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红豆北京南国红豆影视小生!

& 红豆词,如是说红豆词,如是说一颗红豆,千古风月。情只一字,分外妖娆。
到深处,天地悠悠。诗句化情,朗日昭昭。
红豆其名,一曰海红豆,亦曰相思豆,又曰南国红豆。其生长的过程,吸天地之灵气,取天地精华而结神妙之心,赋予红豆如此的灵性,即生为心型。更为让人惊叹是,红豆的红色由边缘向内部逐步加深,里面呈现出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的奇特之状。此为相思红豆,可谓一种神奇的种子。
红豆产于南方,色泽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以此镶嵌饰物。红豆质地坚硬如钻、色艳赤丹,形似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被寓为的象征。历来,相爱的男女以红豆为信物,互相馈赠爱慕之情,寄托相思之意。自古人们对红豆怀有一种特殊,以豆寄情,为之寓爱。因此,历代们咏以脍炙人口的墨宝,将缠绵凄婉的红豆情描画的淋漓精致!
红豆树来源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爱情传奇,是萧统和慧娘爱情演绎的结晶。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隐居于顾山主编《昭明文选》期间,一日信步于山涧,恰逢口渴嗅到一抹茶香,抬头见云鬓乌黑,面若桃花的买茶女——慧娘,虽身着布衣却难掩窈窕之色,其盈盈浅笑,似已耗尽一生的,正如白娘子于许仙西湖初遇,相逢却似曾已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从此,花软柳,佳人如玉。她是他灯下伴读的红袖添香,他慨然兴叹:有慧如相伴,何用姬妾成群?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乌发胀满我的眼帘,不见道路山川!( 网:www.sanwen.net )
萧统修编《昭明文选》即将合卷返都,临别在即,他深情的注视着慧娘誓约:“来日我要风笙龙管,紫盖香车迎你入宫”。慧娘在萧统手心放入两颗红豆曰:“昔有妇人滴泪成血,化作相思豆,今以一双红豆付君,若君早归,妾当免予此厄”,从此别过,侯门深似海,萧郎归期杳杳,慧娘终于相思成疾,待其归来时,红颜零落青草稀。萧统忍痛含泪,亲手于顾山栽下两颗红豆,黯然回京一病不起,数月后薨逝。两株红豆树经过贞男烈女的精诚所至,天地精气有知,数百年的生长倏然合抱,树干并为一体,红豆树因此得名。诗人王维从江阴经过时,见此树有感而作《红豆》,至今被人世人所吟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拮,此物最相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君子好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等,《诗经》里相爱的男女,相思皎洁如月,即使是一束水草爱情绽开的芬芳,依然倾溢着醇清香。
不只是诗经里的爱情如朗朗风月,世间所有的爱情都是睡在古风里的草,像着了水般的胭脂,流落于人间,开成鲜艳热烈的相思红豆。
诗俊杜牧于双色双绝的张好好,本该是才子佳人,于爱湖中泛舟,执手落日,自是无限。可惜造物弄人,沈传师之弟执意纳张好好为妾,一对鸳鸯自此相思成疾,而双双身亡了却尘缘。当时,杜牧挥笔留下后世寥若晨星的墨宝《张好好诗》,何其深情却酸楚忧戚!“君为豫章珠,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宴铺。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常裾。双鬓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垂袖,一声雏凤呼……”,其笔调旖旎缠绵,可谓一阙绝美的红豆词,无不让天下有情人惊魂动魄!
传奇人物纳兰容若的红豆情,让世人惊叹!“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梁应同,最是不胜清怨中。半生以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可见,容若与昔日伊人相处的情景,何其美好!纳兰容若的爱情,随他的心一起埋葬于那不朽的历史长河里。纳兰一手,一手学识,自是壮志雄心,终抵不过红颜一笑情。他用旷世才华、多情风骨拨动了大清的冷韵冰弦,似乎他是为一段情缘而来,为一本词集而存在,他的《饮水词》,如光滑温润的美玉,有着清雅的韵致,为时代的红豆词谱了一曲美妙的旋律,我们捧读时,闻到那沉浸百年的芬芳,缓缓的从词中飘溢而出,一抹幽香沁人心骨。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的一生仿佛是一出戏。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他的命运,与其说,与其独立的思想意志有关,不如说与其缠绵跌宕的“红豆情歌”有关。他的大多是描写爱情的忠贞欢乐以及遭挫折时的哀怨。“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每每读这首诗时,仿佛那台上清雅幽静的小生,淡淡然两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的心底。
曹芹笔下的红豆词,得从宝黛心魂交融且澄明清澈的爱情说起。黛玉的爱纯粹而彻底,与宝玉初见时,似曾相识,一见钟情。曹雪芹伏笔了一段前世姻缘,木石前缘的还泪之说,惟有这样的理由,才可以诠释释那么的爱情。“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宝玉的一曲《红豆词》,让我们读懂黛玉柔情似水,点点泪光里的柔弱而韧性的情有独钟。爱一个人,到了极处,便是无嗔,无怨,,甚至无妒。林黛玉的小性儿,不为嫉妒而落泪,更是煎熬在退让与思考的过程。她的世界除了对宝玉的真爱,置身与喧嚣的大观园,她何得其所?她的情,她的爱既隐忍又明决,这样的红豆情怀是何等的高洁,试问世间何以堪比!
从诗经的“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到汉乐府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从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到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从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到李清照的《月满西楼》,从曹雪芹笔下的《红豆词》到纳兰的《饮水词》,从南朝梁武帝的太子到王维,从杜牧到李商隐,从......红豆树,红豆诗,红豆词,红豆曲,红豆吟,红豆歌,生生世世诉相思,说爱情,无从停歇,意犹未尽,终是未了情,因是无常,终生有情!
玫瑰花和红豆都是爱情的象征,但玫瑰花的鲜艳仅为短短的数天,而红豆则鲜艳如昨,形状千年如一,色泽光亮弥久,犹如坚贞不渝的爱情,爱心。所以,我们说红豆,说的是爱情,说的是千徊百转的相思,所谓相思,乃相爱之思。
两个人一旦相爱了,一颗心就能百转千回,像水乡多情的湖波间,氤氲出无数细软的缠绵呓语,亦如黄河滚滚而来的汹涌波涛般一泻千里!一花一菩提,一心一城仅一人,我的世界全是你,纵使你平常若一株芨芨草,然,在我眼里亦是驾九天之外,骑着白马而来的王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你的爱心盈秀,温润如玉,那刻骨的柔情,我今生赏不够。茉莉花香正浓,应是绿肥红瘦,卧于相思之舟,随君吟词成红豆,情难却,爱不休,我煮豆做粥。知否?知否?人比黄花瘦!
爱在心上,是怜是念,是思是怨。情在心上,聚成朱砂,化成红豆。自,情深即为诗。我的心住在江南,寂寞如一根长长的线,连着北国情思的沧桑与江南婉约韵致的朦胧。午,对着夜幕下的流莺,温情依旧,任绵绵的细雨溢满心房,相思又几许?我捻豆成尘,相思成垢。我用深情和执念订做两颗红豆馈赠与你,寄一怀情思,送一缕温馨。轻轻地说声:今生,你若安好,我便晴天!
(注:本人作品,禁止粘贴复制,违者必究!)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3-2902-1402-1201-1611-0210-0909-0808-2307-2606-29&推荐阅读并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你的爱心盈秀,温润如玉,那刻骨的柔情,我今生赏不够。茉莉花香正浓,应是绿肥红瘦,卧于相思之舟,随君吟词成红豆,情难却,爱不休,我煮豆做粥。知否?知否?人比黄花瘦!文笔流畅婉转,引用经典诗句妥帖。欣赏推荐!&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问好!&推荐阅读并说 爱在心上,是怜是念,是思是怨。情在心上,聚成朱砂,化成红豆。思念自寂寞,情深即为诗。我的心住在江南,寂寞如一根长长的线,连着北国情思的沧桑与江南婉约韵致的朦胧。&推荐阅读并说 玫瑰花和红豆都是爱情的象征,但玫瑰花的鲜艳仅为几天,而红豆则永不变形,色泽光亮依旧。犹如坚贞不渝的爱情,爱心永恒。爱在心上,是怜是念,是思是怨。情在心上,聚成朱砂,化成红豆。我捻豆成尘,相思成垢。轻轻地说声:今生,你若安好,我便晴天!作者引经据典,泼墨了爱既隐忍又明决,这样的红豆情怀是何等的高洁,试问世间何以堪比!推荐阅读。&审核通过并说 精彩!问好!&推荐阅读并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拮,此物最相思!&推荐阅读并说 红豆词,如是说。爱是手心那颗红豆,美的娇艳欲滴却难以入口。欣赏佳作,问候朋友,祝好。:玫瑰花和红豆都是爱情的象征,但玫瑰花的鲜艳仅为几天,而红豆则永不变形,色泽光亮依旧。问好馨怡,祝创作愉快!: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推荐:最是红豆寄相思。:欣赏!:思念自寂寞,情深即为诗。欣赏,推荐:思念自寂寞,情深即为诗。我的心住在江南,寂寞如一根长长的线,连着北国情思的沧桑与江南婉约韵致的朦胧。欣赏美文,问好馨怡,节日快乐!:思念自寂寞,情深即为诗。我的心住在江南,寂寞如一根长长的线,连着北国情思的沧桑与江南婉约韵致的朦胧。午夜,对着夜幕下的流莺,温情依旧,任午夜绵绵的细雨溢满心房,兀自垂泪到天明,今夜相思又几许?问好!:赏。:欣赏佳作。:爱在心上,是怜是念,是思是怨。情在心上,聚成朱砂,化成红豆。我捻豆成尘,相思成垢。值得学习:学习:将缠绵凄婉的红豆情描画的淋漓精致!美!:捎一份关怀,送一缕温馨。把两颗满含着怜惜、爱慕,思念、祝福的相思红豆与你,轻轻地说声:今生,你若安好,我便晴天!欣赏,问好馨怡!:欣赏,问安朋友。:欣赏,推荐阅读。:美好:写的真好:欣赏!:很有才气的文友:爱在心上,是怜是念,是思是怨。情在心上,聚成朱砂,化成红豆。思念自寂寞,情深即为诗。欣赏,问好作者!:玫瑰花和红豆都是爱情的象征,但玫瑰花的鲜艳仅为短短的数天,而红豆则永远鲜艳如昨,形状千年如一,色泽光亮弥久,犹如坚贞不渝的爱情,爱心永恒。欣赏:默默欣赏。:引经据典,欣赏。:欣赏美文,喜欢你的文笔,向作者问好!:喜欢
:赞:古今诗文,最能表述相思之情的唯红豆二字。欣赏美文!:今生,你若安好,我便晴天!问候!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
sanwen.net关键词六 顺德大老倌_顺畅网
你的位置:
关键词六 顺德大老倌
顺畅网―珠江商报
  粤剧是广东首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也是继昆剧后,中国第二个成功“申遗”的传统剧种。广府粤剧在全世界流行的范围很广,人们传诵着这样的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唱粤曲。”粤剧、粤曲曾经是广府文化产业的支柱,那些世纪绕梁的音韵,那种全民皆戏迷的民间风情,足以构成20世纪的广府清明上河图。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冲淡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志趣的共同主题,当代人已难以想象粤剧、粤曲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直至改革开放前包举广府的盛世形态。
  顺德对粤剧的贡献之大,广府人有目共睹,单是说出几个顺德大老倌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对顺德投以惊鸿一瞥。
  大老倌者,广府人称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之谓也。冠以“老”与“大”之称,在恭敬和崇拜之中,还有熟悉和亲近。他们活动的舞台不仅在灯火辉煌处,更在疾苦民间;不仅在达官贵胄的击节喝彩中,更在农夫渔民的口口相传中。千里驹、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等等这些大老倌的名字连同他们的首本名曲,在广府老百姓的耳畔,如雷如磬。千里驹的“读家书”、马师曾的“乞儿喉”,一曲《苦凤莺怜》、一曲《客途秋恨》,会成为街知巷闻的腔韵,成为半个多世纪广府人的集体记忆。这几位掀动了大半个世纪舞台风暴的巨擘都有一个共同的籍贯――顺德。综述他们获得“大”与“老”的称谓之因,都离不开首创唱腔、演艺独绝、名作等身、改革粤剧、德艺双馨这几个方面。
  “粤剧花旦王”千里驹(1886 ― 1936),生于顺德乌洲乡,擅长旦角,一曲“苦情戏”有口皆碑,塑造的形象千人千面,各具风标,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尽显“悲剧圣手”的本色。梅兰芳评价他的表演艺术“剧中人化”、“七情上面”,观众和同行尊称他为 “粤剧花旦王”,乃实至名归。千里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研创出独特的唱腔,因演唱“梆子中板”、“梆子滚花”,观众赐予他“中板王”、“滚花王”的美誉。他的念白讲究生活化和人情味,分外动人。他在传统悲剧《金叶菊》中把“读家书”的念白发挥得异常精彩,他扮演的女主人公周淑英在“读家书”的过程中,情感由喜悦、惊愕、悲愤而绝望,念白口吻随着感情的变化,也由欢欣、紧张而变为激动、哀伤,当念到“梅花涧上杀夫郎”节骨眼处,台上演员、台下观众都会泪下如注,剧场里一定回响着热烈的喝彩和掌声。人们说:“光是听千里驹的‘读家书’就值票钱!”千里驹在粤剧界中扶掖同行的事迹被广为传诵,他无私提携、悉心培养成名的著名粤剧演员有白驹荣、薛觉先、马师曾、白玉堂、嫦娥英、靓少凤等,通过借鉴运用而艺有所长、立家成名的,有“金牌小武”桂名扬、“翻生千里驹”郎筠玉、“红派”创始人红线女和上海妹、骚韵兰等。千里驹就像粤剧艺坛的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开创了一个粤剧盛世。
  粤剧有五大流派,其中的薛、马、白三派,分别创自薛觉先、马师曾和白驹荣。“粤剧伶王”薛觉先,善于继承,敢于革新,“薛腔”字正腔圆、韵味醇厚,表演“面紧心松”,善于表情达意,立志“融南北戏成一家,合中西乐为一体”,全面推进了粤剧艺术的革故鼎新,培养的高足爱徒遍布海内外粤剧艺苑。“粤剧泰斗”马师曾,表演浑身是戏,富有生活气息,“马腔”咬线落棚、旋律跳跃,他扬粤剧精华,效地方之长,大力促进了粤剧的地方化、通俗化和现代化,他决心“放开胆子,打倒千百年的老例”,编演新戏,要“与电影争一回胜利”。1956年,马师曾和红线女主演的《搜书院》参加全国戏曲汇演,大获好评,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嘉许,称粤剧为“南国红豆”。从此“南国红豆”美名不胫而走。薛、马争雄是粤剧史上的一段佳话,这两位粤剧表演大师、粤剧改革先驱者把粤剧发展推上黄金时代。“粤剧小生王”白驹荣,把粤剧的舞台官话改为广州白话,以真嗓平喉代替假嗓演唱,在使粤剧突显剧种特色上做出卓越贡献。“白腔”吐字叮板讲究,唱腔清润悦耳。白驹荣的表演规矩有度,善于刻画角色性格感情。他晚年失明,但凭着以耳代目、听声辨位的艰苦探索,成功地重登舞台,被誉为“中国文艺界的保尔?柯察金”。
  生于顺德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还有靓少凤、冯镜华、李海泉、新马师曾、罗家宝、李香琴、罗艳卿、李宝莹、白雪仙、罗家英、小神鹰、曾慧、麦玉清等,著名的粤剧编剧家有陈冠卿、徐若呆、苏翁、望江南等,著名的粤剧音乐家有罗家树、谭建等。在顺德这片孕育和培养戏剧天才的土地上,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著名演员、著名编剧、著名乐师,都为不同时代的粤剧史册增光添彩,都为弘扬优秀的岭南文化尽心竭力,都为把粤剧艺术传播世界五大洲而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顺德是粤剧这颗“南国红豆”早早扎根的沃土,木鱼歌、唱龙舟、锣鼓柜等丰富的民间文化酝酿出这块土地上浓郁的说唱艺术的氛围,加上顺德人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传统精神,为粤剧大老倌的诞生做好了准备。如果你现在来到顺德的民间,每一乡、每一村都可以看见粤曲发烧友自发组织的“私伙局”。在网络、电视占据人们几乎全部文化生活的21世纪,顺德一大批粤曲爱好者似乎桃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不分年龄、性别、职业,都把业余时间慷慨付与了一板一眼的唱腔,陶醉于古典的戏曲世界,自觉以曲中情、剧中意作为伦理道德的教化素材,在享受艺术的同时,砥志砺行,立品树人。如此醇厚古朴的民间风情,与家家户户的现代化生活设施、人们时尚的衣着打扮相映成趣,实为一道佳景。来到顺德,你就会知道,顺德人对粤剧、粤曲的一往情深,知道这颗“南国红豆”如何根深叶茂,就会明白大老倌在顺德涌现的前因后果。
(撰稿:岑丽华)
声明:未经珠江商报社授权或同意,不得转载本报新闻,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新浪微博:粤剧简介_什么是粤剧_粤剧指什么_粤剧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粤剧拼音:yuè jù 目录历史沿革粤剧的发源与发展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间。 旧时,佛山的粤剧戏班有一个惯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个戏班都会返回佛山,解散旧班底,重组新班。而新班的首场戏定要在祖庙万福台上演,审阅通过之后,新班才可以乘着红船下到广东四乡演出。   由于广府认得先祖来自不同地域,所以粤剧的发展也受到戈阳腔、昆腔、汉剧、微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滋润与影响,取各家之长,自成风格: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   最初,粤剧演唱用的是桂林话,后来逐渐演变成粤语,流行于两广和港澳地区。随着广府人徙居海外开枝散叶,粤剧也变成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可谓有华人的地方必有粤剧。   如今,粤剧剧目已多达一万一千多个,堪称世界之最。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   粤剧又称“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它结合广东本地民间曲调,吸取弋阳腔、昆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戏曲的优点,逐渐发展形成,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   粤剧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同时保留了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腔调。伴奏器材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乐器为主,打击乐则有沙鼓、卜鱼、高边鼓、大钹等。   最初粤剧的角色行当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简化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粗犷、质朴。好的演员一般都具有耍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绝活。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清同治年间,又有《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所谓“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则出现了偏于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建国后,经过整理改编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和《赵子龙催归》等。   粤剧代表人物――红线女   谈粤剧必谈红线女。海内外的广府人都知道,哪里有粤语,哪里就有红线女的“红派”曲腔。   红线女从艺六十年,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红线女独有的以声带情、炉火纯青的唱腔艺术塑造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王昭君、李香君、刘胡兰、焦桂英、崔莺娘……在粤剧史上留下了绚丽篇章。红线女的艺术代表着当代粤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   粤剧名人   红线女 马师曾 白驹荣 陈笑风 罗家宝 严淑芳 罗品超 卢启光 林小群 白雪仙 文千岁 梁少芯 钟云山 林锦屏 陈小汉 郑培英 关 青 彭炽权 郭凤女 曹秀琴 冯刚毅 黄伟坤 曾 慧 吴国华 李淑勤 邓志驹 倪惠英 盖鸣辉 丁 凡 麦玉清   蒋文端 卓佩丽   郭凤女   广州粤艺发展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正印花旦,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学生,红派艺术的传人。她在70年代末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后的二十年间,主演过各类题材风格的长、短剧数十个,其中既有《十三妹大闹能仁寺》、《拦马》、《王子与蛇仙》等刀马旦应工的武打戏,也有《宝玉哭晴雯》、《红娘》等花旦应工的文场戏和《山乡风云》、《家》、《白燕迎春》等现代戏,更有《刁蛮公主憨附马》、《打神》等红派名剧。她的戏路宽广,表演细腻,功架扎实,嗓音甜润,唱腔优?   罗家宝   粤剧表演艺术家。生於 1930 年,顺德人,家父罗家树是著名的掌板师傅,叔父罗家权势著名的粤剧演员,香港粤剧演艺名人罗家英是他的堂兄弟。罗家宝自幼生於戏剧世家,从小受到了粤剧的熏陶,对前辈艺人薛觉先、白玉堂、桂名扬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顾集取各家之长,并结合个人的声音条件,创造了独树一帜好听好唱的 “ 虾腔 ” 。   “ 虾腔 ” 声色浑厚甜润,尤其是中低音区域音质厚实,共鸣犟烈,行腔不事雕饰但极具堂皇华采,高音区域虽然非其所长,但他能根据本身声特点,发展出一套跌宕有致 。因其小名 “ 亚虾 ” , “ 虾哥 ” 、 “ 虾腔 ” 之名由此而来。罗家宝的表演精湛洗炼,儒雅温文,风流倜傥。并被誉? “ 小生王 ” 。首本名剧《柳毅传书》历演不衰。   文革十年後,他从小生转攻官生,饰演了《血溅乌纱》中的清官严天民、《袁崇焕》中的主帅袁崇焕、《梦断香销四十年》中的诗人陆游,在粤剧人物长廊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艺术形象。 2002 年元旦的粤剧新年盛会上,罗家宝获得了广东省所授予的粤剧 “ 突出成就奖 ” 。叱吒了舞台整整一个甲子的罗家宝在 2002 年 11 月成功地举办了 “ 从艺 60 年粤剧艺术系列活动 ” ,包括巡回演出、推出个人自传录、个人曲集、艺术展览和艺术研讨会。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大的反响。元朝以前  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  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公元500年~1500年(西方当时为中古时代;中国当时为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元朝  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明朝  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年间)归有光所编写的《庄渠遗书》卷九记录了公元1521年(明朝正德16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说话。这可以说是广东有关戏剧最早的文字记录。据《新会县志》记载,公元15世纪60年代中期(明朝成化初年),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公元1561年(明朝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便有所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当时已经盛行大戏。  到了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期间),南戏的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根据《粤剧史》,广东出现一个女花旦,名叫张乔,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戏子)。原籍苏州的她出生于广东,因为她母亲是苏州昆腔戏子的缘故被记载为昆腔班女戏子。可见各地戏班中人开始在广东落地生根。虽然广东人受了外来的薰陶而开始学习演戏,但是在成化年间,学戏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学戏的家箴。后来渐渐才出现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粤剧不但吸收了弋阳腔的特色,并且与徽剧(安徽)、汉剧(湖北)、湘剧(湖南)、祁剧(湖南)、桂剧(广西)有血缘的关系。因为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等,与徽、汉、湘、祁、桂剧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补裘》和《独占花魁》这两出戏码,《铲椅》、《跳台》、《夜战马超》等南派武打剧,桂剧和粤剧完全相同。虽然说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实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可是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戏班。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公元1573年~1620年(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琼花会馆坐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广东省佛山市红强街区)。当时会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华光诞时戏行中人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哩,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清朝  广东本地戏班早期活动的中心在佛山。1658年(清朝顺治十五年)在灵应祠祖庙前建华封戏台,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公元1661年~1722年(康熙年间)改名为万福台,是广东现存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见证粤剧发展历史。戏台分前后两部份,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型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公元1722年~1735年(清朝雍正年间),广州更出现“土优”、“土班”。有文献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榴月朔,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曲本,止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  公元1735年~1795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因此娱乐要求而更加兴旺,吸引百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江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苏等地。他们于公元1759年(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合作在广州创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而本地班在他们的集中地-佛山成立了“伶人报赛之所”的戏班同业组织――琼花会馆。另外粤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府)的演戏活动都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妃、冼夫人一类神诞,均有“演戏迎神”的习俗。  公元1854年(清朝咸丰四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公元1861年(清朝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公元1870年(清朝同治九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松弛的情况。  同期大批华工被押骗往海外,随著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19世纪70年代,印尼出版爪哇文译本《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后来更有马来文译本的《乾隆君游江南》。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即同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1889年(清朝光绪十八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庆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戏卖戏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在普和堂。由于工作人员有很多,八和会馆更设有方便所(医疗室)、养老院、一别所(安排身后事情)、小学、何益公司(戏箱行)。八和会馆会员总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当时广州先后建成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其后出现调制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公司,全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文献记载“广州班为全省人士所注目,其名优工价,至于二三千金,声价甚高,然大概以擅演男女私情等为第一等角色”。  20世纪初(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公元1898年(清朝光绪二十四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公元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民国初期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公元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年),广州继公元1850年(清朝道光三十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令到原来需要满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过来,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情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需要争取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瓜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  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公元年产生转变,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的是公元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  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公元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公元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其实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 。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个。一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到了20世纪30年代,当时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历年来粤剧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后罗之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议,说及男女既能同坐,为何不能同班。于是在公元1933年秋,香港总督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虽然广州曾出现男女同班的“共和乐班”,演出仅十个月就被广州公安局禁止,但是广州也在公元1936年10月左右跟随香港解禁。陈非侬和马师曾因为接了越南及缅甸之约,离开了太平剧团。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从此粤剧在香港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及吉隆坡的“普长春”。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可是,大型戏班的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支出庞大,导致精简人手,开始出现大约50-70人所组成的小型粤剧剧团。这也促使了戏班“六柱制”的形成。共和国建国初期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公元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公元1960年和公元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电影开始蓬勃,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的粤剧电影重新把粤剧带入电影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当时著名的粤剧电影有“蟹美人”、“龙王三宫主”、“黄飞虎反五关”、“万里琵琶关外月”、“四郎探母”、“宝莲灯”、“双仙拜月亭”、“红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鱼”、“香罗冢”等等。   20世纪50年代末,香港的粤剧形势不妙,当时红伶芳艳芬因为结婚而退下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离开香港,连红透半边天的新马师曾都不大热衷于演出。幸好后来麦炳荣和凤凰女组织班霸“大龙凤剧团”,有谭兰卿加入,并由林家声担当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剧目《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不久,陈好逑与林家声另立新班“大龙凤剧团”。及后新的剧团纷纷迭起,包括羽佳的庆红佳剧团、何非凡的非凡响剧团、林家声的庆新声剧团。   公元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被抄家的艺人多不胜数,很多艺人纷纷逃亡到香港及澳门,而全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样板戏才可以演出。公元1976年后,粤剧才能够重生,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电影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在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却因为韩战的关系而树胶价格猛涨,导致收入增加,娱乐事业也一片蓬勃,当地的粤剧亦因此受惠不少。这段期间,相继到新加坡登台的粤剧伶人有陈笑风、梁瑞冰、罗剑郎、新海泉、冯峰、陈惠瑜、许英秀等。公元1952年,薛觉先再组觉先旅行剧团二度来新加坡。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很多香港粤剧艺人到新加坡演出。例如苏少棠、叶昆仑、关德兴、石燕子、秦小梨、余丽珍等。由于名气关系,门票价格骤增几倍。到了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各种新兴娱乐事业如雨后春笋出现,电影和电视很快成了主流。生活节奏变得急促,观众开始不愿看冗长的地方戏曲。公元1968年,新加坡的本地职业粤剧班已不能生存,许多职业粤剧团亦告解散。现代  随着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少在公元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打压的文化事业亦开始重生,其中包括粤剧。二十多年间,不少粤剧团纷纷在内地涌现,遍布广州、佛山等地。同时间各地方省市的文化局亦相当重视粤剧,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历史题材,打造出狠多的粤剧新品牌。例如佛山青年粤剧团以黄飞鸿英雄大侠形象,推出黄飞鸿系列粤剧《禁烟记》、《奇情记》等剧目,其中《奇情记》还取得广东省艺术节8项大奖。而该粤剧团在国内演出常达100场以上,并经常远赴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而在其他华人社会如香港,由于经济发展,大量新兴娱乐事业涌现,粤剧的观众群亦因而日趋老化。大部份新一代香港青年人都视看粤剧是一种老套的行为,对粤剧加以排斥。加上粤剧界亦面对欠缺新血的问题,遂不断推出措施解决问题。  公元1995年底,香港粤剧发展有限公司-“粤剧之家”与香港教育署合办“中国戏曲推广计划”,利用讲座及巡回演出等活动来培养教师与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如香港八和会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公元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但由于学生人数不多,加上合作上出现问题,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会馆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下。虽然如此,香港各间大学仍然设有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公元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公元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公元2005年8月,粤剧表演场地新光戏院由股权易手,新业主突然宣布不再出租予粤剧剧团,曾任香港八和会馆主席的汪明荃代表粤剧界与新光戏院的业主商讨续租,希望业主为了香港粤剧界的前途而准许新光戏院以现时的租金续租三年。会后,双方召开记者招待会。汪明荃在记者会上直指香港政府的各个局长口里说支持本地艺术发展,但对这件事件一直不予理会,是只说不做,并炮轰政府只提供位置为偏僻的高山剧场作为粤剧表演场地,最后要身为香港民政局长的何志平承诺增拨资源大搞。公元2007年,香港大学人文基金所资助的(粤剧小豆苗: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计划)希望促使粤剧成为新高中课程选修单元-(戏剧工作坊)的成员。  虽然各地的粤剧发展不一,但面对外来的竞争,粤剧或者戏剧艺人都尝试革新粤剧。譬如在唱说语言方面作大胆尝试。公元1947年,香港华仁书院的华仁戏剧社主席黄展华,开始创作“英语粤剧”,把狠多传统粤剧改用英语来表演,譬如《佳偶兵戎》、《姻缘叁订》、《鸦雀如何作凤凰》及《王昭君》。在新加坡方面,敦煌剧坊主席黄仕英也投入英语粤剧的事业,除了排练英语粤剧全剧《清宫遗恨》,还创作马来语粤剧《拾玉镯》,希望能够向海外推广中国戏曲文化。有些则在题材方面着手。公元2001年,罗家英、秦中英、温志鹏等人把莎士比亚名剧《马克白》改编为粤剧《英雄叛国》。  中国内地除了把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为粤剧《豪门千金》,还作其他方面的尝试。公元2004年8月,中国首部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哝饴怼坊竦弥泄缬盎斫庇判忝朗跗薄92008年,首部动漫真人秀新编粤剧《蝴蝶公主》在大学城开演,把动漫元素融入了粤剧中。可见,中国内地的表演人士都为粤剧在各方面作出狠多创新的尝试。行当分类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化妆  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用布条扎著头发,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对于净角(例如:张A)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剽悍干练。  到了20世纪20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戏服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然而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20世纪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行内术语梨园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幼年即喜爱歌舞。6岁时,曾为他的祖母武则天在宫院里即席表演了歌舞节目《长命女》。因为表演精湛,所以博得在座的皇亲国戚及群臣们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了宫庭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这就是梨园的来历。自此,戏行内人人自称梨园子弟。戏桥  戏桥是开戏前派给观众的单张,作为介绍剧目之用。一般印上剧情的简介、编剧、导演、演员表等等。红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粤剧戏班常在广州沿海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故栖身于红船。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红船船舱卧铺分配及工人职责皆有规定,成为日后戏班的基础。一般来说,粤剧戏班分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及过山班。一般一个戏班拥有天地二艇,后来规模增加至146人,才设立画艇。爆肚  爆肚即是“即兴”,可解作实时的创作。演员根据演出时的感情,作出与剧本有出入或没有经彩排的发挥。撞板  在演奏或唱曲时,节拍或速度出现错误。由于粤剧很受香港人欢迎,“撞板”成了形容“出错”的俗语。欲免向隅  因为戏棚是临时搭建的,观众席有很多竹柱,那些角落称为隅。欲免向隅就是说避免竹柱阻碍视线。扎、叔父  称呼戏行长辈为叔。“扎”意思是成名或晋升。这两个词语与三合会的黑话相同。因为旧社会粤剧艺人奔走江湖,卖艺谋生,免不了要和黑社会打交道。煞科  煞科常见于剧本的最后一页,代表散场。或者最后一个滚花作结尾,都叫做煞科。戏行内煞科也可以形容关系终结。然而电影界中,拍摄最后一幕也被称为煞科。表演工艺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唱腔  17世纪初(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公元1911年~1912年初(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红线女的“红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演译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基本身段  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对象、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例如武行的跳大架(南派)、马荡子、起霸(北派)和各种拳剑刀枪等。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云手)、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撮步(错步)、俏步、云步、小跳、踢腿、踢甲(踢袍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   其中须功是武生行当的一项专科,早期的须功表演样式繁多,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挣、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来表达悠闲、高兴、深思、意外、惊讶、震怒等表情。表演方式自报家门  戏曲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它由打引、定场诗、坐场白组成。打引  是剧中主角第一次上场时,半念半唱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这叫打引。它简单地自叙心情、处境、身份、经历、性格,抒发志趣、抱负、情绪。 定场诗:当角色念完“打引”以后要念的四句诗,为定场诗。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帝女花?香夭》的诗白选段:   倚殿阴森奇树双。明珠万颗映花黄。   如此断肠花烛夜。不需侍女伴身旁。坐场白  主要角色念完打引、定场白以后所念的一段独白。内容是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身世、经历、心理等。跑龙套  龙套是指戏曲中扮演士兵、夫役、宫女等随从人员,因穿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跑龙套”就是扮演这些角色的意思。说白  说白可以分为独白及对白,意思是演员把台词念出来,当中又可以分为押韵及不押韵。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引子白,又称打引,是演员出场时候所说的话,说完便拉腔演唱。譬如《三娘教子》中,三娘出场念打引:“秀水不留空赚地,浮云无雨枉遮天”。武打  粤剧中的武打场面被称呼为武场。由于武术家云集在岭南一带,流派众多,有洪拳、儒拳、蔡拳、岳家教等,其中以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比较著名,所以在武场中使用的传统岭南武功注重坐功、打功、拳术、器械对打、高台功夫、绝技,以近距离对打为主,强调力量。自从薛觉先从京剧引入北派功夫,强调大开大合,以远距离对打为主,加强了舞台上的观赏美感。表演场所  在粤剧的历史里,粤剧的演出地点就像其它中国戏曲不断演变。粤剧的表演场所一般分为临时搭建的戏棚及永久性的戏台。明朝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大户人家会自设戏台,招聘私人戏班,而佛山祖庙前户外的华封戏台则是一个招待平民百姓的固定戏台。 到了20世纪初(民国初期)粤剧表演走进了戏院。随着设施不断完善,让观众更舒适地欣赏粤剧演出。以往广州、佛山、香港有很多著名戏院,而香港则有太平戏院、高升戏院、中央戏院、普庆戏院、利舞台,它们都见证了香港粤剧的黄金岁月。  在二次大战后,游乐场开始进入香港市民的生活中,一些著名的游乐场如启德游乐场和荔园游乐场也成了粤剧的表演场地。当利舞台在1991年被拆卸重建成利舞台广场后,新光戏院便成了香港粤剧的重镇。随着粤剧在香港式微,粤剧剧团主要在新光戏院、葵青剧院及高山剧场等地演出。戏棚  早期戏棚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香港的戏棚大多在神诞和佛诞演神功戏,以供奉神明和酬神等。 香港的戏棚由竹支构成梁柱并加上铁片覆盖屋顶及墙,提供简单遮风挡雨的环境。一般的戏棚,每次医ㄐ柙剂叫瞧诘氖奔洹戏台  戏台的方位以底景分幕前幕后。两则出入口称为虎度门。戏台贴近观众席的部分称为台口。观众看到台口的左边就是棚面的位置。棚面后面就是把子箱。邻近把子箱的虎度门的底景位置称呼为师傅位。师傅位的幕后部分的对面就是提纲。幕后除了一道长走廊,尽是箱位,走廊尽头就是大棚箱位。从观众的角度,左边称为杂边,放的是杂箱;右边称为衣边,放的是衣箱。 虎度门又称为“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在虎度门附近的“提纲位”所贴上的是一道“;提”,是开戏师爷把故事、场次、锣鼓、排场、角色的分配等用简略地写上,作为提示之用。在20世纪30年代或之前,行内人习惯只凭提纲提示,在没有详细剧本下,故事细节内容全靠爆肚的表演方式,所以称为“提纲戏”。虽然现在看来看似笑话,但也可见粤剧伶人的功力深厚。可是后来有声的影画戏从美国登陆广州,直接对粤剧造成冲击,薛觉先认为“提纲戏”是戏行的陋习。因此薛觉先不断追求完美剧本,促使粤剧急速发展。  传统的戏台没有繁复的实景,全靠演员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词来塑造剧目的活动空间。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加以想象体会。如《金山寺》中所用的水旗、云片,表现波涛汹涌;《游园惊梦》中花灯把杜丽娘“因情成梦”的梦境形象化、浪漫化、庄严化。运用两支旗帜来表现坐车,用做手来表达策马、开门。早期粤剧戏台没有布景,戏棚才挂一幅布幕。很多时候利用一桌两椅位置的变化,象征不同景物,例如公堂、城墙、山丘等。20世纪初,粤剧受话剧的影响,开始出现利用布类的东西制作成的软景,在大帆布上绘画城门、花园、宫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挂在天幕做布景。后来,又出现利用木材类的东西制作的硬景。省港班兴起后,戏台便出现立体布景。工作人员用木材及布组成立体布景,有亭台楼阁、假山、树木、厅堂等等。后来,其它演员连“宇宙灯”、“吊钢线”,也搬上粤剧舞台。20世纪30、40年代,粤剧也流行机关布景,演员和道具可以移动、可以从天而降、可以升空、也可以匿藏于台下。另外,也有在舞台上喷射真水、头盔安装电灯泡、引爆火等技俩来吸引戏迷。唱腔音乐  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其实这都和戏曲及粤剧的发展相关。诗赞类一般又称为说唱类。  广东本地的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的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这是根据广东话的语言特色组成,在语分平仄、句分上下的基础上,广东说唱类的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广东话分阴阳平,这和北方语系的阴阳平不同,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也即是和京剧的“皮黄”同类,所以粤剧也属于南北路的戏曲,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和北路“梆子”唱腔。粤曲的板腔原是由外省传入,是由诗赞类的齐言滚唱方式发展出来,后来节以鼓板,由不同板式引发唱腔的变化,故称“板式变化体”。   板腔体、诗赞体戏曲唱腔和曲牌体戏曲唱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板腔体和诗赞体戏曲唱腔没有固定的乐调旋律,旋律由曲词的语音决定,所以即使同是“慢板”或“中板”,可以因为曲词不同,有不同的音乐旋律。  曲牌体戏曲唱腔却是先有乐调旋律,再填曲词,其中骨干音更不可修改,所以无论千百首同曲牌的曲,即使曲词不同,但其分布之声调必然相同,否则不同填一首小曲。   粤曲“梆黄”虽然有不同板式和不同调式,据本人区文凤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种曲式〔当然其中没有计算一些新创制的曲式如有序中板,和粤曲的西皮、恋檀,这均属于特例〕,即旧曲式和新曲式两种。  旧曲式指由七字句发展为十字句的不同板式,其特点是根据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分为上下句式。最初由齐言七字句滚唱开始,发展出七字句中板,再演变为十字句中板,再演变为十字句慢板,再演变为七字句慢板。   七字句扩张为十字句的方式为在第一字之前,第三字之前,加上与第二字和第四字相反平仄之字,在第五字之前加上一字,即成十字句。举例如下:“金钩银饵钓寒江”――《西楼错梦》小生池同上唱的慢板头顿。   这句曲除可唱成“快点”之外,也可改成十字句慢板或中板,修改如下:“钓金钩,抛银饵,独钓,寒江。”   同样地,一些十字句中板也可倒过来,例如: “欲偷折隔篱花,追忆堤边柳,容我一诉往事,凄清。”――《再世红梅记》   十字句式的正文如下: “隔篱花,堤边柳,往事,凄清。”――《再世红梅记》   倒回七字句便成――“篱花边柳事凄清”同样可唱慢板的头顿或快点。乐器  早期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钹鼓板,声调比较简单。清朝粤剧解禁后,加入梆子。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多达四十几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及敲击乐器。其中弹拨乐器包括古筝、琵琶和蝴蝶琴;锣鼓则包括:卜鱼/板、沙的、双皮鼓/梆鼓、钹、京锣、勾锣、战鼓、大木鱼、小木鱼、大锣及钹、大堂鼓。粤剧改革后,更接纳了萨克斯管、小提琴等多种西洋乐器,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   梆子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北方称“梆子”,南方称“南梆子”,亦称“方梆子”。北方戏曲所用的梆子是实心,简称“梆子”,当中是由两根坚硬的木棒组成,演奏时双手各执一棒互相敲击而发出声音。音色响亮清脆,常用于打节拍,使用的技巧简单。南方梆子却有大、中、小之分,由长方形的中空木块所制成,演奏时悬挂在支架上,用鼓签击奏。由于可以连续快速击出声音,容易营造热烈紧张的气氛。因为梆子用于击出节拍,所以产生了“梆子腔”。梆子腔又称秦腔或西秦腔,发源于陕西、山西及甘肃一带,音调粗犷激越。17世纪初(清朝初期)才慢慢流传至广东。梆子腔有分首板、慢板、中板、滚花、叹板和煞板等板式。  木鱼也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外状像鱼头,中间挖空成了共鸣箱,正面开一条长形鱼口,手持小木槌以敲击发声。木鱼最初是佛教的法器,亦是宗教音乐的伴奏乐器,后来渐为民间器乐所采用。木鱼音色空洞,发音短促,轻快活泼,常扮演伴奏的角色,在“数白榄”时作敲击节拍之用哦!乐队  行内称乐队或乐师为棚面,锣鼓的领奏者为掌板。安坐于戏台的左则。棚面要熟悉锣鼓点才可以为观众营造的气氛。例如:唱口一槌、收掘一槌、收掘三槌、诗白锣鼓、白榄锣鼓、闪槌、急急风及叻叻鼓。  早期的棚面共分十手:箫笛、三弦箫打铮吹螺、(日)大钹(夜)二弦、(日)掌板(夜)大鼓、(日)打锣(夜)掌板、(日)大鼓/副二弦、(日)发报鼓/大锣、提琴/小锣大钹、横箫大锣、小锣及后备。后来,吸收了其他地方剧种,加入了短喉管、长喉管、京胡及扬琴。薛觉先率先引入西乐乐器,更开创了“西乐部”,当民乐器包括了梵哑铃、木琴、文德连、吉他、色士风及班祖。谱曲词  粤剧的乐谱称为工尺谱,是粤剧传统的记谱方式。跟其他地方剧种所用的大同小异,都是利用谱字如合、士、乙、上、尺、工、反、六等代表唱腔里的乐音。  曲牌泛指曲牌体系以外的说唱及板式的曲调名称。粤剧唱腔分两大体系,一是板腔体系,另一是曲牌体系。主要分为牌子、大调及小调。曲调是有固定的旋律,包括:《阴告》、《银台上》、《骂玉郎》、《秋江哭别》及《平湖秋月》。传统剧目  早期的传统剧目,江湖十八本,全为早期演员的“开山戏”。19世纪60年代末(清朝同治中期),有所谓“大排场十八本”,即:《寒宫取笑》、《三娘教子》、《三下南唐》(刘金定斩四门)、《沙陀借兵》(《石鬼仔出世》)、《五郎救弟》、《六郎罪子》(《辕门斩子》)、《四郎探母》、《酒楼戏凤》、《打洞结拜》、《打雁寻父》、《平贵别窑》、《仁贵回窑》、《李忠卖武》、《高平关取级》、《高望进表》、《斩二王》(即《陈桥兵变》)、《辨才释妖》(即《东坡访友》)及《金莲戏叔》。   同治七年,有“新江湖十八本”,按郭秉箴《粤剧艺术论》所列:《再重光》、《双国缘》、《动天庭》、《青石岭》、《赠帕缘》、《困幽州》、《七国齐》、《侠双花》、《九龙山》、《逆天伦》、《和为贵》、《闹扬州》、《双结缘》、《雪重冤》、《龙虎斗》、《西河会》、《金叶菊》、《黄花山》。   19世纪90年代初(清朝光绪中期),则出现着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苏武牧羊》等,又称为“大排场十八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整理编写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柳毅传书》等。   根据香港梁沛锦博士的《粤剧剧目通检》,粤剧剧目大约有11360个。从20世纪20年代起,大量的粤剧剧本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一、从旧本整理改编,如根据江湖十八本。  二、从古典小说或传奇改编,如“三国戏”、“封神榜戏”、“水浒戏”。   三、从民间文学或地方掌故改编,如《梁天来》。   四、从外国小说外国戏改编,如根据莎士比亚的《驯悍记》改编的《刁蛮宫主戆驸马》,根据《一千零一夜》的月宫宝盒改编的《贼王子》等。   五、从美国电影改编,如根据《郡主与侍者》改编的《白金龙》。   六、从其它剧种改编移植,如根据京剧《四进士》改编为《审死官》。   七、反映现实的新创作,如清末民初一些革命志士创作的文明戏,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班定远平西域》。著名剧目  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加上唐涤生所创作的剧目,使著名粤剧非常丰富。由于部分剧目受到非常喜爱,随着新媒体的诞生,这些著名粤剧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甚至音乐剧。例如唐涤生名剧《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红》、《红楼梦》、《三笑姻缘》、《花田八喜》、《白兔会》、《桂枝告状》、《窦娥冤》(又名《六月飞霜》或《六月雪》)、由徐子郎编剧的《凤阁恩仇未了情》和《无情宝剑有情天》、源于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书》[78],源自晋剧著名传统作品《醉打金枝》(编剧:苏翁),《秦香莲》、来自神魔小说的《镜花缘》、《花蕊夫人》,还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梁祝》。 传统例戏有《六国大封相》、《天姬送子》、《贺寿》、《碧天贺寿》、《跳加官》、《祭白虎》、《玉皇登殿》、《观音得道》、《香花山贺寿》。早期的天姬送子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固定曲白,现在只有大送子和小送子,大送子是在正诞日戏前由台柱演员演出的一折送子全本,唱做俱全,小送子是平日日戏前由二至三名次要演员演出的送子简本。若在演出日遇上张五先师或田窦二师等诞辰节庆时,一般在夜戏尾场前,棚面和演员们在后台师父神位前,演出贺寿送子,称为后台贺寿送子。神功戏尾戏有封台仪式,演员的穿载和演出类似跳加官,但相对地简短得多。跳加官有女加官,女加官和男加官的分别是演员不载面员,相同的是男女加官均是独脚戏,演员身穿凤冠霞帔,持牙笏,舞蹈中摆出“一品夫人”四字的架。 历史名人幕后人物  一出为人赞颂的粤剧需要很多幕后人员配合,而出色的人物更会有不同的称号。编剧家往往是剧目的灵魂,南海十三郎和唐涤生便是其中的表表者,著名的人物还有20世纪50年代的曲王吴一啸、曲圣王心帆、曲帝胡文森,音乐家有尹自重、罗家英的四叔掌板罗家树、打锣高根等等。名伶  自20世纪初(民国初期),粤剧演员人才辈出。首先有五大流派,包括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白玉堂和廖侠怀,而“粤剧四大名丑”则指半日安、叶弗弱、廖侠怀与李海泉(李小龙父亲)。  除此之外,也有些独当一面的男演员,譬如武生王靓次伯、丑生王梁醒波、慈善伶王新马师曾、武状元陈锦棠、武探花梁荫棠、爱国艺人关德兴、生纣王罗家权。   女角方面有早期的女薛觉先陈皮梅、生坦己秦小梨、花旦王芳艳芬、艺术旦后余丽珍、万能旦后邓碧云。近代则有以反串为闻名的戏迷情人任剑辉。   曲艺方面,粤曲演唱家当中,有四大平喉或平喉四杰之称的就是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张月儿。郑帼宝则被称为“濠江之莺”。社会组织  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期间),由于粤剧在广东佛山越来越盛行,为了方便联络和安排与班主订立合约,负责筹办粤剧的艺人便集合起来成立琼花会馆。后来,清朝咸丰年间,由李从善老先生在黄沙同吉大街建立了同类组织吉庆公所。到了公元1889年(清朝光绪十五年)在广州建立一个有规模的著名粤剧组织--八和会馆(八和是德和、永和、兆和、新和、福和、慎和、普和、合和等共八个堂组成)。随着粤剧在东南亚各地普及,粤剧组织相继出现,有新加坡的庆维新和吉隆坡的普长春。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豆生南国 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