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中医师招聘吧?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余大鹏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怎样选择你的中医师
怎样选择中医师
所有的人,都是作为病人而存在。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些选择医生的话题,病人如果有所了解,或许能够有所帮助。
得病后,选择西医,还是选择中医,其实是一种对文化的抉择,和对生命认知的抉择。但大多数一得病就慌了,神明一乱,无从选择,就无从谈文化和认知了。所以病人称病又叫病魔。
在医学领域中,未知的东西远远地多于已知的东西。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更不是神仙。目前,就是有很多病看不好,这是医学的无奈,是人类的无奈。大部分医生和医学科研工作者都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没有一个医生不希望能看好自己的病人。所以医生称疾病也叫病魔。
对西医生来说,看病视为医学实验一般,所以说医生冷血。对于中医师,病人就是一幅画。望之所及,是天地日月,山脉平原,切之所及,或涓涓细流,或波涛汹涌。阳虚的病人是北国风光,冰寒彻骨。的病人则是亚热带烈日炎炎。所以,诊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他乡的旅程,同时又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个中药都是有灵性的忠贞的战士,捍卫他的尊严,不改他的性情,纵使身处异己环境永远不改;强者如桂枝附子故张仲景有四逆辈荡涤阴邪;再如石膏即使有桂枝麻黄也不改其清凉本性;那些个组方配伍、引经报使,那份锄强扶弱、攻城拔寨,那份忠贞与灵性常令我无言以对。
但中医历来隐晦,中医历来羞羞答答不谈价值取向,在当代没有人认同!西医从来是一门生意,早期青霉素一支是一根金条,西医西药是贵,百姓还是相信;中医中药便宜,百姓却不信。可见群众不要便宜,要的疗效!只要疗效好,为了健康,是宁愿花钱治疗的。
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病人,在小病大病时,面临着困惑与选择。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中医文化,如能明白一些中医的基本原理就更好了。目前,学西医比较好赚钱,但是学好中医对自己健康的好处更大。即使不从事医学专业,也可了解点中医理论。中医古籍中有一本医书叫《儒门事亲》,就是说孝敬父母必须要懂得医理。
即使你对中医文化有所了解,但还不够。有的人得病之后,认为所有的中医水平都是一样的,因此不加选择,甚至听信虚假广告,有病乱投医。这不行!中医师实际水平差距之大,难以想象。造成的后果也难以想象。还有的,选择医生只看职称,头衔,名气和医院的官方介绍,结果不尽人意。实际上,中医水平的高低,与职称职务年龄学术成就,都没有直接关系。从大众的角度来看,把生命和健康委付给那些貌似有水平,而实际只是商业道具的所谓名医,钱被掏了小事,误了健康就给生命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想起来实在令人后怕的。
有人用IT解释中医:“中医看病就像找程序的bug一样,一旦找到了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好的程序员能找到终极大bug,一次解决根本问题,差的程序员只能根据现象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
好的中医,既可能在高等院校,各级大医院,也可能在街道,社区,私人诊所……民间中医更可能藏龙卧虎。好的中医师年龄上没有老少之分,在诊费上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职称高低之分,也没有性别之分。因为中医特别强调中医思维能力,此能力家传不行,师承不行,必须要在临床上长期历练才行。因此,只要此医生思路对头,对你的病立杆见影,他就是你的最好中医师。如同人穿衣,不是每一件都适合于你,都能最佳展现你的风彩。最好的衣服不一定是最贵的,最有品牌的。那么,怎样判断你遇到的中医是不是好中医呢?我们知道,中医看病有望闻问切四诊,而作为患者,同样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判断一个中医的优劣!
首先是望。看他是否性情平和。中医崇尚自然、和谐、中庸,入了门的中医人,必然受这门学问的长期熏陶,自然地形成平和的性格。处事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如果您找到的中医,说话语调很高,爱发火训斥别人,急急火火,坐立不安,出言不逊,可能就要考虑了,他是不是真正的中医?
再看他是否态度和蔼。好的中医一定知道,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正确诊治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每一位患者,他的态度一定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让人感到有一种亲和力。相反,如果您面前的中医,是那种趾高气扬的、对人不屑一顾、不耐其烦的,就要打个问号了!
三看他是否态度认真。好中医诊病,态度非常认真。他关心的是您的病情,而不是您的地位、财产或者容貌;好中医望闻问切,表情沉着,诊脉时,必定专注于之下,而不会谈天说地,左顾右盼,甚至心不在焉。
& 你从外在形象认识了一个中医师后,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个中医师的内涵。所以:
一不要被名声所惑。好的名声需要经营,汲汲于名声的经营,又往往会疏于专业知识的钻研。判断中医的水平,最不可靠的就是名声。特别是现在的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很发达,名声塑造更是成为了一种专业学科——广告学,名声塑造已经可以速成了。又如现代名医称号,是卫生主管部门封的,不一定得到广大患者公认。评职称的主要目的是涨工资,不是涨医术。有些民营医院找几个退休的、靠熬年头熬到副高或高级职称的中医,经过一番包装,电视上一番广告轰炸,全都成了专家了,不知骗了多少人的钱财,耽误了多少人的病情,靠广告宣传的中医一定不能信。判断好中医千年不变的规则就是患者口碑的好坏,好口碑就是好中医。&
二是不要被祖传所迷。历史上的名医的儿子基本都不是名医,不要迷信祖传。其实,中医是思维能力极强的职业,祖上无法把思维能力传给你;方是死的,临床是活的,秘方不一定对得上临床;师傅有名气,不等于自己有高医术。
三不要有年龄局限。成为好的中医需要悟性。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方剂教研室老主任王绵之就说过,一个人三个月之内没有学会号脉,就一辈子也学不会号脉。中医一般60岁左右成才,好的中医师成名稍早,但也不会太早。关键是悟性与坚持。因此,熬年龄如果没有广泛的学习和钻研,在中医这个行业对技术的增长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庸医到80岁还是庸医。
&四最关键的一点:中医身边的人是否找他看病。实际上中医界一大怪事就是很多人家里人都不愿意找自己家里的中医看病,还美其名曰医不自治。这实际上是胸无定见的典型表现,好的中医是不放心把自己的亲人交给别人看的。所以,看一个中医是否值得你信任,最好的办法是看他身边的人是否请他看病。
好中医自己会调理自己的身体。自己得病首先不敢给自己看病处方的中医,一定不是好中医。自己得病首先去看西医的中医绝不是好中医。无自信。
如果一个中医名声很响,很远的人都来找他看病,但是身边的人不找他看,这个中医肯定不值得信任。因为外地人冲着名声来看病,大肆宣扬,就会带来更多新人,那些没有疗效的虽然也会说,但是架不住病急乱投医的人试一试的心理,所以基本阻挡不了更多的不明底细的病人的到来。
而身边的人找他看病,疗效很好才能获得信任,会继续找他看病。疗效稍微差一点,基本不会再找他看了,因此,如果一个医生虽然没有很大的名声,但是身边的人,特别是在医院里的同事有病都来找他看,那他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是值得信任的。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治疗是用中药还是西药。由于中药剂型的发展,中药免煎剂也很方便了,所以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非常好。小病的诊治更加能够体现中医师的理论水平。好的中医对周围人的,也就是一、二剂解决问题,当然费用极其低廉。他是这样治疗的吗?
最后留意中医诊脉行为。切脉是中医的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属于中医的技巧,即便有天赋的人,也要长期、艰难的训练,在生活中处处体验,才能够慢慢体会并汇通,才能够运用,并对疗效大有提高(这属于专业问题,当有另篇论述)。那些根本不摸脉,也不看舌头,问问你的情况就给你开药的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第一步,你已经发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中医,下一步是要考虑好中医适不适合你。所谓适合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你的病在他的看诊范围。虽然中医不分科,但术业有专攻,医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找到与你的病症对口的医生很重要。2.方便复诊。中医治病需要时间较长,因此要考虑就近求医,复诊方便。
3.价位合适。中医诊费差别很大,从每次2元到上千元不等,需要考虑你的病情轻重和经济承受能力。4.有缘。缘分很重要。比如,一个号称专门给富商政要国家领导人看病的医生,平民百姓就不要高攀了,就找老百姓的医生。
&&& 中医看病多数情况需要复诊。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复诊!1.初诊用药之后,没有明显效果,此时应当复诊,让医生调整诊治思路和处方用药。有的患者性子比较急,一次无效便换医生,这样频繁换医生,病症越治越复杂。2.用药之后,有效但未全好。复诊,继续治疗。3.症状几乎全部解除。复诊,巩固疗效。
哪些情况不用复诊呢?1.服药半个月以上,症状未见好转,医生也无特别交待的。2.症状未见好转,医生仍不调整思路处方者。3.医生显得不耐烦,或者抓耳挠腮,明显江郎才尽者。4.医生暗示让转他医者。5.由于种种原因,医生态度变得不友好者。这些时候,都要考虑及时换医生了。
有些数据病人应该了解,如西医门诊诊断准确率要低于50%。好的中医治疗有效率也许高于一半。当好中医治疗技术高过许多人的时候,他能治好的疾病虽然明显多于其他大夫,但治不好的病人也同样增多。
中医现状堪忧,不在于外界,最主要的是中医从业人员的实际水平不能提高,更可怕的是一些人经过商业包装,比真的有水平的中医在大众中更有影响力。外行判断内行的业务水平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选定一个好中医就要坚持。中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连贯的,养生和防病都有系统的理论。遇到一个好的中医,如果的确是医理贯通,那是一个人的福分。这时就应该让中医全面的评估自己的体质,然后制定一套合乎体质的养生治疗方案,定期的进行养生,调理,坚持下来,对身体健康必定有莫大的益处。
&&& &同时,中医的振兴,关键在于让更多的大众从中医得到健康方面的实惠,而大众要从中医得到健康方面的实惠,则需要大众具有判断中医真实水平的方法,来帮助中医振兴。
发表于: 11:38
感谢余大夫的分享,为患者的困惑点亮了指引的明灯。希望有幸能面见先生以得点化。
h***(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电信的网友)
很好,谢谢作者!
爱***(来自山东省泰安市电信的网友)
余大鹏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余大鹏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余大鹏大夫提问
余大鹏的咨询范围:眼白混浊、手心热皆是气血不足 中医师教你七个地方看气血
本文导读: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其中“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诊病手段。中医师说,一个人的气血是否充足,也可以通过外在表现出来,主要可以看看以下
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其中&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诊病手段。中医师说,一个人的气血是否充足,也可以通过外在表现出来,主要可以看看以下方面:
眼白混浊、手心热皆是气血不足 中医师教你七个地方看气血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黄、白、青、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分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摸手的温度
假如手一年四季都是暖和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假如手心偏热、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看手指的指腹
假如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则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轻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气血充足的人耳朵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如果耳朵颜色暗淡、缺乏光泽、有斑点、皱纹多,就表示气血不足了。
通常来说,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容易血虚,而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容易气虚。而女性过了35岁,身体各个方面就开始走下坡路,尤其应该注重补充气血。
饮食上,红枣是公认的补血佳品。平时可以炖一些银耳红枣汤,红枣补血,银耳有润燥的功效,经常喝这款汤,可以喝得脸色白里透红。黑糯米补血粥也很适合需要补血的人食用,黑糯米和红枣都是补血的好东西,把黑糯米、红枣熬成粥,也可以加点有益脾胃的山药,可以补充气血。
红枣补血,人参补气。不过服用参类,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所选择,体质寒凉的人可以吃点人参,而体热的人则适合吃西洋参。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好习惯也很重要。熬夜会损耗体内的气血,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减少气血的损耗,也等于是在补气血。
责任编辑:denghui关键词:
问题库············
关于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问专家,就上名医在线!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气温变化无常,学生机体适应能力下降,容...
端午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还因为端午“小长假”的原因,变成了享受亲情...
0102030405060708091001020304050607080910
百度主题推广
1589人正在测
988人正在测
2546人正在测
2056人正在测·
8088人正在测·
5022人正在测·
3035人正在测·
4005人正在测·
4099人正在测·
3308人正在测·
手机扫描二维码加为微信好友
声明:在名医在线问答平台中所有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代替执业医生的面对面诊断。
医生及网友言论仅代表各人观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3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渝ICP备号-2---09月25日 03:4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师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