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共有多少中科院最年轻院士院士?

江苏新增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年轻院士才48岁
您的位置:
江苏新增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年轻院士才48岁
日 09:30:43
】 【】 【】&
&&&&昨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公布该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新当选的51名中科院院士中有3位来自江苏,且全部出自高校。他们分别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专业王广厚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黄维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机电学院朱荻教授。三人分别入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院士。
&&&&此前在江苏长期生活和工作的中科院院士45名,加上新当选的3位,目前一共有48名。在此次“两院”院士增选前,江苏院士中最年轻的是1961年出生的徐南平院士。而现在,全省“最年轻院士”的头衔被新当选的黄维院士摘得,1963年出生的他,今年才48岁。而年龄最大的是南京大学的郭令智院士,他出生于1915年,为96岁。
&&&&院士档案
&&&&王广厚,71岁,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主要成就:王广厚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团簇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在国内率先翻译了“团簇”范畴,被学术界认可。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在团簇领域发现了多种奇特物性和新效应,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从1992年起,王广厚教授带领课题组自行设计和研制成功三代团簇实验装置,发展了可与平面工艺相兼容的低能团簇束流淀积技术。
&&&&揭秘“原子团簇” 他怀揣两美元,到美国取经
&&&&国内最早研究原子团簇
&&&&“原子团簇”对众人而言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万个原子或分子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聚集体,一般来说,是比纳米还要小的物质。团簇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王广厚是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团簇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科学家。
&&&&20世纪80年代,王广厚教授对当时国际最前沿的团簇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0年6月,作为第一批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王广厚教授当时怀揣两美元零花钱,经巴黎转机来到了美国纽约。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在国外做毕竟是人家的,所以当时我谢绝了从研究生做起,就想快点学成回来报效祖国”。
&&&&两年后,王广厚回到南京大学,他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将国外学到的所有新知识、新技术用于国内的科学研究,并最大化地实现科研成果。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我不是在办公室、实验室,就是回家睡觉”。
&&&&1982年他刚回国的时候,面对无资产、无实验室、无设备的“三无”状况,他就找了三四个学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自己动手做设备。王广厚教授说,他是“两千元起家”,当年他花了1800元从五十五所买来了一台人家不用的旧设备,自己试着做。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王广厚刻苦钻研,从最初微结构实验室拨给的5000元经费,到1987年获得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5万元经费,王广厚和他的课题组凭着持之以恒的劲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自主研发成功三代团簇实验设备。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1994年,王广厚等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实验装置出来后,他打算申请专利,但是一查发现法国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因此只能就此作罢。他们再接再厉,几年后又自主研发出了第二代技术含量更高的团簇实验设备。德国人看到这一设备后大为惊叹,“这种设备在德国造价至少需要50万英镑,中国人只花了110万人民币就造出来了。”
&&&&实事求是,诚信做人,也是王广厚对学生的要求。“我对学生很和蔼,但是要求很严格”。一旦发现学生的论文引用别人的东西较多,他就会打回去要求其重写。“我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将自己的核心观点写清楚就可以了,过多引用别人的东西添油加醋写到自己的论文里是不行的,科学研究就要严谨。”王广厚的一位博士生在沈阳做了两个月实验,将论文投到英国《自然》(Nature)杂志。杂志编辑怀疑里面有杂质,为了证实实验结果,他们又整整研究了一年,但是最后结果还是无法给予科学解释,论文最终没有发在《自然》上。“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将改变未来20年生活
&&&&原子团簇的发现、研究和发展,为制造新型量子器件和纳米材料开辟了新途径,成为21世纪高科技产业――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之一。“科学的实验只是实验,不可预见。”在谈及项目的应用前景时,王广厚谨慎地告诉记者,“可以预见的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为我们未来20年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
&&&&院士档案
&&&&掌门人“朱老师”带领团队 钻进航天器“心脏”
&&&&朱荻,57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主要成就:长期致力于电化学制造技术的研究,丰富并发展了电解加工理论与方法,发明了摩擦辅助精密电铸技术,提出了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等新技术,取得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
&&&&在电化学制造领域中,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到重大装备研制以及国防工程应用做出了系统、创造性的贡献。
&&&&解决了新型航空航天器研制中的多项关键制造难题,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提升了我国电化学制造技术的国际地位。
&&&&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自由飞翔?发动机是“心脏”。朱荻的电化学制造技术一直致力于对飞机“心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取得了骄人成绩。在科研方面,朱荻细致严谨,但平时幽默而随和,常常来一个冷幽默,让学术团队气氛轻松活泼。
&&&&“朱老师,一喊20年”
&&&&从曲宁松读研究生开始,朱荻就是他的导师。如今,曲宁松已经是南航电化学制造技术团队成员之一,和朱荻由师生变成了同事。“朱荻是我们团队的掌门人,我们都喊他朱老师。”曲宁松说,尽管朱荻从2009年就担任南航校长了,但全校绝大多数人都喊他“朱老师”。“我喊他朱老师已经快20年了,感觉亲切。”
&&&&曲宁松说,作为学科带头人,朱荻对工作严谨得很,在工作上尤其对每一个细节都很关注。“我们写的每一篇论文他都要从头改起,不管是期刊论文,还是团队的学术成果,他都改得很仔细。有的时候,我看到修改过的论文,都会感觉很吃惊,感觉自己都不认识原来的论文了。”
&&&&为航天工程助力
&&&&朱荻院士的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发动机中最难加工的零件之一”的制造技术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说起航天工程,朱荻还成功解决了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电铸的技术难题。专家说,电铸具有很高的制造精度,是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推力室身部的唯一制造手段。由于电铸普遍存在针孔、结瘤、结晶粗大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严重影响着我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朱荻发现了游离粒子辅助摩擦具有抑制气泡吸附、表面整平等作用,提出游离粒子摩擦精密电铸的创新技术,解决了沉积表面针孔、结瘤、结晶粗大等问题,使得制品表面从常规电铸的粗糙不平跃升为镜面效果,生产效率提高两倍以上。
&&&&此外,基于游离粒子摩擦电铸的研究结果,他还研制出国内外独有的摩擦辅助高性能电铸机床,可进行大尺寸复杂结构的高效高质量电铸。目前已用于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样件研制,消除了传统电铸因停机除瘤而出现的分层现象,首次实现了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无结瘤、无针孔、无分层制造,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院士档案
&&&&他研究的新材料能让手机、电视机折叠
&&&&黄维,48岁,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
&&&&主要成就:他是国际上最早从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并长期活跃在有机光电子学领域前沿的国际知名学者之一,被认为是我国有机光电子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2008年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的支持,成为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他创建的“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为国内外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2011年,他领衔的“有机光电子学”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打造的优势学科。
&&&&显示屏是涂抹出来的
&&&&“有机光电子”到底是什么?黄维团队成员、南京邮电大学材料院副院长范曲立通俗地解释,早期的光电子原件主要是用无机半导体材料硅晶制造的,比如太阳能片、芯片等。上世纪70年代,人们意外发现,一些特殊塑料居然可以导电甚至发光,这意味着制造柔性、可塑性好的塑料“有机二极管”成为可能,这个发现也催生了后来的“有机光电子”学科。
&&&&团队成员、南邮材料学院副院长范曲立解释,有机光电子材料看上去就是普通的白色粉末,但是要是将一层薄薄的有机材料涂在屋顶、墙上甚至是衣服上,有电流通过时,就会有清晰、鲜艳又有立体感的图像,在色彩度等方面比液晶和等离子都更有优势。比如目前备受全世界关注的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就是有机光电子材料通电后能发光性能的应用。
&&&&“因为这种材料柔性很好,能卷曲的电子书、可折叠的手机或电视机都将不是遥远的梦想。”材料学院院长汪联辉介绍,不仅在显示领域,有机光电子在照明、能源领域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0年一直不放弃
&&&&让众人最为佩服的是,黄维在有机光电子领域坚守了20年。“现在有的科学家是看到什么领域热门就研究什么,但黄教授却坚持不放弃自己的研究领域。”汪联辉介绍,他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逾470篇,总引用逾7600次,在ISI公布的论文被引用数排名中位于材料、信息学科世界1%。顶尖科学家之列。
&&&&“他原本是做纳米材料研究的,又有物理化学的学术基础。1990年,当有机光电子领域刚刚兴起时,身在新加坡的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广阔的发展前景,毅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个全新的领域,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入该领域的科学家之一。”黄维团队成员介绍,2002年初,黄维回国创业,受聘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创建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也把有机光电子学带回国,成为国内该学科的奠基人。
&&&&用“笨鸟先飞”自勉
&&&&黄维的科研团队目前有40多人,人称“黄维兵团”。“他是一个精力特别旺盛的人,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一位“兵团”成员告诉记者,一般晚上十一点,学生就从实验室回去了,而黄维仍然在忙碌。第二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时,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摆放着黄维整理好的最新文献资料,因为研究方向不同,这些资料也各不相同。“打开信箱,经常能看到凌晨发来的邮件,两点三点四点都有过。”
&&&&之所以如此勤奋,黄维总是解释说,自己不够聪明,一定要“笨鸟先飞”。“其实,他可是出了名的好记性。”团队成员卢晓梅用“过目不忘”来形容他的记忆力,上百名学生他可以一一喊出名字,报纸上看过的数据也能一一报出。(谢静娴 胡玉梅 刘作楣 徐川 焦宏图 张前)
(责任编辑: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江苏频道 电话:(025)本页位置: →
中科院18位院士: 建议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图
日 16:45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科院地学部的18位院士在昨天(20日)中国科学院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院士座谈会上建议,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图,高层决策和科学研究需要集成。
  一共有18位院士出席了这次座谈会,他们对地震的形成、预测以及赈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以期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
  警惕强余震:并不比预测主震容易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首先介绍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基本情况,并与唐山大地震进行了比较。
  陈运泰介绍,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即向公众公布的震级为8.0级,根据矩张量反演得到的震级为7.9级~8.3级;而唐山地震的面波震级和矩张量反演震级分别为7.8级和7.6级。
  “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震级要大,震级差至少0.3级,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唐山地震的3倍。”
  通过对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资料,陈运泰和他的学生反演得出了汶川地震断层面上的破裂错动的分布,显示在断裂带上有两个比较大的破裂“亏空”区,即目前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破裂的地方。陈运泰说:“这两个破裂‘亏空’区是很有可能发生大的余震的地方。”但他同时强调:“即使是预测余震,也并不比预测主震容易。”
  按照已有的一些震例和统计规律,一般来说,最大余震的震级比主震震级平均低1.2级。陈运泰指出,这个统计规律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根据这个统计规律估算,最大的余震应接近7级。但到现在为止,汶川地震的余震都还是比较“小”的,即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发生在我国华北和西南的地震,包括1965年东川地震、1966年邢台地震、1976年龙陵?潞西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等等,很多都是以所谓‘双震’的形式出现的。”
  至于最大余震发生的时间,陈运泰指出,难度就更大了。以往一些震例的经验表明,可以是与主震相隔一个小时,也可以是相隔几个星期。地震活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几天或者是几十天之后,地震活动逐渐衰减,但常常会在人们将其淡忘时突然来一个“晚期强余震”。
  “那将是非常致命的。随着地震活动逐渐衰减,人们常常容易放松对余震的警惕。”陈运泰强调:“这次地震很大,如果是主震型的,发生强余震的震级将很高,接近7级;如果是双震型的,未来发生的地震还可能更大。这两个情况都警示我们,要特别加强对强余震的监测。”
  抓住能够解决的问题:建议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图
  离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已经7天,通过政府和媒体的科普,公众对地震虽有常识性了解,但对于很多专业问题仍很模糊。老院士们都表示自己有责任向公众进行科普和解疑。
  对于公众非常关注的地震为何不能准确预报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给出了他的解释:“100多年以前,气象预报同样也是看蚂蚁搬家、燕子低飞,才知道要下雨了。经过100多年的科学发展,才到了今天的程度。”
  气象预报之所以有很大的发展,周秀骥认为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的。相对而言,地震只有地震站网,而地震站网只有在地震发生了以后才能获得信息,并不知道地下的板块怎么碰撞;而通过地形变化、GPS形变推到地下,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再加上,固体力学的动力方程比流体力学方程要复杂得多,现在已经开始进行模拟实验,但是离真正的预报,距离还是相当远。“科学急不得,就像100多年以前要求天天作气象预报,也是不可能的。我强调要把科学基础不断提高。”
  周秀骥指出,气象上的长期预报远远不如地震。分析国内发生的地震,都脱离不开地震活跃带,因此,地震学家、地质学家能够从长远判断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地震的长期评估预测基本上是对的,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究竟哪一天发生,但这不是短期能解决的事。
  既然预报地震现在还是个公认的难题,周秀骥强调要抓住能够解决的问题。“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图,开展全国烈度区划。毕竟,人是第一位的。建议进一步开展全国的科学地震长期预报规划,制定全国性规划,并在开发建设时严格执行。”
  重视积累和共享: 高层决策和科学研究需要集成
  遥感、地学专家李小文院士建议,在国家层面上统筹遥感力量的使用和发展,从而做到数据共享、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这不仅有利于应对突发性事件,还有利于遥感学科的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带病坚持参加这次讨论会。他指出:“首先,一定要重视科技储备,让科技储备为社会服务。其次,地学界有很多相关研究积累。面对自然灾害,科技界应该将更多的科研成果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再次,应该加紧预警系统建设,将其与整个社会发展相联系。最后,开展跨学科系统研究,因为灾害本身是不分学科的,而且地理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相关学科领域需要更多努力,把地学真正作为一个系统科学发展起来,并在技术上给予充分保证。”
  最后,秦大河院士对会议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他说:“今年春天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都和地学部的专业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两次灾害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高层决策和科学研究需要集成。一方面,要做到信息和数据的真正共享;另一方面,要发挥历史资料的作用。我们科研工作者更要善于从前人的基础上吸取营养,站在前人肩膀上前进。科学是需要一代一代继承的。” 秦大河还特别指出,要注意预防次生灾害,尤其是震区大型水库、中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记者李仁主 实习记者闫岩)
【编辑:朱鹏英】
相 关 报 道
[个唱][情感][电影][国际][娱乐][星光][八卦][科教]
每日关注&&四院士联名要求对王正敏除名 推荐人:造假是铁定的[图]-王正敏
范宝华-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四院士联名要求对王正敏除名 推荐人:造假是铁定的[图]
  ■致信中科院检讨当初推荐审查不严
  ■王正敏研发同事和人工耳蜗生产商指责报道失实
  中科院院士刘新垣、戚正武、洪国藩、姚开泰(由上至下),4人联名写信给中科院要求对院士王正敏除名。
  东方网1月8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教授王正敏被举报“学术造假”一事昨天再现转折点,继1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复旦院士人工耳蜗研发之谜》、1月3日五官科医院召开发布会请王正敏现身说明情况后,央视昨日追踪报道了《多名院士推荐人要求中科院对王正敏除名》。
  参与这次写联名信的院士昨日告诉早报记者,共有4名院士在日向中科院提交了联名信和相关报告,但还没有收到回复。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科院昨日回应称,正在了解相关情况,将严格按照程序处理此事。院士如有违背相关行为准则,经查实后最严重将可能被撤销院士称号。鉴于此事引发的巨大社会反响,中科院和教育部将对王正敏一事继续进行全面调查。
  推荐人:造假是铁定的
  央视昨日报道,王正敏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一共有7名院士推荐人。其中4名推荐人近日向中国科学院联名写信要求对王正敏除名,这四人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刘新垣、戚正武、洪国藩、姚开泰。
  4名院士在联名信中列举了王正敏涉嫌论文造假的内容,一是他将个人专著《耳显微外科》中的大部分内容拆分为14篇文章,放在他自己主编的《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发表,这些都是“假论文”;二是他把非研究性的一般性文章(43篇),冒充正式论文放入申报材料。
  刘新垣院士昨天告诉早报记者,“事情严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说话了,要跟院部的道德委员会表个态。我们首先要检讨我们的错误,当初审查不严,我们相信了复旦,相信了王正敏。”
  刘新垣坦言,作为推荐人,自己之前和王正敏并不熟悉。既然不熟悉为何还作为推荐人,对此刘新垣表示“过程很复杂”,不过“王正敏论文作假是铁打的事实,抄袭也是铁打的事实”。
  在1月3日复旦大学召开的通报会上,该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周鲁卫就此次举报宣布调查结论,称举报的学历造假并不存在,但王正敏作为合作者之一,所发表的几篇中文论文,有内容高度重复,属于重复发表。对此,王本人均称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为论文合作者,这种做法在学术态度上不够实事求是。王正敏的三本著作在未取得国外著作版权同意下,对原著图片采取重新描画做法,使用大量插图且未注明出处,这种做法虽不属学术剽窃,但不符合国际公认的学术规范;至于举报信中所提及的“文字抄袭”,因其内容为解剖学描述,不属于抄袭。
  王正敏1月3日也回应称,著作引用自己的导师、全球耳鼻喉科奠基人乌果?费绪老师的手术图解共13处,都有注明。王正敏承认,自己在申报院士论文时,四分之三都属规范论文,另外四分之一并未按照学术规范来写,其中大多是将手术、已经发表的论文转载至教学园地,仅供教学参考之用。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我市两位专家入选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 今日头条 - 中国淮海网——传媒徐州.第四媒体
-- && --& && --
17:38:37   【&&】
&&&&&&&&核心提示:
5月23日和25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在“两院”院士候选名单中,一共有40位来自江苏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涉及到我市的有两位。
  5月23日和25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在“两院”院士候选名单中,一共有40位来自江苏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涉及到我市的有两位。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举行一次,本次公布的名单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485人。此次入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的江苏科学家,平均年龄是55岁左右,最年轻的为44岁,最年长的为75岁。
  按照惯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逢单数年份进行院士增选工作,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选于1月份正式启动,计划增选院士的名额不超过60名。“两院”增选院士有效候选人中,江苏一共有40位科学家入围,其中31人来自高校。最年轻的是常进和张辰宇,均为44岁;最年长的为鲍家声,75岁。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涉及到我市的有两位,均来自高校,分别是:中国矿业大学葛世荣,48岁,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中国矿业大学缪协兴,51岁,煤炭开发专业。
    葛世荣
  葛世荣,男,1963年4月出生,浙江天台人。1983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1989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0月起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1997年3月起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2007年8月起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
  葛世荣校长是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摩擦学与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所长。目前,从事生物摩擦学、摩擦学非线性理论、救灾机器人和矿山机械可靠性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并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
  葛世荣校长目前担任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矿山机械分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煤炭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缪协兴
  缪协兴,男,1959年8月生,江苏江阴人,博士,教授。中国民主同盟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博士后。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缪协兴教授长期从事煤矿开采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相关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在解决开采“三下”(建筑物、道路和水体下)压煤以及保护矿区资源与环境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解决了充填采煤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了采煤与充填一体化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粉煤灰、黄土和黄沙等)充填采煤技术,使国内外采煤界长期以来对采空区充填技术的攻关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目前在我市任教的院士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1960年6月出生于安徽金塞。1982年7月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2003年获安徽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现任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学院院长。
  袁亮主要成就和贡献有:基于淮南矿区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开采条件,开创性地提出了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技术原理,并首次提出了高瓦斯矿井设计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无煤柱(护巷)煤与瓦斯共采的技术原理;组织完成了多项松软煤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解决了淮南矿区松软煤岩巷道支护技术难题等。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1959年9月生,内蒙古凉城人,中共党员,工程管理专家,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
  王安主持首开千万吨级井工矿井设计先河,建立我国新一代高效型千万吨矿井生产建设技术体系;解决矿区开采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课题;创新“斜硐”开拓方式和“多巷道、大断面、低风压”的开拓、通风系统; 在研发无岩巷布置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等。
 && &当选院士的徐州人
  张建云,1957年出生于沛县。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衡,地质学家,江苏徐州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
  郑万钧,林学和树木学家,江苏徐州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穆恩之,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国际知名笔石专家。1917年9月出生于江苏丰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涵信,江苏沛县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王文兴,环境化学家。1927年11月出生于江苏徐州萧县(萧县现属安徽)。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静杰,1941年10月出生,男,汉族,江苏邳县人, 中国社科院院士。
  王红阳,女,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专家,1952年1月出生于江苏徐州市,原籍山东省威海市。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露泉,仿生科学与工程学家。1944年1月生于江苏铜山,籍贯江苏铜山。2007年当选为中科院科学部院士。
相关文章:
&&更多关于
& & & & & & & & & & & & &
徐州市规划局的人是属乌…
徐州手持铁棒钢管的城…
庞浩:《爱情来了》的“…
魏巍:不上大学,农村孩…
 &广告热线: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院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