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测量到整数

物体的长度不一定是毫米的整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往往要在毫米以下估读()位?_百度作业帮
物体的长度不一定是毫米的整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往往要在毫米以下估读()位?
物体的长度不一定是毫米的整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往往要在毫米以下估读()位?
可以估读到零点几毫米.假设测量值在5和6毫米中间,估读为5.5毫米.
刻度尺估读一位 读到毫米的下一位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金19.3铝2.7银10.5铁7.9-乐乐课堂
& 密度公式的应用知识点 &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金&&&&19.3铝&&&&2.7银&&&&10.5铁&&&&7.9&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景范学校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由实际图可以知道正方体的边长a大于2cm,量取边长并取整数,所以a=2cm.所以金属块的体积v=a3=(2cm)3=8cm3,所以,ρ===2.7g/cm3,由表中提供的密度数值可知,该金属是铝,答:该金属块可能是金属是铝组成的.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主要考察你对“密度公式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密度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研究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 V=m/ρ,m=ρV【命题方向】利用密度知识直接求物体质量,求物体的体积.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解题方法点拨】熟练运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进行计算.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
与“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相似的题目:
[2014o乌鲁木齐o中考]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1:81:91:101:11
[2012o乌鲁木齐o中考]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5.0g/c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3,银的密度是10.5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
[2011o包头o中考]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5:22:55:44:5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2(2013o河池)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
3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2(2012o泸州)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酱油>ρ白酒 )
3阅读与问题:润扬大桥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跨径悬索桥.它北起扬州市,跨江连接对岸镇江市,全长约36km.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km.问题1:如果一辆汽车以设计的速度行驶,则由扬州到镇江需要&&&&min.润扬大桥悬索桥北索塔位于距世业洲外江堤210m的长江南汊江面上,是由两个塔柱、三道横梁组成的门式框架结构,塔柱高215m.采用群桩基础,桩基工程共由32根大型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每根桩的截面积约为6m2,平均桩长51m.问题2:请你计算一下,灌注1根桩需要密度为2.5×103kg/m3的混凝土&&&&t.润扬大桥南锚碇基坑为长70.5m、宽52.5m、深29m的矩型结构,基坑围护采用冻结法.冻结法施工技术适合于含水量大于10%的任何含水、松散、不稳定土层.冻结法施工技术即是利用人工制冷方法将基坑周围的土层冻结成密封的冻土结构体---冻结壁,以抵抗地压、隔绝地下水与基坑的水力联系,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掘砌工作的一种特殊施工方法.为了形成冻结壁,在基坑周围打一定数量的冻结孔,安装冻结器,用低温冷媒剂(液氮)在冻结器中循环使土层冻结.问题3:液氮能使基坑周围的土冻结的原因是&&&&;如果基坑周围的土很干燥&&&&(填“能”或“不能”)采用此方法.这种技术的好处你能说出一点来吗?&&&&.大型桥梁结构安全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光电测距(EDM)和GPS方法监测主梁竖向、横向、纵向的位移.光电测距方法是通过沿钢箱梁选择适当的点布置反射器,利用红外激光探测功能,对反射器进行监测和电脑数据处理,确定梁的外型和移动情况.润扬大桥所处的江面较宽,大雾、雨雪天气时常出现,这些会严重削弱光电测距.采用GPS技术进行主梁线形的监测可以避免以上问题.问题4:光电测距易受大雾、雨雪天气的影响,这是因为&&&&.润扬大桥是我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因此,其道路照明和美化照明是我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照明灯具都是大功率光源,照明耗电十分可观.因而,节电也是一个重要课题.问题5:请你针对这个课题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节电方案&&&&.超重超载车辆是造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损坏,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限制超重车辆的行驶,对确保润扬大桥结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问题6:小康同学想用压力传感器(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它就接通电路)、电磁继电器,为大桥设计一个车辆超重的报警装置.当车超重时,信号灯就发光.在图中请你为他连接好电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金19.3铝2.7银10.5铁7.9”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取边长并取整数).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该金属块可能是哪种物质组成的?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金19.3铝2.7银10.5铁7.9”相似的习题。七年级科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大多处于13~14岁的年龄段,大多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提问,学习《科学》课程兴趣浓厚,对各种各样的实验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对实验的规范性、严密性,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初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刻度尺,小学期间也使用过直尺、三角尺等刻度尺,但对刻度尺的规范使用,对实验报告的填写还是第一次碰到,对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还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将充分运用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激发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    任务结构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可知,本节课教学是基于学生对刻度尺及使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修正学生对实验仅是"好玩"的观念,规范刻度尺的基本操作,渗透科学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和交流,领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完善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实验研究能力,同时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探究事物的兴趣,为今后运用实验探究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  1.介绍实验报告的设计及填写;  2.测量和记录你的胸围长度;  3.测量和记录《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4.用一把刻度尺和二块三角板测量硬币直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报告的设计及填写     刻度尺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处理,     学会用一些辅助方法测不同形状物体的长度。  难点:不同形状物体长度的测量。      具体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及格式;  2.了解测量的一般知识,认识刻度尺,并学习使用刻度尺;  3.练习根据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4.学会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测不同形状物体的长度;  5.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2块)、卷尺(皮尺)、《科学》课本、硬币    安排教学内容:1课时(增加探索与研究1课时)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实验与讨论    教学过程:  情境:  检查身体时,需要测量身高;体育课上,为了确定同学们跳远的成绩,就需要测量起跳板到落地点的距离;工厂在生产零件时,也要测量零件的尺寸;农业生产要测量土地的面积、植株的间距等;这些都涉及到长度的测量。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测量。学习科学要从测量开始,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其他各种有刻度仪表的基础。下面就让我们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实验前,先给大家来介绍一下有关实验报告的知识。我们每做一个实验都应当完成一个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器材与装置、过程与步骤、现象与数据以及讨论与结论。报告中的记录应力求及时、准确和尊重事实。报告的形式应能反映上述内容,并力求简明,应注意采用草图和表格的形式表达实验的原理和过程。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报告格式完成本实验的报告。    步骤和记录:  一、刻度尺的检查  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  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  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日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测量胸围的长度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表格及数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吸气时的最大胸围/cm呼气时的最小胸围/cm呼吸胸围差/cm  在你吸气和呼气时测量的长度相同吗?看看最大的差值约是多少,想一想,它可能说明什么问题?     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    3.测量硬币的直径  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  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进一步地研究:1.黑板上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2.在只有米尺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量出操场的长度,并与步量的结果比较?3.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出炒菜锅的深度。4.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你自己所穿鞋子鞋底的面积。成功关键:1.选择和了解有关器材(1) 测量长度,要根据需要确定测量的精度,测量胸围的长度,选择厘米刻度尺--皮尺(或卷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测量硬币的直径,精度都为毫米,选择毫米刻度尺。(2)选择刻度尺和三角尺只要是做辅助测量组合,三角尺一把或两把,与直尺有不同的组合,具体参看图1(实验指导P8)(3)测圆柱体(硬币)的直径也可选择白纸、大头针和刻度尺组合,先测周长,后求直径。2.工具的使用和读数刻度尺使用的关键是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看刻度和读数也是其他测量实验的基础,具体实验方法可以参看课本p133.数据的观察与记录(1)设计记录的表格: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理的表格(2)审查记录的表格:仔细观察记录表格,知道要测定哪些量,单位是什么,要求精确到什么程度。(3)知道为什么要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测量时有误差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但不能减小工具原因引起的误差,所以求出的平均值的有效数字,数位不能增加或减小,可用四舍五入出来末位数字。增加一课时:探索与研究
测量纸张厚度和金属丝的直径[问题情景]  在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常遇到一些很薄很细的物体,需要测量它们的厚度和直径,如纸张的厚度和金属丝的直径。这些物体的厚度和直径往往不及一般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怎么测量呢?  [探索思路]  可采用"以积累法取平均值"的方法。例如把多张相同的纸紧密叠合,然后再测量。把金属丝紧密平绕在圆筒上,再测量。这样,问题即可解决。  [探索过程]1.测课本纸张的厚度:纸张的总厚度为
,每张纸的平均厚度为
。2.测金属丝的直径:根金属丝紧密平绕的总宽度为
,每根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
。[成功关键]1.测一张纸的厚度,采用积累法取平均值的条件是纸张的规格要相同,并且测量总厚度时要紧密叠合(可用手捏紧)。测量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一般要把封面和封底去掉,因为封面和封底纸张较厚。此外还有注意数纸的张数N,不要错把书的页数当作张数。2.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采用积累法取平均值,同样要注意"紧密平绕"在铅笔上,不能叠起,页不能时紧时松。[问题和讨论]1.影响上述测量方法的精确性的因素有哪些?2.你还能举些可用"以积累法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测量长度的其他实例吗?书本上值得商榷的地方:P14实验内容和要求2."一页纸大约有多厚?"我觉得应改为"一张纸大约有多厚?"专题分享:
刻度尺详解
& & 1.使用前& & 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 &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 2.使用时& & 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 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 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 3.读取结果& &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 4.记录结果& &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 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 & L= 对准前刻度+游标上第n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 *(乘以)分度值& & 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即可。& & 先要找准零刻度线,再看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要注意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写出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________________mm。
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A、分度值的大小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但任何分度值的刻度尺都是可以使用的,所以不合题意;B、零刻线磨损后,可以以其它刻度为起点进行测量,只是读数时注意一下就可以,并不影响使用,所以不合题意;C、量程小的刻度尺适合测较小的长度,测较大的长度时也可以多测几次,将结果相加,也不影响使用,所以不合题意;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是不合格的,也无法准确测出物体的长度,是不能使用的,符合题意.故选D.
测试题精选
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B.0刻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刻度尺是测量()工具.
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