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种以烟道气为原料合成乙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是

于都中学高三下学期理综训练(一)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页¥0.2031页免费14页免费16页免费10页免费11页免费13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免费13页免费14页免费14页免费15页免费
于都中学高三下学期理综训练(一)试题及答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嘉惠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六(无答案)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嘉惠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六(无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2012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苏教版)课后题组精练:专题10 烃的衍生物和营养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合成
  专题10 烃的衍生物和营养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合成    第一单元 卤代烃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解析:选B。卤代烃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代换后的产物,即分子中只含有C、H、X元素。  2.(2011年东阳中学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卤代烃水解后的有机产物一定为醇  B.卤代烃水解后只能生成一元醇  C.卤代烃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  D.C3H7Cl水解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的醇  解析:选D。
Br水解后的产物为酚,A错误。二卤代烃水解后可以生成二元醇,B错误。卤代烃不能电离出卤素离子,不能与Ag+反应,C错误。C3H7Cl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l、,水解后可得到两种不同的醇。  3.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解析:选B。由题意知,要制1,2-丙二醇,2-氯丙烷需先发生消去反应制得丙烯:    4.PVC是聚氯乙烯的英文缩写,为保证PVC塑料制品的性能,通常需要加入多种有机助剂。下列选项中的事实均能支持"PVC保鲜膜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假设的是(  )  ①PVC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  ②使用的有机助剂有毒  ③含氯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毒  ④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有害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高温或光照老化过程中会分解出HCl等有害物质,不宜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盛装食品或直接接触食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②④符合要求,应该选C。  5.已知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下列有机物可一步合成环丙烷()的是(  )  A.CH3CH2CH2Br
B.CH3CHBrCH2Br  C.CH2BrCH2CH2Br
D.CH3CHBrCH2CH2Br  解析:选C。依据信息,若要形成环丙烷,则丙烷两端的碳原子上面的氢应各有一个被溴原子取代。  6.(2011年上海高三模拟)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2===CH-CH2CH2Cl  B.CH3CH2Cl  C.CH3Cl    解析:选D。四种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只有A、D中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中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没有氢原子,故在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时,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7.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选C。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将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变为溴离子,再滴入AgNO3溶液检验。但要注意必须先用硝酸中和水解或消去反应后的溶液,调节溶液呈酸性后再加入AgNO3溶液。  8.下表为部分一氯代烷的结构简式和一些性质数据序号结构简式沸点/℃相结密度①CH3Cl-24.20.9159②CH3CH2Cl12.30.8978③CH3CH2CH2Cl46.60.8909④CH3CHClCH335.70.8617⑤CH3CH2CH2CH2Cl78.440.8862⑥CH3CH2CHClCH368.20.8732⑦(CH3)3CCl520.8420  下列对表中物质与数据的分析归纳错误的是(  )  A.物质①②③⑤可互相称为同系物  B.一氯代烷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着支链的增多而升高  C.一氯代烷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趋于升高  D.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趋于减小  解析:选B。从③、④;⑤、⑥、⑦这两组的沸点规律可知,一氯代烷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着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9.已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最多可消耗6 mol NaOH  B.向该有机物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振荡后有紫色沉淀产生  C.该有机物能发生消去反应  D.该有机物在稀硫酸中加热水解,有机产物只有一种  解析:选A。该有机物中能够消耗NaOH的官能团有羧基、酚羟基,另外水解生成的HBr及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故每摩尔该有机物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6 mol,A正确;FeCl3与酚作用生成的络合物,难电离但是易溶于水而不是沉淀,B项错误;因Br原子所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无氢,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该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产物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完全相同,但是位置关系不同,故水解产物有两种,D错误。  10.大气污染物氟利昂-12的分子式是CF2Cl2。它是一种卤代烃,关于氟利昂-1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化学性质虽稳定,但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发生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O3的反应  C.大多数无色  D.它可看作甲烷分子的氢原子被氟、氯原子取代后的产物  解析:选A。由CH4正四面体结构可知,CF2Cl2只有一种结构,A错误。  11.有以下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为草酸:  A光Br2BNaOH、醇△C溴水DNaOH、水EO2、催化剂△FO2、催化剂△COOH。已知B的相对分COOH  子质量比A大79。  (1)请推测用字母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C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①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本题时首先根据最终产物确定A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再结合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大79,推知B为CH3CH2Br。    12.(2011年杭州学军中学模拟)已知:RCH2CH2OH浓硫酸△RCH===CH2+H2O。按以下步骤从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  (3)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的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试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        13.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①  R-OH+HBr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密度/g·cm-30.78931.46040.80981.2758沸点/℃78.538.4117.2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坩埚  (2)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醇的水溶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最不可能用到的是仪器D,因其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即不可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可能用于量取液体。  (2)溴代烃的水溶性小于相应的醇,因为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3)根据题干表格数据:1-溴丁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将1-溴丁烷的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即1-溴丁烷应在下层。  (4)由于浓硫酸在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制备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防止放热导致副产物烯或醚的生成并减小HBr的挥发,同时也减少Br2的生成。  (5)除去溴代烷中少量杂质Br2,可用C即NaHSO3,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除去Br2。NaI能与Br2反应生成I2而引入新的杂质;NaOH不但与Br2反应,同时也能与溴代烷反应;KCl与Br2不反应,因此,A、B、D都不适合。  (6)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蒸出产物平衡向有利于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在制备1-溴丁烷时不能采用此方法,原因是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出,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答案:(1)D (2)小于 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3)下层 (4)ABC (5)C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出产物,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14.(2010年高考海南卷)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A为一取代芳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存在于枙子香油中,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的共有________个,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是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解析:(1)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所以1 mol的E中含有2 mol C、4 mol H,C、H总质量为28 g,所以还含有32 g氧,氧的物质的量为2 mol,E的分子式为C2H4O2;(2)A为一取代芳烃,所以A为
CH2-CH3,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应该取代乙基上的H,生成B为
CHCl-CH3,依据反应条件B到C发生的是水解反应;由反应条件E和C发生的是酯化反应,所   (3)由G的分子式及反应条件可知D为
CH-CH2,B到D为卤代烃消去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需要加热;C到D为醇的消去反应,条件为浓硫酸,需要加热;(6)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不符合上述要求;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只有对位
才符合,1种;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不符合上述要求;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有6种,总共7种。  答案:(1)C2H4O2  (2)
CHCl-CH3+NaOH\s\up7(H2O(H2O)
CHOH-CH3+NaCl  (3)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浓硫酸,一定温度下  (4)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第二单元 醇与酚    1.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各组中的杂质,正确的是(  )  A.苯中的苯酚(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氧化钙)  C.乙醇中的乙酸(水)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苛性钠溶液)  解析:选B。新制氧化钙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乙醇反应;溴水与苯酚反应,且溴和三溴苯酚均能溶于苯中;乙醇、乙酸与水混溶;氢氧化钠与乙酸反应,但也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  2.(2011年北京东城区质检)将a g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下列溶液中,然后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b g。下列所插入的物质与铜丝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无水乙醇:a=b       B.石灰水:a>b  C.NaHSO4溶液:a>b
D.盐酸:a>b  解析:选B。铜丝加热后生成氧化铜,插入乙醇中,做乙醇氧化的催化剂,所以a=b;插入NaHSO4溶液和盐酸中,CuO溶解,所以a>b;插入石灰水中不反应,a<b,B项错误。  3.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溴苯和水
B.甘油和水  C.丙醇和乙二醇
D.溴和乙醇  解析:选A。A项溴苯与水不互溶,溴苯在水层下方,可用分液漏斗分离;B项中甘油()与水互溶;C项中丙醇可溶于乙二醇;D项中溴可溶于乙醇,故B、C、D均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4.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  )  A.NaHCO3溶液
B.NaOH溶液  C.
D.Ca(OH)2溶液  解析:选C。首先要看准题干,通入过量的CO2,NaHCO3溶液与CO2不反应,不会变浑浊。C不论CO2是否过量,其产物均为苯酚与碳酸氢钠,因此溶液变浑浊。D由于通入了过量的CO2,Ca(OH)2溶液转化为碳酸氢钙溶液。因此最终不会变浑浊。  5.以下4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4H10O。    其中能被氧化为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  A.①和②
B.只有②  C.②和③
D.③和④  解析:选C。解答此题要弄清醇氧化的规律:  R-CH2OH[O]R-CHO (生成醛)    ②③中含有-CH2OH结构,氧化后生成醛,答案为C。  6.(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  解析:选A。该分子中有一个酚羟基和两个酯基,酚羟基消耗1 mol NaOH,酯基水解后生成2 mol酚羟基和2 mol羧基又消耗4 mol NaOH,共消耗5 mol NaOH,故选A。  7.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等  B.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相等  C.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D.鞣酸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  解析:选C。莽草酸中的六元环并不是苯环,其羟基是醇羟基;鞣酸中的羟基是酚羟基。  8.(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解析:选D。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甲基等基团,故与Br2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消耗1 mol NaOH,两个酯基消耗2 mol NaOH;碳碳双键及苯环都可以和氢气加成,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9.(2011年杭州模拟)某有机物M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M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酸化,得到有机物N和P,N遇FeCl3溶液显紫色,已知一个碳同时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M发生水解反应,1 mol M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  B.有机物M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N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与P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4种  解析:选B。M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酸化,得到有机物N和P,N遇FeCl3溶液显紫色,故N为   3 mol NaOH,注意生成的HCl也与NaOH反应,A项错;因有机物M分子中连着-Cl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含有-H,故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项正确;N为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与P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    10.有机物CH2===CH-CH2-CH(OH)-COOH在不同条件下至少可能发生下列7种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酯化反应,⑥加聚反应,⑦缩聚反应。上述反应中可以体现醇羟基性质的有(  )  A.①④⑥⑦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因该分子既含醇羟基,又含羧基);本题中所给分子的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可发生催化氧化;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能发生消去反应。  11.(1)1 mol分子组成为C3H8O的液体有机物A,与足量的金属钠作用,可生成11.2 L氢气(标准状况),则A分子中必有一个________基,若此基在碳链的一端,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浓硫酸共热,分子内脱去1分子水,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B通入溴水能发生________反应,生成C。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A在有铜作催化剂时,与氧气一起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分子式C3H8O看,A为饱和的一元醇或醚,又A与Na反应,所以A为醇:CH3CH2CH2OH,当消去时,生成B:CH3CH===CH2,催化氧化为D:CH3CH2CHO。  答案:(1)羟 CH3CH2CH2OH  (2)CH3CH===CH2 加成 CH3CHBrCH2Br  CH3CH2CHO  (3)①CH3CH2CH2OH浓H2SO4△CH3CH===CH2↑+H2O  ②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③2CH3CH2CH2OH+O2Cu△2CH3CH2CHO+2H2O  12.某有机化合物X(C7H8O)与另一有机化合物Y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化合物Z(C11H14O2):X+Y浓H2SO4△Z+H2O。  (1)X是下列化合物之一,已知X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X是________(填标号字母)。     (2)Y的分子式是_________,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Y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E发生银镜反应后,其产物经酸化可得到F(C4H8O3)。F可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若Y与E具有相同的碳链,则Z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C4H8O2 CH3CH2CH2COOH  CH3CH(CH3)COOH (3)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CH2(OH)CH2CH2CHO    13.A是一种饱和醇,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相对分子质量为136;A中每个碳原子上最多连有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请填空: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有一种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写出此种同分异构体与足量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连有一个官能团。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足量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选择(3)中任一种A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于饱和醇而言,没有提到是几元醇,但是C、H个数仍然符合CnH2n+2。所以可以根据A中碳的质量分数和A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出C、H原子个数。这样就求得分子式为C5H12O4;又因为A是一种饱和醇,A中每个碳原子上最多连有一个官能团,所以应该是四元醇。  (2)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连有羟基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要有氢,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就应该符合:    C(CH2OH)4+4CH3COOH浓硫酸△C(CH2OOCCH3)4+4H2O。  答案:(1)C5H12O4  (2)C(CH2OH)4+4CH3COOH浓硫酸△C(CH2OOCCH3)4+4H2O    14.(2010年高考浙江卷)最近科学家获得了一种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的活性化合物A,其结构如下:    在研究其性能的过程中,发现结构片段X对化合物A的性能起了重要作用。为了研究X的结构,将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只得到B()和C。经元素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确定C的分子式为C7H6O3,C遇FeCl3水溶液显紫色,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能发生下列哪些类型的反应________。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缩聚反应
D.氧化反应  (2)写出化合物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C能经下列反应得到G(分子式为C8H6O2,分子内含五元环):  \s\up7(还原(还原)\s\up7(HBr(HBr)①NaCN②H3O+浓H2SO4△  已知:RCOOH\s\up7(还原(还原)RCH2OH,RX①NaCN②H3O+RCOOH  ①确认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合物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1H核磁共振谱图表明,其中某些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中任意三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拓展能力。(1)由B的结构可知,B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则可以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羟基可以被氧化为醛,所以A、B、D均正确。(2)由题给信息可知,C中存在酚羟基和苯环,且存在羧基,结构简式可能为:、 和· (3)由G分子内含五元环和转化流程可知,C为,根据题给信息,得出D为,E为,F为,F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得到G物质,G为。  答案:(1)ABD    ②      第三单元 醛    1.下列有关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醛的官能团是-COH  C.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式符合CnH2nO的通式  D.甲醛、乙醛、丙醛均无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甲醛中只有一个碳原子,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有两个碳原子,A不正确;醛的官能团是-CHO,B不正确;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式符合CnH2nO的通式,C正确;乙醛、丙醛均有同分异构体,D不正确。  2.(2011年宁波市高三模拟)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氧化后能生成醛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选A。能氧化为醛的醇必须存在-CH2OH。  3.(2009年高考安徽卷)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解析:选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不含有苯环和酯基,故B、C、D错误。  4.(2011年上海市高三模拟)11.2 L甲烷、乙烷、甲醛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15.68 L CO2(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混合气体中乙烷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  A.20%
B.40%  C.60%
D.80%  解析:选B。甲烷、甲醛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乙烷中有两个碳原子,燃烧后体积的增加是由乙烷引起,燃烧后气体增加了0.2 mol,即乙烷为0.2 mol。w(C2H6)==40%。  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的是(  )  A.甲酸乙酯
B.溴乙烯  C.乙酸甲酯
D.苯甲醛  解析:选A。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必有醛基,A、D能发生银镜反应;A、B、C能发生水解反应。  6.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其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苯 苯乙烯
B.甲醛 乙二醛  C.对甲基苯酚 苯甲醇
D.甲酸 乙醛  解析:选A。甲醛和乙二醛、甲酸和乙醛最简式不同,B、D不合题意;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是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  7.(2011年黄冈模拟)磷酸毗醛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由磷酸形成的酯,其结构式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9O6NP  B.该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该物质不为芳香族化合物  D.1 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解析:选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10O6NP,A错误;分子中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有来自磷酸的基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正确;结构中无苯环,不是芳香族化合物,C正确;1 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D正确。  8.(2011年金华一中高三模拟)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 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该有机物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选D。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CHO的性质),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因为-CHO可与H2加成,所以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但只能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9.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  B.配制Cu(OH)2悬浊液:在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C.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D.用氨水去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解析:选A。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取一洁净试管,加入2 mL 2%的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A正确;新制Cu(OH)2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 mL,滴入2%CuSO4溶液4~6滴,B不正确;导气管不要插入碳酸钠饱和溶液中,C不正确;氨水不与银反应,D不正确。  10.对羟基苯甲醛是一种合成医药、香料、液晶材料的重要中间体,以对甲基苯酚(HO CH3)为主要原料合成对羟基苯甲醛(HOCH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NaOH?s?甲醇作溶剂反应ⅠO2固体催化剂反应Ⅱ盐酸反应Ⅲ  (1)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能跟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产中不直接用氧气氧化对甲基苯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对羟基苯甲醛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对羟基苯甲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酚羟基可与NaOH作用,故可推知A的结构简式为NaO
CH3,结合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和反应Ⅱ的条件,可知反应Ⅱ发生氧化反应,将A中-CH3氧化成-CHO,故B的结构简式为NaO
CHO,反应Ⅲ是利用盐酸的强酸性将NaO-转化为酚羟基(-OH)。  (3)-CHO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转化成醇羟基(-CH2OH),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已烷。  (4)对羟基苯甲醛的分子式为C7H6O2,按照题目要求,结合侧链中原子数目可知侧链为-COOH(羧基)或-OOCH(与甲酸形成的酯基),所以可写出符合条件的2种同分异构体:COOH、
OOCH。  答案:(1)NaO
CH3+O2催化剂△NaO
CHO+H2O  NaO
CHO+2Ag(NH3)2OH\s\up7(△(△)NaO
COONH4+3NH3+2Ag↓+H2O  (2)防止酚羟基氧化  (3)HOCHO+4H2催化剂HO
CH2OH    11.奶油中有一种只含C、H、O的化合物A。A可用作香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4∶1。A中含有碳氧双键,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已知:①ROH+HBr(氢溴酸)△RBr+H2O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写出与A分子式相同的所有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E,E→F的反应类型:A→E_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C、F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空气中长时间搅拌奶油,A可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化合物G,G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A的分子式为(C2H4O)n,故44n=88,解得n=2,所以A的分子式为C4H8O2,其不饱和度为1。故与A的分子式相同的所有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CH3、CH3COOCH2CH3、HCOOCH(CH3)2、HCOOCH2CH2CH3。由题中提供的转化关系图及题干信息①可知A中含有醇羟基及碳氧双键,再根据B转化为C及信息②知B为,进而知A、C、E、F分别为、CH3CHO、。  故A→E、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根据"在空气中长时间搅拌奶油,A可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化合物G"知A分子被氧化脱去2个氢原子,故G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C4H8O2  (2)CH3CH2COOCH3、CH3COOCH2CH3、  HCOOCH(CH3)2、HCOOCH2CH2CH3  (3)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12.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  \s\up7(银氨溶液(银氨溶液)\s\up7(酸化(酸化)Br2CCl4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代表不同的烃基):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还原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3)已知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的类别属于____________。  (4)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6H22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可被银氨溶液氧化,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可知含醛基(含氧官能团)和碳碳双键,A中含碳碳双键,故可被还原。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与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可知R′-OH为醇类,R为苯环结构;A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必为直链。  答案:(1)醛基 (2)C14H18O a (3)醇        13.烯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例如:    上述反应可用来推断烯烃的结构。一种链状单烯烃A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B和C。化合物B含碳69.8%,含氢11.6%,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反应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与Ag(NH3)2OH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A是链状单烯烃,故B分子结构中只有1个氧原子,由B中含氧18.6%,可知M(B)==86,然后可推知其分子式为C5H10O,由信息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两种氢原子,且个数比为2∶3,故B的分子结构为,再由G的分子式C7H14O2不难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CH3,其余可依次推知。  答案:(1)86  (2)(CH3CH2)2C===CHCH3  (3)消去反应  (4)CH3COOH+CH3CH2CHOHCH2CH3浓硫酸△CH3COOCH(CH2CH3)2+H2O  (5)CH3CHO+2Ag(NH3)2OH水浴加热2Ag↓+CH3COONH4+3NH3+H2O  第四单元 羧酸和酯    1.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 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选C。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咖啡鞣酸结构简式左半部分只是一个普通六元环,不是苯环,与此直接相连的羟基不是酚羟基,与NaOH不反应,左半部分六元环上的-COOH,酯基及右半部分苯环上的两个酚羟基分别消耗1 mol NaOH,1 mol此分子水解共消耗4 mol NaOH。  2.(2011年天津实验中学模拟)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解析:选A。B项仅能发生酯化、消去反应;C项仅能发生还原、加成反应;D项仅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反应。  3.(2009年高考浙江卷)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α-damascone 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为:,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3H20O  B.该化合物可发生聚合反应  C.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9 mol O2  D.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稀硝酸酸化后可用AgNO3溶液检验  解析:选C。A项正确;B项,结构中含有,可以发生聚合反应;C项,根据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即(x+-)O2可计算应消耗17.5 mol O2;D项,α-damascone与Br2反应生成卤代烃,水解得醇与HBr,硝酸酸化后可用AgNO3检验Br-。  4.用下列一种试剂就可鉴别出甲酸、乙酸、甲酸乙酯和乙酸甲酯,该试剂是(  )  A.银氨溶液         B.新制Cu(OH)2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选B。甲酸、乙酸能使Cu(OH)2溶解生成蓝色溶液,且甲酸、甲酸乙酯都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生成红色沉淀,乙酸甲酯与Cu(OH)2不反应。  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4 mol
B.3 mol  C.2 mol
D.1 mol  解析:选B。一般来讲,1 mol酯的结构单元消耗1 mol NaOH,但这里为酚酯的结构,在与NaOH溶液反应时,酰氧键断裂生成的酚和乙酸还可与碱作用。  6.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下列关于MM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MF能溶于水  B.MMF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1 mol MMF能与6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MMF能与含3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解析:选D。A项由于亲水基团(-OH)占的比例太小,MMF应是不溶于水的;B项中苯环上没有发生消去反应的氢原子;C项中酯羰基()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中1 mol MMF中含有2 mol酯基和1 mol酚羟基,分别能与1 mol NaOH反应。  7.某有机物甲经水解可得乙,乙在一定条件下经氧化后可得丙,1 mol 丙和2 mol甲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l2)。由此推断有机物丙的结构简式为(  )  A.Cl-CH2-CHO  B.HO-CH2-CH2-OH  C.Cl-CH2COOH  D.HOOC-COOH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甲、乙、丙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均为两个碳原子;丙为羧酸,且含有两个羧基,应选D项。    ①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CO2气体  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③加热该物质的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④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      9.(2010年高考重庆卷)贝诺酯是由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Cl3溶液可区别阿斯匹林和扑热息痛  B.1 mol阿斯匹林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D.C6H7NO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  解析:选B。A选项中,扑热息痛中含有酚羟基,阿斯匹林中不含,故可用FeCl3溶液区别。1 mol 阿斯匹林最多消耗 3 mol NaOH,故B项错误。C项中贝诺酯比扑热息痛分子大,而且没有亲水基团,溶解度要小。D选项中,扑热息痛中存在,可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生成C6H7NO。  10.一定量的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 min 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时,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入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解析:选A。加NaOH加热后红色变浅,说明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加盐酸显酸性时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11.有机物A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A与CnH2n+1OH反应生成分子式为  Cn+3H2n+4O2的酯,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含碳碳双键的有机物与卤代氢发生加成反应时,氢原子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依此规则,A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物质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后,再用盐酸酸化所生成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有机物A能使溴水褪色,又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A的结构中含===C和-COOH。又知A+CnH2n+1OH―→Cn+3H2n+4O2(酯)+H2O,根据酯化反应的特点,酯的分子中碳原子数是醇和羧酸碳原子数之和,故有机物A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结合推断得:A为CH2===CHCOOH。(2)含有C===C的有机物CH2===CHCOOH在与不对称结构分子HX加成时,根据提供的加成规则可得出B的结构简式为CH3CHCOOH。    在(4)中C的羧基与Ca(OH)2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1)C3H4O2 CH2===CHCOOH    12.(2009年高考山东卷)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B→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________。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E的分子式为C6H6O且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由此推出E为,F为,由X和F的分子式得到D的分子式是C4H8O2且为酸,由题意知A是直链有机物,故B为CH3CH2CH2CH2OH,C为CH3CH2CH2CHO,D为CH3CH2CH2COOH;A既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又能与H2在催化剂Ni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且与2 mol H2反应,说明除了醛基外还有双键,由此推出H为不饱和酸,J是H的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水解生成乙酸,故J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由B(醇)在浓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不饱和烃(I),此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溴水与E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H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与D没有明显现象,故可用溴水鉴别D、E、H。  答案:(1)羧基 消去反应  (2)溴水  (3)CH3COOCH===CH2  (4)CH3CH2CH2COOH+HO
催化剂△CH3CH2CH2COO
+H2O  13.(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    上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 g G需用20 mL 0.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下反应:    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  解析:(1)一个A分子中N(C)==6,N(H)==10,故A的分子式为C6H10,A为环烯烃,又因为B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A是,B为。  (2)M是B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故M的结构简式为  (3)由于A是,故D是,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E是,由D生成E是消去反应。  (4)根据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 g G需用20 mL 0.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中和,说明G分子中有2个-COOH,故G为HOOC(CH2)4COOH,由G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J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H2)4COOH+nHOCH2CH2OHH+△    (5)(6)根据题目信息E为,E和A反应生成F为,F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H中官能团是溴原子,H水解得到I的官能团是羟基。    (5)  (6)溴(或-Br) 羟基(或-OH)  14.(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R-CH2CHO。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ⅰ)能发生水解反应(ⅱ)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化合物A分子中含C原子数:=4,含H原子数:=6, 含O原子数:=2,所以A的分子式为C4H6O2。由转化关系A稀H2SO4△C+D,而CCu?OH?2△D,可判断C、D中含碳原子数相同,C是烯醇转化的醛,D是羧酸,再结合A的分子式C4H6O2可推出C是CH3CHO,D是CH3COOH,A是    A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分子中有酯基,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分子中有碳碳不饱键,则可写出:HCOOCH===CHCH3、HCOOCH2CH===CH2、、H2C===CHCOOCH3。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则应具有乙炔的直线结构:  HOCH2C≡CCH2OH。  答案:(1)C4H6O2  (2)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6)HOCH2-C≡C-CH2OH  第五单元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糖的结构及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故B正确;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淀粉、蔗糖等最终都转化为葡萄糖供细胞使用,因此C正确;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如淀粉、蛋白质等,故D错。  2.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的氢化属于还原反应,又属于加成反应,生成物为纯净物  B.1 mol蔗糖完全水解的产物是1 mol葡萄糖和1 mol 果糖  C.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后发生水解反应,冷却后加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会出现光亮的银镜  D.鸡蛋白溶液中滴加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过程叫作蛋白质的变性  解析:选B。A项,油脂的氢化属于还原反应,又属于加成反应,生成物为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B项,1 mol蔗糖完全水解生成1 mol 葡萄糖和1 mol果糖;C项,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在进行银镜反应实验前要先将溶液中和至碱性,否则不会出现光亮的银镜;D项,鸡蛋白溶液中滴加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过程叫作蛋白质的盐析。  3.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B.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C.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D.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解析:选A。天然油脂均为混合物,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也属于混合物;大多数油脂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油脂的烃基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高。  4.(2011年温州中学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解析:选D。石油裂解主要得到乙烯、丙烯及甲烷、乙烷、炔烃,但得不到氯乙烯,A项错;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而不是氨基酸,B项错;甲烷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蛋白质分子中一般都存在碳碳单键,C项错;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单糖葡萄糖,D项正确。  5.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  )  试剂:①新制Cu(OH)2 ②碘水 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 b.砖红色沉淀 c.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解析:选C。淀粉溶液遇碘水变蓝色;蛋清是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葡萄糖溶液具有还原性,能够将新制Cu(OH)2还原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  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导致人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解析:选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到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A正确,D错误;淀粉在体内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营养需要,过多食用,也会致人发胖,B、C错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B.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植物油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产肥皂  D.可通过反应后的溶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判断油脂的皂化反应基本完成  解析:选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则A正确;植物油主要是各种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B错;植物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这种水解也称为皂化,是工业上制取肥皂的方法,则C错;虽然高级脂肪酸钠水解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但皂化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用红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法确定油脂的皂化反应是否基本完成,正确的判断方法是:反应后静置,若溶液不出现分层现象,即证明油脂的皂化反应基本完成,则D错。  8.下列各组反应,实质都是取代反应的是(  )  A.苯加成,苯酚和溴水反应,皂化反应  B.酯的水解,酯化反应,乙醇和氢卤酸反应,乙醇和浓硫酸在170 ℃时加热  C.淀粉在硫酸存在下制葡萄糖,醛的氧化或还原  D.纤维素水解,浓硫酸和乙醇在170 ℃时的反应,蛋白质水解  解析:选B。苯加成是加成反应,C项中都不是取代反应,D项中浓H2SO4和乙醇在170 ℃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9.(2011年徐州市高三模拟)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对乙酰氨基酚",其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能溶于热水 ②在人体内能水解 ③1 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4 mol ④与对硝基乙苯互为同系物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C。酚羟基邻位两个C上的H能被Br2取代,故1 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2 mol Br2;它与对硝基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向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②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③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④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⑤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HNO3都会变黄色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解析:选D。(NH4)2SO4溶液为非重金属盐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里,蛋白质会产生"盐析"现象,但盐析是可逆的过程,加水后仍溶解,①正确;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②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③正确;在温度较高时,蛋白质会变性,且属于不可逆过程,酶是蛋白质,变性后失去了催化活性,④错误;一般情况下,只有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HNO3才会变黄色,⑤错误。  11.有研究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有一"奖赏中心",长时间上网会使"奖赏中心"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水平升高,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结构如图:    (1)多巴胺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巴胺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氨基酸
b.苯的同系物  c.芳香族化合物
d.芳香烃  (3)含有一个环己烷环和一个硝基的多巴胺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判断多巴胺不应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加成
b.取代  c.氧化
d.水解  (5)写出多巴胺与足量溴水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多巴胺具有苯环,同时还有氨基和羟基,所以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多巴胺去掉一个环己烷环和一个硝基还剩两个碳原子,计算氢原子数,应形成一个三键。碳碳三键和硝基在环己烷上的位置可以变化。  (4)多巴胺具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具有酚羟基和氨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可以被氧化(类似苯酚),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5)类似苯酚,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氢原子可以被溴原子取代。  答案:(1)C8H11NO2 (2)c  (3)写出下列五种中的一种即可    (4)d    12.(2011年杭州高三模拟)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下面是以食品为主题的相关问题,请根据要求回答。  (1)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超强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________(写结构简式)单体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若以乙炔为原料,通过加成反应生成1,1,2-三氯乙烷,再和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可合成这种单体,则在上述加成反应中宜选择的加成试剂是________(选填编号字母)。  A.HCl
B.Cl2  C.HClO
D.NaCl  (2)人们从食用植物油中摄取的亚油酸  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价格低廉的植物油,其中的亚油酸含量很低。下列关于亚油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字母)  A.分子式为C18H34O2  B.在食用油中亚油酸通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  C.亚油酸属于一种不饱和低级脂肪酸  D.亚油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  (3)木糖醇[HOCH2(CHOH)3CH2OH]作为一种甜味剂,食用后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比较适合于糖尿病人食用。请预测木糖醇能否和新制Cu(OH)2发生化学反应?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在人体肝脏内可转化为多种有害物质,有机物A是其中的一种,对A的结构进行如下分析:  ①通过样品的质谱分析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1)。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2;  ③对A的水溶液进行测定发现该溶液pH<7。    根据以上分析,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合成聚偏二氯乙烯的单体为CCl2===CH2,由乙炔(CH≡CH)合成1,1,2-三氯乙烷,可以通过乙炔与HCl、Cl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2)亚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2O2,A错;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食用油中亚油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B对;亚油酸属于一种不饱和高级脂肪酸,C错;亚油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变质,D对。(3)木糖醇具有邻位多羟基的结构,和丙三醇、葡萄糖类似,能与新制Cu(OH)2反应。(4)根据①可知,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根据②可知,有机物A含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原子个数之比为1∶3,根据③可知,有机物A含有羧基。因此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答案:(1)CCl2===CH2 AB  (2)AC  (3)会反应;因为分子结构中含邻位多羟基结构的物质如甘油等物质均使Cu(OH)2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4)CH3COOH  13.(2009年高考重庆卷)星形聚合物SPLA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       (1)淀粉是________(填"单"或"多")糖;A的名称是________。  (2)乙醛由不饱和烃制备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多步)。  (3)D→E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D结构中有3个相同的基团,且1 mol D能与2 mol Ag(NH3)2OH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且1 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B有多种脱水产物,其中两种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框图可知:A为葡萄糖,B为乳酸,由D(C5H10O4)―→E(C5H12O4)的分子式变化可知,此反应为加氢过程,是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D(C5H10O4)的不饱和度说明D分子中仅含1个-CHO,其他三个氧原子均为醇羟基,所以D为  答案:(1)多 葡萄糖 (2)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或CH2=== CH2+HBr―→CH3CH2Br,CH3CH2Br+H2ONaOH△CH3CH2OH+HBr或CH3CH2Br+NaOHH2O△CH3CH2OH+NaBr,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  (3)加成(或还原) C(CH2OH)3CHO  C(CH2OH)3CHO+2Ag(NH3)2OH△C(CH2OH)3COONH4+2Ag↓+3NH3+H2O      第六单元 高分子化合物    1.美丽的"水立方"(Water Cube)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其设计灵感来自于有机细胞的天然图案以及肥皂泡的形成。在这个中心的蓝色气泡墙之内,钢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由12个正五边形和2个正六边形所组成的几何图形。覆盖这个框架的是半透明的气泡,称为PTFE膜(聚四氟乙烯),它能为场馆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TFE可以使溴水褪色  B.PTFE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  C.PTFE的单体是CF2===CF2  D.PTFE化学稳定性、耐磨性良好  解析:选A。聚四氟乙烯是由CF2===CF2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F2-CF2,分子中无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化学性质稳定。  2.CCTV《科技博鉴》曾经报道中科院首创用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使用聚二氧化碳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  B.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  C.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分异构体  D.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解析:选B。聚二氧化碳塑料可降解,不会产生白色污染,聚二氧化碳塑料为混合物,而干冰为纯净物。  3.(2011年清华附中高三模拟)某高分子化合物干馏后分解为烃X,X能使溴水褪色,且1 mol X可与1 mol氢气加成后生成C8H10的烃,则该高分子化合物为(  )        ①氨基乙酸(甘氨酸)  ②α-氨基丙酸(丙氨酸)  ③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  ④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5.对于强酸001树脂苯乙烯-乙烯苯共聚交联结构的高分子基体上带有磺酸基(-SO3H)的离子交换树脂,其酸性相当于硫酸、盐酸等无机酸,它在碱性、中性,甚至酸介质中都显示离子交换功能。有关该树脂的一些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  A.此树脂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如苯和四氯化碳  B.此树脂是一种优良的热塑性材料,可反复加工,多次应用  C.此树脂可以用来软化硬水  D.由于树脂具有强酸性,发生交换后树脂不能再生  解析:选C。由于该高分子是共聚交联结构,说明是体型分子具有热固性,故不能溶于有机溶剂,也不能反复加工,多次应用。又由于基体上带有磺酸基为离子交换树脂,能够软化硬水。而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是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再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  ②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③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④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C。乙烯聚合为聚乙烯属于加聚反应,原子利用率是100%,即所有的反应物都转化为产物,故①正确;石油产品中含饱和键的物质(如烷烃)就不能用于聚合反应,②错误;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可以水解,③正确;聚丙烯的结构简式应该是CHCH3CH2,④错。  7.(2011年杭州市萧山九中阶段性检测)某高聚物的结构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  A.它是加聚反应的产物  B.其单体是CH2===CH2和HCOOCH3  C.它燃烧后产生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其单体为CH2===CHCOOCH3  解析:选AD。断键可得单体是CH2===CHCOOCH3,该高聚物是加聚产物。CH2===CH2与HCOOCH3不会发生加聚反应,C与H原子个数比不满足1∶2,所以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不是1∶1。所以B、C错误。  8.现有两种烯烃(Ⅰ和Ⅱ,其中R代表烃基)    它们进行聚合反应后,产物中含(  )    A.仅有①
B.①和②  C.仅有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反应方式有三种:      9.有机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有机玻璃的单体A(C5H8O2)不溶于水,并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请回答:  (1)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  (2)由B转化为C的反应属于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取代反应  (3)C的一氯代物D有两种,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稀H2SO4△B+CH3OH及BNaOH溶液E可知B应为羧酸,A为酯类化合物,A与稀H2SO4共热是A发生水解反应,根据A(C5H8O2)+H2O稀H2SO4△B+CH3OH,可推出B的分子式为C4H6O2,又由于B能与H2在Ni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知B为不饱和羧酸,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2-COOH、CH3-CH===CH-COOH、  CH2==C-COOH,再由B与H2的加成产物C的一氯代物D有两种,可推出B为CH2==C-COOH,C为CH3-CH-COOH,进而可推出A为CH2==C-COOCH3。      10.(2011的宿迁模拟)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图所示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类型:④________,⑦________。  (6)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三氯化铁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石蕊试液        11.某厂以甘蔗为原料制作糖,对产生的大量甘蔗渣按图所示转化进行综合利用。其中B是A水解的最终产物;C的化学式为C3H6O3,一定条件下2个C分子间脱去2个水分子可生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D可使溴水褪色;H的三聚合物I也是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没有列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高分子化合物F________;六元环状化合物I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可降解塑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该官能团的试剂的名称是(只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转变成CH4的反应曾做过如下的同位素示踪实验(D、T为H的同位素):  2CH3CDOT+14CO2\s\up7(甲烷菌(甲烷菌)+14CD2T2  在同样条件下,完成下列反应:  2CH3CH2OD+C18O2\s\up7(甲烷菌(甲烷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推断出A-I各是什么物质,然后结合有关有机物的性质和图示、题干信息,解决题设问题。  甘蔗渣是甘蔗杆榨糖后的残渣,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即A是纤维素;由纤维素的性质,结合图示信息可推出:B是葡萄糖,C是乳酸,D是丙烯酸,E是丙烯酸与乙醇形成的酯,F是E的加聚产物。由此可具体得出试题中(1)、(2)、(3)、(4)的答案。对于第(5)问,要仔细审查所给信息,弄清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及断裂后连接的规律,从而完成所给反应方程式。    (2)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D  (4)醛基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硝酸银的氨溶液、托伦斯(Tollens)试剂]     "智能型"大分子,在生物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PMAA就是一种"智能型"大分子,可应用于生物制药中大分子和小分子的分离。下列是以物质A为起始反应物合成PMAA的路线(如图所示):  ACl2①BNaOH、水△CO2催化剂、加热DO2催化剂、加热E  浓硫酸/加热②F(
)\s\up7(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PMAA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和PMAA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 PMAA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中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能被氧化成D,D进一步被氧化成E,初步推测C为醇,D为醛,E为羧酸。根据信息知,C中的醇羟基应连在链端。结合已提供的F的结构简式,推测A为  故整个过程表示如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