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风湿关节炎治疗的 治疗

备案号:湘ICP备号-1
十二药网()商城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找首选十二药网,这是您最好的选择也将是您最放心的.
本站信息不能代替医师的建议或作为诊疗的依据,请遵医嘱以保证用药安全。(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类风湿病,尪痹)
类风湿关节炎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类风湿关节炎应该吃什么药。
2、药物治疗
1、中医治疗:
三、治疗深读
一、西医1、治疗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现行治疗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和恢复功能。一、一般疗法 发热、全身症状来者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应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甚至促进。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要充足,显著者可予小量输血,如有慢性如等在病人健康情况允许下,尽早摘除。2、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用于初发或轻症病例,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环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达到消炎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类病变的自然过程。本类药物因体内代谢途径不同,彼此间可发生相互作用不主张联合应用,并应注意个体化。⑴水杨酸制剂:能抗风湿,抗炎,解热,止痛。剂量每日2~4g,如疗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剂量,有时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饭后服用或与制酸剂同用,亦可用肠溶片以减轻肠道刺激。⑵吲哚美辛:系一种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换用本药,常用剂量25mg每天2~3次,每日100mg以上时易产生副作用。副作用有、、、、、、精神等。⑶丙酸衍生物:是一类可以代替阿斯匹林的药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oproxen)和芬布芬(fenbufne)作用与阿斯匹林相类似,疗效相仿,消化道副作用小。常用剂量:布洛芬每天1.2~2.4g,分3~4次服,萘普生每次25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及中枢紊乱如等。⑷灭酸类药物:为邻氨基苯酸衍生物,其作用与阿斯匹林相仿。抗类酸每次250mg,每日3~4次。氯灭酸每次200~40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及等。偶有,肾功能损害,头痛等。2.金制剂 目前公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疗效。常用硫代苹果酸金钠(gold,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用法第一周10mg肌注,第二周25mg。若无不良反应,以后每周50mg。总量达300~700mg时多数病人即开始见效,总量达600~1000mg时病情可获稳定改善。维持量每月50mg。因停药后有复发可能,国外有用维持量多年,直线终身者。金制剂用药愈早,效果愈著。金制剂的作用慢,3~6个月始见效,不宜与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并用。若治疗过程中总量已达1000mg,而病情无改善时,应停药。口服金制剂效果与金注射剂相似。副作用有大便次数增多,皮疹,炎,紧损害等,停药后可恢复。口服金制剂金诺芬(Auranofin)是一种磷化氢金的羟基化合物。剂量为6mg每日一次,2~3月后开始见效。对早期病程短的患者疗效较好。副作用比注射剂轻,常见为腹泻,但为一过性,缓解显效率62.8%。3.青霉胺 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药物,治疗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效果。它能选择性抑制某些免疫细胞使IgG及IgM减少。副作用有,,,性皮疹,食欲不振,,肌,等。用法第一个月每天口服250mg,第二个月每次250mg,每日2次。无明显效果第三个月每次250mg,每日三次。每次总剂量达750mg为最大剂量。多数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改善,症状改善后用小剂量维持,疗程约一年。4.氯喹 有一定抗风湿作用,但显效甚慢,常6周至6个月才能达到最大疗效。可作为水杨酸制剂或递减皮质类固醇剂量时的辅助药物。每次口服250~500mg,每日2次。疗程中常有较多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和等。长期应用须注意视网膜的退行性变和等。5.左旋咪唑 可减轻疼痛、缩短关节僵硬的时间。剂量为第一击50mg,每日1次,第二周50mg,每日2次,第三周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眩晕、恶心、过敏性皮疹、减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蛋白尿等。6.免疫抑制剂 适用在其它药物无效的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停药情况下或激素减量的患者常用的有硫唑嘌呤,每次50mg,每日2~3次。环磷酰胺每次50mg,每日2次。特症状或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后,逐渐减量。维持量为原治疗量的1/2~2/3。连续用3~6个月。副作用有、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毒性损害及消化道反应、、、出血性拼膀光炎等。氨甲蝶呤(MTX) 有免疫抑制与抗炎症作用,可降血沉,改善骨侵蚀,每周5~15mg肌注或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口腔炎、发、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药物性间质性与皮疹。可能成为继金和青霉胺之后被选用的另一缓解性药物。7.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关节肿痛,控制炎症,消炎止痛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对病因和发病机理毫无影响。一旦停药短期内即复发。对RF、血沉和贫血也无改善。长期应用可导致严重副作用,因此不作为常规治疗,仅限于严重引起关节外损害而影响理要器官功能者,如部并发症有引起危险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关节有持续性活动性滑膜炎等可短期应用,或经NSAIDS、青霉胺等治疗效果不好,症状重,影响日常生活,可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发奏效不著可酌情增加。症状控制后应逐步减量至最小维持量。醋酸氢代泼尼松混悬液可作局部关节腔内注射,适用于某些单个大关节顽固性病变,每次关节腔内注射25~50mg,严防关节腔内感染和。去炎舒松特丁乙酸酯,是一种适合关节内给药的长效皮质类固醇,一次量为10mg,膝关节为30mg。8.雷公藤 经国内多年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有良好疗效。有非甾类抗炎作用,又有免疫抑制或细胞毒作用,可以改善症状,使血沉和RF效价降低,雷公藤多甙60mg/d,1~4周可出现临床效果。副作用有女性及,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腹泻等。停药后可消除。昆明山海棠,作用与雷公藤相似,每次2~3片,每天3次。疗程3~6月以上。副作用、、、食欲减退、腹痛、闭经。9.其它治疗 胸腺素、血浆去除疗法等尚待探索。三、理疗 目的在于用热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达到消炎、去肿和镇痛作用,同时采用锻炼以保持和增进关节功能。理疗方法有下列数种:热水袋、热浴、蜡浴、红外线等。理疗后同时配已按摩,以改进局部循环,松弛肌挛。锻炼的目的是保存关节的活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状缓解消退后,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规律地作主动或被动的关节锻炼活动。四、外科治疗 以往一直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对仅有1~2个关节受损较重、经水杨酸盐类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早期。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有明显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矫正术,关节强直或破坏可作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负重关节可作关节融合术等。具体介绍如下:(1)滑膜切除术:主要用于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膝关节等,可对病变的滑膜进行切除。滑膜切除后应在支具帮助下逐渐恢复关节功能。(2)关节冲洗+镜下滑膜切除术:在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可以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同时进行反复冲洗,以求更换关节液的成分而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3)关节成型术:对负重关节,尤其是足部的跖趾关节,当出现畸形影响负重时,可行跖骨头切除术,以期形成新的关节而达到改善负重功能及缓解疼痛的目的。(4)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严重的类风湿患者,当其髋或膝关节严重受损,以致无法修复时,可酌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此类情况在高龄患者中多见。3、预后一般说来早期即予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恢复大多较好。起病急的优于起病缓者,男性较女性为好,仅累及少数关节而全身症状轻微者,或累及关节不属对称分布者,往往病程短暂,约有10%~20%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成残废。本病不直接引起死亡,但严重晚期病例可死于。二、中医1、中医治疗:1)中成药:麝香祛风湿膏、消痛贴、骨刺消痛胶囊等。2)推拿疗法即按摩疗法,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对类患者施行推拿疗法,应由轻渐重,由点到面,由慢而快,由短至长。即推拿从主要部位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渐渐扩展;用力必须由轻渐重,逐渐升级,以使患者能忍受为度,切忌暴力,以免造成或;推拿速度应由慢渐快,以患者无不适为度。手法的运用及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手法要求柔和、均匀、有力、持久,从而达到&深透&作用。柔和即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要生硬粗暴;均匀即手法动作有节奏,速度不要时快时慢,压力不要忽轻忽重;有力即手法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要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质、病情、部位等不同情况而有所轻重;持久即手法能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而患者不感觉。类风湿性关节炎推拿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位,第一步用滚法,施于上肢,即从肩部至腕部到掌指,重点在内侧。第二步先用拇指推摩法,后用拿法,施于上述部位,重点在各关节周围。第三步用指按法,按肩内俞、曲池、少海、手三里、等穴。指间关节用捻法,配合各关节屈伸、左右旋、牵引等辅助活动。②患者取仰卧位,第一步用滚法,施于下肢大腿前部及内外侧经膝部至小腿。第二步先用推摩法,后用双手拿法,施于上述部位,重点在各关节周围。第三步用拇指按法,按鹤顶、膝、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第四步先用滚法,施于足背及趾部;随之用捻法,捻趾关节,配合踝关节屈伸、内外翻以及屈膝、屈髋、摇髋等辅助活动。③患者取俯卧位,第一步先用滚法,后用推摩法,施于臀部、大腿至小腿后侧。第二步先肘按环跳,指按委中、承山,同时拿昆仑、太溪等穴;随之用摩法,加以调和;最后进行&提腿&和膝关节向臀部屈伸等辅助活动。④患者取坐位,第一步医者右脚踏在患者坐的凳子边缘上,将患者上肢提起置于医者膝上,用滚法施于前臂及肩部,重点在外侧。第二步用摇法,环转摇动肩关节、腕关节各5-6次。第三步搓患肢,从上臂至前臂往返5-6次。随之拿肩井穴,并拍肩结束。注意: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期间,有溃烂,恶性包块和脘腹拒按的局部,以及接受按摩的局部患有急性、及各种(如、、、局部化脓、等)时,均禁用推拿按摩法。治疗时必须在患者保持身心安静、肌肉与的状态下进行。过饥、过饱时不宜使用本法。推拿可与物理疗法、练功体操等结合使用,效果更佳。一般先行理疗,再推拿 最后做运动。3、近年来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这方面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有单独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者,也有针药并施或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者。①温针壮督法治疗:主穴取大椎、神道、至阳、命门、腰阳关。配以肩髃、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解溪。②温针加消尪汤治疗:方法为华佗夹(第1颈椎至第5,椎旁左右共48穴),临床常用34穴,在督脉旁5分处。肢体穴位取八邪、阳池、足三里、血海。每天上午先针刺四肢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将艾炷(条)套在针柄上点燃,于艾炷(条)全部熄灭后出针;然后再在华佗夹脊施针刺治疗,手法同上,不行温针。在针灸的同时,内服汤药(丹参30克,当归尾、川牛膝各20克,三棱、莪术各10克,桂枝8克,地龙、全蝎各15克,白花蛇10克,生甘草6克)。③蜂针治疗:取穴以病痛局部点作为主穴,配穴按经脉的循行所过而取穴。上肢多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等;下肢多跳、血海、犊、阴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等;督脉多取背部的穴位。特定穴主要是背俞穴,经外奇穴常用夹脊、膝眼、鹤顶等穴。先皮试,后用蜂针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文章
厂家: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厂家:广西双蚁药业公司
厂家:浙江施强制药有限公司
厂家: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
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厂家: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71号>>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有什么啊?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有什么啊?
病情描述:
得了10多年了,最近疼的厉害,走不了路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41186条
医生建议:您好!您这种情况建议您可以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扶他林)1.炎性和退行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青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病和脊椎关节炎、脊椎痛性综合症。 2.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3.痛风急性发作。 4.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牙痛、头痛等;妇科中出现的疼痛或炎症,例如:或。 5.对耳、鼻、喉的严重痛性感染可作为辅助治疗药,例如:咽扁桃体炎,耳炎。原发疾病可根据一般治疗原则给予适当的治疗。 6.对成年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万名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1073次浏览
类风湿性关节炎
就诊科室:
病变部位:
典型症状:
混淆疾病: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张奉春&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
王庆文&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科
朱乙声&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科
曾沛英&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科
陈澄&主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科
林琦&主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外科热门问答
外科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疾病问题推荐
【妇科调经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痛经】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42.00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11.00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26.00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16.00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5.50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14.00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9.00
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
健客价:¥850.00
用于下肢静脉充血时血...
健客价:¥60.00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21.00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欢迎来到医学全在线网站!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疾病名称(英文)
rheumatoid arthritis
LEIFENGSHIXINGGUANJIEYAN
中医:历节风,痹,顽痹,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的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可侵犯全身许多器官,引起系统性病变,故本病又称类风湿病。
历节风属于痹证的一种,它专指关节病变的痹证,以关节变形、疼痛、活动受限,僵硬为特点。
RA的发生与生活环境、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其确切病因迄今尚未阐明。
(一)感染因素:病毒及细菌等感染产生的许多炎性因子可引起关节滑囊损伤,这在一些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然而,尽管细菌、衣原体、病毒等感染与RA有密切关系,但均缺乏有力证据,RA病人的关节液和滑囊组织中从未发现过菌体抗原物质及细菌,在RA病人的血清中也从未发现过与RA有直接关系的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因此,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在RA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是唯一病因。
(二)遗传因素: RA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R4与RA阳性患者有关,而HLA一DRW4则与RA的发病有关,
RA病人HLA一DRW4抗原检出频率为56%,对照组仅15%,虽然RA并非遗传性疾病,但HLA一DRW4具有RA位点的易感基因,因此在促发因子作用下易患RA。
(三)免疫反应:目前已有大量的资料支持RA是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性疾病,不仅有体液免疫紊乱,细胞免疫紊乱亦参与作用。但引起RA免疫紊乱的原因仍不清楚。
禀赋不足或调摄不慎,嗜欲无节,致气血肝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既虚,则无以充养筋骨,至虚之处,即容邪之所,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即成斯疾。
中医认为本病是在肝肾亏虚的内因基础上,遭受风寒湿外邪而致病。
多见于青壮年,20~45岁占80%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
强度与传播
RA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国外发病率1%左右,国内无精确统计,据1984年调查,发病率在0.24%-0.5%左右。
由于RA的病因尚未阐明,因此发病机理亦未完全清楚,但目前公认RA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免疫紊乱所致的损害。总的概念一是血管外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激发了炎症反应,二是细胞免疫引起炎症因子释放引起的损伤。目前认为,具有HLA-RD4和DW4 型抗原者,对外界环境和条件、感染因子、神经精神及内分泌等因素的刺激有较高的敏感性,改变了HLA的抗原决定簇,使具有HLA的有核细胞成为免疫抑制的靶子。由于HLA基因产生可携带有T细胞抗原受体和免疫相关抗原的特性,当外界的刺激因子被巨噬细胞识别时,便产生T细胞激活及一系列免疫介质的释放,因而产生免疫反应。
在RA时,滑膜内出现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聚集,T淋巴细胞激活使其对B淋巴细胞调节紊乱,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许多免疫介质释放,并吸引中性粒细胞吞噬增强,同时释出多种水解酶。这些免疫反应引起的多种细胞因子、激活的补体以及水解酶等使组织细胞受损,引起侵蚀性和破坏性病变,引起关节滑膜炎症及软骨损伤。
滑膜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RF,它实际上是免疫球蛋自与Fc部分反应的自身抗体,包括IGI-RF、IgA-RF及IgM-RF三类,由于IgM抗体凝集性最强,故常规检查测得的RF主要是IgM-RF。
RF能与抗原(IgG)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其激活补体的能力比单纯IgG更强。RF在疾病的持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来由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RA的发病机理更注重于细胞免疫的重要性。RA病人滑膜中不仅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滑液中可查见多种细胞因子。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6(IL-6)。IL-1 不仅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可产生,滑膜细胞及树枝样细胞亦可产生。IL-1可引起全身发热、食欲减退、急相蛋白合成,在关节腔中可刺激T细胞、B细胞,使纤维母细胞增殖,活化破骨细胞,并使软骨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生前列腺素E2、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等,肿瘤坏死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其作用与IL-1基本相似,并有刺激IL-1 产生作用,因此,它加强IL-1的作用。IL-6在RA关节滑液中,水平高于IL-1 及肿瘤坏死因子。IL-6由单核细胞、T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产生,它能诱发肝脏产生急相蛋局部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包括RA因子的产生,它与IL-1及肿瘤坏死因子不同的是,它不刺激软骨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及胶原酶。
RA的炎症是免疫紊乱损伤的结果。体液免疫紊乱形成免疫复合物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如C3a及C5b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及细胞成分流向病变部位,细胞免疫紊乱;释出多种蛋白酶及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的进展,从而破坏基质、胶原及弹力组织,使关节组织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主要为肝肾亏损和外邪入侵二个方面。
(一)肝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筋骨既赖肝肾精血津液的充养,又赖肝肾阳气的温煦,如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饮食不节、惊恐、郁怒,使肝肾精气受损,或阳气受损,损伤肝肾,一方面致营卫气血涩滞不行,壅遏于骨节周围而化热,酿痰、留瘀,使关节肿胀变形疼痛,屈伸不利,另一方面,又因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阻遏营卫,壅滞经络,深入筋骨,促使病情加重。
(二)邪气入侵:正气不足,则邪气易侵,如汗出当风,居住湿地、以致风寒湿等外邪侵入。风邪善行而数变,游行全身,使多处关节患病。寒邪凝滞收引,不仅使筋骨屈伸困难,也使营卫气血阻滞不行,疼痛难忍,湿邪粘滞凝着,阻遏气血,以致患处肿胀,缠绵不愈,受于热邪,犯于经络血脉,热的津液,血热互结,津受热熬,化而为痰,热痰瘀阻于关节,以致关节肿胀、畸形。
因此可见,中医认为RA的病机是肝肾气血营卫内虚是内因,风寒湿热侵袭是外界条件,经络气血瘀阻是病机结果。
(一)关节的基本病理改变:RA的关节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早期滑膜充血,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稍后则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及树枝样细胞浸润,关节腔大量渗液,使关节明显肿大。以后滑膜增生,肉芽组织形成,其中除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外、滑膜绒毛变得粗大。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炎,滑膜高度增生变厚形成肉芽血管臀。血管翳向关节腔内的软骨面生长,发生粘连。血管翳也和急性滑膜炎一样,有免疫球蛋白及多种细胞浸润,因而释放许多炎性介质、多种酶及细胞因子,刺激破坏软骨,对关节软骨、骨、韧带、关节囊和基质的胶原基质产生侵蚀作用。另外,由于软骨受血管翳包裹不能正常与滑液接触,影响其营养代谢,最终使软骨、骨遭到破坏,终至关节面融合,发生纤维化,关节错位、畸形。
(二)系统病理改变: RA的关节外病理改变主要为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的结果。在受压或易摩擦部位的皮下或骨膜上,形成所谓类风湿结节,它实际是血管炎基础上发生的一团坏死组织,内含纤维素和免疫复合物,周围为栅状排列的组织细胞,外围为单核细胞和肉芽组织。这种类风湿结节也可见于、心肌和心内膜和肝内等,引起相应症状。甚至在中小动脉,神经末梢及脑内、引起栓塞、外周神经炎及脑病等。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可分以下几型:
起病急,关节红肿疼痛,不可触压,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发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脉数。此型见于RA的急性发作期。其病机为感受湿热毒气,或风寒湿热郁久化火,火性急暴,熏灼筋脉,故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
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甚至强直拘紧,时轻时重,遇寒加重,得热缓解,每遇阴雨天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此型多见于RA慢性期。其病机为外寒入侵、引动宿邪,寒主收引,湿性重着,壅于关节,阻遏气血,故关节剧痛,寒性收引,故关节不能屈伸,强直拘紧。
3.肝肾两虚型
关节疼痛长期反复发作之后,关节拘挛不利,局部常有轻度的灼热红肿,疼痛多以夜间明显,或无明显关节局部症状。同时有头晕目眩,咽干,心烦,足心热,夜寐不安,腰膝酸软,脉细数,舌光红。此型见于RA慢性期。病机为素体阴亏,或湿热久羁,或感受热毒,或风寒湿郁久化火,邪热伤阴,损,血不养筋,故关节拘挛不利,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口干心烦、头晕目眩。
4.肾阳(气)虚型
关节疼痛长期反复发作后,骨节僵硬,活动受限,疼痛不重或不痛,头昏耳鸣,畏寒自汗,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质淡,薄白苔,脉沉细弱,此型多为RA晚期病例,关节多已明显畸形,病机为素体阳虚,或寒湿久羁,或病久阴损及阳。损,封藏固摄失职,腰酸膝软,尿清长,头昏耳鸣,阳气虚损,故畏寒自汗。
必需指出的是,中医证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证型可以出现病程的不同期。虽然肝肾两虚及肾阳虚多出现在中后期,但在急性发作时又可以热毒或寒湿为突出表现、即虚实相夹,因此,不仅证型不是一成不变,而且一个证型在不同时期可以夹有其他兼证,如血瘀痰阻,这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西医诊断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之一、英国风湿学会标准(1964年)
1. 清晨僵硬感。
2.至少有一个或压痛。
3.至少一个关节有肿痛。
4.至少有2个以上关节肿胀(这两个关节起病间隔期不超过3个月)。
5.对称性关节肿胀(近端指、趾关节不一定完全对称)。
6.皮下结节位于伸面或关节周围骨骼突起处。
7.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X线征(不仅有退行性变化,还有病变关节邻近部位骨质疏)。
8.类风湿因子阳性。
9.滑囊液有不完全粘蛋白沉淀。
10.滑膜的特征组织改变有三种以上:明显的绒毛增生,表浅骨膜细胞增殖常呈栅栏状;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形成“淋巴样结节”的趋向;浓密的纤维蛋白在表面或间质中沉着;坏死病灶。
11.结节的特征性组织改变为肉芽肿,其中心有细胞坏死,围绕有增殖的巨噬细胞的栅栏,四周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性变。
在以上11项中,具备7项以上者,为典型类风湿;具有5项以上,则可诊断为类风湿;具备3项以上者为可疑类风湿。
之二、美国类风湿协会修订标准(1987年)
1.早起关节僵硬至少1h(≥6周)。
2.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
3.手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肿胀。
5.手的X线改变。
6.皮下结节。
7.类风湿因子。
如具备4项以上指标即可确诊。
之三、全国中西医结合类风湿疾病学会修订标准(1988年)
1.诊断标准
(1)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关节肿胀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与其他病鉴别,关节症状至少持续6周以上),晨僵。
(2)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3)实验室检查:RF阳性,ESR多增快。
(4)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X线表现。
对具有上述症状和体征者,或兼有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者均可诊断。
(1)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2)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显示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同程度骨质侵蚀。
(3)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
西医诊断依据
典型病例根据其发病多为女性青壮年,关节肿胀呈对称性,最先侵犯四肢小关节,特别是手指关节、跖趾关节,有晨僵,有类风湿结节、血中RF阳性,以及典型的X线表现,诊断一般无困难。晚期有关节滑膜肥厚及关节畸型,如指掌关节尺侧偏斜则更易诊断。
起病形式60%~70%为隐匿缓慢性,最初可为全身或局部关节不适。部分病人先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低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骨骼肌肉疼痛,经数周或数月后出现关节炎症状如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以对称性小关节炎为特征,尤以指掌关节多见。约8%~15%病人呈急性起病,由于早期关节炎常不呈对称性,易导致误诊。亦有部分病人起病呈中间型,即居于上述两型之间的形式起病。老年人大多缓慢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以侵犯小关节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其典型表现应包括关节和系统两个部分。
典型表现如下:
1.关节表现
RA是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侵犯小关节,以双手指掌关节最多,其次是腕、膝、足关节、肘、踝、肩等关节。关节肿胀、疼痛和僵硬。关于僵硬以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称为晨僵,这是因为睡眠时关节不活动,水肿聚集于炎性关节内所致,当关节和肌肉活动时,水肿液及炎性产物被淋巴管及微静脉吸收入血循环,故僵硬消失。RA的另一个特点是一对关节的炎症尚未完全消退,而另一对关节又出现炎症,这不同于的游走性关节炎。
(1)手部关节:手部的关节是本病侵犯最多也是最早的关节,主要侵犯近端指关节,指掌关节几乎同时受累。由于关节肿胀,以致手指呈梭形畸形,常为两手对称性,疼痛明显,屈伸困难,关节有明显压痛。急性炎症消退以后,关节仍呈梭形变型,皮肤色素沉着,手指无力,握力明显降低。长期的慢性关节炎症,由于前列腺素等使骨细胞活化可引起关节周围骨质疏松。长期的慢性炎症使肌肉挛缩变短,造成远端指关节及指掌关节屈曲,近端指关节伸直,形成鹅颈样畸形、花束样畸形或呈钩状畸形。手部病变一个易被忽视的改变是半数以上病人可伴有屈侧腱鞘炎,从而限制了近端指关节的活动,是握力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腕关节:几乎所有的RA最终总会侵犯腕关节,表现为疼痛和压痛。由于反复的滑膜炎及肌炎,使腕肉滑膜增殖,关节腔内压力增加,酶的释放使韧带、肌腱,关节盘破坏,可引起尺骨移位,关节腔内可有骨及软骨破坏的碎片。关节腔消失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出现腕及手指疼痛无力,拇指、食指及中指掌侧感觉障碍,并有刺痛或,尤以夜间为甚。
(3)肩关节和肘关节:进展的RA几乎都有肩关节受累,关节内滑膜及滑囊及附近肌群均可受累,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穿衣梳头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旋转环撕裂、肌腱撕裂以及关节半脱位等,肘关节受累虽亦常见,但症状较轻,易被漏诊。
(4)膝关节:膝关节是RA最多见的大关节炎,进展型RA几乎都有膝关节受损,由于它是负重关节,所以早期就有明显的疼痛和肿胀,关节内滑膜炎症和细胞增殖明显,当滑膜渗出液达到5ml时即出现膝盖骨下缘凹陷消失,同时由于股四头肌萎缩,以致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呈屈曲状态。X线可见膝关节破坏、关节软骨增厚及增殖性骨膜炎,可使半月板软骨及十字韧带破坏。
(5)其他关节:颈椎、胸锁关节、踝及足部关节、颞颌关节、环构关节、髋关节等均可受累而引起相应的病变,但这些关节单独发生病变者很少,往往合并其他关节炎症同时存在,因此,对诊断一般不会造成殆误。
(6)骨和肌炎:
RA关节末端的骨质,由于受滑膜炎的侵袭,早期即可能产生破坏和骨质疏松,甚至长骨的远端关节部位亦可出现脱钙,因而易产生。除关节周围的肌肉有疼痛及压痛外,肌肉无力亦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表现。其原因除可能由于关节疼痛的神经反射外,RA本身亦可引起肌肉变性和细胞浸润的炎症改变,但为非特异性改变。
2.关节外表现
因RA为结缔组织病,其基本病理为血管炎、因此关节外表现应视为RA的一部分,而不能认为是RA的并发症,而且,RA的关节病变只能致残,而关节外的表现则是其死亡的原因。
(1)类风湿结节:RA结节为位于皮下的软性无定形可活动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块物,大小不等,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一般仅数个、无自觉症状,多见于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处,如肘关节的鹰咀突、头枕部及手足伸肌腱、屈肌腱及跟腱上。
RA结节本身并不造成损害,它的出现多反映病情活动及关节炎较重,伴有较高效价的类风湿因子。
RA结节的发生率为20%~25%,积极治疗可短期内消失。
(2)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可分为皮肤性血管炎和弥漫性血管炎两大类。①皮肤性血管炎:皮肤血管炎可有两种情况,一种为指端甲床或腹侧裂片样出血或褐色梗死,此属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良性多不提示有严重系统性血管炎。数月后坏疽痊愈,指尖组织丧失而遗留疤痕。另一种为小或中动脉严重坏死性血管炎,与病理改变相同,可引起肢体甚至大面积破溃坏死,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预后严重,需积极治疗。②系统性血管炎:即弥漫性血管炎。实际上RA的关节外表现,大多数是由血管炎的病理基础。RA性血管炎为全血管炎,血管各层都有单核细胞浸润,活动期有纤维蛋白样坏死。内膜增殖可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炎可发生全身各系统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神经营养小血管炎可引起多发性不对称性,一侧肢体远端感觉障碍、麻木、灼痛,甚至脚下垂,上肢可发生腕下垂。脑部弥漫性血管炎可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脏冠状动脉炎可出现,肠道血管炎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系统性血管炎多发生于病情较重,关节表现明显、类风湿因子效价高的活动性病人,大多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贫血,血中补体降低,冷球蛋白增加,因此,尽管RA系统性血管症状复杂,但不易给诊断造成困难。
(3)心脏病变:心脏损伤可表现为心包、心肌、心内膜及瓣膜环。①心脏类风湿性肉芽肿:肉芽肿侵犯主动脉根部可引起主动脉狭窄,侵犯主动脉环可引起,侵犯二尖瓣环可引起或狭窄,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改变。肉芽肿发生在心室间隔则可引起完全性,严重者可发生阿一斯综合征。②局灶性:一般无临床症状,但如发生弥漫性心肌炎,可出现。③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可出现相应杂音,瓣膜纤维化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④:多数无临床症状,而于尸检发现,但亦可出现临床症状的心包炎及,典型心包液糖量减少、乳酸脱氢酶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及补体降低。
(4)及胸膜病变:
①结节性肺病:早期常无临床症状,但X片上可见肺部小结节,可单发或多发,后者常融合成1~2cm的结节阴影,与其他肺部不易区别,但血检类风湿因子多属阳性。结节可发生感染,形成空洞,发生、咯血和。②:多发生在晚期病人,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及右心衰竭表现,X片可见肺部弥漫性蜂窝状阴影,预后不良。病理特征为细支及肺泡纤维化。③:尸检并发胸膜炎相当常见,但大多临床上没有症状。有症状者可出现、胸膜摩擦音。可以发生中至大量胸腔积液,胸水中白细胞多在5000/(5×109/L)ml以下,糖量降低低,乳酸脱氢酶升高、胸水中免疫复合物及类风湿因子阳性。胸膜活检可见类风湿结节。
(5)肾脏损害:多数认为RA引起肾脏损害为并发样病变、或、制剂及治疗可引起膜性肾病,止痛剂可引起、甚至出现及。但近来认为、既然RA是结缔组织病,其本身引起肾小球肾炎也是可能的。
(6)淀粉样变:类RA引起淀粉样变发病率为0.4%~0.5%,晚期可达20%~60%。继发性淀粉样变可侵犯肾、肝、脾及肾上腺,其中以肾脏发生率最高,可出现、表现大量蛋白尿、水肿等。亦可引起肾间质病变及肾小管。
(7):这是RA的一种严重类型,典型的表现为RA,脾肿大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三联征。大多同时有淋巴结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及体重减轻,病人多反复感染。98%病人类风湿因子阳性。其发生机理尚不清楚。
(8)不显性关节外表现:由于RA炎是以关节炎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因此,体内许多器官都可受损伤,包括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眼部及血液系统均可出现相应血管炎性表现,但发生率较低,且不会单独出现,因此,尽管复杂多变,一般不致造成诊断困难。
3.成人Still病:这是成人RA的特殊类型小儿多见,称Still病表现为反复高热、皮疹(红斑或丘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虽可有关节炎,但多不明显,血中白细胞增高,但中毒症状不明显,但有人称此病为“变应性亚”,然而此名词尚未得到统一。此病诊断困难,故有人认为虽有类风湿表现,但应从类风湿病中分离出来因其发病机理为高度变态反应为主。其预后虽较良好,然而病程凶险亦有治疗不当死亡者。
X线检查:一般多查手足关节,有时足关节表现不多,但X线已见骨破坏。早期的患者X线除软组织肿胀和关节渗液外一般都是阴性。几周或几个月后可见关节附近骨质疏松,以后关节软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狭,关节面不规则,晚期骨质破坏增多,可见关节半脱位,直至骨性强直。多见于2年以上的病变。骨质疏松可因激素治疗而增多。
实验室诊断
类风湿因子(RF):RF是1948年Rose在RA血清中发现的,以变性IgGFc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可分为五种亚类: IgG、IgA、1gM、IgD及IgE,目前常用的乳胶凝集法检测的主要是IgM,RF>1:16为阳性,正常人群阳性率5%,且随年龄增大而阳性率增加,>70岁阳性率男女分别为14%及9%,但滴度都不高,除RA以外,许多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等也可阳性,非结缔组织病如、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甚至也可阳性,但这些疾病RF效价不高,因此,对RF应报效价而不能只报阳性或阴性。RA的RF效价往往都很高,效价在1:80以上,阳性率80%,效价的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并不呈比例,但高效价则说明病变活动,因此RF是RA的诊断标准之一,但阴性并不能排除RA,反之低效价的阳性则不一定是RA。必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血沉增快。
IgG、IgM及IgA大多增高,补体大多正常,但有明显的血管炎者C3可降低,冷球蛋白可增加。抗核抗体阳性率15%左右。
急相蛋白检查:C反应蛋白、粘蛋白、纤维蛋白原可增高,血沉增快,但均无特异性。
组织学检验
滑囊液检查:关节穿刺液为半透明草黄色液,白细胞(2~7.5)×109/L,多形核>50%,细胞培养阴性,活动期可见白细胞浆中含有RF和IgG补体复合物包涵体吞噬细胞,称类风湿细胞。关节液中RF可阳性。
西医鉴别诊断
(一):由于本病虽然主要侵犯下肢骰骼关节和髋、膝等大关节,但亦可侵犯小关节,因而有时与RA难以区分,以下几点有助于二者鉴别:①90%为男性,而RA60%~70%为女性。②前者发生在15~30岁以下,
30岁以后很少发病,而RA以中年最多。③前者RF阳性率低,而淋巴细胞抗原HLAB27阳性率高达90%~95%。④皮下小结节少见,⑤有椎间韧带的钙化和骨化,而RA则没有:⑥金制剂治疗无效,放射治疗疼痛减轻。⑦有很强的遗传性。⑧腰椎前屈、侧弯、后伸活动均受限,常有背部腰关节或腰椎疼痛病史。
(二)增生性骨关节炎:本病为一种非炎症的退行性关节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多为负重关节如膝、脊柱等关节,关节无红肿,肌肉萎缩不多见,全身情况良好,血沉正常,
RF阴性。X线示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刺形成,关节软骨下骨钙质沉着硬化。
(三)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多发生于青少年,病前多有咽痛史,起病急,发热明显,白细胞增高,呈游走性大关节炎,但极少有骨侵蚀及畸型。心脏损害发生率高,有皮肤、血清抗O增高而RF阴性。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 临床治愈(1)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2)主要实验指标(ESR、抗“O”、RF)正常。
2. 显效(1)全部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2)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 好转(1)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2)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
4.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进步。
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尚无特异疗法,治疗的目的是保持关节活动和协调功能,在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疗法,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治疗原则是:①抗炎止痛,减轻症状;②控制和减轻病情活动,防止或减少骨关节破坏;③最大限度保持关节功能;④尽量维持病人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一)一般治疗:在急性期由于关节明显肿痛,必需卧床休息。症状基本控制后才能逐渐适度活动。但在急性期后,为了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应逐渐增加活动锻炼,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并与理疗相结合。饮食应含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增加营养。
(二)西药治疗:包括二类药,一类为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另一类为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
(1)消炎镇痛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起到解除急性期疼痛和炎症。小剂量只有止痛作用,大剂量则有抗炎作用。必需指出,这类药围量目前国内的教科书上甚至药典上所规定的剂量都偏小,起不到抗炎作用,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风湿病专家都主张采用大剂量,个体化。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种类很多,实际上大同小异,可根据自己的经验选用。消炎镇痛药长期使用并不能改变病情进展,徒然增加副作用,因此不应长期使用。
①消炎痛:具有消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其作用较、强。常用量为25mg/次,2~3次/日,必要时可增加到100~150mg/日,于进餐时、饭后服,其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少数人可以肝功有影响,长期服对肾脏有损害,使用中应密切观察。
②及优布芬:能消除僵硬及疼痛,改善握力和关节屈伸,用量为0.2~0.4g/次,3次/日,饭后服、副作用较小。优布芬作用与布洛芬相同,但作用较强,副作用更少,用量为50mg/次,3次/日。
③炎痛喜康:为目前较好的长效抗风湿药,疗效略强于消炎痛,用量小,作用迅速而持久,用量为20mg/日,1次服,副作用少。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用于治疗RA在控制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但同样不能改变病情进展,因此不是病因治疗,因此,对多数病例,它不是首选药,且长期使用副作用多,应严格控制适应证。下列情况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应证:①严重活动的RA伴发热等全身症状;②严重血管炎、心脏损害、肺胸膜急性损害及眼部并发症;③严重关节炎用其他药物无效;④作为用免疫抑制剂过渡使用。此类药物使用多主张小剂量,以强的松每日2次,每次5~10mg。
(3)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
①金制剂:金制剂治疗RA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为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RA的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的改善,血沉、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有下降,有效率70%~80%,而完全缓解率仅20%~30%。由于见效较慢,目前多主张作为维持治疗,常用的金制剂为硫代萍果酸金钠及硫代糖酸金,剂量为最初2~3次为每次10~25mg,以后每次50mg,皆为每周注射1次,直至发生疗效(一般总量达到1.0g左右),以后改为维持量50mg,每月1次。总剂量达1.0g仍无进步者可不必使用。副作用主要为皮疹,甚至剥脱炎皮炎、口炎、蛋白尿、、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最近有口服金剂,商品名瑞得(ridaura),每日6mg/次,效果与针剂大致相同,但副作用较少。
②青霉胺:治疗RA的机理有1)离解19S
IgM 和67SIgG 相结合的类风湿因子;
2)抑制免疫反应,稳定溶酶体膜,
3)阻断可溶性胶原纤维形成不溶性胶原纤维。一般认为该药疗效比金剂为高,但需1~3月才能见效,所以该药应与控制症状的药合用。目前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疗效不减低而副作用减少。开始为125mg/次,每日2次,每月增加125mg/日,直至每日总量达到500~750mg,以6个月为一个疗效。其副作用有皮疹、骨髓抑制、肾脏损害,特别注意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膜性肾病。
(4)免疫调节剂:这类药中常用的有、、甲喋呤、硫唑、等免疫抑制剂及、等免疫促进剂。
①氨甲喋呤:亦属细胞毒药、对此药评价不一,国外近年来应用较环磷酰胺广泛,认为见效较快(4~6周),副作用并不比环磷酰胺高,而远期无致癌作用。一般用量为7.5~15mg, 每周1次,口服或肌注皆可。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长期使用要注意肺纤维化、肝坏死可能。
②环磷酰胺:此药除通过烷基化不同细胞起作用外,对免疫系统各阶段都有影响,减少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有抑制作用,因而使体液免疫降低,亦有报告认为对抑制性T细胞有抑制作用而使细胞免疫增强,此药国内使用较多,剂量为100mg每日1次口服或隔日静注0.2g,总剂量为4~6g。主要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因此用药时应保持尿量1500ml/日以上,否则尿中浓度过高对尿路粘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出血性。③雷公藤多甙:为草药雷公藤的半提纯品,据体外试验,该药有抑制单核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具有抗炎作用的机理。对病人及体外试验都能抑制单核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常用量为20mg/次,3次/日。对生殖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副作用有胃痛、、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本药对骨髓有抑制作用,我们统计137用雷公藤多甙病例,经骨穿证实6例出现,但停药后逐渐恢复。然而由于此药毒性大大、RA患者最好不用此药,可用其他药物(中药代替)或作为第四类药物选用。
(5)其他:其他一些细胞毒药亦可用于RA治疗,较常用的有、苯丁酸氮芥、氯奎以及环孢霉素A、这些药未必比前述药疗效好,且副作用亦很高,故使用不多。细胞毒药均有较多副作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①有严重的关节外表现,如血管炎、肺纤维化及多发性类风湿结节。②常用药物无效而多关节炎症状明显。③伴高丙球血症、抗核抗体阳性及类风湿因子强阳性。④类固醇激素撤药困难,此类药一般见效均较慢,约2~3周后才能见效,故主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且选择毒性低、价格低的药物。
(6)免疫调节剂:这类药主要促进细胞免疫、纠正免疫紊乱、单独应用疗效不肯定,一般与其他抗风湿药联合用,常用的药物有、胸腺素、转移因子等。
三、其他疗法:周身淋巴结照射、血浆置换等亦有报告用于顽固或严重的RA。但因疗效并不确切,而且价格昂贵。故很少应用。晚期已有关节畸型者,可作手术矫正。
(1)湿热型:
湿热重者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常用宣痹汤合二妙散加减,方中、山栀、、、、清利湿热;、蚕砂,仁辛散化浊,清气宣痹;、赤小豆活血,仁淡渗。
热毒为主者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络。
方用加味。方中、、花、生、、舌草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止痛;、牛膝、活血祛瘀;、薏仁、老鹤草除湿利关节以助止痛。
(2)寒湿型:
治宜温阳祛寒止痛。
方用汤,方中发汗开表,散寒行痹,乌头搜风散寒,温经止痛;益卫气;理血痹;甘草和诸药;煎加,既益血养筋,缓急止痛,又可制乌头燥热之毒。关节肿大、湿盛者,用;瘀滞者,酌加仁、、,配合大活络丸口服。
(3)肝肾两虚型:
治宜滋阴补肾,养血和血,畅筋骨、利关节。
方用六味合加味。六味地黄滋阴补肾;四物汤养血活血;加桑枝、、稀莶草祛风湿、利关节;加、壮腰而治腰酸膝软;有关节红肿,可加萆Z、薏仁、以祛湿止痛。
(4)肾阳(气)虚型:
治宜温阳益气、活血通络。
方用桂附地黄汤。方中、黄芪、桂枝、温阳益气:地黄、山萸肉,益肾填精;、、丹皮利湿泄邪。寒重者,加、制川乌;脾虚湿胜者,加苍、,并酌加藤、五加皮、活血通络。阳虚日久,湿邪关节化痰、关节畸形者,用。方中胶,熟地大补精血;麻黄、炮、通阳开痹;炒子去痰;并酌加红花,、当归、全虫活血化瘀通络。气血两虚加黄芪,当归。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目前RA尚无特异药物,各种药物仅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效,而且,各类药的治疗机理亦不同,故对一个具体的RA患者,主张联合治疗。西医曾有过“金字塔”方案,采用所谓上台阶式;即先用消炎镇痛药,半年无效再逐一加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如金制剂、青霉胺,无效再加细胞毒药,最后加用糖皮质激素。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使用消炎镇痛药半年无效者,骨质已被破坏,再用改变病情药物,对已造成的破坏已无法恢复,另种为下台阶式,即先联合多种药,以后逐渐分别停用,最后仅留一种副作用最小的药物维持。对这些方案,尚难作出评价,目前也还没有完美的模式,根据我国情况,可考虑中西药联合的方案。可在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青霉胺同时联合应用情况下,再根据中药辨证,采用适当的方案,可望起到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效果。慢性期病人,可仅用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改变病情的西药。
在急性期由于关节明显肿痛,必需卧床休息。症状基本控制后才能逐渐适度活动。但在急性期后,为了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应逐渐增加活动锻炼,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并与理疗相结合。饮食应含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增加营养。
RA最早由Alfred
(1858年)首先从和风湿性关节炎中区分出来。中医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痹”,中医文献对“痹”的描述很多,其中以“顽痹”、“历节风”比较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历节风”一名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病以“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并认为其病因或禀赋不足,或因调摄不慎,嗜欲无节,逐致气血肝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既虚,则无以充养筋骨,至虚之处,即容邪之所,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即成斯疾,王焘《外台秘要》亦认为:本病大都风寒暑湿之邪,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总之,中医认为本病是在肝肾亏虚的内因基础上,遭受风寒湿外邪而致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评论加载中...
(必填项)
评论内容: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风湿关节炎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