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缘分错过了你早教该怎么办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对中国父母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在拼中学、拼小学、拼幼儿园之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又将视线对准了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
近日,广东省妇联、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课题组对广州、佛山、东莞三市5所幼儿园中500多名0~6岁孩子的家长进行的一项名为“早教的认识误区对家庭教育影响”公布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广东80后父母虽然在教养方式上已经倾向于民主,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只有三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正常发展,七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最好是神童。 这种对“神童”的期望自然而然带动了各种早教机构的发展,一时间,早期MBA、国外挂牌早教机构……各种噱头让家长看得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也让家长瞠目结舌。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必须的,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问题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这些名目繁多的早教机构是否真的能让孩子更胜一筹?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是否合理?在早教的过程中,家长们需要掌握一些根本性的理念,才能选择适合自家孩子的早教方法。
每个时期应该教什么?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诉求不一样,自然早教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在不同的时期给孩子不同能力的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冯夏亭给父母们介绍了三个阶段家长应当注意的教育方法和目标。“早期教育不是提前学习,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0至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一阶段:周岁以内
周岁以内的幼儿,主要是通过父母的照顾和关怀,爱的传递,消除他对环境的陌生感,让他对自己的亲人有依赖,产生情感上的满足。
第二阶段:1岁-3岁
1岁到3岁的幼儿,应该是通过与父母以及亲人的相处,让他建立安全感,让他对他人和环境、对自己拥有信任。孩子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安全感好的孩子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有安全感的孩子意味着:安全感充足,孩子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
第三阶段:3岁-6岁
3岁到6岁,就应该适当增加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初步培养他的社会性,让他能跟同龄孩子共同玩耍,在孩子开始有与人交往的意愿时,父母应该为他提供一个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性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真实自我。同时,这段时期应该顺应孩子的本性发展,给他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如何辨别早教机构正规与否?
选择早教机构首先要看是否有办学资格。据了解,目前许多早教机构都是以“打擦边球”的形式在经营,到工商部门注册时,公司的经营范围并没有早教的内容,而实际操作中,却在进行早教活动。要观察硬件环境是否适合小孩子成长,是否安全卫生和舒适,处处为孩子着想。
第二看课程设置,是否分龄教育,这是评判早教课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孩子的早期发育在每个阶段的特征都大有不同,课程是否适龄,是早教课程成功的关键。因为孩子只有玩适龄的游戏,才能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才能得到合理发展。
第三,家长、宝宝课上的亲自体验。需要观察孩子感兴趣和参与的程度;课程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课程游戏环节的变化;老师在课上起到的作用,是针对孩子的特点教学呢,还是没有针对性,千篇一律的教学;课程时间是否充足,游戏时间是否仓促。
最后,家长需了解早教机构的教学计划。好的早教机构一定有非常系统的教学计划。家长一般可以要求看一下每个中心的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不受影响,因为老师是没有权利去更改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的,老师的任务就是执行。
让孩子在学习中保持愉悦感
蒙特梭利教育法、德国卡尔o奥尔夫音乐教育法、MBA系统教育法……这些都是早教机构打出的口号。看到这些名字拗口、花样繁多的名词,许多家长的第一感觉是无所适从。早教在中国的流行时间并不长,因此对于早教机构,家长们往往缺乏系统的认识,只能通过硬件设备、还有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教育理念、甚至价钱的高低来判断早教机构的资质。
一项调查显示,仅广州就有过千家大小不一的早教机构,每节课的收费价格从50元至250元不等,其中以国外早教品牌的收费最高,如果上亲子课、感知训练课、韵律课等全套课程,则每年的花费通常在一万元以上。“真的是贵过MBA课程。”家长们感慨。
这昂贵的早教到底贵在哪里?据广州某早教机构教务总监Jessie介绍,课程收费平均约100元/节,一套课程包下来每年需要将近一万元。“毕竟我们的成本非常高,因为教具大多是从国外进口,一套要45万多元,而专业教师的工资占了我们收入的40%。”Jessie说,早教机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好的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以及性格特点为每个孩子制定课程计划,也会从简单的项目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比如吹泡泡这个简单的游戏:学阶一,让孩子学会感受;学阶二,孩子视线会随着泡泡移动,训练孩子的视觉;学阶三,孩子会努力踮起脚去碰触,训练孩子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学阶四,让宝宝发现,用不同方法弄碎泡泡,用手去戳、用脚踩、用脑袋顶都可以,这就是在训练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次往后,孩子的想象思维、逻辑思维都会得到训练。”
虽然早教机构并非贵得没有道理,但是是否越贵的就越好?是否国外的早教方法就比土生土长的科学?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麦志强表示,教育方法和进度都要因人而异,关键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愉悦、轻松的状态。“比如说,近日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有一条引发争议:针对5-6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只要求懂得10以内的加减运算。那么教孩子100以内的算术行不行?家长就要把握尺度,比如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很愉悦、很轻松,但是对另外一个孩子来说,他可能变成一种负担。”
不要盲目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我的孩子能变聪明吗?”“来这里能让孩子认识多少字?”“能用英语教学吗?”某早教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办咨询会的时候,这是家长们最常提出的疑问,虽然工作人员一再解释早教并不是教授孩子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但一些家长仍然认为开发潜能就是所谓的“神童教育”,一定要孩子会背多少唐诗、会认多少字、会说多少句英语才觉得钱花得值。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家长奉若神明的信条。然而,很多人忽略的一点是,什么是“起跑线”?进一个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是起跑线吗?如果以此为基准,以学习数学、认字等技能培养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适的。但很少有家长反思的是,这种技能教育虽然或许能够帮助孩子进入好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但放在整个人生阶段来说,学校阶段的教育只是一个孩子人生的一小部分,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待人处事的人格养成却远非学校教育能全部包含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冯夏亭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是持保留意见,她认为这种观念实际上是社会当中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的反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开始的时候就学习到各种技能,这可能是中国家庭比较重视孩子某些技能的提前训练,以便让孩子在后面的学校教育中主动。这可能与国内的升学压力有关,孩子想考进名牌大学,就需要读好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因此部分心浮气躁的家长不断提前孩子的学习时间,甚至在早教期间就进行艺术、英语等方面的知识灌输。“提早开始学习,并不能代表以后在知识的掌握和为人处事方面比别人更加优秀,起跑线跟过程,跟终点都没有必然的关系。”
早教到底应该教什么?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心理学博士李思娴说:“早教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0-3岁是婴儿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能否接受足够的刺激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比如有的家长等孩子长到3岁,才察觉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相比同龄孩子迟缓,这就有可能是在孩子语言敏感期,家长给予的刺激不够,错过了孩子开发语言潜能的最佳时期。”
再好的早教也代替不了言传身教
“80后”家长们通常都有比较大的工作压力,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以至于“隔代抚养”的状况异常普遍,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早教机构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让孩子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减轻家长的负担。对于这种说法,有过多年学前教育经验的幼儿专家尚杰认为,在早教机构,可以让孩子在集体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家长一对一教育做不到的。再者,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游戏,可以互相模仿优点,学习如何同他人相处、合作,适应社会的速度会更快。“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教可以代替家长的言传身教。”尚杰认为,与其说早教是在教孩子,不如说是在教家长更加合适,家长进步了,孩子才能进步。“早教也不是万能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回家须将学到的办法在平时生活中反复演练。如果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学以致用,那么早教就不会有效果。”
专家们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这是再好的早教机构都代替不了的。“这些早教机构大多脱离社区,独立办学,其实早期教育,应该让孩子融入生活的社区里面,离自己的家里近,让他可以关系社区周围的生活和变化,让他有机会跟社区里面不同年龄的人接触,才能对自己生长的环境有热爱,有自信。”冯夏亭认为,家长们不能一股脑把孩子丢给早教机构,如果有时间应当尽量担负起教育的职责。
在早教“达人”张妈妈看来,对孩子的教育并不会占用很长时间,甚至说完全可以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比如说教孩子心算,邓妈妈就会用小卡片制成不同币值的钱币,把一些玩具当成红萝卜、猪肉、蘑菇等,然后告诉孩子:“你用10元去筹备一顿饭,必须有肉、有菜、有汤。”然后,她自己当起了菜市场的小老板,妞妞便是来买菜的“小师奶”,用10元钱跟她买不同的东西,这其中包含了多次的找零过程,妞妞也就慢慢掌握心算的方法。“早教机构毕竟有很多孩子,不可能深入了解孩子的需要,而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寓学习于生活,加上适当的鼓励,孩子很容易建立起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亲子之间的交流就自然而然形成了。”邓妈妈说,只要家长们有足够的耐心坚持每日与孩子互动,这样的效果比花钱去早教机构每周上几次课见效更持久。
编辑:贾丽娟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函(2004)56号
ICP许可证号:晋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编号
(晋)字第05号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太原晚报网版权所有宝贝问题 &
当前位置:&&&& 正文
不要错过了受孕的最佳时间
日 13:48&&&&&中国早教网&&&&&zxy091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精彩问答
向专家提问
14:00-15:30在线妈妈课堂
应该如何教育坏脾气的宝宝
主讲:李叶兰北京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孩子早教最关键的8年 家长一定不要错过 的相关文章推荐_亲贝网
旗下网站:
& 孩子早教最关键的8年 家长一定不要错过 的相关文章推荐
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岁时就抱着很高的期望,甚至开始对他进行各种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其实,科学实验证明,孩子在一岁半前行为和智力水平基本上和猩猩一样,太早训练并没有益处。
...吧?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恋物情结”呢?要不要去阻止他们的这种行为?
宝宝有恋物情节 家长要不要阻止(亲贝网配图)
案例1:睡觉...着贴着嘴巴,时不时还用嘴巴“嘬嘬”,换其他地方睡觉时,也一定要把她的那张小毯子抱过去,不给她就哭闹着不肯睡。妈妈...,他就大哭大闹,那么这时爸爸妈妈就得提高警惕了,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童心理专科进行咨询,看是宝宝否患有“孤独症”等儿童心理疾病。
...孩子哭闹 家长不要打断哭泣(亲贝网配图)
不少父母一见孩子哭就心烦,有的制止孩子“不准哭”,有的讽刺挖苦“男孩还有脸哭”,有的威胁“再哭就不喜欢你了”……然而,哭泣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就连成年人遭遇失恋、失业等打击都会哭,更何况弱小的孩子。...的宣泄方式,比如打骂、摔东西等。
因此,家长需要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不妨先记住4个原则:孩子哭的时候,第一,不要打断哭泣;第二,不要急于发表...
怎样预防孩子偏食 家长不要吃饭时训孩子(亲贝网配图)
每顿饮食当中七大营养素都要有。“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脂肪是能源储备,碳水化合物是大脑唯一能源来源,维生素是生命卫士,纤维素是肠道清洁工...情况,也应稍有侧重地补充某些营养素。眼睛涩、眼睛疲劳,不妨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如胡萝卜素、奶类、内脏等。吃油腻物质多,可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
...,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恳切希望孩子的家长,不要打自己的孩子。
...失火该如何处理?
6. 与陌生同学发生纠纷,你该怎么办?
7. 你走在补习班的路上,突然发现有人跟踪你,你该怎么办?
8.跟家人走失,自己又不...情况下,一定不要跟着对方走,如果此人继续纠缠,可向周围人大声呼救,并报警求助。
平时教的“防拐”,为啥孩子关键时刻总忘?
小孩和大人走失,最常发生在什么地点?集中在哪个时间段?家长应该如何防范?昨日,记者请南宁市公安局巡警(便衣侦查)支队110警务...
...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寒假计划,一天要做哪些事情,包括户外活动的时间,孩子的习惯很容易养成,关键家长要配合。周末有空,父母可以带着去逛街,因为...得厉害,连开学都无法上学了,在家调理了一个多星期。所以,过年一定要管住孩子盲目早教毫无效果 方法正确才会有用_早教方法_早教乱象_宝宝早教___亲贝网
旗下网站:
& 盲目早教毫无效果 方法正确才会有用
盲目早教毫无效果 方法正确才会有用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对中国父母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在拼中学、拼小学、拼之后,望子的家长们又将视线对准了还没上园的孩子。
近日,广东省妇联、广东省研究会课题组对广州、佛山、东莞三市5所幼儿园中500多名0~6岁孩子的家长进行的一项名为&的认识误区对家庭教育影响&公布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广东80后父母虽然在教养方式上已经倾向于民主,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
只有三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正常发展,七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最好是神童。 这种对&神童&的期望自然而然带动了各种早教机构的发展,一时间,早期MBA、国外挂牌早教机构&&各种噱头让家长看得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也让家长瞠目结舌。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必须的,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这些名目繁多的早教机构是否真的能让孩子更胜一筹?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是否合理?在早教的过程中,家长们需要掌握一些根本性的理念,才能选择适合自家孩子的早教方法。
盲目早教毫无效果 方法正确才会有用(配图)
每个时期应该教什么?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诉求不一样,自然早教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在不同的时期给孩子不同能力的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冯夏亭给父母们介绍了三个阶段家长应当注意的教育方法和目标。&早期教育不是提前学习,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还不是它的目标。0至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够丰富儿童的,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一阶段:周岁以内
周岁以内的幼儿,主要是通过父母的照顾和关怀,爱的传递,消除他对环境的陌生感,让他对自己的亲人有依赖,产生情感上的满足。
第二阶段:1岁-3岁
1岁到3岁的幼儿,应该是通过与父母以及亲人的相处,让他建立感,让他对他人和环境、对自己拥有信任。孩子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安全感好的孩子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有安全感的孩子意味着:安全感充足,孩子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
第三阶段:3岁-6岁
3岁到6岁,就应该适当增加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初步培养他的社会性,让他能跟同龄孩子共同玩耍,在孩子开始有与人交往的意愿时,父母应该为他提供一个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性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真实自我。同时,这段时期应该顺应孩子的本性发展,给他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如何辨别早教机构正规与否?
选择早教机构首先要看是否有办学资格。据了解,目前许多早教机构都是以&打擦边球&的形式在经营,到工商部门注册时,的经营范围并没有早教的内容,而实际操作中,却在进行早教活动。要硬件环境是否适合小孩子成长,是否安全卫生和舒适,处处为孩子着想。
第二看课程设置,是否分龄教育,这是评判早教课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孩子的早期发育在每个阶段的特征都大有不同,课程是否适龄,是早教课程成功的关键。因为孩子只有玩适龄的游戏,才能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才能得到合理发展。
第三,家长、宝宝课上的亲自体验。需要观察孩子感兴趣和参与的程度;课程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课程游戏环节的变化;老师在课上起到的作用,是针对孩子的特点教学呢,还是没有针对性,千篇一律的教学;课程时间是否充足,游戏时间是否仓促。
最后,家长需了解早教机构的教学计划。好的早教机构一定有非常系统的教学计划。家长一般可以要求看一下每个中心的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不受影响,因为老师是没有权利去更改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的,老师的任务就是执行。
让孩子在学习中保持愉悦感
蒙特梭利教育法、德国卡尔&奥尔夫音乐教育法、MBA系统教育法&&这些都是早教机构打出的口号。看到这些名字拗口、花样繁多的名词,许多家长的第一感觉是无所适从。早教在中国的流行时间并不长,因此对于早教机构,家长们往往缺乏系统的认识,只能通过硬件设备、还有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教育理念、甚至价钱的高低来判断早教机构的资质。
一项调查显示,仅广州就有过千家大小不一的早教机构,每节课的收费价格从50元至250元不等,其中以国外早教的收费最高,如果上亲子课、感知训练课、韵律课等全套课程,则每年的花费通常在一万元以上。&真的是贵过MBA课程。&家长们感慨。
这昂贵的早教到底贵在哪里?据广州某早教机构教务总监Jessie介绍,课程收费平均约100元/节,一套课程包下来每年需要将近一万元。&毕竟我们的成本非常高,因为教具大多是从国外进口,一套要45万多元,而专业教师的工资占了我们收入的40%。&Jessie说,早教机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好的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以及性格特点为每个孩子制定课程计划,也会从简单的项目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比如吹泡泡这个简单的游戏:学阶一,让孩子学会感受;学阶二,孩子视线会随着泡泡移动,训练孩子的视觉;学阶三,孩子会努力踮起脚去碰触,训练孩子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学阶四,让宝宝发现,用不同方法弄碎泡泡,用手去戳、用脚踩、用脑袋顶都可以,这就是在训练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次往后,孩子的想象思维、逻辑思维都会得到训练。&
虽然早教机构并非贵得没有道理,但是是否越贵的就越好?是否国外的早教方法就比土生土长的科学?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麦志强表示,教育方法和进度都要因人而异,关键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愉悦、轻松的状态。&比如说,近日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有一条引发争议:针对5-6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只要求懂得10以内的加减运算。那么教孩子100以内的算术行不行?家长就要把握尺度,比如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很愉悦、很轻松,但是对另外一个孩子来说,他可能变成一种负担。&
不要盲目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我的孩子能变聪明吗?&&来这里能让孩子认识多少字?&&能用英语教学吗?&某早教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在办咨询会的时候,这是家长们最常提出的疑问,虽然工作人员一再解释早教并不是教授孩子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但一些家长仍然认为开发潜能就是所谓的&神童教育&,一定要孩子会背多少唐诗、会认多少字、会说多少句英语才觉得钱花得值。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家长奉若神明的信条。然而,很多人忽略的一点是,什么是&起跑线&?进一个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是起跑线吗?如果以此为基准,以学习数学、认字等技能培养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适的。但很少有家长反思的是,这种技能教育虽然或许能够帮助孩子进入好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但放在整个人生阶段来说,学校阶段的教育只是一个孩子人生的一小部分,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待人处事的人格养成却远非学校教育能全部包含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冯夏亭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是持保留意见,她认为这种观念实际上是社会当中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的反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开始的时候就学习到各种技能,这可能是中国家庭比较重视孩子某些技能的提前训练,以便让孩子在后面的学校教育中主动。这可能与的升学压力有关,孩子想考进名牌大学,就需要读好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因此部分心浮气躁的家长不断提前孩子的学习时间,甚至在早教期间就进行艺术、英语等方面的知识灌输。&提早开始学习,并不能代表以后在知识的掌握和为人处事方面比别人更加优秀,起跑线跟过程,跟终点都没有必然的关系。&
早教到底应该教什么?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心理学博士李思娴说:&早教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0-3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能否接受足够的刺激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比如有的家长等孩子长到3岁,才察觉宝宝语言表力相比同龄孩子迟缓,这就有可能是在孩子语言敏感期,家长给予的刺激不够,错过了孩子开发语言潜能的最佳时期。&
再好的早教也代替不了言传身教
&80后&家长们通常都有比较大的工作压力,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以至于&隔代抚养&的状况异常普遍,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早教机构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让孩子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减轻家长的负担。对于这种说法,有过多年学前教育经验的幼儿专家尚杰认为,在早教机构,可以让孩子在集体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家长一对一教育做不到的。再者,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游戏,可以互相模仿优点,学习如何同他人相处、合作,适应社会的速度会更快。&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教可以代替家长的言传身教。&尚杰认为,与其说早教是在教孩子,不如说是在教家长更加合适,家长进步了,孩子才能进步。&早教也不是万能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回家须将学到的办法在平时生活中反复演练。如果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学以致用,那么早教就不会有效果。&
专家们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这是再好的早教机构都代替不了的。&这些早教机构大多脱离社区,独立办学,其实早期教育,应该让孩子融入生活的社区里面,离自己的家里近,让他可以关系社区周围的生活和变化,让他有机会跟社区里面不同年龄的人接触,才能对自己生长的环境有热爱,有自信。&冯夏亭认为,家长们不能一股脑把孩子丢给早教机构,如果有时间应当尽量担负起教育的职责。
在早教&达人&张妈妈看来,对孩子的教育并不会占用很长时间,甚至说完全可以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比如说教孩子心算,邓妈妈就会用小卡片制成不同币值的钱币,把一些当成红萝卜、猪肉、蘑菇等,然后告诉孩子:&你用10元去筹备一顿饭,必须有肉、有菜、有汤。&然后,她自己当起了菜市场的小老板,妞妞便是来买菜的&小师奶&,用10元钱跟她买不同的东西,这其中包含了多次的找零过程,妞妞也就慢慢掌握心算的方法。&早教机构毕竟有很多孩子,不可能深入了解孩子的需要,而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寓学习于生活,加上适当的鼓励,孩子很容易建立起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亲子之间的交流就自然而然形成了。&邓妈妈说,只要家长们有足够的耐心坚持每日与孩子互动,这样的效果比花钱去早教机构每周上几次课见效更持久。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曾美芬
如果您有与“早教方法早教乱象宝宝早教幼儿早教如何早教”的相关问题,请向提问
看了盲目早教毫无效果 方法正确才会有用的网友还看了
>> 更多关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错过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