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难吗?

日本高考不难为什么东大人才辈出?
我是听说的。据说日本高考比中国高考简单好多,可是清华北大的排名却比不上东大。为什么中国考的难却比不上考的简单的学生的能力强?还有顺便问一句,日本高考考中文吗?
按投票排序
考过日本高考的人弱弱地答一下。中文比较差,求谅解。利益相关:儿时移居日本,在关东地区就读初中和高中,参加过日本高考(センター試験和二次試験)。1.23更新:
经过知友提醒,修改并补充了Ⅱ处的答案。题主应该是把センター試験当成日本高考了。其实不然,センター試験只是高考最常用的考试之一,算是道门槛,比较好的大学还会其他方式选拔考生。I. 一般的日本高中生考大学有几种,按大学种类来分的话:①考国公立大学:在一月中旬考センター試験(答题卡形式)→第二天网上出答案,自己猜测多少分→向志愿的国立大学提交「願書」,只能报一所国公立大学→被该大学批准的话则拥有去考该大学自己出的二次試験的资格(一般称为“足切り”,人数为招生人数的3倍左右)→二月下旬去考两天的二次試験(论述题为主,每个学校题目不一样)→三月上旬合格发表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大学对于センター試験和二次試験的分数分配不一样,要求的考试科目也不一样。题主所说的東京大学的话,分数是这么算的:把7门科目满分900分的センター試験分数压缩成110分+二次試験不压缩,满分440分=550分在日本考好大学难就难在二次試験上面。因为基本都是论述题,而且范围很广,难度大,没有标准答案。例如東大合格者的センター平均分一般在满分的9成左右,二次試験平均分在6成左右,难易度可想而知了。国公立大学只能报一所,是因为所有国公立的考试日期都在同一天,而且各个学校的二次試験的题型相差较大。②考私立大学根据大学和专业考试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只需要センター試験的成绩,有的需要センター試験+该大学自主出题的考试成绩,有的还需要托业成绩。私立大学可以同时报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一般在2~3月份的某一天考试,大多在国公立大学二次試験之前考完。一般第一志愿是国立大学的学生也会报几个私立大学保底,因为国公立只能报一所,万一没考上也不用重读一年。Ⅱ、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说实话,只要你在日本长大,考上東大的竞争难易度的确比考北大清华容易。很简单的算术题:東大每年招生3000人,而センター試験的考试人数只有55万人。北大清华明年招生多少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中国明年的高考生有900多万人。但是,東京大学和京都大学里的确人才济济。这是为什么?原因之一是它的高考制度。①日本的高考并非一锤定终身。哪怕センター試験没考好,只要过了足きり分数线获得参加二次試験的考试资格,还有再拼一次的机会,毕竟二次試験占的比分更高。在日本高考一年没成功,再读一年两年重新考的例子也比比皆是。②考题的形式。东大的考题难易度并不简单,绝对超越了国内统一高考。这两所学校的二次試験的题目是考的不仅是记忆力、逻辑能力,还考验学生是否拥有结合所有知识的构造能力。③允许了偏科的存在。刚刚也说过,東大合格者的二次試験平均分在6成左右。也就是说哪怕数学考了20分,只要英语满分其他科目6成得分,也有很大可能合格。当然,前提是要突破7门科目九成得分的センター試験关卡。日本的高考制度不是凭刷题和记忆的填鸭式教育就能应付的,它需要考生拥有扩展性、综合性的思维模式。我觉得,正因为日本的高考没有抹杀青少年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所以才允许了天才的存在。当然,不是说所有考上了的人都很厉害,凭着不一般的毅力努力学习的普通人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只是,这样的高考制度确保了在某个方面富有天分的人才们能在不被扼杀的情况下,顺利录取理想的学府。所以,我认为这不是高考难易度的问题,而是能人的才华能保留下来的概率的问题。其他原因有:丰厚的研究资金。東京大学平成24年度的收入预算中,由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科学研究费用达到了849亿日元,占总预计收入的36%。日本社会整体很重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官民都会尽力出钱捐赠资金,2009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就占了日本GDP的3.61%(不包括国防研究费)。在这样的支援下,学校可以采购最新的研究设备,也有了足够的实验资金,常年累月下自然容易得出较为理想的科研成果。更早与国际接轨。下面两张图是日本与中国的海外留学人数的变化统计。比较下1995年的留学人数,日本有59468人,而中国只有2到3万人,考虑到两国的人口,可以发现日本比中国更早地实现了国际化的学问交流。Ⅲ、以下是附录。仅便想了解東京大学的高考制度以及题目的同学。センター試験要求:文科生)
国语200分 数学(100分)x2
外国语200分 世界历史?地理?日本历史?政治经济(各100分)等选2门 理科科目(100分)里选1门
理科生)国语200分 数学(100分)x2
外国语200分 理科科目里选2门 文科科目里选1门文理都是7门科目,满分900分。二次試験题目:文科生要求)语数英 文科科目x2理科生要求)语数英 理科科目x2以下摘取部分考题。国语
现代文,古文(日本的),汉文(中国文言文)
文科生四大题,理科生三大题。下面的是古文题。数学 文科四大题,理科六大题英语
考听力,阅读和写作。文章比较长,就传个作文题吧。题目是用50到70个英语单词描述对下面那句话的想法。物理
三个大题。化学
三个大题。图片里有约20%的题。世界历史
三个大题。第一题一般20行x30字左右的论文,第二题几个4行左右的小论文,第三题是一问一答形式的。下面这题是让考生用20行描述从维也纳会议到19世纪末的期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给欧亚大陆的国际状况带来的影响。对生物、地学、日本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考题有兴趣者请看以下链接。对生物、地学、日本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考题有兴趣者请看以下链接。以上。
最近帮人补习留考数学,顺便看了一些センター試験的教材,然后也看了一些学校校内考的题目。于是突发奇想,去做了一下东大的题目。因为留学生考东大时文科和理科都是小论文的形式,所以我就参考了日本人考东大时的二次试验的数学题。之前正好也有人问东大校内考的难度,于是发几张图上来,大家见仁见智。注:这是日本人考试的题,平成24年(2012年)理科数学部分 这题首先是一个图形几何关系,用函数表示。然后通过直线和圆相交的两点坐标以及勾股定理,把直线长度L的平方表示为函数。再用函数的微分求出函数的递增递减区间,从而求得L平方的最大值,最后求出斜率,再加上三角函数换算公式求出Cosθ。这道题作为第一题的开胃菜,完美结合了函数、几何、坐标、斜率以及三角函数,绝大多数拿到试卷的同学看到这题之后,自信心瞬间被碾成渣。不过要说难度的话,只能说是最简单的一题。第二题考察的是概率和数列。首先按对称性把大三角分成ABCDEF六种小三角,通过代入求得数列D的自表示数列,然后分奇数偶数两种情况讨论。奇数时数列为0,偶数时把数列拆成与后项差的等比数列,最后求出dm的通式。相信这种题目对于做过奥数竞赛的同学来说不难,但可能会很耗时间,毕竟最后需要两种形式的拆分才能得到dm的解。相信做完这一题后,同学们再也不想看到数列了。第二题考察的是概率和数列。首先按对称性把大三角分成ABCDEF六种小三角,通过代入求得数列D的自表示数列,然后分奇数偶数两种情况讨论。奇数时数列为0,偶数时把数列拆成与后项差的等比数列,最后求出dm的通式。相信这种题目对于做过奥数竞赛的同学来说不难,但可能会很耗时间,毕竟最后需要两种形式的拆分才能得到dm的解。相信做完这一题后,同学们再也不想看到数列了。这题是我唯一一道15分钟之内可以做的题目,用到也是大学才学到的曲线积分。第二小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做对第一小题就肯定能做出来。只是…… 这样的曲线定积分对于高中生来说真的大丈夫?这题是我唯一一道15分钟之内可以做的题目,用到也是大学才学到的曲线积分。第二小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做对第一小题就肯定能做出来。只是…… 这样的曲线定积分对于高中生来说真的大丈夫?这题没有找到答案,稍稍写一下思路。第一题让我们证明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成绩不是一个n乘数。这个应该不难证明,n平方+2n+1-1配成(n+1)平方-1,用奇偶性来证明。第二问是第一问的类推,可能要用反证法去套,时间关系就不说了。这题没有找到答案,稍稍写一下思路。第一题让我们证明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成绩不是一个n乘数。这个应该不难证明,n平方+2n+1-1配成(n+1)平方-1,用奇偶性来证明。第二问是第一问的类推,可能要用反证法去套,时间关系就不说了。第五题的前两问涉及行列式和向量,相信学过线性代数的童鞋们都不会有压力。套上数学归纳法求出B和B的逆矩阵,再分别代入A就可以求出答案。第三小问略凶残,在大脑已经开始疲劳的时候要想到用坐标面积来证明,的确不容易,至少我想不到。第五题的前两问涉及行列式和向量,相信学过线性代数的童鞋们都不会有压力。套上数学归纳法求出B和B的逆矩阵,再分别代入A就可以求出答案。第三小问略凶残,在大脑已经开始疲劳的时候要想到用坐标面积来证明,的确不容易,至少我想不到。最后一题压轴题,估计能走到这里的也已经是战斗力超过500的人了。第一小问开场就是一串极为脑残的三角函数计算求最大值,如果放在平时可能还好,但是在之前5题的摧残下还能拥有如此计算精度的人我只能给他跪了。第二小问则是第一小问的升级版,三角函数夹杂着指数计算,最后分类讨论。最后一题压轴题,估计能走到这里的也已经是战斗力超过500的人了。第一小问开场就是一串极为脑残的三角函数计算求最大值,如果放在平时可能还好,但是在之前5题的摧残下还能拥有如此计算精度的人我只能给他跪了。第二小问则是第一小问的升级版,三角函数夹杂着指数计算,最后分类讨论。个人认为用竞赛题难度形容东大一般入试的校内考试恰如其分的,不至于是那种「国内随便拉一个北大清华的都能轻松做出来」的程度。第五、第六题的难度确实很高,要是你能全部做出来,相信不会发表那种「好简单啊」之类的意见。至于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了。能考上东大学部的日本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膜拜完之后还是洗洗睡吧。个人认为用竞赛题难度形容东大一般入试的校内考试恰如其分的,不至于是那种「国内随便拉一个北大清华的都能轻松做出来」的程度。第五、第六题的难度确实很高,要是你能全部做出来,相信不会发表那种「好简单啊」之类的意见。至于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了。能考上东大学部的日本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膜拜完之后还是洗洗睡吧。--------------------------------------------------------------------------------------------------------------------------------------------PS1 如果在小春或贴吧看过这个帖子的话,那里的帖子也是我写的,不是抄袭。PS2 不知为何像是冒犯了一些朋友,在此说明一下,我从来没有觉得中国的高考简单,也没有歧视数学竞赛同学的意思,只是觉得能把这些题目全都做对的人很厉害,加上其余科目,能考上的人确实是日本社会的精英。在此恕不讨论国内高考难度和竞赛难度以免偏题,谢谢。
求别黑11区高考,也不要觉得考我校容易。中心入试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全国性统考,一张卷子,然后根据你这次中心入试的成绩,报考你心中的学校,11区人只能报考一所国立,还有几所私立,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心入试不容易。只有你达到一个很高的分数,才有资格报考我校。当然,中国人参加中心入试,可以选考中文。然后你报考了我校,就开始你真正的考试了,首先是书类选考,就是材料选拔,然后校内考笔试,面试,最终定下是否合格。对于校内考笔试,自己有机会上百度搜一搜看看吧,而面试的时候都是一大帮教授在问你问题,都是一个个过,所以,如果这样选拔不出人才,那如何选拔的出来人才。对了 还有一点忘记说了 日本的考试评分标准不同,都是先看答案,再看步骤,答案不对,不看步骤,答案对了, 再按步给分, 我不知道议论最多的那个答案里面的大神居然有那么多,我也是江苏人,08年高考,葛大的卷子,160+40满分,我就147+30,估计比不过你们大神。
唔../翻译了一下
的6道题目..中的前5题(第6题实在没必要...), 前4题随便送送, 让大家开开心心来考试, 考完4题回家睡的节奏吧...以及感觉写答案的人思路略神奇, 本来看他的-过程-鬼畜(公式恐惧症末期)以为第6题是一个压轴神题的, 结果读完发现其实还是第5题更难一点= =..不过思路要是像写答案那位这么神奇的话再简单也抢救不了吧...因为是随手翻译所以可能有写错的地方= =.
高考简单和人才辈出有何逻辑关系?
2012年东大的某道语文题:阅读中国古典典籍《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对齐侯问章节,回答问题: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晏子是如何论证君臣之间“和”与“同”的本质区别的?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治理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是什么?
不难那是给留学生用的考试不难,给日本人学生用的还是挺难的.要照顾留学生,特别是要连非东亚国家出身的一起照顾,程度好一些中韩学生看留学生考试就觉得简单了.日本的大学算是独立招生,国立大学又控制学生人数,一个学校一届才招一千多人.学校自己给日本人学生出的考试题不比国内高考简单,因为不用照顾了,来考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花钱求虐的.传统的大学排名看科研能力,日本的国立大学是国家科研机构的一部分,能获得经费支持容易出成果,现在的科研是靠钱堆出来的.东大作为日本最好的大学能获得的扶持比其他学校多不少.北大清华近几年能拿到的资金可能不比东大少了,但东大已经按这个标准领了几十年了,积累自然是要丰厚一些.
难道一群大学的水平不是主要由硕博部分撑起的么
-東大難不難考的問題其他知友都已經答得很完整了,所以小生就順便回答一下貴下順便提的問題还有顺便问一句 日本高考考中文吗?答案是,至少東大是考的。不過考的不是「現代中文」,而是謂以「漢文」之古文言。Σ(?Д?;≡;?д?)-
中国的高考难易程度是用来筛人分配教育资源的,而且受国情影响,很大程度上你是随大流不得不去考的,折腾半天只能得到进大学的机会,进了大学反而没人管了,于是自己堕落了的有的是。而日本的教育制度,参加高考的学生想参加高考的都要自己拼命,自己报社会补习班什么的,主动性要强,不想上大学的中学毕业就撤了,所以同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区别就在于过独木桥的目的,中国更多是为了分配资源,学生也只是为了给家里一个交代,分出名额就不管了。日本筛出来之后是真当回事儿去培养的,加上日本对教育历来就比中国看重的多,以及日本民族天性有种固执的特性,善于钻研,所以日本高考题目相对中国简单,但是考出来的人才不比中国差。顺便一答,中国高考考日文吗?人家自己的高考考隔壁邻居的语言干啥?(我理解答主的问题是日本学生高考里有没有“中文”这个考试科目,理解不够完整,其他答案已有更细致的描述,我这里理解不够到位,还请见谅。)PS:鉴于评论有人说我是中介,在此声明,本id介绍“我是杂志”四个字不是在胡说八道或者假冒名义,这天底下关心留学二字的也不是只有留学生和留学中介。如果对答案有反对看法欢迎交流,因为毕竟操作此号的也是人,从留学的角度来说也有片面的见解,在知乎上交流也是出于媒体职能,关注各种留学话题以作素材,但勿以中介呼之,受不起。
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不是选拔出来的
贵校的本科生真的不咋地。研究的成果真跟基础培养不一定正相关。贵校真正的瑰宝是一群没日没夜没假期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研究人员(尤其是教授)我们的T教授,六十多了还亲自动手做实验。每周只休息一天,半夜两点还在回邮件给学生改文章
大学入試センター試験和高考是不一样的。
日本的大学一般都是自己出题,自主招生的。考生根据自己的センター試験的成绩选择大学,提交申请书,然后参加该大学的入学考试,面试。センター試験更像是一个卡尺,而不是敲门砖。东大要求的センター試験满分900分,通常情况下只有达到满分的70%左右的分数的人才有资格报考东大(年份不同有波动)。就是说:有资格参加东大入学考试的都是尖子生。之后,东大进行第二次自主考试(满分440分)。センター試験的成绩由900分折算成110分,合算到第二次成绩中(最终满分550分计),这个成绩才是东大的最终成绩。东大的标准分数一般在70左右。即是说,即使你得到了センター試験的70%左右的得分(尼玛,这已经堪比一本A段了吧?),有幸参加了入学考,最终也只有成绩最优秀的2%左右的人能真正考上东大。你说难不难?当然,这是日本考生的流程。外国人的不一样。
センター試験也许确实不算难,但东大的校内考,面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题主...你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啊。。。考试的目的是用分数把人区分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分高者都是人才,分低者....你懂(^V^)而难不难,在出题人的操作尺度下(我的意思是不弄玩极端难和极端易),根本就不影响区分/人才录用。说白了:高考难不难和出不出人才的相关关系是很弱很弱的!出不出人才跟那三年(或者更多年)的培养有重大关系而跟那一次的选拔形式没大关系!举个例子:我是山东的考生。12年的时候那一届的数学出简单了,高分一大片,我们校当时满分我印象中得有十个以上。据说,仅仅是据说:某实验班的班主任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实验班这种东西你也懂就是一群尖子生加强连)吹过了说这次数学一点都不难! 结果就是13年的数学,TMD坑死我们这一届了!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所有科目里区分度最大的一科,也就是最能拉分的一科。12年山东一本线理科582,你知道13年多少吗?554!你问我难不难?废话当然难!可是一点都不影响考生录取。该上清华的上清华,该上技校的回技校。ps:感谢知友@贺磊磊 指正。12年山东理科一本线为582。
日本高考不需要像中国这么selective,自己算算东大在日本的录取率和北清在中国录取率就知道了。东大在日本的偏差值跟复旦那个级别的学校在我老家湖北的偏差值差不多。
堺雅人考大学时,早稻田非第一志愿,某 国立大学 是第一志愿,但是考砸了,因为数学考了0分。小学三年级在学分数 通分 的时,对数学产生厌恶,虽然一直学到高中,但是觉得很痛苦。考出0分的这场考试,考试时间九十分钟,只有六题证明题,但一题也不会,最终只能在 考卷 上写诗,还写了很多首,表达当时的心情。还在考卷上写上请愿书,表示若能够上榜,一定会好好学习,可惜还是落榜
中国高考选拔的人才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没几个人会相信现在和东大毕业生在同在一个研究室搞研究的我是中国高考的炮灰~三本毕业
美帝高考也不难,为何人才辈出。
从日本高考制度以及东大这所学校本身的角度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在日本进大学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是考试,另一种就是免考的推荐。当然也有推荐加考试的,但那种基本上还是推荐,只要不是太过不去,总是能通得过的。采用推荐方法的主要是私立大学,也有少数公立大学,但没有国立大学。要进国立大学,就只能先进考场。也就是说,跟中国的高考以及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校长实名推荐制”类似。日本没有全国性的大学统考,都是各校各学部(相当于中国大学的系)自己命题,独立招生。有点像中国大学的研究生院的招生方式。但是在此之外文部科学省属下又有一个叫“大学考试中心”的政府机构,这个机构每年主持一次叫“中心考试”的考试,就使得本来因为各个学校单独招生而造成的混乱更加变本加厉。日本高考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上述的所谓“中心考试”,另一种是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前者类似于以前的全国高考,后者类似于现在的研究生考试。问题就在于各大学如何通过考试招生了。各个大学对于两种考试方式的搭配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大部分国公立大学的做法是这样:首先用中心考试成绩来设置报考限制,规定必须参加几门以上的中心考试,总分达到多少以后才可以报考。少数特立独行者不管中心考试成绩,只自己出卷子给学生考;还有少数比较懒的只看中心考试的成绩。日本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何呢?看看去年的日本高考有关新闻就知道了。人民网东京1月19日电(赵松)类似中国高考的日本“大学入试中心考试”于18日、19日两天举行,今年日本全国参考人数为56万672人。考试期间,部分地区因交通等问题出现考生迟到等状况,需重新组织考试。今年的大学入试中心考试考场数量是历年做多的,分别设在日本全国685所大学和158所短期大学内。报考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约占八成,为44万多名,往届毕业生11万多名。报考人数相比去年减少近1万3000人,减幅为2.2%,而实际上应届高中毕业生全体人数减幅更大,同比减少4万人。而中国2014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约占总人口0.67%;而日本2014高考报名人数为56.672万,约占总人口0.45%。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来说,数据已经相当可观了。所以,日本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从报考人数可窥一斑。那么东大在日本大学中究竟有多“贵族”?上面提到的国公立大学又是什么情况呢?日本大学是被公开地分为三六九等的。日本的整个高等教育像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处于这个金字塔高层的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大学和九州大学这七个战前被称为“帝国大学”的大学。接下来一般就是像东京工业大学、一桥大学、筑波大学等国立大学和庆应、早稻田这两个私立大学,然后是其他国立大学、公立大学、私立大学这样的顺序。再看看这几年东大的排名情况(懒得找图了。。凑合看看吧)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3 亚洲排名
1综上所述,东大就是日本国立大学中的国立大学,名牌中的名牌。其中的学生,也是日本社会精英中的精英。东大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举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政治家就不列举了,比较尴尬)::1973年得主。: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博士班毕业)。: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10年得主。: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8年得主。:日本著名,一代文豪。: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豪。(肄业):日本著名小说家,一代文豪。: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豪。:著名小说家,被日本文学界推崇为经典的唯美派大师。答着答着就跑题了。说高考不难,若指的是上文提到的中心考试还算说得通,但对于想进入名牌大学的学子来说,就难于上青天了。因为有自主招生考试的存在,这第二道门槛几乎拒绝了一切闲杂人等。资料来源于网络及俞天任所著《冰眼看日本》爱教网会员
记住用户名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爱教网:
当前位置:
韩国高考难吗
高考不仅仅是中国学生的战场,也是很多国家学生改变命运的方式,有的甚至更加残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高考制度,也体现着不同的教育政策,下面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韩国高考,先来看看韩国高考难吗?韩国高考难吗韩国高考又称“大学修业能力考试”(简称“修能”考试),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4门科目(上午8时40分开始考国语,休息20分钟后开始考数学。下午考英语,最后是分文理科的选择科目考试)。之后还要经过大学的层层面试才能被录取。据韩国高等院校教育协会统计,今年韩国各大学计划总招生67万人,远高于考生人数,但其中4搜索年制大学只计划招生377463人,比去年减少了约1.2万人。在韩国,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名校毕业生在社会各个部门占据要职,因此进了名校就意味着拥有了良好的人脉关系,“已成功了一半”。在很多韩国家长心中,能否考上名校不但关乎孩子的前途,甚至还影响婚姻,“从名牌大学毕业,在相亲时才能找到合适的对象”。这无形中带给考生巨大压力。每年考试时,高一高二的学生们还要举标语,喊口号为考生加油打气。这种助考形式也给考生们增加了心理压力。如果高考落榜,依然抱着上名校希望的学生只能复读再考,还有些人不得不直接就业。在重压之下,有些人想到靠作弊骗取好成绩。2004年,韩国发生学生利用手机集体作弊事件,7所高中的240名学生涉案,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媒体在抨击这种不光彩行为的同时,也在反思高考这种凭成绩给学生打上等级烙印的制度存在的弊端。不光是作弊,一些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甚至因高考自杀。近几年常有考生因成绩不好而自杀的事情发生。残酷的高考也给韩国家庭增加了负担。高考如今在韩国已形成一个产业,各私立补习学校纷纷利用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开办各种辅导班。学生们从学校下课后,不是回家,而是直奔补习班学习到深夜,有些学生甚至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到补习班学习。据韩国媒体报道,去年,除在公立教育的投入外,韩国家庭在子女私教上的花费已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之首。“四进五出”彰显竞争压力有韩国媒体这样形容高考:“这是一年一度决定人命运的大型活动,比死刑更残酷,只有少数人能在高考后成为贵族,大多数人都将沦为被害者。”然而高考只是彰显韩国社会竞争压力的一个侧面。韩国人从小就被家长塞进各种辅导班里接受锤炼,竞争意识自此就已深深被植入韩国人心中。成年后,韩国男子还必须忍受近两年的强制兵役,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煎熬。进入社会则意味着一种新的竞争压力。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形势不算太好,青年失业率已接近8%。如果不努力保持知识的更新,很快就会在无情的考核评价中遭人抛弃,整天为失业忧心忡忡。因此,“四进五出”(一天睡4个小时,就会金榜题名;一天睡5个小时,就要名落孙山)不只是用来形容高三学生生活的苦痛,而已成为韩国社会的流行观念韩国高考时间从2014年起,韩国高考在每年11月分两次进行,中间间隔15天,考生可自愿选择考试次数,成绩取两次考试中分数高的一次。韩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高考制度,每年8月和11月分两次进行考试,但因两次考试的时间间隔和难易度不当引发质疑,于1995年起仅在每年11月进行一次考试。相关新闻:韩国2015年高考(韩文名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简称“修能”)于当地时间13日上午8时40分在韩国各地考场举行。  报道称,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同比减少1.01万人,为64.06万人。高考按国语、数学、英语、社会及科学、第二外语及汉文的顺序进行,于下午5时结束。为了避免飞机起降产生的噪音影响考试。从下午1时10分到35分,实施英语听力考试的25分钟,禁止飞机起飞和着陆。韩国国土部相关人士表示:“因为部分航线将有所调整,请旅客一定要事前进行确认,以免错过航班。”韩国高考科目2013年韩国公布了“2014年度高考体制改革方案”,将每年一次的考试方式改为分两次进行,同时将考试科目缩减一半。考试科目也由八门缩减为语文、数学、英语和探求4门。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考试分为A型(比现行高考出题范围小、难度低)和B型(与现行高考相当)两种,考生可根据大学的招生标准自主选择。韩国新高考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等级分为9等,每年的等级比例根据每年的考生人数确定。以上就是韩国高考难吗的全部内容,相信对于同学们来说,每一个国家的高考题都是难上加难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上大学的。更多高中资讯,敬请关注。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
韩国高考时间
韩国高考科目
看完这篇教案后,您心情如何?
可爱的猴子
一键登录:爱教账号
一周热点资讯
Copyright (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号-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