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23 男 产后脱发严重怎么办超级严重 求救 我快疯了 直接 有效 的办法!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万圣节过后,随着年末商潮和圣诞节临近,不光有新作推出,更会有各种给力的更新以及优...
盘古越狱团队今天发布了盘古越狱(Pangu.io) for iOS8 1.2.0 版本。新版本目前仅兼容 i...
没事别拆来玩。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IDC 最新提供的数据了解,2014 年第二季度,Android 的全球市场份额...
联想以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自己获得了专利、市场、品牌以及人才等资产,并...
虽然Cydia已经支持iOS8.0,不过依旧有很多插件没有支持iOS 8,所以小编在这里汇总了一...
无论是三星还是微软,每隔一段时间都能为苹果粉丝带来喜闻乐见的“卖队友奇闻”。
好马配好鞍,好表配亮罩。
这两年最火也最精彩的美剧想必是由奇幻巨作《冰与火之歌》所改编的《权利的游戏》,...
《好多蛇啊》( Too Many Snakes )是一款由游戏开发商 WhaleFood Software 所推出...
《piaScore》的中文名字叫做“免费電子乐谱浏览器”,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浏览、编辑电子...
由开发商 Think Productivity 推出的《DropTask》可以称为“视觉系”To Do 应用,它允...
还没到神奇周四,就已经有开发商按捺不住发布新作了,独立工作室 Antonio Uribe Prado...
《乱斗西游》是2014年网易自研3D动作手游力作,游戏以经典西游剧情展开,在普通手游RP...
近日一款内容颇为神奇诡异的作品《拳击木偶》(Puppet Punch)上架了,这是一款类似...
防摔保护壳哪家强?上众筹网找 Neverdrop 帮忙!
随着iOS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纷纷选择iOS平台作为首发平台,也有像《最长的旅程...
近日,罗技正式发布了新一代 iPad 外设,包括新产品“Keys-To-Go”便携键盘,以及新版...
随着 iPhone 6/6 Plus 的问世,各手机壳厂商也是纷纷忙活了起来,除了要做到紧致贴合...
就在金色款 iPad 发布后不久,我们就拿到了一组适配新版 iPad 土豪金配色蓝牙键盘的照...
Olloclip 向来以推出夹带式的镜头闻名世界,出品的镜头配件做工优异、性能良好,在爱...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号码太多。
就在我们翘首期盼着苹果公布其移动产品线最新阵容的时候,贝尔金却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
求救,我快疯了,iphoneSDK安装竟然没有iphoneSDK选项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小苹果,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所有的东西都折腾好了之后,运行Xcode竟然没有iphone项目,在网上一顿狂搜终于发现在sdk安装到&自定义选项&中竟然没有iphoneSDK选项,又哪里出问题了?(系统已经是10.5.2)
本人刚接触mac
可恶的apple,搞死了,不是这个地方差点就是那个地方差点,整个过程就没让人舒服,我只想写代码呀,前面却折腾了一周
是不是在安装10.5的时候要输苹果用户ID的?只有那步跳过的,真麻烦死了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87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就是没有,然后再找相关资料,发现安装少了iphone的授权说明跟SDK安装选项
哎,看来apple跟我绝缘的
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找到解决办法的要 帮忙的啦,太烦躁了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图片始终发不出来,郁闷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02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你现在的xcode是什么版本号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装的是那种简化过的10.5(apple mini 老光驱对D9支持不好),没有xcode(这个应该没问题吧,只是去掉了些驱动语言包和xcode)
后来装iphone SDK,里面的xcode 3.1安装没有任何问题
今晚把机器都重装了一下还是没问题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不是没问题,是问题依旧,已经疯掉了
xcode后来是3.1 到其安装的目录里面可以看到10.4跟10.4SDKS就是没有iphone sdk而且在新建项目的时候也没有iphone 项选,所以当然没有什么cocoah touch之类的选择,只有mac 程序的大选项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02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Mac Mini G4 or Intel?
威锋旗下产品
Hi~我是威威!
沪ICP备号-1 丨 深公安网监备案号 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死理性”的強迫癥剝奪了我一切樂趣 我快瘋了 求救 | 心事鉴定组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623079人加入此小组
(剛在死理性小組發了,被建議到這,謝謝所有好心人!)本人受着想知道一切的强迫症/焦虑,任何東西都想知道他最本質的原理,不管与自己有没有关,不知道什么是兴趣,不会像正常人那样只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非常煎熬,怎么能不想这么多,放松,甚至喪失了本能、直覺,已经因为这个退学。原來一直驕傲自己是死理性派,喜歡一切有‘意義“的東西,但現在我覺得自己快瘋了。不知道这里的人有没有耐心看,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两个月来的状态就是思维逻辑特别混乱,只是想找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说说,这里好像最合适,总之先谢谢大家。想知道真正你们这些死理性派的想法。我本科剛畢業,major數學,minor了計算機、物理,以為自己就是死理性派了,其實學的全是皮毛。研究生讀了一個月因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一個月前休學。之所以不去焦虑抑郁强迫那类的小组发帖,是因为那里的人的癥狀大多是有外因造成的,而且大部分是“那种类型”的人,我不知道怎么描述,也许我想表达的是“死理性派”的补集。但我原来一直认为自己是死理性派,虽然现在觉得我是伪的,因为我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总是有种不想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同流合污的感觉。跟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也說不清楚。我的癥狀的例子太多了,舉個典型的:我玩魔方,就想知道它的一切原理,可是太難了,涉及到群論什麽的,要看的太多了,我又不想只會解魔方。還有折紙,那天看了個Vi Hart的視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那次是關於Flexagon的,我就做了幾個,覺得它的原理也很複雜,然後又聯想到所有小時候玩過的折紙,覺得都有數學原理,自己什麽也不會折了,沒有本能的興趣了。用網頁、用軟件、遊戲(昨天看到果殼有個掃雷的明信片,就重玩掃雷,就想知道它背後的算法,很小的時候就能憑本能學習、玩了也,現在爲什麽想這麼多!)就想知道它怎麼編程出來的,看見電腦、手機想知道所有從最基礎的原理。但這些都不是能一下就知道的。看見太陽,我就想瞭解各種偏角變化,然後就想越來越精確。聯想到越來越多。去學開車,打方向盤都不自然了,想著受力分析,我預計不到車會怎麼走,造成什麽效果,只想分析各種力,但是連直行的受力分析都不會了,然後想到走路的原理,走路都差點不會了!看反光鏡就會想算各種反射,角度什麽的。回家看到我們家的樓,我就想搞清所有的結構,網上下載的圖不清楚,我就在樓裡上上下下了5個小時,還拍照,然後回來用畫圖工具畫直線,看哪層對應哪層,然後就發現得要透視知識,照片拍的是仰視還是俯視,傾斜角度的變化。想到昨天還看的裸眼3D,3D立體圖什麽的,然後想著想著覺得看東西都不會看了,眼鏡都不會用了!但沒見哪個賽車手、哪個學美術的會數學的(對我來說每個受力分析、透視分析都很重要,我瞭解了才能去做。)不光是這些有數學原理的,包括最新的事件,例如莫言獲了諾貝爾獎。聽到一些消息我就想知道關於諾貝爾獎的一切:比如。但是誰說的我又覺得都不足以確信,一定要給我證據。然後就想總結所有獲過的中過人,想瞭解每個獲過諾獎的人。看書看到任何一個不認識的名詞,我都要把他查出來。總覺得不能淺嘗輒止,甚至爲了瞭解那個人再去把他的相關書都讀一下,於是就這樣了。去超市買東西,比如買油,我就想知道所有種類的油,所有成份含量,所有成份對人體的作用。做運動,想知道所有動的方法會影響哪個肌肉,所有生理機理。做飯、洗碗什麽的都想搜集所有的方法,找到最好的方法再去做。最近的temple run帖子很火,原來從來沒聽說過這個遊戲,但看到這個帖子我就想知道具體所有的分的算法,收集所有死的方式,又想到編程。總之就是沒有任何選擇,看到所有的信息都要去研究、驗證、想。還有我知乎的幾個問題也能體現我的病癥我再也不能從經驗中學習了!20多年活著的經驗都讓我差點不會走路、看不見!覺得世界越來越不真實!想總結一天內聽說的所有新東西,總結所有自己的心理活動。但一想寫不知道按什麽邏輯,怎麼寫都不完美。一直以來我都停留在理論階段,不去聯繫任何實際,甚至覺得那些寫給layman的有點幽默的科普都不好,甚至覺得任何想把數學弄得有趣味的文章我都不喜歡,我只喜歡嚴肅的學術,pure的理論。學傻了!現在才發現自己錯了,無法跟世界、現實接軌!但我跟Sheldon那樣的天才差遠了!沒有任何慾望,覺得生活一切都好麻煩,世界一切都好複雜。任何事任何事,我都想知道最好的方法,知道最深的原理,知道最正確的答案。總結癖、分類癖、考據癖。都是極端了。我真的很痛苦,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想法。還有我的追求完美,還要急速,所以導致一事無成。寫這個,我也想把所有的癥狀表現都說了,讓他完美,可是我又急著知道大家的想法,想發了好幾次都覺得沒表達清楚,今天終於克服讓他就這樣發佈吧!所有的人都勸我放鬆,我最近休學在家都是一直在家人的帶動下放鬆,去跑步、森林散步、爬山,但我都是很不情願的跟著,這樣被動的放鬆我覺得也沒什麼效果。接受到外界任何信息腦子都會開始想這些。其實本科開始(從認識到數學物理這些“有深刻意義”開始,不知道什麽是“有意思”了)我就有點焦慮,家人就老勸我放鬆,最後一年可能因為一切有了著落,有了自信,所以特別放鬆,感覺也能正常與人相處了。但一開學開始新的生活,就一下不知道怎麼回事了,嚴重到強迫癥了。我覺得我也不是放鬆就能解決問題的,感覺是這麼多年,都是記憶式地學習,總想知道更多的知識,而不是自己思考(比如一個哲學問題,我自己沒有想法,總是想知道有名的哲學家們都提出過什麽想法,總覺得自己不管說什麼,都有人提出過,都被否定辯證過,就什麽都不敢說。我能欣賞讚歎一切人類的智慧,可是自己完全沒有創造性的智慧),腦子越來越不靈活,思維越來越不發散,但又想做那樣的人,所以覺得得鍛煉思維。不知道是不是放鬆反而這些功能就恢復了,還是放鬆更鍛煉不到腦子,更呆了。
+ 加入我的果篮
看了果壳(尤其是谣言粉碎机)之后,我开始怀疑接触到的很多东西,这种强迫已经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我的人际交往..也为此而苦恼中..
低危抑郁症,楼主,我知道你会去查的..
"感覺是這麼多年,都是記憶式地學習,總想知道更多的知識,而不是自己思考(比如一個哲學問題,我自己沒有想法,總是想知道有名的哲學家們都提出過什麽想法,總覺得自己不管說什麼,都有人提出過,都被否定辯證過,就什麽都不敢說。我能欣賞讚歎一切人類的智慧,可是自己完全沒有創造性的智慧),腦子越來越不靈活,思維越來越不發散,但又想做那樣的人,所以覺得得鍛煉思維。"楼主,你遇到新鲜事物就去查找相关资料,可是你是当作知识加以记忆,可是你有用心好好的理解思考吗?术业有专攻,偶尔涉足的陌生的领域你连基本的都不知道,想要了解透彻是不可能的,我想这你也是知道的;可是我的意思不是让你去了解基本的知识,而是放弃,因为你的过去告诉你, You can not do it !当然,别人总结出来的和自己思考出来的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不需要考虑什么是否有人已经提出有人反对,自己思考出来最好(但以后再次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感悟),自己思考不出来也是很美好的,因为一切又归于神秘..
楼主你反复读过的书有哪些?可以给我个书单吗?我猜没多少..
这完全就不是死理性……
的话:低危抑郁症,楼主,我知道你会去查的..太感謝你看完並且回覆我了!我當時看到“低危抑郁症”沒查,因為就按字面理解了一下,就以為是“低度危險的抑鬱癥”,還心想我根本不是抑鬱癥啊。看到今天你的新回覆,我就去查了一下,還沒有完全看完,看了幾句就覺得finally find it! 這個中文翻譯的太不好了,Low Latent Inhibition!我之前自己分析自己的問題就跟人說過:“每個正常人對潛意識都是有選擇的,只有10%外界信息被接收進入意識,但我好像失去了這種選擇功能。每天經歷的90%都被迫讓我接收到”。之前就是覺得那些:抑鬱、焦慮、強迫癥都不能貼別貼切形容我,沒想到真的有人研究這種具體的癥狀命名了它!現在有點興奮。繼續看看。再次謝謝你!另外,你是怎麼聽說這個的呢?
的话:楼主你反复读过的书有哪些?可以给我个书单吗?我猜没多少..我不知道到底怎樣算是我反復讀的書,反復過幾遍算是,還有很多很多書都是反復第一章,甚至第一頁,然後就再也不想去讀了,有很多很多書都是“在讀”,而且我覺得不是字字看完的就不算“讀過”。之前放暑假甚至想把所有從小學的課本再看一遍。出鏡率最高的書有這些:(而且任何書我一定想要讀原版的,所以為了這個夢想,我學過:德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主要是都有機會選這些課,就學了;有有聲書的還要聽著有聲書,或者跑步什麽的時候聽當溫故,原來覺得這樣時間安排的可好了,又學知識又練語言;曾經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愛的藝術》(這兩本比較薄,所以能看完)的時候試過找出所有版本的中文譯本對照讀,對比中文譯文,我當時還把各個不同在豆瓣不同版本的書評記下來,每次這麼做了一頁也就放棄了;還有《Pygmalion》《A Doll's House》 因為薄,對著有聲書看了兩遍)PS:感覺你回的這四條都不像同一個人回的,角度語氣態度完全不同。
的话:太感謝你看完並且回覆我了!我當時看到“低危抑郁症”沒查,因為就按字面理解了一下,就以為是“低度危險的抑鬱癥”,還心想我根本不是抑鬱癥啊。看到今天你的新回覆,我就去查了一下,還沒有完全看完,看了幾句就覺得finally find it! 這個中文翻譯的太不好了,Low Latent Inhibition!我之前自己分析自己的問題就跟人說過:“每個正常人對潛意識都是有選擇的,只有10%外界信息被接收進入意識,但我好像失去了這種選擇功能。每天經歷的90%都被迫讓我接收到”。之前就是覺得那些:抑鬱、焦慮、強迫癥都不能貼別貼切形容我,沒想到真的有人研究這種具體的癥狀命名了它!現在有點興奮。繼續看看。再次謝謝你!另外,你是怎麼聽說這個的呢?"每個正常人對潛意識都是有選擇的,只有10%外界信息被接收進入意識"》》》这种数据的来源很难保证其正确性,毕竟对于大脑的研究的进行是如此的缓慢..“抑鬱、焦慮、強迫癥都不能貼別貼切形容我”》》》你是抑郁的,你是焦虑的,你是有强迫症的,这个你自己最清楚不过了(虽然人类对于自己的状态的判断的能力参差不齐)..“你是怎麼聽說這個的呢?”》》》我是高三看的《PRISON BREAK》(你去看会疯掉的!!),听说只是听说,自从越狱开播之后,很多中国人都很苦恼,因为他们一致认为自己也得了低危抑郁症;实际上我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低危抑郁症的描述是错误的,而维基上给的介绍很少(毕竟它是2003年时由美国麻省和一个别的学校的教授提出的,而且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毕竟对于大脑的研究的进行是如此的缓慢”);在查看网上的描述特别是这种类似心理测试或者星座神马的时,人会对位入座,自行脑补,屏蔽大多数不符合的过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关于这个,心事鉴定组的筒子们很清楚..“每天經歷的90%都被迫讓我接收到”》》》是你”自己“逼迫自己接受的,而这个“你自己”到底是你的强迫症和焦虑呢?还是你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问题导致的呢?还是两者都有??I don't Know.
的话:我不知道到底怎樣算是我反復讀的書,反復過幾遍算是,還有很多很多書都是反復第一章,甚至第一頁,然後就再也不想去讀了,有很多很多書都是“在讀”,而且我覺得不是字字看完的就不算“讀過”。之前放暑假甚至想把所有從小學的課本再看一遍。出鏡率最高的書有這些:“我不知道到底怎樣算是我反復讀的書”我所谓的反复读的书就是1.认真看,正如你所说的不是字字看完的就不算“讀過”,可是没有那么夸张和强迫症倾向2.我也不知道了;我《the Little Prince》看了7遍以上,这学期刚看的了第二遍英文版的《the Catcher in the Rye》,没有感动却不忍丢弃,因为对故事有了感情似的《Walking》我的世界观的一部分《Lust for Life 》不清楚《Holmes》努力专研啊~~......反复看的电影就更多了,正在第三次看《PRISON BREAK》,~~在读的书什么都不算,因为你总是重新开始看或者是找到一本"更值得看"的书先看起来了,课本什么的怎么能算呢???
的话:(而且任何書我一定想要讀原版的,所以為了這個夢想,我學過:德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主要是都有機會選這些課,就學了;有有聲書的還要聽著有聲書,或者跑步什麽的時候聽當溫故,原來覺得這樣時間安排的可好了,又學知識又練語言;曾經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愛的藝術》(這兩本比較薄,所以能看完)的時候試過找出所有版本的中文譯本對照讀,對比中文譯文,我當時還把各個不同在豆瓣不同版本的書評記下來,每次這麼做了一頁也就放棄了;還有《Pygmalion》《A Doll's House》因為薄,對著有聲書看了兩遍)PS:感覺你回的這四條都不像同一個人回的,角度語氣態度完全不同。"任何書我一定想要讀原版的"我也想这样,可是能力不足啊~"PS:感覺你回的這四條都不像同一個人回的,角度語氣態度完全不同。"我看过这个帖子后无法忘记,偶尔会想起来思考思考,而且以前和最近我也思考过相关的问题;我对这个帖子的态度确实改变了两次,今天看到你的回复又改变了一次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必需的,而且对于我努力考虑周到的家伙是难以控制的
看你的帖子我都好焦虑。大道理我不懂,可是我觉得人不可能什么都亲力亲为,因为钻研每一件事都要花很多时间的。可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些。什么都想做反倒什么都难做好,反而让你更焦虑。你要不要去旅行一段时间,或者谈个恋爱,稀释下焦虑,说不定会发现新的意义
有点儿害怕……我之前一直希望我可以做死理性派的……看到这里,我吓出一身冷汗,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了……
楼主。。真别把科学看死了
很多学科实践是走在理论前边的
如果没有公式理论证明过的事你就不做。。那很多事是做不了的。。就我的理解 公式定理只是总结人类在这个学科方面知识的总结陈词而已。。并非生活中每一项都要有定理依据。。
这样活着好累的,好庆幸我是一个懒人
让我们过来的。楼主真的该好好反思自己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知识究竟是什么?你说的强迫症让我想起高斯的那句“数学抓住了我”。但你更要认识,这个世界的组成,不是想让你把所有细节都弄明白了的。真正的根本的东西都是简单而美丽的,例如你学的数学就是美丽的典范啊。你想知道所有的东西,好好理解这个世界吧。到了某个之后的阶段,也许你之前的东西联系到一起之后,你就会体会到更大的快乐
的话:有点儿害怕……我之前一直希望我可以做死理性派的……看到这里,我吓出一身冷汗,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了……引用
的话:楼主。。真别把科学看死了 很多学科实践是走在理论前边的如果没有公式理论证明过的事你就不做。。那很多事是做不了的。。就我的理解 公式定理只是总结人类在这个学科方面知识的总结陈词而已。。并非生活中每一项都要有定理依据。。第一次在果壳看见你们。。。破丢不要这么帅吧
lz是强迫症外加焦虑症?其他我不知道,但是生病了一定要去吃药.....精神类药物真的很管用这才是死理性派......我之前也非常非常纠结于一些事情,但是lz知道奥卡姆剃刀么?必要时候挥一挥剃刀,把这些无用的烦恼都剃掉吧其他我太浅薄了,也说不出神马来....
的话:我不知道到底怎樣算是我反復讀的書,反復過幾遍算是,還有很多很多書都是反復第一章,甚至第一頁,然後就再也不想去讀了,有很多很多書都是“在讀”,而且我覺得不是字字看完的就不算“讀過”。之前放暑假甚至想把所有從小學的課本再看一遍。出鏡率最高的書有這些:(而且任何書我一定想要讀原版的,所以為了這個夢想,我學過:德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主要是都有機會選這些課,就學了;有有聲書的還要聽著有聲書,或者跑步什麽的時候聽當溫故,原來覺得這樣時間安排的可好了,又學知識又練語言;曾經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愛的藝術》(這兩本比較薄,所以能看完)的時候試過找出所有版本的中文譯本對照讀,對比中文譯文,我當時還把各個不同在豆瓣不同版本的書評記下來,每次這麼做了一頁也就放棄了;還有《Pygmalion》《A Doll's House》因為薄,對著有聲書看了兩遍)PS:感覺你回的這四條都不像同一個人回的,角度語氣態度完全不同。LZ真的觉得自己把原版的书看懂了吗?例如英文书知道了组成那些句子的每个词的引申含义了吗?以及那些单词的前身例如拉丁文,古希腊文,希伯来语,知道了当初创造那些词的人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当时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新词的普遍想法了吗?
我仔細看了下低危抑鬱癥癥介紹,覺得自己也不是了,我覺得我不是被動的接受比人多的外界刺激。如果說是天生對外界條件敏感,那我不符合,我一直比較遲鈍,比如:對冷熱、疼痛、過山車的驚恐,而且小時候我幾乎不關注別人對我的評價,不受別人影響。但是現在我的“敏感”體現在:我看例如A和B交談,我在聽他們的內容,觀察他們的思維的一樣,看他們如何聊,轉換話題,而不是去圍繞他們談話的內容去想,只是被動的觀察,跟一群人聊天我完全不會插話,只是在表面的觀察這一切;而且我覺得我能看出別人對話中的很多問題,比如他們都以為互相理解,但是明顯他們理解的不在一點,我不會跟他們指出,聽別人的談話只讓我覺得交流是多麼的無力,就像你會從很多角度理解我說的同樣內容,但是一般別人只按照第一、第二反應理解,造成很多誤會(今早聽我爸媽對話,看出他們又理解差了,我第一次跟當事人指出他們互相理解的是不同意思,而他們也恍然大悟)。這或許只是我在對話中接收的角度不一樣,而不是filter不掉應該忽略的信息。我這幾天在想透視的問題,因為睜開眼鏡就會涉及到這個問題,然後就越想越複雜,得簡化:兩個眼鏡要簡化成一個眼睛,忽略眼睛的曲率……也在看介紹透視的書,但是越看越不明白。很多簡單的問題都讓我弄得特別複雜,眼球轉動、視線移動都會造成所有的角度變化呀,但是又不足以觀察、注意到。然後又想到之前收集的很多視覺錯覺的畫,又想每幅利用透視分析。跟父母去餐館吃飯,對菜名又開始研究;還研究某種蔬菜--&想到相似的蔬菜--&總結所有蔬菜--&科--&植物分類。我就總是想從最基礎的開始學。不能打斷思路的,一下全弄懂,否則就得重來。所以我那些引用
的话:在读的书什么都不算,因为你总是重新开始看或者是找到一本"更值得看"的书先看起来了,课本什么的怎么能算呢???我休學就是因為學不下去了,還總想從最基本的Linear Algebra開始學,覺得沒學扎實,以前幾乎每學期都重學一邊,因為從來沒看完過,每次都是打斷,然後就再重來,還覺得對基礎一次比一次理解的更深入。不好意思又留了這麼多言,真的非常非常感激,我的這些問題讓你pay了這麼大的attention。
的话:让我们过来的。楼主真的该好好反思自己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知识究竟是什么?你说的强迫症让我想起高斯的那句“数学抓住了我”。但你更要认识,这个世界的组成,不是想让你把所有细节都弄明白了的。真正的根本的东西都是简单而美丽的,例如你学的数学就是美丽的典范啊。你想知道所有的东西,好好理解这个世界吧。到了某个之后的阶段,也许你之前的东西联系到一起之后,你就会体会到更大的快乐謝謝你的回覆!我就是特別享受這種“聯繫到一起”的感覺,才越來越強迫的。小時候我會覺得很多東西都沒用、沒意思,懶得去理,現在覺得那時候很膚淺,但是後來,我發現很多很多東西都是聯繫的,越來越覺得沒有無用的東西,覺得我的過去的積累一直在給我鋪墊,把越來越多的東西聯繫到一起,所以就想所有所有的東西都去瞭解,覺得以後都會聯繫起來。我不是想把所有細節都弄明白,就是是想把所有事背後簡單美麗的理論找出來。比如我這幾天突然想徹底研究透視(我覺得這不是細節,是只要睜開眼就要經歷的抽象的東西,覺得明白之後,看東西就會有新的感受),然後又聯想到過去收藏的很多double image, Escher, 3D立體畫等等,就會覺得:“看,以前的我又做貢獻了,以前看起來沒意義的事現在用到了,聯繫到一起了”。我就覺得“一切都是我”(可能我在歪曲你的簽名……)。何謂common sense?接觸越來越多太不相同的人,這種對common sense範圍不重合的震驚就越來越少,但我handle的方式是無限擴大自己common sense的集合。比如原來偶然聽說的陌生的詞,以後發現卻是某些人認為common sense的東西,所以我就越來越主意聽說的每個詞,每一個陌生的詞的出現我都想去瞭解它,而大部份人則甚至注意不到,被動或是主動。我的留言太混亂,真不好意思……
剛才回覆別人想到的:何謂common sense?原來我遇到跟自己生活方式有點不同,或是知識範圍有點差異的人就會有小小震驚(比如有人以為非洲是個國家,就是每個人都有讓人很震驚的盲點,不論那個人是不是有內涵)。但接觸越來越多太不相同的人,這種震驚經歷的太多了,這種對common sense範圍不重合的震驚就越來越少,但我handle的方式是無限擴大自己知識的集合,然後表現的就是對所有的事都很冷漠,我都會覺得“有什麽好xx(高興、傷心、驚訝、恐懼)的”,喪失了所有情感。比如原來偶然聽說的陌生的詞,以後發現卻是某些人認為common sense的東西,所以我就越來越主意聽說的每個詞,每一個陌生的詞的出現我都想去瞭解它,而大部份人則甚至注意不到,不知是被動或是主動,被動的話也算是Latent Inhibition?主動就是有意識的控制。比如晚飯我爸看電視里人做飯說“怎麼用姜熗鍋呢,一般不都用蔥么”,然後我就說“有人是用蔥起鍋”(因為之前上學看人做飯,第一次聽說“起鍋”這個詞,也第一次知道蔥可以最後放),我媽就說了句“做飯的方法多了。”然後我就忍不住了就問知不知道起鍋什麽意思,結果他們也都是第一次聽說,也沒想是什麽意思。我就是特別不能容忍,爲什麽明明遇到了沒聽過的東西不知道就不問。當然這可能只是被動的,不是所有人都向我一樣所有的沒聽說過的東西都想知道。而且在我跟別人對話中有不懂的東西,我基本不問,問不出問題,也怕別人想“怎麼這個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度”在哪,要刨根問底到什麽程度別人才不會覺得我奇怪,總怕把別人也問懵了,所以我總是帶著問題自己回去查。還有關於平衡、“度”的問題,原來我覺得什麽都要有個度,但是太注重這個平衡也不行,就是追求這個度的程度也要也有個度;另外覺得在“適度”和“過度”的頻率上也得有個平衡,不能總是規律的生活,也不能總不規律……是想找到理論上對生活完美的點的心理作怪……然後就無法生活了完全不知道我有沒有表達清楚,我真的是用盡全力希望儘量不造成理解偏差了,想說的邊寫邊改變邊擴展,我也只能見好就收,不做什麽修改和擴充,否則連回覆都不行。當然你看不看完,想不想去理解,都不是你的義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
我之前發現太多信息給自己造成困擾后就避免接觸過多的信息,比如打開社交網絡、果殼什麽的只看留言。我也不能開音樂,一點信息我就特別疲憊。但是即使這樣,在家休學也沒事做,我都能想出“透視”這個一睜眼就接觸的現象讓我自己研究。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才能讓自己放鬆了。
的话:lz是强迫症外加焦虑症?其他我不知道,但是生病了一定要去吃药.....精神类药物真的很管用这才是死理性派......我之前也非常非常纠结于一些事情,但是lz知道奥卡姆剃刀么?必要时候挥一挥剃刀,把这些无用的烦恼都剃掉吧其他我太浅薄了,也说不出神马来....謝謝你的回覆!我也看過很多醫生了,其實也是我父母逼我去看的,我根本不信任任何這些醫生,覺得所有的人、醫學尤其是關於精神疾病的理論都是不完善的,而且吃藥我就想自己研究這些機理。去看的這些醫生,每個說法都不太一樣,開的藥也不同,不過也因為我自己的想法狀態在改變,跟醫生表達的側重點不同,造成了這些差異。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從來不會吞藥,吃藥只能剁碎溶解再吃,所以很多膠囊類的也吃不了……
的话:LZ真的觉得自己把原版的书看懂了吗?例如英文书知道了组成那些句子的每个词的引申含义了吗?以及那些单词的前身例如拉丁文,古希腊文,希伯来语,知道了当初创造那些词的人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当时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新词的普遍想法了吗?果然是恶魔啊!!
的话:我仔細看了下低危抑鬱癥癥介紹,覺得自己也不是了,我覺得我不是被動的接受比人多的外界刺激。如果說是對外界條件敏感,那我不符合,我一直比較遲鈍,比如:對冷熱、疼痛、過山車的驚恐,而且小時候我幾乎不關注別人對我的評價,不受別人影響。但是現在我的“敏感”體現在:我看例如A和B交談,我在聽他們的內容,觀察他們的思維的一樣,看他們如何聊,轉換話題,而不是去圍繞他們談話的內容去想,只是被動的觀察,跟一群人聊天我完全不會插話,只是在表面的觀察這一切;而且我覺得我能看出別人對話中的很多問題,比如他們都以為互相理解,但是明顯他們理解的不在一點,我不會跟他們指出,聽別人的談話只讓我覺得交流是多麼的無力,就像你會從很多角度理解我說的同樣內容,但是一般別人只按照第一、第二反應理解,造成很多誤會(今早聽我爸媽對話,看出他們又理解差了,我第一次跟當事人指出他們互相理解的是不同意思,而他們也恍然大悟)。這或許只是我在對話中接收的角度不一樣,而不是filter不掉應該忽略的信息。我這幾天在想透視的問題,因為睜開眼鏡就會涉及到這個問題,然後就越想越複雜,得簡化:兩個眼鏡要簡化成一個眼睛,忽略眼睛的曲率……也在看介紹透視的書,但是越看越不明白。很多簡單的問題都讓我弄得特別複雜,眼球轉動、視線移動都會造成所有的角度變化呀,但是又不足以觀察、注意到。然後又想到之前收集的很多視覺錯覺的畫,又想每幅利用透視分析。跟父母去餐館吃飯,對菜名又開始研究;還研究某種蔬菜--&想到相似的蔬菜--&總結所有蔬菜--&科--&植物分類。我就總是想從最基礎的開始學。不能打斷思路的,一下全弄懂,否則就得重來。所以我那些我休學就是因為學不下去了,還總想從最基本的Linear Algebra開始學,覺得沒學扎實,以前幾乎每學期都重學一邊,因為從來沒看完過,每次都是打斷,然後就再重來,還覺得對基礎一次比一次理解的更深入。不好意思又留了這麼多言,真的非常非常感激,我的這些問題讓你pay了這麼大的attention。"我看例如A和B交談,我在聽他們的內容,觀察他們的思維的一樣,看他們如何聊,轉換話題"我也是啊,看来最近我也得观察观察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的思维了"我就總是想從最基礎的開始學。不能打斷思路的,一下全弄懂,否則就得重來。"中枪,可是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啊,一旦觉得后续的学习是建立在不牢固的基础之上就容易产生疲倦,这真的很麻烦!!我正在学"Linear Algebra",可是不会像你记下它的英文~~
的话:低危抑郁症,楼主,我知道你会去查的..O...&越狱&主人公的那个病.
的话:果然是恶魔啊!!我不过是想说术业有专攻罢了,我看西方哲学都是看的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翻译这些书的都是从事哲学研究一辈子的大家,他们翻译学术名著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历代先哲们当时的思维模式,以及他们为何会这样想,能够结合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来客观的求证,历代先哲和那些翻译大家哪个不是天纵之才,他们尚且还要几十年的时间积累沉淀的实践与思考,你又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够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弄懂。
我克服过什么呢?还是有的我克服过对一些东西的无用的关注,方法就是理解,彻底地理解,理解它的基础·萌芽·发展·壮大·和对生活等等方面的影响·《《《尼玛,怎么走进这个套路了,没办法,就是这样》》》;理解才能接受,接受才能克服..
的话:我克服过什么呢?还是有的我克服过对一些东西的无用的关注,方法就是理解,彻底地理解,理解它的基础·萌芽·发展·壮大·和对生活等等方面的影响·《《《尼玛,怎么走进这个套路了,没办法,就是这样》》》;理解才能接受,接受才能克服..希望你也能克服....
一.闲扯:首先我赞一下GEB这本书,这三个人我都很尊敬~离散数学课上,哥德尔的理论复杂到老师直接跳过,我的美术史课论文主角之一就是埃舍尔,&戈德堡变奏曲&以及各种赋格也是我常常循环的音乐.我书架上有这本书的一个中译摘要...很遗憾编译出来的干货很少.二.概述:楼主"minor了計算機"应该知道,在编程的时候,很多代码都是可复用的,我们不用知道它内部具体的实现,只用知道它的接口如何,功能是什么就好了.使用的时候include或者是import到自己的代码里就行了.我觉得个体对于世界的认识跟这个很像.很多领域,没必要了解到具体的实现过程,只要达到绪论的程度就可以了(对于某一事物,知道它背后的原理在相关学科上的位置).三.理由:1.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当今科学的发展程度上,任何一门传统学科的知识都不是一个人一生能够弄明白的.比如你正在看的线性代数,从行列式到矩阵到空间,你能看到的书中的每一个具体的概念,都能分析它的定义,性质,应用这些属性,展开的内容我想你是不能再有生之年进行完全的记忆和理解的.2.理论是没有边界的.(1)首先,每个学科都在不停地发展进步,不断完善它描述世界的模型,模型不断精细,你"渲染"出世界所需的时间和更新模型所需的时间都会增加.(2)其次,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没有完全不能联系起来的两个学科.比如线性代数,首先建立在数的基础上,你的矩阵中出现的数都要考虑它的进制,性质,可以延伸到数论,数论中的证明又离不开逻辑的基础,而严密的逻辑可以用离散数学来美妙地形容,离散数学可以发展延伸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算法又可以涉及到图形学,在算法背后需要照顾到物理上的实际情况,物理从量子力学和宇宙学两个方向伸展开,又是一段不可不说的故事...所以,你敢提出"知道他最本質的原理"吗?这就相当于你说,你要用你的一生来创造一个世界.功利地说,这种过激行为对于你个人的发展没有什么益处,对于世界来说,由于你的研究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接触到最新领域(我没说错吧?),只是理解前人发现的东西,对于社会的进步也没有贡献.四.建议:我建议你可以自己给自己的思考划定一个界限,比如,[依靠维基百科和个体现有知识结构可以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分析现象].因为,我想你也不会轻易满足于"会玩魔方",而停止一切思考,掌握这个度很重要.我觉得阅读一些[知识论]和[认识论]的相关哲学研究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滚去写实验报告去了...
知道求救,说明你还有救。很多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的。。。。。。。。
的话:謝謝你的回覆!我就是特別享受這種“聯繫到一起”的感覺,才越來越強迫的。小時候我會覺得很多東西都沒用、沒意思,懶得去理,現在覺得那時候很膚淺,但是後來,我發現很多很多東西都是聯繫的,越來越覺得沒有無用的東西,覺得我的過去的積累一直在給我鋪墊,把越來越多的東西聯繫到一起,所以就想所有所有的東西都去瞭解,覺得以後都會聯繫起來。我不是想把所有細節都弄明白,就是是想把所有事背後簡單美麗的理論找出來。比如我這幾天突然想徹底研究透視(我覺得這不是細節,是只要睜開眼就要經歷的抽象的東西,覺得明白之後,看東西就會有新的感受),然後又聯想到過去收藏的很多double image, Escher, 3D立體畫等等,就會覺得:“看,以前的我又做貢獻了,以前看起來沒意義的事現在用到了,聯繫到一起了”。我就覺得“一切都是我”(可能我在歪曲你的簽名……)。何謂common sense?接觸越來越多太不相同的人,這種對common sense範圍不重合的震驚就越來越少,但我handle的方式是無限擴大自己common sense的集合。比如原來偶然聽說的陌生的詞,以後發現卻是某些人認為common sense的東西,所以我就越來越主意聽說的每個詞,每一個陌生的詞的出現我都想去瞭解它,而大部份人則甚至注意不到,被動或是主動。我的留言太混亂,真不好意思……想把背后的美丽找出来。。。确实是很好的想法。但真正研究透视什么的。。。需要光学的理论和几何的知识。而光学从几何光学,电动力学以电磁场的角度研究光学,以量力力学中光子的角度研究光学,以量子电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光学。。。。历史在不断的发展,这就是走向美丽的过程,而不是你所谓的透彻了解。而且现有的物理学又基本是以运动为中心,所以可以说这一切都是运动的美丽。你丫真想研究可以深入的了解哲学数学和物理啊。但基本的理智是要保持的
个人认为,世界的真实感与美感是推动一切人追求其背后的真理的唯一力量。因此如果你的追求已经脱离了以上两者,那么或者可以直接鉴定为心理问题而不是正当的追求。如果这样,强烈建议咨询心理医生。当然,有鉴于当前国内这一行业的水平,一定要找拔尖的类别。呵呵,祝好运!
的话:謝謝你的回覆!我也看過很多醫生了,其實也是我父母逼我去看的,我根本不信任任何這些醫生,覺得所有的人、醫學尤其是關於精神疾病的理論都是不完善的,而且吃藥我就想自己研究這些機理。去看的這些醫生,每個說法都不太一樣,開的藥也不同,不過也因為我自己的想法狀態在改變,跟醫生表達的側重點不同,造成了這些差異。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從來不會吞藥,吃藥只能剁碎溶解再吃,所以很多膠囊類的也吃不了……吃药的时候碾碎了,放到浓浓的果汁?咖啡?奶茶?里~~~~~医学理论不是完善的,但是药都基本经过实验,有实验数据才会发行,特别是进口药。。。。还有别研究机理。。。。好多都是实验科学。。。是因为不小心发现有用,并不是因为先论证它有效才进行运用的。。。。而且你都说精神病科学不太完善,你在一堆不完善的理论上论证啥???????特别是你还没有实验数据。。。。。。我觉得你和现实社会有些脱节诶。。。其实我也经常沉浸在你这种状态。。。。我觉得走出来的方法就是去劳动,你去搬砖、种地、多盘子、做饭、洗衣服、、、、、做些体力活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有些事情根本不是tmd能想明白的,just do it
不好意思。。。是端盘子,我打了错别字
莫沉了此贴。。。。
完美主义?我也有点这样,学点什么东西,没搞到明明白白,干脆扔掉...这不好
终于找到跟我几乎一样的了,我在网页中看了许多你写的此时才真正了解。我有许多跟你相似的状况和问题,因为这个原因我修学半年现在还在家中,为什么力会产生分力或合力本质是什么,计算器是怎样计算的,四个五为什么等于五个四世界上总有那么多看似巧合的事情?人双眼的立体感觉只因为两张不同的画面?质量到底为何存在?人的基因是怎样经过大自然改造的形成的认识怎么形成的,人的左右脑都会产生问题为什么只有一个意识?声音传播时空气到底是怎样震动的(细节)空气分子之间能量的传递是怎样减少增加几个周期。魔方有什么运动规律它的算法有时谁(谁们)得出来的怎么做的等等着些问题都迫使我用数学物理哲学深刻思考想去求(本质),直到想出答案为止至少得出结论。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会想一个小时再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想到睡着醒来后后出现这个问题于是一天的心情又跌到谷底。也不是每天都有问题。现在看东西好像有一种谨慎的感觉。强迫症,复杂性思考疾病,抑郁症,也许轻微人格分裂,幽闭恐惧症,躁狂症这些不知道有什么终极诱因,或是各自产生的。总之要有信心意志坚定你会走出去的。
引用 的话:低危抑郁症,楼主,我知道你会去查的..不是,楼主简单概括就是浮躁而已。每本书都看一章,他真的是求知欲旺盛吗?不是,他只是仰慕“死理性派”表现出来的状态,渊博,严谨,随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希望自己也成为那样,死理性背后都是无数个独处的日夜埋头啃书的。那么也逼迫自己那样,可惜逼出来的状态是会反弹的,所以反反复复,这属于集邮式的读书。
生理学博士
楼主可以想一下青霉素的发现。当时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却很有用。我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让楼主对去看医生更接受一点。
引用 的话:不是,楼主简单概括就是浮躁而已。每本书都看一章,他真的是求知欲旺盛吗?不是,他只是仰慕“死理性派”表现出来的状态,渊博,严谨,随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希望自己也成为那样,死理性背后都是无数个独处的日...我相信这真的是一种心理疾病(就算性格上的缺陷也是心理疾病的结果吧)楼主差一点点就可以成为谢耳朵。。。
曾静我也这样折腾,把要问的问题全记录下来,回家上网查,但查的时候发现原理太复杂,看不下去,就去看别的好玩东西了,不管他了。这么几次下来,这种“中二病”就不再犯了,呵呵
精神病人永远走在心理医生的前面,我始终相信这一点,即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心理医生。
同道中人, 不要乱吃药...孤独是心病之源
多看看搞笑剧,多和人交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父母对你的期待太高还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如果什么事情不做第一就认为没意义,科学精神何在?理论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理论有什么用?你理论再好,也不代表你开车开得好,运用身体和各种感官也是人的智慧。人和动物的区别从使用工具开始,人有时候并不用想太多,身体里祖先留给你的基因会指导你去做而不是空想。楼主是不是缺乏运动?知道什么是体育精神吗?世间很多事情都是重在参与。运动使人快乐,运动能激发创造性思维,运动能产生人际交流,参与一项运动能改善楼主的精神状态。
强迫思维,建议找心理咨询师聊聊
做为一个死理性派,首先要承认人都是感性动物,不管思维方式再符合逻辑,人依然是感性的动物。但作为一个死理性派,承认了人是感性的动物后,就能得出,任何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可以知道,有些原因莫名其妙,有些可以改变,以些很难改变。那么做为一个死理性派,当然是去选择对自己最优的选项,能改变的就去改变,不能改变或代价很大的就不做出改变,选择妥协跟接受。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每个人都默认接受了自己某天会死去的事实。很少有人会真正去在意自己会不会死。那么选择同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就是死理性派的最优选择了。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脱发严重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