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数码相机m552相机外壳的结构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柯达kodak数码相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Amazon CAPTCHA
请输入您在这个图片中看到的字符:
& , , Inc. or its affiliates&主题:【细说,柯达雷汀娜 Kodak Retina 】—IIIs
2015尼泊尔,祈福即将重建的尼泊尔
&[ 主题管理员: 第三潛水員 ]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估计全中国也就我这个Retina收藏家了,哈哈!当然,这下面一张照片并不是全部的东西,还有些无关紧要的配件,比如原厂滤镜,原厂包装和说明书我是放不下这小沙发了!收齐了,很震撼!
以上配件包括,Retina IIc IIIC IIIs机身;35F4、 35F2.8、 80F4、 85F4、 50F1.9、 50F2.8各相配镜头和前组镜头一枚;柯达原厂老式闪光灯两套;RetinaIIc IIIc 和IIIs比较全套遮光罩(比如35mm和85mm的遮光罩扩展片都很罕见);直角取景器一个(IIIC IIIS用),立体镜头和立体镜观片器各一个;测距仪一个(无测距版本的用,IIc之前的机器);运动取景器和光学外置取景器(IIc和IIIC用);三脚架中心转接口一个(IIc之后的机器开始可用);近摄测距仪和近摄镜片组合一套;相关包装盒和皮套;Retina原厂专用近摄三角架一套(极其罕见)!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Retina折叠系列的IIc ,IIIc,不管大小窗,都是非常稳定耐用的机器,结构简单,也容易修理!
& &第一次见到的是台Retina IIc,只是被她的外形所吸引——小巧的折叠,扎实的精工,通透的蓝玉,摆脱德国传统的四四方,非常有形!加上那古典漂亮的钢笔字体签名商标,怎叫男人不心动呢?
& & 于是,我开始收藏和高频繁的使用起这个系列的相机了,逐渐,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她”,呵呵……
& & 先说说历史吧:关于Retina和Kodak之间 的关系要从Retina之父,德国人August Nagel博士说起。他最早在位于Stuttgart的Contessa-Nettel从事相机的设计和制造(这个厂于1926年与另外几个厂一起合并成 为相机界的巨人Zeiss Ikon),后来创办了自己的Nagel Camerwerks,地点仍然设在Stuttgart。1931年,Kodak买下了Nagel Camerwerks,改名为Kodak A.G.,但仍然由August Nagel负责管理。Retina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 & 抛开原型和一代不可测距只能估焦的系列,目前流通在市场上的主要是产量颇多,可换前组镜头的Retina IIIc,依次还有IIc,IIIC,IIC,IIA,IIB等!(另外还有单反结构以及非折叠可换和不可换镜头的Retina型号也不少,比如大名鼎鼎的Retina IIIS,但产量不多,好成色的流在现在的更少了。)
& & 当然,我还是喜欢折叠,毕竟携带方便,一套机,俩镜头,再加个取景器放包里依然不占体积,而且细细把玩,犹如工艺品般。
& & 介绍下几个熟悉的机身吧
& & IIc之前的版本不探讨了,成色较好的不多,外形上也与之后的有区别,比如方形的棱角,比如卷片杆在上方等等。
& & 1、IIc,相比IIIc,产量小些,机顶上无硒电测光表,但我觉得反而简洁漂亮,35、50、80镜头有罗顿斯德和施耐德两个版本,罗头产量少,和施耐德版本互换不能通用。和III系列不同的是II系列Retina折叠前组50mm标头最大光圈为F2.8,通光口径当然也就比50mmF2.0小些,光圈全开成五角星(其实就是等于IIIc缩小一档的样子),不知道德国人当时为什么这么苛刻的去做一款F2.8的?!有趣的还有,无论是罗头还是施头,都有十叶光圈版本的,那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光圈开放基本接近圆形,但产量很少,我觉得意义也不多!
& & 2、IIC,大C为大窗版,和小窗IIc比取景框和大窗IIIC一样,有35、50、80三镜头的取景线框,换头取景方便,无需外置取景器,无测光表那段的肩部和IIc比变成平坦的形状,IIc有阶梯。其他和小窗IIc相同。
& & 3、IIIc,产量最多的版本,应该那会儿卖的蛮火的,依然罗头和施头两个版本,罗头产量少。标头最大光圈改成了50mmF2,全开光圈成圆形,其他没什么改变。需要指出的是IIIc的测光表改进过,原先有翻盖的,为了是强光条件下测入射光,后面改成了IIIC和IIIS那样的无需翻盖,反正老的相机硒电测光表我不怎么用,毕竟随时随地会失效,要么估光,要么用现在的测光表。
& & 4、IIIC,大C为大窗版,生产年代在最后,和IIC一样,是IIIc改进取景框的版本,无需外置取景器,内置35、50、80三个焦段的取景框。如果入一机身三镜头,大窗版IIIC则是最方便的选择了。
& & 机身结束,再谈下镜头啦
& & 1、50mm标头,除了常见施耐德的Xenon头,我最后还是入了罗顿斯德的Heligon版本(这头个人主观认为反差比Xenon大,其他类似,毕竟结构相同,都是六片四组的双高斯),数十年前的施耐德Xenon镜头让我惊奇德国人的光学研究之为疯狂,通透的美玉,蓝宝石般的镀膜,呵呵,别说用了,看一眼,你的心,也安静了。实用如何呢?无论是F2.8版本的还是F2.0版本的,全开都是棒,焦内锐利(和天塞结构的Xenar不同,更层次细腻,但不如Xenar明快显眼),反差适中,油润无比,过度细腻,老头颜色偏淡,所以尤其适合反转片,如此鲜艳的正好,全开光圈散景不如当年大口径的焦外之梦幻,但依然有种空气感,我对“空气感”的理解是焦内焦外剥离的视觉享受。
PS:罗顿头我前面说过了,感觉是底片看反差比Xenon大,色彩略饱和些,可能和镀膜少许区别有关吧,其他差不多。
& & 施耐德Xenon50mm标头拍:
& & 罗顿斯德Heligon 50mmF2.8标头,拍于新西兰
& & 还有上海的
& & 2、35mm小广角镜头,除了罗头和施头版本外,还有F4和F5.6两个最大光圈的版本区别,F4的体积大,快接近80mm那个头了,我喜欢那个F5.6的,非常可爱小巧,和50mm标头一样的29.5mm滤镜口径,你想象下?呵呵!拿在手里,装上机器都不怎么显眼,配上遮光罩,又是非常的低调,镀膜和50mm的一样,忧郁蓝色,唯美!年代不同,35mm镜头上也有些差距,比如最早是银色不代贴圈的(贴圈指的是镜身部贴上了50mm和35mm对焦距离换算的刻度环,方便拍摄者无需反转相机底部来调整对焦),实拍35mm头,我基本上都是小光圈估焦快拍用,景深大;如细细对焦,开大光圈,稍微麻烦,需要转换对焦距离,我下面会详细说的。出片效果呢?呵呵,这款镜头说实话,是我最陶醉的,有以下几个特色:无畸变,全开好,色彩淡,超油润!反正,施耐德Retina的镜头给我留下最大印象就是“油润和细腻”!适合风光拍摄!
PS:罗头的35mmF5.6我在新西兰用着,外观上罗头比施耐德头前组更凸起,出片和施耐德一样同样细腻油润,色彩适中(可能感觉比施耐德浓艳一些些),对暖色调描绘写意优雅。
& & 施耐德 35mmF5.6镜头拍:
& & 罗顿斯德 35mmF5.6(拍摄于新西兰)
& & 3、80mm中焦头,滤镜口径58mm,依然罗头和施头版本,前组口径大(我觉得配上Retina虽然亮骚,但真的是不怎么好看呢),最大光圈F4,全开散景光斑比想象中小,可能和后组镜片口径非常小的关系有关,景深也不算很浅,出片依然德国镜头一贯的油润感,恩,施耐德的头更是非常的油润和高解析,呵呵!需要说的是,景深效果虽不明显,但焦外过度非常柔和淡雅,有种说不出的美妙!
& & 80mmF4镜头拍(属于胡乱试镜拍的):
& & 【35mm和80mm对焦问题】,很多人纠结这个问题,所以提一下,因为是更换前组镜头,换35和80头测距不联动镜头对焦距离,所以Retina折叠换镜头后,需要用机身测得的距离去调整到镜头对焦距离!机身测距取景器测距是正确的,联动50mm镜头,测距后记住机身上方50mm标头专用的距离刻度,反转相机,看到银色和黑色两个部分,分别有“▲”和“T”标尺对应,“▲”对应的是35mm镜头,“T”对应的是80mm镜头,只要重新调整对焦环,把之前的距离刻度对上即可(注意无效的最近对焦距离),后期出的35和80镜头,都有与50mm标头距离换算的贴圈,那样就不需要反转相机了,方便了些!当然,这种对焦模式,限制了拍摄速度,除非你是个估焦高手,否则很难用80mm头大光圈快速对焦!所以这种机器对大多人来说,适合拍静物和风景,不能像单反那种思路去玩,但一旦习惯,这种玩法还是非常有魅力的,而且也可能像我这样爱上她的。
谈下配件:
& & 一、取景器
& & 前提是如果你玩小窗版机身又要换35或者80头,得入个外置取景器,Retina原厂有两款,一个是运动取景器,前后两组框,做工漂亮,大框对应50头,小框对应80头,后组框可根据焦距调焦高度,调整距离拍摄所至的视差,运动取景器一般大多人不习惯用,但一旦估焦快拍,还是非常迅捷的。另一款是个玻璃取景器,内置翻板,用来切换35头和80头的视角,带角度调整,方便纠正距离拍摄的视差。
& & 二、遮光罩
& & 这个存在的不多了,50标头的遮光罩还好找些,35和80的很少,35F5.6有出过那种扩展片,接在在50遮光罩上,还有独立的35F5.6遮光罩,80头的也有出过独立和扩展片的,扩展片是接在35F4那个大口径遮光罩上的!后期出的80头和35头“镜头尊“底部都自带遮光罩,买了个80的其实已经包括35头和80头两个遮光罩了,很有趣!
& & 三、近摄镜
& & 我有一套,收藏用,没实拍过,这个得配上原厂的近摄测距对焦仪。
& & 四、三脚架接环
& & 蛮有趣的,保护了底部边侧的三脚架螺口,也把这个螺口转接到了中间!
& & 五、立体拍摄镜
& & 等于两个镜头左右不同角度拍,现在的意义不大,做工好,喜欢的人收藏用。
& & 六、皮套
& & 德国人当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牛皮皮套,百年如新的都很多,而且喷香,不过需要说的是,你最好在皮套过片杆处贴上快胶布,因为时间厂了,皮套边圈不锈钢有些会轻微翻起,磨损机身,所以大多你看到哦Retina背面过片边缘都有磨损露白,这是通病,皮套所致!
& & 备注:
& & 很多人担心机身的过片齿条断裂,而且,一旦断裂,除了拆台机器,基本上没有配件可换,相比其他各个部件,这根齿条稍显设计败笔,铜压铸的,不恰当的使用(过片弹簧无清零),强硬过片,容易磨损锯齿颗粒!但如果你买的时候注意,加上使用的时候正确当心,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在你身上发生的,呵呵(我到现在自己进出好多台,从没自己和他人遇上过这个问题)!毕竟这机器五六十年都撑下来了啦,可见还是耐用的!
& & 偌大个无忌,找不到什么非常详细关于Retina的帖子,虽经典,但绝对被当代小瞧,可能被浮躁的国内摄影氛围所熏染,周边几个烧钱的朋友,动不动徕卡,动不动哈苏,呵呵!对于这个系列相机的了解,自己也是因为喜欢,一步步摸索过来,所以专开一贴,供有需要帮助的摄友查阅和交流!!
————————————————————————————————————————————————————————————
说DKL卡口的 Retina IIIs 可换镜头旁轴
关于Retina IIIs这个收官之作,可以说是在Leica M3惊世出现后的一个模仿作品。当然,论工艺,肯定是稍逊Leica,但德国人机械东西,再怎么说,也是那么的一丝不苟。而且Retina用的DKL口镜头群还真是不少,包括Retina Reflex单反用的。我不喜欢Reflex单反,因为笨重,以及和福伦达DKL口的单反相机一样,有着反光板的设计缺陷,故障率高。
所以,我依然爱旁轴,当然,如果你使用Retina DKL口的135mm和200mm镜头,我想,旁轴相机肯定就不方便了,还是乖乖的玩Reflex吧。
说说IIIs的有趣和特殊地方:
1、依然保持Retina的传统结构,从Retina IIc折叠旁轴开始,感觉Retina就成为一个永恒的家族了,这就和Leica M系列一样,固定的过片和镜间快门结构,通用Retina很多附件,比如三脚架底座等。
2、明亮宽大且可自动识别镜头的取景器,这个一定是和Leica M3学来的,而且更牛逼的是比M3更多出了35mm大取景框,只有Retina DKL的施耐德28mmF4镜头,罗顿斯德的30mmF2.8镜头是需要外置取景器的,当然,这原厂取景器,目前根本是找不到的,少之少!
Retina IIIs自动识别镜头的取景框为35mm 50mm 85mm 135mm这四组,装上对应镜头自动识别弹出。
关于取景器的大小和结构,完全和大窗版本的IIIC,IIC一样。
3、强大廉价的Retina DKL镜头群
我敢说玩德头最性价比的镜头群估计就是DKL群的了!
首先要声明Retina IIIs并不通用福伦达和其他的DKl口,其次要注意,由于旁轴联动测距用,也是得用上早期的Retina DKL镜头,鉴别的方法是观看镜头尾部有无黄铜的测距凹槽,或者比如35mm和50mm镜头来说,有0.6m和0.9m最近对焦距离版本的,那0.9m版本的肯定是通用IIIs的老版本镜头。
Retina IIIs 镜头有:
施耐德版本的 CURTAGON 28mmF4,CURTAGON 35mmF2.8, XENAR 50mmF2.8,XENON 50mmF1.9, ARTON 85mmF4,TELE XENAR 135mmF4 ,TELE XENAR 200mmF4.8镜头(无测距,也不适合旁轴,为Reflex单反用)。
罗顿斯德也有几个,比较少见,Eurygon 30mmF2.8,Eurygon 35mmF4,Ysarex 50mmF2.8, Heligon 50mmF1.9,Rotelar 85mmF4,Rotelar 135mmF4。
和Retina折叠旁轴一样,其中施耐德Xenon 50mmF1.9,罗顿斯德Heligon 50mmF1.9都是传奇名头,高解析,和柔软的过度,具有自己特殊的味道。
总之,对于Leica M3这个标准,如果你手头不经济,或者追求实用,我想IIIs完全能让你完美使用,一个M3普通成色机身的价格,你可以玩上一整套Retina IIIs。
我这次去新西兰带上了IIIs,样片几张(施耐德DKL 35mmF2.8,RDPIII、 RVP反转片),更多的见本帖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本篇摘取部分并修改后也被收纳在2012年12期的《Capa摄影》杂志上P128页-132页
我的闲置交易:
本帖最后由 第三潛水員 于
22:09 编辑
&浏览:52534&&回帖:674 &&
泡网分: 10.153
帖子: 1161
注册: 2009年02月
第三潛水員 发表于
嗲,充满古典色调的美感
泡网分: 5.201
精华: 1帖子: 253
注册: 2010年05月
无色无摄 发表于
好舒服的颜色阿,请教用的是什么卷?请教不敢当的,咱就是互相交流哈。
记得就是在当地超市里买的Agfa 100 Precisa反转片,架子上反转片就这一种。味道真的不错,感觉很古典的风格,后悔没多买一些。 本帖最后由 菊部地区有血 于
05:15 编辑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july1805 发表于
也是,那测光指针虽说能动,跳跃却是不怎么灵敏了,估计也不怎么好使了吧。哦,对了,还得问前辈您件事,我的IIIS刚拿到手的时候,即使不上胶片,摇动上片扳手的时候,胶片指示窗口的胶片数是能随着上片改变的,不过我玩过几次之后发觉现在胶片数无法跟着摇动胶片扳手改变了,是哪里松掉了吗还是什么问题呢,您觉得?应该里面拨盘的弹簧脱离了
泡网分: 10.968
帖子: 1960
注册: 2009年11月
菊部地区有血 发表于
IIc 支持一张吧,Retina是好机器。
好舒服的颜色阿,请教用的是什么卷?
泡网分: 5.201
精华: 1帖子: 253
注册: 2010年05月
IIc 支持一张吧,Retina是好机器。
泡网分: 0.097
注册: 2013年03月
第三潛水員 发表于
测光表基本都这么多年不准了,如果精准,它给的是一个曝光值,对应镜头那圈曝光数值,可灵活变动光圈和快门的组合,都等于那个曝光数值。...也是,那测光指针虽说能动,跳跃却是不怎么灵敏了,估计也不怎么好使了吧。哦,对了,还得问前辈您件事,我的IIIS刚拿到手的时候,即使不上胶片,摇动上片扳手的时候,胶片指示窗口的胶片数是能随着上片改变的,不过我玩过几次之后发觉现在胶片数无法跟着摇动胶片扳手改变了,是哪里松掉了吗还是什么问题呢,您觉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july1805 发表于
IIIS已经到手上了,不过测光这块儿还是不怎么懂测光表基本都这么多年不准了,如果精准,它给的是一个曝光值,对应镜头那圈曝光数值,可灵活变动光圈和快门的组合,都等于那个曝光数值。
泡网分: 0.013
注册: 2014年10月
第三潛水員 发表于
没有所谓的提倡和不提倡,在我看来,拍摄是最主要的,Retina除了在光圈不够超大上导致暗处曝光勉强外,都很方便,要知道,带着胶片旅行拍摄,相机体积也非常重要,我喜欢snap shot,快速抓拍,小光圈反而避免多余的对焦思考。总之,喜欢就得接受她的优缺点,和老婆一样,哈哈!我的意思是指买架 Kodak Retina-s 机身呀。
泡网分: 0.097
注册: 2013年03月
比目鱼1 发表于
买架Retina S 的机身,你手中这些镜头只要是0.9m版本的(包括施耐德1.9/50, 机身1.9可用)基本通吃,且没有视差。无需考...IIIS已经到手上了,不过测光这块儿还是不怎么懂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13
注册: 2014年10月
july1805 发表于
楼主好像是有 IIIS 的是吧,小弟因为手上有几个施耐德的镜头,最近想入个胶片试玩一下,但是对这机器有点疑虑,现在还有确定是要入手 IIIS 还是 reflex ,故跟楼主讨教一下:
1.网上有说法&&“Retina IIIS 可自动对应不同焦段的取景框线分别有35、50、85、135 此四个焦段,········Schneider 的28mm 和Rodenstock 的30mm 必须要再另外装一个观景器。”&&意思说施耐德28/4是无法启动28mm焦段的取景框的,但是之前我在网上向过某位使用者求证,他说可以,不知道楼主有没有284这个镜头,以上两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Not ALL Retina Reflex lenses engage the IIIS rangefinder. Look on the rear of the lens for the RF cam slot (shown at the 9 to 11 o'clock position in this pic).&&If there is no RF cam, that lens is best for the Retina Reflex only, though it can still be used on the IIIS by scale focusing only. ”& &
如果镜头尾部没有黄铜凹槽,这个镜头在 IIIS 上只能测量对焦(估焦),这是个什么情况?对焦会很难吗?
期盼楼主或者了解的前辈给予答复,谢谢
买架Retina S 的机身,你手中这些镜头只要是0.9m版本的(包括施耐德1.9/50, 机身1.9可用)基本通吃,且没有视差。无需考虑再购买其他对焦的附件。 本帖最后由 比目鱼1 于
08:44 编辑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0.097
注册: 2013年03月
第三潛水員 发表于
1,28mm镜头 retina iiis出过专门的取景器,很稀少,一般买不到。如果你用28mm镜头精确取景,可以购买副厂的一些28mm取景器,也有玩家偷懒直接看iiis取景器的外框缘取景,反正旁轴都有误差,具体没核实过这个外框是否精确。
2,iiis的黄斑测距联动依赖这个露出黄铜的内槽,所以用在iiis旁轴上必须买这种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1m的。 有DKL卡口的无槽镜头及后期最近对焦0.6m的都是为后期的reflex单反用。另外,不建议用Reflex,故障相对多,因为dkl单反设计太复杂了。好吧,谢谢楼主解答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july1805 发表于
楼主好像是有 IIIS 的是吧,小弟因为手上有几个施耐德的镜头,最近想入个胶片试玩一下,但是对这机器有点疑虑,现在还有确定是要入手 IIIS 还是 reflex ,故跟楼主讨教一下:
1.网上有说法&&“Retina IIIS 可自动对应不同焦段的取景框线分别有35、50、85、135 此四个焦段,········Schneider 的28mm 和Rodenstock 的30mm 必须要再另外装一个观景器。”&&意思说施耐德28/4是无法启动28mm焦段的取景框的,但是之前我在网上向过某位使用者求证,他说可以,不知道楼主有没有284这个镜头,以上两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Not ALL Retina Reflex lenses engage the IIIS rangefinder. Look on the rear of the lens for the RF cam slot (shown at the 9 to 11 o'clock position in this pic).&&If there is no RF cam, that lens is best for the Retina Reflex only, though it can still be used on the IIIS by scale focusing only. ”& &
如果镜头尾部没有黄铜凹槽,这个镜头在 IIIS 上只能测量对焦(估焦),这是个什么情况?对焦会很难吗?
期盼楼主或者了解的前辈给予答复,谢谢
1,28mm镜头 retina iiis出过专门的取景器,很稀少,一般买不到。如果你用28mm镜头精确取景,可以购买副厂的一些28mm取景器,也有玩家偷懒直接看iiis取景器的外框缘取景,反正旁轴都有误差,具体没核实过这个外框是否精确。
2,iiis的黄斑测距联动依赖这个露出黄铜的内槽,所以用在iiis旁轴上必须买这种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1m的。 有DKL卡口的无槽镜头及后期最近对焦0.6m的都是为后期的reflex单反用。另外,不建议用Reflex,故障相对多,因为dkl单反设计太复杂了。
泡网分: 0.097
注册: 2013年03月
楼主好像是有 IIIS 的是吧,小弟因为手上有几个施耐德的镜头,最近想入个胶片试玩一下,但是对这机器有点疑虑,现在还有确定是要入手 IIIS 还是 reflex ,故跟楼主讨教一下:
1.网上有说法&&“Retina IIIS 可自动对应不同焦段的取景框线分别有35、50、85、135 此四个焦段,········Schneider 的28mm 和Rodenstock 的30mm 必须要再另外装一个观景器。”&&意思说施耐德28/4是无法启动28mm焦段的取景框的,但是之前我在网上向过某位使用者求证,他说可以,不知道楼主有没有284这个镜头,以上两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Not ALL Retina Reflex lenses engage the IIIS rangefinder. Look on the rear of the lens for the RF cam slot (shown at the 9 to 11 o'clock position in this pic).&&If there is no RF cam, that lens is best for the Retina Reflex only, though it can still be used on the IIIS by scale focusing only. ”& &
如果镜头尾部没有黄铜凹槽,这个镜头在 IIIS 上只能测量对焦(估焦),这是个什么情况?对焦会很难吗?
期盼楼主或者了解的前辈给予答复,谢谢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bajiyalu 发表于
老师,请问retina iic的机身能装iiic f2.0的镜头吗?可装,但不可用,前组镜片稍微不一样。而且光圈控制在后组,即使理论用上了f2.0,最大光圈也只能到f2.8
泡网分: 45.72
帖子: 10256
注册: 2008年10月
好久没来了,顶一个
泡网分: 0.003
注册: 2013年12月
老师,请问retina iic的机身能装iiic f2.0的镜头吗?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今天,尼泊尔又发生7.5级余震了,祝福这个国家早日恢复元气吧
泡网分: 14.136
帖子: 1479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1.095
帖子: 1088
注册: 2012年05月
第三潛水員 发表于
没有所谓的提倡和不提倡,在我看来,拍摄是最主要的,Retina除了在光圈不够超大上导致暗处曝光勉强外,都很方便,要知道,带着胶片旅行拍摄,相机体积也非常重要,我喜欢snap shot,快速抓拍,小光圈反而避免多余的对焦思考。总之,喜欢就得接受她的优缺点,和老婆一样,哈哈!说得很好,很喜欢那种估算的拍摄手法,这更加考验人,一来要看来取景、二来要考虑参数,三要掌握拍摄时机。
顶一张老片,minilux 100vs
泡网分: 10.733
帖子: 1725
注册: 2009年05月
christancaesar 发表于
你们买机器都不看我的跟帖的?retina iiis不考虑买?之前没有可以去考虑买这机器,无意间碰到价格不错就拿下了。不是干活的机器,闲情逸致玩玩而已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柯达 V1273 评测样张欣赏
柯达 V1273 评测样张欣
( 1 / 18 )
柯达 V1273 评测样张欣赏 第 1 幅
本组作品使用相机
本相机网友作品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柯达数码相机m55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