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浓度时,为什么溶液的碱性不能太强?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氯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①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小,碱性越弱;②碳酸钠与氯气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NaCl、碳酸氢钠和次氯酸;③BrF3和H2O反应生成O2、HF、Br2和HBrO3,根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④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分析;⑤CH3F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HF、CO2和水,HF、CO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氟化钙和碳酸钙,过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钙,加盐酸氟化钙转化为氟化氢.
解:①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小,碱性越弱,H2CO3的电离常数大于HClO,则酸性HClO小于碳酸,所以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则次氯酸钠的碱性强;故答案为:次氯酸钠;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②在500mL、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二者的物质的量均为0.5mol,碳酸钠与氯气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NaCl、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其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l2+H2O=NaHCO3+NaCl+HClO,HCO3-离子再溶液中发生水解,其浓度减小,则c(Na+)>c(Cl-)>c(HCO3-),故答案为:c(Na+)>c(Cl-)>c(HCO3-);③BrF3和H2O反应生成O2、HF、Br2和HBrO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F3+5H2O=O2↑+Br2+HBrO3+9HF;故答案为:3BrF3+5H2O=O2↑+Br2+HBrO3+9HF;④向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Cu(OH)2沉淀生成,混合物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OH)2(s)?Cu2++2OH-,加入NaHS溶液后,HS-?H++S2-,由于CuS的溶解度极小,所以Cu2++S2-=CuS↓,所以有生成CuS黑色沉淀;故答案为:Cu(OH)2(s)?Cu2++2OH- 加入NaHS溶液后,HS-?H++S2-,由于CuS的溶解度极小,所以Cu2++S2-=CuS↓;⑤CH3F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HF、CO2和水,HF、CO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氟化钙沉淀和碳酸钙沉淀,过量的CO2,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发生CaCO3+CO2+H2O=Ca2++2HCO3-,加盐酸氟化钙转化为氟化氢,发生CaF2+2H+=Ca2++2HF;故答案为:CaF2;CaCO3;CaCO3+CO2+H2O=Ca2++2HCO3-,CaF2+2H+=Ca2++2HF.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的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方程式的书写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将Q和R加入到密闭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Q(s)+R(g)?2W(g).平衡时W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MPa2MPa3MPa500℃45.3%700℃a66.7%900℃73.6%
A、该反应的△H<0B、45.3%<a<66.7%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00℃)<K(700℃)D、700℃、2&MPa时R的转化率为50%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流感病毒通常检测方法是基于核酸检测的原理.核酸一种是蛋白质B、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维勒用氮气和氢气合成了氨气、阿伦尼乌斯创立了电离学说、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和STM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对化学学科的应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C、使用可再生资源、注重原子的经济性、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生成的生物降解材料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D、化学帮助人类创造和合成了大量材料,如高纯硅制作太阳能电池、聚氯乙烯塑料用来食品包装、人造刚玉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等等
科目:高中化学
石油和煤都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如图1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柴油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重要产品,它在燃烧时往往冒黑烟,可能的原因是(2)煤经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煤焦油经过(填加工方法)可得到芳香族化合物.(3)煤的直接液化是煤和适当溶剂混合在高温和存在下与作用生成液态燃料的过程.(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则X的化学式为.(5)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图2所示:FeS22/H2O→Fe2++SO42-2/H+→Fe3+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体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实际生产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实际生产将γ维持在1.7~2.2之间,原因是.
科目:高中化学
煤等化石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道气一般含有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和灰尘、粉渣等小颗粒固态物质.某研究性小组采集某厂烟道气样品,分别用200mL&2mol?L-1盐酸、200mL&6mol?L-1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得吸收液A&和B.(1)吸收液A&可能含有Na+、Ca2+、Mg2+、Fe3+、Fe2+等阳离子,若要同时检测上述阳离子中所含金属元素,可采用的分析仪器是(选填序号)A.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B.紫外光谱分析仪C.质谱仪D.分光光度计(2)吸收液B&中除OH-一定存在外,还可能含有S2-、SO32-、SO42-、CO32-、NO3-、NO2-等阴离子,为检测上述阴离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①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淡黄色浑浊和气体,将所得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上述实验中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电子式由上述实验可知,吸收液B&中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②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酸化后再加入适量的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写出一个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③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KClO3、AgNO3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研究性小组认为,吸收液B&中一定存在NO2-该研究性小组判断的依据是&(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请你对上述结论作出评价(是否正确,说明理由).④检测吸收液B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是.
科目:高中化学
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1)X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X的氢化物(H2X)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3)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4)Y&与X&可形成YX32-①YX32-的空间构型为(用文字描述).②写出一种与YZ3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5)Y与Z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密度为g?cm-3(列式并计算),a位置Y&与b位置Z之间的距离为pm(列式表示).(6)Z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2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科目:高中化学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能使化学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有(填序号)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②升高反应温度③随时吸收CO、H2转化为CH3OH④向体系中充入H2O(g)(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g)COH2CO1650241.62.452900120.41.63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填“吸”或“放”)热反应.(3)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通入2mol(CO)和6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0.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由图可知反应在t1、t2、t3时都达到了平衡,而在t2、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t8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②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科目:高中化学
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工业生产可以从海水中提取许多有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如图1是从含碘CCl4溶液得到碘的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填空:①向含碘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②操作X的名称为,所用的主要仪器是.③氧化时,在三颈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④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某含碘溶液(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溶液中是否同时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CCl4、稀盐酸、淀粉溶液⑤浓海水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3: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离子Na+Mg2+Cl-SO42-浓度/(g?L-1)63.728.8144.646.4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品2的化学式为.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g.
科目:高中化学
反应Fe(s)+CO2(g)?FeO(s)+CO(g),700℃时平衡常数为1.47,900℃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C、绝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温度不再变化,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无色碱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的是,要解答!!_百度知道
在无色碱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的是,要解答!!
C)要详细解答.Ba2+,SO42-,下列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的是.Cu2+,最好写一下 以后碰到这种类型的题有什么策略,K+.Na+,NO3-(答案,K+C,SO42-,MnO4-B:A,SO42-,Cl-,NO3-.Mg2+,Na+D,CO32-,Cl-在无色碱性溶液中
提问者采纳
氢氧化镁微溶于水这个貌似ACD都不对吧?一般这种题。D显然铜离子显蓝色。首先必须对各物质的性质与反应有足够了解哈,非常感谢。PS,其次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结合成硫酸钡沉淀,首先高锰酸根显紫红色,氧化还原性这些方面找出破绽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请指正:如果解答有错误。为什么只选C,从颜色,而且会与氢氧根结合成沉淀。A有两个问题,气体。C的话,排除法很方便,沉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有BaSO4 沉淀
且-,MnO4-有色
碱性 有Mg(OH)2 沉淀
Cu(OH)2 沉淀
离子反应归纳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个基本要求
(1)和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即产物必须符合反应物的性质、相对量的多少、离子配比的大小等因素。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
①一般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强酸(H2SO4、HNO3、HCl 、HBr、HI)、强碱[NaOH、
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及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②微溶物的处理: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一般写成化学式;反应物的微溶
没什么策略,把书后面的表背熟,并且要多练习,多思考ACD都不对
你就看A B C D四个选项中每个选项的离子是否与同选项中的其他离子反应。或者看这些离子自身颜色。既然题目中已经告诉是无色碱性溶液。所以说下列选项中带色的离子就不能选了,或者选项中两种离子反应产生了颜色。像这种的选项直接排除。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HClO>HCO3-那不就是碳酸氢钠大于次氯酸钠大于碳酸钠了吗?,怎么回事">
同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比较碱性我知道越弱越水解,但题中说,酸性H2CO3>HClO>HCO3-那不就是碳酸氢钠大于次氯酸钠大于碳酸钠了吗?,怎么回事_百度作业帮
同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比较碱性我知道越弱越水解,但题中说,酸性H2CO3>HClO>HCO3-那不就是碳酸氢钠大于次氯酸钠大于碳酸钠了吗?,怎么回事
同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比较碱性我知道越弱越水解,但题中说,酸性H2CO3>HClO>HCO3-那不就是碳酸氢钠大于次氯酸钠大于碳酸钠了吗?,怎么回事
酸性H2CO3>HClO>HCO3-碱性:HCO3-
都说碳酸钠碱性大于碳酸氢钠啊,这不是反了吗
碱性:HCO3-<ClO-<CO32-当前位置:
>>>次氯酸钠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漂白性,能杀菌消毒,原因之一是其溶液中存在有效氯(HClO),写出次氯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氯酸钠溶液的杀菌效果与溶液的浓度、温度及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关。不同温度下,500 mL 0.1mol·L-1 NaClO 溶液对1 m3空间的杀菌效果如下表所示
NaClO溶液在40℃时的杀菌效果明显优于20℃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3)下列微粒会减弱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效果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OH- B. H+ C. NH4+ D. Al3+(4)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次氯酸钠久置后有效氯会损失。为延长次氯酸钠的保质期,常向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Na2CO3或Na2SiO3等稳定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2SiO3溶液相比较,pH较大的是_______溶液。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1)ClO-+H2OHClO+OH- (2)温度高能促进NaClO水解产生HClO (3)A (4)Na2SiO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次氯酸钠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次氯酸钠..”主要考查你对&&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盐水解的影响因素,水解方程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盐水解的影响因素水解方程式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1)盐水解的规律: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无弱不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故可只考虑第一步水解 (2)具体分析一下几种情况: ①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2CO3、NaAc等 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4Cl、FeCl3、CuCl2等; 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2SO4、NaCl、KNO3等; 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3)几种盐溶液pH大小的比较强酸强碱盐pH=7、强碱弱酸盐pH&7、强酸弱碱盐pH&7根据其相应的酸的酸性大小来比较,盐溶液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pH越小如:HClO酸性小于H2CO3,溶液pH NaClO&Na2CO3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式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溶液: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碱性。NaHS溶液、Na2HPO4溶液亦显碱性 (2)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酸性溶液亦显酸性。盐溶液蒸干后所得物质的判断:&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溶液,因分解,所得固体应是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加热蒸干溶液,因易被氧化,所得固体应是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如蒸干溶液,得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到等。 5.有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加热蒸干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的分解,所得固体为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的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溶液的酸碱性一般越弱; (3)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使盐的水解程度降低,但由于酸(或碱)的加入,使溶液的酸(碱性)增强。例如: 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4)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常见的含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反应:阳离子:Fe3+、Al3+;阴离子:CO32-、HCO3-、S2-、HS-、AlO2-、SO32-、HSO3-等。 (5)Fe3+与S2-、HS-、SO32-、HSO3-等还原性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6)HCO3-与AlO2-在溶液中也不能共存,可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由于双水解反应,而是: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规律:
1.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常据此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如等浓度的三种盐溶液,pH依次增大,则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HX&HY&HZ。 2.相同条件下:正盐&相应酸式盐。如水解程度 3.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水解的盐&相互抑制水解的盐。如水解程度水解方程式:1、定义:表示盐水解的式子。 2、书写水解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找出盐类组成中会发生水解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盐类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的程度很大,水解反应的程度很小,故写盐类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写“=”而写“”。 (3)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4)多元弱酸的盐中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第一步比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多元弱酸的水解反应式应分步书写,而多元弱碱的水解反应不分步书写。 (5)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由于一种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盐的阴离子都能发生水解,水解后溶液的性质相反,它们在一起时就能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使两种离子的水解趋于完全。称为双水解。如:铝盐和碳酸盐混合:,双水解反应中如果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沉淀、气体、水等生成),则反应比较完全。书写时一般用“=”,标“↑”或“↓”。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表示。 1.一元弱酸的强碱盐和一元弱碱的强酸盐的水解。 2.多元弱酸的强碱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不能合并,以第一步为主。 3.多元弱碱的强酸盐的水解。 4.弱酸的铵盐的水解。 5.完全双水解的离子间的反应用“==”表示,标明“↑”“↓”符号。如
发现相似题
与“次氯酸钠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次氯酸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22217832121724096237244969128144次氯酸钠溶液中游离碱含量的测定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次氯酸钠溶液中游离碱含量的测定
上传于||文档简介
&&次&#8203;氯&#8203;酸&#8203;钠&#8203;溶&#8203;液&#8203;中&#8203;游&#8203;离&#8203;碱&#8203;含&#8203;量&#8203;的&#8203;测&#8203;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次氯酸钠溶液浓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