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B真能达到2520倍音速速了吗?!太恐怖咯~

美X-37B太空船超音速25倍&三次升空执行秘密任务--安徽频道--人民网
美X-37B太空船超音速25倍&三次升空执行秘密任务
&&&&来源:&&&&&
  原标题:天宫 无宁日
  美X-37B绕地球22个月成功返航
  日,美国“X-37B”太空船在加利福尼亚着陆,这是该型号飞行器第三次完成特殊任务。本次自2012年12月升空,已经在太空运行了671天。X-37B究竟执行怎样的高度机密任务,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猜测。X-37B是一种怎样的飞行器,它在美国军事布局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世界各国还有哪些太空武器?本期为您解读。
  X-37B:超音速25倍的超级武器
  2014年10月美军回收的X-37B,原本是美国航天局的项目,作为航天飞机的换代产品。到2004年忽然被五角大楼接管,从而正式成为军方项目。这款飞行器就像是迷你版的美国航天航空局的太空飞船,长约8.8米,最宽的地方4.6米,重约5吨。它由火箭发射进入太空,能够在卫星轨道上绕地球航行,而在结束任务之后,从太阳能中获得动力,在结束任务后,还能如同普通飞机一样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
  同时具备太空和大气层飞行能力
  X-37B被称为“空天飞机”,意思是既能如航天飞机一样在太空飞行,又能如普通航空飞行器在大气层飞行。不过严格说来,现在的X-37B还算不上纯粹的空天飞机。因为它出大气层还必须由火箭发射,而不能自行在大气层内水平状态起飞进入太空。尽管如此,它毕竟是世界上第一款同时具备太空和大气层飞行能力的飞机,具有划时代的价值。
  X-37B在太空中的最高速度能达到音速的25倍以上,换句话说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地球上相反的一点。X-37B的机动性相当好,在地球轨道上行进时,能不断调整高度和坐标,以跟踪目标,或者躲避攻击和危险区域。X-37B本身具有搭载舱和机械臂,能够负载2吨左右的货物,这又使得其具备一定的机械操作、捕捉能力、卫星投放能力。
  三次升空执行秘密任务
  X-37B至今共发射三次,第一次在2010年,遨游太空200多天,第二次在2011年,绕行400多天。本次则环绕地球多达600多天,再次刷新了纪录。对于这三次升空的任务,有人认为美军是将X-37B作为间谍航天器,监视重要区域和敏感国家的动态。X-37B能够搭载多种侦察设备,在高空对海陆空目标及外太空目标进行侦察,并将侦察信息实时传递给作战单位。
  但也有专家认为,X-37B可搭载导弹、激光发射器等先进武器,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其作战潜力不可低估。由于X-37B的高速度,其升空后一小时内,即能到达全球任何目标的上方,然后利用自身携带的武器对敌国卫星、航天器或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实际上,X-37B更像是一个轨道空间的作战平台。一旦该平台实验成功,美军完全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其上搭载不同的模块,如卫星监控、地面侦察、近地攻击、导弹拦截、敌国卫星捕捉、侦察、卫星投放、太空工程、布雷等,从而实现不同的军事价值。
  空天飞机各国都在研制
  美国在空天飞机发展上领先一步,其他科技强国也不甘落后。俄罗斯自称他们的空天飞机计划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不过俄罗斯空天飞机不是用火箭发射,而是在高空由航空飞机投放。而中国的神龙号空天飞机在21世纪初也取得重大突破。日本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空天飞行器,以火箭发射“轨道飞机”并取得成功,只是日本对此较为低调,故其研发进程不为外人所知。
  自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以来,对太空的军事化利用就一直是大国军方的目标。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是美国里根政府在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之后被认为是为了误导苏联,引诱其进行过度军备竞赛而放的“气球”,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竞相研发太空武器,将己方的防御和攻击线部署到地球之外,却是不争的事实。太空武器的研发和投入应用,将战争由百年前的“陆、海、空”三位一体,从空间领域上扩展为“陆、海、空、天”四位一体。也使得未来的战争领域更加广阔,手法更加多变。
  相对于传统的地表和大气层内武器,太空武器有着几个显著优势。首先太空武器位于距离地面数十公里的高空,“居高临下”的优势自古皆然。站得高则看得远,侦察敌情则可“一目了然”,攻击敌人则可“势如破竹”,而敌方的攻击则被高度差引导无力化,例如现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防空导弹,都不能对高度30公里以上的目标构成威胁。
  其次,太空武器有助于突破地表地理特征和军事格局的阻碍,实现全球布局。地球表面早被各国占据,各自划分了领土、领海和领空。在地表作战中,无论是陆军装甲部队、海军舰艇还是空军战机,要从集结地到达目标特定区域展开军事行动,往往受制于两地之间途经路线的归属,可能遭到敌对方的拦截,或中立国的阻挠。此外,如山脉、河流、峭壁、云团、暴风雨等地理和气候因素,也可能对部队的行进、攻击产生影响。而在距离地面数十公里的太空,空空荡荡,一览无余,只要避开专门的太空拦截武器,可以很方便地从A地上空移到B地上空。大部分敌对国武器不能构成阻挠,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大气层气候,也都可以无视了。
  其三,太空武器能够达到更高的速度。现代战争机动性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是部队还是导弹,速度越高,攻击调度越快,留给敌方的反应时间就越少,就越容易取得战果。大气层内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大大制约速度提高,达到5倍音速左右(约每小时六千米)已经很难。而太空没有大气阻力,飞行器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到10倍甚至20倍音速以上,使得整体飞行时间大为缩短,部队机动与攻击效率大大提高。
  从当前的研发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太空战争可能的主要模式包括:(一)借助太空中的设备,对敌情进行侦察和信息搜集。这一方面实际上已经在展开了。(二)通过太空中的设备,对敌方地面、空中与太空的部队设施实行电磁干扰。(三)通过太空中的设备,对敌方的地表部队、区域,以及暂时飞出大气层的导弹等进行直接的攻击。攻击方式可以包括导弹、激光、动能武器和直接撞击等。(四)通过我方地面与太空设施,对敌方的太空目标进行攻击,或拦截敌方对我方进行的攻击。
  空天母舰能攻能守 笼罩五洲
  未来设想中的空天母舰,是搭载飞行器作为主要武器的活动基地,与航空母舰区别之处在于它不是在海上,而是在大气层与外太空遨游。据称,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即有这方面的设想,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空天母舰项目,代号“暗星”。其长度可达300米,高度达20米,翼展超过100米。它能在距离地球200公里的轨道飞行,最高时速为25倍音速,90分钟便能绕地球一周。暗星还能从地面水平起飞着陆,在大气层内的飞行速度也将达到5倍音速,比子弹还要快,2小时便可从华盛顿飞到东京。空天母舰及其搭载的空天战斗机和各种导弹,将形成一个移动的空中要塞,产生强烈的威慑。
  在一次模拟的未来战争中,针对某可能对美军发动核攻击的国家,美军首先令地球亚轨道上游弋的空天母舰在极短时间内赶到其上空,释放出空天战斗机,5分钟内即以精确制导炸弹摧毁了敌军的地下指挥所、地面防空火炮阵地、核导弹发射场的控制中心等目标,使得该国整个军事系统陷入彻底混乱。随之赶到的美国常规战机,再从已经撕开的缺口不间断地突入“敌国”上空,完全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据称,美国“太空怒火”计划到2040年左右就部署首艘核动力空天母舰,到2050年部署3艘空天母舰,并组建3支“空天舰队”。每支舰队都由1艘空天母舰、4架航天飞机、2艘太空拖船、1座空间补给站组成。空天母舰将配备常规导弹、核导弹、高能激光武器、动能武器等作战装备及侦察设施。
  上帝之杖 简单粗暴的极致美学
  “动能武器”(即直接撞击破坏的武器)是太空武器新概念中的重要一支。目前,美国已开始研制“上帝之杖” 。该武器简单来说,就是从太空中扔个金属棒子,把敌人砸死。上帝之杖由钨、钛或铀等高密度金属制成,每一根长达6米,直径30厘米,重达数吨,装有小型的助推器,以控制落点方向。上帝之杖的发射载体是卫星平台,每个卫星平台携带100枚棒子。当需要攻击时,这些金属棒从卫星平台释放,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坠入大气层,在卫星制导下飞向攻击区域。
  从1000公里高度坠下的数吨重的金属棒,将以高达上万公里的时速撞击目标,产生巨大的物理破坏,其攻击力甚至可与小型核武器相比,而且集中在很小的触地面积内释放出来,不会产生辐射。这样它甚至可以穿透数百米的地下掩体,摧毁目标。而上百根上帝之杖的释放,将把一个区域――无论是城市还是军事基地彻底变成蜂窝,深达数百米的蜂窝。上帝之杖可谓是简单粗暴到极点的高科技攻击武器。
  上帝之杖还出现在游戏和影视中。《使命召唤》里,“敌人”控制了上帝之杖(游戏中叫做奥丁,即北欧神话的上帝),将美国多个大城市夷为平地。而《特种部队2》中,眼镜蛇控制了上帝之杖(游戏中叫做宙斯,希腊神话的上帝),仅仅一枚就毁掉了伦敦。当然这两个例子中上帝之杖的威力都是被夸大了的。
  卫星网络 天网恢恢 全球洞察
  太空战争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是通过太空对地面进行侦察。这方面以美国的GPS系统最为出色。地球卫星轨道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拥挤,就跟大城市停车位一样。而其中最好的位置(6条黄金轨道),现在被美国GPS系统的24颗卫星占据着。地球上的任意地点,均被这24颗卫星覆盖,卫星可以即时锁定、追踪任何一个地点和任何一个人。同样,便携式接收机也可以在任何地点收到GPS信号。其中,民用信号定位精度便能达到10米。依靠GPS系统,美军不但能及时获取敌方的信息,指引武器进行精确打击,而且也能迅速将分布全球的部队数据回传指挥中心,将全球的战争元素聚合成一个大号的沙盘。
  因为GPS被全球广泛地商用民用。各国企业和个人对接GPS系统,获得优质的信息。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它们的信息数据被GPS获得甚至入侵的过程。依靠GPS的商用接口,一旦未来武装冲突爆发,美国可能拥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通道,对敌国施加攻击和影响。
  俄罗斯目前竭力推广自己的格洛纳斯卫星系统,以打破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和美国GPS比较,格洛纳斯的24颗卫星仅仅占了3 条轨道(而GPS占了6条),在信息获取上压力更大。而2010年三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在升空后偏离轨道坠落在太平洋,更使得该系统几乎陷入绝境。不过,俄罗斯仍在本土抵制GPS,避免宝贵信息流入美军的数据库。而中国的北斗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也在不断优化自身,从而抢占全球信息中的战略要地。
  反卫星武器 九霄云外的杀手
  由于卫星通常是按轨道方式运行的,因此反卫星武器的拦截,通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拦腰撞击,即进入长椭圆轨道,与目标卫星轨道交叉,在交叉点时以高速将其撞毁。第二种是追尾或迎头撞击,即进入与目标卫星相同的轨道,以较快速度冲撞攻击目标。第三种是下勾拳,就是从低轨道上升至目标卫星轨道,在上升过程中将卫星撞毁。反卫星拦截器可以直接起爆炸药装置来击毁卫星,也可以释放金属颗粒、干扰物等破坏卫星上的光电器件,或导致卫星星体脱离运行轨道而坠毁。
  反卫星武器自卫星上天便开始研制了,美国最初想用核武器爆发的高温和电磁脉冲来摧毁苏联卫星,但核武器的杀伤范围太大,同时会对己方卫星造成影响,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以战斗机投放反卫星导弹(空基反卫星)作为主要手段。80年代后期,又开发了智能卵石拦截弹,在轨道空间拦截目标(天基反卫星)。该拦截器高度1米,直径10多厘米,只有几公斤重,但装备有可见光和紫外线传感器,高分辨率宽视场摄像机,可以看到数千公里外建筑物大小的目标。同时具备较高硬件处理信息和人工智能,机动速度达600米/秒以上,碰撞时可穿透和压碎卫星结构、碰撞毁掉关键附属部件。
  在反卫星武器中,大型激光器是相当受瞩目的一类。由于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几乎发射瞬时即可到达,用高温烧熔卫星关键部位,达到破坏的目的。而且在太空中,没有地面上的大气、水滴、地形干扰,正是激光武器发挥作用的最好场景。不过,激光武器耗能极大,配套的能源设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杨益)
(责编:胡磊、张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正文
超高音速武器速度快航程远&现有拦截系统无法应对(图)
|来源:|字号:
  原标题:风驰电掣 神出鬼没
  试验中的德国高超音速导弹。
  美国一种高超音速武器试验失败。
  美国X37B轨道飞行器。
  俄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PAK-DA外形想象图。
  俄罗斯曾展出过的一种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的模型。
  美国X51A飞行器。
  今年8月,美国发射高超音速武器(又作超高音速武器)的实验失败,飞行器失去控制,军方被迫将其引爆。而同一时期,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发也成为关注重点。高超音速武器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它具备哪些优势,目前各国研发情况又如何?本期为您解读。
  怎样才能飞得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论是比武场上还是战场上,更快的速度总是能取得优势。而军事武器中,飞行在空中的飞机、导弹,速度远远超过陆地的坦克、装甲车辆或水面、水下舰艇。对各国军队而言,拥有更快速的飞行器,将在未来战争中获得显著的优势。
  一架(或一枚)飞行器怎样才能飞得快?首先是空气动力的问题,飞行器应有最佳的外形,减少高速飞行时带来的阻力,或者干脆逃离大气层,在稀薄的太空中飞行。其次,飞行器本身带的发动机或火箭推进器越先进,能提供的推力越大,飞行器速度则能越高。
  除了更快的飞行速度之外,军用飞行器还必须根据其用途,发展不同层次的综合性能。例如对作战飞机而言,续航力、机动力、载弹量甚至驾驶员安全、舒适程度都是要考虑的问题。而对导弹而言,还必须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解决如何防止敌方反导弹系统拦截,如何有效制导,确保导弹飞行精度等。
  核心设备是什么?
  实现高超音速飞行的核心设备之一,是冲压喷气发动机。它被誉为世界航空史上继螺旋桨、喷气式发动机之后的第三次大革命。
  冲压喷气发动机,简单说便是把飞行中产生的迎面气流“吞”入发动机,利用高速的相对气流,提高发动机内空气的压力,经压缩后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生成的高温燃气在喷管中膨胀后,以更大的速度朝后面加速排出,从而产生推力。这样,飞行器本身飞得越快,迎面来的气体越猛烈,产生的后向推力也越大。
  不过,冲压喷气发动机不能自行从静止时候启动,因此必须由其他发动机先启动飞行器本身,产生一定初速度后,冲压发动机才能生效。此外,对于低速飞行的飞机而言,显然冲压喷气发动机是没有用武之地的――速度太小,迎面气流不够强,冲压发动机效果也就很一般。
  高超音速有多高?
  高超音速武器,目前还是个新概念武器,只是在几个国家开始试验。按照美国军方的界定,所谓“高超音速”,是指超过5马赫即5倍音速。音速在大气中为每秒340米,或者每小时1224公里。因此高超音速大约是每秒1700米,每小时6000公里以上。
  这个速度相当恐怖。以我国正在退役的三代战斗机歼8为参考,歼8的最大速度是2.2马赫,大约只有高超音速的44%。美国最先进的五代机F22,其最大速度也不过2.25马赫。而5马赫高速的飞行器,只需要10分钟即可以从北京飞抵上海,从东京到纽约也要不了两个小时,绕地球一圈也只需要8个小时。而这只是高超音速武器的“入门价”。各国正在研发中的高超音速武器,理论上能达到10马赫、15马赫乃至20马赫的高速。如20马赫的武器,折合每秒6800米,每小时2.4万公里,先进武器中只有洲际导弹能达到这个速度。
  目前设想中的高超音速武器,包括高超音速导弹、高超音速飞机、高超音速航天飞机等。
  “杀手锏”是啥?
  高超音速武器同时具备远程、高速度、高精度、机动灵活的特点。因此对超高音速导弹提出三个要求,第一是速度快,达到5-10马赫,甚至20马赫。第二是打击距离要远,要求能够“一小时打击全球”,即射程达到2万公里以上。第三则是要求打击的精准性。
  这种导弹首先通过火箭助推器发射,使之飞升到几十公里以上的高空。之后,弹头在大气层外惯性飞行,飞行一段距离后再次进入大气层。进入大气层以后,导弹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飞行。
  第一种方式是依靠导弹本身具有的高速,靠气动产生的升力,做远距离跳跃,甚至再次跳出大气层。这种方式被形象地称为“大气层打水漂”。第二种方式是直接在大气中进行滑翔机动飞行,并利用良好的气动布局,保持高速度。第三是通过加装的冲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飞行至目标上空30公里左右时,开机对导弹进行末制导,引导导弹直扑目标,完成攻击。
  不过,也正因为高超音速武器速度快,在震撼敌人的同时也会迷惑自己。在导弹最后的一程,高速冲刺的导弹如何实现精确制导,也是一个难题。美国近期的超高音速导弹试验,正是因为速度过快,导致失联才失败的。
  战略意义何在?
  高超音速武器(包括飞机和导弹等)在未来战争中的战略价值,首先在于高速远程打击。能够打击全球范围的高超音速武器,使得无论是幅员辽阔的大国,还是有着天然地理间隔(比如海洋)的国家,均不能再凭借“距离”享受安全感。只要敌对方拥有了高超音速武器,你的每一片国土都可能受到威胁,而且人家只要一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打过来。
  其次,高超音速武器的突防能力也相当强。由于其速度快,给防守方的反应时间有限。从30公里高空冲下来,几秒钟就能到眼前,很多拦截武器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同样具有每秒钟几公里的速度,能够打击上万公里距离,这两点与高超音速武器差不多。但洲际弹道导弹本身的弹道较为固定。在远程警戒雷达和警戒卫星的上下监视下,导弹一旦发射,很快就会被看到,之后洲际导弹大部分飞行时间都是在大气层之外,敌方的弹道拦截导弹也时刻待命。相反,高超音速武器在速度和距离不亚于洲际导弹的同时,其飞行方式更加灵活,甚至能在大气层边缘变向“蛙跳”,这就使得现在的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应对,从而大大增强了突破敌方防御、命中目标的能力。
  美国态度:又爱又恨 只许州官放火
  作为世界军事头号强国,美国对超高音速武器的态度非常有趣。一方面,军方在紧锣密鼓不断进行相关研发;另一方面,美国又有专家呼吁,各大国应该签署合约,禁止超高音速武器的研发。据说,其原因之一是,如果核弹头被超高音速武器携带,那么将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这其实反映了美国对超高音速武器又爱又恨的心理。
  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美军当然要大力发展超高音速武器,而且其研发确实也走在世界前列。对于美国的国家战略来说,它搞的是全球霸权,而超高音速武器这种打击全球的东西,当然用起来非常顺手。
  不过另一方面,由于超高音速武器是一种新概念武器,各国研发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美国技术基础更好,进展也快一些,但远远没有形成代差,而且还可能被其他国家赶上。这样一来,在该项目上美国如果无法保持领先地位,当然会感觉不爽了。
  更严重的是,全球打击、超强突防能力的超高音速武器,恰好是削弱了美国固有的优势。美国最大的优势是隔着东西两个大洋,本土安全程度较高。敌国的陆海空军很难突破太平洋、大西洋上的防线,把战火燃烧到美国本土。而洲际导弹来袭,美国又早已布置好严密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如今,真要是让其他国家拥有超高音速武器,美国现有的这些导弹防御系统便成了摆设。这样一来,美国的安全感当然要下降。所以站在美国的立场,真要能把这个祸害禁掉,其实是好事。
  其他国家:俄紧锣密鼓 印度奋起直追
  美国在超高音速武器的研究方面全球领先,然而其他一些国家也不甘落后。作为世界军事第二强国。俄罗斯在高超音速飞行器方面的基础能力较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研究出玄武岩导弹、花岗岩导弹等超音速3倍的导弹。其后在2000年前后,试射匕首(SS-18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等洲际导弹中,更是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目前,俄高超音速新技术已进入飞行验证阶段,正在研究规划更接近实际的发展布局。此外,俄还在研制“新一代发射技术”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将采用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速度可达6至14马赫。普京和其他俄高官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超高速飞行器”保家卫国。俄罗斯本身幅员辽阔,若其能成功研发高超音速武器,对美国霸权的反制能力将进一步加强。据报道,俄罗斯在2010年左右已经进行了高超音速武器的实验。
  而正在积极追求大国地位的印度,则继续秉持一贯的“借鸡下蛋”捷径,于2014年宣布,将和俄罗斯研制“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的高超音速型号。该导弹的速度可达6到7马赫。此外,印度还计划研发至少5倍于音速的喷气式战斗机,并称将是美国的X-43和X-51实验型飞行器之后的全球第三。
  研发案例:HTV-2猎鹰 超音速20倍
  HTV-2猎鹰是美军运用高超音速飞行技术打造的超级战斗机(或者可以叫做导弹),每架造价3.8亿美元。该战机可携带5吨重的物资,用运载火箭发射,然后在大气层外层的亚空间轨道,以20倍音速(约时速2.4万公里)飞行,接近目的地后再减速、滑翔到目标区域,实现精确打击。由于地球周长不过4万公里,该机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尤其在攻击敏感目标、加固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能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不过从2003年开始研发以来,猎鹰的试验并不很顺利。2010年4月首次发射9分钟后失去联系坠海。2011年8月第二次试验发射成功,但在返回地球时失去联系。
  X-37B空天飞机 在太空侦察投放卫星
  设计中的X-37B空间飞机,是一种既能从地面起飞,又能在太空遨游的空天两用战机。它以助推火箭发射或飞机投放、进入地球轨道高速飞行,在需要的时候再降落地面。X-37B无人驾驶,长9米,翼展4.57米,全机重量5吨,可携带4至5吨左右的载荷(包括武器、卫星等)。它的时速接近3万公里(25倍音速),很难被常规雷达发现,而且能在太空轨道运行达270天。2010年X-37B从佛罗里达州成功发射升空,这也是人类的首架太空战斗机。
  通过地面或其他空间设备的遥控,X-37B可以在太空完成侦察、投放卫星,甚至也不排除加装攻击武器系统如激光的可能。一旦有需要,X-37B甚至可能直接从地球轨道上俯冲入大气层,对目标定点打击。X-37B具有的“居高临下”的位置及其高速,不但能使敌方防不胜防,而且可以直接利用动能产生巨大破坏力。哪怕一颗1.5公斤重的高超音速炮弹,也足以摧垮一座桥梁。
  X-51“冲浪者” 超音速巡航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远,速度快,但其弹道特征容易被预知。巡航导弹更为机动灵活,但是速度较慢。1998年美国曾用阿拉伯海上的舰队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1700公里外的位于阿富汗的拉登营地。结果由于战斧巡航导弹时速只有700多公里,等2小时后导弹飞达,拉登早就离开了。
  针对战斧的这一问题,美军在巡航导弹上加装冲压喷气发动机,形成了既具有精准定位和自动导航能力,又能以高速飞行的超音速巡航导弹X-51“冲浪者”。该款新型导弹可由B-52轰炸机、多功能战斗机和潜艇发射,速度达到10马赫左右,射程高达6000公里。如果1998年用这种导弹来打拉登,那么只需要飞行20分钟就能炸到拉登的营地,拉登一定跑不了。(杨益)
(责编:宋胜男)
高超音速,拦截导弹,冲压喷气发动机
||||||||||||||||||||||||||||||11月7日出生的人通常乐于接受全新的冒险,不过他们并非只是为了寻求刺激而已,而是想去探索、研究、最后并发掘真相,这才是他们生活动力的主要来源。所以不管他们是投入个人小范围的探索或是大规格的调查,者会集中…
友情链接:美国X-37b无人空天飞机最高速度达25倍音速-军情解码-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倍音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