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世纪90年代 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占比比例占多少?

  摘 要: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表现为就业观念方面的功利心理与失落心理过于传统;自我认识方面的自卑虚荣与自"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调适方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表现为就业观念方面的功利心理与失落心理过于传统;自我认识方面的自卑虚荣与自傲自大;人格心理方面的偏执与焦躁;人际关系方面的盲目跟风与嫉妒等。作者就所列的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提出具体调适的方法,即要结合学生、家庭、社会及舆论,以及学校在建立统一连贯的机制等方面共同努力。 中国论文网 /7/view-4552489.htm  关键词: 大学就业心理问题 调适方法 就业观念 自我认识 人格心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大学生毕业分配政策被打破,大学生的就业已完全受市场力量的驱使。这既给大学生择业提供了自由、公平竞争的有利条件,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造成了一些就业心理误区,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1]有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约有20%至2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而进入新世纪,这一比列已逐步攀升至30%左右。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亟待解决,如何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专才与潜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2]心理压力,是指当外在要求超过个体能力或在个体付出努力的情况下仍难以应付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心理压力产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在要求过高,超过了个体的能力、努力范围;二是个体的能力、努力有限,达不到外在要求。[3]自1999年我国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迈入崭新阶段,而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逐年攀升。   图 1   如图1所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为115万,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增加至680万人,而2013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4]可见若加上2013年的未就业人数,再递延至2014年毕业生人数,今年的求职大军又浩浩荡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这段时间尤显突出。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就业观念方面   1.因社会风气造成的功利心理。因为受到社会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切实际地期望获得起点低、要求低、薪水高、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倾向于选择待遇好、名声大、国际性强的跨国公司、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而不是联系自己所学专业和实际能力。只选择相比较而言收入高、升职快、且被认为能培养“白领”甚至“金领”的金融公司、外贸企业、银行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热门选择,而传统的机械、机床设备等方面的领域因被社会一些舆论认为是“蓝领”而日益趋冷。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近年来被学生热捧,直接原因是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高社会地位和优越待遇。不难看出,择业时他人的看法和社会舆论的评价取代了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和专长。功利心理成为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首当其冲的影响因素,一方面造成某些热门行业竞争激烈,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导致某些基础行业和冷门行业人才紧缺,行业发展停滞。   2.因期望过高产生的失落心理。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也就是说,期望中的职位或者企事业单位与现实中自身的水平能够达到的地位相差甚远。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尽力挖掘探究本专业本领域的知识和潜力,也没有结合自己的学科和专业积极联系实习单位,没有在择业就业之前充分了解本专业或者在本领域实践,在缺乏实际经验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对想象中的择业对象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较顺利,因此容易受到挫折,并且受挫感强烈。而择业对象及用人单位在面向学生的笔试和面试等测试中,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市场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精心设置题目,其范围涵盖了学生所学领域知识、择业原因、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心理测试等内容,这让众多象牙塔中的学生始料未及,从而这种双向选择中的期望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学生的失落心理。   3.因传统观念过强导致缺乏冒险与创新。传统观念过强是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对口。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未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或者在择业时不考虑将自己的兴趣专长与所选岗位相结合,而是一味追求与自己的大学专业吻合和对口的职业。同理想情况相悖的是,大部分学生在寻找与专业对口的过程中会遭遇到激烈的竞争,当遇到粥多僧少的局面,学生择业时不得不惴惴不安地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因此在毕业生的就业现象中,跨行业、跨领域,以及从事创意创新或概念工作的甚少。在国家呼吁西部大开发和去中西部支教的同时,大学毕业生依然执著地涌入大城市、大企业,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很多人宁愿在城市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不愿去国家需要的、充满机遇的地区或者领域工作。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但长期来看不利于我国东西部的均衡发展,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其造成的影响令人担忧。   (二)自我认识方面   1.自卑与虚荣共存。尽管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照顾,各省市的大学生录取比例直线升高,录取形式日益多样化,但大学生人数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然较小。因为比重的稀缺,所以大学生一直成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家庭关注的焦点。家庭与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呵护与投入是持续而巨大的,这会让一些学生产生理所当然的心理,认为自己作为精英人才应当被重视、被鼓励、被肯定,从而导致虚荣心膨胀。所以一旦在求职的过程中被用人单位否决或者提出批评建议,这些学生便感到很难接受。从自我感觉良好变为否定自己,乃至自卑,甚至在短时间内自暴自弃。这种自卑与人格教育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就业态度的积极性。   2.自大与自傲相辅。由于学生受到家庭的宠爱,求学过程一直处于顺境,因此会产生优越感,将自己认定为最优秀的个体,因此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力求完美,倾向于选择外企五百强、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事业单位。这种追求完美和过度良好的心态就表现为自傲和自大。来自偏远地区或家境情况不佳的学生,承受很大的压力,以社会最优秀阶层为要求,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学业成绩优秀,因此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过高的心理优势。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大自傲与自卑是同根同源、相辅相成的。
  (三)人格心理方面   1.偏执心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偏执心理,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高校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这种偏执不仅仅是因求职激发的,而是由大学期间各种舆论和自我导向及虚荣心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积累而成的。因此在短时间内,导师和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劝说不会产生实质和迅速的影响,而是由学生自己在历尽尝试和挫折之后,才会逐步减弱最后转为切合实际。   2.焦躁心理。焦躁心理会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求职过程,这种心理使得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和面试时不能沉着冷静地面对,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求职准备,而是以千篇一律的说辞去应付面试和招聘。在焦躁的同时,学生容易在短期内忽视个人健康。因为学生在求职就业这段时间内,会经历多种心理情绪和人格问题,在心理压力和个人健康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在面试的过程中学生会显得信心不足和气色不佳,从而影响最终的就业录取。   (四)人际关系方面   1.盲目跟风择业。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从众心理,这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学生会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然而也有许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于是开始茫然,紧接着惶惶而不知所措。鉴于找工作的学生为数较多,这时从众心理开始发挥作用影响,意识较晚者与意志不坚定者开始追随他人,他人选什么企业,涉足哪些行业,盲目着跟风。从而忽视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然而这种盲目跟风的择业对于成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毫无裨益的。   2.嫉妒攀比择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之间比较和攀比程度会很大。学生会比简历、比面试、比工作,甚至比未来的工资和潜在的升迁机会。嫉妒这种不良的情绪将会蔓延,嫉妒破坏了同学之间合作和阻碍了良性竞争。少数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诋毁他人,伤害同学情谊,殊不知也会给招聘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与预防   (一)学生自我调适   大学生在进校之后应当多借阅心理方面书籍,学会自我调整,如何抵抗压力,避免紧张,如何克服嫉妒心理,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可以多涉及职场方面的指导书,提前了解职场环境,就业流程,面试环节等,做到未雨绸缪,胸有成竹。在本科阶段四年时间里,学生应当找机会真正参加社会实践,利用好寒暑假,通过自己的能力走入社会了解职业环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充分地将书本知识与未来用人单位可能涉及的范围相联系。   (二)家庭观念转变   学生家长应改变观念,切莫认为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理所当然的天之骄子。家长应减少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感,试图让孩子在寒暑假打工,做兼职,学会理财甚至是财务独立。在家庭环境中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忌一切由家长包办。不要让孩子形成上大学、找工作都由父母找关系的惰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精神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三)社会关注及舆论导向   社会应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多提供低成本及免费入场的招聘会。企事业单位及外企在企业社会责任一块也应当加大对当地大学生实践及就业的扶持力度,在寒暑假提供兼职和实习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报纸媒体舆论在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同时,也应当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一些过度甚至夸大的宣传,例如每年的最热门职业,年薪最高行业,高管收入最高企业等排名,会激发学生的功利心理,进一步增加就业中的不合理分布和过于激烈的竞争。   (四)学校建议连贯统一的机制   学校应当建立并实际发挥大学生就业协助部门的效力。该部门必须得到学校各机构的支持与配合,由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心理部门的老师共同携手,走近学生,深入学生,开展相关的讲座,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课程,定期做问卷调查。心理咨询要做到多元化,紧密贴合就业市场实际情况与学生心理的实际变化,做到心理咨询是确有帮助并且卓有成效的。做到对学生的问题心理情况的追踪和进一步服务,不让心理问题进一步发展和蔓延,不能让问题经由就业再带入社会中。借鉴国外大学模式的可取之处,国外大学的就业推荐部门从指导协助学生写简历,到帮助培训面试及推荐工作等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从而减少文中提到的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肖玲君,涂序斌,王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预防.职业技术,):51.   [2]刘伟,王学明.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Occupation,2008.   06.7-8.   [3]赵天五.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中国青年研究,-78.   [4]李征,钱钰,肖波.65%企业需本科生研究生无奈以本科学历求职.新闻晚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7:07: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官方公共微信我国20世纪九十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是多少_百度知道
我国20世纪九十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是多少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百分之十二
30-34.4%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心理问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存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发展研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己成为高校不容忽视并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十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预防、解决其心理危机问题,无论对个人的发展与成才,对维护学校的安定稳定,还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意义、综述及发展进程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论文网 /1/view-1622095.htm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1.5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个体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导致心理危机日益增多。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危险期、断乳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常常发生模糊、矛盾的状况,表现为理想与现实脱节、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等。他们充满希望,渴望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他们也处在身心发展的动荡和剧变时期,在不断打破自身的平衡状态中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   埃里克森指出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和混乱。大学生渴望交流但内心敏感,有着非凡的热情而不成熟的判断力,期望承担一些责任但遇到挫折时的抗压能力较差,突出的表现就是价值评判标准和角色扮演的混乱很容易使他们陷入同一性危机之中。加上目前大学生情感的困惑、学业的压力、交往的冲突、就业的竞争、职业生涯的迷惘使他们常常陷入极大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进而对未来生活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在心理上对现实生活感到倦怠和不满,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并引发心理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日益增多,由大学生心理危机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的趋势。卫生部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1995年至1999年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列第5位(高飞,2003)。2004年的马家爵事件震惊全社会。年的3年间,仅北京高校,就有43名学子自杀。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案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1.6%。2001年至2005年,对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4.4%。2006年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中国心理危机干预网,2008)。   一、研究意义   首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对高校心理危机进行有效控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在这一点上,学校的现实需要较为迫切,因而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其次是教育理念转变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实用理性化的教育真正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困境表明高等教育需要审视,需要逐步确立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和发展的需要。心理危机的教育干预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其研究并不多见,有许多理念、方法、途径都尚在摸索中,而构建和谐校园也需要理论进行指导,本研究在理论上将有些贡献。第四,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平台。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有很多,而研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发展也需要多种多样的理论进行指导。因此,对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发展的研究不仅仅是和谐校园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成为众多学科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二、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源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我国直到1999年才有相关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危机”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年期间共有196条记录,但年期间有10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有186条记录。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直到2001年才有研究记录,年期间共有86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就占了85条。从他们的研究来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相关概念和内涵、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大学生心理危机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案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发展历史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孕育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   孕育萌芽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SARS事件的发生。在这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的土壤里开始孕育萌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突出的青少年自杀问题使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大部分高校都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心理健教育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教育性质的活动,定期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宣传教育,许多高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如大学生心健康协会),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渠道。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开始萌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始工作经验,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国外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也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技术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北方的一些高校开始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对部分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当然,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被动的、自发的,没有纳入高校领导的视野,只有部分高校针对一些学生恶性事件进行干预,谈不上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探索阶段。由于2003年SARS事件和2004年马家爵杀人事件的影响,全国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现为中央各级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并指导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在相关部门的培训培养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各高校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投入力度,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比较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把心理危机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在危机干预方面摸索出一套体系,形成了危机心理救助的流程,可以使遇到危机的同学在第一时间里得到有效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把学校保卫、医疗等相关部门纳入领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入常规化。二是部分高校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办法》,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从事学生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让他们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部分高校还对后勤人员、公寓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全员化。当然,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步晚,时间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还存在对危机干预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多,心理危机干预的意思较差,人力、物力的投入与工作实际还有较大的差距,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的问题。虽然,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构建并起得初步成效,但在应急处置、危机干预预案等方面的实践比较欠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规范化、操作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但在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个人成长与危机共生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梳理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保证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保障和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和心理安全,对于维护校园安定稳定,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李静:天津财经大学学工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大学生占人口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