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手机多少钱要多少钱一斤?

中国第一位大哥大用户
[来源:金羊网]时间: 11:37:58
  粗笨的大哥大和它的长天线已定格在历史的长卷中,但至今仍值得人们回味
  人们从封闭走向开放,仅仅只有激情和想法肯定是不够的。1987年进入中国的移动电话,无疑成了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移动电话刚刚进入内地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名称,叫“大哥大”。这其实是港澳地区帮会头目的称谓。而在毗邻香港的广东,省长叶选平成为最早的体验者。
  当年“一块砖头” 如今“半个烟盒”
  广州移动通信从“大哥大”的贵族化一路走到今日的平民化
  广州是全国最早使用移动电话的城市。据电信老员工于法森回忆,1987年11月,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大哥大”。当时,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是第一个用户,“旁人看见省长拿着个黑匣子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叶选平是广州首位用户
  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胜利召开。大会主席台上,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满面春风地环视着这座崭新的现代化建筑和四周看台上黑压压的观众,抑制不住的兴奋尽情地显现在脸上。
  突然,一阵悦耳清亮的声音在他桌前一个砖头般大小的黑匣子里响起,他立即伸手拿过这个黑匣子,大拇指往一个小键按了一下,又有些生疏地把它靠在耳边。黑匣子里立即传来清晰的声音:“叶省长,我是电信广州基站,我们的网络刚刚开通,现在向第六届全运会提供服务,您能听清我的声音吗?”“非常清晰!”叶选平高兴地回答。
  原来,这个黑匣子是电信部门给省长试用的“大哥大”,六运会时,线路也刚刚开通,电信的老员工们都将叶选平所说的“非常清晰”誉为“天河第一声”。
  大哥大只有通话一功能
  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出现并正式使用移动电话,随后,北京、上海等地紧随广州的潮流开始使用起移动电话。如此说来,广州还真不愧是电信方面的“大哥大”。
  “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信时代。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系统。摩托罗拉也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推销移动电话。这种重量级的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都在一斤以上。它除了打电话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通话。虽然如此,“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求。当年,“大哥大”公开价格在2万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万元才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这不仅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就是中小企业中能买得起的人也不多。
  出现了炫耀攀比式消费
  让摩托罗拉公司也没有料到的是,“大哥大”很快就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青睐。由于“大哥大”身躯庞大,使用它的人也多是商界大哥级的,物随主贵,很快成为身份显赫的象征。那年头,人们对私家车没什么概念,也很少心生羡慕。那时你开一辆宝马车出门,别人也以为是公家车,远远不如“大哥大”那么耀眼。很快人们以拥有“大哥大”为荣,开始了一种炫耀攀比式的消费。
  性格外向的人,会整天手拿“大哥大”,吃饭喝茶谈判,往桌上一放,就像押上了一个富贵的筹码和权杖,立刻会获得多一份尊重,生意谈判也因此变得轻松。性格收敛的人,会将“大哥大”放在擦得铮亮的老板包中,老板包夹在腋下。适当时拿出来,拉出长长的天线,花上一元一分钟的话费,在人群里喊上一句:“喂!喂!听不清,你再说一遍。”便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那个年代的人们很淳朴,从不隐藏自己对别人的仰慕之情。很多人因为有了“大哥大”,迅速打开了自己的社交圈。一时间,梳大背头、抹发胶、手持“大哥大”,成了不少人理想中的富人形象。
集团报刊系列<h1 class="questionH1" topicId="00fa142ee年代的大哥大现在能卖多少钱
80年代的大哥大现在能卖多少钱
09-12-27 &匿名提问
要是想收藏的话,也得几百元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六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俗称:三转一响)七十年代: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照相机八十年代: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大哥大九十年代:组合家具、手机、微机近五年:小汽车、住宅楼、家庭影院
都是时尚。
生于七十年代的尴尬八十年代人的尴尬九十年代:等待来自欲望的冲击  1990:离婚  1990年中国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平淡,前些年风风火火瞎折腾,到如今回到家里关起门过小日子却发现也不容易。这一年中国的离婚率首次突破10%的大关达到了10.2%,而在10年前这个数字却是1.2%。离婚大军以平均一年一个百分点的幅度在增加,使社会上有关婚姻的流行语有了新的说法:“结婚是典型错误,离婚是幡然醒悟,再婚是执迷不悟,独身是大彻大悟”。另外,不知是真是假,人们见面的问候语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离了吗?”  1991:卡拉OK  这一年7月广州冒出了第一家夜总会“金嗓子”,刚刚侃完大山的九亿人民,齐齐扯起嗓子唱起卡拉OK来了。那时在高档歌舞厅和酒楼引亢高歌绝对是大款的标志。七八年过去,这一由日本人发明的娱乐方兴未艾。  1992年,是绝对可与1978年相比的里程碑式的年份,时尚从这一年开始有了真正的现代含义。“市场经济”成为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含义日益含混的流行词,海南的房地产市场炒到发焦发糊、让全中国看到了泡沫经济的恶果,“开发区”热遍全国,可惜索罗斯之流只对攻击英镑、里拉有兴趣,不愿把钱投到自来水都没通、只竖了个铁皮牌子自欺欺人的“某开发区”;廉政条规陆续出台,“四菜一汤”也成时尚,但“一个王八一碗汤”式的黑色幽默挑战了我们往往立意甚高,而操作性甚差的严肃。80年代入选薄薄小册子式的《中国当代科学家传》还是知识分子无上的荣誉,到这会儿,还在念研究生的笔者就收到《中国当代史学名家名篇选》的入选通知了,因为舍不得每月生活费的三分之一,终于放弃当“名家”,想不到竟是避免出丑的明智之举。老太太跑错柜台、错把股票当债券买,成了百万富翁的神话,勾起人们被压抑许久的暴富的欲望,“杨百万”理所当然地成为偶像,尽管没有任何公司替他“包装”;出国已经不是什么时尚了,领导潮流的做法是带着美元回来当“外商”,想出去的人仍然不少,但那些嫁了老外的女星并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艳羡,倒是在三里屯与自己的外国同学用流利的美语一起边喝酒边聊天,显得很与众不同。  消费时代到来的一个标志是时尚开始与国际接轨。街上“稻草人”、“伊都锦”、“宝姿”、“苹果”、“古驰”的专卖店一天比一天多,“罗蒙”、“红都”、“杉杉”、“紫澜门”等国产货也来分一杯羹。身穿超短裙的女娃们鲜亮的长腿照耀着中国尘土飞扬的大街,白领穷人的“金利来”领带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飘拂,就像张楚这孩子唱的:“这是1994年的春天,空气里有一种富裕的气氛,每个人似乎都站在一场洪流之中,等待着来自欲望的冲击。”  李连星先生呆在自家一间阴暗的书房里,身旁是几十本有关如何快速致富的盗版书,他的任务是从中“汲取精华”,每月生产一本类似《××学不到》的畅销书稿,从书商那里拿4000元。他有个20岁的女儿,需要老爸提供人民币以消费中外大大小小的名牌。象李连星这样在工作之外另外干份活以应付“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时尚。当房改、医改、教改接踵而至时,国人所以能表现出顾全大局的可观的承受能力,跟他们在相当范围内多多少少有点非工资收入有着极大的关系,“马无夜草不肥”在这里有了全新的含义。   改革开放搞了20来年,数90年代与世界的“链接”速度最快。“大片”们放了第一炮,使曾经四处托人搞内部资料片电影票的国人知道了好莱坞的最新爱好。自然,有人说,电影公司引进以打打杀杀和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大片”,是中了“文化殖民主义”者的圈套,但从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以后国人的反应看,看“大片”和爱国是可以并行不悖的。90年代中国与世界“链接”的“带宽”也有可观之处,胡文阁反串女角,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老片新唱,同是姓胡的胡兵、胡东兄弟相继成为全国知名男模,是“与国际接轨”。有人戏称:互联网的发展早晚要让世界实现“大同”,但如果由英语主导未来的地球村,还会有我们熟悉的自己的“视窗”吗?时下流行的褶皱裙只是时尚,“人民币不贬值”、“消费信贷”、“拉动内需”、“提高综合国力”、“国际接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才是铿锵着时代脉搏的流行词、世纪末的大时尚。  1992:炒股  90年12月沪市开业和91年7月深市挂牌。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比杨百万差。金钱热力四射,股民们激情万丈,股市的大涨大跌对应着人生的大喜大悲,虽然8月份的深圳股市骚乱让年轻的中国股市付出了成长的代价,但股民们发现,他们被套牢的已不是他们投进去的那点小钱而是他们的全部欲望。这一年的每一种时尚几乎都可圈可点。当年“上岸”的弄潮儿晒干了裤腿以后又下海了,越来越忙的人们丢下一句“有事Call我”就不见了。孤独的乡村教师重新翻出了当年的大学课本,“考研”不是为了深造而是提高身价好去南方发展。带着大包现金去南方做买卖的商人们一到晚上就要去“洗头”。繁荣未必就“娼”盛,但“小蜜”们在这一年明白了一个致富道理,跟着钞票走,紧拉着老板的手,老板的另一只手也没闲着,紧紧攥着的是重达将近1公斤的“大哥大”。  1993:《东方时空》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竟会衍生出一股时尚潮流。于是在这一年里,你只要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咱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老百姓的故事都能上电视,平民化的东西也就随即流行,碰巧这一年正好是扶贫年。  1994年:刷卡  从年初各大媒体几乎同时发出的“轿车何时进入百姓家庭”这一提问来看,这一年的消费时尚肯定会持续走高。果然,到了10月,上海市的第一张百货购物信用卡在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隆重推出——其中上海工商行发行的1千元卡可以适当透支,中国各专业银行自1987年信用卡发行以来的总发卡数已超过500万张。先富起来的老板和领导潮流的白领人士率先享用了这些先进的金融工具,一时间,“刷卡”之风极为盛行,“潇洒刷一回”,真的派头十足。  1995年:婚纱影楼  虽说人们对婚姻越来越缺乏信心,但并不妨碍他们象着了魔似的往婚纱影楼里跑。元不等的婚纱摄影照让很多看上去并不是很美的婚姻也显得魅力四射,光艳照人。有了钱的中国人花钱的理由是不要亏待自己,终身大事不可马虎的具体表现则是花大钱包装婚姻。最早的婚纱影楼出现在1985年前后,十年后近乎疯狂地横扫中国的大小市县,看上去还真有点象是个灰姑娘童话的现代版。  1997:怀旧  1997年的时尚充满了一种古色古香的陈旧气息,山东画报出版社印了几本《老照片》,一不小心火了起来,不久就再版,到现在还在继续下去。一时间现实而功利的中国人变得很怀旧、很感伤、很有历史沧桑感了,就连已经走在中国最前沿的上海人也对30年代的海上旧梦沉迷不已,大发怀旧雅兴。老照片之外,还有老唱片、老房子、老新闻、老家具、老电影、老情人……简直到了逢老必火的热度。可下世纪不也就是这一世纪的自然延续吗?  1998:旅游、洗脚、上网、手机  这一年最流行的当然是风风火火闯九州了——不是去挣钱而是去花钱。80年代初的时候只有两种人在旅游景点跑来跑去,一是用公款观光兼开会的,二是用自己攒了十年八年的钱去结婚的。但到了1998年,中国人的日常消费支出中,旅游已占到了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强。也有人不愿意出门,因为他们觉得网上的世界更精彩。在这一年,上网的人数以超过300%的速度狂增,中国网民总数到年底已达210万之巨。同时,“沐足”似乎一夜之间热遍全国,但很多人还没有充分享受到中药慢条斯理的疗效,“沐足”又一夜之间全部关门大吉,不是不让洗脚,而是有人洗脚之意不在脚。手机这种曾经是有钱人身份象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回了,从街边扫地的阿伯到身穿校服的学生妹都会从兜里拿出不同型号的手机来;各家手机公司在频频推出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的手机同时,却无法遏止手机的价格象人们道德标准一样越跌越低。  1999年(未完篇):伟哥、“还珠格格”、世界末日   这位“哥哥”非同寻常,先声夺人,未在中国登陆时,有关它的伟大之处已经令许多药品都要赶紧沾沾它的光:伟哥开泰、伟哥口服液……广州一间新开张的食肆更不失时机地改名为“伟哥食府”,推出“伟哥壮羊煲”等菜式。小小一颗药片市值一百多元人民币,却仍然阻挡不了一切老老嫩嫩有心无力男士蠢蠢欲试的冲动。今年,一个不学无术、专门有持无恐地惹是生非的“小燕子”赵薇,凭着一双活泼精灵、到处乱转的大眼征服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市民。整个夏天,“还珠格格”铺天盖地地袭来,电视不厌其烦地重复灌输,报纸孜孜不倦地追踪有关“格格”的一切,赵薇、林心如推出的写真、唱片、回忆录、甚至情书都卖个满堂红,总之《还珠格格》从高高在上的皇帝红到下面卑躬屈膝的婢女。“你昨晚看了没有?”几乎代替了“早上好”。  有哪一个谎言完美到持续几个世纪,困绕着人们直到日这天才宣告结束?始作俑者为16世纪的法国预言家查丹玛斯在1555年出版的一套12卷预言诗集《从星相学角度看今后几个世纪》,即被后世奉为预言经典的《诸世纪》。经过拜读者的以讹传讹,特别是日本人五岛勉人的刻意扭曲,最后得出“1999年大世界末日”的结论。不过对于大部分一不信教,二不怕吓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今日街市的菜将会升价会比这个大预言来得更有威胁感。而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放纵的最好藉口罢了,你见有几个真的会收拾细软躲难去的?
《趋势》提供 近五年:流行贪污腐败 流行祖国什么时候统一 流行中日决战 流行歌星 流行健康生活
60年代---像章70年代---下乡80年代---出庄(外出打工)90年代---下岗05年代---脱光
科技,生活水平,歌曲,理念,思想
七十年代、计划生育、高考、分配八十年代、计算机、改革开放、学历九十年代、网络、下海、打工近五年:CEO PK  E-MAIL
七十年代流行身穿国防绿,胸前毛主席,结婚送宝书,饭前要敬礼。八十年代流行一曲邓丽君,声音要立体,梦想万元户,南北有差异。九十年代流行灯红酒又绿,吃喝乐不疲,工商距离大,官场有潜力。两千年来流行热恋在空间,深交一夜短,官官齐相护,事事钱在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是用来收藏的话,只是电子垃圾。用来收藏,要看收藏者自己的意愿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您现在的位置:
全透明手机价格多少钱?透明手机哪里有卖?透明手机价格最新报价
  全透明价格多少钱?透明手机哪里有卖?透明手机是什么品牌?透明手机价格多少钱?透明手机酷炫造型分分钟秒杀6:最快年底量产
  透明手机酷炫造型分分钟秒杀iphone6:最快年底量产
  从第一部&大哥大&超过一斤的体重,到今天大多数手机不足100克的重量,手机的成功瘦身记绝对让万千天天喊着要减肥的MM们羡慕不已。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手机的外形也悄然蜕变。在之前,台湾一家科技公司就宣布,他们将会于年底推出一款全新透明手机。
  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已耗时6年时间,花费约千万新。公司人员介绍称它是利用导电技术,让用户在看不到线路的环境下,让LED发光。全透明手机将走轻巧路线,比苹果更轻。同时机身厚度也是超薄的仅有5mm。虽然外观上去很脆弱,不过该机将具备防摔的性能。而对于手机的售价,公司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但是却强调着这款全透明手机会比苹果便宜。(南方财富网手机频道)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手机报价专区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哥大手机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