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故宫博物院课文介绍自己教室。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3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达标训练检测 新人教版.doc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训练?达标检测 第三单元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矗立chù
琉璃瓦líu
B.湛蓝shèn 蟠龙pán中轴线zhóu
C.击磬qìn? 雍正yōn?御花园yù
D.额枋fān? 妃嫔bīn金銮殿l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骄健 错综相连
玲珑 池馆水谢
和谐 点辍其间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在句子中。
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2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2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5.2012?铜仁中考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④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①④③②
6.综合性学习。
1学习了《故宫博物院》一课后,旅行社聘请你带领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100字左右
答: 2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出两条建议,不要让故宫筒子河变成垃圾河。
近日,故宫外围的筒子河发现大量垃圾,多为游客丢进河内的食品外包装等。2月28日17时,北京环卫集团集中40多名工人清理,共捞出4吨多垃圾,其中有1万多根吃剩的玉米芯。
选自日《北京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故宫博物院导游词400、_百度知道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400、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央,正符合“紫微居”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土占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共征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婚等重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轴红,这条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的部分分为“外朝”,以太和、和、保和三殿为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三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的“工”淄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有三层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最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内廷”还有为皇家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花园、乾隆花园。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英武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栏杆,形似玉带。故宫建筑绝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的建筑除了突出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各组建筑独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建筑的等级差别。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渊阁西头那一间。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仅能容纳一个楼梯,但它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最高等级,为外朝三殿最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淄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举行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臣按吕级跪伏在广场,仰望着云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载沣急得满头汗,只好哄着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说来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现在我先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故宫位于北京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东厦旅行社的导游,名字叫余旭芸,大家叫我余导游就行
北京故宫导游词400字各位朋友,先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现在我先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各位朋友,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门之北,雄伟壮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好,下面请各位去参观末代皇帝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太和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这里就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好!这里可以拍下远处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个影,过一会儿,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各位朋友,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好啦!故宫的前三殿讲解到此结束,现在请大家参观保和殿并稍适休息,我们10分钟后集合,谢谢大家!
各位,故宫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现在,我介绍一下故宫的后半部分,即“后寝”。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可以在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宫中路的讲解到此结束。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央,正符合“紫微居”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土占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共征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婚等重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轴红,这条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的部分分为“外朝”,以太和、和、保和三殿为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三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的“工”淄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有三层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最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内廷”还有为皇家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花园、乾隆花园。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英武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栏杆,形似玉带。故宫建筑绝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的建筑除了突出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各组建筑独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建筑的等级差别。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渊阁西头那一间。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仅能容纳一个楼梯,但它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最高等级,为外朝三殿最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淄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举行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臣按吕级跪伏在广场,仰望着云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载沣急得满头汗,只好哄着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说来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故宫博物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十天内免登录
双生读博 故宫也是“教室”(组图)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  故宫学在读博士生鲍丽达
  南开大学博导何孝荣(左)与故宫学在读博士生刘玉
  从2003年故宫学的提出,挖掘故宫文化内涵,弘扬几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不断努力的目标,故宫学也相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开设了硕士招生和研究方向。日前,郑欣淼出现在南开大学的课堂上,为南开大学和故宫博物院联合招收的故宫学博士生授课。“首批故宫学博士生”随即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关注。
  故宫学都学什么?为何会有这样一个招生方向?故宫学博士招生和培养花落南开大学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渊源?首批故宫学博士生们又是怎么看待其专业的?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郑欣淼院长、南开大学的何孝荣老师和两位故宫学博士生,为你揭秘故宫学博士的点点滴滴。
  发挥博物馆和高校优势 联合办学“不是简单合作”
  从10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来自黑龙江大学的刘玉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鲍丽达,是全国首批故宫学仅有的两名博士生。按照原先的计划,这个数字本来应该是三名,“但报考另一位导师的考生没过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史中心主任何孝荣告诉记者。
  10月20日,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现故宫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郑欣淼作为专业课老师来到南开大学,为本学期刚刚入学的两名故宫学博士生授课,这也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导师第一次为故宫学博士授课。
  刘玉和鲍丽达所学专业全称为故宫学与明清宫廷史,系南开大学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办学。谈到双方的合作,郑欣淼告诉记者,“故宫学与明清宫廷史博士是发挥了两个单位的优势,故宫有文物的优势,南开大学有教学的优势。”郑欣淼进一步告诉记者,对于联合办学,南开的历史研究、宫廷史的研究都很有影响,有一批很好的学术方面很有成就的老师,历史研究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明清宫廷史的研究方面很有特色。而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大量的文物遗存,两方面的结合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无论是明清宫廷史的研究、文献的研究,还是包括实物文物的研究方面,“我们的合作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博物馆和一个学校,而是包括人才的培养、研究思路的开拓(等方面)。”
  据了解,首批故宫学博士生采取的是双导师制度,由故宫博物院和南开大学各出一名导师进行指导,刘玉的导师是郑欣淼和何孝荣,鲍丽达的导师则是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薇。双导师联合办学的好处是,学生既可以在学校接受正规的严格训练,阅读学校文献,聆听老师的教导,同时也可以到故宫去考察、学习,“通过文物、遗迹做进一步的研究,对她们的未来和她们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郑欣淼说。
  而据何孝荣介绍,故宫学研究主要包括紫禁城宫殿群、文物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以及故宫博物院历史等方面。“故宫本身是几千年文化的精品,无论是建筑还是其他的藏品。研究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故宫学是郑欣淼在2003年提出,对于设立故宫学博士生招生方向,郑欣淼曾说初衷并非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要挖掘故宫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不过,鉴于故宫学本身与一般公众的距离相对比较遥远。挖掘文化内涵和弘扬传统文化,还有不少工作要做,郑欣淼说,故宫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教一批专门人才来研究,但是故宫学的成果,不光体现在写文章、出书等方面,“很可能是以一个展览的形式,在展览保护中来体现。另外一个就是专家研究的成果,需要向社会宣传,比如录了电视片,(能)通俗地来说明,(以及)包括很多介绍故宫文物的书籍,故宫的文物的介绍。”
  但他也表示,对于故宫学的推广也不能操之过急,“学科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不能拔苗助长,只能慢慢地发展,不会人为地搞突击。有了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我觉得就是一个很骄傲的成果了,关键的是实实在在做工作,实实在在地通过我们的成果来推动,(这)绝对不是搞个声势浩大的活动(就能)推动的。”
  首次博士招生花落南开 学习3年且非定向培养
  目前为止,国内有关故宫学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有好几所,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但招收的都是硕士生。
  何孝荣告诉记者,其实早在这些设有故宫学的兄弟院校开设故宫学之前,南开大学很早就跟故宫方面取得了联系,但中间曾一度停顿。他曾给郑欣淼的《故宫与故宫学》写过书评,“看到书里面说要跟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当时我就灵机一动联系这事情。”但并没有很快办下来,后来直到2012年8月份才落实。
  在何孝荣看来,当过文化部副部长和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的郑欣淼,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担当。“他的论文里也提到,故宫连接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所以把故宫学提出来更好”。而且,“台北也有一个故宫博物院,根据他的说法,一个故宫,连着两岸。当然还不仅是两岸,还有很多文物流失到全世界。我仔细分析过他书里面的阐述,不是像专门做陶瓷,专门做建筑,只是围绕着东西的本身。他想通过比如光绪皇帝坐过的椅子,光绪皇帝本身跟这个事情可以联系,通过椅子来反映这个时代。一部中国史,整体就都连起来了。”
  这个涉及“自发和自觉”的问题,用博士生鲍丽达的话说,“以前对于故宫所藏古瓷器或者古玉器等藏品的研究,以及对紫禁城建筑的研究等等,其实都是对故宫的研究,也是属于故宫学,但是没有故宫学的概念,有了这个概念之后,研究对象的属性就更明确了,就自觉了。以前都是自发性的,研究建筑的归到古建筑里去了,研究瓷器的可能归到考古里面去了,故宫学概念提出来之后就是一个转折。”这个“自发”和“自觉”的现实,用郑欣淼的话说就是,“故宫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是大家没有认识到,提了故宫学这么一个学科概念后,目标建立了,当然就自觉了。原来都是自发的。”
  据了解,故宫学博士跟其他博士一样,也是上3年时间。毕业之后是否可以在故宫上班?何孝荣告诉记者,故宫学博士并非定向培养。
  (下转B02版)
本文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8693条
评论15540条
评论13969条
评论11836条
评论11423条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宫博物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