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素的蒿读什么音

蒿的意思_蒿组词_蒿字组词_怎么读_读音拼音是什么? - 汉辞网
在线查询蒿的意思,怎么组词,怎么读,蒿的读音,蒿的拼音是什么,在字典中的解释★★
五笔输入法:
基本解释: 前一篇: 后一篇:
蒿 hāo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气蒸出的样子。 消耗。
笔画数:13; 部首:艹; 笔顺编号:1
详细解释:
蒿 hāo 【名】 (形声。从H,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即青蒿〖celerywormwood〗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蒿子〖wormwood〗,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
蒿 hāo 【动】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vapor〗。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 用同“”〖pullout〗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红楼梦》 忧烦;忧虑不安〖worry〗。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
蒿菜 hāocài 〖weed〗泛指野草、杂草 蒿菜中侧听徐行。――《聊斋志异?促织》 蒿子 hāozi 〖wormwood〗常指叶呈羽状分裂、花小、气味特殊的草本植物 蒿子秆儿 hāozigǎnr 〖crowndaisy〗对用作蔬菜的茼蒿的嫩茎叶的称谓
相关词语、组词(蒿组词、蒿字组词、蒿怎么组词):
& 《新华字典》下载网址:&&
& 更多内容请查看【】。关于蒿怎么读、蒿字怎么读,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常用偏旁部首查字:
Copyright(C)2005 汉辞软件工作室&张新主 版权所有 电话: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蒿草_百度百科
[hāo cǎo]
蒿草,是植物,可,于配料。有很多种类。包括、草等。按照传统,每逢,的门楣上都要插上,据说能避邪驱瘟。艾蒿要用红布扎,有的人家还愿意加上一根,微风吹来,空气里清香四溢。
为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有臭气。茎直立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顼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茎基部及下部的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形,二至三回羽状深裂,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浅,两面被短
微毛;上部叶小,常一次羽状细裂。极多数,球形,直径1.5~2mm,有短梗,下垂,总苞球形,苞片2~3层,无毛,小花均为管状,黄色,边缘雌性,中央两性,均能结实。椭圆形,长约0.7mm,无毛。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1.生物学特性种子千粒重0.02— 0.048毫克,每克种子粒。种子萌发要
求光照或变温。在光照下,15℃—25℃时萌发,种子萌发率为99%;在15℃以下或30℃以上种子萌发率较低。2. 生育期3月上旬播种(10.5℃),7天出苗,12天长出第一对真叶。后40天生长加快,苗高18厘米;80天抽茎,39厘米时第一次出现分枝;6月中下旬进入第二次分枝。第一次分枝至现蕾需130天,170天后(8月初至9月底)开花,200天(9月底至10日上旬)果熟(15.7℃),260天(12月底)倒苗(5℃—8℃)。从播种至叶的收获172天,全生长周期265天。 3.根的生长为浅根植物,主根短,侧根发达,多而密集;根深8—16厘米,根幅20—26厘米。 4.分枝习性分枝的萌发力强,可达76—90个侧枝。从萌发至侧枝出现以前,主茎生长缓慢;5月下旬以前茎的增粗生长快;8月上旬至中旬,出现第二次抽茎高峰期;9月上旬进入期,生长停止。干叶重与青蒿素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 5.开花习性9月中旬为始花期,9月下旬为盛花期,9月下旬末为开花末期。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同一分枝由茎部向上开放,同一花序由外向内开放。花为管状花,外围均为雌花,中央为二性花。自花授粉率5%,为异花授粉植物。 6.抗逆性具有较强的生物竞争能力。在第一次分枝后生长快,对杂草以压倒的优势而形成以青蒿为主的植物群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干旱,抗水涝,抗疫病。
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分布较广,常野生于旷野、山坡、路边、河岸、宅旁。收获后的玉米地、油菜地或二荒地生长最多,熟土地次之,多年荒地较少。
1.气温 青蒿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恩施州中海拔地区生长的青蒿有效成分()含量较
高,北方的青蒿含量较低。含量较高的青蒿生长多分布于10.4℃—14.9℃、积温在4627.2℃— 5212.7℃的地带。种子萌发要求变温,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于恒温,在20℃—27.5℃,抽茎现蕾生长迅速,有效成分含量增长也快。   2.水分 抽茎至现蕾期,平均降水量最好为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最好为80%。在高温高湿度地带生长旺盛。   3.阳光 以温度30℃、光强有力勒、光周期性 12:12小时,最能促进青蒿早熟,有效成分高而稳定。在分枝至现蕾期的日照时数较长,为156.5— 169.4时/月,开花期光照时数为 185.3时/月。青蒿属短日照植物,要求年光照时数在1000小时左右,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光照时数过多或过少,青蒿虽能生长,但会导致青蒿素含量下降。   4.土壤 青蒿宜选向阳潮湿的冲积土或地质为二迭系的灰色厚层灰岩母质的紫红泥土。黄壤土生长的青蒿有效含量较低,不宜栽种。
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
是,为菊科艾属植物。株高40-150厘米以上,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光照要求充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产很多系列药品。青蒿素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治中暑、皮肤瘙痒、、和灭蚊等。全草入药,洗净鲜用或晒干制药。青蒿作物粗生易管,生长期短,投资少,收益快。现将其生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幼苗假植  应选择水源充足的田块,起厢种植。要求厢面宽1.2米,假植规格株行距为10-15厘米。假植后加强肥水管理。可用人粪尿或亩用复合肥5公斤冲粪水淋施,做到勤施薄施。大约假植18-20天左右(气温低时约需25-30天)当植株生长到10-15厘米时,即可移至大田种植。
二、本田准备  本田应选择水源有保证,能排能灌的田块。经深翻梨耙、碎土。每亩施腐熟农家肥或土杂肥斤,50-60斤作基肥。开沟起厢种植。起厢规格为:宽1.2米,沟宽0.4米,沟深0.2-0.5米,每厢种二行,株行距为0.8×0.8米。
三、适时移栽  当假植苗达到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移栽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淋足定根水。可合理密植,亩植1000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  移栽后应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排灌。可分三个阶段施肥。
第一阶段:移栽一个星期左右轻施复合肥或农家肥。亩用复合肥10-15斤或用0.3%的复合肥水淋施。第二阶段:移栽后15-20天,每亩开穴施复合肥35斤左右或腐熟农家肥,施肥后进行复土。第三阶段:移栽35-45天后亩施50斤复合肥或农家肥,结合培土。大田种植要防渍水,在雨季注重排除渍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水。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青蒿主要病害是。在多雨季节,如发生茎腐病,可用或防治。  (2)虫害:青蒿主要害虫有蚜虫,应在其迁飞扩散前喷药,亩用40%乐果或20%速灭丁或等喷雾防治。
六、适时收获  青蒿生长最旺盛期即花蕾期进行收获。选择晴天,砍倒主杆,在大田晒一天。第二天收起在晒场晒干,打落其子叶,子叶继续,符合收购要求即可销售。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兼有解暑,截虐之功。
1、解暑:可治外感暑热,发热烦渴。
2、截虐:主治疟疾引起的寒热往来。
3、凉血,退虚热:善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及温热病后期,热入阴分,夜热早凉者。
乙醚提取物、稀醇浸膏及青蒿素对鼠疟、猴疟、人疟均呈显著抗疟作用。提示,
青蒿素对疟原虫有直接杀灭作用。电镜观察证明,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无性体的,首先作用于食物色膜、表膜和,其次是核膜和。此外对核内染色体亦有影响。由于膜发生变化,阻断了疟原虫摄取营养的早期阶段,使疟原虫饥饿,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体外,使泡浆大量损失,内部结构瓦解而死亡。青蒿素对、恶性疟及抗氯喹地区恶性疟均有疗效高、退热及原虫转阴时间快的特点,尤其适于抢救凶险性疟疾,但复燃率高。此外,尚有抗血吸虫及钩端螺旋体作用。
内服:煎汤,6-15g,治疟疾可用20-40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浸绞汁饮;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地上部分含萜类:素(arteannuin),青蒿甲、乙、丙、丁、戊素,青蒿酸、蒿酸甲酯、青蒿醇,并含挥发油,油中主为蒿酮(artemisia ketone)、异青蒿酮、枯敬醛(cuminal)、1,8-桉油精、丁香烯等。
青篙素及其衍生物的: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给狗静脉注射青蒿酯6mg/kg,测得T1/2为0.45小时;肌肉注射蒿甲醚油剂10mg/kg和30mg/kg,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在给药后4.0、6.5小时,MRT值为7.0、9.2
小时,注射较口服利用度高,青蒿素比蒿甲醚在血中消除时间快,可能是药效低的原因之一。  药物进入机体,部分以游离形式到达靶部位发挥作用,相当一部分可与血浆蛋白结合。大、H-蒿甲醚后,测放射性在肝内含量最高,其次在小鼠为肾及肾上腺,为肺和肾上腺。从尿和粪中排出,尿中可分出4个转化物,即青蒿素、还原氢化青蒿素、五元环甲酮化合物、9,10-二氢化青蒿素,均无抗疟作用,提示青蒿素体内代谢转化是一失活过程,其结构特征是失去过氧桥。
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对鼠疟、猴疟和人疟均呈显著抗疟作用。体内试验表明,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而对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前期无效。青蒿素具有快速抑制原虫成熟的作用。蒿甲醚乳剂的抗疟效果优于还原青蒿素琥珀酸钠水剂,是治疗凶险型疟疾的理想剂型。青蒿琥酯2.5、5、10、15mg/kg,2次/天,连续3天,皮肤外搽,治疗猴疟均有不同程度疗效。5、10mg/kg,2次/天,连续10天,皮肤外搽即可使猴疟转阴。加入适量促透氮酮,可提高抗疟作用。脱羰青蒿素和碳杂脱羰青蒿素对体内的伯氏疟原虫K173株的ED50和ED90分别为12.6mg/kg和25.8mg/kg。体外试验表明,青蒿素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无性体的生长,有直接杀伤作用。青蒿素、蒿甲醚和氯喹对恶性疟原虫的IC50分别为75.2,29.4.和43.2nmol/L。青蒿素酯钠对恶性疟原虫6个分离株(包括抗氯喹株)有抑制作用。
青蒿水煎液对、卡他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作用,对金黄色球菌、、痢疾杆菌、结核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挥发油在0.25%浓度时,对所有有抑菌作用,在1%浓度时,对所有皮肤癣菌有杀菌作用。青蒿素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青蒿酯钠对金葡萄、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甲型和乙型副伤寒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青蒿中的谷甾醇和豆甾醇亦有抗病毒作用。
用制备的青蒿注射液,对百、白、破三联疫苗致热的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青蒿与组方,利用蒸馏法制备的青银注射液,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致热的家兔,有比单味青蒿注射液更为显著的退热效果,其降温特点迅速而持久,优于和安痛定液对照组。金银花与有协同解热作用。
.用足垫试验、、兔疫特异试验和等4项免疫指标观察青蒿素的免疫作用,发现青蒿素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青蒿素、蒿
甲醚有促进脾TS功能。肌肉注射蒿甲醚对Begle大外周血T、B、Tu及Tr淋巴细胞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亦明显降低正常血清IgG含量、增加脾脏重量。降低鸡红细胞致敏小鼠血清IgG含量。静脉注射青蒿素50-100mg/kg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50.2-53.1%)和吞噬指数(1.58-1.91)。青蒿素还可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细胞免疫作用。青蒿琥酯可促进Ts,抑制TE细胞产生,阻止白细胞介素及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兔心灌注表明,青蒿素可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冠脉流量。静脉注射有降血压作用,但不影响的升压反应,认为主要系对心脏的直接抑制所改。静脉注射20mg/kg青蒿素可抗乌头碱所致兔心律失常。
青蒿琥酯能显著缩短戊巴比妥睡眼时间。青蒿素对实验性矽肺有明显疗效。蒿甲醚对小鼠有辐射防护作用。
性味苦寒,但不伤脾胃。具有清热解暑,退虚热、湿热的功效。
青蒿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有明显的降温解热作用,还能帮助排汗。所以,夏日将青蒿水煎液作为清凉饮料,是防治中暑的良药。
每次用青蒿12克,加适量水煎后服用,热饮或放凉饮用均可。若加入、菊花、冰糖,则更是香甜可口的防暑佳品
研究人员将基因插入大肠杆菌中以合成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采用新老结合的方式,一种源自植物的名为青蒿素artemisinin的药物被用来有效地治疗抗药性疟疾。如果用从菊科类中提取的青蒿素来治疗疟疾,每一成人剂量的药约需1.5美元,这在疟疾死亡人数最多的非洲地区,大多数人是负担不起的。这种从自然界直接提取的青蒿素对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疟疾患者而言太昂贵了,但一项精细的基因工程计划有望提供更为廉价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抗疟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每年因感染疟疾而死亡的人数多达100多万。引起疟疾的寄生虫恶性疟原虫对于传统的抗疟药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被认为是治疗抗药性疟疾的有效方法。
2003年4月,自愿的医疗团体枣医生无国界组织呼吁开展国际性援助以促进&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ACT)的迅速实施,该治疗方案是由WHO推荐并证实是有效的。“ACT方案”是通过青蒿素配合其他作用机制的传统抗疟药来治疗疟疾。
1.《本草经疏》:产后血虚,内寒作泻,及饮食停滞泄泻者,勿用。凡产后薄弱。
2.《本草通玄》:胃虚者,不敢投也。
1.陶弘景: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
2.《蜀本草》:《图经》云,叶似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苗,日干,人呼为卂蒿,为其臭似卂呼为青蒿。
3.《本草图经》:青蒿,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茎、子、叶并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
4.《梦溪笔谈》:蒿之类至多。如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一两株,迥然青色,土人谓之,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
5.《本草蒙筌》:按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人每诵之,只疑两药一种,因分老嫩而异名也,殊不知叶虽近似,种却不同。草蒿叶背面俱青,且结花实;茵陈叶面青背白,花实全无。况遇寒冬,尤大差异,茵陈茎于不雕,至春复旧干上发叶,因干,故名茵陈;草蒿茎干俱雕,至春再从根下起苗,如草重出,乃名草蒿。发旧干者三月可采,产新苗者,四月才成,是指采从先后为云,非以苗分老嫩为说也。
6.《本草纲目》:二月生苗,茎粗如指而肥软,茎叶色并深青,其叶微似茵陈,而面背俱青,其根白硬;七、八月间开细黄花,颇香;结实大如麻子,中有细子。
青蒿素(黄花蒿素)
通用名称:青蒿素
英文名称:Artemisinin
中文别名:黄花蒿素、黄蒿素
英文别名:Arteannuin、Artemisinine、Qinghaosu分子式:C15H22O5
分子量:282.33
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及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156-157℃ ( 水煎后分解)
青篙素是从中药青篙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膜、、,其次是、,此外对核内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篙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篙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的恶性疟原虫对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青篙素口服后由肠道迅速吸收,0.5~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高峰,4小时后下降一半,72小时血中仅含微量。它在红细胞内的浓度低于血浆中的浓度。吸收后分布于组织内,以肠、肝、肾的含量较多。本品为物质,故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体内代谢很快,的结构和性质还不清楚。主要从肾及肠道排出,24小时可排出 84%,72小时仅少量残留。由于代谢与排泄均快,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不利于彻底杀灭疟原虫,故复发率较高。青篙素衍生物青篙酯,T1/2为0.5小时,故应反复给药。
主要用于、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亦可用以治疗与。  成人常用量:
(1)控制疟疾症状(包括间日疟与耐氯喹恶性疟),口服,首次1g,6- 8小时后 0.5g,第 2、3日各0.5g;直肠给药,首次0.6g,4小时后 0.6g,第 2、3日各0.4g。
(2)恶性脑型疟,肌内注射,首剂 0.6g,第 2、3日各肌注0.15g。
(3)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盘状红斑狼疮,第1个月每次口服0.1g,一日2次;第2个月每次0.1g,每日3次;第3个月每次0.1g,每日4次。
肌肉注射:首次剂量0.2g,6-8小时以后给药0.1g;第二、第三日各肌肉注射0.1g,总量0.5g;重症第4日再给0.1g,或连用3日,每日0.3g,总量0.9g;小儿每公斤体重15mg,分3日肌肉注射。口服:首次剂量1g,6-8小时以后再服0.5g;第2、3日各服0.5g,三日一疗程,总量2.5g;小儿每公斤体重15mg,按上述方法3日内服完。注射部位疼痛,硬块。
青蒿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均可获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初期病情可能有所加重,全身出现蚁走感,半个月后逐渐减轻,月余后一般情况改善。  妊娠早期慎用。
青蒿素毒住低,使用安全,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少数病例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但不严重。水对注射部位有轻度刺激。  个别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轻度皮疹。少数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可自行恢复。
青蒿素毒性低,使用安全,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少数病例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但不严重。水混悬剂对注射部位有轻度刺激。
相互作用:
1.本品必须与伯氨喹合用根治。
2.与合用有增效作用,并可减少复燃或复发。
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全世界抗疟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后,认为单方青蒿素的使用容易使疟原虫产生耐药性,提出了停止使用单方青蒿素,改用复方青蒿素的建议。热点:&&&&
国人研发青蒿素被赞创举 外资把持八成市场份额
第1页:悲喜青蒿素
第2页:青蒿素:墙内开花墙外摘果
第3页:检查后的红灯
第4页:诺华拉锯战
&&& 青蒿素:墙内开花墙外摘果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明确警告,“你们研究的东西有被别人抢走的危险”。“目的是敦促我方不要在《协议书》问题上与美国讨价还价,实际上也是挑明了:你们已经没有什么密可以保了。”
  《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武 | 北京报道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得具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拉斯克奖。由此,青蒿素为更多国人所知。
  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承诺:“3年内中国向非洲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类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这给了中国制药业很大鼓舞。
  青蒿素是得益于中医药古方的启示而发现的新一代抗疟药物,被国际上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然而,它却没有为中国制药行业带来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话语权也旁落,基本上命不由己。
  至少有两个短板醒目并导致了今天的市场尴尬:专利保护意识不强、不力;中国制药行业整体上生产管理水平还无法与国际接轨。
  屠呦呦就不无遗憾地说:“那时,大家一门心思想着为国争光,也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我们因此失去了青蒿素的知识产权。”
  丧失申请专利权的背景
  1977年在《科学通报》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78年5月,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义,发表了青蒿素结晶立体绝对构型的论文;1979年,第二篇青蒿素化学结构的论文,以北京中药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署名发表于《化学学报》。
  1979年英文版的《中华医学杂志》以青蒿素研究协作组名义发表了青蒿素抗疟作用的论文,公开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数据。此后,一篇篇由“5-23项目”科研人员个人署名的青蒿素论文陆续开始发表。
  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5-23项目”对抗疟药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和资料。随着“文革”结束,全国各种科技活动、学术会议相继召开,学术期刊陆续恢复出版发行。
  1982年,中山大学教授江静波等人在国外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青蒿素的学术论文,该篇文章的内容其实已于1979年在国内发表。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西方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原瑞士罗氏远东研究基金会医学主任、美国华尔特里德陆军医学研究院疟疾研究部教授Keith Arnold还回忆说:这篇论文发表后得到了奖励,中山大学教授江静波最后收到了英镑支票却无法兑现。
  在国际上,一般而言,如果在发明成果公开发表之前没有申请专利保护,此后将因为“不具备创造性”而不能再行申请专利。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也因此失去国际专利权保护。
  “为什么要把青蒿素的成果技术过早地公开发表而不申请专利呢?”由“5-23项目”部分负责人和老科学家在2006年共同出版的专著《迟到的报告》,回应了这一问题:
  “我国当时尚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在那个年代里,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为国争光是科技人员的唯一选择。”
  与南斯拉夫“赛跑”
  《迟到的报告》还提及了一个历史细节:1976年,对各方面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后,项目组科学家误以为南斯拉夫一位植物化学家正在分离的蒿属植物类似物与青蒿素相同。为了赶在国外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的发明,由中医研究院请示,经卫生部批准,开始公开发表论文。
  在中国科学家发表文章之后,南斯拉夫科学家也一再声称他们已经分离得到了青蒿素,只是因为没有确切地定下结构才未正式发表。
  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南斯拉夫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分离出的是青蒿乙素。
  中国科学院上海医药研究所研究员吴毓林也曾参与当年的“5-23项目”,吴毓林告诉《望东方周刊》:“前南斯拉夫科学家分离化合物的分子式虽然与青蒿素相同,但另一些数据和化学反应情况则与青蒿素有所出入。”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事纯天然产物的分离与结构分析,即便发现了青蒿素也不可能知道它是新一代的抗疟活性化合物。
  一部分接受本刊采访的亲历者坚持认为“公开发表青蒿素结构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因为当时在国内人们基本对知识产权尚无意识,国家也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而且进一步研发将涉及更多人员,更广地区,继续保密的难度更大、可能性更小。假如当时没有公开发表,一旦其他国家抢先申请专利的话,连中国的青蒿资源也将“成为一堆废草”。
  所有这些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信息都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外机构的注意,它们开始跟踪搜集我国青蒿素信息。
  国际力量关注中国
  日,WHO致函我国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称,鉴于多种抗药性恶性疟原虫株蔓延带来的世界性严重威胁,WHO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迫切希望近期在中国召开一次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讨评价会议,探讨帮助中国进一步发展这类新药的可能性。
  卫生部同意后,我国与WHO 长达六年的青蒿素领域合作从此开始。
  〜10日在北京召开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学术讨论会,是WHO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的第4次会议,也是该工作组第一次在日内瓦总部以外召开的会议。
  会议准备期间,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国内从事青蒿素类药物研究的单位,不遗余力地集中力量,对青蒿素研究中的药理、毒理和药物代谢等薄弱环节进行了补充实验数据。
  中国方面出席会议的有主要管理部门和研究单位的官员、包括屠呦呦在内的部分中方专家。出席会议的外国官员和专家来自包括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华立特里德陆军研究院、英国伦敦热带病医学和卫生学院等机构。
  学术会议报告的7篇论文,均由中方人员所出,内容涵盖了青蒿素的分离和结构测定、化学和合成研究、抗疟效价和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急性亚急性及特殊毒性实验报告和临床试用研究报告等主要方面的内容。每篇报告宣读后都进行问答和充分讨论,最后又分为化学、药理毒性和临床3个组进行更深入交流和讨论。
  1982年2月前两周时间,WHO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派秘书和科学顾问访华,参观北京、上海、桂林、广州有关科研单位和药厂。最后,我国与WHO达成相关内容的初步合作协议:中方为了提供药物给国外临床试用和国际注册,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三个青蒿素类制剂,包括质控标准、毒理实验,以及总共三期临床等6项课题研究。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责任编辑:董海扬)
11-09-23·
11-09-22·
09-09-29·
09-09-27·
08-09-02·
08-09-01·
08-04-21·
08-03-04·
搜狐健康精品访谈
肺火有哪些表现?怎么去肺火…[]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健康品牌栏目
健康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当我们很少女的时候,对未知的成人世界都有过二百五的向往…[]
很多人认为桶装水更安全,但实际上桶装水在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污染隐患…[]
从小就对当兵的很是迷恋,嫁了以后才知道,能随军的军嫂毕竟是少数…[]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蒿读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