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肠息肉症状?

&&-->&&-->&列表
结肠和直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zhz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 举报邮箱: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有关直肠息肉的问题
息肉?有什么症状?是不是所有的直肠息肉都会癌变,不是或是又怎么样?
共有 1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直肠息肉是一种直肠核膜增生的赘生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患。
  一、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粘膜而发病。
   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
  二、分类
   因息肉多少、位置高低、性质不同,可分为腺瘤性息肉、乳头状息肉、炎性息肉及息肉病等四种.
  1.腺瘤性息肉(直肠息肉):是一种肠道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由腺样组织构成,初起在粘膜上有一个小的突起,多无症状,逐渐长大如黄豆粒,再大如核桃。质软有弹性,色多鲜红而易出血。无蒂者称为广基息肉;有的因肠蠕动及粪便推动使息肉下移,将肠粘膜拉长成蒂称为带蒂息肉。如蒂部纤维化,血运减少,息肉则变为黄白色。由于粪便反复摩擦及压迫,其表面常发生糜烂而出血则排便带血,色鲜红附于粪便表面,偶尔带有粘液。位置较高者称为高位息肉
直肠息肉是一种直肠核膜增生的赘生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患。
  一、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粘膜而发病。
   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
  二、分类
   因息肉多少、位置高低、性质不同,可分为腺瘤性息肉、乳头状息肉、炎性息肉及息肉病等四种.
  1.腺瘤性息肉(直肠息肉):是一种肠道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由腺样组织构成,初起在粘膜上有一个小的突起,多无症状,逐渐长大如黄豆粒,再大如核桃。质软有弹性,色多鲜红而易出血。无蒂者称为广基息肉;有的因肠蠕动及粪便推动使息肉下移,将肠粘膜拉长成蒂称为带蒂息肉。如蒂部纤维化,血运减少,息肉则变为黄白色。由于粪便反复摩擦及压迫,其表面常发生糜烂而出血则排便带血,色鲜红附于粪便表面,偶尔带有粘液。位置较高者称为高位息肉,不易发现。直肠下部息肉或蒂部较长者,排便时可脱出肛外,称为低位息肉,易于发现。一般便后可自回,若反复脱出,逐渐则不能自回,需手法送回。此时便条常有压痕沟,可出现排便不畅、下坠、里急后重等不适感。息肉常单发,偶有多发。幼年型息肉不易恶变,多发性成人息肉恶变较多。腺瘤性是最多见的一种息肉。
  2.乳头状息肉(绒毛乳头状瘤):本病少见,约占成人息肉的15%,多发生于35-50岁的男性。也是一种良性腺瘤,但先由粘膜表面细胞生长,然后肠腺发生改变。多发生直肠或乙状结肠下部。常为单发,广基无蒂或有短蒂,表面不平,有很多细长的绒毛样突起,,呈颗粒状,分成小叶,形似海绵,呈红色,血管丰富,易出血而便后带血。若其表面发生感染、糜烂,则混有粘液。如带蒂者位置低,排便时脱出肛外,常有便频、腹泻或排便不畅感。恶变率比腺瘤高(据手术切除材料统计,约占20-70%)。乳头状纤维瘤是乳头肥大,不属此种。
  3.炎性息肉:亦称假性息肉,是一种炎症改变。由于肠粘膜溃疡(如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愈合后所引起,多在直肠,不会癌变。
  4.息肉病:本病为结肠及直肠多发性息肉,有多种类型,常见者为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息肉综合征、遗传性黑斑息肉综合征、幼龄息肉。前二者易恶变,后二者不易恶变,90%以上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有的全部结肠受累,少数患者胃及小肠也受累。息肉形态和大小不一,有的群生,有的甚至长成融合一片,息肉呈红色或黄白色、质软,有的表面糜烂或溃疡,分泌大量粘液。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常有腹痛、腹泻、粘液血便。常继发感染,症状加重,出现稀便、味臭,带泡沫粘液血脓,偶有便秘,饭后即有便意感或里急后重感,由于长期消耗而出现贫血、消瘦。遗传性黑斑息肉综合征伴有面部、口唇周围、口腔颊粘膜、手指、足趾、手掌、足跖、肛门周围和阴道的黑色素斑点。
  三、诊断
  低位带蒂息肉,排便时脱出,肉眼观察即可诊断,但不能除外多发性息肉及息肉病。如有无痛性便血,经指诊及窥肛触到活动性柔软肿物或看到息肉,亦可诊断。经上述检查如末发现疾病,即应行乙状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或气钡灌肠造影,可确定其位置、数目、大小、性状和范围。同时取材送病理检查,确定有无癌变,以便选定治疗方法。
  四、治疗
  以手术法为主,内、外治法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息肉病患者。
  1、内治法:宜清热祛湿,活血祛淤,软坚散结为主,可选用下列方剂:
  ①乌梅(去核、炒成炭)250克 僵蚕(微炒)250克 蜂蜜500克,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3次。
  ②半枝莲30克 山豆根30克 诃子15克 薏苡仁1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黄芪30克 白术15克,水煎服,每日3次。
  加减:腹痛加元胡、橘核、茴香;腹泻加黄连、马齿苋;便血加地榆、槐角、炒荆芥;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淮山药、麦芽、山楂、鸡内金。
  ③地丁15克 公英15克 半边莲30克 地榆9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桃仁10克 石见穿12克 黄药子12克 炙甘草6克 干蟾皮粉3克,水煎服,每日3次。
  2.外治法:
  保留灌肠法。可选用下列方剂:
  1)6%明矾液50毫升,每睡前灌肠。
  2)乌梅12克 五倍于6克 五味子6克 牡蛎30克 夏枯革30克 海浮石12克 紫草15克 贯众15克,浓煎为150-200毫升,每次50毫升,每睡前灌肠。
  3.手术
  (1)明矾液注射法:适用于广基息肉。侧卧,消毒,局麻,扩肛找到息肉,消毒;将6-8%明矾液0.3-o.5毫升注入息肉基底部。术后服麻仁丸,防止便秘。或在乙状结肠镜下,用活检钳夹住带有长塑料管的小儿头皮针,对淮息肉底部穿刺,助手推药至基底部发白为度。但此法不能取活组织检查。
  (2)结扎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轻轻拉出肛外,或在窥镜下,用止血钳夹住蒂基底部(包括肠粘膜,注意不要夹断蒂部,造成出血),拉出肛外,用圆针在钳下行贯穿8字结扎,切除息肉,注入九华膏或放油纱条。此法为最好的方法。
  (3)指捏断蒂法:适用儿童低位带蒂息肉。用右手食指勾住息肉,在蒂与息肉相接处捏断,取出息肉。此法易出血,残蒂易复发。
  (4)电烙法:适用于高低位广基小息肉。在肛镜、结肠镜下找到息肉,用电烙器或高频电凝器烧灼息肉根部,无蒂息肉可烧灼中央部,但均不宜烧烙过深,以免损伤肠壁。术后卧床休息,1周后复查,如脱落不全可再次电烙。
  (5)套扎法:适用于高位息肉。在乙状镜下,用长柄套扎器,对准息肉吸引,推板机,将胶圈套于息肉蒂根部,待其自然脱落。
  (6)电圈套术:适合于高位息肉。在乙状镜下用长柄绝缘圈套器套住蒂部,逐渐收紧,稍拉出离开肠壁。将柄端接通电灼器,通入低强度切割透热电流,重复而短暂(1/2~1秒)地电灼一、二次,同时收紧套圈,直至割断蒂部。如有出血可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
  (7)手术切除息肉:对低位较大广基息肉疑有癌变和乳头状息肉者(粘膜粗糙、暗红、较硬、糜烂、溃疡、易出血)可作局部切除缝合或经直肠后部息肉切除术。对息肉病可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行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直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左、右半结肠切除术或全结肠切除术。
  切除息肉均应行病理检查,但注射法和电烙法,因组织已破环不能送病理检查,故应尽量少用。
  直肠息肉可见腹泻吗,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内的赘生物,中医称为息肉痔,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息肉多数是腺瘤性,少数可以发生恶性变,尤以多发性息肉恶性变较多。
  本病临床表现因息肉大小及位置高低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位置较高的小息肉,一般无症状,当息肉发炎,表现糜烂,大便时往往有鲜血及粘液随粪便排出;直肠低位带蒂息肉,大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小的能自行回纳,大的需用手推回,常伴有排便不畅、下坠或有里急后重感。多发性息肉常伴有腹痛、腹泻,如有继发性感染,稀便内常见泡沫,气味秽臭,有时带脓血及粘液,伴里急后重,久之则可导致体重减轻、体弱无力、消瘦及贫血等。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湿热下迫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西医认为与遗传有关,或因慢性刺激,如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和血吸虫病等感染所致。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为主,适用于治疗肠道多发性息肉,可选用以下方法:
  (1)半枝莲30g,山豆根12g,诃子15g,苡仁15g,白花蛇舌草20g ,黄芪30g,白术15g,水煎服。
  如腹痛加延胡索8g,橘核10g,茴香5g;腹泻加黄连5g,马齿苋30g;便血加地榆15g,槐角10g,炒荆芥10g;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怀山药、麦芽、山楂各10g ,鸡内金(研末服)3g。
  (2)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半边莲30g,生地榆9g,白花蛇舌草 30 g,桃仁9g,石见穿12g,黄药子12g,炙甘草6g,干蟾皮粉(冲服)3g,水煎服。
  (3)乌梅25 0g (去核,炒成炭),僵蚕250g(微妙),蜂蜜500g,做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9g,每日3次。?
  直肠息肉的外治法有哪些?
  外治法有灌肠法、注射疗法、结扎法、电烙法及切除术5种:
  (1)灌肠法:①6%明矾液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②乌梅12g,五倍子6g,五味子6g,牡蛎30g,夏枯草30g,海浮石12g,紫草15g,贯众15g,浓煎为150~200ml,每次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
  (2)注射疗法:适用于小儿无蒂息肉。
  药物:6%~8%明矾液,5%鱼肝油酸钠。
  操作:侧卧位,局部消毒,局麻,在肛镜下找到息肉,消毒,将药液注入息肉基底部,一般用药0.3~0.5ml,术后为防止便秘,可每日服麻仁润肠丸9g。
  (3)结扎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
  操作:侧卧位或截石位(病人仰卧,两腿放在腿架上,将臀部移到手术台边缘,使肛门完全暴露,为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局部消毒,局麻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轻轻拉出肛外,或在肛镜下,看清息肉,用组织钳夹住息肉,轻轻拉出肛外,用圆针丝线在息肉基底结扎,然后切除息肉,注入九华膏或放置红油膏纱布条引流。
  (4)电烙法:适用于较高位的小息肉。
  操作:膝胸位或俯卧位,在肛镜或乙状结肠镜下找到息肉,直接用电灼器烧灼息肉根部,无蒂息肉可烧灼中央部,但烧灼不宜过深,以防损伤深部组织,术后卧床休息1小时。一周后复查,如脱落不完全,可电灼第2次。
  (5)手术切除:对多发性腺瘤,可考虑作直肠结肠切除术。
  人们常提起的直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直肠息肉就是位于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质软的肿瘤。其小者,只可见于在粘膜上的隆起,大者则可为较大且带蒂的肿瘤,可突入肠腔内,并可在肠腔内上下移动,若位于直肠下部,还可脱出肛门外。
  该病多有家族遗传性,是直肠癌重要的病理基础。
  其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多数在体检时发现。若息肉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粘液。常见症状为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粘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该病多可发生癌变,因此,在检查发现有该病时,一定要作病理组织活检,以明确其性质。
  如何区分直肠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  
  区分直肠息肉的性质,是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患者预后好坏的重要保证。
  ①脆性:在检查时,以窥器或器械触及时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反之则为良性。
  ②溃疡:息肉一般情况下无溃疡,当恶变时,即可形成溃疡,特别是带蒂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溃疡,一旦发生溃疡,则表明其有恶性改变。
  ③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的息肉易恶变;而带蒂具有活动性的则恶变相对较低。
  ④外形:有分叶的息肉易恶变,光滑圆润的则少。
  ⑤基底:息肉基底大,头小者极易恶变。
  ⑥类型:有蒂的多是管状腺瘤,相对癌变率较低。
  ⑦大小:息肉增大或息肉较大的易恶变,息肉无明显增大的,则较少恶变。
肿瘤科相关知识
答: 问题分析:肺癌晚期发生转移的话将会加大治疗的难度,目前肺癌晚期转移,如果可以的话,不妨选择伽玛刀的方式治疗,伽玛刀不仅适合单发的肺癌转移瘤,也适合多发、复发以及...
大家还关注直肠息肉是什么?
健康咨询描述:
肚子左边有顶促感
化验、检查结果:
直肠有息肉
感谢医生为我——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4152称赞:301
息肉一般是某部位病变后形成的“疤痕”突起部分,这个目前不论中西都是没有什么明确的药物可以治疗的,只能通过手术切除,一般是建议复查,如果息肉变化快那么应该及时的手术切除,如果没有变化,那么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帮助网友:2520称赞:148
对于肠息肉的治疗,先采用电子肠镜确诊肠息肉的位置、大小,随后在镜下摘取息肉进行病理活检,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如果无癌变,适用无痛肠镜下借助微创疗法进行摘除;若发现癌变,则适用安氏保肛术进行治疗,既能祛除癌变组织,又能保住肛门正常功能。
帮助网友:811称赞:37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治疗可手术切除送病理。
百度智能推荐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
挂号科室肛肠外科
常见症状息肉、、、、、、脓血便、鲜红
检查项目、
常用药物、、、、、、、、、、
参考价格:47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4.5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在决定使用本品前,应仔细考虑本品和其他治疗选择的...
参考价格:¥47
清热燥湿,理气止痛。用于湿热泄泻。...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息肉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