种烃都是炔烃或二烯烃,或一种为炔烃,一种为二烯烃,则1体积混合气体燃烧后,生成的CO2比H2O(气)应多1体积,也不符合题意,舍去,故混合气体应由一种烯烃与一种炔烃(或二烯烃)组成。设1体积混合气体中含炔烃(或二烯烃)CnH2n-2为x体积,含烯烃CmH2m为(1 -x)体积,根据元素守恒可得:
nx+(1-x)m=3.6
①  x(n-1)+m(1-x)=3
x=0.6联立①②解得
?       3n+2m=18故混和气体中CnH2n-2与CmH2m的体积比为3∶2.讨论:①n=2时,m=6(舍去)   ②n=3时,m=4.5(舍去)   ③n=4时,m=3(合理)∴混合烃是由C4H6和C3H6组成,体积比为3∶2. ????????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形排列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