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2.0做高频声音测试测试与外被软硬有什么关系

您当前的位置:&>&&>&
USB 2.0主控器软硬件协同仿真系统设计
摘要:为了能够充分、快速验证USB 2.0主控器的功能,设计了一个软硬件协同仿真平台。其中,CPU模型部分采用一种高效的SystemC模型,而不使用基于指令集的复杂CPU模型。测试用例采用抽象层次更高的C语言编写,通过调用仿真平台对外提供的API完成激励生成与响应检查。结果表明,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对仿真资源的占用,减少仿真时间;同时使软件人员能在IP的硬件验证阶段就能完成软件的设计测试工作,缩短软硬件接口整合时间,加快开发进度。
关键词:软硬协同;联合仿真引擎;CPU模型;通用串行总线;主控器;片上系统
&&& USB由于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供电方式灵活、总线结构简单、使用和扩展灵活等优点,已经成为业界主流的工业接口标准,并在SoC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典型的应用案例中,USB主控器作为SoC中的一个子模块,和其他子模块有复杂的互联、通信关系,同时也受系统主CPU的控制。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如何验证USB主控器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其和SoC系统其他模块协同工作的完整性对项目成功与否是非常关键的。本文设计了一种软硬件协同仿真平台来验证应用在数字电视SoC中的USB2.0主控器,本平台为SoC的验证提供了一个高效、系统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1 待验证USB 2.0主控器系统结构
&&& 本文验证的USB 2.0主控器完全兼容USB 1.1规范,EHCI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和OCHI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该USB 2.0主控制器包含一个高速主控器和一个全速主控制器,其中高速主控器基于EHCI接口规范实现,用来和连接到根端口的高速(传输速率为480 Mb/s)模式外设进行通信。全速模式主控制器基于OHCI接口规范实现,使USB 2.0主控器可以与全速和低速(传输速率为12 Mb/s和1.5Mb/s)外设进行通信。系统CPU可以通过该主控器的AHB Slave接口对其进行控制。该主控器中还包含AHB Master接口单元,能够扮演AHB Master的角色直接控制主控器与系统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不需要通过外部DMA控制器的控制,方便系统集成,加快该主控器与系统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该主控器的物理接口端提供满足UTMI+接口规范的接口,通过与PHY相连,可以直接与外设进行通信。图1为该主控器的系统结构框图,图中主控器的列表处理器模块是系统中主要的控制器,其包含多个状态机用来处理规范中描述符定义的内容。
2 验证仿真系统介绍
2.1 使用传统平台验证USB主控器的不足
&&& USB主控器真实的工作环境需要有硬件和软件协同配合,在传统验证平台下,从整个验证过程来看,硬件人员需要描述一套基于Verilog HDL的测试激励模拟软件环境验证其功能,之后软件人员还要再写一遍基于C程序的软件环境验证其功能,这样造成工作的重叠。同时传统验证平台使用Verilog HDL编写,抽象层次较低,在描述高抽象结构(如USB的描述符的数据结构)时比较复杂,而使用抽象层次更高的C语言会相对简单。
经过反复的比较和遴选,《今日电子》和21ic中国电子网举办的2013年度产品奖正式揭晓…
() () () () () () () () ()请问USB3.0 的U盘在USB2.0接口下写入速度有多少?
刚买了一个U盘,USB3.0的,但是写入速度不到10M/s,商家说dt100
在2.0接口下:读取速度:20MB/s
写入速度:5MB/s;在3.0的接口下:读取速度:30MB/s
写入速度:8MB/s
u盘速度 写入3m左右,读8m左右
写入4m左右,读8m左右。请问下大神这个数据是不是假的
按投票排序
基本属于理论值
没报给你Mb/s不错了
仅仅理论值
不排除主板,线质 系统等原因
差不多,最好的3.0在2.0下也不过30m左右。一般的3.0就10m上下吧。
USB2.0理论传输速度是60MB/s(注意单位),但是根据很久以前一篇关于在Windows7下通过补丁和注册表修改缓冲区提高速度文章中,我重点(但看了不太懂地)了解USB2.0的编码方式。在编码、缓存和干扰的作用下,USB2.0实际速度最高是读取33MB/s,这是在多数U盘优秀主控使用双通道SLC测试的情况下得出的。而在USB3.0使用USB2.0速度提升貌似也是因为编码等原因(时间太长有点不太确定)会有一定的提升,一般在5MB/s以内。而且现在金士顿同一型号的U盘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主控和颗粒,最终的速度也大相近庭。所以我没有办法根据速度判断真假,至少我没有使用DT100。而我们一般看真假是看主控型号、颗粒型号实际可用容量是否正常,能拆开基本能确认。基于USB2.0 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USB2.0 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sb2.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