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虚弱肾阳虚的症状有哪些些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人性的弱点是什么?
成功人士首先必须战胜人性的弱点,这些人性的弱点是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点。
战胜人性弱点的过程就是步入成功大道的开始,你将唤醒深埋在心中的渴望——对成功的欲望。
  同时,也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幸运之神——你的信心。
1. 信守“富贵在天,成败是命”
2. 随波逐流
3. 缺乏足够的企图心
4. 认为自己“注定”是倒霉的
5. 过度忧虑
6. 不能自律
7. 迟疑不决
8. 生活在恐惧中
9. 分散自己的力量
10. 满嘴都是借口
11. 不愿掌握“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
成功人士首先必须战胜人性的弱点,这些人性的弱点是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点。
战胜人性弱点的过程就是步入成功大道的开始,你将唤醒深埋在心中的渴望——对成功的欲望。
  同时,也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幸运之神——你的信心。
1. 信守“富贵在天,成败是命”
2. 随波逐流
3. 缺乏足够的企图心
4. 认为自己“注定”是倒霉的
5. 过度忧虑
6. 不能自律
7. 迟疑不决
8. 生活在恐惧中
9. 分散自己的力量
10. 满嘴都是借口
11. 不愿掌握“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
12. 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需要强烈的自重感
,都是弱点,没有感情,就是禽兽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作为个体的人,在互联网时代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是更强大了还是更脆弱了?是更有主见还是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是什么?
有人说搜狗“烦人”,会把他想的词自动蹦出来;还有人说QQ恐怖,会把他感兴趣的人列出来。
按投票排序
小川的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尝试一下。。。1。回答第一个问题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互联网的未来与人类大脑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可以绘制图形如下:人如何与这个互联网虚拟大脑进行互动和沟通,互联网上所有的摄像头和各种感应器将成为这个人的感知器官。他将继续感知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影响这个世界。。。世界将不会再出现类似梵高的惨剧。梵高可以死去,但他的大脑将被嵌入到网络之中,谷歌街景将成为他重新审视世界、发现美丽的眼睛,网络连接下的绘图仪将成为他手中新的画板和画笔……随着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的视觉,听觉,感觉,和运动系统逐渐成熟,上述预测越来越接近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大脑生物神经系统与互联网虚拟大脑电子神经系统信息通讯技术的突破。这一突破也同样对生存的互联网用户产生诸多应用。如果互联网的未来是一个虚拟大脑,那么控制这个大脑的将有两种系统,第一个系统是以人为代表的控制系统,即人类通过终端与互联网内部进行互动和数据交换,第二个系统是互联网的虚拟自主神经系统,这个虚拟自主神经系统已经开始萌芽,如互联网的路由控制,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Ifttt的触发式自动反应,语义网的发展等等,对于第二个问题,会出现两种情况,1互联网自主神经系统会提供给我们更多答案,供我们决策,2。互联网自主神经系统会帮助我们决策一些事情,但这将是人类授权给它的,只要人类还有可以取消授权的能力,我们就会安全,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看,互联网自主神经系统看不出有反抗取消授权的能力对于第三个问题,未来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就是这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控制的平衡点。
技术对公众的影响,是大众传播思想史上一个永远令人纠结又一直具备生命力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不谈互联网。让我们回望八九十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场著名辩论,辩论的一方是政论家、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另一方是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于中国人而言,这两个人都不陌生,前者的《公众舆论》是畅销的经典;后者则是胡适的老师。彼时,一战结束不久。战争宣传最容易操纵民众的情绪,鼓动集体的爱国狂热,再加上电影、广播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公关行业的兴起、科学心理学的应用,大规模的宣传战在各国上演。美国民众受其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这令作为自由主义者的李普曼非常失望。他在《公众舆论》中强调了公众舆论的脆弱、摇摆、不可信任。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非常复杂,但现代人没时间也没心思去关注他们生活的世界。人们头脑中对世界的印象和真实的外部世界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传统、偏见、情绪左右了公众舆论,公众舆论“要么愚昧,要么专断,总是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情况如此糟糕,怎么办?李普曼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这个传播技术日益发达、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年代,公众变得越来越糊涂,还是忘记天真的民主幻想吧,理性的辩论根本不存在,只能选择相信精英,因为他们掌握了科学、专业的方法。但杜威不这么认为。他虽然同意李普曼对现代社会的诊断,但坚决不同意精英统治。杜威认为,只有启蒙公众才是唯一的出路,而公众本身并不是无可救药的。他特别强调传播媒介的作用,认为媒体的角色应该是让公众对公共事务产生兴趣。杜威还提出:公众只要能共同积极参与,就能管好他们自己的事务。公众的不参与常常不是因为无兴趣或无能力,而是因为在专制的或精英统治的政治制度下养成了冷漠和懒惰的习惯。扯远了,回到互联网的话题。如果李普曼和杜威活到今天,他们会对互联网给公众带来的变化如何评价?也许李普曼会说:今天的互联网只不过再次证明了公众的昏庸,他们以为自己变得更强大了,但其实还是被权力和资本的力量蒙骗着、被牵着鼻子走——他们以为微博让自己有了力量,但真正放声大笑的是那些微博营销者和那些擅长自我炒作的意见领袖;他们以为自己在享受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但这些服务实际上正让他们丧失一些基本的能力;他们以为信息的海量、迅捷传播让自己受益匪浅,可以轻松占有古往今来的所有知识,但其实,社交网络、定制新闻的发展,正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偏狭,越来越活在自己的观念世界和情绪世界里,看不到构建开放社会的可能……互联网时代的人,是又一批“幻象公众”。新技术的发展,再一次为精英主义背书。也许杜威会反驳:不应如此悲观,这些问题的确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但情况是可以改进的。既然我们期待一个民主社会,那么就应该对普通人的能力保持信心,相信经过学习,人人都有依靠理性做出判断的能力。更何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的确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比如,信息的自由流通,对公民素养的提升大有帮助;依托于互联网的新的组织形式,让公众的民主参与有了新的可能;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公民社会的构建也拥有了许多便利。如同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问题一样,李普曼和杜威之争其实没有标准答案。究竟同意谁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见识,乃至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也许就是我能给出的回答。我喜欢新技术,但不是技术决定论者。我愿直视技术对人带来的负面冲击,但对人的力量依然心存乐观。参考资料:Walter Lippmann, Public OpinionJohn Dewey, Public and its Problems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展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战
科技和人性的平衡边界是什么?
在电影《蜘蛛侠》等美国好莱坞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终极的邪恶力量是拥有高科技的科学家或者其变种,经常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会让我们感觉科技和人性是对立的两方,但是如果我们揭开电影中邪恶力量的科技外衣,会发现内部是人性的某些弱点。那么科技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科技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如果把这定义为科技的本质,那么讨论科技和人性的平衡点就显了没有意义了,因为科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生,就像是一个y=x的函数,y永远随x而发生变动,人性中对科技有什么需求,科技的诞生就是为了去满足它、实现它。那永远不存在这样一条科技和人性的平衡边界,因为他们是一体联动的增函数。比如人们有对于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有需求,所以核能诞生了,同时因为人性中的某些方面的存在(我不想把这仅仅定义为恶),核武器也出现了,并且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恐惧和灾难。这是一个典型的科技造福人类同时给人类带来痛苦的例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是人性的一面镜子,某种程度上真实的显示了人性;或者是一个放大镜,某种维度上放大了人性。核能比钻木取火,核武器比古代长矛,成倍的满足了人性的某些方面。
“科技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求,并满足其需要”这是从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跳出人类的思维圈呢?如果科技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存在呢?比如黑猩猩会用木棍从土堆中取食白蚁,这跟人类使用鱼竿进行钓鱼本质是相同的。如果这也被称为科技,那上面这条科技的本质就不成立了。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的了解科技。科技是什么?
维基百科给出科技的定义是科学与技术。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学。技术则是个难于解释的词,它可以指有形的物质,如机器。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学和技巧。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在这里我定义科技为包括知识和知识演化的产物,即包括了知识、知识的演化、知识的产物和知识演化的产物。我们来一点一点释放科技的范围,把科技的本质定义为取决于生命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
我们需要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定义:
从宇宙形成开始,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了宇宙,包括星系、恒星以及现在有生命存在的地球。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高温的大熔炉,没有任何的生命形态。直到地球的温度逐渐的下降,第一块岩石开始结晶,第一次降雨。下了几百万年的雨,海洋形成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水分子被一个活跃的碳链捕获,生命的进程开始了,最初只是能够吸取外界的能量并通过复制或变形和变种进行繁殖的一团薄膜。40亿年前终于形成了所有生物共同的祖先“卢卡”。如果把地球诞生至今的这段日子当成一年,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才出现鱼类,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九点才出现人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只是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角色,但因为语言的出现,人类注定将和地球上诞生的其他物种拥有本质的区别,人类就像《黑客帝国》中被选中的救世主Neo,不同的是人类担当的是过渡的角色。在人类出现以前,其他生物也可以使用科技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科技的本质是知识和信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传递工具,所以科技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所有一切的改变来自人类语言的出现,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方便人类进行交流,同时科技或者说知识和信息也通过语言得到了不断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在今天科技的发展第一次有可能超脱了本体的需求。像电脑病毒,已经可以自己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消耗存储空间、进行自我复制和进化。让我们来看看维基百科给生命做出的定义: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读完这条定义,你觉得电脑病毒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吗?如果不属于生命,那又属于什么呢?今天的互联网就像40亿年前地球上的海洋,给了生命一个进化、生长和生存的空间。而像“卢卡”一样的新的生命形式已经出现,生命第一次通过人类从碳向硅进行跃进,而科技(人类的定义)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科技通过不断的发展,拥有了自己的语言——各种各样人类发明的通信技术。之前生命通过DNA记录自己的信息,现在开始通过计算机代码记录自己的信息。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环境污染,这样的地球环境越来越不适合碳生物的生存,但是对于硅生物这点环境变化算什么,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适者生存的法则正在发挥它的力量。人类的发展不能毁灭地球,外在环境的变化只能作为一股力量推动生命向着可以进化和生存的路径发展。而生命通过这次从碳到硅的跃进,也将把自己的触角伸出地球,到达更加遥远的太空,不是已经有很多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飞行了么?不是已经有水手、快车、勇气、好奇号机器人登录火星了么?都不用想象,如果他们可以在火星进行自由的交流、通过某种渠道获取能量、使用火星上的材料制造新的机器人,开创一个新的火星世界,你是否认同生命的触角已经到达太空呢?
生命在某种程度上是贪婪的,目的是通过繁殖和复制占领空间,不管这个空间是几维的。从海中出现第一个生命,到海洋中填满生命;从第一个生命登上陆地,到生命充满所有的大洲;从电脑程序第一次出现,到现在我们开始为他们制造生存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怎样的环境,生命总能够进化一个合适的形态来生存、生长、进化、复制或繁衍,直到填满整个空间。因为生命给每个形态上都加了一个紧箍咒,从人类自身对性的渴望和通过性获得的快感就可以看出,每种形态为了获得多巴胺的分泌,不得不进行复制和繁殖。而这正是生命想要的!
让我们回到科技,科技一直都是缓慢发展的和生命并行的两条平行线,但在人类这里发生了交汇,因为语言、文字使得科技拥有了自己的DNA,第一次科技可以完全外在于生命形态的大脑之外而存在,或者说生命彻底征服了科技与科技融为一体,或者说科技可以独立的进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命,而成为新生命的最后一个步骤是人类剪断自己拉着风筝的那根线,让科技(或者说生命和科技的融合)拥有完全自由进化和发展的空间,就像造物主对待人类那样,而这几乎是一种必然。
历史正在重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版本尝试用长尾理论来回答 “个体人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现象描述:对于个体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存在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相对),从下图中(横坐标代表不同的个人,纵坐标代表个人的影响力)。互联网的存在使得黑色部分上升,灰色的部分下降,整个曲线的形状更加陡峭,并且向右边延伸开来(越来越多的个体加入)。原因解释:由于互联网使得信息更加容易传播,以及新社交工具的出现使得那些拥有话语权的精英和达人进一步拥有了更多的受众,从而他们的声音和想法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扩散。拿微博女王姚晨举例,她的话语权在新浪微博出现后,加强了不知多少倍。对于位于长尾的那些普通人,虽然他们的影响力没有什么巨大的改变。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工具的出现降低了每个人在网站上行动的成本。比如说作业本发起的“青岛种树”事件,对于普通人的我们不要去上街游行,不需要出钱捐助。仅仅是一个转发表示支持。这样成本的降低,实际上加强长尾聚合的能力,而长尾聚合的能力加强后,其总影响力也成倍的加强。所以互联网对于精英和达人的影响力是一个放大的作用,对于普通个体的影响力是一个聚合的作用。科技与人性的平衡点在2.0版本的答案中,我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互联网出现前,你可以想象去了解某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的生活有多么困难?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我们越来越容易发现朋友,包括朋友生活的点滴。讲一个小故事:我使用陌陌的时候(查看附近的人),发现一个头像个性的女生,引起我的兴趣,便去查看她的资料,非常幸运她绑定了新浪微博。想了解她更多,我看了她的微博,其中有一条来自街旁网的地理位置的分享。加了街旁好友,更幸运的是她的街旁绑定了人人网,Oh~点进人人网,我去,她竟然是我大一分手的女朋友。这个小故事说明在这个互联网越结越密、越来越开放的时代,你在网上留下的数据越多,其实你就选择了拥有更少的隐私。这也是王小川在问题的备注中说QQ圈子知道你所有的好友关系让人恐惧,搜狗输入法知道你想打的词语的原因。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个性化,更加贴身的服务,那就需要你贡献更多的数据同时也意味着更少的隐私。在@刘峰的回答中讲到,我们大脑的结构和互联网非常的相似,那在未来,会不会没有硬件和设备,我们通过自己的大脑与每个人相连,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大脑之间的网络结成现在我们所用的互联网,当然所有的访问权限都需要你的授权。这让我联想到刘欣慈《三体》中的那个外星人世界,每个人都是透明的,你可以阅读任何一个人的思想,他们所描述的那个科技极度发达的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就是完全无隐私的世界,这是处于一个极端的情况。那么科技与人性的平衡点?答案早已出现:隐私度而这个平衡点在那里?在每个人手里,像凯文凯利刚刚在中国的演讲中所说,你希望享受更多的个性化,那你就拥有了更少的隐私。一边是完全的封闭,一边是完全的开放,而你需要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个合适的,令你舒服的点,来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和乐趣。---------------------------------------------------------------------------------------------------------1.0版本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即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整个世界在互联网的笼罩下,像Malcolm Gladwell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些“事件”更容易被引爆。这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的“内行”、“联系人”、“推销员”拥有了更多的受众。原来的社交方式是一对一的,现在由于各种社交工具的出现使得一对多的社交方式成为可能,这就使得行业精英和社交达人在有限的精力下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像拥有2000万粉丝的姚晨,她的话比在新浪微博出现前,分量不知增加了多少倍。“自媒体”的出现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个现象,一个行业精英或者社交达人,如果他愿意,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体,如《蛮子文摘》,进行内容的创造和分发,从而影响更多的受众。而那些普通人呢,他们能够引爆一个事件吗?答案还是掌握在少数精英手里,看他们是否想引爆这个事件。互联网使人更有主见了吗?看似是这样的道理,人们每天获得更多的信息,看到更加多样化的观点,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想法和自己的思考。但整体上看是这样吗?为什么一个事件出来之后,大家还是喜欢站队,而不是理性的讨论呢?从方寒大战中,双方大都是无关痛痒的口水和莫名其妙的逻辑推理,我真的怀疑网络使人们更有主见。网络使得观点更加容易被呈现出来和传播,但主见这事我还没想好。推荐引擎的未来网络从分类导航到搜索,还是在有明确的需求的情况下,在搜索道路上发展。而推荐引擎的出现,是在推荐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决策。从亚马逊的物品推荐到豆瓣电台的歌曲推荐,我们购买这样的物品或者听下一首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跟我们“最像”的那群人,他们这样做了。就像鲁迅先生的那句话,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各种推荐引擎推荐,仅仅是因为别人都走了这条路或者过去我们经常走这条路,所以被推荐走这条路。现在的推荐引擎才刚刚发展,当它充斥我们的生活,并渐渐习惯的时候,我们或许发现自己已经被推荐引擎科学的决策了。这也是为什么black sheep是推荐引擎中的bug,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主见。这也是为什么,当有一天,一直听摇滚的你想换个口味听听钢琴曲时,豆瓣电台却难以满足你,因为你的历史太多了。科技与人性平衡的边界?科技是一个中性的产物。就像我们发明了核聚变,你可以拿它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做核武器。同样互联网使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分享更加便捷。你可以用知乎来分享知识,也可以用草榴来传播色情。科技不能改变人性,科技可以放大人性。我们的假设是在这个世界上,善良&邪恶。这样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人之初、性本善嘛。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使得每个人行善的成本减小,比如“青岛种树”事件,你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转发;比如维基百科,你需要的仅仅是一段编辑。经过互联网的放大,我们看到的是善良的增多。那邪恶会消失吗,不会!因为互联网仅仅是放大,所有的东西都成倍的放大而已,而我们现在的世界更像是历史在照放大的哈哈镜。
王小川先生的问题中“人性”这一标签让我对这个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关注,作为一个非IT圈内人士,我想从个人认知的视角来解读一下这个问题,可能这样的解读方式连“抛砖引玉”都算不上,那就当做“班门弄斧”吧。再补充一句说明,作为一个长期不太分得清平翘舌的东北人,我一直使用五笔输入法,因此并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搜狗的“聪明”或“烦人”,所以分析中也会尽量跳出搜狗,而去谈谈我眼中的互联网。一、“互联网时代”一般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可以看成四个阶段:史前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这种对“时代”的定义方式主要基于能量转化(与转移)的方式不同。这四种社会形态对应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或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其中史前社会的人类活动主要以狩猎和采摘为主;农业社会的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手工业-----&商贸业”的形式出现;工业社会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采掘业-----&制造业-----&服务业”;而后工业化社会则在发展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发展和信息化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而后工业社会出现的互联网产业,广泛服务于三大产业的同时,也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变得密不可分。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产业)更可能被理解为用于改造传统产业及传统社会的广义的“工具”,也可以被理解为在自然资源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支撑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环境”。二、作为“工具”的互联网把互联网当成工具这个想法不知道会不会得罪了醉心于开发工具和使用工具的IT界人士,不过其实历史早已证明了工具的重要性,工具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就像火种、器皿、农具的使用直至电器、计算机、手机的普及,被人制造出来的工具反过来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这种改造在种群特征的个体上体现为身、脑结构的变化,以及群体上人的分化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多数人都在发生着改变。人的速度、耐力、敏捷性远不及史前社会,体力、操作能力、对灾难的敏感度也不及农业社会。这样,在一部分人保留了前述的部分优势的同时,更多的人则因产业结构变化而分化成了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人。互联网的出现,让人类在专业、特长上分化的同时,思辨方式也在随之愈加分化。而思辨方式的分化正好与问题中的“主见”和“被决策”对应,那就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处理“独立思考”和“群策群立”的关系。本来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试图用“VS.”来表达两者的关系,可实际上,很多情况都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放着“束缚”和“解放”这两个选项的话,恐怕没有人愿意被“束缚”。而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试图跳脱各种“束缚”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束缚”。工具(科技、或互联网)的目的是让人类的生产、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丰富,稍微学术一点儿,就是让物质、能量、信息更高效、更可持续、更易于生产、转移和交换。事实上,只要作为一种工具,用得或好、或坏都是由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控制,就像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有些人被束缚、有些人得以解放一样。要想让寻求科技与人性的平衡点,首先就应当读懂科技(包括互联网)作为工具的属性。而两者平衡的边界就是:科技有局限,人性有底线。这句话中的“有”不是“存在”意义上的“有”,而是“应当保有”的意思,如果两者都不越界,自然就无须平衡。根据知乎规范稍作修改后的问题说明里刚好提供了搜狗输入法和QQ圈子两个例子,刚好能说明我对科技与人性平衡边界的看法。在我看来,工具的应用应以主观(能动)意愿为基础。(我所了解到的)搜狗输入法更多是将用户习惯记录在本地电脑或本人帐户上,而QQ圈子所展现的关系却在个人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滥用,因此两者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在私人领域,提供咨询的前提是我问了你,而不是无端被你来指导人生。三、作为“环境”的互联网与其他更早期的工具不同,互联网本身具有其特殊性、系统性,因此并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工具,因为它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环境的根本基础包括了自然资源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其中,自然资源环境包括了任何现代化生产和服务所必需的水、土、矿产、能源等等;人文社会环境则包括产业基础和社会基础两部分。其中产业基础就是为支撑互联网发展而提供食物、设备终端、软件等具体物质的生产活动;社会基础包括了互联网环境的创造者、生产者、参与者和使用者。这其中社会基础里的创造者、生产者与参与者、使用者之间存在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正是这种关系让人与人之间交会得更加频繁,互动的增强使每个人的参与感都得以提高,这就让互联网成了人与人交际的一个大会场和场内的各种道具,这时的会场和道具就已经不仅仅是工具,而是表现人际关系的环境。当互联网作为环境出现时,它也便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总有些人因为对互联网这一工具的使用得心应手而成为潜在的决策者或者成为智能一端的代表,而一部分人则因为不适应这一“工具”或环境而只能随波逐流。说起来,即使是成为虚拟的一种环境,也终究是人的环境,主导着这背后一切的必然也是人。互联网的系统性使其具有另一个特征,可以将其按照三次产业的模式进行分类:一是互联网采掘业。信息采集、数据挖掘……;二是互联网制造业。内容提供、信息加工……;三是互联网服务业。深度获取、搜索、社交、咨询……。从事其中任何一种产业的人都有其在环境中与数据或其他人打交道的模式,它对人类的改变和对于科技和人性的平衡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所获取及产生的信息量已经从“海量”走向了“大海无量”,在互联网成为环境的时候,人类开始不断地需要其他工具参与到改造和适应互联网的过程中,对待这一过程,我并不认同强者愈强的所谓马太效应。如果这一效应成真,那网景、雅虎、MySpace之流又何以日薄西山?正相反,互联网是一个并不稳定的复杂系统,它会随着人类文明走向的变更而变化,这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强大”和“智能”都不是技术上一统江湖的法宝和王道。反观近年来成功的案例,无不是以服务人性为根本来开发工具,让科技顺应人性、而非指导人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索、社交、分享,无不是人性最本质的追求和意愿。在这种环境和语境之下,没有小聪明可以征服人性,也没有智能高于人性,更没有科技超越人性。因为聪明、智能和科技也都同样始于人,用人类社会该有的方式交流所得到的规范,就是科技与人性平衡的边界。终于用了个排比句比斧子弄完了,之前在纸上列出的底稿也表达得差不多了,当然鉴于水平有限,有些想到的可能没有表达到,但这个不重要,在知乎上,我的思考就是我的收获。坐得鲁班开门。
强大的人更强大,无能的人更无能,之间的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大。竞争都是全球范围的,更加激烈,也更刺激,对人的要求也更高。虽然科技愈发强大,人性和人文依然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游戏规则彻底不一样了。
互联网时代也不是神话时代,甚至没有工业时代带来的冲击大(目前来看如此,不知道未来如何)工业时代到来后,人类看起来更强大了,但是死于机器之下,因机器失去工作机会,因机器导致某些机能退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似乎又更弱小了。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也是这样,看似个人能够参与到全球舆论,恨不得一条微博横扫普利策奖,一篇博客直取诺贝尔大楼,但真实的情况,似乎更像是个人消失,整体环境被一股看不见的暗流所操纵,个人反而脆弱了。以上是就事论事,下面是我的感悟。聪明人在哪个时代都是聪明人,工业时代操纵机器和资本,玩弄被机器和资本操纵的人;互联网时代操纵互联网,玩弄被互联网操纵的人。对嘛,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永远不光是“人与科技”,而是“人与科技与人”,哪怕到了银河系时代。科技不是鬼怪,不值得畏惧,人 才值得畏惧。科技与人性的平衡,可以从理论去分析,从实践去掌握,甚至可以人为改变科技,达到平衡;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平衡,说不清,不敢说,没法说。
修正一下之前的答案:其实,互联网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系统来说,即使这个工具再强大,相比起社会系统来说,还是显得极其弱小。所谓互联网时代,不过是人类发展道路的一步而已,至于我们要不要为这一步惊讶,也许仅仅凭我们几十年的生命,是很难判断它和直立行走、新石器、工业革命哪个影响更大的。个体的强大不强大,还得看考虑的角度,要说,赤身裸体去打猎,我想我们肯定不如以前。所谓马太效应,那已经是成年老酒了。几位提到的推荐引擎,不正是为了消灭马太效应的吗?不过请不要把马太效应给定义的过于宽泛。个体被决策?我想这个就是一个笑话了。被决策是为什么?无非能力不及或者控制欲表现欲不强,或者是对事物已经冷漠。人这么多,总有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一切都正常发展的话,人类的整体思维水平是不断提升的。什么东西要是想代替人做决策,总有人会站出来消灭它!不过能不能消灭,这就不好说了。通常只是达到一个均衡点而已。科技和人,正如正义同邪恶一样,你说它平衡点在哪?我相信这世界每出现一股力量的时候,另一股反抗它的力量也随之诞生。有社交网络就有反社交网络的,有喜欢PPT的,也有反PPT联盟……以下是之前的弱小答案“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极大的降低了人们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成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飞跃。说这次互联网革命不如工业革命,其实是没有理由的。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在探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伟大发明;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大规模出现解放了劳动力,而互联网改变的是社会的组织方式。工业革命是主流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互联网却是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界限模糊了,将社会生产业余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大功臣。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1)个体化的人有着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更加便捷的途径去做成一件事儿。但同时也将伴随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看到整个社会在思想水平和社会认识上的飞跃。所以意味着个体化的人,在未来会更有思想,更有能力,更有个性。(2)个体必然是更加强大了。以上所谓“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说法根本就是在扯淡。不管哪个社会阶段,这种所谓的“马太效应”仅只是部分人群而已。都已经在互联网时代了,个体不再是简单的个体了,即使他很弱,但可以有强大的工具辅助他变强;即使他很强,但总有他不能够达到的地方。互联网将各种生产工具变得更加容易使用,而且成本更加低廉。若是整个社会水平都提高了,那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必然了绝大多数都是更加强大的。(3)科技的发展不是独立的,有发展就有思考。网络智能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基于人思想和能力的发展。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提供用户对服务的选择权利也是必然要出现的,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到底接不接受、何时接受、以怎样的方式接受服务。要是人“被决策”了,那只能说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帮他做决策的工具没有思想。(4)科技和人性的平衡必然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中达到平衡的,并且这个平衡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人们的认识、意识、观点都不一样,并且科技存在的方式和达到的水平也不一样,硬要说平衡点是什么,只能说是某个科技发展水平下人们所能接受的不触碰其底线的那个程度。Ps:推荐阅读《长尾理论》《未来是湿的》&《方钢的观点》,虽然最后一本不是讲互联网的,但绝对能够很好的启发我们、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前面回答小马哥的问题时有一个个人的判断,未来互联网应该逐步走向“个人门户”的时代,即现有的服务、应用包括资讯越来越趋向于个人为中心的集成。对于个体在未来互联网中的变化,至少还有三点期待:1.公司与地域界限的模糊。互联网已经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改变了很多的行业,但对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尚未发生深刻的影响,真正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企业环境与人员协作值得期待,他的即时性、灵活性以及极低的运营成本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2.更准确的个人评价与价值体现。电子商务的爆发基于互联网对“商品”的全方位展示与评价体系,那么这种情况既然会在“商品”上发生,为什么不会在“人”的身上发生呢?目前你如何去衡量一个陌生人呢?业内打听、看简历、职前调查、学历背景、作品、面谈、担保?这些方式是否让人感觉越来越不靠谱或麻烦呢?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传统渠道结合的“个体信用评价”似乎并不遥远,更有意义的是个人基于网络的“工作协同”“知识分享”“他人评价”(比如知乎的赞同)等如能做到全面集中的展示,那么对一个人能力、爱好、兴趣、性格的展现将优于传统任何方式,更利于个人价值的展现与企业的判断。3.对知识与信息的筛选与净化。如果说我们的父辈活着信息闭塞的痛苦中,那么我们这个时代也时常处于信息爆炸的烦恼中。今天的互联网对信息的传播功不可没,但我相信在未来,SNS技术的发展最终会使“人”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不是今天的搜索。由此带来的意义是当个体在接触信息或知识时,能够基于SNS模式下的互联网迅速的找到与此信息相关的各类观点、评价以及对此有见解的“人”。这种模式更有助于个体接受全面的信息并形成客观的观点,不得不说,这在尚需要普及“常识”与“真相”的社会中尤其珍贵。至于科技与人性的平衡,我想,在科技帮助每一个普通人更好的获得话语权并同时透明的接受质疑的时候,人性不就在哪里么?
(最新修正)
总体来说,互联网已经基本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网民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还会逐步增强。至于网民个人智力的发展,完全因人而异。自我把握能力强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提升智慧,并更有主见。自我失控的,会更加脆弱,甚至出现“被决策”的问题。目前来看,网络上的盲从者,还是稍微占多数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坑人害己,也能利人利己。科技应该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人性必须主导科技。这种主仆关系,不能本末倒置。最大敌人是自己。科技与人性能否平衡,取决于人类自我驾驭能力。驾驭自我才能主宰科技,享受智慧的果实。核物理学家詹克明的散文《裸猿——道德篇》,曾经被称为“一颗氢弹”。他对于科技与人类关系的分析,相当到位。在这里,让我们重温詹先生的教诲,给以上答案,来一些说明吧。失控者必须自食其果。詹先生说,谁违背大自然就不能不受到惩罚。但是这种惩罚,大自然绝不会亲自动手。按照自然规律,一个仰面唾天的人,这口痰必然会以铁一般的严格落在你自己的脸上。它会让你自动喝下自己倾倒的污染物,让你掉进你自己挖的陷阱。大自然的旗帜上书写的原则是:
“让作恶者自己惩罚自己!” 人类正在从根本上打倒自己。科学是智慧的宝库,也是一只神秘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把它打开,里面的灾祸就会飞向全世界。詹先生的话,应该引起警醒。我们知道,人类制造的核武器,足以炸掉好几个地球了。多数的江河湖海都遭到污染。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事实。很多大城市都被垃圾包围。连食品安全都成了问题。网络本来是人类提升群体智慧的工具。可是现在,某些局部网络,已经变成助纣为虐的武器。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已经不是贬义词。“做水军”和“黑色产业链”,也都见怪不怪了。很多网络营销策略,都是建立在盲从心理之上的。要知道,网络发展的动力,只能是人的生存需要。忽略这一点,就不可能走的更远。仅从技术出发的程序,偏执与漏洞在所难免。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手机控,微博控,出现网瘾。电影《手机》里严守一的发疯,以及《黑客帝国》的混乱,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长期上网,已经使很多网民习惯使用“收索引擎”,习惯于看“点击率”,习惯于追随“排行榜”,习惯于成为某某粉丝。习惯于“被决策”,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现在,有网瘾的,不仅是孩子,也有庞大的成人群体。在很多网民看来,谁的博客和微博点击率最高,谁的粉丝数量最多,谁就是英雄。可以看到,赞同者最多的答案,就可以被打上“优秀回答”的标签,并放在首位。这样的程序设置,也许是一种误导。我们知道,真理有时候只能在少数人手里。无论多么亮的明星,都不能代替红绿灯。设想一下,如果所有十字路口都站着粉丝众多的明星。如果司机和行人不看红绿灯,只看明星的眼神和手势。那么,怎能不堵塞交通?怎能不出事故?我们的人身安全,又该如何保障呢? 痛定思痛,必须回到原点。人类建立互联网的初衷,应该是方便交流,提升群体智慧,更加和谐有序的生活下去。谁也不愿意在相互制肘和巧取豪夺中迷失自己。互联网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秩序。失控的根源是不懂常识。詹先生说,每个人越是精通自己的专业,造出的机器越高级、越自动化。要求机器使用者越傻瓜化。每个人的社会义务,就是使1000个人在我的领域里越来越傻瓜透顶,却又能安享我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的成就。同时这1000人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使他们各自领域里的1000个人变成傻瓜。社会的旗帜上将书写着:我为人人傻,人人为我傻!社会的进步,表现为“精”与“傻”的巨大反差与绝对分化。 个人越是“精一化”,社会的交互依赖性越是增强,变得更加谁也离不开谁。正是这种高维数的交互联系网络,整合成一个紧密的社会整体。人类必然从目前并不谐调的“多细胞体”走向全世界范围的谐调与合理组合,这是一组“世界大同”的统一体。詹先生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我们知道,网络生活就是程序化生活。相对来说,编程序的是“精人”,用程序的就是傻瓜。可是,如果精人们想把别人当傻瓜来算计,就错了。因为,在其它领域里,你也必须遵守别人编制的程序。比如说,当你去买菜的时候,必须遵守商贩给出的价格。坐飞机的时候,必须遵守民航制定的时间。用手机的时候,必须使用手机上的按键。等等。如此看来,这里的“精”与“傻”,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定位标志。也是“精准”与“信赖”的同义词。科技服务发展,必将会越来越精致和准确。享受服务的人,也应该充分信赖这些科学技术服务。这就需要我们严守本分,不断提升自我驾驭能力。千万不能为所欲为。要知道,你耍别人,别人就耍你。你敬别人,别人才会敬你。这是规矩,也是常识。违背常识的人,就会自欺欺人被人欺。遗憾的是,不懂常识的傻瓜大有增多趋势。正因如此,失控的闹剧,才会愈演愈烈。敬畏自己才能驾驭科技。詹先生说,科学是人类文明的先导。它的世界大同必然早于人类在技术、经济、政治上的世界大联合,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并且永远是,国际的”。而走在科学世界大同前面的,首先必然是信息的全球一体化。
人类社会应当向人体学习。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治理得像人体这样高度有序、协调和谐、配合默契。尤其值得人类借鉴的是人体具有两种神经控制系统;由大脑控制的躯体运动性神经系统与不受大脑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如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大脑不能命令心脏停止跳动,也无权指令“左耳比右耳长得大些”。正是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具有完备的相对独立性,它才维护了整个肌体的可靠稳定,不会因大脑这一最高司令部的决策失误或“思想斗争”造成全身的彻底瘫痪和全局性的紊乱。人类应该向人体借鉴、学习!詹先生告诉我们,“以人为本”不应该是泛谈。应该是遵循人体生命规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所以受到阻碍,原因就是我们不能敬畏自己。不懂人体生命规律。不会反思。很多可持续发展理论,都是从逻辑到逻辑的废话。其实,只有从人体中来,到人体中去的思考,才是可持续的。研究发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奥秘,并非观点高尚。而是和谐统一的蜡晶体结构的作用。同样,人类的自律能力,也不是来自高尚的道德,而是生存需要,是独立思考习惯的驱使。遗憾的是,钱学森倡导的人体思维科学研究,早已被迫停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独立思考工具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技术工具发展。正因如此,回归自我才成了难题。缺乏敬畏的程序员,只能按照主观意志解决问题。于是就有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走捷径的,甚至畸形的产品。 “虚拟现实”之父伦·拉尼尔在《你不是个玩意——这些被互联网奴役的人们》一书中问道,“如果技术开始塑造我们,如果一些疯狂专家想让超级智能机器人统治地球时,人类是否应该接受被机器奴役的命运呢?”我想,甘于被奴役的,应该不多吧?驾驭自我,自然会驾驭科技。在战胜自我方面,曾有过很多古训。比如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物极必反。福为祸所依,祸为福所倚。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等等。等等。被压在五指山下的悟空,要想重获自由,就得戴上(把握自己的)紧箍咒,跟随(人体生命)唐僧,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西行而去。任何探讨,都要从提问开始。适当的提问,就是一张正确的指路牌。是王先生的提问,让这么多人,再次关注科技与人性的平衡问题。“技术为本与道术分离”是难以为继的。只有"以人为本与道术合一",才是人类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成立,也许喻示着中国互联网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这几天在看一本关于大众心理学的书叫《乌合之众》,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网络时代愈发明显,在网易跟帖中就能经常看见群智和群愚的现象,一方面信息沟通的便利是人们越来越容易发声,但毕竟有态度的只是少部分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只是寻找声音去被代表。舆论拯救一个人和舆论扼杀一个人在这个时代尤其鲜活的表现,态度和情绪就像传染病利用网络迅速的传播,但究竟他使人更明智还是使人更愚昧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社会和群体,一个不能公正的去对待信息的社会,一个媒体不是以公正事实去标榜的国家,很多东西无法用眼下的好与坏得与失去评判。
所有人要准备好迎接“第二次文艺复兴”! 【作为个体的人,在互联网时代还会发生什么变化?】随着互联网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个体的人将会逐步与网络相互融合。这一融合将经历3个世代的过程——技术融合期、文化融合期、排斥与再融合期,目前已经至少达到了第二个世代。第一世代:互联网技术诞生到2010年前后,我认为人类已经基本完成了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过程(当然,这个融合的状态是不均匀的,有些地区还完全没有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但这些“落后”地区的融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大多数人都学习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多数人已经直接使用了1种以上的互联网产品或服务,所有人都已经间接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鲜明的“技术本质暴露”特性,由于这一时期的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鲜技术事物,因此在其普及过程中人们为了使用它必然大量接触其所使用的技术、知识学习过程。这一时期几乎所有人都学习了一些互联网背后的的基本概念(比如域名、服务器、客户端、云、HTML等)甚至是一些技术手段(如电脑操作、BB Code、HTML代码、TCP/IP协议、各种安装程序等)。我判断这一过程已经接近或达到尾声,主要的依据是现在的互联网接入已经可以越来越少地与这些基本层的技术进行接触了,因此对于个体来说,如果你还没有充分揭露暴露的互联网技术信息的话,那么赶快补上这一个课吧:)第二世代:2000年至今,人类的文化正在经历融入互联网的过程。其特征包括互联网渗透到人类文化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而接下来文化本身也将会由于网络化而发生重大变革。娱乐业和传媒业已经因为网络的发展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艺术形式都已经有了方便的网络传播媒介和方式,各种小团体和粉丝群体已经由于网络而重新组合、聚合。互联网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创造力革命,紧随其后的就是“智力手工业”的兴起,从实物手工艺人社区(、疯果网)到虚拟产品社区(苹果App Store)的大行其道,人类的创造力已经由于互联网文化时代的全面到来而进入到新的爆发时代。引用《黑客帝国》动画版中的名词,我们真正迎来了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创造力是这个世代的最大主题。对于个体而言,迎接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大胆创新、创造,应该会让很多人通过释放创造力而改变其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就像上一次文艺复兴时期的手工业者、小商人、艺术家、政治家和普通市民们一样。这一轮文艺复兴也许能持续50-100年的时间,到处都是释放创造力的机会!第三世代:与前一次文艺复兴类似,我认为在文化大爆炸之后人类会再次迎来一个消化、吸收本次爆发的过程。上一次文艺复兴后,人类文化出现了反复,并用了300多年逐步吸收创新成果,才形成了一次高速文明增长。第二次文艺复兴也会是如此。【是更强大了还是更脆弱了?】显然是更强大了。适应环境变化并借助环境变化来改善自我是人类基因内的天性,也是人类借助文明来使得群体进化速度超过其它物种的关键。我认为丝毫不必为人类的适应能力担心。【是更有主见还是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这一点我同意 @Michael 的观点,互联网影响人类的进程中会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即原本有主见的人,将借助互联网而显得更有主见;反之那些随波逐流者也会变得更容易“被决策”。【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是什么?】科技与人性并不是背道而驰的,科技是人性一个重要的表现。人性中存在的问题,科技因素只可能保留它们或放大它们,但是科技是无法帮助人类解决这些人性中的问题的。同样,人性中好的方面也会融入科技当中。人性的完善与科技的完善在这个世代里是同一个进程。人类科技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性的进一步探讨和革新,而对于人性的洗礼,需要“第二次文艺复兴”这样的全人类创新文化运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文艺复兴”过程中重塑和净化我们的灵魂,为后世子孙创建提供可供学习和研究的人性楷模。
人肯定会变得更强大,强大不是人的本身,而是把这个互联网变得更强大。互联网是信息技术中的通信形态,也是一种科技,不能脱离科技说互联网。关于智能话题,个人认为:脱离科技说互联网智能,有点什么 ;以目前的人工智能程度就去说人会不会被决策,也有点什么。
世界在不断的进行着蜕变和毁灭,”人类所支配的变革“现在可以轻易的将所有的一切联系起来,将个人,群体,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推到风口浪尖上,即使你把自己想象的如何渺小,即使你处于权力的中心,也不能摆脱这变革的洪流,下一刻也许是蜕变,也许是毁灭!互联网比你更了解你! 以前说,科技解放人类的双手,现在说,科技解放人类的大脑,让人们投入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可以参考一些大型公司对未来的数字展望:微软,康宁。。。我的博客内容会对回答做一些延伸,欢迎访问
1、我并不认为题目中描述的现象“恐怖”。作为每天与我长期接触的互联网产品,搜狗和QQ更“懂我”应当是基本的要求。2、互联网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用户的社交网络,将越来越了解用户,甚至逐步接近“再造一个用户”的目标。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个体,在互联网中将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也将因为这样的“个性化”而在生活、工作中受益(搜狗是否提高了你的输入效率?Wow的插件是否让你在游戏中更方便?)。3、将所有用户集合成一个群体,每个用户又将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我们“离不开”手机、网络,这些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器官”。这意味着一旦剥离这些产品,我们将痛苦而又无所适从。4、互联网与生活的逐渐融合,导致个人的思想极易被其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影响,而关注功能又放大了这一弊端——获取信息渠道的狭窄只会逐渐强大一个人的“主见”。5、科技永远只能作为工具使用,亦即它必须是人性的从属,它应当服务人,不能控制人;它应当贯彻思想,不能介入思想;它应当更懂人,但永远不应该成为人。这也是科技和人性的边界所在。遗憾的是,这个边界实在太过模糊。
这个问题很大,简要回答。科技应当以人为本,而最近几年人类被科技绑架的趋势越发明显。《荀子·修身》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役物而不役于物也”,可惜现在很多人都成了什么机控,这是人类的悲哀。人类个体将受益于科技,成为掌握更多知识的人因而变得强大,可是内心却将因为科技的高度发展导致更多孤独内心的个体,这个悖论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身上,知识的强大并不代表内心的强大,这个不成正相关。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是什么?其实我觉得这个真该是单独一问,多年前我一直困惑于此,多年后终于想明白了,不过只是个人独善其身。对于当下科技狂飙,人性堕落,我持严重批判态度。在我心中,科技只能是人类的外延,当我要的时候取之,当我希望它消失的时候,它就不要出现。科技本就有黑白,人性本也有黑白,这样的平衡边界,站在产品角度不存在,站在个体角度则可以存在。
我认为 1.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个体的人,除了延长了个体视觉和听觉这两种器官,接下来还会在触觉上有突破。个人由于器官的延伸,导致了思维的变化。 2.个体的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强者更强大,弱者会“被决策”。 3.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是科技发展始终来源于人性。这两种目前表现出来的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科技发展是有一定的后果的,有时它会侵犯人性,技术变化会使人感到“茫然的迷惑”,并有可能会使人类陷入危险而不可自拔的境地;人性的发展又要求科技以人为本,高思维匹配高科技。 目前来看,互联网的发展仅仅处于技术的萌芽发展阶段。表现在它并未带来超越宗教、形而上学和政治的教条的绝对真理,它还没有解决有关真理、伦理学和与社会目的的关联这些基本问题。为了寻求科技和人性发展的平衡,人们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在超越技术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重建对系统完备性的理解,弥补系统的“基本缺陷”。 从乔布斯的三个设计标准:创新、优雅、人性化;到张小龙的“对人性把握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优秀的产品设计者们始终把“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作为基础和归宿。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有能力思考辨别的人会汲取到更多的养分。容易煽动的人会愈加混乱。
从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角度讲点我的看法1.比较互联网产品带来的收益和带来成本。在经济学里面是否选择做一件事情,主要就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就去做,或者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么就停止。虽然实际选择去做一件事,类似智能化发展这样的事情,要远为复杂地多,但是不妨做为考虑问题的一个角度。问题中提到搜狗输入法的例子,搜狗输入法带来的收益和成本是什么呢? 如果没有搜狗输入法的话,首先打字的时候会慢很多,另外很多词会经常打错。搜狗拼音法提高了打字速度,方便我们输入各种常见的字。但是搜狗拼音法的一个成本就是,我们不用确切记住一个词怎么写就可以用这个词,因为这种偷懒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对于我这个来说,这种负面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当然对于那些认为搜狗拼音法的害处大于好处的人,完全可以卸载不用。搜狗拼音法又不想毒品,也不像网络游戏,不容易上瘾,完全可以不用。2.互联网产品取代的是人类那一部分的生活和工作。其实每一个人最大的资源就是时间,每天多少时间做什么事情,就如在投资组合中把多少资金投资与成长股、价值股、债券还是现金。比如查找信息、联络朋友、或者很做重复性的工作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互联网产品来提高效率。但是如果谈恋爱(不是指婚介网站)这些事情也由互联网来取代,那就恐怖了。
比如在谷歌搜索出现之前,找一份相关的资料可能要去很多家图书馆逐一查找。在豆瓣、Facebook出现之前,找校友或有类似兴趣爱好的人,可能要通过熟人介绍,或者参加一些俱乐部来认识,有了豆瓣,可以在豆瓣上面搜索感兴趣的小组,找相应的人在网上聊天,如果聊得来再面对面聊天回到传统的模式。没有知乎的话,很可能很难有机会和这么多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当然知乎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如何提问和如何回答其实和线下的问答本质上差别不大。3.与其担心互联网产品或科技智能化带来的危害,不如花一些时间来最小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是如果国际贸易的两个国家一样,挖掘相对于计算机和科技,人类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周围的一些朋友买了车以后,因为很少运动,连走路都很少,体重增加很快。但是解决的方法不一定是放弃开车,可以是平时去跑步,或者去健身房健身。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解决的方法也不止一种。互联网产品的一个危害就是信息实在太多了,以金融行业为例,每天世界上有无数的信息,如果没有独立思考,不区分轻重主次,没有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很可能就被很多信息忽悠了。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大家基本只要每天看看三大证券报的信息,还有相关公司的年报就可以了。其实某一层面上,互联网只是把人原有的一些缺点放大了。解决方法可能就是学会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吧。这样就会较少互联网被思考的负面影响。其实看一本书的时候,如果自己不独立思考,也何尝不是被思考呢。听讲座或者听课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批判性地思考,也是被思考。并不是互联网出现才带来的问题。
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一种工具,互联网并无特别的不同,而信息载体可以有很多,比如书籍,相形之下互联网只是一个更新,但却门槛更低的简单玩具,童叟无欺的时髦商品。就像几百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几十年前的人类登月,这些技术确实可以改变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不过对于个体本身的影响,是会让人变得更蠢还是更聪明、更自主,可能真没那么大的影响。就好比欧洲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人,认为人摆脱了神学教权压迫后,政治上一经革命就都成天之骄子了。经过启蒙,人人皆可为圣人(六亿神州尽尧舜是个极端例子),人们坚信技术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意识的觉醒可以让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即使今天我们几乎不再质疑这样观点的正确性,但此类学说已经走过数百年了,它不是很新鲜的一套,更不独独是互联网这一次科技浪潮带来的特有信仰,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在这项技术面前惊慌失措,一如两三百年前旧秩序面对蒸汽机、铁路时的惊呼。在一小撮精英和大众之间,难道不应该坚定地站到人民的立场上吗?其实去看看互联网上人多的地方围观下就知道了,比如那些社交网站,看了你就会发现很多很人性的东西,如此“人性”以至于他们是不可能被所谓什么技术突破改变的,他们只不过变得“可见”了,像上面有同学说的,科技只是不能改变人性而只能放大任性。所以我觉得互联网或者蒸汽机这类新技术都只是一种工具、手段,没改变的都是精英对大众的统治,就别再欢呼新技术可能给人类带来哪些新希望了,尽管你可能是从业者,自主不自主还是不由自主的,要说对于个人来讲,与其把新技术作为一种崇拜和信仰,真不如皈依个传统宗教的。
王先生的这个提问很有意思嘛.作为人这个个体来说,实际上我们经历的互联网过程就是在逐渐使得自己从一个单一问题思考者,变为一个决策者。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我们以前需要思考才能获得的,而互联网省略了这一过程,或者说这一过程被其他人的思考以分享的方式提供了,所以我们不再或者说很少再需要这一过程,这是互联网改变我们的部分。我们在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学到的基本上都是表面上的过程,因为缺少了思考阶段,当我们再次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选择的解决途径依然是从互联网获得这类问题的解决。这实际上将人群分化开来了,一部分获取信息的人注重的是思考的过程,一部分人注重的是现实中表面过程,或者说是结果。前一部分人分化为服务的提供者,后一部分人分化为服务的使用者,而对于互联网,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互联网影响了人,不如说是人自己在面对互联网的时候选择了自己担当的角色,而一个人给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就决定了他的所要求的平衡点是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我是程序员,我的目标是架构师,那么我所选择的信息应该偏重于我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架构师,在这一方面进行思考式的信息获取,其他的完全可以只作为参考和联想类的思维拓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