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致的近义词是什么富产业是什么意思?

恩阳区柳林镇玉金村兴产业村民走上致富路 - 巴中新闻网
爆料电话:1
您当前的位置:&&>&&
恩阳区柳林镇玉金村兴产业村民走上致富路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波
更新时间: 15:51:54
“出门就是水泥路,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家里还办起了养猪场,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近日,恩阳区柳林镇玉金村5社村民李晓喜气洋洋地告诉记者。
站在玉金村海拔800米的观景台上眺望,整个村庄美景尽收眼底。金黄的油菜花花开遍地,崭新的新村聚居点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格外醒目。依靠多种产业齐头并进,曾经在柳林镇排名倒数第一的穷村子,如今一跃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翘楚。
修道路完善基础设施
距离恩阳主城区13公里的玉金村在十几年前是个出了名的落后村。山高、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村子缺乏产业支撑、造血能力不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造成全村长期贫穷闭塞。
修路引领致富。为了挺直走出去的腰杆,增加引进来的勇气,2012年,玉金村村支部书记李美俊带领全村人修通了通往外界的公路,并把村里唯一的一口水池蓄上了水,为全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全村24公里长的路通了,200亩的水池水满了,玉金村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李美俊告诉记者。
兴产业村民走上致富路
2007年,玉金村前瞻性地选择试点发展水果产业。为带动全村人的积极性,村里成立了果蔬协会专业合作社,并带动当地的老百姓加入合作社,专门种植枇杷、丰水梨、柚子、日本甜柿、桃子等四季水果。在种植水果的同时,合作社社长王戴才还带领全村老百姓种植了80亩苗圃。“种植一年的果苗市场价4-5元一株,种植两年的果苗大概是10元一株,通过多产业带动老百姓致富,村里做得好的农民一年能赚十几万。”王戴才兴奋地告诉记者。
沿着通往观景台的道路向上行驶,在山顶处,一座规模较大的养鸡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山上海拔高,人少,远离传染源,减少了鸡群得禽流感的机会,生态养殖,每年的年产量能达到上万只。”养鸡场老板陈立告诉记者。
“通过回乡创业和引进外来成功人士在本村发展产业,全村产业遍地开花。目前共办有一座养鸡场,一座养猪场,一座豆腐厂,两座酒厂。”王戴才说,“依靠产业发展,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
建新居村民住上新房子
随着产业的兴起,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2012年全市启动首批中心村建设,玉金村依靠多兴的产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于2013年开始了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的中心村建设。“2011年前,全村共有80%的土坯房。”李美俊告诉记者,“如今85%的村民住上了新房子,其余的土坯房也正在持续改建中。”
走进6社村民李本玉的“小洋楼”里,两层楼房宽敞明亮,屋子里冰箱空调一应俱全。“以前住在土坯房,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李本玉激动地说,“现在可好了,村上修了新居,我们一家子全部搬进了新房子里。”
在社社畅通的公路上极目遥望,青瓦白墙的聚居点显得格外有生气,122户联排独栋村民新居和一座4层楼高的旅游观光酒店交相辉映。中心村外鸡鸭成群,新居里炊烟袅袅,一幅生态宜居的和谐画面定格在池畔。(巴中日报 记者 杨秀兰)
COPYRIGHT @:
& BZXW.NET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号
主办单位:中共巴中市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巴中市网络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传真): 投稿邮箱:
|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互联网清理整顿兴苗木产业,铺致富之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兴苗木产业,铺致富之路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兴​苗​木​产​业​,​铺​致​富​之​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引领致富路 携手兴产业·甘肃日报 数字报刊平台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第02版:要闻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第04版 要闻
引领致富路 携手兴产业
&&&&引领致富路&携手兴产业——记宁县苏城村党支部&&&&本报记者&先朝阳&&&&盛夏七月,宁县九龙川堆绿叠翠,一派生机。7月13日,记者来到川道深处的春荣乡苏城村:公路下面的台地上,日光温室、钢架大棚连成一片,绵延开去;沿着山脚,白墙灰瓦、整洁漂亮的农舍一字排开,温室中间建起一个瓜菜交易大厅;村部楼前的文化广场宽敞美观,绿荫掩映。&&&&几年前的苏城村却是另一番境况。春荣乡乡长李春告诉记者,由于苏城村位于较为狭窄的九龙川中,全村人均耕地不足1.4亩,人稠地窄,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发展慢、致富难,各项事务都是全乡的“难肠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帮助村一级加快发展,宁县各级党委、政府逐村认真“会诊”“把脉”,确定致富产业。县上的做法是给产业规划、给扶持政策,让有条件的村优先发展。这个机遇哪个村都想抓。对苏城村而言,没有任何产业基础,经济实力薄弱,这是劣势;但最大的优势是,村里有68名党员,群众觉悟高。村党支部书记马宏辉说,当时想走设施蔬菜发展路子的村很多,但动员群众难度大。苏城村党支部提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党员带头流转集中土地,率先示范参与蔬菜生产,赢得先机,成为2009年县上确定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为破解发展难题,让设施蔬菜迅速落地生根,村党支部统一党员群众思想认识,按照蔬菜基地要求选址做规划,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入社。马宏辉和党员杨世民带头流转土地,并动员群众参与。仅用一月时间,就流转土地360亩,注册成立了豳丰瓜菜专业合作社,入社群众128户。由于行动迅速、工作靠前,当年,县上农业瓜菜发展资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整合700万元,投到苏城村,不到半年就建起高标准的蔬菜基地,包括50座日光温室、100多座水泥骨架大棚和300多座钢架大棚,高位水井、提灌和滴渗灌等设施一应俱全,水电路到位,并从白银请来专业技术员常驻基地指导。&&&&在合作社的具体负责下,当年9月所有温室、大棚开始发包。面对仍有疑虑的群众,这一次,党员又站出来,带头承包。杨世民一次性承包了5座日光温室和5座水泥骨架棚,几年下来,每年的收入都在十三四万元以上,成了大家的榜样。&&&&在蔬菜基地,记者见到九组农民杨建伟,他正和技术员樊祥一起察看自家温室西红柿的长势。杨建伟承包了6座日光温室,每座温室每年的收入少说都在2万元以上。“以前家里人多地少,日子艰难,我在宁夏、山东打过多年工。”杨建伟说,“现在有了蔬菜基地,生活稳定,收入也好。”&&&&李春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从目前农户经营情况看,两年来,每年蔬菜基地的总体收入大约在360万元左右,蔬菜基地总投资700万元,也就是说,现在投资已全拿回来了。更可喜的是,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留下来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了,观念变了,生活富了。目前,豳丰瓜菜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213户,围绕基地,全村自发建起的蔬菜大棚也在不断增多。马宏辉说,今年初,合作社还与县城两家超市和蔬菜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菜农在自家棚里就能完成蔬菜交易,卖上好价钱。现在,每天早上来交易大厅上门拉菜的车辆不下十来辆。“只要棚里菜长,大家兜里就进钱。”&&&&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致富后的农民积极改变生活条件。去年,乡上在苏城村规划了一处住宅示范点,采取农民自愿报名、个人出资的办法,由乡上公开招标、统一建设,修建起50户前庭后院式的小康农宅。七组农民张锁良原先住在半山上,6口人挤在两孔窑洞里。去年他报名买下了一套太阳能暖房,共有7间房,还带着水冲式厕所、太阳能淋浴室,后院两间牛棚和沼气池。张锁良说,现在住的是冬暖夏凉的太阳能房,用的是洁净能源,娃娃上学方便了,每天下午,还可以在文化广场上听戏休闲,“生活真的是一种享受了。”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法律顾问:高洁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ICP备案号: 陇ICP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兴致的近义词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