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广西城市建设学校校长工程学校2001年的校长是谁

安全工程硕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http://cces.
&快速导航& & & & & & &
安全工程硕士生导师
阅读次数:35903&&
蒋军成,男,中共党员。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级安全评价师。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安全工程研究所所长。曾赴德国、法国、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短期学术交流与访问,应邀加拿大国家科学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访问教授。
蒋军成同志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两次被评为南京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党员。
科技学术:研究领域城市公共安全、工业过程及装备安全。近些年来,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的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政府安全生产专项项目等。服务经济建设,主持完成了江苏省50余项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规划与评价和46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与整治方案编制工作。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评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是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40余篇被SCI、EI或ISTP收录,撰写出版教材3部,专著1部,译著1部,获得授权专利3项。
人才培养:先后为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了3门新课程,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和新教材建设,先后主持完成4项校教改基金项目;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讲授专业学位课程,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42人,博士研究生18人。年间,先后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校师德十佳,获得工大奖教金等。
社会兼职: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教育部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江苏省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专家、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江苏省环境学会理事、江苏省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科技期刊编委等。
一、基本信息1962年,工学博士,教授,博导。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评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江苏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家;江苏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专家;江苏省职业卫生专家;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
二、获奖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事故处理及技术服务1.参加南京四力化工有限公司“4.17”事故调查;2.连云港市7.23氢气钢瓶爆炸重大事故的原因分析,对残余爆炸现场的清理,剩余危险钢瓶的安全处置;3.无锡永强轧辊有限公司“11.8”事故调查分析;4.南京宇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吸收塔水压试验失效分析;5.参与2010年南京“7.28爆燃事故”调查和分析,南京市政府排查督导组专家。
四、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过程装置安全、失效分析、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焊接、安全技术及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安全条件论证及评价等项目的研究和专业教学工作。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安全控制技术、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及辨识系统的建立、化工过程及装备风险评价、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等研究和开发工作。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文章并被EI检索。
五、教材编写1.化工安全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安全工程与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3.安全培训机构师资培训教材.江苏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2006年4.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聚合工艺作业.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20011年5.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加氢工艺作业.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20011年6.钎焊.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六、主要教授的课程校内教学内容:校内教学授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焊接;机械设备(装置)失效分析;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燃烧与爆炸理论;典型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过程安全原理;化工装置安全技术;过程安全设计;过程爆炸与分析技术;实验室安全;安全评价。对外培训讲授的课程有:1)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安全评价培训班(2003年和2004年度)和2005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讲授:《安全评价》、《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南京安全技术协会举办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班:讲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事故安全分析》,2004年;3)北京智博瑞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北京,2007年;4)山东双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全科学与理论》,2007年;5)大漠绿洲管理咨询公司(石家庄),《安全技术措施》,2007年。6)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厂长经理培训班《安全理念》,2008年。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及考评培训班》。昆明,上海,2008年。无锡,2009年。8)无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2009年。9)江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冶金工艺及安全,2009年。10)上海铁路局(杭州):现代安全管理,2009年。11)南京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化工事故应急预案,2009年。12)安徽省精细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高级研修班:化工装置设备安全,化工典型事故与应急救援,2009年。1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成都、海口):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2009年。14)张家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2010年。1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研讨会(杭州),2011年。
七、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模范马路5号186信箱,邮编:210009电话:025-, 传真:025- 手机:E-mail: &
八、主要论文1. 张礼敬,涂善东,颜世华.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损伤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9):75~782. 张礼敬,丁立,袁明朗.输氯管线爆裂事故原因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3):71~743. 张礼敬,丁立,陶刚.输氯管线泄漏事故后果模拟[J].化工学报,(5):4. 祝金丹,张礼敬,巩建鸣.裂解炉管焊接残余应力场中裂纹扩展行为的数值研究[J].焊接学报,(5):101~1085. 廖启霞,张礼敬,孟亦飞.BLEVE事故后果分析软件化实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137~1406.& Lijing Zhang, Xuhong Zhang, Jianming Gong and Shan-Tung Tu. Failures of furnace tubes induced by incidental defects. Pressure Equipment and Systems, (1): 56~607.& 于涛,张礼敬,段志祥,廖启霞,张礼明.立式内浮顶油罐瘪罐现象分析[J].油气储运,(7):46~48,498.& DING Li, ZHANG Lijing & ZHANG Liming.Employing Virtual Reality to Improve Industrial Safety.Progress in Mining Science and Safety Technology Part A[C].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ril 16~19, 2007 Jiaozuo, Henan,China,9.& 张礼敬,孟亦飞,陶刚,廖启霞,肖兆广,张礼明.硝基苯精馏再沸器爆炸事故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6(10):89~9310. ZHANG Li-Jing, Si-Xian Li, TAO Gang. Furnace Tube Failures Induced by Incidental Working Defect [J]. Information(Japan), ):783-78711. ZHENG Weining,ZHANG Lijing,TAO Gang,ZHANG Liming.Thermal Stress Analysis of Home Heating Furnace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Ⅵ) Part B[C]. Proceedings of 2006 ISSST,Changsha,Hu’nan, China,Oct.24-27,-248512. 廖启霞,张礼敬,张礼明,孟亦飞,于涛,陶刚.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投入的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6(7):61~6413. 徐婉,张礼敬,孟亦飞,郑维宁,田建频.PTA装置加氢反应器在碱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分析及防护[J].化工机械,):248~250,21414. 孟亦飞,张礼敬,陶刚.含氧氢气钢瓶释放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处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5(9):53~56,7215. 张丽,张礼敬,孟亦飞,陶刚,臧铁柱.虚拟现实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96~10016. 臧铁柱,张礼敬,张丽,陶刚.有限空间作业意外伤亡事故的成因及其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03~10617. 李丽霞,张礼敬,陶刚.四醚生产过程安全原理及安全控制技术[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29~3118. 姜虹,张礼敬,杨静.不锈钢真空钎焊[J].真空,,41(3):65~6919. 张礼敬,涂善东,戴敏丰.服役炉管微观组织损伤与焊接性的关系[J].机械工程材料,):51~5420. 唐建群,张礼敬,巩建鸣,涂善东.吊钩断裂原因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40(3):138~14121. 李丽霞,张礼敬,孟亦飞,涂善东.池火灾热辐射下的最小安全距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4(3):16~1922. 姜虹,张礼敬,陶刚,沙锡东.拱顶罐改为浮顶罐安全性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33(1):21~2323. 张礼敬,涂善东,戴敏丰.乙烯裂解炉服役炉管修复裂纹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10~1324. 唐建群,张礼敬,巩建鸣.304不锈钢蒸发器开裂原因分析[J].腐蚀与防护,):179~18225. 唐建群,张礼敬,张显程,涂善东.LPG球罐应力腐蚀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84~88 26. 张礼敬,涂善东,杨旭.热处理不当导致风机主轴扭断[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448~45127. 张礼敬、喻红梅、涂善东、倪利明、朱有志.电机主轴扭断原因分析[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53~5528. 张礼敬、凌祥、巩建鸣、杨旭、朱南耕.轴承环破裂原因分析[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58~6029. 张礼敬,喻红梅,涂善东,杨树人,潘文越.Cr5Mo炉管爆裂原因及剩余寿命评估[J].石油化工设备,):16~1830. 张礼敬,凌祥,涂善东,胡晓亚,戴朗.U形管换热器开裂原因分析[J].化工机械,):335~33831. 张礼敬,巩建鸣,涂善东,潘文越,徐平,陈世陵.再生器内取热盘管失效原因分析[J].炼油设计,):27~2932. 张礼敬,喻红梅.学一点本专业科技发展史[J].高教研究(南京化工大学),1997,第四期:26~27 33. 张礼敬,谢济洲.镍基合金疲劳裂纹扩展特性[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54~5934. 张礼敬.<金属材料>课程教学法中辩证法思想的运用[J].高等教育研究(石油大学),1992,第一期:22~ 2335. 张礼敬,谢济洲.GH169合金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68~73
科研及教学获奖:1. 2004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2. 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3. 2007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4. 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5. 2009年,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3);6.2009年,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4);7. 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8. 2011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9. 2011年,江苏省安全生产成果三等奖(排名第2);10. 2007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2);11. 2009年,江苏省精品教材(排名第2);12. 2007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13. 2008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排名第1);14. 2007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15. 2009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16. 2007年,南京工业大学“工大集团奖教金”;17. 2007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教师(排名第1);18. 2009年,江苏省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指导老师);19. 2009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20. 2009年,南京工业大学首届“工大精英九思奖”获得者。专利:1. 2006年,“挥发性液体蒸发实验装置”,实用新型(排名第3);2. 2006年,“消防安全多功能实验系统”,发明专利(排名第3);3. 2006年,“多功能气体爆炸实验系统”,发明专利(排名第5);4. 2008年,“消防安全多功能风洞综合实验装置”,实用新型(排名第3);5. 2008年,“多功能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实用新型(排名第5);6. 2008年,“基于GIS、实时气象信息的危化品泄漏扩散事故模拟系统软件 V1.0”,软件著作权(排名第2)。
代表著作、论文:1. Daniel. A. Crowl, Jaseph. F. Louvar著. 蒋军成,潘旭海译。化工过程安全理论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中石化协会优秀教材二等奖);2. 蒋军成,潘旭海等. 化工安全.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教育部高校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教材);3. 潘旭海,华敏等. 环境条件对LNG泄漏扩散影响的模拟研究. 天然气工业,2009年。(核心);4.潘旭海,徐进等. 圆柱形薄壁储罐对爆炸冲击波动力学响应的模拟分析. 化工学报,2008年。(EI);5& 潘旭海,徐进等. 爆炸碎片撞击圆柱薄壁储罐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EI);6. 潘旭海. 单组分液体蒸发传热传质耦合计算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82-85。 (核心);7. 潘旭海. 二组分液体蒸发模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化学工程,):13-16 (EI)8. Pan Xuha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vaporation dynamics behavior of flammable liquids.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1236 (ISTP)9. 潘旭海. 单组分液体蒸发过程动力学特性. 化工学报,): (EI)10. 潘旭海. 石脑油及原油边界层蒸发特性的实验研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64-67 (EI)11. 潘旭海. 基于层流边界层理论的单组分液体蒸发速率的预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3-1712. 潘旭海. 基于模拟计算的液氨储罐泄漏潜在危险性分析.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64-67 (EI)13. Pan Xuhai.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pool evaporation models.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1626 (EI、ISTP)14. 潘旭海. 危险品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实时环境风险模拟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539-544 (核心)15. Pan Xuhai.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weight of vapor in the cloud caused by evaporation of flammable and volatile liquid released.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ergetic materials, 5-770 (EI、ISTP)16. 潘旭海. 重气云团瞬时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 化学工程,):35-39 (EI)17. Pan Xuhai. Research on two-phase release of liquefied ammonia.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9-1203 (EI、ISTP)18. 蒋军成,潘旭海. 描述重气泄漏扩散过程的新型模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46
&&&朱顺兵,男,教授,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及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委员会(TC426)委员,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全国物联网应用人才培养认证教师,国家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资质及安全标准化考评员,江苏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江苏省发改委及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评审专家。 && 先后担任江苏省设备成套公司、江苏省海外集团工程公司、南京消防器材股份公司等10余家系统集成公司、消防工程公司顾问及技术专家。主持或参加了江苏省公安厅320道路监控总控制平台、江苏省全省公安监所智能化管理平台、南京地铁4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安防集成系统等百余项大型安全技术防范、消防防火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智能化与系统集成项目建设顾问、评标、检测、监理工作。& 指导学生先后获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学校三好研究生、南工大安元研究生奖学金特等奖等。& E-mail: @&&
研究兴趣及最近五年的主要方向:1.工业火灾与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新能源消防安全、水系添加剂等新型灭火材料制备、气体爆炸激波管系统。2.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的应用研究以及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大型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与效果评价。3.灾害预测预警关键科学问题与有效技术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监测预警技术、安全技术防范与视频侦查技术、城市火灾动力学过程的模拟与预测技术、火灾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能化规划与设计技术。4. 工程安全管理工程风险预警与管理、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5.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筑节能与智能化控制。
主持(参与)项目情况: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火引发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特性及机理”(No.,主要参加人)2. 2012年江苏省公共安全与节能优势学科项目“VSP2绝热量热泄放系统”(主持);3. 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项目“基于物联网的金属矿山典型灾害监控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持);4.2011年江苏省公共安全与节能优势学科项目“气体爆炸激波管系统”(主持); 5.2011年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基于TD技术的智能家居及云智慧小区建设示范工程”(合作主持);6. 2011年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台城花园三新科技(低碳、智慧、安全)社区”建设(主持);7. 2011年国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合作项目“爆炸性碳氢化合物灭火剂研究与开发”(主要完成人);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机混合物燃爆特性的实验及理论预测研究”(No. ,主要参加人)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通装置气体泄爆机理及其安全设计方法研究”(No. ,主要参加人);10.2007年南京市建委项目“南京市龙蟠中路隧道现场火灾实验”(主要参加人);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池火灾动力学演化及其环境下储罐系统热响应行为研究”(No. ,参与人);12.2003年江苏省科技厅省级鉴定“已建小区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研究”(号,主持);13.2001年南京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公教一村小区智能化科技示范工程”(No. ,主持)。
科研及教学获奖:1. 2012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务院; 2. 2012年,南京工业大学第三届优秀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3. 2011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4. 2011年,粉尘爆炸多媒体课件与实验仿真软件,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排名第1); 5. 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第二届优秀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排名第1); 6. 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 7. 2011年,粉尘爆炸多媒体课件与实验仿真软件,南京工业大学第五届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排名第1);8. 2010年,中国化工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高等学校)二等奖(排名第2);9. 2007年,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10. 2007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11. 2004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12. 200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13. 2004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
专利/软件著作权证书:1. 发明专利,人工气候综合实验系统,专利号:.8(排名第1);2. 实用新型专利,人工气候综合实验装置,专利号:ZL.3(排名第1);3.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ZIGBEE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仿真实验装置,专利号:ZL.1(排名第1);4. 发明专利,气体吸收测试系统,公开号:.6(排名第4);5. 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细水雾抑制可燃气体爆炸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公开号:.3(排名第4);6.实用新型专利,气体吸收测试系统,专利号:.3(排名第4);7.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功能细水雾抑制可燃气体爆炸测试装置,专利号:.7(排名第4);8.粉尘爆炸测试实验智能仿真软件,软件登记号:No.(排名第1);9.粉尘爆炸事故预防及数值仿真软件V2.0,软件登记号:(排名第1)。
主(参)编专著教材:1. 2012年,《安全监测技术》(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 2012年,《安全工程专业实验与设计教程》(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3. 2007年,《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参编),中国电力出版社4. 2003年,《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副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生年月: 1962.9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E-mail:wbq@
个人简介:从事控制理论及应用、计算机应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0多年。参加国家级、部省级项目多次。曾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国际会议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研究方向:安全技术防范、电气安全、系统集成。
&&&韩雪峰,男,1972年6月生,中共党员,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在读,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主任,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安监总局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技术专家;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师、安全评价师高级考评员、江苏省消防协会理事、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安全标准化考评审核员,《城市轨道交通》(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评阅专家。2004年12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工业过程风险评价技术、清洁能源(风电机组)火灾演变及机理、烟气控制技术及安全标准化体系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讲“安全管理学”、“电气安全”、“工业通风及除尘”、“灭火技术及装备”、“防排烟工程”、“安全法规”、“消防法规”、“安全工程实验”、“消防工程实验”等专业课程。作为主要合作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工过程装置连锁事故风险评价及其控制研究”(编号)”、参与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制订、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和江苏省、南京市消防部门组织的“南京市古建筑消防保护和非破坏性改造方案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重大危险源三维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等消防和安全方向的课题,获得省级和校级奖励十余项。联系电话:,025-(传真)&&& 邮箱:
近年来主要的学术论文、著作、获奖:(1)朱云,韩雪峰.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已录用)(2)韩雪峰等.消防工程概预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已签出版合同)(3)韩雪峰等.阻燃材料及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已签出版合同)(4)参编:火灾风险评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主编和参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系列教材《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二级、三级),北京:劳动保障出版社,2008(6)主编、参编、修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系列教材《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二级、三级),北京:劳动保障出版社,2010(7)韩雪峰. 工大奖教金,南京工业大学,2010年(8)韩雪峰. 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 教育部,2009年(9)韩雪峰.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10)韩雪峰. 江苏省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2009年(11)主要参与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复杂性研究,(12)主要参与《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项目,年 (13)蒋军成,韩雪峰.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工业大学,2009年(14)蒋军成,韩雪峰.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工业大学,2008年(15)韩雪峰. 室内消火栓密封失效分析及泄漏模型,安全,):9-11(16)韩雪峰. 实际烟气生成量计算方法的商榷,自然灾害学报,):145-147(17)韩雪峰. “消防法规”课程教学体系探讨,煤炭高等教育,):124(18)韩雪峰.粘结片生产废气处理安全技术,科学时代,(19)韩雪峰.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教育探索,2007,8.(20)陈卫东,韩雪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复杂性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21)韩雪峰,王华.消防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优秀团队,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22)韩雪峰. 消防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23)韩雪峰,董金善.一种基于快速模板匹配的安全监控门禁系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3-96
主要安全技术服务、横向科研项目:(1)上海宝钢化工区域生产线火灾演变及火势发展节点关键参数或影响因素研究;(2)轧钢生产线地下电缆隧道内轧制轨道控制箱运行状态下的热成像检查方法;(3)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生产风力机组整流罩多相可燃物燃烧演变及防灭火控制系统研究;(4)苏州工业园区驳岸工程天然气管道保护方案评估;(5)南京扬子石化有限公司现状评价报告、苏州板硝子有限公司验收评价、江苏兴化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可行性研究及预评价等30余项安全评价、可行性研究项目;(6)中海沥青(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中石化华扬液碳有限公司、江苏湛蓝科技有限公司(香港上市)等20余项安全标准化咨询、考评项目;(7)扬子石化、中石化、江苏金铺集团、江苏德邦集团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专项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培训。
&& 陶 刚,男,1971生,硕士, 副教授,城建学院安全工程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会员,电 话: 025-, E-mail: taogang@
主要研究方向:&& 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安全控制技术、重大危险源监控软硬件开发与应用、化工过程灾变及控制、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工业安全材料研究与开发等。
教学情况:已从事的教学课程包括:化学安全工程学、化工工艺学、化工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工业卫生、化工过程安全、典型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等;指导学生相关课程设计、专业实验、下厂实习、毕业设计等;指导研究生。多次受省安监部门邀请,讲授注册安全工程师及安全评价师培训课程。
工作经历:97.8 中石化南京化工厂工艺员02.2 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2002.3~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教师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1.苯胺生产过程的危险分析与安全对策,现代化工,2001, 21(5) (EI收录,中文核心)2.拱顶罐改为浮顶罐安全性分析,石油化工设备,)3.含氧氢气钢瓶释放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处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4.塑料着色剂的性能及应用,塑料科技,)(中文核心) 5.立式离心铸造机试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及安全对策,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EI收录,中文核心)6. Performance study of new adsorbent for solid desiccant cooling, ENERGY,-4) (SCI收录,EI收录)7. Environmentally benign working pairs for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ENERGY, -4) (SCI收录,EI收录)8.Furnace Tube Failures Induced by Incidental Working Defect,Information(Japan), )
出版书目:1.《化工工艺及安全》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4.5,第二作者2.《化工安全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4.5,第三作者3.《安全工程与科学导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4.5,第三作者
获奖情况:1. 化学化工安全工程教学理论体系与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获2000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 工业过程火灾爆炸灾害模式与分析鉴定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获200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 固体吸附制冷用高效吸附剂研制,江苏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0024. 2006届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南京工业大学,2006
科研项目:1. 某火车站货运列车燃烧事故的现场处理及原因分析20012. 固体吸附制冷用高效吸附剂研制,江苏省应用基础基金 20023. 中石化某油库技术改造安全论证 20034. 某市氢气钢瓶爆炸重大事故的原因分析,对残余爆炸现场的清理,剩余危险钢瓶的安全处理 20045. 参与江苏省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20046. 罗盖特(中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35,000t/a山梨醇项目验收评价 20067. 空气化工产品(南京)特种胺项目设立安全评价 20078. 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承担子课题,在研
&& 王志荣,男,出生年月:1977年1月,最终学历:博士,职务: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安全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安全评价中心主任,技术职称:教授,社会兼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会员,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南京市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江苏省核安全协会理事,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和安全标准化考评员,电 话: 025-,E-mail:wangzr@
个人简介:&&& 王志荣,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火灾与爆炸事故防治技术、城市与工业安全等。已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0余篇。《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Energy and Building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作为第二完成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国家软件版权注册3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2部。2008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0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2012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2年至2013年赴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做访问学者。主持完成了江苏省40余项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规划与评价、20余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和30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的技术调查分析工作,先后担任10余家大中型企业安全顾问或技术专家。
主持或参与项目情况: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构尺寸对连通装置甲烷―空气混合物燃爆特性的影响”(No. ,主持)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通装置气体泄爆机理及其安全设计方法研究”(No. ,主持)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化工容器管道系统气体爆炸动力学机理研究”(06kjB620038,主持)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限空间危险性气体泄漏扩散过程及其动力学机理研究”( BK2007587,主持)5.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基于几何效应的球形容器与管道甲烷爆炸强度预测模型”(11KJA620001,主持)6.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设备安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7.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化工装置系统气体爆炸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主持)8. 首批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资助(主持)9.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基于GIS、实时气象信息的危化品泄漏扩散事故模拟与应急辅助决策支持技术研究(2006BAK01B03,参与)10.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典型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物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No. 2007BAK22B04,参与)11. 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可燃及毒性气体泄漏扩散灾害模拟研究”(参与)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化工装置爆炸灾害模拟评价及防灾决策系统研究“(BQ98029,参与)1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典型半间歇式反应器热失控及其控制研究”(参与)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池火灾动力学演化及其环境下储罐系统热响应行为研究”(No. ,参与)15. 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城市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及分级技术研究”(参与)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硫油品储罐自燃火灾机理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No. ,参与)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典型化工过程灾害性事故预测与防治技术基础研究“(No.,参与)
科研获奖:1. 2004年,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技术及软件系统,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排名第4)2. 2004年,化工过程爆炸灾害理论模型及防灾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排名第3)3. 2007年,基于GIS的城市区域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排名第2)4. 2009年,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排名第2)5. 2009年,城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分析技术与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排名第2)6. 2009年,化工装置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及工程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7. 2010年,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第一届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8. 2011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9. 2011年,化工过程安全监测预警与事故应急处置技术及工程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10. 2011年,城市工业危险源应急管理软硬件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11.2012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教学获奖:1. 2010年,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第一届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排名第1)2. 2011年,安全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探索,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3. 2011年,《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2)4. 2011年,被评为2011届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南京工业大学(排名第1)5. 2011年,被评为南京工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排名第1)
出国访问(研修):2012年~2013年,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访问学者
指导学生项目或获奖:1. 2007年指导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优秀团队毕业论文1篇2. 2008年指导校第四届本科生学术科技论坛优秀论文1篇3. 2009年指导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篇4. 2010年和2011年指导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各1项5. 2011年和2012年指导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各1项6. 2011年指导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篇7. 2010年2名硕士获安元奖学金分获一等和二等奖学金8. 2010年1名硕士华益奖学金三等奖9. 2011年2名硕士获安元奖学金二等奖学金10. 2011年1名硕士获中圣奖学金三等奖学金11. 2012年2名硕士获中圣奖学金分获一等和二等奖学金12. 2012年2名硕士获安元奖学金分获特等和一等奖学金13. 2013年2名硕士国家奖学金14. 2013年1名硕士优秀毕业生15. 2013年1名硕士优秀硕士论文
所获荣誉:1. 2008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 2010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3. 2010年入选南京工业大学“工大才俊”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4. 2010年荣获南京工业大学“工大精英九思奖”5. 2010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化工过程安全”培养对象学术骨干6. 2012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专利/软件著作权证书:1. 2007年,发明专利,消防安全多功能实验系统,专利号: (排名第4)2. 2007年,发明专利,多功能气体爆炸实验系统,专利号: ;(排名第2)3. 2007年,实用新型专利,消防安全多功能风洞综合实验装置,专利号:ZL.X(排名第4);4. 2007年,实用新型专利,多功能气体爆炸实验装置,专利号:ZL.9(排名第2)5. 2007年,基于GIS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软件登记号No.(排名第2)6. 2008年,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软件,软件登记号No.(排名第3)7. 2010年,池火灾及其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热响应模拟分析软件,软件登记号No.(排名第2)8. 2010年,实用新型专利,非标状态下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系统,专利号:.X(排名第2)9. 2010年,发明专利,非标状态下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系统,专利号: .X(排名第2)10. 2010年,实用新型专利,带有泄爆口的薄壁气体爆炸实验装置,专利号:.6(排名第1)11. 2013年,实用新型专利,气体爆炸特性尺寸效应的测试系统,专利号:ZL..5(排名第1)12. 2013年,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燃气体泄爆伤害效应测试装置,专利号:ZL..3(排名第1)
(主)参编教材专著:1. 2009年,《工业特种设备安全》(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 2009年,《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参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 2012年,《安全工程学原理》(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代表性论文(SCI/EI/ISTP收录):1. Zhirong Wang, Yuanyuan Hu, Juncheng Jiang.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leaking and disp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indoor under ventilation condition[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3(66), 461-4662.& Z. R. Wang, M.Y. Pan, J.C. Ji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as explosion in single vessel and connected vessels[J].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13, in press3. Cui Yiqing, Wang Zhirong, Jiang Juncheng, Liu Xinyong. Size Effect on explosion intensity of methane-air mixture in spherical vessels and pipes[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2 (Corresponding author)4. Zhou Can, Wang Zhirong, Qian Hailin, Jiang Juncheng. Effect of length of pipes on explosion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of methane and air mixture in connected vessels[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2 (Corresponding author)5. Wang Zhirong, Jiang Juncheng, Qian Hailin & Zhu Bo-li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oxidation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iron fulfide [A].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cience Press, 76. Moyu Pan, Zhirong Wang. Effects on external pressure caused by venting of a confined explosio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afety Engineering. Volume , 59-62 (Corresponding author)7. 钱海林, 王志荣, 蒋军成, 宋明琪. N2/CO2混合气体对甲烷爆炸的影响[J]. 爆炸与冲击, ): 445-448 (通讯作者)8. 王志荣, 周超, 师喜林, 蒋军成. 连通容器内预混气体泄爆过程的实验研究[J]. 化工学报, ): 287-2919. 王志荣, 蒋军成, 周超. 连通装置气体爆炸特性实验[J]. 爆炸与冲击, ): 69-7410. Wang Zhirong, Yuan Ying & Jiang Junche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gas explosion venting of premixed gases in linked vessels [A].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cience Press, -121311. 王志荣, 蒋军成, 郑杨艳. 连通容器气体爆炸流场的CFD研究[J]. 化工学报, ): 854-86112. 王志荣, 蒋军成, 郑杨艳. 连通容器气体爆炸过程的数值分析[J]. 化学工程, ): 13-1613. Wang Zhirong, Jia Xi, Jiang Junche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oil storage tank fire[A].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cience Press, 514. 王志荣, 蒋军成. 管状容器气体燃爆泄放过程的数值模拟. 天然气工业, ): 122-12415. 王志荣, 蒋军成. 预测管道中气体爆炸超压的改进ME法. 化工学报, ): 16. Wang Zhirong, Jiang Junche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 deflagration and venting in cylindrical vessel.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128617. 崔益清, 王志荣, 蒋军成. 球形容器与管道内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强度的尺寸效应[J]. 化工学报, ): 204-209(通讯作者)18. 王志荣, 蒋军成, 王三明.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化工过程灾害模拟评价系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75-79
&&& 王三明,男,1977年11月生,硕士,兼职教授,电 话: 025-,E-mail:,sanming@.cn研究方向:研究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保应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研发。
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典型化工过程灾害性事故预测与防治技术基础研究(No.)”。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化工装置爆炸灾害模拟评价及防灾决策系统研究(BQ98029)”。3、南京市科技人才创新产业资金项目“安元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软件 V2.0”。4、国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城市重大工业危险源评价与监测关键技术研究(-01)”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危险化学品事故监控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2006BAK01B02-03)”6、江苏省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BE2008605)”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典型煤化工产业集聚区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06A4)。
科技成果:1、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软件(鉴定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鉴定结果:国内领先水平)。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鉴定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鉴定结果:国际先进水平)。3、石化工业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救援系统(鉴定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鉴定结果:国内领先水平)。4、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系统(鉴定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鉴定结果:国内领先水平)。
获奖情况:1、2004年,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技术及软件系统,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2004年,化工过程爆炸灾害理论模型及防灾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3、2006年,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与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2006年,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软件,江苏省优秀软件产品奖,江苏省信息产业厅5、2008年,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6、2008年,江苏省知识青年创业典型,江苏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江苏省委。7、2008年,南京市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南京市科技局、共青团南京市委。8、2010年,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与安全监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代表论文:1、Wang Sanming, Jiang Juncheng.Hazards Evaluation of Major Explosion Acciden,《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优化BP神经网络的C++实现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系统安全评价,《工业安全与防尘》。4、化工过程防灾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实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5、液化石油气罐区的危险性定量模拟评价技术及其事故预防,《南京化工大学学报》。6、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机理及相关计算理论模型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7、重大工艺爆炸事故严重度评价,《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兼职: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专家、中国煤炭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 特邀专家等。
潘勇,男,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副教授,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电话:025-,E-mail: , 。
社会兼职: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级安全评价师,国家安全标准化考评员。
学术兼职: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合作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会员。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3 IF:1.730)客座编辑,J Hazard Mater, Ind Eng Chem Res, AIChE J等16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个人简介:&&& 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在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攻读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安全工程系任教至今,201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进行合作研究。2014年5月起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进行访问学者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化工过程安全等。近五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及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J Hazard Mater, Ind Eng Chem Res和AIChE J等国外权威期刊发表和录用SCI收录论文15篇,EI收录论文10篇,SCI他引182次,SCI单篇最高被引48次;出版学术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2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获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2014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入选“化工过程安全”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入选“化工过程重大事故防控”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先后入选“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留学计划”以及“江苏省首批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主持完成了中石化金陵石化分公司、南京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江苏省30余项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评价及风险评估、10余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和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的技术调查分析工作,完成了国家电网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及风险评估体系研究,担任南京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安全顾问或技术专家。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情况:[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有机混合物燃爆特性的实验及理论预测研究”(No. ,主持)[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活性化学物质自反应危险性的构效关系及预测模型研究”(No. BK2010554,主持)[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石油馏分热化学性质及燃烧性能的构效关系及爆震燃烧机理研究”(No. 12KJA620001,主持)[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多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构效关系及爆炸联合作用机制研究”(No. ,主持)[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多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实验及理论预测研究”(No. ,主持)[6]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有机物燃烧极限的理论研究”(No. HZ2009-KF07,主持)[7]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非金属纳米粉尘燃爆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No. HCSC201305,主持)[8]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实验及理论预测研究”(No. 1002018C,主持)[9] 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委托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直属装备制造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主持)[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委托项目“新型煤层气抑爆材料的防爆、隔爆性能安全评价”(主持)[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有机物定量结构―燃爆特性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No. ,参与)[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硝基类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构效关系及预测模型研究”(No. BK2009360,参与)[1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项目“有机物危险特性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No. ,参与)[14]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典型半间歇式反应器热失控及其控制研究” (No. 10KJA620013,参与)[15] 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城市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及分级技术研究” (参与)
获奖情况:科研获奖[1] 2012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务院(排名第5);[2] 2011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排名第5);[3] 2011年,化工过程安全监测预警与事故应急处置技术及工程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排名第5);[4] 2009年,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排名第8);[5] 2009年,化工装置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及工程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排名第8);[6] 2011年,南京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南京市科协教育部(排名第1);[7] 2009年,南京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南京市科协教育部(排名第1)。个人荣誉[1] 2011年,有机物定量结构-燃爆特性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国家教育部;[2] 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3] 2014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4] 2012年,工大精英九思奖,南京工业大学;[5] 2013年,工大集团奖教金奖,南京工业大学;[6] 2012年,校优秀班主任,南京工业大学。指导学生项目或获奖[1] 2011年,指导本科生获江苏省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2] 2014年,指导本科生获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级推荐项目)1项;[3] 2014年,指导研究生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4] 2013年,指导本科生获校第九届本科生学术科技论坛优秀作品一等奖;[5] 2011年和2014年,指导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篇;
知识产权情况:发明专利[1] 2008年,发明专利,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有机化合物燃爆特性预测方法,授权号:ZL .X(排名第2);[2] 2008年,发明专利,基于遗传算法的有机化合物燃爆特性预测方法,授权号:ZL .4(排名第2);[3] 2011年,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多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方法,公开号:CNA(排名第2);[4] 2012年,发明专利,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有机混合物燃爆特性预测方法,公开号:CNA(排名第2);[5] 2012年,发明专利,一种确定自反应性化学物质热危险性的方法,公开号:CNA(排名第2)。软件著作权[1] 2012年,软件著作权,含能材料感度查询与预测系统软件,登记号:V1.0 (排名第2);[2] 2014年,软件著作权,化学品危险特性查询与预测系统软件V1.0,登记号:(排名第2)。
发表论著情况:教材与专著[1] 蒋军成,潘勇.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危险特性.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 蒋军成,潘勇. 化工安全设计.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5(拟)。代表性论文(10篇)[1] Pan Y, Jiang J C, Wang R. A novel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flash points of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 Fire and Materials, ): 130&#. (IF: 1.196)[2] Pan Y, Jiang J C, Zhang Y Y. Predicting the Net Heat of Combustion of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 1;13281. (IF: 1.758 )[3] Pan Y, Jiang J C, Ding X Y, Wang R, Jiang J J. Prediction of flam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ure hydrocarbon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 AIChE Journal, ): 690-701. (IF: 1.955 )[4] Pan Y, Jiang J C, Wang R, Cao H Y, Cui Y. Predicting the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s of organic compound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3): . (IF: 4.144)[5] Pan Y, Jiang J C, Wang R, Cao H Y, Cui Y. Prediction of the upper flammability limits of organic compound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64-5069. (IF: 1.758 )[6] Pan Y, Jiang J C, Wang R, Cao H Y, Cui Y. A novel QSPR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lower flammability limits of organic compound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3): 962-969. (IF: 4.144)[7] Pan Y, Jiang J C, Wang R, Cao H Y. Advantages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n QSPR studies for predicting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s of organic compounds.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 169-178. (IF: 2.111)[8] Pan Y, Jiang J C, Wang R, Cao H Y, Zhao J B. Prediction of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s of hydrocarbons by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atom-type electrotopological state indic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3): 510-517. (IF: 4.144)[9] Pan Y, Jiang J C, Wang R, Cao H Y, Zhao J B. Quantitative structureCproperty relationship studies for predicting flash points of organic compounds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QSAR & Combinatorial Science, ): . (IF: 3.027)[10] Pan Y, Jiang J C, Wang Z R. Quantitative structureCproperty relationship studies for predicting flash points of alkanes using group bond contribution method with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 424-430. (IF: 4.144)
&&& 张村峰,男,1978年3月生。博士,副教授。Email:。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全工程系就读本科, 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7月开始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参加工作,2008年3月调往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建筑火灾风险评价和特殊环境中的火灾成灾机理。先后参与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工业事故与大城市火灾防范及应急技术研究”子专题“中庭式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06)、973项目“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子课题“火灾烟气运动及有害组分迁移规律”()和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多参数耦合的火灾动力学演化与突变研究”(),2005年赴香港参加香港理工大学合作项目“水幕对热辐射衰减和烟气运动抑制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安全与火灾领域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多次在火灾科学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上做会场报告。曾担任《燃烧科学与技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和《火灾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承担和参与的课题:
&&& 科研项目、
火灾烟气与消防系统的动力学耦合作用研究(JB0603)
福建省教育厅
水喷淋与烟控系统作用下火灾烟气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研究
福州大学人才基金
火灾中风幕和水幕的作用机理与耦合作用研究
校引进人才基金
风幕和水幕在火灾防治中的作用机理及其耦合作用研究(2008UIS001)
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城市埋地燃气管线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10-16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喷淋作用后连通空间火灾烟气运动的动力学特征(bsbe2010-10)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喷淋作用后连通空间火灾烟气运动的动力学特征(HZ2010-KF08)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典型农村住宅烟气流动规律和火灾防治技术实验(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4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 C. F. Zhang, W. K. Chow, R. Huo, W. Zhong and Y. Z. Li.&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tability of smoke. 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 Vol. 23:pp.196-216, 2010. SCI(IDS:611BK)EI:63[2] 张村峰,李元洲,霍然,王浩波. 水喷淋作用下烟气层稳定性的判据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Vol.36, 2006. EI:76[3] 李开源,张村峰,李思成等. 喷淋烟气层的积分稳定判据与实验验证. 燃烧科学与技术, Vol.14, No.1, 2008. EI:73[4] 张村峰,李元洲, 霍然. 喷淋作用下自然排烟的效率研究. 燃烧科学与技术,Vol.15 (5), 2009.[5] 张村峰,霍然,李元洲. 水喷淋对热烟气冷却效应的模拟技术,安全与环境学报,Vol. 6 (4), 2006.[6] 张村峰,潘旭海,韩雪峰等. 《火灾动力学》双语教学探索. 22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黄山,2010. ISTP收录
&&& 尤飞,男,1976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矿业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南京工业大学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中国消防协会会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安徽省热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2年“第九届亚澳火灾国际会议”Fire Chemistry部分Session Chair、南京工业大阿雪菁英人才学校菁英班导师。2008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特殊条件下火灾演变机理及其关键防控技术(公共安全事故消抑材料的设计及应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安全与火灾领域重要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4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计4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3篇,中文核心期刊15篇);曾多次在火灾科学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上做会场报告;主编和参编教材及著作6本;担任《Building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燃烧科学与技术》、《科学通报》、《建筑材料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和《火灾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获博士学位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以及企业横向合作等20余项课题;针对危化品企业和工贸企业负责和参与二级和三级安全标准化建设数近20项以上;获各级科技奖励10余项,科技成果鉴定1项;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高级热能工程师、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评员等5项职业资质。
研究兴趣和方向&&& ♠ 特殊条件下火灾演变机理及其关键防控技术&&& ♠ 公共安全事故消抑材料的设计及其应用&&& ♠ 热危害、火灾风险性、热能效益评估
受教育经历8/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学博士4/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学硕士9/7,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2011/1-至今,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0/12,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讲师7/12,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学系,助理研究员5/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研究员
国内外学术兼职担任《安防技术》编委、《中国交通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库》专家以及《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Building and Environment》、《燃烧科学与技术》、《科学通报》、《建筑材料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和《火灾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曾任2012年“第九届亚澳火灾国际会议”Fire Chemistry部分Session Chair;现为安徽省热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消防协会会员、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消防协会会员、常熟江南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总工和典伊(上海)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讲授课程承担建筑消防与防灾、阻燃材料与技术、火灾风险评估、事故调查与分析、消防管理学、性能化防火设计、消防专业导学、特种消防技术、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职业安全卫生、安全评价、化工安全设计、科技英语写作等十数门课程;本科生13门,研究生3门。
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1. 山火引发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的特性及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负责人)2. 多孔环境下阴燃向明火突变的机理和制约因素的多尺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负责人)3. 电子电器废弃物热解焚烧特性及处理工艺研究,江苏省环保厅(批准号:201116),(第二负责人)4.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古建筑木构件新型化学保护技术的研究,江苏省人事厅(批准号:1001019B),(负责人)5.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典型相态可燃物耦合着火和传播机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负责人)6. 煤炭自燃建立、传播及向明火转化的特性和机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负责人)7.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涤棉复合型织物的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负责人)8. 山火引发输电线路跳闸的研究,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委托合作项目(南工合)号),(负责人)9. 简易灭火器性能检测和新型灭火剂成分分析,典伊安防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委托合作项目(南工合)号),(负责人)10. 煤质粉末活性炭使用和储存安全现状评价,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委托合作项目(南工合)号),(负责人)11. 安全工程专业(消防工程方向)“三元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安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程项目),南京工业大学,(负责人)
历年来参与科研项目1.结构尺寸对连通装置甲烷-空气混合物燃爆特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主要成员)2. 连通装置气体泄爆机理及其安全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主要成员)3. 有机混合物燃爆特性的实验及理论预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主要成员)4. 基于安全性等价概念的水喷淋作用下防火钢构件实际耐火时间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主要成员)5. 阻燃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特性及其潜在火灾危险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主要成员)6. 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高原古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主要成员)7. 多面寡聚倍半硅氧烷(POSS)/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及阻燃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主要成员)8. 科技部973项目“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No. )子课题“可燃物热解动力学和着火特性”,(主要成员)9.科技部973项目“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No. )子课题“高效清洁阻燃新技术原理”,(主要成员)10. 硅烷交联聚烯烃无卤阻燃材料的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重要成员)11. 清洁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主要成员)12.电缆火灾的危害及其防治,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合作项目,(主要成员)13.清洁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高水平大学项目,(主要成员)14.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会议厅火灾危险性评估研究,(主要成员)
近年来期刊和会议论文1 YOU Fei*, ZHANG Yun, CHEN Haixiang, ZHANG Linhe, ZHU Jiping, ZHOU Jianjun. Preliminary Studies on Flashovers of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Induced by Wildfires by Field Survey and Experimental Tests, Procedia Engineering, 7-562. 2 HU Shiqiang, YOU Fei*. The Effects of Oxygen Contents and Heating Rates on Characteristics of Pyrolysis Prior to Smoldering of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Procedia Engineering, 5-151.3 DONG Qing, YOU Fei*, HU Shiqiang. Investigation of Fire Protection Status for Nanjing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Future Management Measures, 20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re Science and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 The 6th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based Fire Code, Nov. 16-17, Wuhan, China. 4 SHAO Yue, YOU Fei*.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Flour Powder, Proceedings of 1st China International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Symposium & 1st CCPS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Process Safety, Sep. 4-5, Qingdao, China. 5 You Fei*, Zhang Lin, Zhou Jianjun, T.T. Chow,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pyrolysis of materials with volatile residue layer,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 770-779 (SCI: 118EP; EI: )6 John Z. Lin, T. T. Chow, You Fei*, Zhou Jianjun, Zou Yanghui, A Partial Differential Model for the Pyrolysis of Materials with Moveable Residual Layer, 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83(SCI: 923BD;EI: )7 YOU Fei*, ZHOU Jianjun, ZOU Yanghui, LI Peide, Lin John Z., Chow. T. T., Preliminary Real-scale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Cable Fires in Plenum,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 465-484 (SCI: 744ND;EI: )8 YOU Fei*, ZHOU Jianjun, ZHANG Lin, Full-Scale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Potential Fire Hazards Of Cables In Ceiling Plenum Spaces, Proceedings of the Fire and Materials 2009 Conference,San Francisico, USA, -99 尤飞*,胡源. 金属面EPS泡沫夹芯板的对火反应特性和火蔓延特性,燃烧科学与技术,2012,(3):228-236(EI:83)10 尤飞*,胡源. 防火分隔对金属面EPS泡沫夹芯板对火反应特性和火蔓延特性的影响,第二届全国建筑外墙保温工程防火安全技术研讨会,浙江杭州,-1812 YOU Fei*, ZHU Shunbing, HAN Xuefeng. Analysis and Flame Retarding Design of Combustibles in Nanjing Typical Historical Buildings, Procedia Engineering, 5-633 (EI :36)13 尤飞,陈海翔,张林鹤等. 木垛火导致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的模拟实验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2-197(EI:30)14 尤飞*,胡源. 典型金属盐氯化物对纯棉装饰织物阻燃效应的研究,2010年江苏消防论坛,江苏苏州,-815 尤飞*,胡源,胡爽,宋磊. 金属氧化物溶胶对棉质装饰织物的阻燃整理研究,2009年度火灾安全材料学术研讨会,安徽合肥,-1716 徐磊,韩雪峰,尤飞*,王佳鑫. 聚氨酯和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热解前后的结构特性研究,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2):118-12117 路长,彭磊,周建军,张林鹤,尤飞,王清安,聚氨酯泡沫材料阴燃的点燃过程,燃烧科学与技术,):487-49218 PENG Lei, LU Chang, ZHOU Jianjun, ZHANG Linhe, YOU Fei*, Smoldering Combustion of Horizontally Oriented Polyurethane Foam with Controlled Air Supply, Fire Safety Science-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ire Safety Science, ISNN , 419 吴振坤,颜东升,尤飞*,聚苯乙烯泡沫芯材的燃烧特性及其在火灾事故原因调查中的应用,火灾科学,):180-18420 YOU Fei, HU Yuan, SHI Hu, 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Textiles Applied in Tibet Ancient Buildings and Their Clean Flame Retarding Designs,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23 (5): 135-140, 2006 (EI: )21 尤飞*,蒋军成. 城市消防安全前沿技术及研究进展-新型主动和被动消防技术,消防科学与技术,):457-46122 尤飞*,蒋军成.城市消防安全前沿技术技术及进展-新型消防信息技术和防灭火技术,消防科学与技术,):851-85523 尤飞. 高校关于消防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普通高等教育土建、环境与安全类专业教学与研究 第2辑》(ISBN 978-111-40252-7),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近年来专著1 尤飞(主编:余明高,副主编:贾海林、胡祖祥). 矿井火灾防治(第五章 矿井外因火灾防治),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 尤飞(主编:余明高). 火灾风险评估(第三章 火灾风险评价基本方法及选择原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 胡源,宋磊,尤飞,钟茂华. 火灾化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 胡源,尤飞,宋磊. 聚合物材料火灾危险性分析与评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 尤飞,周建军,蒋军成. 阴燃致灾机理及其防治,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6 尤飞,蒋军成. 纳米安全学导论,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
近年来专利1 张云*, 张林鹤, 陈海翔, 樊灵孟, 尤飞, 赖江, 全浩, 朱霁平, 周建军. 一种模拟森林火灾引发高压输电线路闪络放电的实验装置,2011. 11,中国,2 张云*, 张林鹤, 陈海翔, 樊灵孟, 尤飞, 赖江, 全浩, 朱霁平, 周建军. 一种模拟森林火灾引发高压输电线路闪络放电的实验装置,2011. 8,中国,3 尤飞. 一种阴燃转明火实验装置,2012.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4 尤飞. 一种阴燃转明火实验装置,2012.3,中国,.X(发明专利)
近年来奖励1 张云、丘东锋、尤飞、樊灵孟、徐光斌、陈海翔、赖江、全浩、朱霁平、杨流智、潘龙斌、周建军、谭锦鹏、何跃、张林鹤,山火引发输电线路跳闸的研究,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2011年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一等奖,20112 张云、丘东锋、尤飞、樊灵孟、徐光斌、陈海翔、赖江、全浩、朱霁平、杨流智、潘龙斌、周建军、谭锦鹏、何跃、张林鹤,山火引发输电线路跳闸的研究,中国南方电网,2011年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二等奖,20113 尤飞. 南京工业大学工大集团奖教金,20124 尤飞. 2012年度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新材料技术),20125 尤飞. 南京工业大阿雪菁英人才学校菁英班导师,20136 尤飞. 中文核心期刊《消防科学与技术》编辑部,2010年度优秀作者,20117 尤飞. 南京工业大学年度教师优秀奖,2010 8 尤飞. 南京工业大学年度教师优秀奖,2013
&&& 张明广,男,1981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江苏省安全生产专家,江苏省城市应急协会兼职研究员,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Jouran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afety Science》、《化学工程》等期刊审稿专家。电话:025-,Email:&
主要研究方向:化工过程本质安全理论及技术;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及定量风险评价控制技术;工业危险源应急管理软硬件技术;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主持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研究工作。受政府委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开发了南京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和昆山市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系统目前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主持完成了南京大全变压器有限公司,南京海信电器公司、中石化南京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60余项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规划与评价,并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的安全技术顾问。&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 “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工过程装置连锁事故风险评价及其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主持)2.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动态分析模型及优化技术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BK2012824,主持)3.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BE2008605,共同主持)4. “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工过程装置连锁事故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基础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基金项目(主持)5. “《化工过程安全》课程建设”安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教学该改革与建设工程项目(主持)6.“Domino effect:industrial Hazard,Vulnerability & Risk”,2012中法合作“徐光启”项目(主要完成人)7.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基于GIS、实时气象信息的危化品泄漏扩散事故模拟与应急辅助决策支持技术研究”,(编号2006BAK01B03,主要完成人) 8. 南京市安监局委托项目“南京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人)9.昆山市政府委托项目“昆山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参与者)10. “江苏省“十二五”风险评估和检测预警体系建设对策研究”,江苏省应急管理课题研究项目(主要完成人)&
获奖情况:1、2012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62、2011年,“城市工业危险源应急管理软硬件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3、2011年,“化工过程安全监测预警与事故应急处置技术及工程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64、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工大集团奖教金”。5、2011年,“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应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9.6、2009年,南京工业大学第五届本科生科技论坛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7、2009年,“化工装置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及工程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6。8、2008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年会会议论文优秀论文奖。9、 2007年,“基于GIS的城市区域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6。知识产权:1.2007年,基于GIS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软件登记No.2.2010年,基于多技术集成的交互式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软件V1.0,软件登记号No..&
代表性论文:[1] Zhang Mingguang, Jiang Juncheng. An improved probit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domino effect to chemical continuous processing equipment caused by overpressur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3):280-286.(SCI)[2] ZHANG Mingguang, JIANG Juncheng. Evaluation on Rationality of Distribu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in Urban Area[A].HUANG Ping,WANG Yajun, LI Shengcai,etal.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Ⅵ),PartA[C]. Beijing:Science Press,[3] CHEN Yinting, ZHANG Mingguang, GUO Peijieb, JIANG Junchen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omino effects statistic[J]. Procedia Engineering, ): 152 C 158.[4] Sun D L, Jiang J C, Zhang M G, Wang Z R, Huang G T, Qiao J J. Parametric approach of the domino effect for structural fragments[J].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4-126. (SCI)[5] Sun D L, Jiang J C, Zhang M G, Wang Z R. Study on Impact Probability between Fragments from Spherical Vessel Explosion and Cylindrical Tank[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164-169[6] Sun D L, Jiang J C, Zhang M G, Wang Z R. Investigation on Impact Probability between Fragments from Horizontal Cylindrical Vessel Explosion and Spherical Objective[A]. LI Shengcai, WANG Weiye, AN Ying.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VIII. PART A[C]. Beijing: Science Press, -1302.(ISTP)[7] Sun Dongliang, Huang Guangtuan, Jiang Juncheng, Zhang Mingguang, Wang Zhirong.Influence ofthe Protective Layer of Improved Polycarbonate on Domino Effect Risk Caused by Fragments, Research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 : 39-45(SCI )[8] 张明广, 蒋军成, 张巍. 基于组件式GIS的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5-28[9] 张明广, 蒋军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34[10] 张明广, 蒋军成,虞汉华.城市重大危险源分布合理性评价技术研究.第一次全国工程风险分析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 南京, 5[11] 张明广,蒋军成,潘旭海.基于GIS的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J].天然气工业,):115-117[12] 张明广, 蒋军成. 基于三维GIS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系统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93-97 .(EI)[13] 张明广, 蒋军成. 连锁效应下化工装置定量风险分析初选方法[J].化学工程, ):69-73.(EI)[14] 张明广,蒋军成. 基于GIS、实时气象信息的毒害性气体泄漏扩散模拟技术[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28.[15] 张明广, 蒋军成,孙东亮,叶君乐. 基于风险的化工企业安全监控系统布局研究 [J].工业安全与环保, ):49-51.[16] 张巍, 蒋军成, 张明广等. 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与分级技术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 ):105-108.[17] 赵雪娥, 蒋军成, 张明广. 自然环境条件下硫化铁自燃的影响因素[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68-71.[18]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王志荣. 隔板与保护层对球罐爆炸碎片连锁破坏概率的影响[J]. 化工学报,2011,62(S1):208-214.(EI)[19]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王志荣.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卧罐爆炸碎片数量概率分布[J]. 化工学报,2011,62(S1):219-224.(EI)[20]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王志荣. 圆柱罐爆炸碎片抛射的撞击概率分析[A]. 蒋军成,潘旭海. 2010年全国安全科学及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江苏省安全科学及技术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1]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基于随机抽样推测法的LPG储槽两次爆炸事故的模型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2-25.(中文核心)[22]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基于质量流率离散方法的液氨储罐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5-8.(中文核心)[23]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池火灾情况下可燃液体储罐孔洞泄漏量的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3-25.(中文核心)[24]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化工装置定量风险评价初选方法的改进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6-28,33.(中文核心)[25]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化工装置毒物泄漏事故后果评价体系的探讨[J]. 工业安全与环保,):53-55,45.(中文核心)[26]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固定顶LNG储罐蒸气云爆炸后果的随机抽样推测[J]. 工业安全与环保,):27-29.(中文核心)[27]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液氨储罐泄漏扩散模型的改进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7-29,40.(中文核心)&
著作: [1]张礼敬,张明广,主编. 压力容器安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 喻 源,男,博士,副研究员,学院党委书记。电话:025-,E-mail: 。
研究方向:过程工业安全技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主持完成江苏高校社科基金,空气化工产品(南京)气体有限公司安全条件论证,安全预评价以及重大危险源评价等项目。
代表性论文:[1]YU Yuan, JIANG Jun-Cheng, ZHANG Qing-Wu. Study on explosion in spherical vessel vented into dump vessel[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EI)[2] 喻源,蒋军成,张庆武.球形容器泄爆收容的实验研究[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EI)[3] 喻源,蒋军成,张庆武.球形容器在弯管条件下的泄爆收容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喻源.高校学生评教的逆向选择与对策[J]. 中国大学教学[5] YOU Mingwei, JIANG Juncheng,YU yuan.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 Explosion in Link[A]. LI Shengcai, WANG Weiye, AN Ying.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VIII.PART A[C]. Beijing:ScieneePress,83(ISTP)[6]尤明伟,喻源,蒋军成,王志荣.不同管长条件下连通容器预混气体爆炸实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EI)[7]尤明伟,喻源,蒋军成.内置障碍物连通容器内气体爆炸的火焰传播[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90-94[8]尤明伟,蒋军成,喻源,王志荣.不同管长条件下连通容器预混气体泄爆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EI)[9]尤明伟,蒋军成,喻源,王志荣.泄爆面积对连通容器预混气体泄爆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51-54(EI)
站内搜索:
南京工业大学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浏览效果1024
768 IE6.0 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