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经历了多少次地球生物大灭绝绝

您好, []|
导语: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警告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本项研究来自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它们对地球物种的消失速度进行了研究,发现比正常过程快了近100倍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警告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灭绝已经正式开始,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科学家发现目前物种的消失速度比正常灭亡快了大约100倍,它们正在加速灭绝,一旦这些物种进入更大规模的灭绝,那么就意味着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效果开始显现。科学家警告这一过程的早期会导致人类受到威胁,虽然之前人类也遭遇过种族灭绝的自然灾害,但这一次明显非常特别,与以往的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同,生物大灭绝是地球演化周期需要经历的过程。
生物灭绝过程正在逐渐加速,科学家认为虽然地球生物出现灭绝,但是仍然会有一些生物幸存下来,在过去几次生物大灭绝中,也有许多生物幸存下来,但恢复的过程很慢,可能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本项研究来自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它们对地球物种的消失速度进行了研究,发现比正常过程快了近100倍,当然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物种灭绝的速度可能更快。专家警告,灾难性的物种损失对人类生存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因为我们需要其他物种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比如授粉的昆虫、湿地生态等。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保罗-埃尔利希认为以当前的物种灭绝速度,在未来三代之内我们将失去更多的物种,物种多样性出现下降,一些处于保护的濒危物种将无法渡过难关。在过去1500年内,科学家发现大约有320种陆生脊椎动物灭绝,物种丰度下降了大约25%,接近33%的脊椎动物受到威胁或者即将濒临灭绝,无脊椎动物的情况也同样糟糕。在大型动物方面,如大象、犀牛、北极熊等种群数量下降幅度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对此,有研究指出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物种灭绝,比如人口数量增长、消费水平增加以及经济发展不均衡等,破坏了自然栖息地。同时,在生态系统的保护方面并无有效措施,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了生态系统,碳排放促使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科学家发现,我们有可能低估灭绝危机的严重性,以至于产生更大程度的破坏。(罗辑/编译)
【“科学为你解疑释惑”由中国科协、腾讯公司联合主办,旨在及时、准确、便捷为公众解答科学、科技疑问,破解谣言,扩大科普覆盖面,提升科普影响力,最终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提出意见与建议! 编辑信箱: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正在历经史上第六次大灭绝,41%的两栖动物已惨遭浩劫。另外,调查也发现超过1/4的哺乳动物和13%的鸟类也遭遇了同渡渡鸟一样的厄运,这正是人类活动造下的孽。
调查人员宣称如果物种以现在这个速率消失,那么到2200年真的会出现大灭绝。
大量的生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包括麦哲伦企鹅、苏门答腊象以及远东豹,也许不久之后大家熟知的动物也会出现在珍惜动物列表中。
科学期刊《自然》将栖息地的流失归因于人类活动,这也是造成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海洋生态学家Derek Tittensor说:“从很多方面来看,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削弱。”栖息地破坏、污染以及过度捕捞要不就是让众多野生动植物难逃一劫,要不就是让它们元气大伤。另外气候的日益恶化带来的威胁日益增多,也可能让幸存下来的生物死绝。
科学家们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理解出现的差异也使这个问题愈演愈烈。
举例说,研究发现至少有993种昆虫正濒临灭绝,但是将近100万已知的昆虫中只有0.5%是被正式研究过的。这意味着大部分未知的濒临物种种群栖息在地球一隅,而这些栖息地的破坏速度超乎想象的快。
保护政策能够减缓物种消失的速度,但是照现在的趋势看来,现存生物每年的灭绝率始终维持在0.01%到0.7%之间。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让事情变得更糟,它正以未知的方式加快生物灭绝。今年六月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独立评论也警示第六次大灭绝正在加快它的脚步。
先前的五次大灭绝都是由于地球自然环境的突然转变和行星撞地球,而现在的第六次大灭绝恰恰是人类活动的杰作。美国布朗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人类的活动使得现在物种灭亡的速度是6000万年前的1000倍。
自1500年来,32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现存的物种数量已经减少了25%,而对于无脊椎动物来说,它们的处境更为艰难。人口数量在过去35年翻了一翻,而在同一时间段内,无脊椎动物如甲壳虫、蝴蝶、蜘蛛和蠕虫的数量减少了45%。
大型动物的消失主要是由栖息地减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这对我们日常生活也会造成“垂滴效应”。举例来说,世界上将近75%的粮食作物由昆虫授粉,约占世界粮食供给经济效益的10%。
09:58:02 :
10:22:16 :
09:32:22 :
09:57:00 :
10:26:31 :
10:01:08 :
09:46:49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大惊失色!地球上竟遭遇5次生物大灭绝
风声2009 | 发表时间
字体大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了解地球上的大灭绝或许会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目前为止,地球上一共有五次大灭绝。
  第一次:5亿年前,那个时候地球上没有人类,也没有恐龙。据说那时距离地球约六千光年的一个恒星爆炸了,变成超新星。什么是超新星呢?超新星爆发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在爆炸期间,它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比拟,也会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几近十分之一光速(30000千米/秒)向外抛散,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伽马射线(波长量级在0.001纳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可杀伤细胞生命)以光速向外辐射,称为伽马射线爆。
  而这次超新星爆炸在10秒之内辐射出了约10个太阳的能量。据说,如果距离这次爆炸够近的话,地球上的大气层都会被吹走。而等这些射线到达地球时已经是4.4亿年前的奥陶纪(古生代的第二个纪,这个时期的地层被称为奥陶纪,原始脊椎动物开始出现),那时的地球海平面比现在高出上百米,美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是浅海。那时的地球表面环境有点像今天的金星,氧气含量稀薄,陆地上没有动植物。而生物都生活在海洋里,有三叶虫、星甲鱼、平壳鹦鹉螺和广翅鲎(hou,第四声)等,如图所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亿年前,那个时候地球上没有人类,也没有恐龙
  伽马射线能够穿透空气分子,使得太阳紫外线辐射量剧增,浮游生物率先死亡,食物链底层遭到破坏,而以此为食的生物相继饥饿而死,层层传递。8个月后,那些被击散的大气分子分解出的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其中形成有毒烟雾二氧化氮,遮蔽了太阳光,致使地球表面温度急剧下降,珊瑚礁死亡。同时,巨大的温差使得洋流运动剧烈,形成了极端多变的天气,很多生物不得不游向深海,硬壳类生物因为抗水压能力强而生存下来。500年之后,三分之一物种消失。
  15万年之后,空气变成了厚厚的烟雾,阳光更少,温度进一步下降,冰川期开始出现,最厚的地方高达几千米,浅海凝结成冰。而脊椎动物的始祖星甲鱼因为没有味觉,在深海中什么都吃,因而生存了下来,并进一步发生了进化。同时,广翅鲎因为身体不大,所需不多,也生存了下来。随着冰川移向赤道,珊瑚礁几乎被彻底破坏。25万年之后,海平面进一步下降,更多的陆地开始出现。
  55万年之后,冰冷的环境使得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物种消失,之后地球开始回暖。在争相寻求生存的时候,部分广翅鲎开始上陆,进化出了今天大部分昆虫所具有的书肺。同时,星甲鱼的变种开始出现活动的下颚,可以主动咬合。70万年之后,地球似乎恢复了过来,但是此刻70%的生物已经消失了。300万年之后,地球回到热带温室环境,海平面开始上升。星甲鱼的变种和星甲鱼进军到更多的地方。
  第二次:距今三、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古生代第四个纪,也称为鱼时代)晚期,约是3.77亿年前,海底出现了超级巨型地幔柱(巨型地幔柱起初指热地幔柱,是大陆裂解和海底扩张的基本动力。目前全球共有两个巨型热地幔柱,分别位于南太平洋和非洲下面。在亚洲大陆之下还存在一个巨型冷地幔柱,它是大陆聚合的驱动力。具体的可以搜索了解一下)爆发,岩浆喷涌而出,相当于几千颗原子弹的威力,海水剧烈运动,咆哮嘶吼,致使附近的海水沸腾了,也产生了大量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同时地球板块剧烈运动,大量鱼类死亡。
距今三、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古生代第四个纪,也称为鱼时代晚期
  8000年后,死亡渗透到了大气层中,火山喷发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聚集在空气中,洋流的运动形成了风,赤道附近的海洋温度骤升,大量珊瑚礁死亡。以邓氏鱼为代表的盾皮鱼、与人体型大小相当的叶鳍型鱼都遭受了灾难。而提塔利克鱼为躲避全球变暖而寻找出路,选择了陆地,获得了更多的食物,并逐渐进化出了能呼吸的肺,是第一种在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也可以用鳃呼吸。而地球上最多的淡水鱼类&沟鳞鱼却无法适应改变的环境,因为河水被迅速蒸发了。
  10万年之后,灾难还在持续,海洋中弥漫着有毒的物质,即便逃到海洋,也很少能生存下来。而艾登堡鱼母适应性极强,除了有坚硬的颌骨外,也是第一个可以让幼体在母体内成长的鱼类。75万年之后,火山喷发开始袭击大陆。120万年之后,超级火山大爆发除了岩浆,还带来了大量火山灰,空气中充满着硫磺,污浊不堪,火山灰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地球温度开始骤降。就好像突然从温室效应切换到了寒冷时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提塔利克鱼因为水温的降低而灭绝。
  150万年之后,火山灰形成的冬季消失,地幔柱停止,但生物的十分之七也已经灭绝了,尤其珊瑚礁上的生命消失殆尽,暗礁生态系统内的原始鱼类灭绝。地球脆弱不堪,树木渐渐帮助地球恢复面貌,空气革新,气温开始稳定,沼泽的出现为生物的孕育提供了温床。1000万年之后,出现了化石记录上第一个后肢带着七根脚趾的提塔利克鱼的后代&鱼石螈,而且只能用肺呼吸,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两栖动物。生物开始恢复生机,逐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评论排行
热门ufo新闻
本网主要搜集、、等相关科技信息,欢迎ufo迷入住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天探索网 版权所有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1021449',
container: s,
size: '1,1',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生物大灭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