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手机比较好? 不算iphone几比较好

刷 ROM 、拔电池、死机等等,这些调侃的答案希望能少一些相关问题:
(2014 年 6 月 2 日更新: iOS 7 特别是 iOS 8 带来的新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赶上甚至反超 Android 包括『后台』、『应用间通讯』、『通知栏』以及第三方 touch id、siri 和键盘等支持。很欣喜的看到苹果以及意识到 iOS 的一些不足并很快改进。Android 也要加油,很久没有大版本更新了。)以下写于 2013 年 7 月:用了很久知乎都没好好回答过问题,这个问题决定做个用户向的总结:每条尽量配以图片,可能更新比较慢,不过会持续更新。玩机经历:从iOS 1 用到 5, 6只是偶尔玩玩女友手机才得以体验;android从2.2玩到4.2.1。难免有不全面不成熟或者有偏向性的观点,望 iOS 用户见谅。正文:1.
Android 拥有更先进的应用内分享机制:这是我舍弃iOS而全面转投 Android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Android 的内置分享功能非常好用,只要你安装的 app 有相关接口就能使用分享功能。一个实用的例子:我在tumblr上看到一张图,想要通过whatsapp分享给我好友。 android操作:点击分享,列出所有的能够使用的 分享app 和方式(蓝牙、邮件等),我选择了whatsapp, 选择了好友,bang!成功。好友收到链接,点击link,选择使用tumblr打开(如果没有tumblr 的 app 则可以使用浏览器打开移动版),直接看到这个GIF动画,并间接获取各种信息(tumblr 上是谁上传了这个图,查看同一专辑的其他图片,关注该用户的seed等)。 iOS操作:想办法下载gif(由于版权原因可能根本无法下载),进whatsapp,找到好友, 粘贴gif(发送图片),接收方收到图片,查看,进 tumblr 搜寻该用户,关注。或者使用tumblr内置分享,(需要接收方安装 tumblr 的 app 并注册并关注你)。 再举个例子:Android, 原生相机拍照--& 分享给第三方 app 做滤镜,美化和手写涂鸦,再上传微博和google+,同时使用分享键通过微信分享给若干好友。同样的操作,不夸张的说,iOS至少使用二至三倍的时间。另外,由于 iOS 缺乏统一的分享功能,每一个 app 想要实现分享都需要重新输入用户名密码并连接授权服务器获取token。对于好几屏幕的软件的用户来说, 体验真是悲剧。此外,根据android 的 bundle 在多 app 见的协作也是非常迷人的。iOS 上我仅仅发现了FB有类似功能,而该功能也只能用在第三方 app 的 Facebook 的登陆验证上。根据 Google 官方指南 pure Android 章节,各种 app 都不建议使用内置分享功能。许多国内软件使用类似 iOS 的内置分享功能, 看上去是偷了懒降低了重新设计实现的工作量,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点名批评微信,虽然自己在iOS上退出SDK想要实现一键分享,但是 app 做的竟然打不开url,只有转发和删除两个选项,非常搞笑。许多国内软件使用类似 iOS 的内置分享功能, 看上去是偷了懒降低了重新设计实现的工作量,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点名批评微信,虽然自己在iOS上退出SDK想要实现一键分享,但是 app 做的竟然打不开url,只有转发和删除两个选项,非常搞笑。2. 自由自在的定制launcher 和widget如果你厌倦了 iOS 一成不变的桌面和图标,或者渴望拥有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来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Android绝对是你的第一选择。推荐一个网站:各种各样的桌面、锁屏设计绝对让你眼花缭乱,还有各种教程。只要愿意折腾,搞成什么样子都可以。随便贴几张桌面,这种程度的定制即使是越狱了的 iOS 都很难实现。有人说手机第一屏体现了手机的主人的个性,所以定制能不能起到好的效果主要还是看人。我的品味比较普通所以就不厚颜的把自己的屏幕帖出来了:)有人说手机第一屏体现了手机的主人的个性,所以定制能不能起到好的效果主要还是看人。我的品味比较普通所以就不厚颜的把自己的屏幕帖出来了:)3. 真o后台 (iOS 7 推出后真正支持了多任务)许多人以为 iOS 没有真正的后台,也就是“伪多任务”, 其实不然,iOS是有后台的,不过主要适用于:1. 自家 app2. 通话类, voip类 (如skype)3. gps类 (如面包旅行)4. 音乐类 (如豆瓣fm)5. 后台下载类(有10分钟下载限制,超时会被kill)所以 iOS后台的局限比较多,而 Android 就没有各种限制,也就是所谓的 “真多任务”。缺点不多说了,耗电,malware,拖慢系统等等。举个例子说说好处:推送+后台的结合:Pocket 是一款 read it later 软件,用于存档文章、图片以稍后观看。用户可以方便的利用浏览器书签或者插件储存文章等有空时再阅读iOS 由于没有所谓真后台,所以软件功能有所限制,不能在用户添加完一篇新文章后马上开始下载。查看文章需要打开 pocket 应用来完成下载,因此我周围的pocket用户并不经常使用这款很不错的免费服务。iOS 由于没有所谓真后台,所以软件功能有所限制,不能在用户添加完一篇新文章后马上开始下载。查看文章需要打开 pocket 应用来完成下载,因此我周围的pocket用户并不经常使用这款很不错的免费服务。Android 上pocket的优势:1. 任何app可以使用分享功能保存内容至pocket (上文第一点已经描述)2. 推送后后台自动下载-(貌似手机型号和审美品味暴露了。。。)--(貌似手机型号和审美品味暴露了。。。)-由于现在生活的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落后的地铁,所以每天通勤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地铁中的 Wifi 热点也只在部分站点提供,大多数时间都是无信号状态,所以,当我需要阅读文章时候发现弹出“没有活动网络”的通知是非常蛋疼的。Android 上的pocket程序能及时在后台预先下载,当离线阅读的时候文章已经都在那里了,非常人性化。最后分享一下我用pocket的tip,比分说我关注ifanr的rss,我在ifttt上设置一个recipe, 每当ifanr更新缓存到pocket,然后每当阅读玩一篇文章并存档时候,会自动保存到evernote并打上tag放入IFTTT的文件夹。除此之外,例如zaker,google current等阅读器可以每天定时或者一定条件的预先下载阅读内容(如每晚/有wifi并且插上电源时)。既能保证预先下载又不会消耗过多电量流量,希望各种后进 app 学习。再说一个软件:DropboxDropbox 的 android 和 iOS 的app都能实现手机照片视频上传到云。不过 iOS 必须打开 app 才能上传,使得这个功能变成鸡肋。 Android 的 Dropbox 客户端可以实现即时上传,这都是在后台不知不觉进行的。每当我回家一看电脑,今天和朋友的照片视频已经出现在文件夹中了,就不断感叹科技的进步(笑)。PS:当然你可以设定 rules 让其只在wifi 网络下进行上传或者限制上传视频大小(大于一定兆数的视频不上传/不通过数据流量上传)来控制电量和流量。iCloud 也有 photoStream功能,不过有限制:在线时间30天、由于名字不好(photostream)所以不能传video。再推荐个软件:tawkon该 app 说白了就是监视你通话方式和通话时候的信号强度,在你直接使用手机并且信号不佳的时候提示你使用免提或者耳机来避免过度辐射。界面友好,功能创新,值得尝试。该 app 说白了就是监视你通话方式和通话时候的信号强度,在你直接使用手机并且信号不佳的时候提示你使用免提或者耳机来避免过度辐射。界面友好,功能创新,值得尝试。综上,android 的真后台给了许多 app 发挥的空间(当然也给了流氓软件发挥空间)。4. 潜力无限 Google Now (Google已经推出ios版本,鉴于Apple的政策,有些功能不完善;iOS 7 发布后,Google Now的部分功能也随之实现)有许多没有用过 Google Now 的人认为它是一个类似于 Siri 的语音控制应用;实际上 Google Now 某种程度上更类似于 ifttt
-- Google 根据自己的各种服务搜集的用户信息,在它认为合适的时候 trigger 给用户提供卡片式的提示。如果说 Siri 是用户语音输入触发分钟信息,Google Now 就是各种用户数据触发的,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使用 Google Now 的前提是你必须接受 Google 各种挖掘你的数据,对于我母亲这种对个人隐私安全性极度敏感的人(她甚至连GPS定位都不能接受)来说,这项服务是无用的。由于设计各种我生活中的数据,所以手机就不截图了,以Google 官方图举例小部分卡片:基于地理位置的卡片:* 天气* 交通* 交通Google 能够“监视”你的任何地理位置变化并记录你在某个地点滞留的时间,经过简单的学习或者用户设置,Google Now 能在早上给出上班路线和所需时间,在傍晚之后给出当前地点回家的时间和路线。另外,Google 还检测你经常逗留的其他地点:由于我平时经常去女友那里,Google 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提示我多去看看女朋友(笑)。如果你在日历中设置了带有地点的事件,也会在事件开始一定时间前(取决于交通状况)提醒你赶去那个地点。Google 能够“监视”你的任何地理位置变化并记录你在某个地点滞留的时间,经过简单的学习或者用户设置,Google Now 能在早上给出上班路线和所需时间,在傍晚之后给出当前地点回家的时间和路线。另外,Google 还检测你经常逗留的其他地点:由于我平时经常去女友那里,Google 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提示我多去看看女朋友(笑)。如果你在日历中设置了带有地点的事件,也会在事件开始一定时间前(取决于交通状况)提醒你赶去那个地点。*旅行基于搜索数据的卡片:* 体育在赛前给出你关注和可能关注的球队的赛程;赛中给出即时比分;赛后给出结果和box-score或者各种数据的URL在赛前给出你关注和可能关注的球队的赛程;赛中给出即时比分;赛后给出结果和box-score或者各种数据的URL* 股票可以设定简单规则,收市后显示,升降幅大于百分之一时显示(AAPL)最近经常出现。可以设定简单规则,收市后显示,升降幅大于百分之一时显示(AAPL)最近经常出现。Gmail扫描类:如果你放心大胆,可以让Google Now 扫描你的gmail,然后找出有用的信息通过卡片展示:* 机票显示你要进行的旅行,并且在机场给出登机牌* 酒店* 酒店地址、导航、check in 和 check out 时间等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功能如电影、生日、步行和汽车时间等可以探索。Google 在过去几个月中将卡片数量翻了好几倍,可以预计会有更多方便的卡片涌现。如果能配合即将退出的 Google Glass 潜力真是无限!话说 iOS 有没有类似功能,回答应该是有的:reminder 里的基于地理位置的提醒,而且暂时还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现类似功能的应用。(Google search在2013年7月更新,带来了基于Google now的位置reminder功能)不过我还是保守的认为 Apple 暂时做不出类似 Google Now 一样的产品,Apple 在海量数据的处理上一直是弱势,从地图就能看出。可能的情况是 Apple 收购或者合作一群其他公司联合对抗 Google, 就像 Google 在硬件上做的那样。不过FB 或者 Twitter 会不会甘心只为 Apple 提供类似服务呢?5. 下拉通知下拉通知从 Android 的早期版本开始就一直存在,并在不断进化。这个杀手级的功能一度是 Android独有的,直到 Apple 收编了 Cydia 中某个仿制插件的开发者,Pull Down Notification Centre 才得以在 iOS 中同样焕发光彩。Android 4.0 ICS 以后,Google 给这个功能加上了不少元素,使得下拉通知更加实用美观。在 Android Jelly Bean 中,下拉通知支持了通用设置功能,在手机上,可以点击时间右侧的设置进入该 Tab, 也可以使用双指下拉来触发;在平板上,在屏幕左侧的下拉被识别为进入通知,右侧下拉被识别为进入设置页。如果在iOS 和 Android比较同样的操作 --
关闭WiFi:在 Android Jelly Bean 中,下拉通知支持了通用设置功能,在手机上,可以点击时间右侧的设置进入该 Tab, 也可以使用双指下拉来触发;在平板上,在屏幕左侧的下拉被识别为进入通知,右侧下拉被识别为进入设置页。如果在iOS 和 Android比较同样的操作 --
关闭WiFi:iOS 上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Home键退出当前 App
- (Home 键回到首页)- 进入 Settings - (进入 Wifi设置) - 关闭 - 双击 Home 键打开最近程序 -- 点击 App 图标等待再次进入原先的 App* 括号内为可能需要的额外操作Android 原生系统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双指下拉 - 点击Settings - 关闭Wifi - 按返回键盘返回 App值得吐槽的一点是ICS以后, 虽然加了设置页面但是上面的图标仅仅是一个通向设置页面的链接,大多数都并不能直接进行修改设置的操作(飞行模式,亮度可以)。对比一些其他厂家的定制 rom 或者一些 widgets 还是略复杂了。一些优化过的 Android 系统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单指下拉 - 点击WiFi图标可以看到,Android 系统在快速改变设置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通知上直接进行交互操作:Android 的通知能够直接进行交互操作,比如未接来电能够选择回拨或者是短信,闹钟/提醒可以选择小睡或者关闭,而且这个功能也开发给开发者使用在各种 App 上。Android 的通知能够直接进行交互操作,比如未接来电能够选择回拨或者是短信,闹钟/提醒可以选择小睡或者关闭,而且这个功能也开发给开发者使用在各种 App 上。举例:截图分享iOS 操作:Power Home 截图 - home 回到桌面 - (home 回到第一页)- 打开照片 - 进入截图文件夹 - 找到最新截图 - 分享(有限的分享选项,见上文)- 双击 Home - 回到先前的 AppAndroid 操作:音量下+Power 截图 - 下拉通知 - 点击截图下面的分享按钮 (分享后回到当前 App )至于音乐控制等, 鉴于 iOS 双击后也有相关功能(Apple 把音乐当作主要服务,所以Music 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要比 Android 中重好多,索性 Android 的音乐通知也不赖),所以就贴个图算了:Swipe 和 Notification 展开手势ICS 之后,Android 的官方指南要求开发者将多条 notification 合成一条,并且加入了展开和收缩通知的功能(用户可以单指下滑一条notification以看到更多内容)。Notification 应次简洁整齐了不少。另外,对于大多数不想要的通知,简单的向左或向右即可划走。对比下iOS的通知中心:显示和删除消息的方式并没有让人体会到苹果口碑良好的用户体验。另外,Android 的第三方 App 能够在通知中实现天气/金融/手机状态/下载状态等各种类似于桌面 Widgets的 功能;而 iOS 只有天气等少数官方产品能够有这个权限。另外,Android 的第三方 App 能够在通知中实现天气/金融/手机状态/下载状态等各种类似于桌面 Widgets的 功能;而 iOS 只有天气等少数官方产品能够有这个权限。Notification 或者 Notification center 绝对是一个潜力十足的地方,相信之后几年Apple 和 Google 能够在这里大有作为,将用户需要的信息更加精准的人性化的放在这里。6. 其他 (root/nfc/无线充电/街景照相/Ubuntu for Android)i. Root对于这点争议颇多。抛开硬件因素不谈(Root 为了刷机,机器太慢要超频,电池太小要降频),并且假设你不使用流氓 App所以无需管理权限的话。Root 对于我能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好处有以下几个(android原生 Rom):a. XX。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事实上有时候我们需要一条安全可靠的连接来访问某些网站),总之我们需要XX。 VPN 一方面好流量而且耗电,另一方面由于是全局的所以无法设定rules,无法对于有需求的 App 和网站区别对待。Root 以后使用某些XX软件效果就好多了。b. 破解运营商锁定的无线Tethering c. AdBlock 无论iOS 或 Android 都有很多打着广告的免费软件,Root后能让你彻底在 Android 机器上告别那些东西。以前的HTC没有不Root的时候;不过最近的两台 Nexus 设备都没 root,一是人肉XX了所以暂时没有a需求,再者运营商又不锁tethering,三是 App 开始慢慢使用捐赠去广告版,或者找一些 App替代国内流氓公司的绑架产品。所以暂时没有需求了,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功能能激起我root的兴趣。关于安全问题,Root必然不安全,一些游戏和支付软件都是要求机器不Root才能使用的。但是Android比较好的地方是有Root 权限管理器,不像 iOS 5当时打开一网站,滑动解锁,然后就越狱了然后你的隐私就灰飞烟灭了。对于Root我的观点是一般用户能不 Root 就不要Root,有特殊需求(XX、热点、通话录音等)的可以考虑下。ii. NFC 也是个有潜力的货色。传数据(iOS连蓝牙传数据都不行,更别说nfc+蓝牙/WiFi了),和外设匹配已经做的不错。但其他方面目前还没普及,至少英国是这样,前段时间说伦敦地铁可以用 NFC 代替交通卡了,后来又取消了,估计是怕高峰时候由于某些人在堵在哪里研究手机NFC怎么开而影响交通。iPhone5 之前盛传要搭载 NFC 不过结果还是使用了落后的二维码, 光靠Google 加上一票一盘散沙的队友要普及估计要一段时间,国内应该还要更长时间。iii. 街景照相Photosphere 貌似用了Google 街景的技术,白天拍出来的照片特别好,还能合成出小星球效果(以前用三脚架+单反玩的),晚上的话只能拍静态远景了,效果没有白天的好。iOS 官方的全景没有360度功能, 推荐一个app: 360 Panorama,虽然感觉效果还不错,但是综合素质的确和Photosphere有点差距。iv. Ubuntu for Android官网连接官网连接简单说就是在 Android 上再跑一个Ubuntu,这应该不算 Android 的一个现有的优势,因为这个项目好像还没有成品。但是它的巨大价值让我不得不在最后提到它。手机硬件现在突飞猛进,甚至能够匹敌若干年前的台式机,作为一个普通使用者来说 Ubuntu + Chrome + 一些常用软件足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Android 作为一个野心博博的系统,登录所有平台应该是其目标之一,应次未来可能也会对于外接显示器和键鼠做桌面操作的优化。 Ubuntu for Android 能否成功就看是它先占领市场还是 Android 率先进化。
在 Android 内核上跑整套 Debian。不必担心影响打电话等,这仅仅相当于给手机装了一套 Debian GNU/Linux 的软件而已,和 Android 的 GUI 没有任何冲突。这主要是得益于几乎所有 Linux 软件都有 ARM 版。可以说,凡是 Debian 可以做的事,只要计算能力允许,Android 设备全都可以做。下面是在我的三星 Galaxy Note 8.0 上的截图,运行非常流畅。再配上
这个软件和三星的手写笔,相当完美。另外现在的 Android 平板都是可以外接键盘鼠标和 U 盘的,这就更方便了。安装方法在这个页面:,上不去的话请翻墙浏览。
主要从操作系统层面比较,两边都拿最新官方版,时间是121220:做不到的:桌面widget。例如我现在用的any.do,可以平铺一屏list;flipboard,可以随时刷新热点文章;有人喜欢把相册、音乐播放器、社交站更新放在桌面。个性化notification。例如在其中查看邮件详情、quora系统级跨应用分享。选择特定文件/操作的默认打开方式,例如照相、看图、网页、地图等。实用意义较小的,例如人脸解锁、按power键直接解锁、球状摄像模式、相册自带图像特效、NFC等。做不好的:通知中心。不只是个性化notification,ios的整个message center比较弱是一个共识。设置中心。好吧,这块两边各有不足。但是我真心用不惯ios设置中的应用程序设置。如果从手机整机层面比较的话,android机会有一些form factor方面的创新,例如pad phone、galaxy note之类的。【MT6591h六核】 nibiru H1C为内部型号的火星一号探索版,六核心真的不算差~_2014年最新手机图片_山寨手机网专注高仿苹果6_高仿苹果5s_高仿三星大器3系列国产手机- 2014年最好的山寨手机网
& 【MT6591h六核】 nibiru H1C为内部型号的火星一号探索版,六核心真的不算差~
2014年销售排行榜
本店售价:¥1350元
本店售价:¥1250元
本店售价:¥2350元
本店售价:¥1150元
本店售价:¥580元
【MT6591h六核】 nibiru H1C为内部型号的火星一号探索版,六核心真的不算差~
猪八戒手机网-24小时电话: 在线QQ:
天语火星一号探索版正式发布,该机并非采用主流的八核处理器,而是采用了性能体验更好的MTK6591H六核处理器,此外支持双3G网络也是卖点之一,该机售价为798元。
天语nibiru手机官方数日便大张旗鼓造势,暗示本月30日将会有重大事情发生,没曾想到在今日(28日)提前发布了神秘新品,和大伙的猜测一致,尼比鲁手机的确准备了一款全新智能手机,该机就是以nibiru H1C为内部型号的火星一号探索版,并且带来了不少的惊喜。
【MT6591h六核】 nibiru H1C为内部型号的火星一号探索版
曾经有过一张疑火星一号探索版的真机谍照被曝光,显示该机不仅能打开后壳换电池,屏幕下方的前壳亦可拆卸,如此设计的用途日前已经揭晓,这也是探索版设计上的一大亮点-前后壳都支持换壳,让用户进行更多颜色的搭配,可选颜色种类够多,主推黑、白以及红色,还有黄、绿、粉、橙等多种颜色。&
此外该机部份细节地方和H1有区别,探索版的下巴不再是圆弧形,而是变得更尖了,主摄像头由圆变方,厚度亦有增加,探索版的尺寸为145.8*71.3*8.1mm。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主打高性价比的联发科芯片,可以说,整个市场有了联发科才有了更低成本的双核、四核、八核手机,而这次笔者给大家带来的则是 看起来较为奇葩的六核处理器,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搭载六核处理器的手机实在是屈指可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专门测试它的原因了。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事实上从名称上来看,联发科六核MT6951h和真八核MT6592存在一些联系,那么到底是否只是减少2个核心那么简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联发科六核MT6591h的真面目。
在开始正式性能测试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看一下测试用机的硬件配置,毕竟除了CPU之外,影响跑分的因素还很多。此次笔者对比的两款手机分别是nibiru H1和nibiru H1c。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硬件配置方面,nibiru H1采用的是一块5英寸1080p级别显示屏,1.7GHz主频MT6592真八核处理器,并2GB运行内存。而nibiru H1c则采用一块5英寸720p显示屏,1.5GHz主频MT6951h六核处理器,运行内存方面同样都是2GB容量。
直观的来看,搭载六核MT6591c的nibiru H1c比八核MT6592的nibiru H1整体要稍差一些,不过其实也并不是那么明显。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安兔兔测试软件,看一下它们到底差多少。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此次笔者使用安兔兔评测V4.5.1版本对两款手机进行测试,得出nibiru H1c安兔兔得分为22664分,其中多任务得分4003分,Android运行环境1597分,运行内存方面,该机RAM运算2094分,RAM速度 984分,CPU性能方面,该机CPU整数3450分,CPU浮点2837分,GPU性能方面,该机2D绘图(720p屏幕)1715分,3D绘图 4325分。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nibiru H1跑分
相比而言,nibiru H1的安兔兔得分的确比H1c高一些,为26070分,其中多任务得分4519分,Android运行环境1595分,运行内存方面,该机RAM运算 2570分,RAM速度983分。CPU性能方面,该机CPU整数4887分,CPU浮点3388分,GPU性能方面,该机2D绘图(1080p屏 幕)1536分,3D绘图4769分。
CPU整数性能
CPU浮点性能
为了更加直观方便的看这款手机在处理器方面的差异,笔者特意把安兔兔有关CPU和GPU性能方面的分数单提了出来。通过表格来看,的确两枚处理器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当然只有一个安兔兔测试软件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看一下到底MT6591h性能如何,下面是PC端鼎鼎大名的鲁大师手机版测试软件,经过测试,搭载MT65891h六核处理器的nibiru H1c的综合性能跑分比高通骁龙600四核手机相差无几。
下面再让我们用专项测试软件测试一下MT6591h的单项性能。首先就是著名的CPU测试软件《CF-Bench》,《CF-Bench》是用 来测试多核心CPU性能的评测工具,它提供在固定时间框架下测试多核处理器的性能,随后软件给出一个最后评分,并且显示相当详细专业的反馈数据。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下面是测试GPU性能的《Basemark X》,《Basemark X》是一款用于评估设备游戏图像性能的专业测试工具,其独特性体现在它是唯一一款建立于真正游戏引擎Unity4之上的专业评测软件,能够生成高质量及客 观的性能衡量分数。由于含有大量的图形,旨在将设备的图形渲染量推至极限。所以,Basemark X的测试分数不会很高,因为它反应了设备渲染类似游戏时的真实帧数。
不只是少两核 联发科六核CPU性能测试
总体来说,MT6591h相比真八核MT6592性能上虽然有差距,但其实也没有那么明显,它的整体实力大概是处于骁龙600级别,忽略处理器兼容性的问题,市面上大多数软件游戏还是可以轻松运行的。
视频+游戏测试+双卡3G
流畅播放1080p视频
 既然说到实际使用,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搭载MT6591h的nibiru H1c表现如何。首先是视频方面的测试,播放视频方面,搭载MT6591h的nibiru H1c的表现也中规中矩,4K视频通过软解码勉强能够播放但十分卡顿。不过主流的1080p视频表现还不错,可以硬解码的视频格式也比较多。
对于现在的智能手机而言,玩游戏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每天都要干的事。通过测试,笔者发现这枚1.5GHz主频真六核处理器在运行大型游戏时整体效率还可以,虽然没有顶级处理器(比如骁龙801)快,但也没有明显的停滞感,游戏运行过程也较为流畅。
&卡1卡2都可以使用3G
以上都是有关MT6591h的性能方面的测试,其实联发科新发布的这枚处理器还有其他优点,比如支持双卡3G。对于一些拥有多个SIM卡的用户 来说,双卡手机几乎是刚需,而对于那些有两个3G卡的用户而言,如果两个卡槽都支持3G网络的话,那用起来将会非常舒服,这也是这枚六核处理器最人性化的 特点了。&
可以说,此次联发科发布的MT6591h让低端手机市场有了新的可能,它让几百元的手机也能够拥有上千元的性能。相比于还是有些过剩的真八核 MT6592处理器,六核的MT6591h在保证日常正常使用的同时功耗方面也控制得不错,相信以后市场上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六核手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再来看看该机的核心配置,事实证明,工信部的数据依然不是很靠谱,火星一号探索版并非采用的是8核,而是搭载了MTK MT6591H六核处理器,主频率为1.5GHz,且是双3G版本,可同时支持WCDMA+TD-SCDMA双3G双待,兼容GSM网络,6核处理器加双3G待机,这一点足够让人感到意外。另外H1C探索版在H1的基础上降低了屏幕分辨率和拍照规格,该机配备了5英寸720P分辨率的OGS全贴合屏幕,拥有500万+800万像素双摄像头,但是核心的内存没有节省,依然是2G RAM+16G ROM的搭配,内存规格很厚道。&
火星一号探索版依然是2000毫安的电池,运行基于Android 4.22定制的TouchOS,仍可支持陀螺仪、电子罗盘等传感器。
火星一号探索版将会在6月30日下午2点开始接受网友们的预约,7月6日结束,应该会于当天同步开抢,成功购买的用户可获原装电池、保护套、贴膜以及座充等配件,你觉得火星一号探索版的首发价格是多少?不要998,不要898,只需798元探索版就能带回家,这个价格使H1C成为当前最便宜的双3G手机,你是否心动了?&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猪八戒手机网-24小时电话: 在线QQ: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福田区华强北新曼哈数码广场四楼4002室
2014年猪八戒手机做网站技术的交流跟学习以及国产手机资讯评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几比较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