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mrs培养基基上的菌种室温下多长时间就不能用了

&& 查看话题
菌种保存和微生物常识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消毒
营养: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满足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过程。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起点。
营养物: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也包括光能。提供生物的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的生理环境。
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培养基:人工配制、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混合养料。要求:应具备6大营养要素;物质比例合适;必须灭菌。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方法及制备过程:
原则:目的明确 、营养协调、经济节约
& && && && &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方法:生态模拟、查阅文献
& && && && &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步骤:称量、熔化、调PH、过滤、分装、
& && && && &加塞、包扎、灭菌、冷却、无菌检查
培养基种类:
一、按成分的不同分
& &&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二、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
& && &&&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三、按培养基用途
& && &&&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 && &&&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消毒与灭菌
消毒: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
灭菌: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芽胞和孢子。
一、物理的方法:加热、过滤、辐射
二、化学的方法:用化学试剂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主要破坏细菌代谢机能。如重金属离子,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等。
干热法:火焰灼烧灭菌和热空气灭菌。
1、火焰灼烧适用于接种环、接种针和金属用具如镊子等,试管口和瓶口,涂布用玻璃棒。
2、热空气灭菌利用高温干燥空气(160-170C)加热灭菌1-2h,适用于玻璃器皿和培养皿等。原理加热使蛋白质变性,与水的含量有关,当环境和细胞含水量越大,凝固越快。
3、注意事项:
& &&&1)培养基、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不能用此法;
& &&&2)温度控制在<180°;
& &&&3)物品不能太挤;
& &&&4)温度降至70°时才开箱门。
原理:因为湿热中菌体吸水,蛋白质容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所以效果比同温度下干热好。
高压蒸汽灭菌法:
1、设备:高压灭菌锅
2、时间长短根据灭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所变化。
3、适用于培养基、工作服、橡胶物品等的灭菌,也可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
4、注意事项:
& &1)冷空气彻底排除;2)加水;3)压力降为“0”时方可打开。
常压蒸汽灭菌:
& && && &对于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如明胶培养基、牛乳培养基,含糖培养基等可采用此法。彻底灭菌则采用间歇灭菌方法。
& & 煮沸灭菌法:
& && && && &适用注射器和解剖器皿,时间10-15min,
& & 超高温杀菌& &
& && && &135-150°C和2-8s对牛乳和其它液态食品。
& & 优点 :保持食品价值和营养成分。
过滤除菌:
& & 原理:介质在有压力时阻隔微生物。
& & 适用范围:许多材料如血清、抗生素及糖溶液采用此法。
& & 设备:蔡氏过滤器,滤膜过滤器。
& & 优缺点:不破坏培养基成分,只适用少量滤液。需&&大量无菌空气以及净化工作台。& && && && && &
& & 注意事项:1、压力适当;
& && && && &2、无菌条件下进行;
& && && && &3、防止渗透现象。
辐射灭菌:
&&原理:紫外线波长在200-300nm,具有杀菌作用,以265-266杀菌力强。此段波长易被细胞中核酸吸收;可产生臭氧和过氧化氢。杀菌效力与强度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 & 缺点:穿透力不大。距照射物<1.2m为宜。
& & 应用:无菌室,医院。
& & 注意事项: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 射线灭菌:r射线,穿透力强,适用于堆积物品的灭菌。
化学药品灭菌:
& & 原理:应用化学制剂破坏细菌代谢机能。
& & 杀菌剂如重金属离子;
& & 抑菌剂如磺胺类及多数抗生素。
& & 注意:与药品的浓度高低,时间长短,微生物种类以及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有关。
& & 常用化学杀菌剂有:乙醇、醋酸、石碳酸
& & 福尔马林、升汞、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技术
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 & 为什么要进行纯培养:平板上的单一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一种菌。
& &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
& && &&&单细胞挑取法& && && &稀释涂布平板法
& && &&&稀释混合平板法& &&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
1、倒平板: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I号培养基,查氏培养基冷却至55-60℃时,混匀后倒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4皿,高氏I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各倒3皿。
& & 2、制备污水稀释液:10g土样,加入90ml无菌水中,在三角瓶中振摇20min。取0.5ml 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不同稀释度。
& & 3、涂布:将上述每种培养基平板底面标记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最后三种稀释度,即10-4、10-5和10-6的试管中吸取0.1ml对号放入平板上,用玻棒涂布。
& & 4、培养:高氏I号和查氏倒置培养于28℃培养箱中培养3-5days,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在37℃培养1-2days。
& & 5、挑菌落:转至斜面,检查是否一致,保存。
平板划线法:
& & 1、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编号和实验日期。
& & 2、划线方法
稀释混合平板法 :
& & 1、先加菌
& & 2、倒平板时注意培养基温度
& & 3、混合均匀
微生物培养技术
1、斜面接种
2、液体培养基接种
3、穿刺接种
4、将已接种的斜面、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放置培养箱中培养
5、将生长好的菌种用牛皮纸包好,置4℃冰箱中保存。
几种常用的保藏方法:
1、传代培养法
& && & 保藏的菌种通过斜面、穿刺或疱肉培养基(用于厌氧细菌)培养好后,置4C&#730;冰箱中存放,定期进行传代培养、再存放。
& && & 可用胶塞代替棉塞或在斜面上覆盖一层无菌液体石蜡来进一步延长保存期。
& && & 使生长合适的微生物吸附在一定的载体上进行干燥。
& && & 常用的载体有土壤、砂土、硅胶、明胶、麸皮、磁珠和滤纸片等。
& && & 将细菌、酵母菌细胞悬浮在一定的溶液中保存。
& && & 溶液包括蒸馏水、糖溶液、磷酸缓冲液、食盐水等。
& && & 使菌种始终存放在低温环境下的保藏方法。包括低温法和液氮法。
& && & 此法关键是要克服细胞的冷冻损伤。注意控制降温速率及保护剂的使用。
5、真空干燥法
& && & 这类方法包括冷冻真空干燥法和L-干燥法。
& && & 冷冻真空干燥法是将要保藏的微生物样品先经低温预冻,然后在低温状态下进行减压干燥。
& && & L-干燥法则不需要低温预冻样品,只是使样品维持在10-20C&#730;范围内进行真空干燥。
& & 1、斜面保藏法
& && & 将菌种转接在适宜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其充分生长后,用牛皮纸将棉塞部分包扎好(棉塞换成胶塞效果更好),置4C&#730;冰箱中包藏。
& && &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定。霉菌、放线菌及芽孢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间隔两个月,普通细菌一个月,假单胞菌两周传代一次。
& && & 此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保藏时间短、易被污染。
2、液体石蜡保藏法
& && & 将无菌石蜡加在已长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准,使菌种与空气隔绝。
& && & 将试管直立,置低温或室温下保存。
& && & 此法实用且效果较好。霉菌、放线菌、芽孢菌可保藏两年以上,酵母菌可保藏1-2年,普通细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
& & 3、穿刺保藏法
& && & 按穿刺接种方式培养菌种,菌种长好后用胶塞封严,置4℃冰箱存放。
4、砂土管保藏法
(1)河砂处理
& && &&&取河砂若干加入盐酸10% ,加热煮沸30min除去有机机质。倒去盐酸溶液,用自来水冲洗至中性,最后一次用蒸镏水冲洗,烘干后用40目筛子过筛,弃去粗颗粒,备用。
(2)土壤处理 
& && &&&取非耕作层不含腐殖质的痩黄土或红土,加自来水浸泡洗涤数次,直至中性。烘干后碾碎,用100目筛子过筛,粗颗粒部分丢掉。
& & (3)砂土混合& &
& && & 处理妥当的河砂与土壤按3:1的比例掺合(或根据需要而用其他比例,甚至可全部作砂或土)均匀后,装入10x100mm的小试管或安瓿管中,每管分装1g左右,塞上棉塞,进行灭菌(通常采用间歇灭菌2--3次),最后烘干。
& & (4)无菌检查& &
& && &&&每10支砂土管随机抽1支,将砂土倒入肉汤培养基中,30℃培养40h,若发现有微生物生长,所有砂土管则需重新灭菌,再作无菌试验,直至证明无菌后方可使用。
& & (5)菌悬液的制备& &
& && &&&取生长健壮的新鲜斜面菌种,加入2-3ml无菌水(每18x180mm 的试管斜面菌种),用接种环轻轻将菌苔洗下,制成菌悬液。
& & (6)分装样品& &
& && & 每支砂土管(注明标记后)加入0.5ml菌悬液(刚刚使砂土润湿为宜), 用接种针拌匀。
& & (7)干燥& &
& && & 将装有菌悬液的砂土管放入干燥器内,干燥器底部盛有干燥剂。用真空泵抽干水分后火焰封口(也可用橡皮塞或棉塞塞住试管口)。
& & (8)保存& &
& && & 置4℃冰箱或室温干燥处,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测。此法多用于产芽孢的细菌、产生孢子的霉菌和放线菌。在抗生素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效果较好,可保存几年时间,但对营养细胞效果不佳。
5、冷冻真空干燥法
(1)冻干管的准备:中性硬制玻璃,烘干,灭菌。
(2)菌种培养:细菌芽孢脱落;放,霉孢子丰满。
(3)保护剂的配制:配制,灭菌,检查。
(4)菌悬液的制备:2-3ml保护剂。
(5)分装样品:菌悬液每管0.2ml。
(6)预冻:程序控温仪降温。
(7)冷冻真空干燥:-50℃下抽真空。
(8)取出样品:轻敲松散即达标。
(9)第二次干燥。
(10)熔封。
(11)存活性检测:抽取一管进行存活性检查。
(12)保存:4℃保存。
& &&&作者:李景云
:D:D:D:D:D:D:D:D当前位置:
>>>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主要考查你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无菌技术 (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具体操作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3)消毒和灭菌
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4、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1)平板划线操作:①挑取他含菌样品:选用平整、圆滑的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挑取少量菌种。②划A区:将平板倒置于煤气(酒精)灯旁,左手拿出皿底并尽量使平板垂直于桌面,有培养基一面向着煤气灯(这时皿盖朝上,仍留在煤气灯旁),右手拿接种环先在A区划3—4条连续的平行线(线条多少应依挑菌量的多少面定)。划完A区后应立即烧掉环上的残菌,以免因菌过多而影响后面各区的分离效果。在烧接种环时,左手持皿底并将其覆盖在皿盖上方(不要放入皿盖内),以防止杂菌的污染。③划其他区:将烧去残菌后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边缘冷却一下,并使B区转到上方,接种环通过A区(菌源区)将菌带到B区,随即划数条致密的平行线。再从B区作C区的划线。最后经C区作D区的划线,D区的线条应与A区平行,但划D区时切勿重新接触A、B区,以免极该两区中浓密的菌液带到D区,影响单菌落的形成。随即将皿底放入皿盖中。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④等平板凝固后,将平板倒置。(2)稀释涂布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能够测定样品中活菌数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无菌操作和菌种保存: 1.大肠杆菌 (1)特性: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用途: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 (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 (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 3.纯化大肠杆菌(1)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骏业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2)鉴定: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对照组)都放入到37℃恒温箱中,培养12h和24h后,分别观察并记录结果。 (3)菌种保存
知识点拨: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操作前准备: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②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2)操作中保持无菌①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②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③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3)无菌物品保管: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③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2、划线分离操作中的有关问题:(1)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进行恒温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的原因如果正放培养皿,则皿盖上形成的水滴会落入培 养基表面并且扩散开。如果培养皿中已形成菌落,则茵落中的细菌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因此恒温培养时,培养皿必须倒置。 (3)培养后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 ①从菌落的形态看,是否湿润、透明、黏稠,呈何种颜色等等,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②用显微镜镜检观察其形态、大小,看是否有菌丝、孢子、芽孢等,这也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知识拓展:1、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2、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需添加,原因是它们自身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3、含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的原因:牛奶发酵成酸奶是利用乳酸菌来完成的,乳酸菌属于细菌, 4、化学药剂的消毒方法,其作用原理是使细菌体内蛋白质变性,但是化学物质很难透过孢子或芽孢的坚硬外层进入细胞内,因此化学方法难以消灭孢子和芽孢。5、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杀菌效果最强,浓度过低,杀菌力弱,浓度过高,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内,因此杀菌效果受影响。 6、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用右手手掌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夹住管(瓶)塞(也可将试管塞或瓶塞放在左手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夹住。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的培养基一次用完,管塞或瓶塞则不必夹在手中)。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例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为平板。7、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无名指夹住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管口并齐,使斜面向上成水平状态 ②右手拧松棉塞,但不取下③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④在火焰边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两个棉塞,将它们取下,同时左腕转动,灼烧管口一周 ⑤将接种环伸入管内,让环先接触培养基上未长菌的部位,使环冷却,然后轻轻挑取少量菌体⑥在火焰旁边迅速将沾有菌体的接种环伸到培养基的底部,由里向外轻轻画蛇形细线 ⑦抽出接种环,再用火焰灼烧管口,并在火焰上方将棉塞塞上 8、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在于碳源。9、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配制棉籽壳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10、菌种的保存: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在临时保藏过程中,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发现相似题
与“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528010569978216810228528070063斜面菌种常温保存时间我们使用的斜面法.因疏忽,冰箱忘记关闭,有1个半小时温度升至常温.因为不是很及时发现,温度变化是在温度记录仪上的曲线发现的,可是时间已经发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_百度作业帮
斜面菌种常温保存时间我们使用的斜面法.因疏忽,冰箱忘记关闭,有1个半小时温度升至常温.因为不是很及时发现,温度变化是在温度记录仪上的曲线发现的,可是时间已经发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
斜面菌种常温保存时间我们使用的斜面法.因疏忽,冰箱忘记关闭,有1个半小时温度升至常温.因为不是很及时发现,温度变化是在温度记录仪上的曲线发现的,可是时间已经发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超过1个月了,检验人员在这段期间没有发现菌种有异常情况,这样能否可以说明短时间温度升高对菌种无影响?
是的.,短时间升温不会对菌种造成较大的影响.只要没有超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极限影响是很小的.但是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影响.
有1个半小时温度升至常温?对菌种没有什么影响的!
这个应该对菌种的使用影响不大。考点:微生物的利用
分析:菌种保藏是一切微生物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使菌种被保藏后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杂菌污染,并保持其优良性状,以利于生产和科研应用. 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为了达到长期保持菌种的优良特性,核心问题是必须降低菌种变异率,而菌种的变异主要发生于微生物旺盛生长、繁殖过程,因此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微生物处于新陈代谢最低水平,生长繁殖不活跃状态.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常规转接斜面低温保藏法,半固体穿刺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含甘油培养物保藏法等,沙土管保藏法.特殊的有: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解: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A正确;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等到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B正确;C、临时保藏的菌种由于频繁转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C正确;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意在强化学生对两种菌种保藏方法的识记与理解.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1)F2中的黄褐色与F1中的黄褐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P1的基因型是;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从F2取出一粒黑色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F1杂交,预计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要求:用遗传图解解答,并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
科目:高中生物
某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A、a和T、t位于Ⅰ号染色体上,D、d位于Ⅱ号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①-④中任意两个作为亲本杂交验证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只能选择①和④、②和④、③和④杂交验证C、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④杂交验证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将②和④杂交所得的F1的花粉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有四种,比例为1:1:1:1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吸收蔗糖的原因是肠腔中蔗糖的浓度太低B、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C、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通过渗透作用出入细胞D、红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都需要消耗ATP
科目:高中生物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且需对该生物进行分类.则下列特征一般不会在分类中采用的是(  )①核膜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科目:高中生物
一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五种,控制相关色素的酶的合成如图所示.若两株深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占,则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该植物的四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该植物花色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的C、可以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子代中白花植物占
科目:高中生物
公鸡和母鸡在鸡冠的结构上存在区别,通常公鸡的鸡冠较大、肉垂较大、颜色鲜艳;而母鸡的鸡冠较小、肉垂较小、颜色暗淡.假如已知鸡的鸡冠结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而且所有母鸡的鸡冠都是小鸡冠,但是公鸡可以是大鸡冠也可以是小鸡冠.现用都是小鸡冠的一对公鸡和母鸡交配,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亲代性状子代性状比例小鸡冠母鸡小鸡冠公鸡小鸡冠母鸡100%小鸡冠公鸡:大鸡冠公鸡3:1(1)亲代都是小鸡冠,而在子代出现了小鸡冠和大鸡冠,这是一种现象,子代中母鸡的鸡冠都是小鸡冠,而公鸡可以是大、小鸡冠都有,这说明表现型跟有关.(2)控制小鸡冠的遗传方式是,遵循定律.(3)该子代母鸡的基因型是:.(4)若基因型Aa的母鸡与大鸡冠的公鸡杂交,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此杂交过程..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为人体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等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1)[2]的作用是,其内的酶在合成过程中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用标号和箭头表示).(2)图中[2]与[6]等膜可以相互融合,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3)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的表面,则该细胞对某种小分子物质的吸收随即停止,可见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4)细胞对外来物质有识别作用,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为水稻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l、2、3中均含有遗传物质B、结构3控制该细胞的遗传和代谢C、与高等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2、4D、水稻体内该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rs培养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