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 脖子 热毒清片致疮疖

药茶可以治疗感冒咳嗽吗
本文导读:药茶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面介绍几款药茶治疗方。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q…
冠心病介绍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
腹痛(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
  茶文化作为我国独特的本土文化,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如今饮茶已不仅限于中国,茶叶与、可可并列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药茶对身体有调理的特殊作用,下面来介绍一些的食疗法。
  1.荆苏姜糖饮荆芥、紫苏叶、生姜各6克,洗净切细丝,沸水冲泡,加白糖,代茶饮。功能疏风散寒,和胃止呕。用于风寒外感,头痛,恶寒发热伴有恶心呕吐。
  2.银花薄荷茶金银花、薄荷叶各5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凉后饮。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贯众蓝根茶贯众、板蓝根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清热解毒,清咽利喉。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痄腮。
  1.雪梨汁雪梨2个(洗净去皮),榨汁,百部、百合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凉后饮。功能清热利肺,止咳化痰。用于支气管炎、百日咳。
  2.川贝桑叶饮川贝母6克,桑叶10克,加水煎煮取汁,加冰糖溶化后代茶饮。功能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支气管炎及风热感冒之咳嗽咳痰,或痰少不易咳出。
  3.杏仁菊花茶杏仁、菊花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清热润肺,疏风止咳。用于干咳痰少,发热,头痛。
  (三)咽干,咽痛
  1.大海瓜子饮胖大海2枚,生冬瓜子15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清咽利喉,消肿通便。用于咽干口渴,咽喉肿痛及。
  2.白萝卜汁白萝卜200克,榨汁,加冰糖,代茶饮。功能清热利咽,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咽干口渴。
  3.参梅饮人参3克(切片),乌梅10克,沸水冲泡,加白糖,代茶饮。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于咽于口燥,烦渴欲饮,神疲乏力。
  4.玉石饮玉竹、石斛各1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功能清热养阴,益胃生津。用于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口干口苦。
  5.清咽茶金银花、杭菊花各15克,桔梗、麦冬、板蓝根、玄参、甘草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咽喉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四)夏季暑热
  1.金银花露鲜金银花200克,经蒸馏后收集蒸馏液,即可饮用。功能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用于暑热口渴,热毒疮疖。
  2.苦瓜茶苦瓜50克,榨汁。绿茶3克,沸水冲泡,凉后兑人苦瓜汁饮用。功能清热解毒,消暑除烦。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小便不利。
  3.百合绿豆饮百合干15克,绿豆20克,加水煎煮,再加白糖煮熟,代茶频服。功能清热消暑,清心除烦。用于暑热口渴,心烦失眠,小便不利。
  4.双叶茶鲜荷叶15克,鲜竹叶10克(切碎),加绿茶3克,沸水冲泡,频饮。功能清热解暑,利尿除烦。用于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口舌牛疮。
  5.西瓜汁西瓜、番茄各200克,榨汁,加白糖搅匀,代茶饮。功能清热解暑,凉血利尿。用于暑热口渴,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五)食欲不振
  1.柠檬茶苹果50克,榨汁。红茶3克,沸水冲泡,兑入苹果汁。柠檬1个(洗净切片),取2~3片放入杯中,加白糖,浸泡15分钟,代茶饮。功能醒脾开胃,祛暑生津。用于消化不良,暑热烦渴及,高血压。
  2.萝卜橙汁白萝卜50克,橙子1个,榨汁,将两汁混合,加白糖搅匀,代茶饮。功能开胃消食,理气化痰。用于食欲不振,食积不化及咳嗽痰多.胸闷不舒。
  3.山楂银耳茶山楂50克(洗净)加水煎煮,煮沸后加水发银耳25克,稍煮凉后,代茶饮。功能健脾和中,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食积不化及冠心病,高血压。
  4.乌梅汁乌梅100克,榨汁,加水适量稀释后即可饮。功能歼胃消食,生津止渴。用于夏季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咽干口渴。
  (六)胃痛
  1.绿梅茶绿萼梅6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频服。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气胃痛,牵连两胁,脘胀不舒,不欲饮食。
  2.梅花茶白梅花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功能开胃解郁,理气散结。用于肝胃气滞,胃脘疼痛,脘闷嗳气,纳谷不馨及梅核气,瘰疬。
  3.香橼茶香橼片6克,研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脘腹,嗳气呕恶,食少纳呆及咳嗽痰多。
  4.陈皮红枣饮红枣5枚(洗净去核),陈皮1O克,加水煎煮取汁,加白糖,代茶饮。功能健脾和中,暖胃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恶寒喜暖,呕恶便溏。
  5.山樯麦芽饮山楂15克,炒麦芽10克,加水煎煮取汁,加红糖,代茶饮。功能消食化积,和胃止痛。用于食积不化,胃脘胀痛,嗳气厌食,大便酸臭。
  (七)呕吐
  1.紫苏叶茶紫苏叶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解表散寒,行气止呕。用于脾胃气滞及风寒外感之恶心呕吐,胸闷不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以及进食鱼蟹引起的、呕吐、泄泻。
  2.竹沥羊乳饮羊乳200毫升,煮沸后加竹沥汁20毫升、蜂蜜及韭菜汁各10毫升,搅匀饮。功能滋阴益胃,降逆止呕。用于胃阴不足,呕吐恶心或干呕时作,口干口渴,心烦失眠。
  3.生姜乌梅饮乌梅10克,加水煎煮,加生姜汁10毫升,加白糖,代茶饮。功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弱,恶心呕叶,食欲不振,胃寒隐痛及泻痢。
  4.萝卜叶蒂萝卜叶2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消食化积,和胃止呕。用于食积不化,恶心呕吐,脘腹胀痛,不欲饮食。
  5.甘蔗汁甘蔗200克,榨汁,加水适量饮。功能清热生津,降逆止呕。用于热病津伤,反胃呕吐,心烦口渴及干咳痰少,大便燥结。
(责任编辑:admin)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已有156位网友查询过此药
【通用名】喉症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疮疖。
【是否医保】否
【是否处方】处方
关于喉症丸的网友评价
同类药品推荐
您浏览过的药品
其他用户还看了
药历网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电信与服务业经营许可证: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变更审核同意书:皮肤原来是有脓包的,不过由于没有挤出,致
健康咨询描述:
皮肤原来是有脓包的,不过由于没有挤出,致使皮肤起了疙瘩,这该怎么办呢?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0:01:05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549称赞:31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你是有脓包导致皮肤起疙瘩的。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做个检查,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
帮助网友:40469称赞:4479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资料初步考虑是毛囊炎引起的疤痕了,指导意见:这个你可以去皮肤科看看,可以外用百多邦乳膏看看,不好的话那可以做激素封闭治疗,建议你到皮肤病防治院或者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百度智能推荐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后,在表皮形成的一个肿包,内含脓液。可出现在人或畜身上。皮肤软组织感...
网友经验分享
浏览:214·
浏览:173·
浏览:94·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主治由葡萄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
参考价格:¥15.5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
参考价格:¥3.4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疮疖是皮肤毛襄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外钭中最常见的。一般多发生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而以头面、背及腋下为多见。其特征是色红、、、突起根浅、、。其病因病机为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不得外泄,阻于所致。 &
治疗疮疖:浴方1:【药物】:疮疗浴方一。【用法】:取药共研为粗未,装入纱布袋中。加水毫升,大火水开后,继续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局部熏蒸患处30分钟,药液销温后用软毛巾蘸汤擦洗,擦洗后加热水浸浴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杀虫痒之功。【功效】:多发性疮疖。【注意事项】:本方切忌内服及入目。浴方2:【药物】:疮疗浴方二。【用法】:同上。每日可淋洗2次,每剂可用4次。【功效】:主治由疮疖病毒引起的上下肢肿痛(未溃破者)。浴方3:【药物】:疮疗浴方三。【用法】:同上。【功效】:本方适用于各种疖肿初起患者。【注意事项】:运用本熏洗时,对疖肿不宜用力挤压,尤其是在面部,若初起自行挤压或碰伤则往往转成"疖疮"重症,若脓成应尽早切开排脓。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06:4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毒清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