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治疗如何治疗

欢迎来到药房网!
> 保健养生
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简介
  胆囊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腹部外科病症中仅次于阑尾炎。关于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很多患者都存在疑问和误区。胆囊炎的高发病率人群是35至55岁的中年人,尤其是肥胖并且多次妊娠的妇女。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胆囊炎症状有哪些?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的不同,胆囊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症状有哪些呢?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二、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症状有哪些呢?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中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
  慢性胆囊炎症状主要有以下两种:
  1、结石一时性阻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的发作,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疼痛可牵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处,可伴恶心和呕吐。
  2、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因此,有的病人可以并无胆绞痛的发作,只是感到上腹不适、胀气、吞酸等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往往误认为自己是患了胃病。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2. 解痉、镇痛药物治疗
  阿托品0.5mg或654-2 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维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镇痛,不宜用吗啡。
  3. 抗菌治疗
  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还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4. 利胆
  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5. 外科治疗
  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实施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以上就是对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的相关介绍,虽然胆囊炎比较常见,但是其能够造成的危害很多,尤其是急性胆囊炎。因此希望广大读者能引起重视,多了解一些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的相关知识,防患于未然。胆囊炎的治疗大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胆囊炎的治疗大全
上传于||文档简介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症状,治疗_急性胆囊炎能治好吗_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
您现在的位置: &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
急性胆囊炎概述
  急性胆囊炎起病多与饱食、吃油腻食物、劳累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常突然发病,一开始就出现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或胸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及呕吐。急性胆囊炎在小儿比较少见,偶有伴发胆石症者,小儿更为罕见。在发病早期可以没有发冷及发热,当胆囊有化脓感染时,则可出现寒战及发热。有些病人还可以出现双眼巩膜黄染。当炎症波及胆囊周围时,病情日益严重,腹痛加重,范围也比原来扩大。
  一、发病原因
  胆囊系一盲囊,通过弯曲、细长的胆囊管与胆管相通。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胆囊管梗阻、胆汁滞留和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或化学性胆囊炎。少数病例未见有明显的胆囊内胆汁滞留现象,细菌感染似为引起急性胆囊炎的惟一原因。
  1、胆汁滞留 这是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一个先驱的、基本的因素,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
  (1)机械性梗阻:一般认为急性胆囊炎患者90%以上有结石嵌顿于胆囊颈或胆囊管,导致胆汁滞留;有作者认为,即使手术或尸检时胆囊内无结石发现,也不能证明在病变早期无结石存在,而可能结石已被排至胆总管。除结石外,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部亦可因角度较小,胆囊管本身过于曲折、畸形,或异常血管、周围炎症粘连、蛔虫钻入,以及肿大淋巴结压迫等造成梗阻和胆汁滞留。功能性障碍研究证实,胆道肌肉、神经功能紊乱,胆囊的正常排空活动受阻,可造成一时性的胆汁滞留。当腹内脏器有病变时,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或肾周围炎等,内脏神经受到病理性刺激冲动传至大脑皮质,引起皮质的功能紊乱,从而反射性地导致胆囊管括约肌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而造成痉挛,致使整个胆道系统胆汁滞留。胆囊内长期胆汁滞留和浓缩,可刺激胆囊黏膜,引起炎性病变,加上细菌感染,即可形成急性胆囊炎。
  2、细菌感染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细菌大约70%为大肠埃希杆菌,其他的有克雷白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链球菌,还有肺炎球菌等。约50%急性胆囊炎病人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细菌入侵的路径一般多经胆汁或淋巴管,有时也可以经肠道逆行入胆道或血源性播散。总之,细菌到达胆囊的路径很多。
  3、其他原因 临床上有少数病例既无胆汁滞留亦无细菌感染而为其他的原因。主要见于创伤和胰液反流。创伤包括外科手术、灼伤等可导致急性胆囊炎。在创伤时,由于疼痛、发热、脱水、情绪紧张等可使胆汁黏稠度增加,排空减慢。此外,当胰、胆管共通管梗阻时,反流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被胆汁激活,与胆汁酸结合,也可激活磷酸脂酶,使卵磷脂转为溶血卵磷脂,这两者作用于胆囊壁,产生损害。
  二、发病机制
  当胆囊管或胆囊颈因结石突然嵌顿或其他原因而梗阻时,由于胆囊是&盲囊,引起胆汁滞留或浓缩,浓缩的胆盐刺激和损伤胆囊引起急性化学性胆囊炎;同时,胆汁滞留和(或)结石嵌顿可使磷脂酶A从损伤胆囊的黏膜上皮释放出来,使胆汁中的卵磷脂水解成溶血卵磷脂,从而改变细胞的生物膜结构而导致急性胆囊炎。另有作者发现,在炎症的胆囊壁内含有高浓度的前列腺素,认为这也是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一种介质。如果胆囊管梗阻不及时松解,那么胆囊腔内压力不断增高,胆囊壁因血液和淋巴回流受阻而充血水肿引起缺血,缺血的胆囊壁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加重急性胆囊炎的进程,终致并发胆囊坏疽或穿孔;对于老年,患有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胆囊的缺血坏死。胆囊缺血、炎症加重、胆囊底部坏疽,临床上多见于发病的第2周,若不及时治疗,则很快会并发穿孔与腹膜炎。如单纯胆囊管梗阻而无胆囊壁的血供障碍和细菌感染,则发展为胆囊积液。
  根据炎症的轻重和病程长短,急性胆囊炎的病理表现可有很大的差别。
  1、单纯性胆囊炎 属于最轻的一型。其特征是胆囊轻度增大、囊壁充血、黏膜水肿,囊壁稍增厚;肉眼观察胆汁较黏稠,略显混浊或无明显异常,镜下可见白细胞浸润,黏膜上皮脱落,但细菌培养常为阴性。
  2、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因胆囊管阻塞明显增大,呈蓝绿色或灰红色,囊壁充血肥厚极为显著,浆膜层血管扩张;胆囊表面常有脓性纤维素性沉淀,黏膜膜上可形成溃疡,整个胆囊内充满脓液。胆囊壁的炎性渗出可致与毗邻腹膜粘连和淋巴结肿大。此时,胆汁的细菌培养多为阳性。镜下可见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胆红素钙沉淀,胆固醇结晶。
  3、坏疽性胆囊炎 病情严重时,有时胆囊胀大过甚,囊壁血运受阻,引起囊壁的缺血坏疽;胆囊内的结石可嵌顿在胆囊颈部,引起囊壁的压迫坏死。上述变化最终均可致胆囊穿孔,甚至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形成内瘘。镜下除可有炎细胞浸润、囊壁水肿、渗血外,还可见到局限性或广泛性坏死、缺血、甚至穿孔;有时可见小动脉粥样硬化伴管腔狭窄。
  患者多呈急性病容,呼吸表浅而不规则。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征象。大半部分的病人可出现黄疸,一般为轻度黄胆,若伴有总胆管和肝胆管结石梗阻或伴发胆管炎时则黄疸明显加深。60%~70%的患者可有反射性恶心及呕吐,甚者可吐出胆汁,并可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腹痛多发生于右上腹,也可发生于中上腹,程度较剧烈而持久,常有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放射。随炎症过程的进展,腹痛常局限于右肋下胆囊区。疼痛多发生于夜间,常于饱餐尤其进食较多脂肪之后发作。若有胆囊管梗阻,可有间断性胆绞痛发作。全身症状80%的患者可有中度发热。当发生化脓性胆囊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烦躁、谵妄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腹部检查可见右上腹部稍膨隆,腹式呼吸受限,右肋下胆囊区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Murphy)征阳性。约1/3病人因胆囊积脓或胆囊周围脓肿可在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囊。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即可得到确诊。B超检查能显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厚度常超过3mm,在85~90的病人中能显示结石影。在诊断有疑问时,可应用同位素99mTc-IDA作胆系扫描和照相,在造影片上常显示胆管,胆囊因胆囊管阻塞而不显示,从而确定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此法正确率可达95以上。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比较困难。诊断的关键在于创伤或腹部手术后出现上述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时,要想到该病的可能性,对少数由产气杆菌引起的急性气肿性胆囊炎中,摄胆囊区平片,可发现胆囊壁和腔内均有气体存在。
  1、有典型的阵发性腹绞痛发作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征象。
  2、血白细胞总数剧增,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B型超声检查,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可能可看到结石的影像。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有结石的胆囊,也可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等疾病。多由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因素引发此病。
  诊断依据
  1、白细胞总数&10&10的9次方/L核左移。
  2、腹部X线摄片胆囊区可见阳性结石。
  3、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壁厚&3.5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4、静脉胆道造影胆囊不显影。
  5、CT或MR显示胆囊结石。
  对症状较轻微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可考虑先用非手术疗法控制炎症,待进一步查明病情后进行择期手术。对较重的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或胆囊穿孔,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必须作好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以及应用抗生素等。非手术疗法对大多数(约80~85)早期急性胆囊炎的病人有效。此法包括解痉镇痛,抗生素的应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的支持疗法。在非手术疗法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和体征有发展,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更应注意。据统计约1/4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将发展成胆囊坏疽或穿孔。
  对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由于病情发展较快,一般不采用非手术疗法,宜在作好术前准备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关于急性胆囊炎应用抗生素的问题,由于胆囊管已阻塞,抗生素不能随胆汁进入胆囊,对胆囊内的感染不能起到预期的控制作用,胆囊炎症的屉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否,并不受抗生系应用的影响。但是抗生素的应用可在血中达到一定的药物治疗浓度,可减少胆囊炎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以及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对发热和白细胞计数较高者,特别是对一些老年人,或伴有糖尿病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有高度感染易感性的病人,全身抗生素的应用仍非常必要。一般应用于广谱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等,并常联合应用。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针灸治疗,始见于上世纪50年代末。上世纪60年代初,已有人就针刺治疗胆囊炎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但有关资料还不太多。近三十年来,在方法上有较大发展,电针、穴位注射、耳针、光针、腕踝针等法竞相应用,使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从目前情况看,针灸及其各种变革之法对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如属急性化脓型、急性坏疽型胆囊炎或伴中毒性休克的胆囊感染则宜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甚或手术处理。
  一、体针
  1、取穴
  主穴:胆俞、阳陵泉、中脘、足三里。
  配穴:绞痛加郄门、期门,黄疸加至阳,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2、治法
  每次从主穴中选取2~3穴,据症状加配穴。除期门不宜深刺,胆俞穴斜刺向脊柱外,余穴均宜直刺、深刺。在引发出强烈得气感应的基础上,施以泻法,持续运针3分钟~5分钟,留针30分钟~45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分钟~2分钟。每日可针刺2次。
  3、疗效
  体针治疗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的效果,有效率在80%-90%左右。
  二、电针
  1、取穴
  主穴:胆俞(右)、胆囊穴、中脘。
  配穴:日月、期门、梁门、太冲。
  胆囊穴位置:阳陵泉下1寸~2寸,压痛明显处。
  2、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佳时,酌加配穴。寻准穴位后。进针深刺,出现强烈针感后即接通电针仪,胆俞、中脘接阴极,胆囊穴接阳极。采用可调波,强度由弱渐强,以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3次。
  3、疗效
  据观察,电针后数天内症状可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腹部压病逐步消失,有效率在90%左右。
  三、耳针
  1、取穴
  主穴:分两组。(1)肝、胰胆、腹、耳迷根;(2)肩、神门、交感。
  配穴:三焦、十二指肠。
  2、治法
  急性发作时取主穴第一组针刺,如效不明显,加配穴。采取病人能忍受的强刺激,持续捻转,或用电针。留针30分钟~60分钟,直至症状有所缓解。取针后,再选第二组穴行压丸法。压丸法治法将直径约1mm~1.5mm成熟之王不留行种子粘附在0.7cm见方的小块胶布上。在所选耳穴穴区探得敏感点后,用镊子夹取这种胶布一块,对准敏感点贴敷好。各穴贴好后,按压数分钟,并嘱病人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持续5分钟~10分钟。急性发作时,可增加按压次数,延长按压时间。
  3、疗效
  通过114例观察,用耳穴压丸法对减轻疼痛和减轻发作有明显效果。
  四、穴位注射
  1、取穴
  主穴:胆俞、足三里、胆囊穴、中脘。
  2、治法
  药液:当归液、红花液、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任取一种。
  主穴每次选二穴,以五号齿科注射针头深刺(胆俞穴须斜向脊柱深刺),得气后,略作提插使针感明显,推入药液。如用当归液或红花液,每穴注入5如用10%葡萄糖液,每穴注入10ml。日穴注1~2次。
  3、疗效
  经临床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有一定效果。
  五、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
  主穴:日月、期门。
  2、治法
  氦氖激光器,功率7mW,波长632.8nm,光斑直径3mm。用导光纤维直接照射上述二穴,每穴照射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经治疗后,疼病消失,超声波复查3次,提示阴性,随访未发;
  (2)有效;上腹部疼痛消失,唯放射痛尚存,超声波检查(规定在食后2小时)胆囊进出波间液平缩小在2.5cm之内,白细胞在8000/mm3以内;
  (3)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完成全部治疗的胆囊炎病人76例,按上述标准,痊愈35例(46.1%),有效28例(36.8%),总有效率82.9%。
  六、其他措施
  1.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禁食。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在右上腹热敷等。待急性发作缓解后,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严重病例,应配合中西药物抗感染治疗。
  3.针灸效果不显时,须即改用其他有效疗法(包括手术疗法)。
  相关阅读:
  对症状较轻微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可考虑先用非手术疗法控制炎症,待进一步查明病情后进行择期手术。对较重的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或胆囊穿孔,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必须作好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以及应用抗生素等。非手术疗法对大多数(约80%~85%)早期急性胆囊炎的病人有效。此法包括解痉镇痛,抗生素的应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的支持疗法。在非手术疗法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和体征有发展,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更应注意。据统计约1/4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将发展成胆囊坏疽或穿孔。对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由于病情发展较快,一般不采用非手术疗法,宜在作好术前准备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关于急性胆囊炎应用抗生素的问题,由于胆囊管已阻塞,抗生素不能随胆汁进入胆囊,对胆囊内的感染不能起到预期的控制作用,胆囊炎症的屉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否,并不受抗生系应用的影响。但是抗生素的应用可在血中达到一定的药物治疗浓度,可减少胆囊炎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以及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对发热和白细胞计数较高者,特别是对一些老年人,或伴有糖尿病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有高度感染易感性的病人,全身抗生素的应用仍非常必要。一般应用于广谱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等,并常联合应用。
  其具体措施如下:
  1、戒除诱发急性胆囊炎发作的不良习惯,如饮食不节等。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
  2、保持身心舒畅。长期心情压抑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
  3、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4、保持大便通畅也是防止急性胆囊炎发作的要点之一。大便秘结时,症状易引发或加重,最好养成定时排便;
  5、合并胆石症者,胆囊切除术是根治方法;
  6、注意饮食。饮食原则以减少食量,以素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为主。严重者应禁食。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可描述病情等情况,跟其它妈妈分享更多的治疗经验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匿名发表:
您可以对问题设定匿名,但您需要付出积分10分
回答提醒:
如果您的提问有回答后,系统会自动发邮件通知
选择提问人群:
向好友求助
向同龄宝宝父母求助
向同城父母求助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请稍候……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14:16:00
宝宝年龄:
楼上的,一般症状如果不严重的话是可以不用手术的 ,只有是反复发作而且症状又严重的情况下才手术的,我也有胆囊炎,快2年了,我都没有手术,觉得也还可以的。平时吃的菜以蔬菜为主,但是不要吃那种纤维素含量高的,偶尔吃点儿鱼但是不要太油腻,零食基本是水。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13:59:51
宝宝年龄:
我是新年单位体检查出胆囊有息肉,囊壁厚3mm,胆囊充盈良好,囊壁毛糙,胆汁透声好,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壁见多个等回声结节,无声影,未见移动,较大6&4mm。提示是胆囊炎,胆囊息肉,我想这可能是个小手术,所以现在也没想着去做。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13:56:10
评分:10.0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职称:副主任医师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_育儿问答_宝宝树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我家的婆婆和妈妈都得了胆囊炎,这个病真是太多见了,但是治疗起来有找不到特别好的方法,总也不见好。想问一下胆囊的治疗方法有什么?求解。。。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者化学性刺激引起的胆囊病变,是胆囊的多发病。一般胆囊炎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胆囊炎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我们看一下下面几个治疗胆囊炎的方法:1、保守治疗: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胃管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2、食疗:a、丹参田鸡汤:丹参30克,大枣10克,田鸡250克。将丹参布包,大枣去核,田鸡去皮洗净。加水同炖至田鸡熟后,去药包,加入食盐、味精等调服,每日1剂。b、山楂三七粥:山楂10克,三七3克,大米50克,蜂蜜适量。将三七研为细末,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时调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早餐服食。c.无花果木耳红枣煲瘦肉:猪瘦肉250克,无花果60克,红枣5枚,黑木耳15克,调料适量。将猪肉洗净、切片;大枣去核;黑木耳发开洗净,与无花果等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等。待熟后,味精调服,每日1剂。d.金币竹叶粥:金币草30克,竹叶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金币草、竹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两沸即成。每日1剂。3、中药治疗:蒲草清胆方,疏肝胆之气、调气和血、祛除风、中药药性温和,无副作用,表本根除,能调理机体的内部运转。治疗胆囊要专家建议最好是使用中药治疗与食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从内而外的调理你的胆囊细胞,疏肝利胆,有利于胆囊的修复。。。。
最佳回答者:
市场价:?159
亲我建议你给慢慢的治疗效果应该会好些的,不要担心哈,只要影响不大就不要紧的的!
这个还是去看一下比较好哦
刚才还有个问着问题的呢,我有,但是好了,一个兑一个猪苦胆煎熟,一天一个,三天就好了,我就吃一个,就好了
好像都不好除根,最主要是,不要累到,不能气到,就不会总犯病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炎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